[爆卦]膠文件夾回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膠文件夾回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膠文件夾回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膠文件夾回收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希望你也在這裡 #搶先試讀 #PART5 李向榮說他們是真心彼此相愛,他一直想找機會與太太溝通,真正負起責任。女研究生的爸爸問:怎麼負責?李向榮答:我會離婚。 連美雅覺得自己應該會暈倒或是抓狂,但是都沒有發生。散會,整理記錄,下班回家,連美雅打了電話,李向榮關機。「我把我拿掉了,我只是單純想知...

膠文件夾回收 在 Susannah☁️蘇珊娜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8-10 05:51:19

很久沒分享跟環境或生態有關的內容 因為覺得自己做得不太好😖 但很多朋友跟我說 他們很想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不知道怎麼做 所以還是想分享一下一些我有努力的小事 給大家參考🥳 ———— 1. 省紙類 振興券選擇電子版本 高鐵票買電子票券 用雲端發票 匯款用手機app 網路上有的資訊 不拿紙本傳單 把廢...

膠文件夾回收 在 Big Waster 大嘥鬼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21:50:50

記唔記得今個星期日係咩日子?就係阿鬼嘅5歲生日,不過大家唔駛送禮物俾我,反而我有嘢送返俾大家,只要你過嚟「零廢Fun墟」玩攤位活動,儲夠印仔就可以換到全港獨家嘅大嘥鬼低碳良品,方法好簡單: 收集4枚攤位印章:換取一個大嘥鬼文件夾 收集8枚攤位印章:換取一條大嘥鬼手巾仔 收集晒8枚攤位+2枚特別印章...

  • 膠文件夾回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1 22:00:49
    有 48 人按讚

    #希望你也在這裡 #搶先試讀 #PART5

    李向榮說他們是真心彼此相愛,他一直想找機會與太太溝通,真正負起責任。女研究生的爸爸問:怎麼負責?李向榮答:我會離婚。

    連美雅覺得自己應該會暈倒或是抓狂,但是都沒有發生。散會,整理記錄,下班回家,連美雅打了電話,李向榮關機。「我把我拿掉了,我只是單純想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連美雅發了簡訊。但這則訊息裡就有三個我。李向榮不讀不回。

    李向榮辭職,女研究生休學,李向榮離婚,帶著女研究生一起回去美國。(那我呢?寶貝,把「我」拿掉。)茉莉也搬了家,大概是繼續去流浪,但從那天之後,茉莉的IG沒再更新過。

    連美雅曾經想了幾晚,要不要把手機和電腦裡那些和李向榮的自拍合照、那些簡訊截圖波上網去,或寄給系主任,或透過IG私訊寄給茉莉,但這無疑是昭告天下我沒人愛。
    寒假就要開始,除夕夜又要到了。

    連美雅決定離職,倒數第二個上班日她以收拾物品為由,在辦公室待到大家都下班,天色暗下時她搭電梯上了教師研究室那一樓層。所有我職責內的垃圾都該被清理乾淨,她想。果然,李向榮辦公室門上的名牌還未被拆下,當然上面的名字不是李向榮,而是原姓原名:高永健。

    連美雅再也不需要為他罩上一個掩飾的假名。桃色風波之後,高永健的惡名昭彰事蹟在其他同事和研究生之間流傳。其實他早已是慣犯,在上一所大學任教的時候,搶了別的系所教授的老婆,也就是茉莉,什麼在美國搶了哥哥的未婚妻那套說詞,可能是更上一任的故事吧。茉莉也夠狠,聽說離婚後出國避一下風頭,一回來就和高永健再婚了。
    聽過這些流言後,連美雅很怪異地不再對茉莉懷有愧疚感,好像高永健從來不是誰的所有物。她把印著高永健三字的黑底白字壓克力名牌從門上的溝槽抽了出來,很快這兒就會再插進新主人的名字。

    她把名牌放進自己的文件夾裡,下意識看向走廊上的監視攝影機。她想留下紀念,卻不想留下紀錄,在這整個事件裡,她更像個攝影機,知曉一切,卻從不在畫面裡出現。這不正是完美的全身而退嗎?這不正是高永健掛在嘴邊的「把我抽掉」嗎?
    物理上來說,連美雅真的把寫著他名字的名牌抽掉了,她走到走廊盡頭,把那牌子丟到塑膠類回收桶,並告訴自己,不要回頭,監視器在拍,不要回頭,沒有什麼好紀念。

    .
    -欲知接下來發展,請見《希望你也在這裡》-

    ◆回顧PART1:https://bit.ly/3BRjdLw
    ◆回顧PART2:https://bit.ly/2Wyu8tp
    ◆回顧PART3:https://bit.ly/2WyHLsw
    ◆回顧PART4:https://bit.ly/3C2nYCb


    《希望你也在這裡》#現正預購中・8/2開始啟程

    博客來:
    (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iL1CMG
    (一般版)https://bit.ly/3iDYJwT

    誠品:
    (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y1k7CK
    (一般版)https://bit.ly/3iQ9wUM

    誠品蝦皮:
    (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zJVhb7

    金石堂:
    (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Bxoacc

    讀冊:https://bit.ly/3kJXKOj

    三民:https://bit.ly/3zxvlzi

    ※作者親簽版數量有限,以各通路頁面顯示的現有數量為主,售完為止。

  • 膠文件夾回收 在 享生活-打造無印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9 09:44:36
    有 182 人按讚

    《防疫週,整理週》
    ~6種玄關小物整理~

    趁著防疫期間只能待在家,
    來整理一些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篩選收納的物品吧!
    ————————————

    🌼第1項 :塑膠袋

    •步驟1.將家中所有塑膠袋找出來。
    •步驟2.留下適合家裡使用的塑膠袋,
    大、小各不要超過10個,丟棄有臭味的、
    有破洞的、大小不合用的、有殘渣的。
    •步驟3.將留下來的塑膠袋放回容器內,
    要丟棄的馬上放進去垃圾桶。

    🔅小提醒:塑膠袋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取得,所以不需留太多,且也要盡量避免常常拿塑膠袋回家。

    斷=物品在進家門前就先有決斷力的判斷
    該買還是不該買(該拿還是不該拿)。
    捨=整理家中的物品,選擇該留與不該留。

    ——————————-

    🍄第2項: 紙袋

    •步驟1.
    將家中所有紙袋找出來,
    放在地上,在地上放準備裝紙袋的容器,
    旁邊再放一個垃圾袋。

    •步驟2.
    將最美麗的、最喜歡的、大小適中的紙袋留下,將不喜歡的、不漂亮的,大小不適用的紙袋丟棄。

    •步驟3.
    要留下的紙袋放入準備的容器中,
    要丟棄的紙袋放進垃圾袋,
    並且儘早拿去垃圾間回收。

    🔅小提醒:
    有決心的人就可用小一點容器😂,
    用收納用具決定數量,
    並且是收的好拿易取,
    而不要硬塞擠很滿哦

    🍀不要的紙袋可以先留下來做為整理時的暫時分類和收納用喔!

    ———————————

    ❤️第3項:購物袋(環保袋)

    •步驟1.
    將家中玄關、廚房、包包、車內所有購物袋取出,集中在一處。

    •步驟2.
    留下平常最常使用的,
    留下背起來最輕鬆舒服的,
    留下款式形狀最適合裝東西的。

    淘汰沒在用的,
    淘汰過於破舊的,
    淘汰已有污漬、味道的,
    淘汰使用起來不順手的。

    •步驟3.
    保留數量=家裡人口數+2
    其餘的捨棄~
    (例如我家有四口人,我最多留6個購物袋)

    🔅小提醒:
    •寧可花一些錢,買個真正好用質感也好的購物袋,也不要留一堆贈送的、因為便宜亂加購的無用購物袋,因為它等同於垃圾袋,大膽捨棄吧!

    ————————————

    ❤️第4項:保溫袋、便當袋

    💕若家人有帶便當的習慣,
    則依照帶便當的人數保留便當袋,
    若沒有這習慣也可不需留便當袋。

    •步驟1
    找出家中所有保溫袋、便當袋

    •步驟2.
    留下保溫效果最好的,
    留下最美的、最喜歡的,
    留下最常用的。

    捨棄老舊、破損的,
    捨棄有許多髒污的,
    捨棄功能不佳的,
    捨棄沒在用的。

    •步驟3.
    留下3~4個保溫袋,
    可留不同大小方便靈活運用。
    便當袋則不一定需要,
    大家視自己情況調整。

    沒在用的保溫袋若功能外觀良好,
    可以拿去「跳蚤本舖」寄賣。

    🔅老師實作分享:
    我家沒有便當袋,偶爾需要裝便當時我會直接拿保溫袋裝,我留下的三個保溫袋分別功能是:
    1.淺藍色(小)--最常使用的,大小適中。
    2.墨綠色--外出採購生鮮食材,當購物袋用。
    3.深藍色—尺寸最大,露營、野餐專用,方型的款式也很好取放食材。

    ———————————

    第5項:雨具

    😊預估時間:10分鐘
    •步驟1.
    將家中、車上、車庫所有的雨衣、雨傘
    都集中放置。

    •步驟2.
    留下最堅固耐用的,
    留下最新、最美的,

    淘汰有生鏽、破損的,
    淘汰沒在用的,
    淘汰廉價不耐用的。

    •步驟3.
    雨傘保留家中人口數+2的數量,
    長短不拘,憑個人喜歡和習慣保留,
    雨衣留家中人口數的數量,
    便利雨衣則留尚未開封過的2~3件即可

    🔅小提醒:
    雨具整理完後,放回固定且好拿取的
    位置,避免因為忘記帶出門,而又臨時
    添購了不耐用的廉價便利雨具,導致又
    增加雜物。

    ———————————

    第6項:玄關待辦文件及收據的收納

    🙂粗估時間:20分鐘

    我的作法:
    •待辦文件--
    吊掛式收納,用魔鬼氈+無印良品附夾板收納盒,
    方便出門前檢查,所以掛在外出包附近,
    又為了要美觀,選擇掛在櫃門裡面。

    •待辦清單--
    平常備品不多、不囤物,
    為了避免需要時沒有備品可用,
    於是將清單貼在板子旁邊,
    有用完需添購的物品就寫在這,
    出門前撕下一起帶出去。

    •收據—
    有兩個資料夾放在玄關處,
    一個資料夾放各種繳費完的收據,
    覺得資料夾有點厚度時就順便檢視一下,
    若有超過3個月以上的收據就損毀丟棄。
    另一個資料夾放特殊專案的資料,
    例如小孩住院要申請保險的資料,
    去訂月子中心的收據資料等⋯,
    屬於需暫時保留且較重要的文件。

    雖然是一些看似不起眼、不佔空間的小物整理,
    但正是因為看似不重要,
    很容易無形中一直堆積,
    趁這個機會好好清理,
    只留下需要的數量、喜愛的款式,
    明天我們再一起整理其他物品吧!

    ———————————
    #防疫消毒殺菌好物
    https://www.facebook.com/1971888459694439/posts/2854559048094038/

    #超美型負離子陶瓷吹風機
    https://www.facebook.com/1971888459694439/posts/2851687285047881/

    #宅在家消暑健康飲品
    https://www.facebook.com/1971888459694439/posts/2847289155487694/

    #宅在家必備料理好幫手
    https://www.facebook.com/1971888459694439/posts/2849553731927903/

  • 膠文件夾回收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2 01:13:19
    有 1,086 人按讚

    【追憶似水年華 2000年代之6】聯合副刊
    李屏瑤/松鼠之年



    是有些風雨欲來的徵兆。

    窗外的路樹隨著一致的節奏搖晃,電台報出某縣市宣布明日停班停課的消息。天色將暗未暗,設計總監拉開隔間門,叮囑同事們把手邊的東西收個尾,趕快回家。

    颱風假過後的上班日,沿著人行道走,仍能感覺暴風雨過後的餘緒。花式爆開的傘,被吹倒的自行車,散落一地的枝葉。進公司後先掃除,設計同事在前陽台發出驚呼,我與另外一個設計跑過去看。有隻麻雀倒臥在陽台的一角,雙眼緊閉,小小的頭顱有不太自然的凹陷。想必是在風雨中努力尋找過可躲避之處,而颱風太劇烈。

    我找來誠品書店的紙袋,將麻雀暫時安放在內。整個早晨,袋裡的麻雀放在我們的辦公桌之間,接上被中斷一日的日常,該補上的工作進度還有很多。很小的突發事件,卻不需要討論,同事們都認可那不是垃圾。午餐時間到,四人步行至附近的公園,用免洗筷跟塑膠湯匙,在樹下勉力挖出一個洞。雙手合十,輕誦數遍南無阿彌陀佛,埋葬陌生的麻雀。

    想想是年輕而且一廂情願的浪漫,畢竟當時的我跟同事們都是二十幾歲的人,資深設計還沒正式搆到三十歲的邊,就已經被其他人稱為姊姊了。因為年輕的緣故,對萬事萬物皆存有簡樸而直接的反應,還有大把的時間去好好對待一件很小的事。

    大學畢業後我持續在咖啡館打工,工時拉得很長,一週可能去五至六天,手邊仍有家教工作。不太積極地投履歷,第一場面試就被錄取。編制簡單的廣告工作室,我得到的頭銜是文案。老闆兼創意總監是一對夫妻,一人文案出身,一人設計出身,恰到好處的分配。除了我之外,還有三位設計同事。在前一個文案離職後,到我能跟上進度前,我老闆負責寫完所有的大小標跟內文。老闆慣用紙筆工作,他寫完後會找我過去討論,解釋方向跟切入點,接著我就將這些內容打成word檔,在這些過程中反覆學習跟演練。每週要交練習稿,被刪改,被調整,然後慢慢長出一點語氣。

    那是我見過擁有最多書籍的公司,某方面也是我選擇來此上班的原因。老闆很有帶新人的耐心,也具備買書的豪氣,連走廊都做成一面長長的書牆。他跟我說,上班的時候可以盡量讀書,如果文案真的寫不出來,就去逛個書店也沒關係。藝術書店的業務每隔一陣子會拖著行李箱上門,搬出數十本磚頭般的外國書刊,若創意總監覺得可以參考,便立即留用。

    除了眾多書籍外,會送來的還有每日的四大報,加上每月不定時抵達的各家雜誌,長桌上永遠堆著滿滿的紙本。工作室的主要客戶為房地產,下很多廣告,也要看很多別人的廣告。

    上班首週我購入兩本黑色活頁筆記本,一本抄寫所見的一切有趣文案,一本專門抄寫房地產文案。工作室將過期的雜誌回收前,我割下覺得有意思的篇章,可能是採訪,可能是影評,可能是商品文宣,全部放進透明文件收納夾。文案工作三年,積累十幾本寫滿的空白筆記,跟二十幾本文件夾,一直到前幾年搬家,才下定決心回收掉這些紙本。

    彼時我還抽菸,抽caster 5。代購與網購皆不發達的年代,只能仰賴出國的朋友買,很珍惜地抽每一根菸。幾乎全工作室都抽菸,但地點限定後陽台,可以看到一點點天空跟帝寶的花園造景。應當是《康熙來了》的全盛時期,前晚的節目是同事之間的共通話題,偶爾還會在附近的早餐店遇到小S。

    房地產客戶相對穩定,加班也不至於太誇張,身在廣告業,勉強擁有稍微健康的肝。每日早起坐在辦公桌前,一邊吃三明治喝奶茶一邊配奇摩新聞,吃完走去廚房幫大家煮一壺咖啡。創意總監心血來潮會點下午茶,她請客。通常是有厚片吐司的那家,菜單在眾人手上傳一圈,拿筆作記號,同事打電話去叫,店家不忙的話很快就送過來。初入職場的前幾年,儘管msn都開著,有事還是越過層板跟對方講。關於紙本跟聲帶振動的,日常跟人際往來實打實的最後數年。

    加班太晚,可以報帳坐計程車回家。而坐計程車上班這種想來奢侈之事,一次都沒有過。作為社會新鮮人的我,會在無印良品的年度計劃本上記錄每一筆開支,將薪水明細表收好。第一次領到三節獎金,在凌晨的敦南誠品買了兩袋書,已經算是當時的小小放縱。沒想到十年之後,我會變成一個下雨就想叫uber的人。

    工作內容漸漸上手,除了出門看新建案、看預售屋、跟客戶開會提案外,每週都有些固定的待辦事項。房地產屬於高端商品,下廣告大方。若是新案上市,每週必有報紙二十全(全版)廣告,大概一個月後,調整成十全(半版),接著再減半,以此類推。即將完售,或是完售謝幕,又會刊登全版的感謝公告。也會在時尚雜誌與商業雜誌刊登彩色跨頁,偶爾買封底。

    最複雜的卻又最簡約的,就是戶外看板,尺寸不一,大型建案的戶外廣告可能多達十幾個,人車都是匆匆經過,眼球所能掃過的資訊有限,每一則要依照高度、大小、空白處,去思考放怎樣的文字才能達成效益。路上派發、投遞信箱的各種尺寸印刷品,或者是因應夏季贈送的扇子,所有有字的地方,都是文案守備範圍。

    我自己遇過的全盛時期,手上同時有五個建案在進行,每天都有下不完的大標小標跟內文。有次忙到頭昏眼花,我跟設計都沒校到DM上的錯字,幸好最後關頭有人發現,不然一失手就是上千份。最驚心動魄的便是戶外廣告的印製,總是坐在電腦前反覆校對檔案,若有錯字,就是幾百級字的巨大失誤。

    以上都是對外的。不被一般大眾看見,卻又最重要的文案,就是屋主專屬的說明書。一個建案的誕生,從鋼筋的綁紮工法、防震結構的血統、氣密窗的品牌,都必須仔細查好資料,消化後重新寫過。曾經碰過一個超大型建案,公共設施就有十幾個不同的房間,用編號太制式,光是取名就令人頭痛。幸好那個建案屬於台灣人極為喜愛的歐式建築,我借用希臘諸神的名字,安然度過這一關。

    工作室人不多,關係緊密,很多時候需要互相支援,協助拍攝、尋找道具跟場景。曾經訂來滿坑滿谷的點心,擺滿豪宅內挑高大廳的長桌,多層蛋糕架,極美的茶具,四周架滿燈具,一日未盡,彩度甚高的蛋糕們已經發出甜腐之味;需要真人的拍攝計畫,工作室會一口氣湧進幾十名模特兒試鏡。我們會先從寄來的Model card中選擇適合的人選,跟經紀公司聯絡,通常對方帶來的會是+1+2甚至+3+4,人人有機會。

    有些特殊狀況會選擇外國模特兒,許多外國模特兒並不居住在台灣,他們如同侯鳥,在每個國家待上幾個月,努力接滿工作。幾年後我去曼谷旅行,在最熱鬧的Central World百貨區抬頭一看,見到一個熟面孔。我記得當時的工作需要換上正式禮服,禮服太緊,模特兒在拍攝過程中漸漸失去血色,她說沒關係,但想要喝水,我遞給她插著吸管以免掉妝的礦泉水。在曼谷的戶外廣告是休閒服,看起來很舒服的棉質上衣,真是太好了。

    偶爾會有奇妙的要求,例如需要一隻最高貴的狗,當時臉書還不盛行,我跟設計同事們想盡辦法去找各種社團、奇摩家族、部落格,最後商借來了一隻極美的阿富汗犬,沒記錯的話日薪6000元。此狗中分,像極了甘道夫。也曾經需要黃綠色的鳥,同事去萬華鳥街選了一隻,鳥價很便宜,租不如買,老闆補充,之後不想要可以送回去。拍攝完畢,同事把鳥帶回家養,某日在後陽台抽菸時,同事哭著說鳥的頭上長蟲,已經擦藥了,可能救不回來。

    我有點忘記後續的細節,畢竟那是工作密度極高的一段區間。連續加班後的週末,我跟母親出門吃飯,突然心悸,車直接開進醫院急診室,衣服一下子被拉開,我猜想那是母親第一次發現我穿束胸。檢查結果沒太大問題,要定期觀察,領回一小批色彩鮮豔的藥丸。

    週一回去上班,同事的螢幕仍舊是上週的窗景。大型建案尚未有人入住,夜晚的外景照中,建築物的內部一片黑暗,同事只能用土法煉鋼的方式,放大原始檔,將每一扇窗戶點亮。另一個同事失戀了,大白天的,創意總監從辦公室拿出一瓶紅酒,立刻開給大家喝。如果當時的我不是那麼年輕,一定會在那間公司待得更久。

    在按著脈搏數心跳的日子裡,等待很久的女生再次出現了。

    工作很忙,我拖了好一陣子才跟她碰面。那之前有許多個深夜,我站在路邊,反覆構思幾十字容量的簡訊該怎麼寫,打了又刪,始終難以送出。我們吃飯,我食不下嚥,沿著羅斯福路的紅磚牆走,在我還沒開口說些什麼之前,她說,她交新的女朋友了。我們繼續穿行在溫州街延伸的各種小巷,說許多話,有更多沒說的話。一路亂逛,走到師大的小公園,在很窄的小路與人狹路相逢,已經入夜,有盞燈把來人的臉照得明晃晃的。是更久沒聯絡的朋友,對方以為我為了這個女生拒絕她後,就已經有兩三年沒講過話了。我跟女生繼續散步,去搭末班捷運,我應該有說一些祝福的話,隔天照常坐在辦公桌前敲打鍵盤。

    後來聽聞巧遇的那個朋友要離開台灣,我打電話過去,她接了。問她什麼時候有空碰個面,問了幾個日期,她都說沒辦法。再問什麼時間比較方便呢?她停頓許久,用她一貫的溫柔語調答:這輩子都沒有。後來對方就出國了,我想我們不再是朋友。

    隔天繼續上班,在途中的美而美買冰奶茶跟漢堡蛋,大口吃完。固定翻每日報紙,看奇摩新聞,股市持續探底,金融海嘯正在席捲整個世界,剛畢業的學妹面試好幾個工作,薪水都是22K或23K。我努力檢查每一篇文案,確保沒有錯字,把每一個可能的錯誤,逆著吞回肚子裡。沒有人知道這個調整的過程,只看到結果。而其實什麼都沒有發生,一切都已經經過了。msn上有些人漸漸不再上線,後來的時代甚至沒有msn了。

    某個尋常的日子,我過馬路,樹海下六線道大馬路中央,趴著一隻松鼠,天氣很熱,柏油路想必極燙,松鼠一動也不動,尾巴還是蓬鬆的。沒有一台車為松鼠停下來。


    本文為聯合副刊邀稿,為2000年代的某一年而寫,
    謝謝主編盛弘讓我參與這個切面紀錄。
    在最近刊登,恰好趕上一波十年前舊照風潮(掩面)。

    也想謝謝第一份工作的總監們的照顧,
    謝謝當時的同事,謝謝那間有美好窗景的工作室。

    更多照片(?)請見此:
    https://udn.com/news/story/12661/500747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