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背景輻射劑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背景輻射劑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背景輻射劑量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超扯!福島核一貨櫃流出高輻射物體!東電:有4千櫃不知裝什麼~~(04/10/2021 自由時報) ★ 編按:特別說明在先。按照我們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官網說明指出,台灣地區每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背景輻射劑量約為1.62毫西弗 (1.62 mSV/ Year)。 而相較於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所提的「年劑...
背景輻射劑量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超扯!福島核一貨櫃流出高輻射物體!東電:有4千櫃不知裝什麼~~(04/10/2021 自由時報)
★ 編按:特別說明在先。按照我們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官網說明指出,台灣地區每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背景輻射劑量約為1.62毫西弗 (1.62 mSV/ Year)。
而相較於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所提的「年劑量 (mSv/year)」,這篇報導中所提到的輻射劑量,是每小時的輻射劑量(mSv/hour)!
一年365天總共有8,760小時, 因此,把報導中的每小時輻射劑量,再乘以8,760倍,所得到的數值,就是所洩漏出來的年輻射劑量值。大家換算一下,就可以知道這次從福島第一核電廠鏽蝕的貯存核廢棄物和瓦礫等的貨櫃所被發現洩漏出來的輻射劑量有多高了。
此外,按照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規定,2003年修正實施之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規定,即便是任職在核電廠的工作人員等的輻射從業人員劑量限度每連續5年週期之有效劑量不得超過100毫西弗(100 mSv/5 years,即平均ㄧ年20 mSV/year的意思),且任何單一年內之有效劑量不得超過50毫西弗 (50 mSV/year)上限。
福島第一核電廠貯存核廢棄物和瓦礫等的貨櫃被發現流出輻射量較大的凝膠狀物體。東京電力公司卻說,目前約有4000個貨櫃無法掌握裡面裝什麼。(美聯社)
(自由時報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福島第一核電廠內貯存當年核災廢棄物和瓦礫等的貨櫃地區,今年3月發現有輻射量較大的凝膠狀物體,初判是從被腐蝕的貨櫃流出。東京電力公司說,目前約有4000個貨櫃,無法掌握箱內的物品是什麼。
據共同社報導,東電表示,今後將制定檢查計劃並展開調查。不過負責人說:「有些貨櫃需要花一些時間,了解內部存放的物品是什麼,但有些貨櫃則難以確認。」而民眾對東京電力公司如此草率的管理,批評日漸高漲。
據了解,東電說,該區的貨櫃約有8.5萬個,約4.7萬個具體裝有可燃瓦礫類,約3.1萬個裝有使用過的防護服等物品,約7000個裝有不可燃瓦礫類。然而,其中約4000個裝有不可燃瓦礫類的貨櫃,無法掌握時期和內裝物品。
據報導,東電在2017年12月以後,就利用資料庫管理貨櫃資訊,而有問題的4000個貨櫃是在2012年4月到2017年11月期間,也就是資料庫管理之前裝箱,當時有記錄內裝物品的檔案,但沒有寫上貨櫃編號。而「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後,從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期間,當時並沒有貨櫃內裝物的記錄。
據報導,這些貨櫃按照內裝物的輻射量等來分區放置,而4000個有問題的貨櫃中,約有350個貨櫃每小時輻射量為1到30毫西弗(mSv);約有3000個貨櫃輻射量為0.1至1毫西弗(mSv)。東電負責人說,都有定期巡邏,洩漏的可能性很低。
除了上述的貨櫃,保管區域外還發現了4個設置緣由不明的貨櫃。這4個貨櫃表面輻射量為每小時1.5毫西弗(mSv),貨櫃下方有腐蝕痕跡,據了解,這可能是在事故發生前的廢棄物,而東電將調查是否還存在其他類似貨櫃。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495945
♡
背景輻射劑量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要定期關心自己的乳房唷❤️
乳房攝影 讓早期乳癌見光
■阮綜合醫院 乳房外科 劉宗瑀 主治醫師
#乳房攝影 #乳癌 #阮綜合醫院 #乳房外科 #劉宗瑀醫師
乳房的檢查主要兩種;超音波,以及乳房攝影。
乳房攝影是用兩片夾板固定乳房擠壓後,照射X光,是乳癌篩檢工具之一,用來早期偵側乳房組織中是否存在病變微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結構扭曲、雙邊不對稱異常。
■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截長補短
乳房攝影可以跟乳房超音波互相配合,兩種檢查的優缺點相互截長補短,或甚至說,乳房攝影可以看到很多超音波看不出來的問題,這樣配合之下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大幅降低乳癌死亡風險!但是臨床上常遇到病人,對於乳房攝影帶著恐懼與排斥,頂多是接受完乳房超音波之後,就拒絕再做乳房攝影了。
除了乳房攝影擠壓時會有疼痛的因素之外,網路上消息謠傳「乳房X光攝影因為有放射線暴露,可能會增加乳癌或甲狀腺癌的罹癌風險」,造成很多人為之卻步,然而這是真的嗎?
其實乳房X光攝影所接觸到的放射線劑量極低,是一種相當安全的癌症篩檢方式,根據原能會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每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背景輻射劑量約為1.62毫西弗,而乳房攝影的劑量單次僅約0.7毫西弗,更低;如果要探討到可能致癌放射劑量究竟要多少?美國保健物理學會指出,每年接受低於50毫西弗劑量之輻射,並無明顯健康(致癌)效應發生。
所以,若是擔心放射量致癌的話,其實是多餘的。且若能定期每兩年接受檢查一次可及早發現乳癌病灶,及早治療即可有效大幅降低乳癌的死亡風險。
尤其,乳房攝影是可以在乳癌極早期,稱為第零期原位癌的階段,就從病變微鈣化偵測出異常,有些情況下,乳房超音波還不見得能明顯看到這樣的問題。相較於乳房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可以觀察到乳腺結構是否對稱、是否具有異常的鈣化點,尤其針對摸不到、無症狀的微小異常組織更適合以乳房X光攝影以早期發現病灶。
■降低2~3成乳癌死亡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指出,透過乳房X光攝影,可降低2至3成的乳癌死亡率;國民健康署也提出台灣研究證實,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有效發現早期乳癌病灶,且大規模篩檢能降低41%的乳癌死亡風險,並減少30%晚期乳癌發生率。
許多乳癌患者會擔心罹癌就必須切除乳房,但其實乳癌早期治療選擇多元,早期治療可望透過放射治療或局部手術以保留乳房的完整性,但實際治療方式仍須經由醫師評估處置,建議患者可主動與醫師討論治療預期與擔憂,積極接受治療才是重拾健康的良方。
背景輻射劑量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病毒毒?還是核毒毒? - 2020年311核災9週年記者會 (03/11/2020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
在這個瘟疫肆虐全球的時節,還有人關心311核災嗎?今年因為疫情,日本紀念311核災的活動都停止,但是還有一群日本人仍然鍥而不捨的測量著福島週邊環境輻射,告訴世人為什麼要終止核電。
去年12月到日本參與民間團體的福島輻射監測行動,特別針對今年3月福島奧運聖火活動場所附近的輻射污染問題,以提醒大家要注意,不要忘了輻射污染猶在,仍會持續給人體帶來傷害!
日本政府安倍政權想要用奧運為2011年的福島核災洗白的用心,路人皆知,從2012年申辦之初,就喊出振興福島,核災輻射不是問題,即使有賄選傳聞,日本還是在2013年擊敗土耳其、西班牙,獲得2020奧運的主辦權。
福島縣和週邊地區的輻射真的消失了嗎?現在除了小部分「歸還困難區」外,大部分地區,都已開放,同時威脅利誘要原居民返回原居地,日本政府一方面用重金獎勵居民遷回,像飯館村是污染嚴重區,按道理來講,是不適合人居住的,更不適合兒童,但是如果兒童回到飯館村讀書,就會獲得5百萬日圓的補助,有些家長讓子女回來唸書,但是下課後就接到二本松等污染較輕的地方睡覺,第二天再去上課。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取消了災區逃出居民在外地租房子的補貼,迫使災民返鄉。而日本政府也不斷宣傳,福島和週邊區域的輻射已經回到原來的安全範圍,大家可以放心。
但是日本政府為何將原本的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建議的每年背景輻射劑量從1毫西弗調高20毫西弗,或是比原來當地的年輻射劑量高了50倍,這是非常的奇怪的事,若依日本政府宣稱的「0.23微西弗/小時」除污標準,只要提高到每年2毫西弗就可以了,為何比環境除污標準還要高了10倍?
這個疑問,到了福島及週邊的環境進行檢測就知道了,在市區房屋和馬路上,的確輻射量低於0.2微西弗,台北還低,室外也還好,但是稍微到了路邊,或是水溝、草叢中,輻射劑量馬上就會飇升到十倍乃至數十倍,甚至到了森林、水庫附近,則會上千至百倍、千倍。
這代表除非住在這裡的人都固定在除污區內,才能確保低於日本政府所宣稱的除污後劑量,但是一旦活動到了除污區外,保證就會有高輻射,甚至還有非常高的輻射「熱點」出現。
因為除污耗時、耗力,經費特別多,到2019年日本政府宣稱除污工作結束,福島核災的受污染陸地面積只有5%除污,像飯館村最多也只有15%除污,因為日本東北的山丘眾多,森林茂密,這些區域根本不可能除污。
所以除污的工作是杯水車薪,基本上只是表面工作,但是耗費數兆經費,核災後9年,其實真正除污根本還沒有開始,未來還到百個、千個、萬個9年,也無法清除2011年這場愚蠢的環境災難。至於核電廠內的高階核廢料,更是遙遙無期,因為至今還沒有能防輻射的機器人進到熔毀的爐心清除核廢料。然而高輻射的廢水日以繼夜的滲出,無法阻擋,安倍政府竟想將其排入太平洋。
1796年人類有了天花疫苗(牛痘),現在讓天花絕跡,而輻射污染,是要百年至百萬年才能消除。我們正在目睹一場人類第二次核電廠外洩災難,在我們有生之年,這問題只會日益擴大,沒有免疫的疫苗,除非能解決人類的愚蠢與貪婪之心。
文 : 方儉 /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
附註:本會有許多當地拍攝的影像資料,歡迎各界索取、使用。
原始資料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fangjay2011/videos/10220943432116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