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腎臟切除後飲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腎臟切除後飲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腎臟切除後飲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腎臟切除後飲食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5萬的網紅PanSci 科學新聞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科學腦洞時間】 如果體內成對的器官少了一半,會怎樣? 我們的體內有許多成對的器官,像是腎臟、肺臟、卵巢和睪丸。 如果這些部位各自少了一半,只剩下一邊可以使用,會怎樣呢? _. 🧠腎臟:如果腎臟出現惡性腫瘤,可能就需要進行「腎臟根除手術」。 切完後剩下的那顆腎臟其實還是能夠運作,不過可能出...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你一定有聽過。我們都知道喝水有益健康,因為水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的重要元素,若缺水則可能出現疲勞、便秘、代謝及腎臟問題等。但其實並不是任何時候,水都是多多益善,喝錯甚至還可能造成「水中毒」!怎麼喝才對?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顏宗海醫師告訴你! 水喝太多當心水...

腎臟切除後飲食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8-22 02:12:44

【#科學腦洞時間】 如果體內成對的器官少了一半,會怎樣? 我們的體內有許多成對的器官,像是腎臟、肺臟、卵巢和睪丸。 如果這些部位各自少了一半,只剩下一邊可以使用,會怎樣呢? _. 🧠腎臟:如果腎臟出現惡性腫瘤,可能就需要進行「腎臟根除手術」。 切完後剩下的那顆腎臟其實還是能夠運作,不過可能出...

腎臟切除後飲食 在 巧克藥師|臺灣藥師|連鎖藥局經營管理顧問|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9 01:18:37

《請問藥師 我貧血可以補鐵劑嗎》⁣ 血液中的紅血球負責將氧氣輸送到全身,若是紅血球數量或是紅血球中的血紅素過少,就可能會造成人體氧氣不足,也就是所謂的貧血。⁣ 輕微的貧血可能沒有任何徵兆或症狀,或是只是比較疲倦、身體感覺衰弱、皮膚蒼白或發黃等;但隨著貧血加重,這些症狀也可能持續出現,或是變得更為明顯...

腎臟切除後飲食 在 蜜兒 MAB MAK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0 16:27:16

. 【蜜兒廚房】跟蜜兒食遊世界 — 台灣花蓮篇 | 山蘇 . // 蜜兒食過一次就愛上嘅 — 山蘇 💗😆 覺得口感幾得意嘅菜:滑嘟嘟、脆嫩、質地好特別,食落仲有獨特嘅麻香,所以對佢產生左極大嘅好奇感! . 去左花蓮市果菜市場,問過菜市場阿嬤佢話隔兩日先搭飛機就唔好買喇~因為焗住佢會好快死,採下後,於...

  • 腎臟切除後飲食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16 17:30:01
    有 377 人按讚

    【#科學腦洞時間】 如果體內成對的器官少了一半,會怎樣?

    我們的體內有許多成對的器官,像是腎臟、肺臟、卵巢和睪丸。

    如果這些部位各自少了一半,只剩下一邊可以使用,會怎樣呢?
    _. 
    🧠腎臟:如果腎臟出現惡性腫瘤,可能就需要進行「腎臟根除手術」。

    切完後剩下的那顆腎臟其實還是能夠運作,不過可能出現「代償性肥大」,會變得比以前更大,好來承擔新增的工作量。(是不是聽起來有點心酸)

    所以我們得更細心地照顧剩下的腎臟,也要更小心外力碰撞。

    此外,患者也有可能要洗腎,要避免高蛋白、高鹽分的飲食,以及腎臟的保健。
    _. 
    🧠肺臟:只剩下單肺,我們依然可以呼吸,但功能會受損。

    如果切掉一側的全肺而不只是肺葉的話,會為人帶來較大的創傷。

    如果不幸又是長期抽菸的人,那肺功能在術後會更差,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_. 
    🧠卵巢:我們的卵巢可以產生卵子、分泌荷爾蒙,停經後表面會纖維化。

    如果切除掉單側卵巢,依然會有正常的月經,不會進入更年期,也可以嘗試性生活。

    在賀爾蒙分泌上,相較於雙側卵巢切除需服用賀爾蒙製劑,單側切除則不需要服用。
    _. 
    🧠睪丸:少一顆睪丸聽起來有點蛋蛋的哀桑?

    如果遇上了睪丸癌,可能就得做「單側摘除手術」了QQ,還會連精索連同輸精管一併截斷。

    可喜可賀的是,切掉之後的生育功能其實能保持正常,局部再發的機率不大,併發症發生機率也較小。

    如果真的想要「平衡」一點,也可以選擇植入人工睪丸,讓陰囊的位置相對固定,不會因為溫差而劇烈變動。
    _ 
    內臟維繫著我們的生命,如果少了一半,不僅生命難以維繫,恢復的過程想必也相當艱辛,所以說,擁有健全的身體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了呢!
    _ 
    參考資料:
    照護線上《沒有腎臟還要洗腎?「洗腎」到底怎麼洗?》
    耕莘醫院《腎臟根除(或部分切除)手術說明》
    健康動力《肺葉切除或一側全肺切除?》
    台安醫院《 卵巢切除術後之護理指導》
    常靚外科診所網站《 男性重建外科:外泌尿系統手術》
     
    ————
    全新計畫《科學生線上學習平台》問卷募集中!填答就有機會獲得精美好禮:https://crowdfundiing.typeform.com/to/CC8XFvbi

  • 腎臟切除後飲食 在 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1-30 15:21:53
    有 314 人按讚

    【案例分享下】

    大家好,我來說明這位手指併不攏的老先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題目在這 https://www.facebook.com/1259391184116950/posts/2689953604394027?d=n&sfns=mo

    這位老先生一抽血檢查就發現有嚴重的低血鉀,他的鉀離子只有1.5, 鉀離子正常值為3.5-4.5 (mEq/L),通常低到2的時候,病人就會全身肌肉無力癱軟,或是出現心律不整。一般人低血鉀常見的原因是飲食攝取不足、腹瀉或腎功能損傷造成鉀離子流失,和藥物(利尿劑)的副作用。

    剛住院的時候,醫師原本以為補充一下鉀離子,就可以回復正常,但是卻發現怎麼補都補不上來,後來經過各項檢查,最後發現是「腎上腺」出了問題,據病患描述,醫師告訴他是在腎上腺找到一個米粒大的腫瘤,後來右邊的腎上腺切除後,他的鉀離子和手腳就逐漸回復正常了,這十多年來他還是有定期追蹤鉀離子濃度。

    我推測病患可能是有「先天性腎上腺增生」或「腎上腺腺瘤」造成醛固酮分泌過多,而醛固酮過多造成鉀離子從腎臟流失,血中鉀離子濃度過低進而造成肌肉無力。老先生可能是長期的腎上腺異常,身體已經適應低血鉀,所以只有手指僵硬的現象,不然像這樣嚴重的低血鉀是可能隨時心律不整和心臟停止。

    猜「甲狀腺」的朋友算是答對了一半,有一種疾病叫「陣發性低血鉀麻痺症」,這是因為過多的甲狀腺素(甲狀腺亢進)使血液中的鉀離子進入細胞內,導致血清中的鉀濃度降低。我就曾經遇過年輕病患因為這個疾病,一早起床就全身癱軟無法行走,後來甲狀腺治療後,身體就回復正常。

    人體是不是很奇妙呢?祝大家週末愉快!

    #老先生真的是既倒楣又幸運

  • 腎臟切除後飲食 在 Liz營養師飲食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11-18 12:40:00
    有 25 人按讚

    週末午餐總熱量是640kcal

    ✨紅豆黑糖牛奶:260 kcal
    ✨起司蛋捲:195 kcal
    ✨蒜炒福山萵苣:45 kcal
    ✨醬燒肉燥杏鮑菇 :125 kcal
    ✨燙秋葵:15 kcal

    👉秋葵,也有人稱為「美人指」,不產在秋季,盛產的月份在5~9月,大概9根為一份(40 kcal)
    👩‍🔬除了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A、鈣和抗氧化物質(維生素C、硒和鋅)外,和許多深綠色蔬菜一樣,含有豐富的鉀,因此建議腎臟病患者必須要燙過後才能食用😄

    若要保留秋葵更完整的營養和重要的黏液(對胃部有易且口感佳),且想去蒂頭不吃的話,要先烹調後再切除,因為秋葵本身就有獨特的甜味,不用添加任何調味料,燙熟就很好吃

    👨‍🍳秋葵很常出現在需控制體重及維持健康飲食習慣者的餐盒中
    怎麼選購秋葵?🤔
    顏色越深發暗發乾,表示品質越老,新鮮度及美味度就會有差囉!😏

    ( 健康這件大事合作文)

    #秋葵 #Okra #food #healthyfood

  • 腎臟切除後飲食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5-24 17:59:45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你一定有聽過。我們都知道喝水有益健康,因為水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的重要元素,若缺水則可能出現疲勞、便秘、代謝及腎臟問題等。但其實並不是任何時候,水都是多多益善,喝錯甚至還可能造成「水中毒」!怎麼喝才對?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顏宗海醫師告訴你!

    水喝太多當心水中毒
    曾有一位馬拉松選手在橫跨美國大峽谷時,一路不斷灌水,抵達終點後也持續喝水,最後即因「水中毒」而死亡。顏宗海醫師提及,人體血液中的鈉離子是處在穩定狀態,正常人的鈉離子濃度為135至145(mmol/L)之間,但若是短時間內灌進過多白開水,可能造成血液中鈉離子濃度降得太低,變成「低血鈉症」。

    顏宗海醫師進一步表示,當鈉離子濃度降至135(mmol/L)以下時,初期不會出現什麼症狀,少數人會感到疲倦、頭痛、頭暈等;但若是鈉離子濃度降至120(mmol/L)以下時,就是嚴重的低血鈉症,此時就要特別小心,患者較會出現抽搐、意識不清,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險。

    林口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也分享,由於自家飲食清淡,料理使用的鹽分較少,每當去爬山、運動等大量流汗的狀況下,就會常常頭暈,此時就會吃很鹹的酸梅,就會恢復得比較。

    飲水量:看個人活動量而定

    喝水不是愈多愈好,但究竟喝多少才叫適量?顏宗海醫師回應,個人的飲水量應根據活動量調整,如果是冬天、坐辦公室沒有什麼活動的話,飲水量就不必那麼多,大約2000c.c.左右即可;但若是從事戶外活動、工作型態是以勞力為主的話,流汗量較多,一天也許會需要2500c.c.,甚至3000c.c.以上的水分。

    顏宗海醫師也提供一些小撇步,讓大家能自我檢視是否該喝水了,包括感到口渴時,或小便顏色呈深茶色時,都代表身體水分不足,就要趕緊補充一些白開水。

    譚敦慈老師也說,以前林杰樑醫師有一位患者,職業是修路工人,他一天喝水的水量,大約是三大茶壺,但卻只有排尿兩次,尿液的顏色非常深、味道也很重;林醫師當初即建議他,一天排尿應該有6至7次,才是健康狀態,?我們可以從排尿狀態,尿液顏色及氣味,來判斷及調整喝水量。」

    咖啡當水喝,年輕OL骨質疏鬆

    記得別用其他飲料替代白開水,譚敦慈老師就說,曾有一位年輕OL將咖啡當水喝,結果某次感冒時咳嗽,肋骨竟咳斷了!她表示,自己也喝咖啡,但秉持著「一天一杯」的原則,不過量。

    每天喝茶、喝咖啡雖然也算在一天的飲水量中,但顏宗海醫師提醒,補充水分仍以白開水為主最好,因為茶與咖啡中都含有咖啡因,會刺激人體交感神經,若把這兩者當水喝,咖啡因攝取量就會過高,可能導致心悸、血壓上升、失眠等症狀。

    喝飲料不等於喝水,恐增早死風險

    同樣的,喝湯雖然也能補充水分,但同樣不能替代白開水。顏宗海醫師提醒,食物煮成的湯品,當中鈉、油脂、普林值都可能過高,不建議過量攝取。「品嚐一點就好,不建議整碗湯都喝下肚。」

    此外,也別用含糖飲料補充水分,最新研究指出,一天2杯含糖飲料,女性早死風險增63%、男性增29%,譚敦慈老師就表示,喝水還是喝白開水最好,養成習慣身體更健康。

    譚敦慈的喝水小撇步

    1、喝水要適量,冬天沒有什麼身體活動約2000c.c.,夏天多流汗應攝取2000c.c.至3000c.c.以上。

    2、口渴就喝,亦可用尿液顏色判斷是否合宜。

    3、一天排尿6至7次,表示喝水量適中。

    4、發生低血鈉症狀時,可吃鹹酸梅緩解。

    5、補充水分建議以白開水為主,咖啡、茶類、湯品適量攝取就好。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5月號《40歲養好腎》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78

    【相關影片】

    防黴=防癌!食物發霉不能切除︱譚敦慈 X 顏宗海
    https://youtu.be/TxhMiJJFDoA

    小心恙蟲病!輕忽死亡率高達6成︱譚敦慈 X 顏宗海
    https://youtu.be/mjGJV159lhU

    生活中的汞危害,你會不會中毒?︱譚敦慈 X 顏宗海
    https://youtu.be/5W6yHzFdGY4

    【相關文章】

    喝水喝到中毒?這3種情形小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755

    腎臟病患別喝紅豆水!醫師教你正確喝水遠離結石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086

    沒事多喝水?喝太多水不利腦神經、竟有這些壞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447

    #水中毒 #低血鈉 #譚敦慈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 腎臟切除後飲食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4-18 14:55:49

    浴室牆上的黑點;換季棉被的潮濕氣味;冰箱裡的綠毛蛋糕...黴菌又來了!季節交替,快要進入梅雨季節,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最受黴菌喜愛,除了惱人外,更多的是對身體的危害,你知道食物發霉不是只要切掉就好嗎?又有什麼健康危機?快讓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告訴你!

    防霉:除濕是重點
    英國倫敦有霧都之稱,原因之一是水氣較多,容易起霧。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分享,日前有一則新聞,一名29歲英國女孩居住在倫敦,佈滿黴菌的環境讓身體愈來愈差,原以為是工作壓力,到醫院就診才發現,尿液中含有黴菌毒素,才發現竟是浴室中的黴菌造成的。

    譚敦慈老師說,台灣有北迴歸線通過,溫暖潮濕的天氣容易使黴菌滋生。黴菌的產生有兩個條件,分別是溫度及濕度。因此她強調,「除濕」非常重要。她也提醒,就算是30幾度的高溫,測量家中的溼度發現仍然不低,因此天氣熱不代表濕度就低,家中的濕度還是要經測量來判定較為準確。

    早上出門打開房門、衣櫃
    早上出門時,將房間及衣櫃的門全都打開,降低濕度。

    除濕機放房間中央
    因為擔心人員不在可能引發危險,回到家後才使用除濕機,並將除濕機放到房間的「正中央」、不靠牆,同時打開櫃子除濕。

    除濕時旁邊別放一盆水
    有人會習慣除濕時,在旁邊放上一盆水,但譚敦慈老師也不建議這麼做,因為既然要除濕,就是要將濕度降低,保持房間的乾燥。

    木質地板拖地後應除濕
    譚敦慈老師也分享,自己家中是木頭地板,拖地之後地板會十分潮濕,就應該要盡快除濕,否則很容易長黴菌。

    盆栽蓄水盆別積水
    家中盆栽的蓄水盆,教完花後建議盡快處理積水,避免增加室內溼度。

    碗筷別泡在水槽
    吃完飯應盡快洗碗,避免儲水在水槽,增加濕度。

    另外,譚敦慈老師也提到,家中應盡量不要堆積雜物、用過的塑膠袋也建議乾燥後再收納,就能避免發霉。

    黴菌易造成過敏、氣喘
    只是黴菌究竟容易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顏宗海醫師回應,根據美國疾管署統計,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黴菌約有300多種,以居家環境而言,還是以過敏方面的疾病為大宗。無論家中那裡發霉,支氣管比較敏感的人若吸到黴菌孢子就會產生過敏反應,可能引起氣喘發作。

    「如果真的發霉了,一定要清除乾淨。」顏宗海醫師表示,若沒有處理,黴菌孢子會在空氣中不斷飄散,對人體造成傷害。譚敦慈老師也說,根據日本研究,黴菌孢子可以飛好幾公尺,所以務必要將黴菌除根。

    除了吸進黴菌孢子造成呼吸道過敏,在食物方面,花生類產品若保存不當,容易產生黃麴毒素,可能增加肝癌風險;咖啡類產品如咖啡豆、咖啡粉,沒有正確保存也會產生赭麴毒素,也可能增加泌尿道腫瘤風險。

    發霉食物不要再吃
    除了環境會發霉外,食物也會,有些人會習慣將發霉的部分切除後,繼續食用。對此,顏宗海醫師表示,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長在食物上的黴菌,可能會有肉眼看不到的菌絲深入食物其他部分,因此局部切除的方式並不保險。

    譚敦慈老師也分享林杰樑醫師的經驗,以前小時候阿嬤做的年糕很大一塊,若是發霉了更是刷洗後繼續吃,她也覺得這個習慣蠻可怕。她建議,少量購買、盡快吃完,才是真正的愛惜食物。

    譚敦慈居家防霉小撇步
    1、出門前將櫃子的門打開通風,減少櫃子裡濕氣。
    2、盆栽如果有蓄水盤,澆花過後應把盤中水倒掉。
    3、木製地板如果以拖地等沾水方式清潔,打掃後應盡快除濕,以免生黴菌。
    4、家中避免堆放雜物,堆疊的物品也會藏有濕氣。
    5、除濕時保持乾燥,旁邊若放一盆水,除濕效果會打折。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4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課》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10

    【相關影片】

    小心恙蟲病!輕忽死亡率高達6成︱譚敦慈 X 顏宗海
    https://youtu.be/mjGJV159lhU

    這3種地方容易生黴菌,注意這些事遠離發霉環境
    https://youtu.be/OhPzEoQtTR4

    洗出農藥菜蟲!蔬果保鮮清洗輕鬆搞定|譚敦慈 X 陳之穎
    https://youtu.be/Awd1JwoN2iE

    【相關文章】

    細菌、黴菌最少!譚敦慈這樣清冷氣電扇除濕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849

    花生久放受潮不要吃?黃麴毒素,肉眼看不到的飲食危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680

    黴菌必殺技!小心黴菌毒害,6招根除家中黴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550

    #譚敦慈 #發霉 #黴菌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