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記:價值投資永不過時
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於2月24日在他旗下報業公司Daily Journal 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提到了對價值投資的看法。他說:「在我看來,價值投資總是希望獲得比你購買股票時所支付的價格更高的價值。這種方式永遠不會過時。」他補充:「好的投資都是價值投資。只...
鍾記:價值投資永不過時
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於2月24日在他旗下報業公司Daily Journal 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提到了對價值投資的看法。他說:「在我看來,價值投資總是希望獲得比你購買股票時所支付的價格更高的價值。這種方式永遠不會過時。」他補充:「好的投資都是價值投資。只是有些人在強公司中尋找價值,有些人在弱公司中尋找價值。」
另一位投資大師Howard Marks在《投資最重要的事》第四章得出的結論:「在所有可能的投資獲利途徑中,低價買入是最可靠的方法。」由此可見,「低價買入」是價值投資的核心。
我認同以上兩位投資大師的觀點。我相信,以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購買股票,重視安全邊際,這種合乎邏輯的價值投資方式,永遠都不會過時。根據我多年的實戰投資經驗,投資者只要有紀律地執行價值投資,克服內心貪婪與恐懼的心魔,不難獲得令人滿意的投資成果。
也許有人認為價值投資的方式太過保守和過時,未能與時並進。事緣近年具增長潛力的新經濟股被受投資者追捧,股價大幅飆升,表現遠遠拋離傳統的舊經濟股,而價值投資法卻非常重視估值,摒除了這類高估值新經濟股的投資價值,令投資者白白錯失了機會。這些批評,可能是投資者對於價值投資的方式存有誤解。事實上,「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類似的話:價值投資的「價值」兩個字是多餘的,因為好的投資,本質上就是要尋找有價值的東西,而增長是價值的重要來源,自然已經藴含在公司的價值計算之中。故此,我認為不論是投資於價值型或增長型的股票,都可以是價值投資,兩者沒有根本性的衝突,重點是投資者須要懂得如何評估它們的價值,並且以低於其價值的價格買入。
補充一下,對於喜歡買入價值股或增長股的價值投資者,在尋找投資機會時,我認為有兩點須要注意,以免犯錯:
(一)儘量避免墮入價值陷阱
對於偏向買入價值股的投資者,須要慎防價值陷阱,不能單看價格,還須要考慮公司整體的質素。投資者以低價買入低增長、低質素、低估值(泛指低市盈率、低市賬率、高股息率等)的煙頭股,期望有朝一日股價可以回歸內在價值,這個如意算盤未必能夠打得響。假如行業前景不佳,公司經營不善,缺乏競爭力,盈利、現金流和派息便難以維持。更甚者,倘若公司的大股東或管理層欠缺企業管治,不時做出對小股東不利的投資及事情,即使股價便宜,也不會獲得投資者青睞,導致股價長期低迷,無法回升至公司應有的價值。「時間是壞公司的敵人」,壞公司的內在價值會隨著時間而下降,對投資者不利。長期持有這類煙頭股,容易墮入價值陷阱,不但未能獲利,更會錯失買入優質股的機會成本。
(二)別過分高估增長股的價值
對於偏向買入增長股的投資者,千萬不要受市場熾熱情緒的影響,慎防付出過高的價格。緊記:即使是好的公司,付出過高的價格買入,也未必是一項好的投資。投資者運用現金流折現模型(Discounted Cash Flow Model)為這些高速成長的公司做估值的時候,宜採用較保守的假設,包括未來的自由現金流增長率及貼現率,儘量避免過分高估它們的價值。由於增長股的盈利不確定性較大,要預測它們的盈利和現金流增長的出錯率會較高,買入時更要預留充足的安全邊際。
價值投資法從Benjamin Graham與David Dodd於1934年出版《Security Analysis》計起,至今87年,經歷過大大小小的牛市和熊市,證明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相信永遠也不會過時呢!
2021-03-10
(本文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
========================================
天窗好書推介:《投資簡義》
《投資簡義》是投資名著《The Elements of Investing》中文版,由兩位享譽國際的投資大師──《漫步華爾街》名著作者、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講座教授麥基爾(Burton Malkiel),以及撰寫《買市才會贏》的投資名家艾里士(Charles Ellis)──雙劍合璧,將縱橫投資市場合共逾百年的投資智慧,化繁為簡,言簡意賅地化為六個致富錦囊。即使面對複雜萬變的後金融海嘯時代,你也能一步一步成為投資贏家。
💰開始儲蓄:省小錢、存大錢有何秘訣?
💰指數基金:為何要擁抱上市的指數基金?
💰分散投資:如何掌握平均成本法,達到適度分散的資產分配?
💰避免出錯: 揭示巴菲特的秘密,如何不犯大錯?
💰簡單至上:KISS (Keep it Simple, Sweetheart)投資法,原來就是王道?
💰對抗逆境:低息年代,買藍籌好過買債券?
兩位大師的六大法則行之有效、歷久彌新。回歸簡單法則,方是投資必勝之道。
實體書、會員9折、全球運送:https://bit.ly/3l5DXqY
#WealtHub #WealtHub睿富 #鍾記 #股壇老兵鍾記 #價值投資 #投資簡義
股息貼現模型 在 小龍江恩研究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近日重溫了大賣空(the big shot)的電影,電影中幾個主角不約而同去實地或大量去找關於美國次案的資料。何惜他們不約而同都犯了「太早睇淡或太早睇好都系死罪」。其實唱好唱淡的理據從來也不缺少。這也令我近日不停地去思考一個問題:在坊間主流認爲價值投資及基本分析才是投資的王道,但在「到底什麽是價值?」「誰在彌定價值」或「價值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如傳統商學院教授的資本資産定價模型(CAPM),股息貼現模型(dividend growth model),或近年大熱的本益成長比(PEG)等,相信很多分析師及從事投資行業也對非常熟悉。但爲何市場上的每次的牛市及熊市都沒有提前預警?
十月網聚: https://bit.ly/2YCO9QF
小龍網聚季票(2021年10月-12月) : https://cutt.ly/qmGKBKW
小龍網聚季票(2021年10月-2022年3月): https://bit.ly/3kZc58e
股息貼現模型 在 貼地風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樓價可以跌多少?
上年11月11日出po講樓市,認為樓價會跌,但不會跌得好誇,而且到了某個點美聯儲便需要停止加息甚至減息,到時樓價又會回升。當時有財演講到樓市會崩塌,為免火上加油,我無估樓價會跌多少。但自從美聯儲華麗轉身後,開始有意見認為樓市跌幅有限,為免大家開心太早,我唱下反調,量化樓市的可能跌幅。
我對樓市的看法相對樂觀,覺得即使經濟走下波,租金也只會微跌5%,而利率上升雖然會令投資者要求較高的租金收益率,但升幅不會太高,上升0.5%已差不多。但要反映我這兩個睇法,樓價就要下跌24%。為什麼這輕微變化會令樓價大幅下跌?那就要分享一個概念:價格敏感度。
風險管理工作經常要評估不同金融工具的價格敏感度。例如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會用 BPV(Basis Point Value),意思是每0.01%的利率變化,會如何影響債券價格。貼地風管不談算式,只提兩大要點:(i)年期越長,敏感度越高;(2)利率越低,敏感度越高。一份50年期債券,市場利率由2%升到3%,債券價格大約跌26%。相較之下,一份5年期債券,市場利率由5%升到6%,債券價格就只跌約4.3%。
你可能會問,邊有人咁癲,買隻50年期嘅債券?其實唔算癲,誇張啲講,好多人都買了一份年期超長的債券,現時票面息率大概是2%,這債券的名稱叫「樓」。樓牽涉的資金流,某程度上同債券有點相似:每月租金就好似債券利息,五十年後把樓賣掉就像債券到期取回本金。不同者是租金會跟通脹上升,而租金上升又會帶動樓價上升,這些分別會令到樓價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更加高。
也可以把樓比作股票:租金似股息,有增長預期,而且長收長有。所以評論股票的人會用「股息收益率」,評論樓的人講會用「租金收益率」。但這兩種收益率之間,有一重大分別:股票是先分析經營前景,評估股息的長遠增長率,股息收益率只是算式結果;樓則較多考慮租金收入與融資成本的關係,所以租金收益率與按揭利率有明顯相關性。
綜合上述兩個角度,我選擇借債券靈魂、用股票肉身,利用分析股票的「股息貼現模型」計算樓價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為求簡單, 我假設租金收益率相對按揭利率或政策利率變化穩定得多,如果按揭利率上升1%,租金收益率只會慢慢爬升,最終只上升0.5%,不會跟足。有了這假設,便可以直接評估租金收益率變化對樓價的影響。另一個影響樓價的因素是租金,經濟在下行週期時,租金會下調。
下表列出(i)租金收益率和(ii)租金變化對樓價的影響。請注意,表列的只是算式結果,並非對後市的看法。都係老話,讀者應培養自己心水,估算樓價會跌多少。如果你很悲觀,認為租金收益率會由1.5%升到3%,而且租金會下調15%,樓價就應該由100跌到43,跌幅為57%。以我為例,我的心水是租金收益率可能由2%升到2.5%,租金可能要下調5%,根據表列結果,樓價會由75跌到57,約24%。但下行週期發展到後段,美聯儲可能減息並維持一段長時間,樓市又可能掉頭回升。
2018年11月11日樓價帖文
https://www.facebook.com/1032856890227670/posts/1102188649961160/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貼地風管
股息貼現模型 在 貼地風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樓價可以跌多少?
上年11月11日出po講樓市,認為樓價會跌,但不會跌得好誇,而且到了某個點美聯儲便需要停止加息甚至減息,到時樓價又會回升。當時有財演講到樓市會崩塌,為免火上加油,我無估樓價會跌多少。但自從美聯儲華麗轉身後,開始有意見認為樓市跌幅有限,為免大家開心太早,我唱下反調,量化樓市的可能跌幅。
我對樓市的看法相對樂觀,覺得即使經濟走下波,租金也只會微跌5%,而利率上升雖然會令投資者要求較高的租金收益率,但升幅不會太高,上升0.5%已差不多。但要反映我這兩個睇法,樓價就要下跌24%。為什麼這輕微變化會令樓價大幅下跌?那就要分享一個概念:價格敏感度。
風險管理工作經常要評估不同金融工具的價格敏感度。例如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會用 BPV(Basis Point Value),意思是每0.01%的利率變化,會如何影響債券價格。貼地風管不談算式,只提兩大要點:(i)年期越長,敏感度越高;(2)利率越低,敏感度越高。一份50年期債券,市場利率由2%升到3%,債券價格大約跌26%。相較之下,一份5年期債券,市場利率由5%升到6%,債券價格就只跌約4.3%。
你可能會問,邊有人咁癲,買隻50年期嘅債券?其實唔算癲,誇張啲講,好多人都買了一份年期超長的債券,現時票面息率大概是2%,這債券的名稱叫「樓」。樓牽涉的資金流,某程度上同債券有點相似:每月租金就好似債券利息,五十年後把樓賣掉就像債券到期取回本金。不同者是租金會跟通脹上升,而租金上升又會帶動樓價上升,這些分別會令到樓價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更加高。
也可以把樓比作股票:租金似股息,有增長預期,而且長收長有。所以評論股票的人會用「股息收益率」,評論樓的人講會用「租金收益率」。但這兩種收益率之間,有一重大分別:股票是先分析經營前景,評估股息的長遠增長率,股息收益率只是算式結果;樓則較多考慮租金收入與融資成本的關係,所以租金收益率與按揭利率有明顯相關性。
綜合上述兩個角度,我選擇借債券靈魂、用股票肉身,利用分析股票的「股息貼現模型」計算樓價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為求簡單, 我假設租金收益率相對按揭利率或政策利率變化穩定得多,如果按揭利率上升1%,租金收益率只會慢慢爬升,最終只上升0.5%,不會跟足。有了這假設,便可以直接評估租金收益率變化對樓價的影響。另一個影響樓價的因素是租金,經濟在下行週期時,租金會下調。
下表列出(i)租金收益率和(ii)租金變化對樓價的影響。請注意,表列的只是算式結果,並非對後市的看法。都係老話,讀者應培養自己心水,估算樓價會跌多少。如果你很悲觀,認為租金收益率會由1.5%升到3%,而且租金會下調15%,樓價就應該由100跌到43,跌幅為57%。以我為例,我的心水是租金收益率可能由2%升到2.5%,租金可能要下調5%,根據表列結果,樓價會由75跌到57,約24%。但下行週期發展到後段,美聯儲可能減息並維持一段長時間,樓市又可能掉頭回升。
2018年11月11日樓價帖文
https://www.facebook.com/1032856890227670/posts/1102188649961160/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貼地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