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職災事故調查及原因分析報告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職災事故調查及原因分析報告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職災事故調查及原因分析報告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職災事故調查及原因分析報告表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AI加持的物聯網:實現你對未來生活的一切幻想 2020年05月13日16:21 電子產品世界 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密不可分。人工智能的整個想法是從物聯網設備捕獲更多可行的數據,就像我們自己的人類意識一樣,人工智能可以依靠與人類相似的感覺來將他們的思維過程與我們的物理世界聯繫起來。 準確地說,人工智...

  • 職災事故調查及原因分析報告表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21 09:20:58
    有 0 人按讚

    AI加持的物聯網:實現你對未來生活的一切幻想

    2020年05月13日16:21 電子產品世界

    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密不可分。人工智能的整個想法是從物聯網設備捕獲更多可行的數據,就像我們自己的人類意識一樣,人工智能可以依靠與人類相似的感覺來將他們的思維過程與我們的物理世界聯繫起來。

    準確地說,人工智能更多是關於使機器具有智能行為,物聯網的功能是使這些機器連接起來。

    物聯網幫助AI感知世界

    物聯網提供了對傳感器的便捷訪問,從而使AI感知到世界—— 紅外“眼睛”使AI可以“看到”熱量變化,以及標準的對象檢測、計數和分類;超聲波“聽覺”,可以訪問超出人類頻譜的頻率範圍;加速度計可捕捉“觸覺”運動,其細節要比我們自己的指尖好得多;顆粒和化學傳感器提供了靈敏的“鼻子”。在許多不同的地方,獲得比我們人類更多的感覺輸入。

    通過物聯網捕獲數據的能力在過去五年中爆炸性的大規模發展,傳感器現已應用於幾乎所有領域,這表明可以從每個事物或流程中實時收集無限多個數據。物聯網設備是製造環境以及客戶服務部門中數據收集過程的第一線,任何具有芯片組的設備都可以連接到網絡並開始24/7流數據傳輸。

    AI增強了這些物聯網驅動的感覺輸入的感知和意義。物聯網有效地測量並指示物理數據屬性,而AI是使您能夠感知物理數據代表什麼的大腦。

    低成本分佈式、計算功能(雲)的廣泛可用性、開源軟件的發展、機器學習的進步以及移動驅動的先進微電子(ARM)功能的出現,為最終連接提供了許多點,使AI成為現實。

    隨著廉價傳感器和低成本網絡連接的出現,物聯網設備的數量正在激增。根據Gartner的調查,到2020年,全球將有超過200億台互聯設備。物聯網設備的持續激增導致需要存儲和保留的數據激增,但物聯網領域的進步仍然受到可計算數據的速度和效率以及價值提取的約束。企業被這些設備產生的海量數據所淹沒,他們希望人工智能來幫助管理這些設備,並從這些大量的數據中獲得更多的見地和智慧。

    有趣的是,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可能為當今數字世界所面臨的數據氾濫提供了解決方法。隨著這兩個領域的迅速創新發生,我們可以從它們的融合道路中期待什麼?

    AI幫助物聯網實現想像

    2016年7月,軟銀斥資243億英鎊收購了微芯片巨頭ARM。軟銀總裁孫正義認為,物聯網將引領下一輪技術爆炸,他指出:“物聯網與人工智能之間的關係就像眼睛和大腦使生物進化的關係。物聯網正在爆炸”。

    從1956年人工智能學科被正式提出至今,人工智能的技術一直在不斷發展,但直到近幾年物聯網產業逐步走向成熟後,人工智能的發展才迎來了又一次發展的春天。如今,利用AI來幫助進行實時分析的互聯設備已經面世,並且廣泛採用的趨勢正在上升。例如Nest等智能恆溫器,它們利用AI來學習用戶的溫度偏好並相應地調整能源使用。

    另外,通過顯式編程編寫算法的傳統方法太耗時且容易出錯,以至於許多物聯網設備都無法理解。為了有效地分析IoT數據,企業正在轉向基於機器學習的AI來尋找模式和相關性,以實現IoT的承諾。

    在企業部門中,AI已經通過幫助實時決策制定了標誌。AI的功能對於企業同時有效處理與這些組件相關的事務(時間、金錢和風險)特別有價值。這可以包括銷售預測,信息管理和各種形式的自動化。

    調查顯示,近一半(49%)的受訪者已經在他們的物聯網應用中使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和AI方向的機會繼續增長。現在,業界將這種融合稱為“ AIoT”。最後一次如此大的融合發生在1990年代後期,手機和互聯網的碰撞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融合將帶來更大範圍的類似革命。

    硬件製造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已經在全力以赴,以利用這種技術融合併在不斷發展的工業環境中處於有利地位。諸如亞馬遜之類的創新公司正在為員工提供即將過時的工作職能方面的培訓和再教育機會,這種技術的融合正在推向市場。

    實際意義上來說,AI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物聯網出現的突發情況進行迅速應對,這才是當今互聯網時代的智能優勢。我們可以看到在許多問題出現的時候,解決方案也相應出現,這些解決方案的計算能力也將隨著人類的需求的改變而進行延伸和發展。

    人工智能在發展的早期,由於數據量少、運算速度跟不上等原因,一直發展比較緩慢。但近二年隨著物聯網的發展,促進了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的發展,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進步,又使物聯網產生的大量數據的存儲和計算沒有了後顧之憂,而AI技術可以使這些數據發揮更大的作用。

    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的發展為AI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而AI的發展也使得物聯網時代變得更加智慧。但是,對AI和IoT的全面優化還相距遙遠,在解決問題和信息可以改善所有利益相關者成果的情況下,這兩種技術現在正在跨行業組合。

    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的相互促進和滲透,各個行業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智能製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工廠、智能家居等大批“智能化”的新業態不斷出現。

    揭秘AI和物聯網的力量

    你對AI和物聯網如何統治科技世界有了解嗎?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統計數據:

    · Gartner表示,到2022年,將有80%的企業物聯網項目將AI作為主要組成部分。

    · 41%的消費者認為人工智能將改善他們的生活。

    · 每秒有127個IoT設備連接到互聯網。

    · Statista報告稱,到2025年,預計全球將有440億個IoT設備。

    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結合正在改變許多行業以及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係。企業現在可以通過物聯網收集數據並將其轉化為有用和有價值的信息。

    當今企業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方面面臨的共同挑戰是物聯網數據的應用、可訪問性和分析。如果您有來自各種來源的數據池,您可以使用這些數據進行一些統計分析。但是,如果你想在預測未來事件中採取積極主動的行動,一個企業需要學習如何辨別這種數據和分析過程。

    企業正在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實施支持人工智能的物聯網系統:有關解決方案公司開始提供打包好的代碼和模板,其中包括針對特定應用領域(如航運和物流、製造、能源、環境、建築和設施運營)的測試模型;其他公司正在創建客戶解決方案,構建和培訓自己的模型,利用雲供應商的外部CPU能力。

    隨著消費者、企業和政府開始在各種環境中部署物聯網,我們的世界將發生巨大變化。它已經迅速地改變了從零售到供應鏈再到醫療保健的一切。

    人工智能驅動的物聯網對各個行業的影響:

    · 智能建築:智能傳感器通過預防火災、洪水或短路等事故來預測事件並提高安全性。

    ·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的出現旨在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的設備無論在哪裡都能被控制。在美國,智能家居市場預計到2021年將覆蓋28%的家庭。

    · 航空飛機:傳感器已經在飛機上被用來監測和預防各種錯誤和風險,甚至在它們發生之前。

    · 石油勘探:這種類型的機器在無法正常工作時會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大多數石油工業公司傾向於在石油鑽探機械上投入大量資金。得益於物聯網,智能傳感器現在可以很容易地連接到機器上。這樣做意味著提供預防性維護分析,從而降低運營成本。

    · 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系統結合了專用硬件,可以實現GPS、聲納、攝像機和前視雷達,從而可以充分利用數據並將其耦合到神經網絡體系結構中。這就像一個自封閉系統,可以從傳感器收集信息,並進一步使用神經網絡模型來確定汽車運動的下一個變化。

    · 健康監測系統:構建醫療設備來監測、診斷身體狀況。用傳感器收集信息,AI來預測身體狀況。

    · 智能電網:利用物聯網設備和傳感器網格的優勢,它們可以在系統中收集和傳輸數據,從而可以自動調節電流。可以實時將問題通知遠程管理器,如果有問題可以立即採取行動。

    · 供應鏈:解決運營物流網絡的複雜性,正確實施AI可以幫助公司做出更明智、更迅速的決策。通過預測期望值,他們可以調整貨物數量並將貨物調配到預計最大需求的位置,降低運營成本。

    · 智能倉庫:智能倉庫是完全自動化的設施,其中大部分工作是通過自動化或軟件來完成的。在此過程中繁瑣的任務得以簡化,操作變得更具成本效益。阿里巴巴和亞馬遜已經通過使用自動化改造了他們的倉庫。亞馬遜最近推出了自動裝箱客戶訂單的機器。在亞馬遜倉庫中,機器人與人類並肩工作以提高生產力和效率。

    物聯網設備的普及正使未來成為一個緊密相連、即時獲取信息的世界。現在需要人工智能來管理所有這些設備,並理解這些設備返回的數據。從某種程度上講,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是互利共生的,並將繼續保持相互交織的關係向前發展。

    資料來源: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5-13/doc-iirczymk1423034.shtml

  • 職災事故調查及原因分析報告表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0-29 17:06:54
    有 624 人按讚

    【無人受困的火場要進入嗎?消防員 #生命三權 入法】

    10月3日,台中大雅「無人受困」的鐵皮工廠大火造成2名消防員殉職,引發各界對消防員救災與相關法規的討論。如果你還記得,2015年造成6名勇消殉職的桃園新屋大火,同樣也是「無人受困、無立即延燒鄰棟之虞」( http://bit.ly/2izXmTG )。

    在無人受困的前提下,人民的財產,和消防員的生命,孰輕孰重?立法院今天三讀修正通過《消防法》部分條文,將退避權、調查權、資訊權等生命三權入法,第20條之1規定「災害現場無人命危害之虞,消防人員得不執行危險性救災行動」保障救災人員生命安全。

    在資訊權方面,新法要求工廠火災時,工廠管理權人必須提供廠區化學品種類、數量、位置、平面配置圖等資訊。若未提供或內容虛偽不實者,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罰鍰。此外,工廠方面若未派專人到現場協助救災者,亦可處5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

    若發生消防人員因救災而死亡或重傷,新法第27條之1「調查權」要求中央主管機關應聘請相關機關、團體代表、學者專家,並納入基層消防團體代表,組成「災害事故調查會」,製作事故原因調查報告,提出災害搶救改善建議事項。
     
    ■危險行動未定標準,消權會:安全保障打折
     
    對於《消防法》將生命三權入法,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朱智宇表示,《消防法》的修法雖有進展,卻是個打折的版本。他指出,此次修法雖新增退避權「若現場無人危害之虞,得不執行危險性救災」,但無立法說明「危險性行動認定標準」,僅讓消防署去訂定標準,很有可能訂出更模糊的標準。

    朱智宇強調,國際上有所謂「火場重建」技術,搜集各種火場的數據分析後,能預測未來不同類型火場(如木造屋、鐵皮屋)的不同階段風險評估,作為消防員是否要進入搶救的重要依據,大大減低安全風險。但此技術需要大筆經費,今天立法卻沒有具體認定危險標準,在無法源依據下,「消防署沒錢,也不可能做這事情(火場重建)」。

    另外,朱智宇也批評,在調查權部分,也未將「3日以上無法正常工作」定為啟動標準相當不合理,「幾個月前台北市才有消防員訓練時從6米高處摔下來,右手粉損性骨折要休養半年,按照新法的標準,可能就不會啟動調查」。
     
    多次憾事之後,《消防法》修正欲強化第一線人員安全,但意外發生的原因往往不只一個,本文透過調查報告與多方訪談重建新屋大火現場,提出現場指揮、消防員訓練與裝備等仍待正視的問題。(文/林雨佑)
     
    #延伸閱讀
    【鄭錦桐、馬士元/敬鵬大火再傳消防員殉職⋯強化防災的5大建議】http://bit.ly/2WsdCH9
    【徐國堯免職案──孤身的火場:他辦了第一場消防員遊行之後】http://bit.ly/2WmoLsT
     
    ★《#報導者》拉近您與事實的距離,#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報導者推特 開張啦!快來追蹤👉http://bit.ly/2YeHAOP

    搶救消防員 #消防員 #消防法 #火災 #新屋大火

  • 職災事故調查及原因分析報告表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0-04 22:35:44
    有 222 人按讚

    【臺坍塌大橋被曝21年未檢修,主管機構負責人:我才剛來一年】

    臺風“米塔”過境後,10月1日,臺灣省宜蘭縣有著21年橋齡的重要地標——南方澳跨港大橋突然坍塌。目前事故已經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傷。

    隨著臺當局調查的深入,這座大橋被曝在過去21年裏,主管單位臺灣港務公司從未對其進行獨立檢測。

    值得註意的是,事故發生多時後,上述港務公司才首度回應。“神隱數十小時”才露面的該公司董事長吳宗榮稱,其口頭請辭已經獲準。面對媒體追問,吳宗榮不斷推卸責任,以“才剛來一年”作擋箭牌。此舉令臺“交通部長”林佳龍直言“顯有疏失”。

    尚有8座大橋未檢驗

    據臺灣無線衛星電視臺(TVBS)3日報道,於1998年完工至今的南方澳大橋,僅由宜蘭縣政府委托健行科大進行過2次橋梁檢測,而主管單位“航港局”與港務公司在過去21年中,卻從未對南方澳大橋做過獨立檢測,嚴重玩忽職守。

    在南方澳大橋發生坍塌後,外界對各地橋梁的安全均產生疑慮。而經港務公司追查,竟發現其管轄內的17座橋,有8座尚未進行檢驗。扣除掉近4年新建的橋梁,剩下的13座橋僅有5座做過橋梁檢驗,其中有2座是在10年前完成的。

    上述港務公司承諾將在一年內全面檢測轄區17座橋梁,但臺“交通部長”林佳龍十分震怒,認為檢測橋梁刻不容緩,要求縮短時間在3個月內檢測完畢,預計年底前完成,以最快的速度交出檢測並提出補強計劃,倘若評估後有安全疑慮,不排除封橋。

    神隱數十小時後,以剛來1年當擋箭牌

    值得註意的是,在事故發生後,港務公司董事長吳宗榮並未在第一時間露面,被傳“神隱數十小時”。而當其3日就斷橋事故後首度發聲時,則表示口頭請辭獲準,第二波懲處則將等救災後處理。

    4日,臺灣《中國時報》報道稱,宜蘭南方澳大橋斷裂,造成6死多傷,港務公司轄下17座橋梁安全疑慮浮上臺面。“立法院交通委員會”3日邀請林佳龍、吳宗榮等人,針對南方澳大橋斷裂事件報告,並備質詢。兩人曾低聲交換意見,隨後傳出吳宗榮請辭獲準。

    吳宗榮表示,港務公司共花費1795萬元新臺幣(約合414.8萬元人民幣)針對南方澳大橋維管,維修項目包括水溝清理、路燈、油漆、景觀燈電線、伸縮縫、路面、人行道等。

    而針對外界最關心的鋼索問題,他表示,“有用眼睛檢查有沒有銹蝕”,讓“立委”葉宜津痛罵“根本不確實”。

    吳宗榮坦承,自大橋落成以來,只有在2016年由宜蘭縣政府委托健行科大做過一次檢驗。

    他還說,港務公司未針對橋梁檢修制定規範,面對“立委”質疑,一會說“南方澳大橋是基隆港務分公司蘇澳營運所管理”,一會又說“沒檢測鋼索是健行科大的事”,最後以“我才剛來一年”作擋箭牌。此舉令“立委”黃國昌看不下去,痛批“所以是將責任推給基層?”

    林佳龍則表示,未來將針對“全國”橋梁,訂定清楚的檢測規範,並將港務公司管轄的橋梁納入運研所橋梁資訊平臺,也會研議成立“橋梁局”的可行性,港務公司轄下的17座橋梁有持續維修與保養。吳宗榮卸任後由誰代理董事長,還需討論,可能人選為“交通部次長”黃玉霖。

    藍營要求蔡當局速檢討全臺危橋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等人3日召開記者痛批,民進黨應在1個月內檢討全臺各地危橋,該整治的就整治。曾銘宗表示,待搜救結束後,將要求蔡政府提出調查報告,並追究行政責任,給民眾一個交代。

    “立委”陳宜民表示,港務公司董事長吳宗榮神隱超過30小時才出現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橋斷後的37分鐘,他收到的訊息是橋面斷裂造成油罐車爆炸,但蔡英文在橋斷後70分鐘發表聲明,說是油罐車失火造成橋面斷裂,讓人疑惑民進黨當局到底有沒有掌握狀況。

    “立委”林麗蟬則表示,這次意外,有多位外籍漁工死傷,她呼籲“外交部”及“勞動部”、“移民署”,未來漁工家屬申請來臺看護,各單位要盡全力協助。

    另據臺灣“中廣新聞網”3日報道稱,“立法院”國民黨團當天質疑,需要高度專業的港務公司高層,長期以來都被蔡英文政府作為政治酬庸。“立委”陳宜民批評,過去三任航港公司董事長,都不具相關專業。

    陳宜民指出,2016年蔡政府執政後,三位都姓吳的港務公司董事長都是政治酬庸,其中吳盟分是“公路總局長”出身的“交通部次長”,吳宏謀則是“工程會主委”出身,並歷任“交通部長”,至於吳宗榮則在斷橋後神隱將近48小時,曾擔任賴清德時代的臺南市副市長。

    事故初步了解:橋墩坍塌引發

    臺“中央社”2日曾報道稱,在南方澳大橋事故發生後,臺當局調查人員初步了解表示,這起事故是因為大橋海側橋墩坍塌,導致橋體向下掉落斷裂,但事發原因尚待厘清。而大橋每年檢修,蘇澳鎮公所曾受臺當局補助做重要橋梁結構安全檢測。

    至於詳細原因,臺當局“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已啟動調查。宜蘭地檢署也啟動重大災害案件處理機制,成立項目小組進行搜證調查。

    而前臺灣“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及現任顧問張國鎮則接受采訪提出,從目前現場的影像資料與相關信息判斷,是其中一條連接拱頂與橋面的鋼索斷裂後,連帶導致其他鋼索斷裂,使得橋面的支撐力不足,因而斷裂。

    張國鎮以經驗分析稱,鋼索斷裂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是橋梁設計時的“贅余度”不足。

    他表示,贅余度是指建造時所預留承受多余強度的能力,即便建物部分損毀,卻仍有足夠的強度支撐,不至於發生大規模的破壞。但南方澳跨港大橋的情況是,第一根鋼索斷裂後,幾條鋼索不但無法分散力量,反而接連斷裂。

    第二是橋梁的維修、保養問題。張國鎮指出,一般的橋梁都是以使用50年為標準,但南方澳跨港大橋使用至今僅20年,應該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他進一步說明稱,一般在海邊興建的橋梁,除了考量抗震與耐重程度外,會加強抗海風腐蝕的能力,避免因為腐蝕而造成橋體受損。此外,金屬疲勞可能也是鋼索斷裂的原因之一。不過,仍要調查保養與維修的紀錄,才有助於進一步厘清。

    同時,南方澳跨港大橋的設計有別於常見的雙拱橋,是少見的“雙叉式單拱橋”,也是亞洲第一座“雙叉式單拱橋”。

    張國鎮指出,這類設計方式雖然美觀,但是建築的成本較高,而且就建築結構來說,穩定度確實比雙拱橋差一點。

    另外根據臺“氣象局”,1日淩晨1時54分,花蓮近海發生裏式規模3.8地震,南澳最大震度達4級,但尚難確認是否與斷橋有關。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