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胸腺萎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胸腺萎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胸腺萎縮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愛長照,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年紀愈大,我們的胸腺萎縮,#骨髓功能 變得較沒效率,免疫系統的整體能力逐步變差,愈來愈容易感染。 首先,你可以改善這幾個壞習慣: ✔不吃蔬果 ✔不運動 ✔不休息睡覺 ✔抽菸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3781 ------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780的網紅劉薰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瘦身魔芋蔬菜粥】 又是一個超方便的瘦身食譜 AII IN/ 煮熟/ 攪拌/ 分裝 瘦身的飲食控制與管理更簡單 #適合冬日預防感冒的活力暖粥 下方補充配料單項營養功效解說 #我吃了一碗假的飯 #零卡飽腹魔芋米 #超有料營養滿滿 #瘦身蔬菜粥 #薰愛的黑暗料理 【甘藍菜】 1、經常食用能夠增強人...
胸腺萎縮 在 ⭐️Christie Yue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16:25:53
自從做咗媽媽, Curtis細個都係飲母乳, 媽媽嘅身體就自然有變化🥺不過原來我唔洗灰心㗎🤪比我搵到 @princessbox.hk 美肌豐胸丸, 成份安全, 有勝肽級魚鱗膠原蛋白, 大豆異黃酮, 蜂王孔等天然成分!! 有效通乳腺, 引導脂肪堆積, 改善下垂萎縮, 仲可以調節內分泌, 調經止痛❤️ ...
胸腺萎縮 在 ?Annielittlecak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09:13:30
[ #女性保養] . 女為悅己者容 我同大部分女士都一樣,平日只著重保養面部,不惜大灑金錢、時間同心機,往往就忽略左「第二塊面」。做女人除左塊面,都唔好忘記要好好保養胸部喔~ . 早前喺ENVUS體驗左 #全港首創皇牌六段循環美胸矯正術療程,#全天然 方法令胸部變得豐滿🤩,採用 #穴位按摩 、 #雙...
胸腺萎縮 在 DEBBY_黛比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6 13:47:32
#此篇文章準媽媽們可以存唷💕 #產前最後一個紀錄(還在整家裡🤣 _ 不知不覺我也生完龍哥三個多月了 時間真的好快~一直都還是有很多媽媽問我關於懷孕還有哺乳的問題 決定發一篇文跟你們分享☺️ Q:兩胎都是自然懷孕嗎?有特別保養身體備孕嗎? A:兩胎都是自然懷孕 也沒有特別備孕就是一沒避孕就懷上了 我們...
-
胸腺萎縮 在 劉薰愛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2-23 12:00:01【瘦身魔芋蔬菜粥】
又是一個超方便的瘦身食譜
AII IN/ 煮熟/ 攪拌/ 分裝
瘦身的飲食控制與管理更簡單
#適合冬日預防感冒的活力暖粥
下方補充配料單項營養功效解說
#我吃了一碗假的飯
#零卡飽腹魔芋米
#超有料營養滿滿
#瘦身蔬菜粥
#薰愛的黑暗料理
【甘藍菜】
1、經常食用能夠增強人的活力。
2、維護健康與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200克甘藍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C的數量是一個柑橘的兩倍。此外,這種蔬菜還能夠給人體提供一定數量的具有重要作用的抗氧化劑:維生素E與維生素A前身物質(β-胡蘿蔔),這些抗氧化成分能夠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損傷,並能有助於細胞的更新。
3、治療皮膚病。甘藍含有豐富的硫元素,這種元素的主要作用是殺蟲止癢,對於各種皮膚瘙癢,濕疹等疾患具有一定療效,因而經常吃這類蔬菜對於維護皮膚健康十分有益。
4、防治腫瘤。芬蘭的科研人員發現:在吃捲心菜的同時,再喝一杯酸奶,能夠防治腫瘤的發生。因為捲心菜中的某種化學成分,經過發酵後對腫瘤細胞具有抑製作用。捲心菜的姐妹如花椰菜、球莖甘藍等也含有這種化學成分。
5、甘藍類蔬菜中含有的色氨酸,是一種蛋白質成分,這種化學物質能夠鎮靜神經,促進快樂激素樣物質--5羥色胺的產生。此外,甘藍蔬菜中還含有微量元素硒,這種元素也具有提高人情緒的作用。
6、補充纖維素。凡是經常吃甘藍蔬菜的人,都能輕而易舉地滿足機體對纖維素的需求。這類蔬菜中含有的大量纖維素,能夠增強胃腸功能,促進腸道蠕動,以及降低膽固醇水平。此外,經常吃甘藍蔬菜還能夠防治過敏症,因此皮膚過敏的人最好把甘藍視為一道保留菜。
7、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的來源。甘藍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其中的鉀元素能夠調節體內水液的含量,將體內的有毒物質及代謝廢物排出體外,並能代謝掉組織間隙多餘的水分。它所含有的大量鎂元素,不但能夠健腦提神,而且還能提高人的體能與精力;其中的鐵元素,能夠提高血液中氧氣的含量,有助於機體對脂肪的燃燒,從而對於減肥大有裨益。
8、消炎止痛。甘藍類蔬菜同藥物一樣,能夠減輕關節疼痛症狀,並且還能夠防治感冒引起的咽喉疼痛。因此,關節炎患者最好經常吃這類蔬菜,並且為了防止感冒引起的咽喉部炎症,在冬春季節感冒的高發季節,也應當經常吃甘藍菜。
9、做菜時最好用橄欖油。甘藍菜中幾乎不含脂肪,所以在做菜時應用橄欖油。這是因為在這種不飽和油脂的幫助下,甘藍中所含的各種脂溶性維生素,才能夠被機體吸收利用,從而打造出強壯的體魄。
10、苗條身材。許多世界上的名模都喜歡食用甘藍菜,因為她們知道這對於瘦身減肥很有好處。其中的理由是:每100克甘藍只含有25卡路里的熱量,並且所含的糖分也很低。因此甘藍能夠穩定血糖水平,你吃了這種蔬菜後也就不怎麼感到飢餓,從而達到飲食減肥的目的。
折疊藥用價值
功效:葉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腸﹑胃痛﹑關節不利﹑火燙傷及腎虛等,可強健﹑通經﹑增智。種子可使人安眠及防止老人痴呆症。
用法:葉與排骨共煮或燉爛,乾品可與魚燉煮或與排骨或豬肝同燉服食。種子與肉或魚蒸燉同食。鮮葉洗淨搗汁微加溫飯前飲服,亦可搗爛敷燙傷。
包心菜葉大而厚,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且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是一種天然防癌良藥。重要的甘藍菜有芽甘藍、無頭甘藍、結球甘藍、羽衣甘藍、紅甘藍等,前四種甘藍,都名列美國防癌協會建議的三十種防癌蔬果。
甘藍菜性味甘平,具有益脾和胃,緩急止痛作用,可以治療上腹賬氣疼痛
採摘甘藍菜,嗜睡,脘腹拘急疼痛等疾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糖等成分,其中以維生素A最多,並含有少量K1,U,氯,碘等成分,尤其K1及U是抗潰瘍因子,因此常食用甘藍對輕微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有紓解作用,適合任何體質長期食用。另外含有一些硫化物的化學物質,是十字花科蔬菜的特殊成分,具有防癌作用,其中又以甘藍菜和胡蘿葡,花椰菜最著名,並稱為防癌的三劍客。
甘藍--天然胃菜甘藍性平味甘,無毒,入胃、腎二經。甘藍是世界衛生組織曾推薦的最佳蔬菜之一,也被譽為天然"胃菜"。其所含的維生素K1及維生素U,不僅能抗胃部潰瘍、保護並修復胃黏膜組織,還可以保持胃部細胞活躍旺盛,降低病變的幾率。
甘藍菜有利於激素分泌,幫助乳房發育。
一杯芽甘藍所含的纖維質可高達七.五克,是纖維質的最佳蔬菜來源之一。
各種甘藍均是鉀的良好來源。結球甘藍尚含極豐富的維生素A、鈣和磷。
甘藍生食或以鮮品絞汁(二百至三百C.C),空腹服用,每天二至三次,效果最好。不過,包心菜比大白菜含的粗纖維多而粗糙,故質硬,消化功能差的人不宜多用。
甘藍菜含有維生素K,維生素K在維持骨骼密度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上了年紀的婦女,如果服食適量維生素K,骨骼會更加密實,骨折的機會也較少。所以婦女老人要多吃甘藍菜。
視網膜黃斑退化是65歲以上的老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如果在飲食中增加葉黃素的攝取量,可以幫助預防此病。甘藍菜、菠菜等含有葉黃素。葉黃素作為抗氧化劑,可有效防止視網膜黃斑退化。經常吃這兩種蔬菜,還可使白內障的發病率減少40%。
【洋蔥】
功效
洋蔥中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不僅富含鉀、維生素C、葉酸、鋅、硒,及纖維質等營養素,更有兩種特殊的營養物質——槲皮素和前列腺素A。這兩種特殊營養物質,令洋蔥具有了很多其他食物不可替代的健康功效:
預防癌症
洋蔥的防癌功效來自於它富含的硒元素和槲皮素。硒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刺激人體免疫反應,從而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同時還可降低致癌物的毒性。而槲皮素則能抑制致癌細胞活性,阻止癌細胞生長。一份調查顯示,常吃洋蔥比不吃的人患胃癌的幾率少25%,因胃癌致死者少30%。
維護心血管健康
洋蔥是所知惟一含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A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因而會產生降血壓、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洋蔥中含量豐富的槲皮素,其生物的可利用率很高,科學家研究報告指出,槲皮素可能有助於防止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對於動脈粥樣硬化,能提供重要的保護作用。
刺激食慾,幫助消化
洋蔥含有蔥蒜辣素,有濃郁的香氣,加工時因氣味刺鼻而常使人流淚。正是這特殊氣味可刺激胃酸分泌,增進食慾。動物實驗也證明,洋蔥能提高胃腸道張力,促進胃腸蠕動,從而起到開胃作用,對萎縮性胃炎、胃動力不足、消化不良等引起的食慾不振有明顯效果。
殺菌、抗感冒
洋蔥中含有植物殺菌素如大蒜素等,有很強的殺菌能力,能有效抵御流感病毒、預防感冒。這種植物殺菌素經由呼吸道、泌尿道、汗腺排出時,能刺激這些位置的細胞管道壁分泌,所以又有祛痰、利尿、發汗以及抑菌防腐等作用。
小建議:紫皮洋蔥營養成分更高
根據皮色,洋蔥可分為白皮、黃皮和紫皮三種。從營養價值的角度評估,紫皮洋蔥的營養更好一些。這是因為紫皮洋蔥相對於其他兩個品種的洋蔥味道更辛辣,這就意味著其含有更多的蒜素。此外,紫皮洋蔥的紫皮部分含有更多的槲皮素。
洋蔥對「富貴病」有很好的預防
用於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身重、惡寒、發熱、無汗。可口可樂500毫升,加入洋蔥100g切絲,生薑50g切絲,紅糖少量,慢火燒開約5min,趁熱飲。
近年發現,除此之外,洋蔥可有效預防「富貴病」,洋蔥含有黃尿丁酸,可使細胞更好利用糖分,從而降低血糖。洋蔥還含有前列腺素,可擴張血管,減少外周血管阻力,促進鈉的排泄,使增高的血壓下降。
洋蔥中含有少量的棉子糖是一種功能性低聚糖,是洋蔥抵御惡劣環境(耐寒、耐旱)的重要糖類。棉子糖可增殖人體雙歧桿菌,起到潤腸通便、降脂降壓等作用。
洋蔥中還含有二烯丙基硫化物,有預防血管硬化、降低血脂的功能。在洋蔥中還能測到含槲皮質類物質,在黃醇酮誘導下所形成的配糖體有利尿消腫作用,這些對肥胖、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症的預防有益,與洋蔥的燥濕解毒功能是一致的。
其他藥效
(1)所含前列腺素A是種較強的血管擴張劑,可對抗兒茶酚胺等升壓物質,促進鈉鹽排泄,有降血壓作用;
(2)所含硫化物能促進脂肪代謝,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硬化作用;
(3)洋蔥所含類黃酮能降低血小板的粘滯性,常吃洋蔥可預防血栓,減少心梗和腦血栓概率;
(4)洋蔥含有與降糖藥甲磺丁脲相似的有機物,能明顯降低血糖含量;
(5)所含硫化物、微量元素硒等,能抑制胃癌、食道癌、結腸癌、乳腺癌等;
(6)洋蔥所含揮發油能助性,老人常吃洋蔥可提高性生活質量;
(7)洋蔥可提高實驗鼠的骨密度,常吃洋蔥可預防骨質酥鬆;
(9)洋蔥富含維生素C、尼克酸,它們能促進細胞間質的形成和損傷細胞的修復,使皮膚光潔、紅潤而富有彈性,具美容作用。所含硫質、維生素E等,能阻止不飽和脂肪酸生成脂褐質色素,可預防老年斑。
【金針菇】
1、金針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豐富,高於一般菇類,尤其是賴氨酸的含量特別高,賴氨酸具有促進兒童智力發育的功能。
2、金針菇,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肝臟病,而且也適合高血壓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這主要是因為它是一種高鉀低鈉食品
3、金針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食用金針菇具有抵抗疲勞、抗菌消炎、消除重金屬鹽類物質、抗腫瘤的作用。
⒋ 金針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⒌ 食用金針菇具有抵抗疲勞,抗菌消炎。
⒍經常食用金針菇,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肝臟病及胃、腸道潰瘍,而且也適合高血壓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這主要是因為它是一種高鉀低鈉食品。
7.金針菇營養成分十分豐富,如蛋白質、維生素B1、B2等,具有利濕熱、寬胸、利尿、止血、下乳的功效,並且治產後乳汁不下,用金針菇燉瘦豬肉食用,極有功效。
對人體四大好處
降低膽固醇
健康的人體內膽固醇含量是很正常的,但是這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在飲食的時候很不注意,導致體內的膽固醇含量增高,誘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的膽固醇含量很高,如果不能及時控制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平時老年多吃些金針菇可以有效的降低體內的膽固醇含量。
緩解疲勞
每天工作很勞累的人如果休息不好他們的身體很容易會出現慢性疲勞,我們要緩解疲勞其實不僅僅是通過休息而已,還可以通過飲食來緩解疲勞,有些食物對緩解疲勞的效果還是挺不錯的,比如金針菇。平時工作太累的人在日常飲食的時候可以多吃些金針菇。
抑制癌細胞
癌症對人類的危害是非常大,至今,癌症還沒能完全治好,科學家們對很多癌症也無能為力。我們要預防癌症可以通過飲食來實現,很多食物都含有抑制癌細胞的效果。比如金針菇中含有一種叫多糖體樸菇素的物質,抗癌效果很不錯,想要預防癌症的人平時也可以多吃金針菇。
提高免疫力
我們都知道身體免疫力越強的人越不容易患病,很多體弱多病的人就是因為身體免疫力太差了。平時除了通過鍛鍊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外,飲食也可以促進身體免疫力的提高,這裡小編建議大家多食用金針菇來提高免疫力,因為金針菇中含有一種可提高免疫力的蛋白質。
宜忌人群
宜食
適合氣血不足、營養不良的老人、兒童、癌症患者、肝臟病及胃、腸道潰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忌食
金針菇性寒,故平素脾胃虛寒、腹瀉便溏的人忌食。此外,金針菇不宜生吃,宜在沸水中燙過烹調成各種熟食。
胸腺萎縮 在 愛長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年紀愈大,我們的胸腺萎縮,#骨髓功能 變得較沒效率,免疫系統的整體能力逐步變差,愈來愈容易感染。
首先,你可以改善這幾個壞習慣:
✔不吃蔬果
✔不運動
✔不休息睡覺
✔抽菸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3781
------
🔥照服員會員方案,內有詢問度很高的專業責任險
👉https://reurl.cc/R1om0Z
歡迎大家加入fb社團-照顧者聯盟
👉https://bit.ly/3dxSDMS
愛長照整合式行銷-讓大家更認識你的銀髮、長照好物與服務
👉https://bit.ly/2T1FmoR
胸腺萎縮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倒 J 假說」:疫情期間在家,該怎麼運動?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讓維持運動習慣成為困難的事。三級警戒下,人群聚集的健身房及運動課程關閉,而出外要戴口罩,使得炎炎夏日的戶外運動更為困難。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名譽研究員溫啟邦教授的研究顯示每天15分鐘運動可以減少14%總死亡、10%癌症死亡及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延長3年壽命[1]。要維持健康,運動不能少,不管你是原本規律上健身房或戶外運動而今被迫中止、沒有染疫居家隔離中、或是不幸染疫的的狀態,都應該依狀況調整,維持運動習慣[2]。
■運動提升免疫力抵抗病毒
近年來,醫學界發現,肌肉像是一個內分泌器官,能分泌出多種「免疫細胞激素」。免疫細胞激素在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好比「傳令兵」,能對專門攻擊病菌的免疫細胞(如T細胞、NK細胞等)發號司令,促使其活化、複製,進而殺死外來病毒細菌,對內剷除壞死、甚至病變的癌細胞,這些細胞激素也能調節發炎反應,甚至影響包括心血管、大腦等器官的運作。
►研究更發現,只要透過運動刺激肌肉收縮時,就可有效促進肌肉分泌這些激素,且肌肉量越多,分泌的量越多。
曾有動物實驗,讓肥胖老鼠跑跑步機、做肌力訓練,24小時後,這群老鼠體內的「IL-15(Interleukin 15,介白素)」濃度上升了2倍。「IL-15」就是種可由肌肉分泌的細胞激素,可促進免疫細胞的成熟,還能幫助脂肪(尤其是腹部和內臟脂肪)的代謝。
同樣的效果也有類似的人體研究文獻。這重新解釋了為何肌力較差的老人,住院後容易發生感染、肺炎。除了肌力差,間接導致病患體力體能不夠、咳痰能力差,也可能是肌肉不足(激素分泌不夠),直接影響了患者對抗疾病的免疫力。
■肌力和免疫力兩者就如同「唇亡齒寒」的關係
不只肌肉少會讓免疫力差,免疫力衰退時,也會讓肌肉更難生成、修復。因為當免疫力衰退,身體容易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大量的發炎因子會使肌肉細胞更難以合成、加速萎縮老化,肌肉痠痛的恢復力也會比較差。
對高齡者尤其明顯。現實的是,人類免疫系統在12~15歲左右健全成熟,之後就隨細胞激素分泌減少、胸腺萎縮逐漸下降,年過40後更加速敗退。研究也發現,40歲後,肌肉量以每年8%速度流失,一不注意就可能面臨肌少症的威脅[3]。
■中低強度運動才可增強免疫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劉宏文助理教授說:「如果你運動完可以說話,但不能唱歌,就是最適當的中等強度。」,雖然多運動可以增加免疫力,但你知道其實是有「條件」的嗎?劉老師指出,長時間太劇烈的運動,反而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只有「中低強度的運動」,真正能提升免疫力。
研究顯示,適度運動確實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運作,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但如果運動強度過高,免疫系統反而會有一段時間受到抑制,這就是所謂的『空窗期理論』,假使反覆進行高強度運動,增加免疫系統的空窗期,自然也會提高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也就是說,若長時間進行過高強度的運動,將會使免疫系統的運作「不升反降」。
因此,要增強免疫力,運動種類也須慎選,但什麼樣的運動才最適宜呢?劉老師表示,最簡單的辨別方式就是「說話」,如果你運動完可以說話,但不能唱歌,就是最適當的中等強度。
■運動強度公式
運動生理學慣以最大心跳率區分運動強度,劉老師也提供一個參考公式:208-(0.7*年紀),以20歲的大學生為例,他的「最大預估心跳率」就是:208-(0.7*20) =194(下/分鐘),而「中等強度的心跳率」為(最大心跳x 64% 至 最大心跳x 76% ):124 至 147(下/分鐘)。
現在許多智慧運動器材或程式都能測量心跳,運動時不妨參考上述數據,確認自己的運動種類、以及身體負荷的情況[4]。
而許多跑者熱愛的馬拉松、超馬、鐵人三項等,就屬於長時間中高強度運動,雖能鍛鍊體力,卻也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劉老師舉例,有文獻指出,在從事馬拉松或超馬運動後1到2週,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將會增加100%~500%。
因此,運動確實可增強免疫力,但仍要小心過猶不及。劉老師建議,因應疫情隔離原則,應避免近距離接觸、以及健身房等密閉環境;可選擇戶外慢跑、騎腳踏車等通風良好的運動方式,還能藉由曬太陽產生維生素D,對人體也有助益。
如果是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者,現在也有許多線上運動教學影片可以參考,只要把握「適度」原則,一樣可以運動、打造高免疫力的體質[5]。
■疫情當前,關在家裡該怎麼運動呢?
但是近期疫情升溫,預防病毒快速傳染是當務之急,面對運動場所、健身房暫時關閉,許多人不方便外出參加跳舞、瑜珈、游泳等實體課程[2]。待在家裡雖可以減緩新冠病毒的傳播,待在家中並不一定意味著要捨棄運動,只是運動的場域轉換到室內的密閉空間時,不妨多加善用室內環境讓運動變得不一樣,更靈活多變,以下提供在家運動的參考:
1. 快步走動或室內上下樓梯10-15分鐘,每天2-3天
2. 找線上健身影片或課程進行鍛練、放音樂跳舞
3. 瑜珈進行深呼吸或正念思考來舒緩緊繃的情緒
4. 跳繩、彈力帶、門上健身拉桿、啞鈴等器材來訓練肌肉
5. 用椅子鍛鍊三頭肌、在地板伏立挺身、仰臥起坐等鍛鍊核心肌群
6. 善用家中的健身自行車、跑步機等來維持運動量
新興的傳染病伺機而動,要維持身體健康機能。不變的法則還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作息正常[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衛生福利部)「缺乏運動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提供大家運動生活化之小撇步」:https://www.mohw.gov.tw/cp-3159-24035-1.html
∎[2] (康健雜誌)「三級警戒去不了健身房,跟著復健科醫師一起宅在家運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4064
∎[3] (康健)「肌力就是免疫力,醫師這習慣,讓她幾乎從不感冒」: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3487?from=article-4064
∎[4] (台灣癌症基金會~熱愛生命 攜手抗癌『正確運動的概念』: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3672
∎[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粉絲專區)「中強度運動才可增強免疫力,體育系教授帶你一窺奧秘」:https://www.csr.ntnu.edu.tw/index.php/2020/04/24/2020-04-24-2/
∎[6] (健康醫療網)「疫情關在家怎麼運動? 跳繩、椅子操、門拉桿強肌力」: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127
➤➤照片
∎學者提出運動強度和上呼吸道感染風險之間形成了J型曲線的關係 (Nieman, 1994) :https://bit.ly/34xDZ3t
∎"倒 J 假說" (inverted J hypothesis 可用來說明運動劑量與免疫的關係「中度運動」會提升免疫能力進而避免感染的機會相反地「劇烈運動」卻會壓抑免疫能力進而提升感染的機會。
►https://bit.ly/2RR1jGG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新版運動指引 #運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體育系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胸腺萎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年紀、運動、飲食、和睡眠的內容,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免疫力。年紀愈大,我們的胸腺萎縮,骨髓功能變得較沒效率,免疫系統的整體能力逐步變差。愈來愈容易感染,甚至會較容易發展出癌細胞。那麼,究竟有哪些好方法可以增強免疫力呢?
首先,你可以改善這幾個壞習慣!
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20/02/immune.html
—————
☆訂閱照護線上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KctXQ
◎免費註冊,網路掛號一指搞定!
https://www.careonline.com.tw/p/map.html
☆歡迎追蹤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urgeon.life/
◎超過79萬LINE好友,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https://line.me/R/ti/p/%40care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