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腰椎穿刺風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腰椎穿刺風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腰椎穿刺風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腰椎穿刺風險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682的網紅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生技醫藥新訊​ ​ 【6cc血驗阿茲海默症 5小時出爐】​ ​ 國發會預計二○二五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說超過六十五歲的人口逾兩成,隨人口老化,台灣失智症患者已將近卅萬人,過去診斷阿茲海默症常是透過核磁診斷,台大醫院神經部失智症醫療團隊和師大光電工程所合作,打造用一管六CC的血液就能揪出阿...

腰椎穿刺風險 在 Jing Ji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9:13:26

《生產紀錄-文長慎入》 當你真的入了產房 你才知道平安順產是多麼重要 一直覺得自己耐痛程度蠻高的 03/23凌晨四點半 被宮縮一陣一陣痛醒 看著時間有規律我才叫醒薛哥 打理完之後出門 到了醫院 放上胎兒檢測器監測 宮縮強度夠但頻率不夠密集 由此可知每次宮縮一來有多痛 本來還要被退貨 但我真的...

  • 腰椎穿刺風險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05 09:51:49
    有 13 人按讚

    #生技醫藥新訊​

    【6cc血驗阿茲海默症 5小時出爐】​

    國發會預計二○二五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說超過六十五歲的人口逾兩成,隨人口老化,台灣失智症患者已將近卅萬人,過去診斷阿茲海默症常是透過核磁診斷,台大醫院神經部失智症醫療團隊和師大光電工程所合作,打造用一管六CC的血液就能揪出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該檢驗方式領先全球,並於去年底取得我國食藥署許可。​

    『台大醫與師大團隊研發 檢驗法領先全球』​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邱銘章表示,要早期診斷阿茲海默症患者並不容易,需倚賴家人對患者記憶力逐漸衰退、認知活動或生活習慣改變的敏銳觀察,再加上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師在完整性的神經心理功能檢測的輔助下才能確診。​

    診斷輔助的工具則有大腦磁振影像、類澱粉蛋白及濤(tau)蛋白的正子射出斷層攝影、腦脊髓液的類澱粉蛋白及濤蛋白的檢驗,但或因價格高昂、或有輻射線暴露的疑慮,加上台灣長輩並不傾向接受具侵襲性的腰椎穿刺,因此較難普及化。​

    『量測兩種蛋白質的濃度 以評估罹病風險』​

    台大醫院團隊從二○一○年起和師大光電所的教授洪姮娥團隊,以超導科技所開發出超靈敏免疫磁減量檢驗技術,可精準量測血液中類澱粉蛋白與濤蛋白的含量,並證實這兩種蛋白質濃度高低可用來評估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邱銘章說此血液檢測方法的準確率可達八成五以上,且沒有輻射線暴露疑慮,費用也較現行的診斷工具少。​

    邱銘章說,每增加五歲,失智症盛行率增加一倍,九十歲以上男性盛行率為廿六.九%、女性四十五.八%,一等親有阿茲海默症者,較一般人風險高三倍,有三高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也更易有失智風險。​

    他說,從發現阿茲海默症後,國際間陸續投入數百億美金的研究經費,但目前還沒找到可真正延緩或阻止該病退化成失智症的藥物或治療方法,且在前驅期或是早期輕度認知障礙等在臨床診斷上難度較高,該血液檢驗可協助診斷鑑別病例,也可做為阿茲海默症的臨床藥物測試療效指標,並長期追蹤高風險個案,及研究病因或是致病機轉。​

    邱銘章說,用一管血液就能驗出阿茲海默症的檢驗方法為全球首套,除取得台灣許可外,也取得歐盟認證。據指出,國內有卅家以上醫療院所已建置該套設備,抽血後檢驗最快五小時有結果。​

    文章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446080

  • 腰椎穿刺風險 在 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05 21:25:06
    有 236 人按讚

    【寶貝幫TV_育兒大解密】《老婆生完孩子總喊「記憶力衰退」、「腰痠」 看完影片你就懂了》
    媽媽產後常常腰酸背痛,記憶力還減退,懷疑是麻醉藥和腰椎穿刺的關係,這是真的嗎 ? 這樣的想法真的是大錯特錯,因為腰痛主要是懷孕時腹部壓力大,壓迫到腰部,造成痠痛,和麻醉沒關係;同樣的腰痛情況也會發生在腹部大的男性身上,同時半身麻醉只有局部疼痛受到阻斷,並沒有全身麻醉腦部的的副作用,所以記憶力不會受影響。至於記憶力衰退,研究發現孕期到產後的三個月,媽媽確實會有些記憶力的改變,但只是暫時的一個適應過程,目的是為了要照顧新生寶寶,因為生寶寶會讓媽媽把情緒和注意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相對於周遭事物的理解力就會降低。「媽媽腦」是為了讓媽媽全心全意照顧嬰兒,才產生的賀爾蒙變化,之後就會慢慢恢復正常,和麻醉並沒有關連性。所以媽媽不用對麻醉太恐慌,反而是媽媽忍痛不打麻醉,可能會對生產過程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產後憂鬱」的風險反而比較高。
    ★最實用的影片,讓媽咪育兒更輕鬆,寶寶更健康💕

  • 腰椎穿刺風險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2 08:03:06
    有 1,798 人按讚

    每次遇到跑友中有生產過的媽媽,我都很愛問她們:「生小孩比較痛還是跑全馬比較痛?」不意外地常得到同樣答案,「要看有沒有打無痛啊!」的確,無痛分娩的出現可說是生產技術的一大進步,大幅減輕了女人生產的痛苦。很多人甚至開玩笑跟我說,打完無痛簡直像從地獄到天堂,如果第二胎不能打無痛,一定堅決不生。

    但相反的,也有媽媽經驗不佳,打了以後還是很痛,和我哭訴她被騙了。也有些說法認為打了無痛後,可能會造成日後腰痠背痛,且延長產程、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所以「能不打最好就別打」。也讓「該不該打無痛」成了生產前必問的一題!

    關於無痛分娩,我先說句心理話,可以打就打一下,懷孕過程已經夠辛苦了,生產實在不需要再承受那麼多痛。

    Q:打了無痛還是痛,就是失敗?

    無痛分娩的原理是利用一根硬針打到下背部的硬脊膜外腔,再從硬針中順勢導入一根軟管給藥,軟管擺放好位置後,硬針就會移除,產婦後續仍可以下床走動、坐產球,活動並不受限。

    嚴格來講無痛分娩應正名為「減痛」分娩(全名為「硬脊膜外麻醉」),因為這項技術僅能大幅降低疼痛,不是100%止痛。

    這個止痛方式仰賴麻醉科醫師專業的技術及產婦姿勢擺位的配合,只不過,即使正確操作下,還是有可能因媽媽皮下脂肪厚、脊椎結構變異、醫師經驗不足,仍有部分產婦(約5%)因埋管位置不理想,導致止痛效果不不佳,甚至需要調整管路而重新施打。此外,又因每個人耐痛程度、神經分布不同,安全藥物劑量的考量下,不見得能讓每個人都全程感到無痛,尤其到了產程最後胎頭較低時,痛感有時又會浮現。

    Q:打了無痛會影響產程、導致孕婦無法用力?

    生產要順利,產婦用力的時機,需配合子宮收縮才能更有效地將胎頭往下推。

    因此,一旦痛覺消失,產婦自己可能會抓不到用力的正確時機,導致產程變慢。客觀來講,過去的數據確實顯示使用減痛分娩後,會讓產程慢1-2小時。

    不過,因減痛分娩主要作用在感覺神經並非運動神經,理論上並不會影響產婦用力,這時只要藉由伴侶、護理師從旁協助,就可根據宮縮監視器、摸肚子的硬度來提醒產婦用力的時機。如果仍抓不到感覺,才會需要降低麻醉劑量讓產婦「有感一點」來用力。

    而即使時間變長,只要胎兒胎心音穩定,也不會增加剖腹產率。
    相反的我也觀察到,不少產婦施打減痛後,讓原本因疼痛而緊繃的骨盆底肌放鬆,胎頭順利下降,反而加速了產程。

    Q:打無痛比較容易有腰痠背痛的後遺症?
    因減痛分娩施打位置敏感,很多人堅信這樣會傷害腰椎、龍骨,甚至將產後腰酸背痛歸咎於施打減痛。其實這些症狀是因為懷孕時腰椎被子宮、胎兒往前拉,若媽媽在孕期因此骨盆前傾、沒保持脊椎中立的姿勢,就很容易讓壓力集中在下背。雖然產後身體負擔變小,但因雌激素濃度下降造成疲勞恢復變慢、核心無力,又要抱小孩、餵奶,往往讓腰痠背痛情形加劇。

    Q:打無痛會增加生產中的風險?

    首先,要強調以硬脊膜外給藥的路徑讓藥物集中在局部,並不會隨著體循環進入胎盤,因此對於胎兒來講是相當安全的。

    不過還是要說,只要是醫療行為都可能會有併發症和副作用,最常見的有麻藥反應造成的皮膚癢、噁心、血壓降低、頭暈、產後因下半身無力造成排尿困難,穿刺時產生血腫、或不慎穿破硬脊膜導致頭痛等。所幸這些不適,只要調整藥物劑量、平躺休息即可改善,並不會留下後遺症。

    我們也可在產前靠抽血排除凝血功能異常,並透過諮詢確認孕婦是否對藥物過敏、有無相關脊椎病變等來降低併發症風險。待產時,也可趁媽媽產痛不明顯時預先將麻醉軟管置入,避免因疼痛不能配合而增加施打困難度。

    Q:不能用其他方式來減痛嗎?
    即使有了減痛分娩的存在,我認為非藥物的減痛技巧仍可輔助使用並不互斥,比如待產時頻繁地更換姿勢、走動、坐產球、熱水淋浴等。伴侶也可利用按摩球協助放鬆、一起練習呼吸法,放音樂、影片協助轉移注意力。

    最後我想說的是,選擇施打減痛分娩如同要不要生育、要不要自然產一樣,都是女性個人的醫療決定,旁人應予以尊重。選擇打減痛並不表示不夠勇敢,隨意用「為母則強」這四個字認定生小孩就得忍痛未免過於情緒勒索。

    而生產順不順利、產程快不快,要考慮的層面很多,從胎頭的大小、位置,胎心音是否,媽媽產道的大小、掌握用力的技巧皆有影響, 如果只是為了怕產程變慢而忍痛,實在是有點不值得。

    反過來說,只要是醫療處置必定有其失敗率和風險,我也要時時提醒自己,衛教絕對不能報喜不報憂,不將任何處置過度美化,提供完整資訊後,將選擇權交還給媽媽,才是真正友善多元的生產模式。

    大家減痛分娩的經驗好嗎?歡迎大家分享喔!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