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肢端發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肢端發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肢端發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肢端發紺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937的網紅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才後知後覺看到最近有小孩得到急性心肌炎,不幸病情發展迅速惡化😓急性心肌炎應該是所有兒科醫師跟急重症醫師的惡夢!今天來簡介一下心肌炎~ 👉🏻定義:急性心肌炎就是心臟的肌肉層發炎,導致心肌細胞損壞甚至纖維化,造成心肌收縮不良、甚而侵犯心臟的傳導系統造成心律不整而使心輸出量減少,鬱血性心臟衰竭、休克...

肢端發紺 在 物理治療師 啊小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11:59:57

👨🏻‍⚕️動脈型胸廓出口症候群 (aTOS)  📍最罕見的一種TOS,大概只佔所有TOS患者的2-5%。  🎯造成aTOS的可能原因: 👉頸肋或第一肋骨的形狀造成鎖骨下動脈 (subcalvian artery) 的壓迫,最終有可能會遠端的動脈瘤 👉好動的病人或運動員的胸小肌和肱骨頭的位...

  • 肢端發紺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5 21:56:13
    有 375 人按讚

    今天才後知後覺看到最近有小孩得到急性心肌炎,不幸病情發展迅速惡化😓急性心肌炎應該是所有兒科醫師跟急重症醫師的惡夢!今天來簡介一下心肌炎~

    👉🏻定義:急性心肌炎就是心臟的肌肉層發炎,導致心肌細胞損壞甚至纖維化,造成心肌收縮不良、甚而侵犯心臟的傳導系統造成心律不整而使心輸出量減少,鬱血性心臟衰竭、休克甚至猝死。

    👉🏻致病原因:
    ✔️ #絕大多數由病毒引起,如:
    🔹#腸病毒(克沙奇B病毒、伊科病毒)
    🔹#流感病毒、
    🔹#腺病毒、
    🔹微小病毒B19型(Parvovirus B19)
    🔹EB病毒
    🔹C肝病毒
    🔹麻疹病毒
    🔹水痘病毒
    🔹皰疹病毒等
    ✔️細菌、黴菌或寄生蟲感染、
    ✔️發炎性疾病(川崎症、發炎性大腸性疾病、類肉瘤病、糖尿病)、
    ✔️自體免疫性疾病(紅斑性狼瘡)
    ✔️毒物、藥物等。

    👉🏻年紀:因應不同年紀會有不同的症狀及嚴重度
    🔸新生兒或嬰兒👶🏻:多見猛爆性心肌炎。
    🔸兒童👧🏻:多為急性心肌心包膜炎合併心臟衰竭。
    🔸青少年👦🏻:常以急性或慢性心臟衰竭合併胸痛表現。

    👉🏻症狀:#兒童急性心肌炎最難診斷的原因就是其症狀無明顯特異性,不像大人可以明確說出心悸、胸悶、胸痛、呼吸喘、全身無力等心肌炎症狀,#常常一開始看似輕微的感冒或噁心嘔吐腹痛如腸胃炎,#也有可能無症狀因此容易讓人輕忽,但病情可能迅速惡化成失去意識、休克、猝死等重症,常讓人措手不及!常常在疾病初期造成診斷的困難度!
    兒童心肌炎最常見的為病毒性心肌炎,就是一開始先有一個病毒感染,因此症狀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為感冒期,病童有上呼吸道感染,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感冒症狀或腸胃道症狀如拉肚子,噁心,嘔吐等一般感冒症狀。
    2️⃣#第二階段為心肌炎期,會有胸痛、呼吸喘、心跳過快、倦怠、無力、頭暈、咳血等症狀,#這時候一定要儘速就醫!
    3️⃣#第三階段為心衰竭或休克期,症狀如臉色蒼白,盜汗、缺氧、發紺、昏厥、低血壓、四肢冰泠、呼吸困難等,#若這時候才就醫通常預後不佳😓

    👉🏻診斷:
    ✔️心電圖(ST-T段變化、QRS波變小、心律不整)、
    ✔️胸部X光(心臟擴大、肺水腫)、
    ✔️實驗室檢查(血液心肌酵素上升)、
    ✔️病毒抗體或PCR(判斷病源體可以給予抗病毒藥)
    ✔️心臟超音波(心臟擴大、左心室收縮不良)、
    ✔️心臟核磁共振(心肌水腫、壞死)、
    ✔️心導管檢查(心臟切片)等。

    👉🏻治療:#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只有支持性療法‼️
    藥物:利尿劑、強心劑或抗心律不整等藥物。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或類固醇,臨床效果可能有幫助,但實證醫學尚未定論。
    較嚴重的心肌炎可能導致休克,需要體外循環支持治療(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葉克膜)或心室輔助器(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VAD)以穩定病人的生命徵象,甚至成為等待心臟移植的過渡時期。

    ⚠️ #但葉克膜並不是萬靈丹‼️葉克膜只是暫時代替心臟運作,讓心臟休息,#心臟能不能恢復原本的狀態要看原本疾病的進程,基本上沒有特效藥可以讓心臟恢復如初!如果因疾病狀況不佳,葉克膜時間拉長,隨之而來的併發症如:顱內出血、消化道出血、末端肢體缺血、甚至可能需要截肢、感染、腎臟衰竭、肝功能異常等併發症都可能發生!

    👉🏻預後:#越小的嬰兒得到猛爆性心肌炎的預後越差,甚至死亡率可以達到75%。一般孩童跟少年的預後會比較好,#但容易獲得後遺症如擴張性心肌病變(慢性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甚至在未來還需要作心臟移植。心肌炎常常來得又快又急、病情惡化迅速也無特效藥,何況疾病初期診斷困難,是所有兒科醫師跟家長的夢靨啊!

    👩🏻‍⚕️小孩子有時會無法分辨胸痛或腹痛,不管是肚子脹、悶痛、絞痛、想大便、小孩都會覺得是肚子痛,就像這次這個小妹妹,也是用腹痛、嘔吐來表現,心肌炎真的是兒科醫師最頭痛的疾病沒有之一!曾經我在實習的時候,有個有糖尿病的50歲婦人說她胃痛,吃胃藥無效,結果最後竟然是下壁心肌梗塞緊急做心導管!因此這個鑑別診斷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大人都會搞錯何況是小孩呢?

    🚩一定要注意的紅旗警訊‼️
    🔔#退燒時精神食慾異常差‼️(小孩精神食慾永遠是最重要的評估指標,小孩如果異常嗜睡一定要問題!須盡快就醫評估!)
    🔔#呼吸急促或很喘‼️
    🔔#四肢冰冷或發紺‼️
    🔔#哭鬧不安無法安撫‼️
    爸媽如果注意到以上幾個徵兆建議儘速就醫!

    🙋🏻‍♂️小朋友都在家裡沒有出門為何會染病?
    👩🏻‍⚕️前面有提過造成心肌炎的病毒很多是常見的病毒,有可能大人以前得過因此產生抗體,可能只會以小感冒甚至無症狀來表現,但沒得過此病毒、抵抗力較弱的小孩如果感染,可能不幸以心肌炎來表現。(也有可能常見的病毒卻以腦炎來表現,腦炎也是一個不常見但預後很差的疾病,下次再細說)

    👩🏻‍⚕️所以雖然疫情嚴重,我建議爸媽還是防護做好帶小孩來親自就診取代視訊看診較為妥當,畢竟兒科醫師已經習慣當一個偵探🕵️‍♀️邊問診邊觀察小孩的精神反應,#而且身體理學檢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像我們診所有超音波有時也可以做輔助檢查~畢竟爸媽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大多是單純敘述症狀,以這樣的案例如果視訊看診,爸媽可能會敘述小孩腹痛加上嘔吐,相信九成九的醫師都會開止吐藥跟腸胃藥給小孩😓這樣反而會造成病情的誤判!就像線上問診一樣不適合!

    之前我有放過一個線上問診的舉例,我的朋友大多是醫護人員,下面不乏很多醫護人員的回答,大家因為本身的資歷科別及訓練過程不同,可能心裡的鑑別診斷都會不同~所以不同的醫生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如果親自理學檢查後通常會接近一致!
    ➡️ https://ppt.cc/fd10Mx

    #佳鴻診所
    🔽此圖截自健康網頁Heho

  • 肢端發紺 在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24 12:17:08
    有 11,658 人按讚

    敬悼曾文賓教授,兼談台灣砷中毒研究對全球衛生的貢獻

    曾經獲頒「醫療奉獻獎」的花蓮慈濟醫院榮譽院長曾文賓教授,前晚安逝家中,享嵩壽98歲。他是台灣烏腳病研究的先行者,也是一位「教學、研究、服務三卓越」的內科教授。我曾經向他請益過烏腳病與皮膚砷癌的研究,他的仁心仁術、誨人不倦令我景仰欽佩,他是享有「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的學者!

    烏腳病(圖1)是盛行在台灣西南沿海的北門、布袋、學甲、義竹等鄉鎮的地方病。烏腳病一開始並沒有明顯症狀,只有手腳末端會因血液循環不良,感到麻痺、發冷及發紺等症狀,受到壓迫就會產生刺痛感,有時亦會有間歇性跛行。病情進一步惡化,會產生劇烈疼痛,讓活人生不如死,常會痛到顏面變形、身體扭曲。此時症狀為腳趾發黑、潰爛、發炎,甚至變成壞疽再自然脫落。症狀更嚴重者,腳部可能完全壞死,只能以手術切除。

    該地區早從1920年起,就有零星的烏腳病病例發生,被稱為「自發性脫疽症」,當時患者不多而未引起注意。直到1954年才由高聰明、高上榮兩位學者,以「特發性脫疽」發表於《台灣醫學會雜誌》。1956年臺南縣安定鄉復榮村傳出神秘怪病,當時全村553人,有490人出現皮膚色素沉著症、掌蹠角化症,才引起衛生單位注意。當時就把復榮村村民,集體遷至3公里外新建的大同村。

    1960年,基督教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在台南縣北門鄉設立免費診所,又稱「憐憫之門」,治療烏腳病患者。免費診所最初設在王金河醫師診所,由王金河出力,孫理蓮出錢。埔里基督教醫院的謝緯醫師,每週從埔里來為病患免費動手術。他們還教導截肢患者編織草蓆、竹簍,讓他們有獨立謀生的能力。孫理蓮、王金河及謝緯免費醫治病患近25年,被稱為早期烏腳病醫療的「鐵三角」,謝緯和王金河也獲得醫療奉獻獎,表彰他們的仁心仁術、視病如親。

    不過,他們三人無法確定烏腳病的病因,對於烏腳病的預防束手無策!於是邀請台大研究團隊(圖2)前去調查。烏腳病盛行鄉鎮靠近海岸,淺井水質過鹹不適飲用,當地居民引進挖掘深井的方法,以粗徑竹筒連接打入地下100~200公尺,汲取低鹽分的深層地河水飲用。陳拱北和吳新英教授調查發現,只用深井的村里,烏腳病盛行率最高;併用深井和淺井的村里,盛行率較低;只用淺井或地面水的村里,並沒有任何烏腳病例發生!

    國防醫學院的戚以徵教授和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的Blackwell教授調查353名烏腳病病例和353名健康對照,發現在過去15年間,100%烏腳病病例都使用過深井水,健康對照只有66%使用過深井水。我的研究團隊,比較241名烏腳病病例和759名健康對照的飲用深井水年數,發現飲用深井水年數越長,罹患烏腳病的風險越高。

    陳拱北和吳新英教授進一步發現,深井水砷含量的中位數值是0.78 ppm;淺井水砷含量的中位數值是0.04 ppm。曾文賓教授在烏腳病盛行地區,調查了37村里的40,421居民的烏腳病及皮膚癌盛行率,發現飲用水含砷量越高,罹患烏腳病(圖3)與皮膚癌(圖4)的風險也越高。美國環保署引用曾文賓教授的研究數據,修定飲用水的砷含量標準為50 ppb。

    從1985年起,我的研究團隊發表慢性砷中毒引起的各種疾病的系列研究,發現慢性砷中毒會引起肺癌、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肝癌等內臟癌,缺血性心臟病、腦梗塞、高血壓、微循環障礙、頸動脈粥狀硬化、小血管疾病、勃起不全等循環疾病,白內障、眼翳等眼科疾病,以及糖尿病、行為發展遲滯、和周圍神經病變等。這些疾病的風險,都和飲水砷濃度、累積砷暴露量,呈現劑量效應關係,砷暴露量越高,發病風險越高!由於台灣砷中毒引起內臟癌的研究數據最完善,美國環保署再次引用台灣數據,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和成本效益分析,重新訂定飲用水砷含量標準,由原本的50 ppb 降為10 ppb。

  • 肢端發紺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07 21:01:51
    有 18,713 人按讚

    好久沒在臉書當醫生了,今晚先生南下高雄不在,閒來無事就聊聊我專長的醫學知識。
    最近有名人在家猝死的新聞,所謂人生無常, 人出生於世,也是偶然, 但離開時往往是如此意外 ,很多事無法預料,願逝者安息!
    今天想談一些和醫療有關的猝死…
    「猝死」通常是心、肺、腦的功能短時間出了大問題,最近有人質疑「癲癇」發作,是否也會導致一個人猝死?在此想藉機釐清某些觀念。
    所謂「癲癇」在醫學上的定義是腦部皮質神經元因某種因素產生反覆性、不正常的放電,導致病人的「動作」、「表情」、「思緒」或「意識」發生變化。癲癇多源自腦傷、先天異常或後天破壞 ,極少數才是因為遺傳而來。
    醫學上若非刻意加工或瞬間意外導致死亡,不然原因不外乎是:
    ■ 腦出血:腦出血會導致嚴重的生命徵兆不穩甚至死亡,多半是腦半球大量出血壓迫到腦幹,或出血本身就源自腦幹 ,在年輕人多是動靜脈瘤破裂,年長者可能是三高病導致, 特別是高血壓。
    ■ 致死性的心律不整(VT)或冠狀動脈近端阻塞造成的大面積心肌壞死,就是醫學上常說的AMI。
    癲癇很多是小孩時期開始發作,沒痊癒會一直帶到大人,若是大人才發作的癲癇,通常意味此人有非常嚴重的腦病變或腦瘤,要做詳細的影像檢查和代謝篩檢。
    那麼癲癇發作是否會導致猝死?
    癲癇發作超過30分鐘無法停止,臨床叫「癲癇重積症 」, 的確有可能導致病人缺氧窒息死亡,但這種案例通常只發生在極嚴重腦傷的病人,且這種人平日就會不時發作,不可能一點症狀也沒有,意思是平日看似正常的人,因癲癇發作而猝死的機率實在少之又少,除非發作時正好高處跌落或在泳池中溺水,這時是意外導致死亡而非癲癇本身。
    另一種幼兒常見的抽搐叫「熱痙攣」,顧名思義是三個月到六歲間的幼兒 ,因發燒而引起的抽搐現象,發作時肢體張力和呼吸肌瞬間僵直, 呼吸動作微弱, 供氧不足導致手腳末端發紺、 嘴唇變紫, 常嚇壞年輕父母, 但除非是發作超過15分鐘以上,否則在呼吸道沒全部collapse的情況下 (和上吊者呼吸道全collapse不同),缺氧變化不會導致腦功能受損。
    「熱痙攣」通常一兩分鐘就過去了,照顧者不用太擔心, 發作時只要注意幼兒安全,避免嘔吐物嗆到氣道,用退燒塞劑幫忙幼兒退燒即可。
    跟大家分享最近看到的一則新聞:
    《交通部於6月2日預告修正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放寬患癲癇者考駕照規定。若癲癇疾病而可控制達2年以上無任何類型癲癇發作,並取得醫師診斷證明書者,得有條件考領機車及普通小型車駕駛執照,並規範2年期滿須定期換照至公路監理機關定期審驗持照條件。》

    前些日子遇颱風天,早晚溫差較大,門診看到很多呼吸道過敏的幼童又發作了。過敏在季節交替時較明顯,台灣夏季持續高溫炎熱,過敏本較不易發作, 但颱風天就是夏季的變天時,所以過敏兒會在此時發作。
    過敏除一年季節變化大時較明顯外,一天的時間也是早晚(太陽沒升上來前或太陽下山後)較明顯, 幼童若晚上鼻塞、咳嗽,導致睡眠品質不佳,還是建議要尋求藥物控制, 倘若夏季期間仍需長期使用「治療」藥物, 就要諮詢專業醫師是否使用長期口服或吸入性的「保養」藥物。
    最近疫情又起,大家又開始認真買口罩了,除戴口罩外,大家還是要嚴格做好自身的防護措施, 勤洗手 、保持社交距離、遵守咳嗽禮儀等等,不論你是小市民或極極極重要人物, 病毒是否盯上你,還是看你周遭有沒有一堆人染疫傳給你,病毒不會區分人的社經地位,該隔離就隔離, 該戴口罩就確實戴好。

    (先生61歲生日了,那天幕僚早早放他回家說要我幫他慶生,我嚇了一大跳,又沒準備他的晚餐,只好端出泡麵加上一盤炒青菜來解決,反正這時代男女平權,他也不會幫我慶生,所以這樣侍候他就好。)
    (照片是兒子的慶生照)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