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腹外斜肌腹內斜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腹外斜肌腹內斜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腹外斜肌腹內斜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432的網紅王文妤 物理治療師 • Amber physiotherapi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哈囉各位大家好,我是魍魅物理治療師Amber~​ ​ ⁡​ ‼️今天要來分享1.腹內壓的訓練以及2.肌力訓練能夠訓練到腹內壓嗎?​ ⁡​ 🤔什麼是腹內壓?​ 幫助減少運動中脊椎承受的壓力負荷,讓受傷風險低、維持以及穩定軀幹。​ ⁡​ ⁡​ ‼️一般來說,開始入門訓練腹內壓的時候我們會在dead bu...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20的網紅Mark Sir 教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腹肌廣義涵蓋範圍相當闊,可包括腹直肌、腹橫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是功能廣泛、強大耐操的肌群。 跑步會聽過腿抽筋,但腹肌卻很少在訓練抽筋,笑到有腹肌就更是不可能了 這意味著,如果想收緊腹部線條,除了膳食管理外,腹肌鍛煉應該更頻密的進行 影片提供的練習,入門者可以每周三次,熟習後可以每周六次進行。...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在 Amber Physiotherapist, MSc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0:51:53

*第六張圖有誤:肌力訓練3.為腹直肌運動(膝蓋屈曲、髖屈曲),4.為豎脊肌運動(趴著) 哈囉各位大家好,我是魍魅物理治療師Amber~ ⁡ ‼️今天要來分享1.腹內壓的訓練以及2.肌力訓練能夠訓練到腹內壓嗎? ⁡ 🤔什麼是腹內壓? 幫助減少運動中脊椎承受的壓力負荷,讓受傷風險低、維持以及穩定軀幹...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在 Amber Physiotherapist, MSc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7 14:20:56

哈囉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魍魅物理治療師Amber~​ ​ 平板支撐你做對了嗎?​ ​ 夏天到了六塊肌真的不能少,今天來分享平板支撐如何做才效率最高~~~​ ​ 平板支撐是一個在訓練強度也夠、執行上方便的一個動作。那平板支撐的執行方法有非常多種,但你知道你自己真的做的有效且做對了嗎?​ ...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在 私人健身教練Ryan poo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02 00:31:39

平板支撐 在家都能練岀人魚線,所講動作就是平板支撐,動作只需要伸直全身進入俯臥姿勢,用腳趾和前臂支撐身體,保持正確姿勢及盡量長的時間就可以了。 平板支撐可以有效地鍛鍊腹橫肌,能加強腰腹的肌力,是屬於消耗式健身動作,盡量堅持一分鐘,當全身開始顫抖的時候,此時最消耗能量和孝驗意志力,能堅持就盡可能堅...

  •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在 王文妤 物理治療師 • Amber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0 17:50:30
    有 20 人按讚

    哈囉各位大家好,我是魍魅物理治療師Amber~​

    ⁡​
    ‼️今天要來分享1.腹內壓的訓練以及2.肌力訓練能夠訓練到腹內壓嗎?​
    ⁡​
    🤔什麼是腹內壓?​
    幫助減少運動中脊椎承受的壓力負荷,讓受傷風險低、維持以及穩定軀幹。​
    ⁡​
    ⁡​
    ‼️一般來說,開始入門訓練腹內壓的時候我們會在dead bug(死蟲)這個動作下去做誘發,而之後會開始挑戰在不同動作下都能夠輕鬆自如的維持腹內壓來訓練。​
    ⁡​
    訓練腹內壓的方法也很多,建議可以嘗試不同的誘發方法找出適合自己的~​
    *關於腹內壓訓練建議找物理治療師或教練諮詢唷。​
    ⁡​
    ⁡​
    🏅️因為我們最終目的就是希望不管在任何姿勢、動作、負荷重量下,核心都能保持穩定!​
    ⁡​
    ⁡​
    🤔那為什麼不能一開始就直接在功能性或者肌力訓練來練習腹內壓呢?​
    ⁡​
    📚根據2010年的研究,針對有下背疼痛以及來看兩種情況:

    👉🏻運動共進行六週、每週兩次、每次30分鐘 ; 每種運動會重複15次、共三組。​
    1.『分段、單節穩定運動』核心腹內壓以及多裂肌誘發​
    2.肌力訓練: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豎脊肌​
    ⁡​
    ⁡​
    👉🏻來分析:​
    -疼痛(VAS)​
    -腹內壓調控能力​
    -Oswestry 障礙問卷(調查日常生活下背痛的影響)​
    ⁡​
    👉🏻發現:​
    在疼痛分數以及Oswestry 障礙問卷,兩組都是有顯著的改善!​
    針對『腹內壓調控能力』只有『分段、單節穩定運動』有達到顯著明顯的改善!​
    ⁡​
    ⁡​
    📚討論?​
    1.為什麼『腹內壓調控能力』建議『分段、單節穩定運動』?​
    -做單節穩定運動時,能夠單純的誘發到腹橫肌以及多裂肌,不受干擾的去訓練到深層的肌群。所以低負荷強度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
    ⁡​
    2.那為什麼肌力訓練不行?​
    -肌力訓練中,會一次喚醒很多肌肉去做動作,這個時候,淺層的核心最容易被誘發且主導,腹橫肌以及多裂肌這些深層肌群很容易失去主導權。而且肌力訓練主要也是訓練肌肉力量,這些淺層肌群會用力的比例也比較多。​
    ⁡​
    👩🏻Amber要說的是:​
    ⁡​
    -回歸到核心的訓練,再次強調核心三大元素,腹內壓越穩定,越可以幫助減少運動中脊椎承受的壓力負荷,受傷風險低。​
    -在訓練核心跟動作控制時,我們會強調低強度的訓練,確保核心能夠先好好啟動,接著在各種不同姿勢、負荷去訓練核心的穩定發力。

  •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在 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7 11:16:56
    有 62 人按讚

    一個關於腹部結構調理案例分享

    筋膜結構錯亂除了痠麻痛等不適感之外其實也會影響體態,之前把大腿調順之後看起來就小了一圈,其中的原因應該像是在塞行李一樣,同樣的衣服量如果一件一件摺好可以塞得比較多件,如果一團一團亂塞進去行李箱就會爆出來,腹部不自然突起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次調理後的檢查開始了這次的案例。

    正坐時整體力線縱軸、橫軸的感覺都是順的且沒有明顯突出的張力,而肚子大致上摸起來的感覺還好,但有種說不上來的怪異手感,索性就請她站起來檢查,發現腹部由上往下摸在肚臍下約三指幅處會有種怪異的落差感,非常明顯不是順接的代表筋膜結構哪裡不對,保險起見請她正躺屈膝再壓看看,一壓發現不得了,腹部的筋膜摸起來糊糊的且壓不下去。

    正常來說,下腹部的筋膜層次由外而內應該是皮層、脂肪層、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直肌、腹腔,每一層之間都各有一層筋膜層做區隔,腹直肌與腹腔之間是由腹膜區隔開來,理論上調對的肚子往下壓應該沒甚麼阻力,且會感覺到皮層、肌肉層之間不同的層次,但是這次往下壓是糊成一團,感覺不到層次,這應該有甚麼問題,再加上知道他有過子宮肌瘤的病史,跟對方約好下一次調理要好好處理肚子,也有請他自己在調理前後拍照看有沒有差別。

    因為要專門調肚子,在確認縱橫軸與上次調理沒有太大差異後就直接從肚子開始,概念上是以追尋張力來源為主,直接從不對的地方也就是下腹的結構狀態與張力狀態開始。

    細摸發現壓不下去且糊成一團主要原因是真的糊成一團,皮層與下面的筋層都沒有辦法分開滑移縮成一團,這樣根本沒有辦法確認結構狀態更別提找張力的源頭,要先讓皮層可動,至少要能夠讓皮與筋分開滑動。

    先找到皮層最緊繃最不能滑動的位置,一手用牙籤輕輕點著肚皮給予刺激,另外一手貼著附近的皮層輕輕一點一點的上下左右找到能夠鬆開的角度,讓皮層動讓皮與筋分開,這樣反覆幾次直到腹部的皮層都能動為止。這樣肚子外層的張力就小很多,壓起來就有層次感不會糊成一團個別肌肉的張力就變得比較明顯,主要是右下腹比較緊,剛好跟子宮肌瘤同側。

    右下腹肌肉張力雖然比較大,但比較像是被拉緊的感覺,因為這些肌肉是可以被左右推動,是可以動的,沿著張力往上往下找發現拉扯的張力主要是來自於右膝,精確一點是鵝足以及腓骨上緣的結構是旋扭的,所以才把右腹部的肌肉扯住,順著這個旋扭發現其實連右邊骨盆也扯住,所以她才會常常覺得右邊腸薦關節會有緊繃的感覺,之前跌倒的時候那邊的筋膜才沒有辦法自行平衡張力,而膝蓋的張力基本上是被決定的,不是從上就是從下面來的,這次明顯是從下面來的,脛腓骨其實是有被足弓卡住。

    發現張力是從膝蓋來的時後,她忽然想到小時候有段時間右膝會莫名的痛,有跟家長抱怨過,家長也帶去看醫生但找不到原因還被說是裝的,之後就不了了之。另外以前穿高跟鞋的時候右腳明顯比較不舒服,尤其是右腳大拇指處。

    因時間上的關係,當下先處理張力比較明顯的腓側,先把腓骨上伸肌皺褶鬆開,再把小腿明顯張力不對的肌肉理順,讓膝蓋內外層的張力平均,再把足弓對上,這樣肚子的層次就明顯很多,按下去不會糊掉,站立時摸起來是滑順的,下腹沒有明顯落差,站立與坐著的下腹不自然的凸起就消失,如照片所示,而且覺得站著坐著都明顯輕鬆許多,後腰、腸薦關節鬆掉了。

    過幾週後有人說她面部表情看起來比起前自然放鬆很多,而且吃東西時不會再一直無意識的偏咬右邊。在持續追蹤一小段時間,腹部也都沒有再明顯的突起,而是維持自然的幅度,但是足弓的問題變得明顯,右腳、右腳大拇指開始有點痛,應該是因為真的動到核心的結構問題,整體的結構改變,本來的代償關係也跟著發生變化,張力開始尋找宣洩的出口導致的,後續也是持續處理兩腳足弓一段時間,最近也終於把兩腳的足弓解開,讓腸薦關節真的可以動,足弓的問題也才真的解決,甚至連容易肩膀往前拱的壞習慣也跟著改變了。

    目前發現這樣調理能夠改變體態的例子還不少,小腹變小已經有幾個人了,結構順暢後,身體應該會自己調節到基本自然該有的樣子,看起來是順眼的,應該是沒有辦法做到體重下降才對,那跟飲食與運動有關。

    其實講這麼多其實只是想說豆花其實是在車禍後才開始變胖的,車禍強烈撞擊使結構歪斜得太厲害,現在照鏡子明顯看得出來肚臍不在身體的中線上,是結構胖而已,並不是豆花吃得太多吧!

    #結構與體態

    2021.5.27 豆花藥傷科

  •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在 王文妤 物理治療師 • Amber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7 21:08:18
    有 23 人按讚

    🤸平板支撐你做對了嗎?

    哈囉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魍魅物理治療師Amber~​
    ​​
    🌞夏天到了六塊肌真的不能少,今天來分享plank如何做才效率最高?!~~~​

    平板支撐是一個在訓練強度也夠、執行上方便的一個動作。那plank的執行方法有非常多種,但你知道你自己真的做的有效且做對了嗎?​

    今天就來介紹四種不同動作的平板支撐:​

    📍在2017年的研究,針對平板支撐的最大自主等長耐力(maximum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 MVIC%)來做分析,分別偵側的肌肉有:​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直肌、大腿後肌、臀大肌、闊背肌、腰方肌、胸最長肌、前鋸肌、腰椎多裂肌​

    ❗️結果發現(各動作MVIC前五名+MVIC 50%以上):

    A)平地平板支撐:撐十秒​
    腹外斜肌(76.4 ± 63.4 )>腹內斜肌(58.3 ± 38.6 )>前鋸肌(55.2 ± 22.9 )>腹直肌>臀大肌​

    B )平板支撐在球上:撐十秒​
    腹外斜肌(88.3 ± 56 ​ )>腹內斜肌(64.9 ± 49.1 ​ )>腹直肌(54.7 ± 31.6 )>前鋸肌>臀大肌​

    C )球上平板支撐+轉球(Stir the Pot,撐十秒順時針重複轉球)​
    腹外斜肌(144.2 ± 108.1 )>腹內斜肌(73.5 ± 31.3 )>腹直肌(71.8 ± 35.7 )>前鋸肌(53.7 ± 23.1 )>臀大肌​

    D)球上平板支撐+抬腳(十秒內抬腳三次)​
    腹外斜肌(109.4 ± 65.2 ​ )>臀大肌(94 ± 43.5 )>腹內斜肌(76.5 ± 37 )>大腿後肌(73.5 ± 33.1 )>腰椎多裂肌(62.2 ± 50.2 )> 腹直肌(55.7 ± 26.2 )>前鋸肌(51.2 ± 23 ) ​


    🙋🏻‍♀️結論:我們可以從研究的數據得知,在做最後一個球上平板支撐+抬腳會讓等長最大肌力相較於其他的動作誘發最大,其中我們可看到腰部多裂肌(穩定肌)也被誘發起來,如果在訓練上已經有一定基礎的非常推薦這個動作唷~​


    ❤️Amber的建議:​

    平板支撐還是需要一點技巧跟注意的事情,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建議在執行之前還是詢問專業人員確定自己做的動作是正確的,才能降低運動傷害風險唷~

    #物理治療
    #訓練
    #平板

  •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在 Mark Sir 教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3-15 12:55:35

    腹肌廣義涵蓋範圍相當闊,可包括腹直肌、腹橫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是功能廣泛、強大耐操的肌群。 跑步會聽過腿抽筋,但腹肌卻很少在訓練抽筋,笑到有腹肌就更是不可能了

    這意味著,如果想收緊腹部線條,除了膳食管理外,腹肌鍛煉應該更頻密的進行

    影片提供的練習,入門者可以每周三次,熟習後可以每周六次進行。 好處是所需時間不多,每日 10+1 分鐘就足夠讓你的腹肌相當激動

    腹肌在動作控制方面的功能,包括旋轉/反旋轉、穩定身體、屈曲脊柱(捲腹向下/提腿向上)等。 所以,要練好腹部力量,必需要從腹肌的功能上著手,沒有捷徑

    這次我們邀請到袁嘉蔚議員 Tiffany ,一同示範全套共 10+1 組動作 (10組動態+1組靜態),規則是每組做 50 秒,然後休息 10 秒,之後做下一組,全程十一分鐘內即可完成

    (入門者,可以放慢速度,或者改成「做40秒、休20秒」模式。 訓練設計的目標之一係累積肌肉疲勞,所以如果頂不住被逼停下,請嘗試盡快恢復鍛煉,保持腹肌持續運作)

    動作列表:
    1. ∞ Swings ∞ 擺腳
    2. Wind Shield Wiper 地板大風車
    3. Knee to Elbow 地板提膝向肘
    4. Starfish Crunch 海星捲腹
    5. Leg Raise 地板舉腳
    6. Jumping Tiger 跳跳虎
    7. Chainsaws 橫掃鉸剪腳
    8. V-Up Russian Twists V型仰臥起坐俄式扭腰
    9. Triple Crunch 三重捲腹
    10. X-Up X開合
    Bonus: Tuck Hold 屈膝空心支撐 (初階) / Hollow Hold (進階)

    十一組動作分為仰臥與俯伏形態,要令腹肌在期間處於用力狀態。 仰臥動作宜保持雙腿不觸地,俯伏類型的動作則不要讓臀部下墜

    每日十一分鐘,每周六次,一周僅需付出略多於一小時,而且無需器材,任何地方皆可執行,絕大部分的動作皆屬於低衝擊且能安全進行

    特別自武漢肺炎後,忙碌的香港人待在家的機會增加。 只要我們願意放棄少許游乾水上網打機打牌的時間,相信任何人都有能力練就出強健的腹部

  •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在 Taipei Walk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6-07-06 12:21:25

    ※隨書附贈:炫肌無限 大型海報(兩款隨機,尺寸30*41cm)
    ※分解動作QR Code,手機一掃動態示範給你看。

    塑腹動作示範,你也可以「炫腹」!
    平板膝碰肘
    鍛鍊部位: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 #撕裂腹肌 簽書見面會
    1. 7月29日(五)22:00 G S tar
    2. 8月6日(六)15:00金石堂汀州店
    3. 8月7日(日)高雄、台中場
    詳情請上楊奇煜臉書、Taipei Walker、分工合作社官網公告

  •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在 Taipei Walk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6-07-06 12:21:08

    ※隨書附贈:炫肌無限 大型海報(兩款隨機,尺寸30*41cm)
    ※分解動作QR Code,手機一掃動態示範給你看。

    塑腹動作示範,你也可以「炫腹」!
    平板登山跑
    鍛鍊部位: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

    ■ #撕裂腹肌 簽書見面會
    1. 7月29日(五)22:00 G S tar
    2. 8月6日(六)15:00金石堂汀州店
    3. 8月7日(日)高雄、台中場
    詳情請上楊奇煜臉書、Taipei Walker、分工合作社官網公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