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肝細胞癌衛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肝細胞癌衛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肝細胞癌衛教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凌晨經歷了一件很難得的事 肝膽排石法影片爭議事件主角 #愛莉莎莎 進入醫師的Clubhouse群組聆聽大家意見 但是有些事情,我想是在討論中懸而未決的 那就是面對很多民間療法的資訊 民眾到底如何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這樣的療法?" -- 講可能解決方式前,我有兩個分析點 1. 相對醫師建議,...
肝細胞癌衛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凌晨經歷了一件很難得的事
肝膽排石法影片爭議事件主角 #愛莉莎莎
進入醫師的Clubhouse群組聆聽大家意見
但是有些事情,我想是在討論中懸而未決的
那就是面對很多民間療法的資訊
民眾到底如何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這樣的療法?"
--
講可能解決方式前,我有兩個分析點
1. 相對醫師建議,民眾為何容易看見並嘗試這些坊間療法?
*醫療專業在於每一個建議背後
其實都是累積很大量的證據、有效數字
*多少證據講多少話的同時
我們也就不能給予這些病人 #過度的期望
但是,坊間療法就沒有這樣的限制
因為它不全然是來自實證科學的系統
*除了證據薄弱的解釋被誇大,還有 #倖存者偏誤
少數反應好的使用者經驗宣傳,忽略了背後更多反應不好的使用者
或是疾病在自然療法下自癒之類的巧合
(像是大腸癌不化療,極少數會自癒,但是被解釋成服用自然療法,然則其實與自然療法無關)
講到這裡,其實坊間療法還比較容易帶給民眾希望
我一直提過很典型的案例,患有精細胞癌的男孩
因為媽媽不信任化療,帶去喝符水,而錯過黃金治療期
再回來醫療單位時,這小孩早已經來不及了
2. 那麼傳遞衛教是不夠積極嗎? 溝通始終不夠嗎?
嗯,其實各路醫療人員傳遞衛教早就百家爭鳴了
這是民眾獲取 #健康識能 的問題
所以健康識能學會之類的組織也早就有了
*如何更能用簡單的邏輯理解必要的醫療常識
就是健康識能的範疇,這是可以做客觀成效評估的
但是事實上,醫師及各個醫療人員
如果沒有什麼特別事件
都是以自己所學的系統來推廣知識
講直白了,我們不會沒事特別去介紹符水有沒有效啊!
那不會是我們常會有的思考
如果平時沒有辦法和民眾直接討論這些坊間療法
那就是今天這樣的事件出來
而且是一次又一次,不會結束的
--
回到原題,民眾到底如何知道
也不知道自己Google查得對不對
(民眾查網路和專業人士查資料庫是截然不同的事)
在於一般民眾身邊
常沒有一個非常可以信任、可詢問的醫師或任何相關醫療專業人員
或說可以信賴的諮詢窗口,來辨識這些資訊的參考價值
台灣沒有如英國深入社區的家庭醫師,凡事就找該醫師諮詢
這是在台灣就醫方便之下
卻沒有提升健康識能與資訊辨識能力
非常諷刺的一塊
所以怎麼做到有深入社區,設立讓大家信任的諮詢窗口
是未來可以挑戰的衛生課題
或是如何智慧化這些諮詢窗口
像是我們從現在開始更努力丟醫學上的查證資料
給 #美玉姨 這樣現有的工具,在長輩群組發揮澄清作用
--
其實坊間療法並不全然是邪魔歪道
只是就實證醫學上被認為證據不足
有新一代實證醫學專家認為
我們的治療不是只接受那些高度證據指出"能做"的治療
而是,有些是尚未指出有足夠證據指出"有害"的治療
它只要在不牴觸正規醫療之下,是可以並行的
如安寧醫療的觀點
它並不排斥這些坊間療法並行治療
取其名為"輔助療法"或"另類療法"
這是比較新的觀念
但是一樣,你需要當科醫師來諮詢是否可行
醫療人員還是會去了解輔助療法的使用狀況和可能副作用
--
另外,經過這些語音社群的討論
我認為好的事情有在發生
Clubhouse比傳統文字社群,有更強大的力量
或許我們在雙方社群公關危機的當下
可以減少負面的評論與爭執
甚至可以協助雙方各退一步海闊天空
這才能提升事件的價值
檢視我們真正缺乏的要素,去解決我們真實需要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