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職前訓練有薪水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職前訓練有薪水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職前訓練有薪水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職前訓練有薪水嗎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19的網紅職涯成長駭客-Crystal,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面試問題翻譯蒟蒻大全02】 面試問的這些問題背後到底想了解什麼呢? #HR誠實豆沙包 10 上次我們有介紹過三個經典必問題- 自我介紹、前公司離職原因、最大缺點? 這次翻譯蒟蒻第二彈來了, 繼續探討常見面試題目! 🌻你喜歡在什麼樣的工作氛圍中工作? 🤔你可以融入我們嗎? 其...

職前訓練有薪水嗎 在 JobUs職場小旅行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4:18:16

你知道振興券,那你知道政府還有專為今年畢業生與青年的「振興措施」嗎?🤔  🙆‍♀️下面小編就來分享給大家這些「振興計畫」吧! 首先,這次的應屆畢業生青年計畫有分兩種方向分別是「衝就業」以及「練專長」    🔺️衝就業-「青年就業獎勵計劃」 👤對象:19-25歲之本國籍應屆畢業生 ...

  • 職前訓練有薪水嗎 在 職涯成長駭客-Cryst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02 19:30:13
    有 5 人按讚

    【面試問題翻譯蒟蒻大全02】
    面試問的這些問題背後到底想了解什麼呢?
    #HR誠實豆沙包 10
      
    上次我們有介紹過三個經典必問題-
    自我介紹、前公司離職原因、最大缺點?
      
    這次翻譯蒟蒻第二彈來了,
    繼續探討常見面試題目!
      
    🌻你喜歡在什麼樣的工作氛圍中工作?
    🤔你可以融入我們嗎?
      
    其實現在許多雇主都很在意,
    選的人是否能夠和組織文化相容呢?
    因為因文化衝突帶來的損害,
    其實是太高了!
    而就算和文化組織不相容的人離開
    因文化衝突所帶來的組織損傷,
    還是需要一大段時間來修補。
      
    《#從A到A+》作者吉姆.柯林斯(#JimCollins)
    提出如何為重要職位找到對的人的六大特質:
    其中第一項為-
    他們擁有與企業(組織)相同的核心價值觀。
      
    所以可以先去想想
    你喜歡什麼樣的工作氛圍呢?
    先定義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氛圍
    在投遞履歷之前,就先觀察一下
    此公司的網站、網路消息、鄉民觀察等
    透露出的訊息,拼湊出這間公司
    大概是什麼樣子的氛圍?
      
    若剛好是自己喜歡的,那就投遞!
    但如果介於能接受跟不能接受的中間
    也許你直接去面試,
    直接和面試官聊聊、去感受會更清楚
      
    ✍而這邊可以如何去答題呢?
    1⃣先敘述你看到你觀察到、收集到的公司氛圍資訊,
    跟面試官確認是否為真?
    2⃣面試官會回饋,或簡答。
    3⃣再敘述自己喜歡怎麼樣的工作氛圍,和公司哪一部分相同等
      
    例如,我會這樣回答:
    「根據我收集來的資訊,以及剛剛在等待面試的時間,我觀察了一下貴公司,貴公司因是新創產業,所以組織是以扁平化方式運作,彼此之間的溝通方式應該以直接透明為主,鼓勵創新及嘗試,對吧?
      
    而我過去分別在傳產以及新創產業待過,相較於傳統產業上下階級嚴明,且一個提案提出到執行須經過一個月以上的時間,我更傾向於新創產業的彈性與直接,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是個會隨時留心洞察生活的人,若發現可以改善的部分,我會立刻著手去進行,不斷優化。」
      
    🌻你期望待遇是多少?
    🤔你值得這樣的薪水嗎?  
      
    我工作上遇到的許多求職者,對於薪資談判的意識都是相對薄弱,每次我問了這個問題,他們大多回答:「依公司規定」或者「因為我在台北租屋房租多少,所以我至少要多少我才能生活」...
      
    但其實除了依公司規定以外,我們跟公司還是有談判空間,只要你了解自己,且自己真的具備對於目標公司而言特殊的技能,就很有談判空間。
      
    🕵‍♂前置準備:
    1、先去理解你的背景狀況在該產業的該職位平均薪資水準在哪個區間
    2、研究目標公司的工作內容,分析此職位須具備的重點技能自己是否具備
    3、重點技能是否具備以外,有沒有此職位須具備但上面沒特別寫的技能
    自己剛好具備呢?
      
    ✍答題核心:
    1、先不要直接拋出自己的理想區間,因為容易會讓面試官以這個區間做定錨,
    往下做薪資談判,可以先反問這個職缺的預算區間
      
    2、如果面試官堅持你先提出理想薪資範圍,你可以這樣答:
    1)說出你的期望薪水區間,原因基於以下兩點
    2)根據你的調查,該產業職位平均薪水區間
    3)但根據你對職位說明上的研究,以及面談中發現,
    此職位有一個技能很重要,你剛好具備。
      
    例如,我會這樣說明:
    「您好,我的理想薪水區間為-41,000-45,000間,原因有兩點:
      
    首先我做過調查,根據我的學經歷背景以及貴公司的產業,此職位的平均薪資區間是35,000-40,000之間;
      
    再來,而我先前研究過此職缺的職務說明,以及剛剛面談中我發現,貴公司正值新創初期,招募人才不容易,但也因為如此,更需要做雇主品牌策略,而我在上一份工作中,有三成內容就是在雇主品牌策略,原因是我第一份工作是行銷企劃,我有這樣的背景,且前公司當時狀況也跟貴公司一樣,是類似狀況,而我在前公司也確實做出些成績,所以離職前月薪達40,000,

    所以基於以上原因,我提出這樣的理想薪水區間。」
      
    🌻你三到五年的規劃是?
    🤔你有沒認真想過呢?我們之間未來是否有交集?
      
    雖然現在狀況變化萬千,但你千萬別說你沒想過喔!
    常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面試者,都回答「沒想過」以外,
    還給我回答「先有一份穩定工作再說」...
      
    這樣真的是很NG以外,我們還會忍不住懷疑
    如果錄用你,你會不會也因為
    工作跟你想的不一樣而離職呢?
      
    ✍答題核心:
    1、你的職涯目標是什麼?
    2、根據這個目標,你需要精進的能力?
    3、你的目標與公司現在希望你做的事?以後希望你做的事?的交集
      
    例如,我會這樣說明:
    「我希望三十歲前,能成為小主管,根據這個目標,我除了人資領域的專業技能需要持續精進以外,我還得具備商業思維,才能成為老闆或各單位主管的策略夥伴,而不是人事主管而已,而此職位希望我一進入公司就能夠協助主管建立或優化各種管理制度,也希望我在職務熟悉後,也能領導新事業體的建立,剛好可以讓在這之中站在老闆角度思考,以及訓練商業思維,逐漸邁向小主管之路,和公司一起成長。」
      
    以上三個問題是百分百必問題目,而它們背後的涵義是這些,所以準備面試時,先想想面試官的問題背後想了解的是什麼,再去準備面試答案,這樣會比較能說到面試官的心坎喔!
      
    多多發樓
    我的HR誠實豆沙包吧!
    會分享更多求職小訣竅!

    網頁好讀版請按👇
    https://reurl.cc/ZODym6

  • 職前訓練有薪水嗎 在 *桑妮凱特‧說說話* 澳洲護理/移民/美食/世界旅行分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5-13 07:35:23
    有 47 人按讚

    Happy International nurses day! 🎉❤️
    國際護師節快樂。

    這是坎培拉醫院🏥慶祝影片,我也在影片中唷🥰

    在這疫情時刻,坎培拉目前表現尚可,尤其比起凍漲薪水的雪梨NSW來說,我想我們可圈可點。 (澳洲護理薪水每個洲除了年資往上都是另外集體固定漲薪的喔!) 🇦🇺

    前陣子回答版友的問題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問題其實蠻常被問的💌📩📮

    希望讓大家有點概念,想問別的歡迎留言或私訓。

    #紐西蘭跟澳洲很像嗎?

    澳洲和紐西蘭一樣,有分RN, RPN, enrolled nurse,不知道如果讀了Bachelor degree,在澳洲是否一樣可以自由選擇工作的環境及科系(醫院、診所)?

    澳洲Bachelor degree 3 years 就是RN, Dimploma 18 months 就是 EN,只要拿到執照想去哪裡工作都可以唷。

    #澳洲RN的輪班制度是怎麼樣

    澳洲很流行花花班,真的上的很煩但也習慣了。
    會有長班7天的,也有可能最多6天,看洲別。
    大夜班原則上是每14天要上2個大夜。不能包班也不能選。
    一般連上兩天或連上四天大夜。
    有些特殊單位依據需求可能會開出Temperary Contract班~~3個月純白班/純小夜這種的

    #澳洲是不是跟台灣一樣學姊妹制很重?

    澳洲沒有學姊制唷!!!我最喜歡的地方
    但比較容易踏入種族族群小圈圈
    例如印度人很挺自己人
    菲律賓人也多
    要靠自己的文化理解力跟溝通手腕去建立人脈
    但如果單位文化不好👎🏻保護好自己,不用勉強自己去交朋友
    當成上班賺錢就好

    #新人上線多久獨立呢?

    原則上職前訓練一般是2-4天 (包含強制完成的線上學習跟課室上課)。
    臨床上班的orientation 我們叫做 Supernumerary, 支薪不做事的班。
    這個原則上讓你跟一個病房nurse搭班看routine。
    看醫院,一般是給兩天後獨立。
    也有好一點的給你四天。
    特殊單位例如Medical image 會給到更多天
    (ED,ICU或是手術室不確定唷)
    但如果是Agency nurse的身分或是Casual去,都是直接上班
    沒有訓練的。

    #請假制度會不會跟台灣一樣,基本上不讓你請?或是請了自己會黑掉。

    澳洲請假很好請。
    病假原則上一天不用證明,兩天以上都要請GP/NP或是藥局的證明
    但是會不會黑掉,依照我目前參與管理職來說,你如果有心未來想升遷
    病假不要拿太誇張 (真的生病不算)
    主管都會看,我們會印出一整年請假的天數年曆去分析這人請假的模式
    病假包含carer leave 家裡有人生病也可以請

    產假育嬰假跟進修假都有~去上課可以跟醫院請公費跟拿假去上
    不需要用自己day off
    在職訓練通常都是出現在白班跟小夜交接班後的overlap時間
    白班0700-1530
    小夜1300-2130
    所以大部分排在1400左右讓大家都可以上班時間去上課 :)

    但澳洲沒有事假/喪假/婚假這種
    這種都算個人假~~原則上不支薪 但也是看各個單位可能稍微不同

    例如QLD有家暴假~

    #在澳洲如果讀RN畢業是不是也需另考執照?還是能畢業就等於擁有了呢。

    澳洲RN畢業生直接擁有執照
    國際RN學生再考過英文檢定考試後就能申請RN執照喔。

    祝大家都平安健康❤️

  • 職前訓練有薪水嗎 在 台籍女子在德國的吱吱喳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7-06 18:13:49
    有 48 人按讚

    這是一篇讓自己被退讚文

    我猶豫很久要不要談這議題,怕太赤裸的指出某些部分,會有很多玻璃心破碎,但是又看到很多言論籠統地提到「國外也都罷工」、「德國不是也很常罷工,大家都支持啊!」,所以覺得可以就德國的罷工系統、體制、原因、程序、合法性、正確性以及民眾反應來回答這些問題。
    首先,我也是夠幸運,近幾年的德國罷工全被我遇上了,2015年5月德鐵罷工,那次我必須從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飛回台灣,我必須從科隆到阿姆斯特丹,他們的罷工方式不是全部停駛,而是技術性讓公司不得不減班次,列車進站後故意多停個5-10分鐘,每一站都延誤5-10分鐘,最後就會因為延誤過久有些班次不得不取消,但是也不致於讓旅客沒車搭,他們會合併班次,所以有訂票的旅客還是可以抵達目的地,只是搭乘品質會下降。
    同時間,幼稚園老師也在罷工,大家常常趕著下班甚至要提早下班接小孩。
    同年6月,德國郵政罷工,正好是我在趕著寄備審資料申請學校的時候,當時我的文件也真的被延誤了,但是我有先寄email跟學校說明情況,並將所有備審資料電子檔附上,後來我也糊裡糊塗地錄取了,當時所有信件、包裹都會延遲至少兩個月。
    這三場罷工都延續了將近一個月,雖然造成不便,但是絕大多數的民眾都支持他們爭取自己的權利,所以所有罷工德國人都會支持嗎???答案是不會。
    2014年的時候也發生了一場德航正、副機師罷工,為了薪水喬不攏而罷工,行業種類和罷工原因跟現在的長榮罷工類似,這場罷工讓德國人對這些機師趕到相當反感,為什麼德鐵、德國郵政和幼稚園教師的罷工民眾支持,即便造成不便也能互相體諒,德航罷工就得不到支持?!
    這就要從工作環境說起,火車駕駛員、郵差、幼稚園老師長期處於薪資低於平均標準、工作內容勞累又沒什麼升遷機會,所以民眾認為他們的待遇應該受到改善,以罷工抗爭是絕對合理且必要的,就算火車晚點、包裹延遲、小孩要自己帶⋯⋯⋯大家都能理解也沒太多怨言。
    但是當航空業中的機師或空服員罷工時,德國人認為每種行業都有其必須承擔的風險和疲勞,這是在職前訓練課程時他們就已經清楚的事情,而他們的薪資也已遠遠高於一般中產階級,他們本就已經屬於高薪階級,發起罷工只是為了維持自己的工種特權,這對其他人不公平,所以德國人的情緒跟現在多數台灣人對長榮的情緒是雷同的,這場機師罷工只維持了三天就被草率收場,機師訴求沒達標,德航三天就損失5400萬歐元,3800個航班受影響,工會受到相當嚴厲的譴責,該罷工的合法性也備受質疑。
    再來是罷工的程序性、合法性和正確性
    德國的罷工只能由工會發起,而工會大多是全國性和行業性的,一旦發起罷工基本上會涉及整個行業,即便不到全國至少也會是整個邦,單一企業的罷工是不太常見的。
    德國法律規定只要超過5個人的企業,員工就有權利組織職工委員會(這不代表工會,這只代表單一企業,現在長榮的工會比較類似這種等級),職工委員會目的在於維護員工權益,但是不能發起罷工,他們可以將情形告知工會,工會負責向企業求證、協商,多次協商達不到共識,全國同行的人也都覺得有其必要性才會號召全國該行業人員罷工,利益訴求會更加準確和一致。但是台灣真正能夠代表勞方與資方談判的工會比例偏低,只有7%的勞工能夠透過工會向資方爭取權利,而工會的體制也不健全,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方面罷工起的效果不大,不能有效的爭取應得的待遇,另一方面也會缺乏合法性和正確性,像是一個說參與罷工因為她在門口等了五分鐘,她生氣了所以決定加入姐妹們⋯⋯⋯⋯這只顯示了她根本不知道罷工的意義,只是純粹鬧脾氣。
    至於之前聽說有個女醫師用非常貶低的字眼抨擊空服員,然後有護理師說醫護人員更累卻不能罷工,有人回:國外也多的是醫護人員罷工啊!雙方說詞都不!正!確!
    醫護人員可以罷工,”但是”他們不能傷及無辜!!!以ND他們醫院來說,他們曾經發起過醫師罷工,因為超時加班時數太高,原因是醫院用惡性減少人力來降低人事成本導致人力不足的問題,又將發薪日改成月底,多次談判破裂後醫師工會允許這家醫院的醫師罷工,但是他們罷工不是不上班不看病不動手術喔!!!對病患是照常營運的,有急診、有排定的手術⋯⋯⋯全部照常,只是對內每一個醫師對於自己的病患要寫兩種信,一種是給病患帶回家的醫生證明,一種是要上交醫院讓醫院向政府請款的證明,在罷工期間,所有醫師不寫後者,讓醫院沒辦法請款,只要一天就足以讓醫院損失幾百萬歐元,看起來這罷工好像很弱,但是他們要對抗的是醫院、是資方、是體制,從來就不是無辜的病患和病患家屬。

    *雖然協商達成後所有醫師還是要把信件補上啦~
    😅😅😅😅😅

    我後來想到那設計師呢???!!!
    設計師當然也有工會,各種設計師工會都有,服裝設計師、產品設計師、汽車設計師、平面媒體設計師⋯⋯⋯⋯只是從來沒有設計師罷工,原因絕對不是這裡設計師待遇多好,我們照樣無限加班超時,實習生不給薪,從早上九點做到晚上過12點,在繁忙季節像最近是時裝周大季,週末⋯⋯⋯誰跟你週末!!!!!這樣的工作環境怎麼沒人罷工呢?!因為設計師到哪裡都要用肝換工作,你不爽做大不了老闆把你換掉,多的是人要來取代你,誰怕誰啊~
    除非你是什麼老佛爺、Coco Channel、Alessandro Michele這種等級的知名設計師才會整間公司都舔你屁股每天抱著你大腿死活不讓你走。

    #別人的性命是鑲金又包銀
    #設計師的肝不值錢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