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是個過敏兒
每天早上起床就是鼻塞
感冒永遠都是鼻子先爛 鼻子最後痊癒
常常看耳鼻喉科可是也都沒有解方
之後就接受那是我的體質 我的宿命
後來兒子出生也是個過敏兒
異位性皮膚炎跟氣喘讓他無法睡好
常常半夜抓癢抓到流血或是氣喘咳到睡不著
看了醫生也是開藥掩飾症狀而已沒有改善根源
一樣是過敏可是當...
小時候我是個過敏兒
每天早上起床就是鼻塞
感冒永遠都是鼻子先爛 鼻子最後痊癒
常常看耳鼻喉科可是也都沒有解方
之後就接受那是我的體質 我的宿命
後來兒子出生也是個過敏兒
異位性皮膚炎跟氣喘讓他無法睡好
常常半夜抓癢抓到流血或是氣喘咳到睡不著
看了醫生也是開藥掩飾症狀而已沒有改善根源
一樣是過敏可是當發生在自己小孩身上的時候 情況就不同了
除了很心疼之外 我不想接受這是他的宿命
不相信他就一輩子只能仰賴藥物
我開始瘋狂google 試著找尋改善的方法
但是網路資訊讓我越看越困惑
決定開始從書中找答案
過敏的書籍裡面的建議都是把腸道菌先養好
我第一次學到原來腸道菌不只是負責消化這麼簡單
一開始也是半信半疑聽書的建議戒乳製品, 加倍食用蔬果膳食纖維和益生菌看看
前兩篇的紅拿鐵就是這樣出生的
也是這時候開始用杏仁奶取代牛奶
(精選動態乳製品篇也是這樣開始的)
幾個月後的飲食改變不僅治好了兒子的異位性皮膚炎
連之前每晚要用的氣喘呼吸器都再也不需要了
後來看小兒科醫生 他發現兒子的改善很神奇
還向我請教方法
讓我恍然大悟 醫生是偉大的行業 背負著救人命的職責
可是在美國的醫學院醫生平均只上19小時的營養學課
單單以適合自己的飲食營養來說 自己做足功課還比較實際
這也是我走上營養學的契機
❓到底甚麼是腸道菌又要怎麼養好他們
平均每人體內都有幾百兆的菌隨著飲食環境改變
九成以上都在腸道裡 這些就是腸道菌
不只影響過敏跟免疫系統還會影響代謝跟肥胖😱
瘦的人腸道菌種類比肥胖的人要多好幾十倍
研究也發現腸道菌種越多長期下來體重越輕
🧠由於九成的免疫細胞也都居住在腸道裡
九成的快樂激素「血清素」也都是從腸胃道製作
腸道除了是最大的免疫器官還有「第二個大腦」之稱
是大腦以外最複雜的神經系統,
因為腸道裡有許多密密麻麻神經,
隨時都在不停傳遞訊息給中樞神經,
與腦相互聯絡、彼此影響 – 食慾, 心情,代謝率, 消化, 養分吸收, 熱量吸收多少
腸道菌決定你胖或是瘦, 健康還是生病, 過敏, 心情好壞
🧠腸躁症、憂鬱症、焦慮症、自閉症、慢性疲勞等盛行率極高的身心疾病原來都是腸道菌在掌控著
❗️好消息是腸道菌在24小時內的飲食改變就會產生變化
養好腸道菌不只治好胃的問題, 免疫力, 肥胖, 心理疾病跟過敏都會不藥而癒
利用吃能改變人生一點都不誇張
⁉️
怎麼養好腸道菌?
就像一座森林的生態環境一樣
益生菌需要養分才能生存與多元化
不然補再多的益生菌也只是一下就死光
這養分就叫做益生元
🌱
益生元來自膳食纖維跟多酚 例如蔬菜, 水果, 黑巧克力, 香料, 綠茶與咖啡
人體有幾百個基因影響肥胖與代謝率
❗️
一個實驗給一群人每天多兩份綠葉蔬菜, 跟另一群人比
幾周後發現雖然是同樣熱量營養素
可是有攝取綠葉蔬菜的研究對象的代謝基因被調高讓他們消耗更多熱量
於是研究專家的結論是, 養好腸道菌的方法👉🏻是以下幾個原則:
1. 多吃膳食纖維, 可是要從蔬果食物來源不是補給品保健產品來源 ---最好的食物包括蘆筍, 洋蔥, 竹筍, 黑豆, 花椰菜, 鷹嘴豆, 小扁豆,香菇
2. 減少動物性蛋白質
3. 減少加工食品跟人工代糖與色素 因為這些都會殺掉好菌
4. 避免抗生素 抗生素殺死壞菌同時也會把體內好菌殺光
5. 多喝綠茶 綠茶的EGCG是種益生元會幫助益生菌生長
6. 補充發酵食物 – 泡菜, 酵母紅茶, 康普茶,味磳, 納豆
❗️
小提醒: 如果腸胃非常不好的話 比較難負荷發酵食物
請從少量開始攝取一週後沒有脹氣反應再加量
精選動態也有腸道菌篇可以看看
最新研究也發現間歇斷食有助增加腸道菌種類
精選動態也有間歇斷食篇
幾千年前希臘名醫Hippocrates 就說過一切疾病由腸道開始
保養好腸胃才能讓身體正常運作
如果你也有過敏,自體免疫系統失調困擾,
不要放棄,用飲食拿回健康的主控權💪🏻💪🏻💪🏻
資料出處可以左滑看書的長相👉🏻
。
。
#益生元#益生菌#腸道菌#蔬食#膳食纖維#多酚#彩虹飲食#素食#營養師#過敏#自體免疫疾病 #probiotics#prebiotics#microbiome#guthealth#nutritionist
腸道菌群失調症狀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Q博展知識
【「心寬」就要「體胖」嗎?--了解肥胖的原因】
肥胖是現代常見的生理問題
常聽到人說:「我連喝水都會胖」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不過究竟有什麼原因會造成肥胖呢?
讓我們從小到老帶大家看看造成肥胖的原因吧!
【腸道菌群與嬰兒肥胖】
剖腹出生的孩子容易肥胖,可能是因為他們缺乏有益健康的腸道菌群。動物實驗已經證明:發育之初就沒有獲得正常腸道菌群的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容易肥胖。
剖腹出生的孩子缺乏有益健康的腸道菌群,可能的原因有二:一、他們出生時,並沒有從母親產道獲得有益健康的腸道細菌;二、由於手術的緣故,他們出生時暴露在抗生素中,因而腸道菌群的組成不正常。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edK
【壓力與肥胖】
面臨壓力時,無論心理的還是生理的,身體都能保持恆定。可是那些「維穩」機制主要是應付緊急狀況用的,身體若長期處於壓力狀態,那些機制反而可能造成傷害:許多器官系統、生理過程因而失調。動物實驗的結果顯示,長期處於壓力中,食欲會下降,例如大鼠。有趣的是,若提供大鼠「可口的」食物,例如高糖、高脂飼料,壓力反而會促進食欲,使體重上升。人也是這樣,遭到壓力時特別喜愛好吃的食物。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ham
【老年與肌少性肥胖】
當老年人營養吸收與代謝機能變差時,特別是蛋白質攝取不足或攝取到低品質蛋白質食物時,身體會呈現負氮平衡狀態,肌肉組成的肌凝蛋白、肌動蛋白、旋光素與旋光肌球蛋白合成也會降低。這時可明顯觀察到肌肉減少,相同的組織位置被脂肪所取代,因而產生肌少性肥胖,這症狀造成長者族群罹患死亡率的風險相當高。
分析結果顯示,肌少性肥胖人數在訓練3個月後明顯減少,骨骼肌率、握力及捏力也顯著增加。此外,在日常活動部分,肌力改善後自我照顧能力也隨之提升。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UrlMap?t=ib9
腸道菌群失調症狀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腸道菌失衡恐讓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找上身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揭長壽關鍵】#2021高齡國際趨勢論壇 熱烈搶票中►https://bit.ly/2VPjwX7
「我們常講一個人的健康是不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先天就是父母親給你的遺傳,後天就是腸內菌」
消化道權威、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指出,腸道有「人類第2個大腦」之稱,攸關全身健康。研究發現,腸道菌失衡恐引發全身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肥胖、癌症、憂鬱症、巴金森氏症等。老人家養生該做到哪些要點?一起來了解⬇️⬇️⬇️
腸道菌群失調症狀 在 貓行為獸醫師林子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要來談談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又有些人稱之為「情緒益生菌」。
現階段市面上有不少產品宣稱能改善寵物情緒,但實際上你看我在講座現場或是網路文章會拿出來談的就是那幾個,不多也不少。畢竟我身為獸醫師,我只相信科學實證。所以今天要來簡單提一下,關於能改善狗貓情緒的精神益生菌是什麼東西。
在談精神益生菌前,實在讓我有點感慨。因為當年我跟家人說往後我只看貓的行為門診,不再進行一般小動物醫療時,的確遭遇到不少打擊,連帶也大幅影響我的經濟收入。好在家人的支持,適時幫我度過不少難關。同時台灣的養貓風氣也漸漸改變,隨著資訊的流通發達,多數貓飼主不再是“貓的個性就這樣,不然你能怎麼辦?“。而是遇到問題時,無論好壞,總會試圖去找出解決方案來。
連帶來說,人貓的相處重點也從生理層面擴展到心理層面。以我臨床上常被貓飼主問到的比例來說,保健用品的選用方向也不斷在調整,例如早年多半都是為了補足飲食營養的維他命、魚油、葡萄糖胺等,發展到因為在身心改善上都有不錯效果,而受到關注的精神益生菌產品等。
益生菌能改善動物的情緒實在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最早會發現到這個現象,是始於2004年一篇針對微生物組(microbiome)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中的作用研究。研究發現,腸道中沒有任何菌種的完全無菌鼠,其下落視丘—垂體—腎上腺軸(HPA軸)對壓力的反應,比一般腸道中有正常菌種的小鼠要誇張許多。而隨後在人類的自閉症跟帕金森氏症上,都有觀察到腸道菌群失調與其代謝產物的改變的現象。
其後也發現,腸道菌群可以透過中樞神經系統、自律神經系統及免疫系統來對人類或哺乳動物之焦慮狀況造成影響,一些病原菌(如腸彎曲桿菌),會激發焦慮或憂鬱,而有些益生菌(如乾酪乳桿菌),則會改善焦慮或憂鬱症狀。
簡單說,就是腸道不健康,心理狀態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反之亦然。
針對這點,這些年就有業者開發透過適量服用活性微生物,來與腸道菌的相互作用,促進精神心理健康的益生菌產品,也就是所謂的精神益生菌。精神益生菌被認為可以調整神經免疫、神經炎症、神經激素及氣體傳導分子的系統,所以就有研究指向利用精神益生菌來作為焦慮、憂鬱、阿茲海默等治療潛力評估。目前主要的精神益生菌有幾個重要菌株,例如Bifidobacterium longum 1714、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35624、Lactobacillus rhamnosus JB-1、以及出自於台灣的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S128™等。
這邊不得不提PS128™。一來是這菌株出自於台灣,二來則是近年有不少針對PS128™菌株的研究。在實驗動物中,對類憂鬰小鼠在連續餵食PS128™菌株,其後在曠野試驗中,不但跑得快,還經常跑到中間區域探索;喜歡喝糖水的習性也恢復,類憂鬰及類焦慮程度明顯降低。另外在人體實驗中,連續服用PS128™菌株的高壓科技業人員,在精神壓力與睡眠品質上,也都獲得改善。而除了人類跟實驗動物外,目前該菌株也嘗試運用在改善犬貓的行為問題研究上,例如貓咪因緊迫、焦慮導致的過度嚎叫、隨意排泄、攻擊等,在伴隨著環境跟人為因素調整,搭配服用該菌株,都有不錯的改善成效。
關於PS128™菌株,目前也有了商品化的產品。InSeed益喜氏團隊與蔡英傑教授聯合發起「好心情:快樂奇毛子計畫」,開發專業級的犬貓情緒益生菌「快樂奇毛子」,主成分正是PS128™菌株。該產品經實驗證實,可有效調節血清素、多巴胺來消除動物的壓力情緒。
以我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產品的確是我在貓行為門診上的好夥伴,畢竟有不少貓的焦慮問題很像是雞生蛋、蛋生雞的情況。例如貓因為焦慮緊張而攻擊性強。而也因為攻擊的問題,導致貓跟人或動物之間的交際關係處於緊張狀態。在沒有雙向同時處理以前,很難用單一的處理方式就把這個case給解決掉。以電玩來說,就像遇到那種三頭六臂的boss,你不把他全部的頭跟手一起消滅,對方就會不斷再生那樣,很麻煩的。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通常都需要將情緒跟環境同時視為改善的重點,雙向處理才能有效解決這類問題。而現在多了選用PS128™菌株的「快樂奇毛子」這樣的產品,我在行為門診上多了些新的工具可以作為選擇,實在是讓人感到開心。玩過《仁王Nioh》就知道,在瀕死好幾次,終於徒手空拳搶到第一把武器可以用的時候有多開心(之後虐人摔手把的就不談了)!
使用小提醒:記得將膠囊打開的拌入食物後再給貓咪喔!
【快樂奇毛子】嘖嘖募資中 https://lihi1.com/8GMLi
官方粉專:快樂奇毛子 PET CALM
#快樂奇毛子
#專業級犬貓情緒益生菌
#實驗有效消除犬貓壓力
#推薦使用快樂奇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