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藥師 皮膚上長小肉芽是皮膚癌嗎》
這幾年,大概有上百位朋友和顧客詢問:「眼睛下方有一顆一顆的肉芽,是因為保養品太營養嗎」?
可以用指甲刀剪掉或擦藥膏消除嗎?甚至會不會是會是皮膚癌呢?
妳知道嗎?多數的眼皮下方的小顆粒是良性的,也就是說不處理也不會變異。
【肉芽】
肉芽其實是泛...
《請問藥師 皮膚上長小肉芽是皮膚癌嗎》
這幾年,大概有上百位朋友和顧客詢問:「眼睛下方有一顆一顆的肉芽,是因為保養品太營養嗎」?
可以用指甲刀剪掉或擦藥膏消除嗎?甚至會不會是會是皮膚癌呢?
妳知道嗎?多數的眼皮下方的小顆粒是良性的,也就是說不處理也不會變異。
【肉芽】
肉芽其實是泛指皮膚組織的增生,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贅生物(英語:neoplasm),是指身體細胞組織不正常的增生,當生長的數量龐大,便會成為腫瘤(英語:tumor)。而腫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惡性的。
【汗管瘤】
汗管瘤(Syringoma)是一種良性的皮膚腫瘤,由分化良好的汗管細胞組成,常出現在眼睛附近,如眼下等眼周區域,常被一般人誤認為「小肉芽」、「油脂粒」、「脂肪粒」。不只會出現在眼睛四周,就連前胸、腹部、腋下和生殖器官附近都有可能出現,通常不癢不痛,對健康沒有任何影響。很多人以為因為擦了成分太營養的保養品、化妝品造成的,但實際上不是這樣!像是在眼睛四周冒出的「汗管瘤」(Syringoma),就常被誤會是保養品或眼霜造成的。
治療汗管瘤常使用磨皮雷射、電燒、化學藥物燒灼(如三氯醋酸trichloroacetic acid)、冷凍治療,這些治療只能消除現有的汗管瘤,無法預防未來汗管瘤的出現。
【軟纖維瘤】
軟纖維瘤(soft fibroma)也被稱為皮膚贅瘤、軟垂瘤、皮膚纖維瘤等等,這也是常見小肉芽類型的一種,常生長在包含上下眼皮、脖子、腋下或鼠蹊部皺摺處,尤其是皮膚鬆鬆軟軟又容易摩擦的部位。多半和個人體質有極為緊密的關係,而肥胖、糖尿病或懷孕也是軟纖維瘤好發的時期。
搭配不同的治療方式去除,例如液態氮冷凍治療、電燒等等。
【粟粒腫】 臉上肌膚的小丘疹還有一種是「粟粒腫」(Milia),是一種表淺性的小型粉瘤,大小約0.1~0.2公分,即約大頭釘頭般大小,顏色呈現白色或微黃,在皮膚及黏膜〈尤其幼兒上顎、牙齦〉都可能產生。它的成因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原發性冒出的,通常是從臉上細毛和皮膚交接處的漏斗部(infundibulum)最下層冒出;第二種則是續發性,主要是因為皮膚受損或是服用某些藥物而產生,生成的部位可能是毛囊、汗腺、皮脂腺、表皮等等。
視粟粒腫的深淺,使用無菌針頭挑除,或是用用磨皮雷射處理。
【脂漏性角化症】
脂漏性角化症(Seborrheic keratosis)是一種良性的表皮增生,俗稱老人斑,好發於30 歲以上的人。有時只長少數幾個,有時也可以非常多的數目呈現。顏色通常是褐色的,但是從淡褐色到深黑色都可觀察到,病灶大小則是從數厘米到數公分皆可。身體任何部位都可長脂漏性角化症,但以胸部、背部,'頭臉部及四肢是最常見的生長部位。
如果有美觀上的困擾,或是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可以用冷凍治療,電燒處理,或是雷射治療等方式。
【扁平疣】
扁平疣(flat wart)由由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3和HPV5感染引起,好發於青少年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可經由人傳人或由毛巾、把手、滑鼠等外物傳染,與個人免疫力有關,潛伏期約1~20個月。臨床表現為皮色或粉紅色的扁平丘疹,多見於面部和手背,無明顯的自覺症狀,病程慢性。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傳染。
許多治療方法可以加快痊癒速度,包括塗抹在皮膚的水楊酸、維他命A酸,雷射或液態氮冷凍療法可用於頑強的病灶。需要注意的是,疣會在成功移除後再復發。
【神經纖維瘤】
神經纖維瘤是一種體染色體顯性異常遺傳病,這意味著該病症只需要一個受影響基因的複製即會罹患。症狀包括皮膚上的淺褐色斑點、腋窩和腹股溝有斑、神經內有小腫塊及脊柱側彎。
#巧克藥師
脂漏性角化症a酸 在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大公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皮膚斑點愈長愈多,要不要緊?
2013-12康健雜誌181期
身上長出斑斑點點,有些人不以為意,有些人卻懷疑是病變。台灣大學附設醫院皮膚部兼任主治醫師陳玄祥說,絕大部份的斑,包括曬斑、老人斑和雀斑,都跟陽光、老化或體質有關。
■年輕人也會長老人斑
老人斑的正式名稱是「脂漏性角化症」,許多人常誤以為只有年紀大的人才會長。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莊雅慧說,脂漏性角化症是一種良性角質及表皮層增生,合併色素增加的現象,在臉上可以發現褐色突起的顆粒,通常與日曬、年齡的增長有關。有些年輕人會長在胸部、肚子或背上,則是體質引起,「門診很多年輕小姐是長在身上,都是比較小顆的脂漏性角化。」
雀斑和曬斑外觀相似,跟種族或體質有關,西方人膚質偏白,許多少男少女青春期臉上就長滿雀斑。莊雅慧說,同一種斑可能會受不同的因素影響,像雀斑經由日照也會變得更加明顯。
其他臨床上常見的斑還包含肝斑、太田母斑、顴骨母斑及貝克氏母斑。
顴骨母斑多長在兩頰顴骨上,好發於東方人,也與遺傳有關,打銣雅鉻雷射可能會暫時淡化,但並不容易完全去除。
少數人一出生臉上就有半邊藍灰色的胎記,這種就是太田母斑,如果明顯影響小孩外觀和心理發展,會建議做紅寶石或銣雅鉻雷射治療,莊雅慧說。
貝克氏母斑大部份長在胸部、背部及上肢,呈褐色片狀,有時斑上還帶有一些毛髮,常需要經過多次雷射療程才能淡化,而且容易復發。患者若真想改善,莊雅慧建議可考慮做銣雅鉻或紅寶石雷射;若是要合併除毛,可以選擇亞歷山大雷射或二極體雷射。
陳玄祥說,太田母斑和貝克氏母斑跟胚胎發育時遺傳有關,是良性的斑;曬斑、老人斑、雀斑及顴骨母斑也都屬良性,對健康不會造成影響,除非為了美觀,通常不用特別處理。
■肝斑與肝臟問題沒關係,吞保肝藥無效
許多人看字面以為長肝斑是因為肝臟出毛病,甚至曾有婦人因為兩頰冒肝斑而狂吞保肝藥。事實上肝斑只是因為顏色近似豬肝的顏色而得名。
會長肝斑主要還是因為體質,且好發在女性,陳玄祥說,有些婦女懷孕前臉上的肝斑不明顯或甚至沒有長,懷孕後竟冒出肝斑。不只懷孕,像吃口服避孕藥也會影響荷爾蒙變化,誘發肝斑冒出。產後肝斑雖然會稍微淡化,但實際上並未完全消失,也有可能下一胎懷孕時又復發。
■退斑膏不是萬靈丹
真的很介意臉上長肝斑的人,陳玄祥建議,在醫師指導下擦成分為類固醇、對苯二酚及維他命A酸的三合一外用藥,擦四~八周其實退斑效果就不錯,但不建議病人自行去藥妝店購買,以免擦錯時間或劑量,導致皮膚過敏或受傷。
莊雅慧強調,退斑膏通常只對雀斑、肝斑等淺層斑有效,長在真皮層的太田母斑、顴骨母斑則須靠雷射才能淡化。
■長愈多斑愈容易得皮膚癌?
單用斑點的數目來判斷罹癌機率似乎比較困難,莊雅慧認為,有些人臉上雖然沒長什麼斑,但突然冒出一顆像斑的惡性痣,可能剛好那顆就是皮膚癌。
陳玄祥指出,年齡、體質加上長期大量曝曬日光,曬斑和脂漏性角化症愈多,得皮膚癌的機率也愈高。
■外傷、發炎後的色素沉澱其實不是斑
除了上述幾種常見的斑,「發炎後的色素沉澱」也常與黑斑混為一談。
有人把這種情形稱作「發炎後的色素斑」,陳玄祥搖頭說:「這不是醫學上真正定義的斑,」例如曾經受過外傷、摔車磨破皮、開完刀、長青春痘、濕疹或被蚊蟲咬,這些原因造成皮膚發炎,原本在表皮層的黑色素掉到真皮層,使傷口處留下暗沉沉的顏色,這種就是發炎後的色素沉澱。
另外一種「植物性日光性皮膚炎」也會造成皮膚發炎後色素沉澱。
莊雅慧說,有些植物含有光敏感化學成分,如果皮膚被檸檬或柑橘類的水果汁液噴到,剛好又曬到陽光,會使皮膚發癢或冒出斑點。
在皮膚接觸到感光性植物的汁液後立即清洗及避免日曬,可以減少植物性日光性皮膚炎發生的機會。
莊雅慧說,如果真的很介意皮膚上的黑斑或色素沉澱,又怕治療時留下痕跡,可考慮脈衝光或淨膚雷射這類非侵入性的光療。但她也指出,有些人做雷射後,可能會出現反黑或膚色不均勻的狀況。患者在術前應先請皮膚專科醫師評估個人體質、療程與風險,避免術後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