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膀胱切除造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膀胱切除造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膀胱切除造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膀胱切除造口產品中有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新思惟國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參加新思惟國際舉辦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值不值得?我的答案幾乎都是肯定的! ⠀ 【溫晨越醫師團隊,關於機器人輔助膀胱切除與迴腸造口術的導管置放技巧之致編者信,獲 Asian Journal of Surgery 刊登!】 ⠀ 身為外科系的住院醫師,在手術房就像待精神時光屋一樣,常常一眨眼,一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陳保仁醫師的新書《姊妹的50道陰影》中提到,美國有統計40歲以上婦女有七成都有子宮肌瘤,發生率可說是非常高,但以大型統計來說,200人中不到1人會轉變為子宮肌瘤,所以可以不用太擔心癌變。 子宮肌瘤就像是子宮肌肉的種子一樣,經過經血血流與女性荷爾蒙的灌溉,就容易成長為子宮肌瘤,會造成出血、疼痛與壓...

膀胱切除造口 在 全家都是屁股臉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9 02:23:40

2020/09/20更新 大家好,我是姆姆爸。 首先,我們接到了許多人的關心以及慰問,包含粉絲頁的所有留言我們都有看,那也在這邊和大家說,目前絨絨的恢復狀況穩定,也定時的餵食草粉及傷口清潔,體重目前也維持在800g左右,也順利排泄,剛剛拉了一條巨龍出來,大家目前可以不用太擔心🙏 我們也接到了當初結...

  • 膀胱切除造口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8 07:30:08
    有 84 人按讚

    參加新思惟國際舉辦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值不值得?我的答案幾乎都是肯定的!

    【溫晨越醫師團隊,關於機器人輔助膀胱切除與迴腸造口術的導管置放技巧之致編者信,獲 Asian Journal of Surgery 刊登!】

    身為外科系的住院醫師,在手術房就像待精神時光屋一樣,常常一眨眼,一天就過去了,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做論文方面的學習,要能有空閒的時間寫文章是相當困難,但是目前所在的醫院需要有文章才能升主治醫師,泌尿科專科醫師考試也需要有文章才能加分。

    #精準高效率的課程值得推薦

    在去年底上完課後,與大腸直腸外科許詔文醫師完成了一篇 letter to the editor 後,被這種影片式的「致編者信」迅速、簡潔且視覺化的優點所吸引,能讓全世界快速知道這個想法、不需要去設計大量的實驗步驟,且自從發表後,認識到越來越多喜歡寫論文的外科醫師同好,跟他們交流討論後更有心得,也有一些非常優秀的學弟妹詢問我,到底去參加新思惟國際舉辦的課程值不值得?我的答案幾乎都是肯定的!

    參加過類似的課程蠻多的,但新思惟國際所辦的課程,是最系統化且最有效率的,能夠在短期內快速學習,迅速上手,因此推坑了好幾位朋友去報名新思惟國際的課程。

    ⠀⠀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開放報名!
    ➠ 【台北班】8/21(六)一堂課秒懂 5 種研究必學統計!
    ➠ 立即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20210821_event/

    ➠ 【台南班】9/12(日)新思惟首次南部開課!
    ➠ 立即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20210912_event/

  • 膀胱切除造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09 04:00:51
    有 235 人按讚

    (文長/給女兒的信與紀錄)

    親愛的小寶貝Lingo
    不痛了!妳好棒!好勇敢!好貼心!

    從腎結石、結紮、皮下注射(每天都要早、晚打6注)、膀胱腫瘤切除、膀胱腫瘤復發化療(約1年多,因造血功能受損停止化療,多次輸血急救,之後在醫生的建議下停止化療《開始包尿布,會不自覺漏尿》)、高血壓、發現水腎、乳腺增生腫瘤切除、前庭神經炎、癌細胞轉移壓迫到大腦(造成無法行走,有去做針灸治療,有改善站起來走路)、癌細胞擴散轉移...

    寶貝,妳真的好勇敢,謝謝妳為了媽咪
    一路對抗癌細胞!我們每一次都沒有放棄!

    妳不喜歡住院,都會吵著要回家,媽咪也很心疼妳,每天探病時間媽咪都會去醫院看妳、陪妳、餵飯,探病時間到媽咪就坐在醫院外面等第二個探病時間再進去多陪陪妳!
    也會跟醫生求希望可以提早出院,然後妳就會在醫院乖乖吃飯、便便!醫生看指數免強可以才讓妳出院回家...每次出院回家妳都超開心!
    媽咪、拔比也很開心🥳

    醫生說妳是神犬.....今年84歲(養12年),老狗中的戰神!神犬!每次血檢報告,都比一般毛小孩各項飆高,但醫生說腎指數不要太高就好(但會比一般毛小孩在高...很多)。

    我們定期血檢、打造血針,每天打皮下點滴(每次拆針要插入妳的皮下的時候,媽咪都好緊張,知道妳很痛,媽咪也都痛在心裏,謝謝妳好勇敢都乖乖躺著休息,讓媽咪打完皮下點滴),每天早晚吃藥(高血壓2種、抗生素、降磷藥、鐵劑《造血》、鉀寶),一開始吃藥💊妳都會生氣😡,媽咪餵得很無助,每次都跟妳溝通,之後妳都會乖乖喝完☺️妳真的很棒!

    最後一次開刀是乳腺增生腫瘤切除,本來小小的,但忽然越變越大...醫生建議開刀切除!

    對一般的毛小孩是小手術,對妳是大挑戰!
    我們都不想放棄,選擇相信醫生讓妳再次挑戰!4/23手術成功,傷口一個手掌大小!讓媽咪看了很後悔,但是不切除又不行!住院7天,我們很快就出院回家休養,媽咪烤了妳❤️吃的鮭魚,妳一下子就吃完了!

    拔比下班回家,妳的傷口還會痛,卻忍住疼痛去迎接拔比下班回家(因為這是妳每天都會做的事情!不管是媽咪或拔比出門,妳都會來開心搖屁股迎接我們回家),超級貼心的小寶貝。

    這次的傷口真的很大,復原的也比較慢...
    (但沒想到之後傷口越裂越大,因為癌細胞轉移,造成傷口不會癒合!痛到妳每晚都睡不好,要吃止痛藥入睡)😭。

    就在開始要開心的生活,5/7晚上12點跟妳說好晚安要準備睡覺,妳忽然一臉不舒服、很害怕,站不起來,用身體出力前進!覺得狀況不對,媽咪立刻帶妳去急診,拔比也很擔心的趕來!醫生說可能是前庭神經炎,腫瘤壓迫造成神經受損,無法站立😭都只能側一邊躺,無法起身,但妳的腳腳有時候會踢踢,身體就會旋轉,為了妳的安全,也比較方便照顧妳買了嬰兒床圍,怕妳掉下床!之後發現好像還是不夠,又買了嬰兒床,妳好像也睡得比較安穩睡覺☺️

    拔比跟媽咪都很擔心,不知道該怎麼辦,醫生說如果不是腫瘤壓迫的話,大約2-3個禮拜吃藥就會好,拔比上網查了好多資料,決定帶妳去試試看針灸(一個禮拜針灸兩次,配合吃中藥)剛好碰上疫情期間,但治療不能等!就算是三級,我們也要帶妳去!知道妳也很想在站起來!還會在半夜起床練習爬起來,就在前幾個禮拜妳真的完全會站起來走路了,雖然還是有點不太穩!但真的很厲害👍🏻還會站著喝水、蹲著尿尿了!

    聽說氧氣機可以幫助呼吸,還可以幫助傷口癒合,拔比去租來了🤣結果使用了3次,妳就不喜歡待在裡面...

    6/7晚上妳不知道怎麼了,一直小聲哭哭,也沒有抖抖抖(痛的反應)!

    6/8早上拔比烤了妳最愛的🥩牛小排,但妳卻一口都沒吃,美生菜🥬也是!讓拔比好擔心!

    先去還氧氣機,媽咪要送量體溫機回基隆,順便帶妳回基隆看看家人,就在我下車去拿體溫機的時候,拔比說妳尖叫了!嚇到拔比了!其實媽咪也不相信...妳會尖叫!我們就開車一路回基隆,妳都小聲的在哭哭,媽咪抱著妳,去弟弟的房間看看,阿公阿媽也進來房間的時候,妳忽然尖叫了!這是媽咪第一次聽到妳尖叫嚇了一大跳!因為感覺妳是用很大的力氣在尖叫!

    ⚠️媽咪忽然才想到,在網路上看過毛小孩要離開的時候,會用最後的力氣叫!跟主人告別...

    過沒多久妳忽然又尖叫一聲,然後就停止呼吸了...媽咪哭壞急忙抱著妳,去找拔比,妳聽到拔比的聲音,瞬間又有了氣息!知道妳也是很愛拔比!拔比也有抱抱妳,妳才安心的睡著了!

    6/8到家後,拔比跟媽咪幫妳擦擦身體,讓妳睡大澎澎好好休息,媽咪忍住眼淚立馬幫妳做了可愛的卡片可以放罐罐上,希望妳會喜歡😘還做了一張我們約定的卡片!
    媽咪幫妳的拓印的小手印也完成了❤️
    (卡片日期寫6/9,畢業典禮🎓)
    今晚我們睡在一起的最後一個夜晚...
    妳睡在最愛的大澎澎上,看著妳的小臉睡得好甜,媽咪睡不著...真的好捨不得!

    謝謝妳還幫媽咪找到了拔比
    由妳驗證過的好拔比👍🏻
    而且拔比也好愛妳❤️

    我們說好了!明天畢業典禮🎓完,
    妳先去跑跑跑到處玩!玩累了,玩好了!
    要記得回來還要來當拔比跟媽咪的小寶貝❤️

    拔比跟媽咪永遠愛妳

    最愛妳的拔比
    最愛妳的媽咪

    ⚠️遇見妳的人都說,妳很幸福!妳沒有腳皮🤣
    小肉球還是軟軟的很好摸❤️媽咪好驕傲❤️

    #約克夏 #小公主 #我的小寶貝
    #約克夏犬 #約克夏梗 #約定 #毛小孩
    #毛小孩是家人❤️ #永遠愛妳

  • 膀胱切除造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6 07:15:00
    有 9,416 人按讚

    ▍「我婆婆說......」

    「林醫師,我想問問生小孩的事。」她坐定,一雙杏眼看著我,開口這麼說。

    「好喔,你想生小孩?」今天預約掛號到八十幾號,已經不像以前剛當新手主治醫師的時候,有餘裕跟每位病人慢慢聊天,我得單刀直入講重點。

    「對。」她點點頭。她有一雙很好看的單眼皮眼睛,清秀的五官,鵝蛋臉,及肩的黑色直髮,簡單的用大夾子束在腦後。這兩天寒流,她套著咖啡色大衣,黑色格子圍巾摺疊得整整齊齊放在腿上。

    「其實我常說喔,想生小孩要找老公啊,看醫師看很多次也不會生小孩喔。」我開玩笑,感覺她隱約有一種緊繃的情緒。

    她淺淺笑了一下。

    「來,你有沒有懷孕過?有生過嗎?」點開她的電子病歷系統,準備鍵入基本病史資訊。
    「懷孕一次,生過一個。」她回答,「剖腹產。」
    「剖腹產原因是什麼呢?」我一邊輸入資料,一邊繼續問。
    「胎盤有問題,還有胎位不正。」她說,「我那次大出血。」
    她講到我們心中會響警鈴的關鍵字:胎盤問題、產後大出血。

    「植入性胎盤(註1)還是前置胎盤(註2)?」我問。
    「好像都有。」她說,「我那次進了加護病房,輸了非常多的血。」
    「你如果再懷孕,再發生機率很高啊!」我直說。
    「我的醫師也是這樣說,他說他好不容易才保住我的子宮,出血二千c.c.。我輸了很多血。」她表情很平穩地說,但是感覺出她有恐懼的記憶。
    「你要是再懷孕,風險比上次還高啊!」我提高音量,「子宮切除的可能性非常高!」
    「我的醫師說,我要是再懷孕,很可能會救不回來。」她表情和語氣竟然還是很平穩。
    「然後你今天來問我,你要生小孩?」我瞪大眼睛,看著她。跟診的護理師M眉頭也皺起來,轉身看著她。

    「我婆婆說......」她終於講到關鍵字。
    「果然。」我實在忍不住翻了白眼。
    「我......我是再婚。」她開始講核心的問題,「之前生的是女兒,唇顎裂。」
    「女兒開刀矯正了吧?」我雙手在胸前環抱。
    「開刀好了,沒問題。」她回答。
    「然後?」我示意她繼續說。
    「我先生沒要求什麼,他也說有這個女兒就夠了。」她微微仰頭,深吸口氣,「可是我婆婆說,她想要一個孫子。」她像是吐出一顆沉甸甸的石頭。
    「她知道你前一胎差點死掉嗎?」我直接問。
    「知道。」她回答,肯定的。
    「然後她要你再生?」我繼續問。
    「對。」她回答,一樣,肯定的。
    「很討厭欸!」我轉過頭向護理師M抱怨。她們很習慣我在門診罵不明理的家屬。
    「她每天都問我何時要再生一個孫子給她。」她的手緊緊揪著膝上的圍巾,忍著她的情緒激動。
    「你再懷孕很可能死掉欸!」我把話講白了,這不是我平常的作法。
    「我婆婆說,如果這輩子沒有孫子,她死、都、不、會、瞑、目。」她睜著美麗的杏眼看著我,一字一字說。
    「所以你婆婆的意思是,就算你會死,也要給她生一個孫子?」
    「對。」她點頭。
    「混帳,要死她先去死啦。」抱歉,本醫師實在脾氣很差。
    「所以,醫師,我今天就是想問你,我要怎麼樣可以懷男嬰?」她到底是怎麼忍耐過來的?

    我必須深吸一口氣才能耐住我的理智,專業地回答她:「第一,你的年紀不大,如果真要懷孕,幫你確定排卵、先生要驗精蟲,大概不難懷孕。如果真的很急,一般不孕症技術也可以幫忙。」我頓一下,讓自己不要氣到講不出話,「第二,技術上有一種東西叫精蟲分離術(註3),可以增加懷男嬰的機會。但是,」我繼續說明,「人工生殖法是明文禁止選擇胎兒性別的。」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經過人工生殖技術活產的男嬰女嬰性別比,大約是一二五比一百,相較於自然情況下的男女嬰性別比是一○四比一百,這極為離譜的數字落差,要說沒有人工干預,大概只有政府會信。也因為臺灣曾被經濟學人雜誌拿來與印度、中國等國家共列為嚴重「性別失衡」國家,後來政府積極調查產科和不孕症科醫師,才讓人工生殖技術活產新生兒的性別比趨於正常。但如果以胎次來看,臺灣到第三胎以上的男嬰比例,又大大高於自然比例。臺灣還是否存在重男輕女?數字說明了一切。

    她定定地聽著我說,看樣子是認真想要尋求生兒子的方法。

    「可能有不孕症醫師還是會願意幫你做精蟲分離術啦,」我嘆口氣,問她,「但是,假如你的精蟲分離術失敗,又懷了女嬰,怎麼辦?」

    她看著我,沒回答。

    「到時候,這個硬是拚命生出來的女兒,不就註定是個沒人歡迎的孩子?」我講著,心揪了一下,「如果你沒死也就算了,如果你還因此死掉了,女兒這輩子怎麼過?」

    她的眼眶突然充滿淚水。

    「你女兒呢?她又是什麼心情?」我知道這些都不是一個婦產科醫師需要跟她說的話。「阿嬤不愛她,然後媽媽為了生弟弟給阿嬤,死掉了。」我深吸一口氣,「你們這樣對得起她嗎?」我說了重話。

    她眼淚唰地滑落雙頰。

    我知道她其實很無奈,每天像被鬼纏著、被盯著,催她「生兒子給我,不然我死不瞑目」的那種壓力,一般媳婦要面對這種情況已經很難受,她是個帶著前一任丈夫的女兒「再嫁」的女人,在傳統婚姻市場上根本是要「感恩婆家收容」,怎麼可能承受得住。

    臺灣人幫女兒取名字常常用「嫻」、「淑」、「順」、「柔」,如此期待她們「乖巧聽話」、「不爭不求」、順長輩順習俗的意涵,女孩沒有被期待爭取權益,沒有被鼓勵勇敢反抗,沒有被希望積極實現自我,最後就是一再貶抑自己的價值,連自己都把自己看成「賠錢貨」,連自己都不敢爭取自己和孩子應該被愛的價值。如果我們沒有從小就建立女孩對人生應有的堅持與自信,制度上再怎麼講男女平等都沒用。

    「你先生怎麼想?」我問。
    「他叫我不要理我婆婆,不管她就好。」她邊抹淚邊回答。
    「男人不懂你每天要面對婆婆的那種壓力啦。」護理師M在旁邊補了一句。
    「他其實對我很好,只是......」她眼淚還在掉,但是力圖鎮定。是個受苦會硬撐的女人。
    「只是沒瞭解你的壓力,也沒跟他老母好好溝通。」我補上。
    她默默淌淚。
    「林醫師,可以幫我嗎?」她問。
    「幫你什麼?」我問。
    「我得生兒子。」她聲音細細弱弱,美麗的杏眼和鼻子因為哭泣而發紅。
    「即使你很可能再一次大出血?進加護病房甚至死掉?」我很不留情地問。

    如果是她自己非常想要孩子,自己熟知風險卻想要「圓自己的夢」,我還能跟她慢慢討論,甚至醫療團隊願意為了她拚看看。可是現在,她為的是傳統儒家社會裡莫名有權評斷她價值、左右她人生的偏見。而且這其中,還可能有一個無辜的受害者,她的女兒。她說不出話,任由眼淚淌流到嘴邊,我相信她不是第一天嚐到那苦澀。

    我吸口氣,咬牙說,「你把你婆婆、你老公、還有你女兒帶來我門診。」
    這一刻若畫成漫畫,我應該是額頭青筋暴出、頭上冒煙吧。
    「如果他們在你面前回答我說,寧可你死,也要你再生兒子,我認了,我幫你介紹不孕症科的醫師。」
    她沒有回答。人生這題太難,而社會設定她就是要不及格的。
    「想一想你女兒。你應該要保護她和愛她,而不是讓一個自私的老女人,逼你讓她孤單。」我講了很過分的重話。
    她沉默半晌。

    「謝謝醫師。」她一邊擦眼淚,一邊優雅地站起身,向我點個頭,離開診間。
    我很想伸手安撫她,但我的手再長,也無法伸出診間保護她。或許最終,她還是會找到一位醫師,願意「幫助」她「達成心願」。

    .

    註1胎盤由胚胎絨毛組成,其中富含血管,附著在子宮內壁,供給母體和胎兒間血液內養分、氧氣和廢物輸送交換。正常情況下,胎兒娩出後,胎盤會自動與子宮內膜剝離,但若蛻膜層細胞有缺損,則絨毛可能植入子宮肌肉層,甚至穿透子宮肌肉層到膀胱或大腸組織,稱為「植入性胎盤」或「穿透性胎盤」。產後會因胎盤無法
    剝離,而導致大量出血。

    註2胎盤位置若蓋在子宮頸上端,會影響胎兒娩出,且會提早與子宮內膜分離導致出血

    註3 利用帶Y染色體和X染色體的精蟲比重不同,以人工方式在精液注入子宮腔之前先做篩選。此方式無法百分之百保證胎兒性別,且依照人工生殖法,不得選擇胚胎性別。

    .

    本文摘自《#診間裡的女人2》
    不再害怕失去,婦產科女醫師陪妳找尋被遺忘的自己

    作者:林靜儀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當妳的身體不是妳的身體,當妳無法為自己的身體作決定,伴侶、家屬與家庭的支持,在哪裡?」

    談家庭,很難不談到這樣的議題。尤其在傳統上的長輩,好像個人情緒都比其他人尊貴,這造成了多少悲劇不斷上演。

    我偶爾在版面上就會談這些沉重的議題,但我有正面的意義:因為版面上其實很多「長輩」,或者即將成為「長輩」,那些過時的想法,就讓它留在過去吧,讓傷痛止步。

    祝願您,能藉著這本書,覺察到性別帶來的制約與困境!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 膀胱切除造口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10-17 16:37:05

    在陳保仁醫師的新書《姊妹的50道陰影》中提到,美國有統計40歲以上婦女有七成都有子宮肌瘤,發生率可說是非常高,但以大型統計來說,200人中不到1人會轉變為子宮肌瘤,所以可以不用太擔心癌變。

    子宮肌瘤就像是子宮肌肉的種子一樣,經過經血血流與女性荷爾蒙的灌溉,就容易成長為子宮肌瘤,會造成出血、疼痛與壓迫,若壓迫到膀胱,會造成頻尿;壓迫到腰背神經,則容易腰痠背痛,若有以上症狀出現,建議及早諮詢婦產科醫師,以免延誤治療。

    至於治療方式,則有能減緩症狀的藥物治療,與手術切除肌瘤等方式。在手術部分,除了剖腹與腹腔鏡,近幾年也有了最新的技術──海扶刀,海扶刀的原文是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簡稱HIFU,海扶。

    海扶刀是藉由高強度聚焦超音波將肌瘤燒死,不傷到其他子宮組織,最大好處是沒有傷口,且復原快速,不過由於目前自台灣無健保給付,所以費用較高。

    子宮肌瘤有許多處理方式,若發現月經有任何異常,記得盡快就醫檢查!

    相關文章
    子宮好,女人更美麗!名中醫預防子宮肌瘤療方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892

    肝腎若好就能根除子宮肌瘤!揉腹操護卵巢子宮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516

    20%女性有子宮肌瘤!女中醫:一天一杯__加強保護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465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