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腹腔鏡手術後腹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腹腔鏡手術後腹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腹腔鏡手術後腹瀉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820的網紅鳥科學先生-泌尿科顧芳瑜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下面一大包]- 什麼是腹股溝疝氣? #今天講的不是博恩 圖文網誌好讀版:https://bit.ly/2ZdSNBe 🔴 #腹股溝疝氣有什麼症狀? 通常第一個表徵會看到下腹部明顯的隆起,而且常常在肚子出力或是提重物的時候突出更明顯,在躺下來的時候消失或是變得比較輕微。 有時候會伴隨痠痛或是...
腹腔鏡手術後腹瀉 在 鳥科學先生-泌尿科顧芳瑜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下面一大包]- 什麼是腹股溝疝氣?
#今天講的不是博恩
圖文網誌好讀版:https://bit.ly/2ZdSNBe
🔴 #腹股溝疝氣有什麼症狀?
通常第一個表徵會看到下腹部明顯的隆起,而且常常在肚子出力或是提重物的時候突出更明顯,在躺下來的時候消失或是變得比較輕微。
有時候會伴隨痠痛或是不適的感覺,大多是可以忍受的程度但是如果掉出來的腸子因為循環不良造成壞死,可則可能會造成劇烈的絞痛或是腹瀉。
🔴 #為什麼會有腹股溝疝氣?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告訴大家其實腹股溝疝氣有兩種(斯斯也有兩種):#直接型(direct hernia,或是可說後天型)與 #間接型(indirect hernia, 或是可說是先天型)。男性在胚胎時期睪丸其實是在腹腔內,隨著發育睪丸會慢慢往陰囊移動離開腹腔。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一部分原本包裹保護腸子的腹膜被拉到陰囊裡面形成一個囊袋,大部分的人這個囊袋在出生前後會消失。如果沒有消失,之後就有可能會有腸子掉進去就會形成間接型疝氣了。直接型疝氣的原因主要是腹腔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或是年紀大的關係導致組織太過鬆弛,腸子就從鬆弛的腹壁凸出了。這種的疝氣原因除了年紀大之外,長期肚子用力像是 #便秘、#咳嗽、#重訓 都有可能會引起。
🔴 #腹股溝疝氣怎麼治療?
常常有人在門診會問有沒有藥物可以治療疝氣,很遺憾的是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疝氣喔!因為這是一種構造上的疾病,所以只能用物理的方法治療那就是開刀拉!
常見的手術方式分成兩種:#傳統疝氣修補手術 或是 #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不管使用哪一種方法,基本原理都是會將疝氣的囊袋移除然後是情況需要用人工網膜或是自體組織補強破洞的地方只是做法不同。不管是哪一種做法效果和復發的機率都相差不遠。詳細的比較如下:
🔺 #傳統疝氣手術 會直接在腹股溝的位置下刀把疝氣囊袋從體外的地方推回肚子裡,然後再補一塊網膜把破洞補起來。以我的經驗來說傷口大約3~5cm、手術時間30~40分鐘。傳統的做法的優點是直接快速、費用低廉,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健保給付的醫材。如果想要用好一點的網膜花費也不貴,也可以用自體組織修補(不過復發機會高、疼痛明顯現在都不推薦)。傳統最大的缺點是疼痛比較明顯,不過大部分吃藥還是可以緩解。
🔺 #腹腔鏡疝氣手術 或是微創手術會在肚臍下方打1~3個洞,然後用腹腔鏡器械從肚子裡面把腸子拉回去,然後也是用一塊網膜修補。以我個人經驗來說手術時間約1~1.5個鐘頭。腹腔鏡最大的優勢是手術後的疼痛比較緩和,而且如果病人願意的話可以對側探查進行預防性修補來減少之後對側發生疝氣的機會。腹腔鏡最大的缺點是手術的耗材比較昂貴。
結論:
腹股溝疝氣其實是一種物理性的疾病所以沒有藥物可以治療,只能靠手術的方式來做修補。手術的方法各有優缺點並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所以決定治療方式之前最好跟醫師做充分的討論再決定喔。
#台北市 #泌尿科 #台北泌尿科 #顧芳瑜醫師 #北醫附醫 #信義區 #看醫生 #疝氣 #腹股溝疝氣 #tapiei #urologist #urology #taipeiurology #taipeimedicaluniversity #TMU #TMUH #medicine #taiwan
#hernia
腹腔鏡手術後腹瀉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胃食道逆流 外科手術治療*
上週在員生醫院幫已接受四次胃酸逆流相關外科手術的病患做Stretta 治療,恢復很好,但是也受到許多病友詢問外科手術的好壞,因為我不是外科專家,因此只能根據研究文獻跟大家簡單報告一下.當然,我現在為病人執行的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跟外科手術是不同的,也希望未來能讓對外科治療怯步的病患可以勇於接受治療.
國內過去難治型胃食道逆流患者約有30%,這些病患都是可能需要接受外科手術的族群.然而國內外卻只有不到1%的病患接受外科手術.因此這裡簡單介紹外科這部分的治療.
外科手術就是用自己一部分的胃,繞過賁門的位置,像手握住賁門一樣縫起來。看看是整個包起來就是360度,由後面包270度或從前面包180度都是改良的手法。
目前術式已從舊式的360度尼式胃底摺疊術進展到270度的Toupet術式以及180度的Dor 術式.有比較低的併發症,例如吞咽困難可以由7%降到3%, 脹氣則是由36% 降到23%.
胃底摺疊術手術適合對象有1) 對藥物治療無效或2) 無法忍受副作用的患者.3) 有胃食道逆流長期併發症,例如巴瑞特食道或食道狹窄, 4)有非典型症狀的患者
在20年術後追蹤發現從一開始3年達到90%症狀緩解率,到 10 年仍有90% 有效, 而最長到20年追蹤, 還有80%有效.
安全性部分如下
*術後30天內死亡率為<1% (2006 年0.5%)
*術後直接的併發症機率為5-20%.
*手術中需由腹腔鏡手術改成開放式手術者有<2.5%
*術後併發症為85%會有腹脹, 10-15%會有吞嚥困難, 18-33%會有腹瀉,以及10-62%胸口灼熱感會復發. 這些不舒服的感受大都會在3-6個月後改善,有些病患會需要接受藥物飲食治療,甚至食道擴張術才能改善術後症狀.
*手術失敗大都發生在術後的前兩年,會發生五種不同的情形, 需要再次手術的比率為0-15%, 而且建議由消化外科醫師執行.
參考文獻:
1. Laparoscopic fundoplication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13;11:465– 471
2. Laparoscopic fundoplication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Oct 21; 20(39): 14272–14279.
腹腔鏡手術後腹瀉 在 吳肇鑫~非常的急診室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急性闌尾炎」典型的症狀常見為:開始由上腹或肚臍週圍悶痛、而後轉為右下腹疼痛並加劇,常併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發燒、腹瀉等情況。但是個人症狀變化不一,尤其在小孩、老人、孕婦等族群要診斷出闌尾炎常有其困難。
部分病人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有時在診斷時闌尾已破裂導致腹膜炎、甚至敗血症,造成生命的威脅。
一般的急性闌尾炎,外科醫師通常在急性闌尾炎診斷後即會安排闌尾切除術手術,特殊狀況時會考慮先以抗生素治療再評估手術的必要性。
傳統闌尾切除手術:通常直接在右下腹部切開一傷口(3~8公分)來移除闌尾。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一般經由3個(0.5~1.2公分)的小切口來移除闌尾。
影片來源:https://youtu.be/kkP4YDC1s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