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
大家敲碗已久的日文自學終於來啦!
我自己當初在決定學日文的時候
也是做了不少功課 看了很多網站💻
希望今天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那些
想要自學日語卻不知如何開始的捧友們🙆♂️
-
📢在正文開始前先跟大家聲明~
本身自學日文是興趣 也想多了解日語
目前沒有考過日檢 但未來有相關規劃
我...
-0823 🇯🇵
大家敲碗已久的日文自學終於來啦!
我自己當初在決定學日文的時候
也是做了不少功課 看了很多網站💻
希望今天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那些
想要自學日語卻不知如何開始的捧友們🙆♂️
-
📢在正文開始前先跟大家聲明~
本身自學日文是興趣 也想多了解日語
目前沒有考過日檢 但未來有相關規劃
我的學習經歷可能不太專業或比較獨特
希望大家對我的分享不要太過嚴格或批評🥺
/
🔍初衷與為何選擇日語
以前去過日本兩次對那邊的環境有點憧憬
加上覺得自己身邊很多東西都跟日本有關
從卡通/動漫 再到日劇/日文歌/文具品牌⋯
(整個暑假都在看動漫⋯排少、小櫻哈哈)
有時候也會想認真懂他們所說的語言
而不是靠那乏味的中文翻譯去理解🤨
-
本身也有一些出國的規劃跟打算
覺得日本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地方🎎
不管是出遊或留學都是我很想去的國家
(雖然聽說普遍日本人工作壓力都不小)
🔍如何開啟第一步
真正讓我立刻開始學日文的念頭
應該是看到 @thekittychang 在看Iku老師的影片吧!
然後給自己訂了一個原則就是
每天至少看完一個平假名影片(就五個音)
Iku老師的影片包含唸讀寫 而且會有小考跟單字
(那時候沒有硬背單字 主要以熟悉50音為主)
讓我覺得蠻有趣的 也默默學完所有50音了!🏆
-
我覺得要可以讓自己馬上執行的準則
就是從最基本最簡單的開始
就像練跑步一開始只有跑三圈
然後隨著訓練天數再慢慢增加
-
不然一開始給自己太多負擔
很容易就有放棄的念頭了!
-
然後我覺得想要自學一件新事物
一定要好好善用網路資源(google/Youtube/Dcard⋯)
會有很多人的經驗分享跟教學經歷
想要學好哪個部分或推薦買什麼書輔助
上網查也會有很多人在部落格大方分享
我自己當初也是查了很多網頁跟影片的!
🔍學習經歷與方法
我先簡單用敘述一下我的所有經歷(如下)
看YT影片+背跟默寫50音>背基本單字+純單字筆記
>多鄰國+做筆記>買書+做筆記
-
起初是先看Iku老師的平假名、濁音影片(YT)
再來是看Yuka老師的片假名、拗音影片(YT)
這之間都有搭配以前買的50音書輔助(文末會說明)
背完發音後想說先從單字開始
到網路上找了蠻多的N5基礎單字去做筆記跟記憶
用主題的不同去區分(人物/地點/食物/方位⋯)
但在背到形容詞的時候⋯我遇到了多鄰國!
-
燈—!燈—!💡(自己配音?)
多鄰國(Duolingo)這個APP從50音到主題式學習
用破解關卡跟遊戲模式來突破新鮮感
每個單元都有記憶點讓你先知道大重點跟文法
真的開始練習也不會覺得到非常難
而且也都會從單字發音 再慢慢到例句
不會一開始就丟很複雜的東西刁難你
而且每完成一次練習都不需要太久的時間
(雖然我都會玩很多關賺鑽石跟經驗值💎🆙)
-
在用這個APP後 我也嘗試做筆記📑
主要是訓練自己整合每次學習的重點
跟複習我常錯的地方(答錯我都會先截圖或抄下來)
我也是在使用這個APP後才知道
日語裡面有很多變的助詞 很像英文的in/on/at/with
每個助詞都有它搭配的用法(唸法甚至不是原本的讀音)
所以我都會把例句抄下來跟標記要注意的地方✍️
-
後來我還是有買一本專門的書來讀(文末會說明)
我覺得可以更全面的去打好基礎💪
用APP學習總有一些小重點會被遺漏
(但其實多鄰國已經讓我發現新大陸了哈!)
不過我才剛開始使用我買的這本日語學習的書
等我讀了一陣子之後再來跟大家分享!
🔍日語學習書籍
1.拜託!50音根本不用背! / 作者:呂宗昕
那時候會使用是輔助我記憶片假名
有介紹長音、拗音、促音
最後面有很多常用生活單字的整理
-
2.日本語GOGOGO1 / 作者:LTTC
我買的是最一開始的那本(從基礎開始)
用「會話」連結單字跟文法
豪風(出版社)日語學習的書在網路上都很多人推
日本語GOGOGO系列是最多人推的!
/
其實本來內容還有更多的東西
但是後來發現文章會太長
所以我平均分布在兩篇文章
兩篇的重點也不大相同
希望都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
自學這件事本身就不容易
學得好是一回事
但要長期堅持下去才是考驗
很吃自制力 也需要不斷克服惰性
-
如果大家對於日文自學有什麼問題
也歡迎底下留言或私訊問我~
讓我們一起期待日文自學大哉問Pt2吧!
封面圖源:Pinterest
#Twinkle分享 #日文自學大哉問
#日文 #日本語 #日文自學
#大學 #大學生 #大學生活
#手寫字 #手寫 #勉強垢 #勉強
#ccu #university #daily #life
背單字dcard 在 讀享周易刑事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要考轉三的朋友,可私訊老師,記得指名「賴川周易法律轉學考讀書會」喔,感謝!
#轉學考二三事:
哈囉 大家好 我是楊過!今天想跟各位分享準備轉學考的一些事情。
1 首先當然就是要選擇你是想報轉二還是轉三,轉二主要是考民總、刑總(如果你目標放在台大還會有憲法);轉三主要是考債總、刑分。
2 先說轉二,轉二會遇到的難題是競爭人數會比較多,動輒都是2、300人甚或是400人報考,所以可能會增加其困難度,但相對而言,可能很多人就只是剛進大學,想說不甘心於這間學校而想考轉學考但意志偏偏又不堅定(社團?愛情?),就很可能成為大家口中所謂的砲灰,但整體來講應考人數確實非常多。
而且很多間學校其實會考蠻冷門的考點,以刑法來說,例如刑罰論、一些比較艱澀的名詞解釋或者是所謂的一句到位等等,這對於剛升大學的新鮮法律人而言,可能會有點適應不良(畢竟學校老師沒教)。這點也是必須依你想考哪間學校而要特別去準備那間學校某位老師的見解(怎麼搞得好像變成考法研所惹 冏),這點可能大家要非常注意!
3 再來是轉三,轉三的部分當然競爭人數少很多(幾乎都是在100人以下),以我自己輔導轉三考試要邁入第6年的經驗來看,如果能考轉三就盡量考,因為其成功機率真的大很多(尤其是台北大學,政大就不一定),且在此也建議報考大三的同學,可以花點時間準備東吳大三(考試科目為民總和刑總),如果你有去看東吳大三的錄取率你大概就知道原因為何了(像109年是75人取9人,104年甚至還有89人取18的 這……)。所以建議報轉三的同學,除了準備債總和刑分外,可以在順便把刑總和民總複習起來(反正之後國考也是要考)。
4 一定要補習? 這答案當然因人而異。因為市面上的參考書已經都很成熟,如果你自己就看得懂那也是可以的,補習只是讓老師可以幫你把更愛考最愛考的爭點抓出來讓你知悉而已,天助自助者,努力還是得靠大家自己!
而如果你想要有人幫你批改考卷或是隨時可以問問題,那其實補習班或者讀書會就是很好的選擇。在選擇你自己想要補習班或者讀書會的形式時,dcard的評論或是ptt transfer上面的評論都是可以參考的,以下也列出我自己在讀書會、或是曾經有請我當私人家教幫忙改題目的學生、亦或是我曾經有幫忙其看過題目教導如何解題的學生參加轉三考試的成績:
107年:政治大學 錄取1名 中1名(非榜首即落榜)/台北大學 錄取4名 中3名(含括榜首)
108年:政治大學 錄取2名 中1名(榜首)/台北大學 錄取7名 中4名(有含括榜首)
109年:政治大學 錄取2名 中1名/台北大學 錄取7名 中3名(有含括法學組及司法組的榜首、財經法組的榜眼)
PS:榜單當然可能是各位在選擇師資時的一個考量,但請注意,不要將其當作是絕對的考量標準。畢竟一位學生考上,我們並不清楚到底是他資質本來就不錯本來就會上,還是其實是他本來資質平平,因為遇到對的老師才得以讓自己實力大幅進步。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這兩種情形都是有的,所以不必把榜單視為唯一的選擇標準,但可以將其當作重要的參考指標!
5 英文的重要性:除了法科要念,這裡提醒各位,英文絕對不能放嗄嗄嗄(甚至有些人根本是靠英文才上的,法科根本沒贏別人多少)!所以英文絕對是上榜的關鍵所在!一定要平時養成背單字的習慣,文法也得複習!
而我自己帶的轉三刑分同學,這個應該也沒啥好隱瞞的,可以自行查證(榜單名字搜一搜,上網自己去找考上的人詢問就可以知道):有考政大刑分的很多都有60分以上,考北大刑分的,70分以上的不少,80分以上的很多(舉107年為例,我教的那三位同學,刑分分數就是86、85、85!
6 更詳細的轉考資訊,有興趣知道更多的,也很歡迎透過加我臉書好友及用賴與我聯繫:
臉書:郭文傑(郭小傑)
賴:strafgesetzbuch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句我在政大轉聯會的一位摯友和我說過的一句話:
「我們選擇了和別人不同的路,所以我們注定變得不同」!!
共勉之!各位轉胞大家加油!
背單字dcard 在 南南自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國國民黨做了一個很失敗的操作,「綠色是原諒的顏色」。
這個操作除了失敗,還有兩個更嚴重的問題
其一,這是一個來自中國的網絡梗。
就算客氣地不說這是被文化統戰,也至少是被同化而不掙扎。
其二,這是一個具有強烈父權意味,打壓「不夠陽剛的男性」,並且毫不令人意外地,厭女梗。
_______
全文很長,誠摯推薦 Medium 圖多排版好讀版
上: https://kt.pros.is/SHCEF
下: https://kt.pros.is/PYKE6
或是 Matters,歡迎按右下的拍手按鈕讚賞一下
https://kt.pros.is/RZDXW
_______
「綠色是原諒色」是中國多年來歷久彌新的網路梗,起源是中文的「戴綠帽」。
最初比較熱門的變體改編自張韶涵《歐若拉》「愛是一道光,綠到你發慌」。
還有數位諸葛亮掛在嘴邊的「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必須帶點綠」,及同款梗「只要生活過得去,哪怕頭上帶點綠」。
這說的是吃軟飯少奮鬥十年的男人就不要計較老婆外遇了,或是如果想升官發財,就得接收長官上司的小三小四小五,幫他們處理外遇對象的合法地位,又繼續放任她們跟上司發展關係。
再晚一波的「當然是選擇原諒她」跟ptt母豬教一樣,難以具體溯源「第一個」提出的人,但可以輕易抓出幾波網路高潮。
其中比較熱門的「事件」,一是熱門段子
「誰沒個過去,誰年輕時沒犯過錯,誰沒上過床,誰沒破過處,誰沒含過雞吧,我第一個給了前男友又怎麼了,我們是真愛, #你一個接盤的有什麼資格計較,大男人要心胸寬廣, #不就是媳婦兒是破鞋麼, #不就是媳婦兒被人操了幾年麼, #不就是媳婦兒含過別的男人雞吧麼, #不就是媳婦兒肚子裡死過幾個人麼,不就是喜當爹,媳婦兒生了別人的孩子嗎,有什麼大不了,這些都不能包容,你就是個自卑陽痿不成熟心理變態的小人, #當然是選擇原諒她啊!」
隨之而生的就是各種以綠色為主色的梗圖。
再是音頻歌手「洛天依」(請簡單理解成中國版的初音未來,火紅程度也差不多)歌曲《當然是選擇原諒她啊》,和中國古風圈男聲團體「滿漢全席音樂團隊」歌曲《當然是選擇原諒她》。
這些梗圖、音樂既嘲諷「被綠」的男人,無法控制自己女人忠貞的男人不夠陽剛,選擇原諒的男人則更加「失敗」「墮落」「不威武」。
並且,在將這類男性刻意描繪成卑微、受委屈時,反襯女人不專一不忠貞還振振有詞的惡劣樣貌,通稱這些是「女拳主義」「田園女拳」,大抵等同於母豬教說的「女權自助餐」。
接受這些渣女的男人都被統稱為「接盤」「接盤俠」,類同母豬教口中所謂的「資源回收」「資源回收業者」。
也跟母豬教一樣,他們會聲稱自己針對的不是所有女人,是那些渣女,甚至聲稱是為被綠的男人討公道。
但他們製作、使用梗圖的時機越來越廣,廣到根本任何人都可以被罵到,隨他們定義。
例如,演員白百何被週刊拍到「外遇小鮮肉」,前夫出面表明他們已離婚兩年只是顧及孩子未公開,白並非外遇,女方卻仍被用「當然是選擇原諒她」來嘲諷攻擊,甚至同情前夫被「瞞分」還得出來澄清實在委屈。
他們也無法回應,為什麼相關創作中渣的都是女性,為什麼渣男這麼多,每次爆出八卦時卻只會針對「個人」進行批評,不會有針對男性整個性別群體的集體惡意創作熱潮。
女人被劈腿就是被劈腿,男人被劈腿卻能專門造一個詞「戴綠帽」,並由之開展出一系列衍生。
這就好像我們在中文裡,有特別針對女人造詞的「婊」「紅杏出牆」「棄婦」,卻很難找到能完整對應詞義的男性版本。
我們也能很輕易的從數位諸葛亮的轉貼裡發現,願意響應他這波操作的黨公職,女性比例遠高於男性。
也很巧,他分享男性公職的貼文,都不敢用他的統一文案「要想生活過得去,身上必須帶點綠」。
顯然,男人對於頭上戴綠還是更排斥,而簡勤佑很清楚他用的梗原意為何,不敢得罪男性公職。
說到底,男人對於頭上戴綠還是更排斥。
而這些都源自對男性和女性的性忠貞有截然不同而顯著的標準:
女人劈腿是渣、是髒、是下賤;
男人劈腿是渣、是髒、但是也有點值得被鄉民網民吹捧羨慕。
女人被劈腿而選擇原諒人們同情、恨其不爭;
男人被劈腿而選擇原諒,人們同情,並且訕笑。
回到使用來自中國的網路梗,是被同化而不掙扎。
「習得」中國用語,跟被中國用語「同化」是兩種層次,中國國民黨的數位諸葛亮這次的操作表現,更接近後者。
我想先說梗是什麼。
一個梗能紅,是因為它夠幽默夠好笑。
幽默是語言的高級運用,成功的幽默必須精準打中使用該語言族群的共同文化記憶,才能讓聽者讀者會心一笑。
所以國中男生之間會有很多爛笑點,很多班級或社團甚至會發展出某個語氣詞如「咻咻咻」「喂~」,反正就是外人有聽沒懂,族群內部的人卻會哈哈大笑的默契。
也就是說,幽默的基礎建立在「我懂你的明白」,它能確認出「我們是同一群人」,或著反過來,證明「我們都不是那種人」(比如嘲笑客家人、426)。
幽默有建構群體認同的互動功能。
拿恐龍推事裡的法條笑點去靠北工程師講,顯得莫名其妙;
拿市井黑道的行話梗去跟政大學生講,他們也接不到。
我在市場學會跟選民交陪的氣口,用來跟性別NGO的朋友溝通,人家只會覺得我又油又low。
如果我切換得回來,能好好用學術語言表達自己,那我就是「習得」了這種市場氣口;
但如果我切不回來,變得只會用這種氣口說話,忘記過去在學術圈社運場的應對進退和語境,那我就是被這種市場氣口「同化」了。
博恩過去的脫口秀就常常引發這種討論,比如最嚴重的一次:
「我們」可以拿鄭南榕自焚開玩笑嗎?
這個梗要成立有兩層門檻,第一層,聽者要知道鄭南榕自焚事件;第二層,聽者要覺得這個文化記憶是已可被用作幽默素材的。
在第一層就卡關的人不會覺得好笑或難笑,因為他沒聽懂;
進入第二層的人,則自動摩西分紅海般分做兩派不同的「我們」。
而這就是被中國用語「同化」的危機之所在。
語言的使用是會生疏的,比如一般人的英語巔峰是高三,考上大學後不說不看不背單字,就越來越爛。
中文作為台灣人的母語,我們不會忘記怎麼用它進行日常對話,但如果我們光是被動地接受中國用語和中國的梗,因為很方便、不用想,習得一次後之後看到都會覺得很好笑,我們好像也就不需要繼續思考怎麼用台灣用語去創造梗。
畢竟看上面,原來成功的幽默是這麼複雜困難的,幹嘛不撿現成的梗就好。尤其是像我們這些做社群的人,每天要幫公司、老闆發文想梗,當然知道「跟風」比「造風」快見效。
久而久之,缺乏練習,我們就不太擅長用自己的語言造梗。
我們共同能理解、接收到的幽默,都是中國幽默,和他們共同感受一種文化記憶,缺乏新的、屬於我們這個群體的梗。
再回頭看,這次事件作為一次社群操作展現了什麼。
一個有正常判斷能力的社群經營者,都知道並非什麼梗都能用。
任何梗都可能觸怒某群人,但永遠走溫和的中間路線就別想紅,所以我們做出的每個社群判斷,某種程度上都是在評估可以觸怒誰、不能觸怒誰,觸怒的成本會不會太高。
要正確判斷好這件事,必須牢記自己的核心價值,和我們要的受眾是誰。
中國國民黨在靠北蘇睏嘲諷性工作者時就失足了一次。
既然操刀的是一個登記在台灣、競逐台灣公職的政黨,使用中國的梗存在什麼風險,數位諸葛亮應該要知道。
但他還是用了,如果不是他忘記業主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或者業主的核心價值並不在乎這個風險,那就是他懶於或沒有能力使用台灣用語造梗。
或許正是因為簡勤佑出身Dcard,而台灣最熟悉善用中國梗的年齡族群,恰是年輕的在學學生,他才以為這波操作「會中」。
這也是許多台派獨派擔心的:
台灣失去華文圈文化中心地位後,現正熱愛TikTok、瘋TFBOYS、博君一肖的年輕人們,會不會是天然統的一代。
我不覺得喜歡這些東西就一定會成為統派,我自己也有愛的本命。
關鍵還是在,我們能不能覺察自己喜歡、被戳到笑點或萌點的事物背後有何風險,
然後讓自己是「習得」而非「被同化」。
背單字dcard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陳玉珍 珍愛金門珍的需要讀。
中國國民黨做了一個很失敗的操作,「綠色是原諒的顏色」。
這個操作除了失敗,還有兩個更嚴重的問題
其一,這是一個來自中國的網絡梗。
就算客氣地不說這是被文化統戰,也至少是被同化而不掙扎。
其二,這是一個具有強烈父權意味,打壓「不夠陽剛的男性」,並且毫不令人意外地,厭女梗。
_______
全文很長,誠摯推薦 Medium 圖多排版好讀版
上: https://kt.pros.is/SHCEF
下: https://kt.pros.is/PYKE6
或是 Matters,歡迎按右下的拍手按鈕讚賞一下
https://kt.pros.is/RZDXW
_______
「綠色是原諒色」是中國多年來歷久彌新的網路梗,起源是中文的「戴綠帽」。
最初比較熱門的變體改編自張韶涵《歐若拉》「愛是一道光,綠到你發慌」。
還有數位諸葛亮掛在嘴邊的「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必須帶點綠」,及同款梗「只要生活過得去,哪怕頭上帶點綠」。
這說的是吃軟飯少奮鬥十年的男人就不要計較老婆外遇了,或是如果想升官發財,就得接收長官上司的小三小四小五,幫他們處理外遇對象的合法地位,又繼續放任她們跟上司發展關係。
再晚一波的「當然是選擇原諒她」跟ptt母豬教一樣,難以具體溯源「第一個」提出的人,但可以輕易抓出幾波網路高潮。
其中比較熱門的「事件」,一是熱門段子
「誰沒個過去,誰年輕時沒犯過錯,誰沒上過床,誰沒破過處,誰沒含過雞吧,我第一個給了前男友又怎麼了,我們是真愛, #你一個接盤的有什麼資格計較,大男人要心胸寬廣, #不就是媳婦兒是破鞋麼, #不就是媳婦兒被人操了幾年麼, #不就是媳婦兒含過別的男人雞吧麼, #不就是媳婦兒肚子裡死過幾個人麼,不就是喜當爹,媳婦兒生了別人的孩子嗎,有什麼大不了,這些都不能包容,你就是個自卑陽痿不成熟心理變態的小人, #當然是選擇原諒她啊!」
隨之而生的就是各種以綠色為主色的梗圖。
再是音頻歌手「洛天依」(請簡單理解成中國版的初音未來,火紅程度也差不多)歌曲《當然是選擇原諒她啊》,和中國古風圈男聲團體「滿漢全席音樂團隊」歌曲《當然是選擇原諒她》。
這些梗圖、音樂既嘲諷「被綠」的男人,無法控制自己女人忠貞的男人不夠陽剛,選擇原諒的男人則更加「失敗」「墮落」「不威武」。
並且,在將這類男性刻意描繪成卑微、受委屈時,反襯女人不專一不忠貞還振振有詞的惡劣樣貌,通稱這些是「女拳主義」「田園女拳」,大抵等同於母豬教說的「女權自助餐」。
接受這些渣女的男人都被統稱為「接盤」「接盤俠」,類同母豬教口中所謂的「資源回收」「資源回收業者」。
也跟母豬教一樣,他們會聲稱自己針對的不是所有女人,是那些渣女,甚至聲稱是為被綠的男人討公道。
但他們製作、使用梗圖的時機越來越廣,廣到根本任何人都可以被罵到,隨他們定義。
例如,演員白百何被週刊拍到「外遇小鮮肉」,前夫出面表明他們已離婚兩年只是顧及孩子未公開,白並非外遇,女方卻仍被用「當然是選擇原諒她」來嘲諷攻擊,甚至同情前夫被「瞞分」還得出來澄清實在委屈。
他們也無法回應,為什麼相關創作中渣的都是女性,為什麼渣男這麼多,每次爆出八卦時卻只會針對「個人」進行批評,不會有針對男性整個性別群體的集體惡意創作熱潮。
女人被劈腿就是被劈腿,男人被劈腿卻能專門造一個詞「戴綠帽」,並由之開展出一系列衍生。
這就好像我們在中文裡,有特別針對女人造詞的「婊」「紅杏出牆」「棄婦」,卻很難找到能完整對應詞義的男性版本。
我們也能很輕易的從數位諸葛亮的轉貼裡發現,願意響應他這波操作的黨公職,女性比例遠高於男性。
也很巧,他分享男性公職的貼文,都不敢用他的統一文案「要想生活過得去,身上必須帶點綠」。
顯然,男人對於頭上戴綠還是更排斥,而簡勤佑很清楚他用的梗原意為何,不敢得罪男性公職。
說到底,男人對於頭上戴綠還是更排斥。
而這些都源自對男性和女性的性忠貞有截然不同而顯著的標準:
女人劈腿是渣、是髒、是下賤;
男人劈腿是渣、是髒、但是也有點值得被鄉民網民吹捧羨慕。
女人被劈腿而選擇原諒人們同情、恨其不爭;
男人被劈腿而選擇原諒,人們同情,並且訕笑。
回到使用來自中國的網路梗,是被同化而不掙扎。
「習得」中國用語,跟被中國用語「同化」是兩種層次,中國國民黨的數位諸葛亮這次的操作表現,更接近後者。
我想先說梗是什麼。
一個梗能紅,是因為它夠幽默夠好笑。
幽默是語言的高級運用,成功的幽默必須精準打中使用該語言族群的共同文化記憶,才能讓聽者讀者會心一笑。
所以國中男生之間會有很多爛笑點,很多班級或社團甚至會發展出某個語氣詞如「咻咻咻」「喂~」,反正就是外人有聽沒懂,族群內部的人卻會哈哈大笑的默契。
也就是說,幽默的基礎建立在「我懂你的明白」,它能確認出「我們是同一群人」,或著反過來,證明「我們都不是那種人」(比如嘲笑客家人、426)。
幽默有建構群體認同的互動功能。
拿恐龍推事裡的法條笑點去靠北工程師講,顯得莫名其妙;
拿市井黑道的行話梗去跟政大學生講,他們也接不到。
我在市場學會跟選民交陪的氣口,用來跟性別NGO的朋友溝通,人家只會覺得我又油又low。
如果我切換得回來,能好好用學術語言表達自己,那我就是「習得」了這種市場氣口;
但如果我切不回來,變得只會用這種氣口說話,忘記過去在學術圈社運場的應對進退和語境,那我就是被這種市場氣口「同化」了。
博恩過去的脫口秀就常常引發這種討論,比如最嚴重的一次:
「我們」可以拿鄭南榕自焚開玩笑嗎?
這個梗要成立有兩層門檻,第一層,聽者要知道鄭南榕自焚事件;第二層,聽者要覺得這個文化記憶是已可被用作幽默素材的。
在第一層就卡關的人不會覺得好笑或難笑,因為他沒聽懂;
進入第二層的人,則自動摩西分紅海般分做兩派不同的「我們」。
而這就是被中國用語「同化」的危機之所在。
語言的使用是會生疏的,比如一般人的英語巔峰是高三,考上大學後不說不看不背單字,就越來越爛。
中文作為台灣人的母語,我們不會忘記怎麼用它進行日常對話,但如果我們光是被動地接受中國用語和中國的梗,因為很方便、不用想,習得一次後之後看到都會覺得很好笑,我們好像也就不需要繼續思考怎麼用台灣用語去創造梗。
畢竟看上面,原來成功的幽默是這麼複雜困難的,幹嘛不撿現成的梗就好。尤其是像我們這些做社群的人,每天要幫公司、老闆發文想梗,當然知道「跟風」比「造風」快見效。
久而久之,缺乏練習,我們就不太擅長用自己的語言造梗。
我們共同能理解、接收到的幽默,都是中國幽默,和他們共同感受一種文化記憶,缺乏新的、屬於我們這個群體的梗。
再回頭看,這次事件作為一次社群操作展現了什麼。
一個有正常判斷能力的社群經營者,都知道並非什麼梗都能用。
任何梗都可能觸怒某群人,但永遠走溫和的中間路線就別想紅,所以我們做出的每個社群判斷,某種程度上都是在評估可以觸怒誰、不能觸怒誰,觸怒的成本會不會太高。
要正確判斷好這件事,必須牢記自己的核心價值,和我們要的受眾是誰。
中國國民黨在靠北蘇睏嘲諷性工作者時就失足了一次。
既然操刀的是一個登記在台灣、競逐台灣公職的政黨,使用中國的梗存在什麼風險,數位諸葛亮應該要知道。
但他還是用了,如果不是他忘記業主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或者業主的核心價值並不在乎這個風險,那就是他懶於或沒有能力使用台灣用語造梗。
或許正是因為簡勤佑出身Dcard,而台灣最熟悉善用中國梗的年齡族群,恰是年輕的在學學生,他才以為這波操作「會中」。
這也是許多台派獨派擔心的:
台灣失去華文圈文化中心地位後,現正熱愛TikTok、瘋TFBOYS、博君一肖的年輕人們,會不會是天然統的一代。
我不覺得喜歡這些東西就一定會成為統派,我自己也有愛的本命。
關鍵還是在,我們能不能覺察自己喜歡、被戳到笑點或萌點的事物背後有何風險,
然後讓自己是「習得」而非「被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