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育成高中八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育成高中八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育成高中八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育成高中八卦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本宮的問題多多閨蜜看著呆萌呆萌,但其實她蠻好學的。她有著一份穩定且收入不低的工作,下了班也在不斷進修。她那麼認真賺錢卻很難存錢因她有個致命傷:愛買、屬於無規劃般的愛買。 我不干涉別人的花費選擇,所以除非主動來問我不然我一概不出反對聲音。 有天問題多多閨蜜打來問「什麼是財?」,我瞧見機會來了,...

育成高中八卦 在 常⠀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22:41:17

:我很喜歡的育成人們 @thebearbear_ 鄭逸雯,妳大概是我在高中最欣賞的朋友,那個嗓門,那個笑聲,那個低俗到不行的談話,那個讓我佩服到不行的毅力與堅定,那個跟我合到不行的想法,我都好喜歡。高一在班聯唯一認可的正常人朋友就是妳,高二因為在同層樓常常去你們班鬼混,就連那年的運動會我也莫名奇妙出...

  • 育成高中八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09 13:23:24
    有 2,085 人按讚

    本宮的問題多多閨蜜看著呆萌呆萌,但其實她蠻好學的。她有著一份穩定且收入不低的工作,下了班也在不斷進修。她那麼認真賺錢卻很難存錢因她有個致命傷:愛買、屬於無規劃般的愛買。
     
    我不干涉別人的花費選擇,所以除非主動來問我不然我一概不出反對聲音。
     
    有天問題多多閨蜜打來問「什麼是財?」,我瞧見機會來了,話中帶話地提點:「我的觀念是存下來的才是財,不然光憑高收入無用。妳瞧我當年未滿 22 歲就賺了幾桶金了,結果呢?沒存下來就算了,還欠了一屁股債。」
     
    因我曾多次強調「控制物欲」,她似乎開竅了來詢問細節,我便貼作家朱天心的專訪文給她看。問題多多閨蜜讀完文竟然說她... 看、不、懂。
     
    專訪連結: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2462
     
    好吧,我耐著性子給她導讀加講解,講了半小時口乾舌燥,決定發文不讓那半小時付諸流水。
     
    作家朱天心的家庭組成有她、丈夫、和兒子。她與丈夫都已滿 60 歲,兒子超過 30 歲,3 人皆是文字工作者,無固定收入也無過度商業化,全靠寫作維生。經濟狀況大致如下:
     
    1. 無房貸。全家人居住在朱天心家人留下的一間老宅裡,十分簡陋。 
     
    2. 無車。交通靠走路和大眾運輸。
     
    3. 治裝費金額低到爆。朱天心本人不梳妝不打扮,兒子也是比照辦理。
     
    4. 最大開銷:照顧流浪貓。第二大開銷:我推估就是 3 人每天流連在咖啡店寫稿,長期累積的花費也不少,但我把這項支出歸類在 "business expense"。況且在咖啡店工作,使他們無需添置書桌、冬天不用開暖氣夏天不用開冷氣。
     
    5. 收入確實不高。朱天心全家人的總收入並無在專訪中揭露,但八卦如我還是做了點功課的。從出版業朋友那兒了解到,朱天心和其丈夫非高產量作家,銷量也普通。尤其是她丈夫唐諾... 一直堅持手寫、拒絕使用科技產品。他們的優勢是版稅有免稅額 XD。
     
    那麼他們的生活過得如何呢?簡樸、極簡,在某些人眼裡甚至是寒酸。對於這樣的生活方式,朱天心作出了解答——
     
    感受到無比自由。從來沒在等米下鍋的窘迫下寫作過,因為把物欲降到最低,把生活過得很學生式。「我很怕變成在一個生活的大輪子底下,像白鼠跑籠子。」
     
    總結:低物欲 >> 低開銷 >> 高自由,不需要為了賺錢而寫作。
     
    --
     
    導讀完畢,接下來是阿槿分析時間。我對於「放下物欲換自由」的說法,並不看好。原因是自由與否,主要看選項多寡,而選項多還是少最終仍然取決於資源有多少。
     
    我也算是朱天心的小讀者,高中時期被中文老師強迫讀過她的作品。該位老師在圖書館瞧見我在翻日本漫畫,遞給我一本朱天心的小說。他說:「哪天妳寫得出這樣的作品,再把時間浪費在那些東西上。」
     
    唉,我命苦啊,從小就是在這麼一群人的督促下長大。
     
    扯遠了,跳回來。我對朱天心在作品中傳遞的豁達大度 respect 又欣賞,她時常在作品中提及她的家人,也就解釋了為何她會如此樂觀又不焦慮。她的家庭教育,向來都是「拋開社會枷鎖、專注自己的生活」。
     
    身為一個有職業病的我,提倡讀別人的故事需要具備兩個思考能力:看那人具備了哪些決定性優勢、分析那人的潛在風險是什麼。
     
    朱天心的決定性優勢:
    (a) 無房貸。父母給她的老宅、不需擔心住在哪。
    (b) 房屋維持成本低。她不翻新、不添置傢俱、台灣地稅低。
    (c) 雙親已離世。她那年紀最怕孩子啃老,以及要照顧上一代人(所謂的老人顧老人)。
    (d) 可工作到人生最後一刻。只要她願意,她可以一直寫一直出書一直賺稿費。這點她自己也有提到,但文字工作者的先天優勢並不是關鍵點,重點還是因為她是朱天心、他是唐諾。不然隨便一個沒名氣的作家,七老八十了哪間出版社還願意投資在你身上?
     
    朱天心的潛在風險:
    無財務能力面對重大變故。因她長期把資源用於照顧浪貓,她自己的存款應該不多。若遇到健康下滑或其它變故,她的應對能力是相對薄弱的。就算在有健保、有外勞的台灣,養老依舊是個難題。而她的兒子收入也不穩定,若今後被迫成為主要照顧者,兒子本人的風險也很高。
     
    綜合以上,我很喜歡朱天心的人生觀。可我必須說,她並沒有得到自由,來個大浪就被吞了 Q___Q。她通過放下物欲,得到的是暫時性解放。如同她所說的,假如一個人每天睜開眼睛不吃不喝就已是一堆開銷(房貸、車貸、小孩教育成本),那就是隻小倉鼠。在我的字典裡,這也是屬於高風險族群。
     
    本日結論:控制物欲需搭配一定門檻的收入,存下來的錢才是換取自由的根本。

  • 育成高中八卦 在 白經濟 TalkEc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3-10 21:30:00
    有 103 人按讚


    ▍到底要怎麼公平的上台大?聯考真的最公平嗎?

    下面是一篇 14 年前意識型態咖啡上的文章。沒錯,就是 14 年前。類似的辯論每年都要重新來過。事實上,如果我們無法擺脫會唸書與家庭背景之間的正相關性,且好學校就是想收比較會唸書的學生,使用何種入學方式對所謂的公平性似乎影響不大,關注一兩個個案更是沒有意義。而 14 年來一個更嚴重的公平性問題卻始終沒有改變:即是家庭背景越好的學生,往往可以拿到更多的大學學費補貼。如果取消這個補貼,不是能讓一般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學生「公平地」付出她/他該付的代價嗎?

    其實,小編真的很想了解,這個問題一部分的人覺得已經是老掉牙,講到快爛,都快不想講了,而另外一大部分的人可能還是認為這是個沒道理的愚蠢作法。究竟問題在哪裡?有沒有為什麼 14 年來什麼都沒有改變的八卦?新的政府會怎麼做?
    --------
    "近來,多元入學方案的「公平性」再次引起輿論的討論和立法委員的關注,認為多元入學的過程反而使得學生家庭背景扮演更大的影響力。立委們甚至開始連署要求教育部重回過去的聯考制度,以保障入學機會的公平,而與教育部有一番爭議。最後在教育部縮小多元入學的規模,限制多元入學的名額不得高於百分之三十,這一波關於「公平性」的討論才暫時落幕。

    但是,多元入學或聯考真的是當前制度中最有「公平性」爭議的問題嗎?其實不然。我國教育體系的基本結構是,在大學階段嚴格管制學校的數量以及學生就讀大學的比例,1980年代大學擴張前只有百分之十,擴張之後最多也只有約百分之二十五的人有機會受大學教育。大學教育的管制,造成國、高中階段的激烈競爭,以求進入明星高中與公立大學。多元入學或聯考只是見樹不見林的爭議,其實差別不大,都只是分配少數教育機會的不同方式罷了。

    此外,「低學費」政策和政府對公私立學校補助的大幅差異,更加強了學生競爭進入公立學校以享受較低學費與高品質教育的誘因。幾乎所有的研究都發現,上大學的機率和學生的家庭背景成正相關,父母教育程度和所得較高、父母是公務員以及居住於台北市的學生,都有較高的比例可以考上大學,也有較高的比例可以考上公立大學。"
    ...
    "調高學費可以合理反映教育成本,並可拉平公私立學校間的競爭差距。這樣做,可能會讓低收入家庭子女因負擔不起學費而上不了大學。但是,調高學費和減少對學校補助所節省下來的教育經費,用來補貼就學貸款利息,甚至設立獎學金以保障「三級貧戶當總統」的理想,絕對是綽綽有餘的。"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