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腎盂新生兒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腎盂新生兒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腎盂新生兒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腎盂新生兒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繼續我們的腎臟系列~ ➡️圖文版請看: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_7.html 除了腎臟水腫、雙套輸尿管,再來我們會看到的胎兒腎臟疾病,就是 #多囊腎。 這個中文名詞其實很容易混淆,因為以英文病名來說,根據是...

腎盂新生兒 在 Ko Shan Cha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15 16:46:06

#ᴋᴏsʜᴀɴ_ʙᴀʙʏ 孕期紀錄緩慢更新中⋯📝 小栗子🌰終於露臉了👶🏻 看那個嘴就知道是我兒子無誤 跟梅森超音波長超像的 會不會生出來又是一個我的複製人🤣 - 那天照高層次檢查 有發現小栗子的左腎盂有些微擴張的狀況 超標的標準值是1 小栗子是0.5 雖然不到超標範圍 但超音波還是可以看到左、右兩...

腎盂新生兒 在 林栗子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38:25

*文長慎長 *非常長 蛋仔出生時,醫院給了一張自費檢查項目表 第一胎身為新手爸媽的我們什麼都不懂 也因爲如此遇到任何事情更加謹慎 於是新生兒檢查的自費項目我們全做了 抱持著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求個心安的心態 出院當天早上做完檢查 再三的向護理師確認檢查是否有異常 (腹超、心超、心電圖還有新生兒基本檢查等...

  • 腎盂新生兒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8 21:42:56
    有 55 人按讚

    <腎臟異常小品文 - 多囊腎>

    繼續我們的腎臟系列~

    ➡️圖文版請看: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_7.html

    除了腎臟水腫、雙套輸尿管,再來我們會看到的胎兒腎臟疾病,就是 #多囊腎。

    這個中文名詞其實很容易混淆,因為以英文病名來說,根據是否跟遺傳相關? 水泡的大小? 產前超音波型態? 各自有不同的診斷。

    這三種分別是
    1️⃣ Multicystic dysplastic kidney #腎多囊性發育不良
    2️⃣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 #體染色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
    3️⃣ 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RPKD) #體染色體隱性多囊性腎臟病

    ---
    🔎腎多囊性發育不良
    Multicystic dysplastic kidney

    ✔️非遺傳性腎臟病 (有非常非常少見的家族性案例)
    ✔️大多數影響單側腎臟,常見在左側 (若影響雙側腎臟,通常會因為羊水過少等原因導致無法順利成長)
    ✔️發生率: 1/2500-1/4000
    ✔️相關疾病: 膀胱輸尿管逆流、腎盂輸尿管接口狹窄、少部分可能合併食道閉鎖或先天性心臟病
    ✔️預後: 單側預後佳❤️,雙側無法存活

    ✏️產前超音波型態
    1. 腎臟出現很多水泡,大小不一
    2. 水泡之間無連接,各自獨立

    ---
    🔎體染色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

    ✔️PKD1(16p,佔85%,較嚴重)和PKD2(4q,佔15%,症狀較輕)基因變異所致,屬於顯性遺傳,因此要詢問家族病史
    ✔️盛行率: 1/400-1/1000
    ✔️成人型,發病時間約40歲左右,但是腎臟變化有可能之前就開始出現。往後症狀有可能出現高血壓、腎臟發炎、腎臟功能變差需洗腎等情形,不過每個人惡化的速度不一

    ✏️產前超音波型態
    1. 腎臟稍微變大(大約1.5-2個標準差),並且看起來比較亮(echogenic kidney)
    2. 羊水量正常
    3. 水泡較少見
    4. 建議可詢問孕婦的家族病史,並超音波檢查孕婦本人的腎臟

    ---
    🔎體染色體隱性多囊性腎臟病
    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RPKD)

    ✔️與PKHD1(6p12.3-p12.2)基因異常相關
    ✔️盛行率: 1/10000-40000
    ✔️新生兒時期會因肺部發育不良而死亡;若撐過新生兒時期長大,往後一樣會遭遇高血壓、腎臟功能變差、肝臟出現問題(肝纖維化、肝臟腫大)

    ✏️產前超音波型態
    1. 胎兒時期腎臟變很大 (4-6個標準差),且看起來比較亮(echogenic kidney)
    2. 羊水量減少 (Potter sequence: 肺部發育不良,四肢受限)
    3. 較常見有小水泡

    🔎🔎醫療專業區:
    提一下PKHD1基因診斷的困難,在於這個基因很大,約500kb,預估含有至少86個exon,突變形式非常多(到目前被報出來的方式約為750種,以Exon 3的missense mutation(c. 107C>T; p.Thr36Me)較為常見),因此目前多使用NGS的方式來診斷。

    ---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的問題:

    🧐既然ARPKD和ADPKD都會變大且變亮,那兩者要怎麼區分?

    ✔️通常ARPKD的腎臟會變得更大! (剛剛有提約4-6個標準差)
    ✔️ARPKD看起來亮成一片,分不清calyces和cortex;而ADPKD的corticomedullary differenciation是有的

    以上提供給大家參考囉~

    #產前超音波
    #多囊腎胎兒診斷
    #ARPKD
    #ADPKD
    #MulticysticDysplasticKidney
    #CysticDysplasia

  • 腎盂新生兒 在 艾唯的育兒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12 00:19:58
    有 32 人按讚

    #ᴋᴏsʜᴀɴ_ʙᴀʙʏ

    孕期紀錄緩慢更新中⋯📝
    小栗子🌰終於露臉了👶🏻
    看那個嘴就知道是我兒子無誤
    跟梅森超音波長超像的
    會不會生出來又是一個我的複製人🤣
    -
    那天照高層次檢查
    有發現小栗子的左腎盂有些微擴張的狀況
    超標的標準值是1 小栗子是0.5
    雖然不到超標範圍
    但超音波還是可以看到左、右兩邊的腎臟大小不一樣
    主要是因為新生兒泌尿系統發展還不那麼完全
    可能會有尿尿積在裡面排不出來
    不過就算在孕期被檢查寶寶有這種狀況
    也不能怎麼樣(跟臍帶繞頸一樣)
    現在每次產檢醫生都會再幫我追蹤
    左腎的狀況
    上次驗完血糖也有做產檢
    原本0.5的大小已經縮成0.35了
    代表尿液有在正常排出
    希望一切平安就好
    好想趕快抱到你❤️
    .
    .
    #懷孕 #二寶 #孕婦 #超音波照

    『史上最強有聲互動書開團!華碩必買書單推薦📖』
    🔺團購網址:https://gbf.tw/0gxpg

    『🔥年末最大驚喜優惠🔥Mudpuppy拼圖+TopBright』二合一畫板書桌』
    🔺團購網址:https://bit.ly/3liZ5IB

  • 腎盂新生兒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21 13:32:45
    有 350 人按讚

    新冠病毒對幼兒,尤其是嬰兒,依然危險的。

    雖然大多數兒童均為無症狀、輕度或中度症狀,但仍有小部分兒童-尤其是嬰兒和幼兒,當他們受到新冠病毒感染時,重症比例相對高些。

    國際期刊(Pediatrics)這幾天刊登的論文《2143例中國新冠肺炎患兒的流行病學特徵》數據顯示:(圖1)

    小於1歲的患兒重症和危重病例比例為10.6 %。
    1-5歲患兒重症和危重病例比例為7.3%。
    6-10歲、11-15歲和≥16歲年齡組的重症和危重病例比例分別為4.2%、4.1%和3.0%。
    一名14歲男孩死亡。

    NEJM與之呼應......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3月18日刊登一篇由武漢兒童醫院等機構發表的文章

    《兒童新冠肺炎感染》(SARS-CoV-2 Infection in Children)
    該院團隊收集從2020年1月28日至2月26日評估和測試的1391名兒童中,有171名兒童確診新冠感染:(圖2)

    確診感染兒童的中位年齡為6.7歲。(1天-15歲)
    男生較多(60.8%)

    其中9名兒童出現重症、危重症臨床病狀,3名兒童需要住進PICU和使用呼吸器,1名10月大嬰兒死亡。

    文章指出,這三位兒童進入武漢兒童醫院的PICU救治。他們除了感染新冠肺炎以外,三位兒童分別罹患腎盂積水、白血病和腸套疊,其中10個月大的腸套疊患兒入院4週後死亡。

    那為何幼兒、新生兒面對新冠病毒更脆弱、重症比例更高?

    先天的疾病、後天潛在的疾病等多重原因是新冠兒童病情惡化的一大推手。

    另外Mixed infection? Coinfection? 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所以大家還是要注意⚠️
    雖然兒童普遍是無症狀及輕症,但新冠病毒對幼兒,尤其是嬰兒依然是危險。

    另外重要提醒是......
    1.兒童可能在社區傳播中扮演重要角色。
    2.兒童在確診新冠肺炎後的幾週內,部分兒童的糞便呈病毒核酸陽性,提醒病毒能在消化系統中複製。
    《Lancet-胃腸病學和肝病學》也呼應此議題:即便是在患者呼吸道樣本新冠病毒檢測轉陰性後,其糞便樣本呈病毒陽性的時間仍可長達近5周。
    3.所以考慮到嬰兒和兒童部分未經過如廁訓練,且自主防護意識較低,我們在處理兒童鼻腔分泌物、糞便都是要注意的。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