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這篇的讀書心得會放在私帳,但才沒讀幾頁就發現分享在這裡更為適合,《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雖以電玩小說包裝,六篇短篇卻不全有電玩的蹤跡(或是我資質太淺讀不到彩蛋),但全冊卻在虛實之間緊扣情慾探索,透過閱讀,看見各種愛欲玩家,如何(被)遊戲人間。
「在電訊、遊戲、魔幻的時代裡,愛將何去何從?...
本來以為這篇的讀書心得會放在私帳,但才沒讀幾頁就發現分享在這裡更為適合,《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雖以電玩小說包裝,六篇短篇卻不全有電玩的蹤跡(或是我資質太淺讀不到彩蛋),但全冊卻在虛實之間緊扣情慾探索,透過閱讀,看見各種愛欲玩家,如何(被)遊戲人間。
「在電訊、遊戲、魔幻的時代裡,愛將何去何從?」
「在電子遊戲尚未發明的年代,人們透過閱讀小說認識愛;在電子遊戲發明後的年代,人們使用各種遊戲進行覓食、烹飪、建造、求偶、交配等所有的生存演練,其中包括:愛的探索、演欲與練習。」
這是小說開始之前的文字,讀到這裡的時候鬆了一口氣,因為發現電玩只是時代的支撐,我與電玩的距離非常遙遠(明明與作者同個年代出生),實在害怕不能體會太多。
六篇故事各自獨立,角色卻有部分相關聯,像是同一個宇宙一般。書中有許多關於情慾與同性愛戀的書寫,作者 #陳信傑 用字直接,性愛描寫不是酥麻的那種,是連結情愫的,讀得出情慾掙扎的現實日常。
我最喜歡的是〈雲蹤〉和〈愛索離群〉,令我驚訝的是,這兩篇是最有電玩味,卻又同時擁有相對封閉結局的故事。
此書部分篇幅給人一種突然收尾的感覺,沒有好與不好,倒是讓我想起小時候撥接網路的年代,媽媽不希望我一直上網不然電話會打不進來,時間到了那種被迫關機的悵然若失感。太想知道結果與後來,忘記人生不是電影或小說,更像是遊戲那樣,一局又一局、一關又一關,主角的探索還沒完結,而我只能像個無用的 NPC ,參與到它的一點點生命。
有趣的是,〈雲蹤〉中描寫電玩跟小說的差異:「讀小說與玩遊戲最大的差異是,讀小說是你慢慢看著他去送死,玩遊戲是你親手送他去死。」所以說命運都已經篤定,無論你是陪他上路還是送他上路,終究是同一個已經編寫好的結局。
我又想到那句話了,上一篇貼文中提到的,人本來就向死而生。
上次沒有好好提及出處,這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的話。我自己的解讀是,當我們意識到終將一死,那就會開始反思生命的意義。抱歉好像有些離題了,但我也不是要在這去談生死,重點應該是去追尋意義。
就像作者陳信傑在後記寫著:
「『我用一本書來證明我的人生不是錯的。』或許人生本沒有對錯可言,卻在別人的定義中有了是非。」
「我真正想講的 —— 經過許多前輩、同儕討論,在不斷修正中前進 —— 也就是這本書最想處理的核心命題:電玩如何影響當代人的精神文化?
人與人之間各種形式、意義不同的愛,更是精神文化的重中之重。像是『密林斗繁星』一樣,它們盤根錯節,將人們捲進巨大的樹根之中,使人窒息。然而就在萬般窒息中,在樹縫之間,窺見沒有溫度卻最動人的,漫天的星光。」
不管你是不是電玩世代的孩子,不論你身處的環境、身邊的人對你造成了怎樣的影響,意義與是非都還是由自己判定。
既然我們都得邁向同一種結局,那過程也許才是賣點,意義不同的愛慾交織,才讓人生這款遊戲精彩可期吧。
Btw 好想看脫稿玩家唷(最突然的結尾😂
#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
脫稿玩家哲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葉郎每日讀報
▼ 1. 《Wonder Woman 1984 神力女超人1984》該何去何從?
Warner Bros. 執行長 Ann Sarnoff 日前說他們還有一點時間來考慮預定在12月25日上映的《Wonder Woman 1984 神力女超人1984》是否如期上映。實情其實不然,因為往前回推行銷宣傳所需要的時間,其實他們現在就應該要決定廣告能不能下了。而他們的決定將影響許多放映業者的生死。Deadline 從電影院經營者那裡聽到的傳聞說 Warner 考慮縮短空窗期的方案,比如在上映後17~21天直接上串流,這樣可以省下原本要做兩次宣傳的部分費用。對破產邊緣的電影院來說,最壞的狀況就是《神力女超人 1984》再次延期,因為連鎖反應會讓 Disney 手上的另外兩部電影:同樣由 Gal Gadot 主演的《Death on the Nile 尼羅河謀殺案》以及 Ryan Reynolds 的《Free Guy 脫稿玩家》也撤出2020年的檔期,讓苦哈哈的電影院持續唱空城到2021年。
(報導原文:https://bit.ly/2JqyXhD)
▼ 2. 負債高達9億美元的 AMC 苦等亞馬遜女超人救援
由中國萬達集團所有的全世界最大連鎖電影院 AMC 發佈第三季財報,雖然美國大多數地區的電影院已重啟,但觀影人次和往年相比劇烈下滑了90.9 %,使該公司負債累計高達9億美元。目前已經恢復營業的美國AMC電影院之中有半數只有在週末營業,即便當日有營業放映場次數也可能只有往日的不到一半。為了維持電影院開門營業,該公司每月就燒掉1億美元左右的現金,因此首要任務世必須繼續尋求更多資金來避免破產。除了更多的現金之外,他們衷心期盼的還是年底的救世主——超級大片《神力女超人1984》能帶來更多的票房收入。AMC 執行長 Adam Aron 不尋常地引用了邱吉爾在敦克爾克大撤退之後的著名演說「我們將戰鬥到底(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強調他們完全用作戰一般的決心努力找到更多金援來打贏這場生死存亡之戰。
(報導原文:https://bit.ly/3jPOFzC)
▼ 3. Netflix 內部的大洗牌有什麼道理?
整個 Netflix 的大動盪起自於該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 Reed Hastlings 發表新書宣傳他的管理哲學,以及內容長 Ted Sarandos 被拔擢為共同執行長前後開始。接班意味濃厚的 Sarandos 立刻拉拔主原本主管全球電視業務的 Bela Bajaria,並由 Bajaria 主導整個內容製作的改組。接下來幾乎每週都有 Netflix 資深高管走人。不僅外界看不懂,許多內部員工也處在空前的焦慮上。過去 Netfix 就以有效率地開除人著稱,但連早就習慣這種作風的員工都看不清楚眼前到底正在發生什麼事。新的判斷基準和流程開始砍殺許多廣受好評的節目,過去敢在會議上大聲高喊「我愛死這個節目」的員工現在都閉嘴不敢說話。Bajaria 其中一個改革任務是改善 Netfix 在節目製作上的財政紀律,要求團隊必須至少產出一個大聲量的大作,而非一直在生產小而美的案子,並且避免聲量不夠大的節目預算卻一直飆漲。新上任的將領正在調整這支常勝軍的戰術,以便應付2020後的第二回合串流大戰。
(報導原文:https://bit.ly/329NXqV)
▽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請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