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脫髓鞘疾病症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脫髓鞘疾病症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脫髓鞘疾病症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脫髓鞘疾病症狀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誰給科興蒙上污名?】 科興疫苗由引入香港到今,一直引起很多討論。先有因欠缺第三期醫學報告而曾被香港專家阻攔,要政府豁免開通去引入。到最近幾宗接種該疫苗後有副作用及死亡事故發生,又令到港人人心惶惶取消注射。疫苗滯銷,究竟是誰令科興蒙上污名? 老實說,該疫苗在內地的副作用及死亡率一直偏低,是因為內...

  • 脫髓鞘疾病症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16 11:42:50
    有 502 人按讚

    【誰給科興蒙上污名?】

    科興疫苗由引入香港到今,一直引起很多討論。先有因欠缺第三期醫學報告而曾被香港專家阻攔,要政府豁免開通去引入。到最近幾宗接種該疫苗後有副作用及死亡事故發生,又令到港人人心惶惶取消注射。疫苗滯銷,究竟是誰令科興蒙上污名?

    老實說,該疫苗在內地的副作用及死亡率一直偏低,是因為內地政府只開放給18-59歲人士接種,接種禁忌亦寫明,18歲以下及60歲以上、孕婦及嚴重慢性病患者均不屬接種範圍。亦有十分之詳盡的健康指引去提醒接種人士,接種門檻可謂非常之高,大家不妨參考一下國內防疫中心提示接種科興疫苗的要求 :

    1. 惡性腫瘤病者不予接種。
    2. 有基礎疾病時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藥物控制不好的,不予接種。
    3. 精神類疾病者如抑鬱症不予接種。
    4. 家族遺傳性疾病如白化病,不予接種。
    5. 心腦血管疾病不穩定,不予接種。
    6. 做過心臟手術時如心臟搭橋,不予接種。
    7. 大手術後恢復期,不予接種。
    8. 近三個月內使用過血液制品和免疫抑制者,不予接種。
    9. 服用優甲樂的人,不予接種。
    10. 懷孕期婦女三到六個月,不予接種。
    11. 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者,不予接種。
    12. 有中重度貧血者,不予接種。
    13. 三個月內服用過抗病毒藥物抗過敏藥,抗生素的必須停藥,症狀消失,一到二週後方可接種。
    14. 乙肝和幽門螺旋杆菌抗病毒期間不予接種。
    15. 高血壓控制穩定140/90以下才接種。
    16. 流感禁忌的本苗都禁忌接種。
    17. 接種流感疫苗至9隔14天後才可接種。

    看完後,你是否覺得非常清晰細仔令人更加安心?但香港,卻一直只簡單地列出幾點而已。當你接種疫苗前,只問你幾句是否有長期病患?是否有血壓高?便直接注射。全靠市民自動申報,請問你覺得可信性有多大?香港政府還要效法英國高齡人士優先注射,不跟隨內地及澳門做法暫不開放給60歲以上人士。請問這樣「大膽」進取的做法是否其中一個做成大家對科興失去信心的原因?明白60歲以上人士絕對是新冠病毒的高危人士極急需疫苗幫助,但此歲數亦往往是注射疫苗後出現死亡事故的高風險類別。當大家見到有注射後的死亡事故發生,就算證明不關疫苗問題,也會令大眾對疫苗猶豫吧。既然如此,政府為什麼不一早跟內地一樣先讓59歲以下人士注射去做增加市民信心?就算開放給60歲以上人士,可否先把其病歷報告清楚核實?結果人人申報沒有長期病患但死亡人士往往也有心血管、糖尿病等毛病等⋯這樣無奈地增加了疑似注射後死亡個案,又怎會令市民感到安心?

    現在有人批評政府高官及議員當時「特事特辦」去引入科興是錯,幾單死亡事故證明當初專家決定等待第三期報告是對的。但什麼專家當初不提醒政府應跟足國內防疫中心指引做法去處理?自設寛鬆門檻還給60歲以上人士優先接種令副作用反應個案增加去嚇怕市民?這是否給個「氹」政府踩?好讓現在公眾對科興疫苗信心動搖便走出來「攞彩」證明自己是對的嗎?明明疫苗是用來救人,但卻利用作攪政治對抗?我真的希望這只是陰謀論並不是事實。

    到3月15日香港才有一份比較詳盡一點的接種指引,說明患有橫貫性脊髓炎及脫髓鞘疾病等、有嚴重長期病而病情不受控、對新冠或其他滅活疫苗有過敏反應或出現血管性水腫及呼吸困難、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均不宜接種。而有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血脂問題出現異常情況、最近出現急性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患嚴重長期病患者、有急性或不穩定疾病仍需接受治療人士、或要透過治療控制病情的部分人士⋯應推遲接種疫苗3-6個月直至病情穩定。這個有點遲的指引,總算比起之前好一點,但門檻還是比內地寛鬆多。你看內地連曾經服用抗生素也建議推遲兩星期才注射是多麼謹慎!

    其實復必泰Biotech本身注射年齡限制是16-85歲,為什麼香港專家不選用它去給高齡群組優先使用?卻硬推國內未開放給60歲以上人士注射的科興,最後背上污名是否靠害?若長者是因接種Biotech死亡,那大家便不會有藉口去踩國產疫苗。

    科興公布全球累計已接種4400萬劑,已知的接種後死亡案例有60宗(包括香港7宗)。但其實其他疫苗均也有死亡案例!單看沒有中國疫苗的美國也有1170人注射後死亡、韓國也有16人接種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後死亡、挪威也有33名長者打Biotech後死亡⋯ 為什麼大家卻只用科興去大造文章?如果如專家所指第三期報告的重要性,那復必泰biotech和阿斯利康也具有第三期報告,為什麼世界各地還是有這麼多關於他們的死亡個案?「阿斯利康」最近更因有2名年輕挪威醫療人員死亡而被多國急剎停止使用!

    香港政府一直因沒有報告而不肯引入「國藥」,而引入的科興、復必泰Biotech及阿斯利康又看上不太靠譜。我一早已寫過篇「疫苗,你敢打嗎?」的文章,曾推斷過香港政府將為疫苗滯銷而孭鑊,現在果然不出所料。其實只要政府及專家處理好一點,絕對是可以令市民增加信心。香港每日有140人死亡,而因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病及糖尿病死亡的平均人數分別達10.2人、8.1人及1.4人,所以有病患者接種過疫苗後死亡又有何奇?但若可以對接種科興者門檻跟足內地指引般設高一點、便可減低副作用風險。其實香港已有超過十萬人接種科興,當中更不乏高齡人士,但事故卻只有幾宗。接種者只要詳細參考以上的國家防疫中心指引內容後才去注射,便絕對可以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文 : 朱庭萱

  • 脫髓鞘疾病症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2 05:59:40
    有 165 人按讚

    《與慢性疾病和平相處》
    胡大一教授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重量級心血管科名醫
    十年前我借調南京擔任台資明基醫院醫療副院長時與他有過短暫的接觸
    是一個走入凡塵十分務實醫徳可風的醫學教授
    馮周琴教授則是河南省人民醫院的重量級神經內科名醫
    兩位的肺腑之言與我長年來對健康的看法不謀而合
    因此転載2019 年兩位七十多歲老經驗醫師的對話在此分享大家

    🔶🔷兩位醫學大咖的對話

    轉帖:胡大一教授和馮周琴教授兩位醫學大家精彩對話

    胡大一:
    在生活中,對疾病的態度,應該是,不與慢性病為敵,要與慢性病為伴,合理管控,正常生活。

    馮周琴:
    大一你好,我完全同意你的觀點。由於先進檢查設備的使用,現在,要想證明一個人沒有任何病,很難。要想證明一個人有病,很容易。你身體再棒,也經不住B超、CT、磁共振、MRI、DSA等各種檢查或化驗的考驗。如果按照正常標準,可以證明人人都有疾病,特別是中老年人。加上有的醫療單位把體檢當成生意做。有的人原本沒有任何症狀,檢查中偶然發現一點異常就過份敏感,有的醫生不瞭解檢查中發現的異常,如:腦內脫髓鞘啊,腦萎縮啊,腔隙性梗塞啊,某條腦血管狹窄啊,等等。常常會放大異常,把危險因素當成疾病,把陰天看成已經在下雨了。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天還沒有下雨,就穿上雨衣,撐起雨傘,穿上雨鞋,大家一定會認為他是「神經病」。但在治療疾病時,這樣的「神經病」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卻沒人感到不正常。這真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
    還有一種情況是,把老看成是病,老就是老,和年輕就是不一樣,根本不能用年輕人的標準去衡量一個老年人是否正常。我們看到自己臉上有皺紋,頭髮變白了,從來不會擔心害怕,但看到自己頸內動脈有一個斑塊,就整天惶惶不可終日。這是完全沒有必要嘛。你看看你們家的水管,看看你們家的茶壺嘴上是否有水鏽,這斑塊不就是因為血管使用時間長了產生的變化嗎?如果人的器官始終沒有變化,那秦始皇到現在恐怕還活著。
    因此,我完全同意您與慢性病為伴,不與慢性病為敵的說法。

    胡大一:
    一個人,與慢性病為敵,過度治療它,它一定也會以你為敵,更加傷害你的健康。
    我遇到過一個59歲的女強人,沒有任何症狀,卻強烈要求在體檢中增加一個腦血管檢查項目。MRA檢查發現她左側大腦中動脈狹窄,她又強烈要求放支架。支架術中,血管破裂,導致腦出血,昏迷,一周後就告別人世。她愛人後悔得悲痛欲絕。
    實際上,介入治療(支架)的適應症,是正規抗栓治療無效和症狀性顱內供血動脈的嚴重狹窄。她一條都套不上,而非要裝支架,真是何必呢?

    聽完兩位醫學大家的對話,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和一語點醒夢中人的感覺。生活中,我們要正確看待年齡,看待自己的身體,正確看待疾病,看待醫院和醫生!

  • 脫髓鞘疾病症狀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25 21:47:49
    有 539 人按讚

    關於流感疫苗接種和格林-巴利症候群的二三事

    格林-巴利症候群 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是一種罕見的疾病,是一種急性的免疫介導的脫髓鞘神經病變,導致信號傳遞減少,肌肉進行性無力和麻痺。

    GBS的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年齡超過50歲的人患GBS的風險最大。

    GBS可以由呼吸道感染(例如流感)和腸道感染(例如空腸彎曲桿菌Campylobacter jejuni)引起和觸發。

    1976年之前,GBS僅與傳染病相關,1976年首次報告了流感疫苗接種後的GBS,這已成為有關這種神經系統疾病與流感疫苗之間關聯的眾多研究的起源。

    根據先前研究,在接種疫苗後的前2至3週內,發生GBS的風險最高,而在接受流感疫苗接種的個體中,GBS的發病率約為百萬分之一至二。

    流感疫苗後GBS的機轉可能是涉及內毒素和疫苗誘導的自身免疫的協同作用。

    GBS最初的症狀包括肌肉無力,從四肢遠端隨後前進到四肢近端。GBS可能導致呼吸衰竭,約有15%的病例需要接受機械通氣。

    治療方式包括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置換術以及支持性療法。

    預後呢?
    儘管大多數人的康復情況良好,但有些病例仍存在嚴重的神經功能缺損。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