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0參加了 #少女凱倫 @karen_life503 新書『人生不是單選題』的聚會,內容很精彩,聽完整個講座,就像是聽完了一本好書,好佩服她的演說功力!
『人生不是單選題』有點像是少女凱倫的自傳,從她的童年成長環境到出社會的累積,可以看出人生中經歷的點點滴滴對性格和能力的塑造,造就了她現在...
📖
10/20參加了 #少女凱倫 @karen_life503 新書『人生不是單選題』的聚會,內容很精彩,聽完整個講座,就像是聽完了一本好書,好佩服她的演說功力!
『人生不是單選題』有點像是少女凱倫的自傳,從她的童年成長環境到出社會的累積,可以看出人生中經歷的點點滴滴對性格和能力的塑造,造就了她現在身為新聞媒體主持人✖️新創公司顧問✖️講師✖️作家等多重斜槓身份,這也呼應了書中提到的:任何一點人生的小經驗,都會是將來的累積,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填充題人生:機會自己發掘的
-首先,你夠了解自己嗎?
我們常常受限於自身能力或環境,覺得自己可能就只能做什麼或不能做什麼,但其實這可能都是不夠瞭解自己的原因,但其實我們靜下心花時間好好思考,是可以為每個階段的自己做一個 #人生總結 並了解自己能力與時間的安排,才能有自律的生活。
✅ #人生技能盤點表 挖掘屬於你獨一無二的天賦
1️⃣人生經歷:回顧過去人生中的各種經歷,可能是打工、校內活動、轉職等等,記錄下不同階段的大事紀。
2️⃣技能累積:在上述的人生經歷中,對你的技能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有時候不一定是硬實力,也可能是軟實力的增進,像是敏銳度、觀察力、談判技巧等等。
3️⃣串接:最後的串接是把 #經歷 和 #技能 做一個結合,從 #未來目標 #想做的事情 #可以做的事情 三個面向著手,更了解自己是帶著什麼樣的能力往未來邁進。
👉善用人生技能盤點表 從 #喜歡 和 #擅長 找出自己的獨特的利基點。
✅ #時間生活管理表 真正了解自己的能力才能自律
1️⃣處理事項:先列出一天當中需要完成的事項,如果你事一名上班族,可能有製作 客戶簡報、回覆重要郵件等,如果你是 一位學生,可能的事項是完成期末報告、讀完指定讀物等。但也不局限於當天的事項,也可以是明天或是未來的計劃。
2️⃣花費時間: 列出事項後,寫下完成 該事項所需要花費的時間,這可能也是大家常常會忽略的:不知道自己完成 這件事情到底要花多久時間!建議大家可以觀察、實驗一下需要花多少時間,這有助於之後規劃、預留完成類似事項。
3️⃣消耗精力:每個人對於事情的專注能力可能會因為偏好,或是事項的難易程度而有所不同,這也攸關於完成該事項所消耗的精力,如果這件事情需要很專注,就為自己安排不被打擾的時間,如果這件事情簡單且隨時可完成,就可利用零碎時間進行。
從上述3個面向來檢視自己時間如何利用和不同事情的掌握能力、效率,有助於『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不需要以時間來切割人生,了解自己的個性,掌握每一件事情需要耗費的時間成本,把事情安排到適合的時間去做!
⭐️複選題人生:開始斜槓生活
-個人品牌不做不會怎麼樣,做了會很不一樣!
✅個人品牌5時期
1️⃣起步期:戰勝心魔
首先找出經營個人品牌的目標,了解自己想要進行的原因和動力,如果沒有動力,很容易在不受關注和茫然中結束,同時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此時期有點像是磨合期,從心態和生活方面做調整。
2️⃣成長期:建立自信
一開始很可能會懷疑自己的作品是否能走向大眾,可以使用匿名平台或是匿名投稿讓市場檢視自己的作品或文章,可以從批評指教中了解修正的方向,更可以在分享的過程中累積自信,是未來繼續前行的養分!
3️⃣穩定期:走出舒適圈
『當你越渺小時,你就要越主動』不要害怕宣傳自己的作品(但我們一開始真的很害怕😂),因為如果你不告訴別人,永遠不會有人注意到你!可以運用科技輔助,認識更多人,累積人脈。很喜歡書中提到:甩開那些彼此消耗的人脈,找到人生戰友的段落,主動去認識自己欣賞且有共同想法的人,比那些消耗、打擊自己的朋友,對人生前進更有幫助。
4️⃣成熟期:建立網絡
這個觀點之前也有聽小樹-何則文提過,累積足夠人脈之後,將自己升級成一個平台,協助人脈做更進階的串連,深度的凝聚社群力。常見的形式可能有讀書會、分享會,或是也可以當個『人力仲介』,幫助媒合各領域的人才。
5️⃣反哺重置期
個人品牌其實也是每個人向內探索的過程,可以分成2個方向來討論:
✔️個人品牌非做不可的理由
✔️停留在原地的理由
思索這2個方向的理由,可以更加堅定經營的目的,或是找出想要克服的事項。
👉成長期後的複利思維,付出減少、收入增加!經營個人品牌也是一種投資,只是投資的不是股票,是你自己!
⭐️ #總結
最後以感性的層面來總結一下這本書,當初拿到書後真的是迫不及待的想把它看完,有太多心態和自己很像,而且少女凱倫文筆真的很好,閱讀的過程中就很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朋友在鼓勵你、叮嚀你在職涯和個人品牌經營之路上該如何前行、該如何相信自己!很推薦給以下這些朋友閱讀,心中會有溫暖且更有動力往前走的衝勁:
✔️ 迷惘且怕做白工的學生
👉 人生中的累積都會還回來的!
✔️ 初出社會在職場上找不到立足點的新鮮人
👉 挫折是你獨特的故事,是成長的養分
✔️ 想經營個人品牌,但不知從何下手
👉 找出內在動力,越了解自己個人品牌才會更有價值
✔️ 負能量滿滿,想被療癒
👉 從低薪壓榨到成立公司的勵志故事,給低潮的人們正能量
#人生不是單選題 #斜槓 #個人品牌 #建立個人品牌 #自媒體經營 #personalbranding #勵志 #正能量 #台灣 #創業家精神 #職場 #工作 #自我成長 #olslashie
股票重置成本 在 謝金河 投資理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巴菲特買日本5大商社投資新解
手上握有9.8億股蘋果股票的股神巴菲特,過去廿年來,很少買入歐美以外的外國企業股票,這回突然斥資64億美元買進日本5大商社的股票,全球投資界人士都努力在解讀巴菲特這個動作背後的投資訊號。
巴菲特買進亞洲國家的股票,最早是2003年4月,巴菲特連續8筆大單敲進中國石油,總量達9.145億股,占中石油股份的5.21%,這個大動作激盪了中國石油股價大漲,巴菲特的成本約1.59港元,後來漲到14.5港元,如今又跌到2.2港元。巴菲特後來在2008年9月買入9.9%的比亞迪,斥資2.32億美元,今年比亞迪一度上漲到90港元。巴菲特這兩筆交易,背後都有著強烈看好中國經濟的意涵。這回買日本5大商社股票,是看上了什麼元素?
最近大家看到澳洲、日本、印度與美國擴大結盟,這包括生產基地重組及供應鏈重过,這個印太戰略同盟特別強調:生產基地的選擇,低成本只是一個選項,更重要的是信賴基礎!美國正快速要清出中國生產基地,重建印度基地。這當中包括供應鏈重置,日本5大商社有貫穿全球的商情網及通路,這是巴菲特相中的重要因素。
2,這次疫情加速數位轉型,很多新經濟股如脫韁野馬,股價動輒10倍、20倍的大漲,這時技術面乖離太大,最近Tesla、Zoom等股價都出現大回檔,巴菲特這回重新提醒大家重視價值投資,日本5大商社都有低本益比,高殖利率的優勢。例如,伊藤忠本益比9.1倍,殖利率3.05%;三菱商事本益比9.55倍,殖利率5.21%;三井物產本益比10.24倍,殖利率4.1%;丸紅殖利率5.37%、住友商事殖利率5.07%。股價奔馳後,還能保有5%殖利率的企業已不多。巴菲特提醒大家要重視本益比及殖利率,這個訊號也是最近觸動美國科技股回檔修正很重要的因素。
日本和台灣都是失落30年的經濟體,這次台灣領先翻起,日本慢慢跟上來,巴菲特買進日本5大商社股票,可能是日本轉機的起點。
股票重置成本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巴菲特買日本5大商社投資新解
手上握有9.8億股蘋果股票的股神巴菲特,過去廿年來,很少買入歐美以外的外國企業股票,這回突然斥資64億美元買進日本5大商社的股票,全球投資界人士都努力在解讀巴菲特這個動作背後的投資訊號。
巴菲特買進亞洲國家的股票,最早是2003年4月,巴菲特連續8筆大單敲進中國石油,總量達9.145億股,占中石油股份的5.21%,這個大動作激盪了中國石油股價大漲,巴菲特的成本約1.59港元,後來漲到14.5港元,如今又跌到2.2港元。巴菲特後來在2008年9月買入9.9%的比亞迪,斥資2.32億美元,今年比亞迪一度上漲到90港元。巴菲特這兩筆交易,背後都有著強烈看好中國經濟的意涵。這回買日本5大商社股票,是看上了什麼元素?
最近大家看到澳洲,日本,印度與美國擴大結盟,這包括生產基地重組及供應鏈重过,這個印太戰略同盟特別強調:生產基地的選擇,低成本只是一個選項,更重要的是信賴基礎!美國正快速要清出中國生產基地,重建印度基地。這當中包括供應鏈重置,日本5大商社有貫穿全球的商情網及通路,這是巴菲特相中的重要因素。
2,這次疫情加速數位轉型,很多新經濟股如脫韁野馬,股價動輒10倍,20倍的大漲,這時技術面乖離太大,最近Tesla ,Zoom等股價都出現大回檔,巴菲特這回重新提醒大家重視價值投資,日本5大商社都有低本益比,高殖利率的優勢。例如,伊藤忠本益比9.1倍,殖利率3.05%,三菱商事本益比9.55倍,殖利率5.21%,三井物產本益比10.24倍,殖利率4.1%,丸紅殖利率5.37%,住友商事殖利率5.07%。股價奔馳後,還能保有5%殖利率的企業已不多。巴菲特提醒大家要重視本益比及殖利率,這個訊號也是最近觸動美國科技股回檔修正很重要的因素。
日本和台灣都是失落30年的經濟體,這次台灣領先翻起,日本慢慢跟上來,巴菲特買進日本5大商社股票,可能是日本轉機的起點。
股票重置成本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球漁業產銷鏈重置 台灣還不求變?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
新冠疫情已經對世界各地的海產市場和供應鏈造成嚴重衝擊。記者游明煌/攝影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全球漁業的供需。根據世界糧農組織最新出版的《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報告》,新冠疫情已經對世界各地的海產市場和供應鏈造成嚴重衝擊,據預測全球海產品產量將下降一點七%,貿易額將減少近六十億美元,其中捕撈漁業預計將減少二%,水產養殖產量預計將減少一點四%。
全球水產貿易受到中美貿易戰爭、極端氣候、地緣政治緊張、美元波動及疫情的影響,二○一九年全球漁產品貿易數量為六四三○萬公噸,總額為一六○五億美元,較去年減少一點四%,由於需求降低也導致魚價下跌,若繼續下跌恐影響後續養殖及捕撈的意願。而原本基於成本考量,將加工廠設在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甚至出口魚類用於加工,之後再進口回來用於終端銷售和消費模式,卻遭此次疫情重創,被迫重新布局好縮短供應鏈降低風險。
受到疫情影響,全球捕魚活動可能已減少約六點五%,在需求萎縮的情況下,未來的國際水產貿易及魚價將有所轉變,尤其整個價值鏈從生產者-採購者-銷售者到消費者,若其中有個環節因疾病、疫情、汙染而斷鏈,將會對整個產業造成嚴重衝擊,甚至影響區域經濟。而近年來漁業重要國家正積極的導入資訊與通信科技,以進行下一世代智慧型漁業技術的開發與利用並建構漁業新模式。
總體而言受到疫情影響,全球水產養殖收成被推遲,放養目標大幅降低,養殖漁業成長速度放緩;而許多捕魚船隊處於閒置狀態,包括加工廠在內的下游活動,也都受到原材料短缺以及其他運營困難的影響,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
若疫情持續,漁船船員及加工廠作業員的染疫風險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水產養殖及漁撈經營規模及意願,或將因需求及價格下滑而降低,魚市場之手續費收入大幅下降造成漁會經營困難,漁業資源相關管理措施,也會因考慮人身安全而放鬆,且海產品基金持有的股票表現不佳,對整體漁業發展產生負面影響。不過疫情過後,消費者對綠色、標準、優質、安全水產品的需求將大幅成長,帶動新的商機。這些都將深深地影響到台灣漁業的未來。
台灣在這波疫情防堵上,雖然交出不錯的成績單,但是國內經貿卻大受影響,加以兩岸關係惡化尤其農漁業係依賴外貿維生,中國大陸因受之前疫情影響減少從台灣進口農漁產品,也確實影響到台灣若干農漁產品(如石斑魚、鳳梨釋迦、茶葉等)的出口及價格,只能依賴政府的補貼救助,再度凸顯台灣農漁業產業結構的脆弱以及依賴單一市場的高度風險,情況可能惡化。
疫情總有過去的一天,隨著後疫情時期全球生活型態、政經情勢轉變及漁業產銷供應鏈的重置,台灣身為重要捕魚國家,面對變局卻還是將漁業依附在農業及政府的保護傘下,猶如溫水煮青蛙,沒有求新求變的動能以及自力更生的覺悟,未來台灣漁業將更加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