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恐怖谷裡】
「不需要對整形手術做出判斷,它不好也不壞。
如果你有一個困擾你的身體缺陷,那就去做。
如果只是因為你根本不喜歡自己,那麼整形也不會改變任何事情。」----心理學家趙千鎂
大家好,我是恐怖谷的後期導演,大家看到的後期大多是我和QFX (a.k.a獨處背影大帝)一...
【迷失在恐怖谷裡】
「不需要對整形手術做出判斷,它不好也不壞。
如果你有一個困擾你的身體缺陷,那就去做。
如果只是因為你根本不喜歡自己,那麼整形也不會改變任何事情。」----心理學家趙千鎂
大家好,我是恐怖谷的後期導演,大家看到的後期大多是我和QFX (a.k.a獨處背影大帝)一起處理的。在MV的後期製作過程中,珊妮覺得我們遇到的一些狀況好像應該跟大家分享,所以我來了…
我想先說我並不反對修圖和整形,可以維持在保有自己的樣子,不至於變成另一個人的前提下,應該都算是合理啦(但這個定義其實很哲學啊…),不過在街上看到複製人,我也會打從心底覺得恐怖就是…
動態和靜態的修修臉一直是平常會有的工作,和珊妮討論好畫面的設定和整個要傳達的意涵後,對這隻MV的後期製作一直是信心滿滿的。
沒想到這是工作以來最恐怖的經驗…
一開始覺得要把每個受訪者變成千篇一律的網美蛇精臉有什麼難的?不就是盡可能把下巴弄尖把眼睛放大把臉弄小把鼻子弄挺就好了嗎?
剛動手調整的時候的確是這樣,但第一階段的測試真的太恐怖…完.全.沒.辦.法.撐到副歌(求導演心理陰影面積)…珊妮也說她要的並不是這樣無限上綱的修……她想要介於「好像蠻美的」 和 「嗯…有點怪怪的…」的微妙邊界上…才能抵達那個恐怖谷。
好,進入第二階段
之前聽朋友說,那些對整型上癮的流程大概是這樣:一開始覺得自己眼睛小,於是-割雙眼皮;眼睛變大之後其它五官就顯得小,於是-墊山根、墊鼻頭;鼻子變挺了臉看起來就凹了,於是-打蘋果肌、補額頭;接著下巴在一堆填充物之中就顯得縮了,於是-微晶瓷墊下巴和豐唇。這樣一輪做完,原本的眼睛又不夠大了,於是-開眼頭什麼的⋯再繼續第二輪!
這個整型的流程可以從任何一個階段進入開始循環,直到醫生喊停,或是錢包尖叫為止。
然而,在進行後期修臉重新調整的時候,我卻常常覺得自己也陷入了這個無限的循環裡。
當你對這個外表不滿意,而又擁有調整能力的時候,肉體的基準就消失了。再加上如果你並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那心裡連對外表的信任,都會失去了。
幾乎是無時無刻,我都會質疑剛剛調整好的外表…現在螢幕裡的鼻子真的美嗎?要不要高一點?鼻翼還要再小一點嗎?眼尾是不是再拉長一點好?眼睛夠大嗎?臉是不是要再瘦一點,這樣的曲線好看嗎?下巴要再縮一點嗎?顴骨是不是要再高一點?鼻樑上的反光夠強嗎?臥蠶是不是不夠粗?我要多像原來的那個她?
到底什麼才是「夠美了」?什麼又叫做「適切」?
就像是一直盯著文字久了,字會漸漸變成另一個你無法辨認的樣子,這叫做語義飽和。而追求肉體的美,有沒有飽和的時候呢?
突然間,我可以明白了關於歌詞裡迷失自我認同和身體焦慮這件事…原來我也迷失在這座恐怖谷裡了。
後來的很多調整幾乎都是建立在珊妮的判斷基準上才得以完成。(我已經壞掉了)
在這裡建議所有觀看恐怖谷MV的朋友要MV後段都看完,才能得到心靈療傷喔!
另一件讓我有很大衝擊的,是受訪者的訪談。
大概在很早期的階段,珊妮就決定了要與女人迷合作,訪談很多在各個領域有專長的女性,並邀請她們參與MV的演出。
拍攝的這兩天受訪的素人很酷:有棒球黑豹旗、跟男生一起比賽、還賞了12次三振的林庭瑋;開26噸卡車還自己去挑戰聯結車駕照的媽媽李佳玲;鑽研遺體修復的化妝品系教授陳姿吟;從八仙塵爆重新站起來和自己身體相處的陳寧;以自己白色外表為榮的繆沁琳;錄音室裡稀少的女性混音師黃文萱;以及業界少有的動態攝影師余靜萍。
受訪的藝人也很有趣:出道的時候被稱作艷星的丁寧、如水般承載眾人期待的田馥甄、外表一路受質疑卻始終回想創作初衷的徐佳瑩(並且想解放自己腮幫子)、因為做了音樂工作而變得強大的張凱婷。
一開始我對訪談的內容其實有既定的想像:大概是本來對外表很沒自信啊,但自從努力工作好好向上之後,煩惱就像魔法一下「碰」的不見了之類的制式回答。
但是隨著一個一個訪談開始,卻一直有種直球擊腦的感覺…原來真正從工作之中積累自己能力的人,有這麼巨大的存在感。從生活裡紮實地了解自己、產生自信、對自己坦然,再進一步接受自己、和自我共生的人真的很讓人尊敬,這比預期的有力量太多了啊!
能從生活裡積累這些力量的人,使得那些勵志書籍的精神喊話和網路上自怨自艾的抒情廢文,像灰塵一樣一吹就散了。
拜託接下來的訪談一定要看,真的很有啟發性!
她們有的克服了各種社會框架產生的身體焦慮、有的甚至根本沒有這些焦慮。在那瞬間,我才驚覺自己也變成社會框架的一部分了…在訪談的過程裡,我好幾次為了自己的愚蠢和自以為是反省…
回到電腦前的工作,當我為了五官的位置是不是要調1px而迷失在恐怖谷的時候,偶爾會不小心把濾鏡效果關掉。
螢幕裡眼睛鼻子和臉會一下子回復那個本來不怎麼「完美」的比例和組合。
「沒有比這個更美的了」我心想。
#恐佈谷 #RealBeauty #真正的美麗
聯結車無經驗 在 陳允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太魯閣號事件感同身受~
什麼是你人生最大的衝擊~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人生最大的衝擊
15~16年前我在這個平交道,體驗我人生最大的衝擊
在台東大學知本校區這條路以前叫做西康路後來才改成大學路, 台東的人叫這裡開發隊!
大概在15~16年前,我去桃園警察大學研究所進修,回來台東時,因為當時北迴沒有車班可以立即回台東,就只能繞道從高雄南迴回來,在高雄轉搭莒光號, 想說這樣子可以較快回台東( 這南北來回交通不便 也是許多台東人的經驗吧)
記得當時火車到台東應該晚上五~六點左右,應該還趕得吃晚餐的時段吧,就在要到台東之前,心理突然覺得很不舒服毛毛的,於是起身前往車子最後一節走過去,想到認識的人聊聊天,剛好遇到那時候的就業服務站黃站長,就和他在那最後一節較少人的車廂聊了起來了,聊著聊著車子己從知本發車往下一站康樂出發, 心裡想的就快要到台東了, 結果在經過這個平交道的時候,我的眼角餘光瞄到一台聯結砂石車,快到平交道放下來卻沒有煞車一直往平交道衝過來,我當時因為是坐在走道上的扶手和黃站長聊天,見狀之後下意識地立即往走道趴下,當時體驗了我人生最大的衝擊!坐在火車裡被聯結車重擊!
事後回神仔細察看,還好火車並沒有出軌,而聯結車已經被拉倒在路邊但是沒有熄火,引擎還繼續的冒煙當中,我回到原來的座位查看,原本的座位那附近竟然是那台聯則車的撞擊點, 還好車體並沒有變形,只有強化玻璃破碎,破碎的玻璃噴濺到一個女孩子的臉上還有頭髮,只記得她滿臉的鮮血,我於是立刻往車子的最後一節走打開走道的門,往下跳到鐵軌查看那台聯結車,因為那連結車一直沒有熄火,柴油引擎以經都冒出大煙, 我原本是想跳進駕駛座把引擎關掉並且將司機拖出來,但是那柴油引己無法熄火而且轉速不斷提高,出現了撕裂的巨聲,當時記得還有一直喊請那個司機熄火但他沒反應,我猜想應該是加油線被卡住要不然就是司機已經沒有意識還踩著加油,因為很可能會爆炸於是放棄救那司機,同時立刻協助巡疏散乘客,並且向消防隊及勤務中心通報!
後來回想這件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聯結車撞擊火車那瞬間,兩個鐵塊撞在一起那種巨大的動力抵銷時發出的混厚金屬聲響,我則是在這充滿了恐懼中感受到的巨大無比的衝擊力道,
這是我人生感受最大的衝擊,也是同車旅客所感受到的最大衝擊吧!
不過坐火車也被砂石車撞到這種機率實在很低
ps,我後來還有去打聽那名司機後來沒有死,還好不過受重傷而已,而車禍原因是疲勞駕駛打瞌睡!而我坐那班莒光號火車上的旅客,也很慶幸的並沒有人有重大的傷亡,那名女孩子也被送到基督教醫院 做清創手術 沒有什麼大礙,阿彌陀佛阿門善哉善哉 ~
今天晚上看到一年前撰寫的這則貼文,再度想到2年前普悠瑪宜蘭翻車及太魯閣號事故現場列車中內那些乘客的心情,實在感同身受, 這也是我們台東及花蓮地區的人共同的夢魘,遂做此文想當年,也希望鐵路局能夠痛定思痛加強鐵路的安全建設,保護花東地區人民行的安全,提供台東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請提供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這是多麼卑微而又迫切的要求
聯結車無經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210121/7L5WUJFRY5DOFJJZCHL7ALUWWA/
如果翻一下或有印象的人,應該就會記得教士有說過
龍井交流道向上路大下坡這邊被設置區間測速,這種大卡車下坡煞車失靈的事故絕對比之前還要更增加。
-
#今天直接驗證
-
公路總局:公路人 你們這堆沒在開車、沒開過大卡車的老人,真的以為向上路大下坡常常發生大卡車衝撞的事故,真的只是因為車速造成的嗎?
-
之前向上路下坡靠近屏西路路口的事故率這麼高的原因在於,你們的智障交通規畫在一個超陡大下坡的彎道處設了一個紅綠燈路口,可是最智障的不是路口,而是你們在還沒到路口前就設了一個限速50的測速照相。
#郊區開闊三線道下坡限速50是什麼邏輯?
-
這樣的配置會變成是車輛駕駛都必須在抵達路口前就強制先減速一次,之後再減速停等紅綠燈。而這個時候只要一個經驗差一點或車況差一點的大車駕駛經過,就會變成是當他為了在這個智障測速前減速就已經讓車輛的煞車系統嚴重負擔,轉變成是沒辦法在下面的路口停下。
#然後這些地方交通單位還是選擇把頭插在土裡硬說是車速太快造成
#快你妹 ←請自己配上老巴的聲音
-
-
現在有了區間測速之後會發生什麼更恐怖的事?
那就是大車駕駛連在直線無車的區段釋放煞車讓煞車系統降溫、回氣的空間都沒有,當今天交通流量很順暢的時候,大車駕駛還可以勉強在區間中段釋放煞車,最後要過測速點再一次性減速, #可是當今天交通流量一大的時候就完了。
-
#因為區間測速會強迫全部的駕駛通通把注意力放在時速
然後會變成一堆車通通變龜車,這個時候如果一台大車駕駛卡在這些車陣中, #就會變成是大車駕駛必須瘋狂的減速強迫自己與車流困在一起。
-
而意外就是這樣發生了
你說是大車駕駛經驗差,車況差才會發生事故嗎?
講這些話的人摸著你們的良心,然後問一下
#今天台灣這種廢物的考照制度已經養出多少雞腿駕駛與三寶駕駛
#今天台灣這種廢物的車輛驗車模式縱放了多少車況有問題的破車
然後你再來怪說是大車駕駛經驗差?車況有問題?
正常車況有問題的車在這種智障時速底下都難保不會出現意外啦!!!
#區間測速是台灣交通的毒瘤
從今天這起事故就能看的出來
聯結車無經驗 在 柴女阿美的大城小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因為陸續收到想當空中瑜伽老師的網友詢問,這篇就來嚴肅地解答關於瑜伽證照和我個人對於空瑜教學的想法。(不要看到正經的me就想轉台好嗎!)
一般來說,正規的瑜伽師資訓練,會是一個兩百小時的課程。每個教室開的課程都不一樣,不過內容大致上會包括解剖學、瑜伽哲學、呼吸、冥想、教學口令、體位法(不是你想的那種色的!)等等......。這個證書由提供課程的瑜伽教室發出,證書上蓋有 Yoga Alliance 的章。
Yoga Alliance 並不是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組織,它只是在瑜伽界普遍被認可的機構。也就是說,當你搬到一個沒有人認識你的地方,想找瑜伽教職時,那張證書就是第一步證明(之後當然還必須試教)。
這兩百小時,是最基本的瑜伽師資課程。其它像是修復瑜珈、陰瑜珈、兒童瑜伽、空中瑜伽,都應該是在兩百小時的訓練之後,另外「加上」的證照。就好像要先有小型車駕照,才能考大客車、大貨車、聯結車駕照。
這幾年空中瑜伽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尤其台灣。我觀察到兩個現象。
現象一:部分空瑜老師並沒有兩百小時墊上瑜伽師資的證照。
空中瑜伽的師資課程通常只要五十小時(但那其實是建立在你已經有墊上兩百小時的知識基礎上)。當開課需求多,而同時擁有墊上瑜伽和空中瑜伽證照的師資缺乏時,有些教室就會退而求其次,任用只有空瑜證照的師資。
我並沒有打算擋人財路。只有空瑜五十小時證照的師資真的比較差嗎?不一定。跟教學經驗和老師用功程度都有關係。而且前面已經說過,Yoga Alliance的證照並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也就是說,這樣的行為其實並不觸法。
現象二:空中瑜伽等於空中舞蹈?
空中瑜伽,是瑜伽。掛布的用途,是輔具。用來輔助比較困難的平衡動作,比如勇士三或半月式,或者在墊上瑜伽比較進階的倒立(頭下腳上),初學者都能利用掛布而輕易完成,以及幫助伸展和肌力訓練。我知道大家喜歡看起來很厲害的招式,我也喜歡,所以每堂瑜伽課都會教一到兩個花式體位。
但現在台灣某些空瑜教室的重心似乎變成了炫技和花式串連。不是不能跳舞或學「招」,而是如果只專注在漂亮招式的串連和拍美照放IG,忽略了基本功,課程名稱就不應該叫做空中「瑜伽」。
逆風的話說完了,我來告解一下自己不堪回首的教學經驗。
那時的我剛拿到證照沒多久,也當了跟班助理老師幾個月,總算獨當一面開始教課。
課堂上有個學生很緊張,不願意倒掛。我滿腔熱血,想幫助他走出舒適圈,並讓他知道倒掛真的一點都不可怕。他突破心房做了動作之後,呼吸也跟著平穩下來。
為了使他明白,只要掛布放在正確的位置,基本的倒掛動作,其實一點都不危險。於是,我用不小的力氣搖晃了他的掛布。
他用幾乎快要哭出來的聲音,叫我停手。
我停手了。當時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過了很久以後,想起這件事,才感到非常後悔。
我根本,是恐龍老師。
每一個人的情緒,無論在他人眼裡是多麼荒謬和渺小,都應該被好好看待。那些怕失敗的恐懼或是還沒有準備好的顧慮,都不是「想太多」。
我後來也常常在課堂上說,不要管你旁邊的人腿劈得多開、腰有多彎。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的身體需要什麼,以及準備好做什麼。
每一堂課,對我來說都是學習。
我在申請瑜伽教室實習時,被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覺得自己會是好老師?」
我說:因為我不是運動員,沒有舞蹈基礎,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媽媽。我有初學者的同理心,我要讓大家知道,空中瑜伽,是一個人人都可以接觸的運動。
這篇獻給想當瑜伽老師的網友。腳踏實地上師資班、拿證照,對自己負責,也對學生負責。開始教課後,別忘了買教學保險,保護自己,也保護學生。
以及,不要忘記初心。
#空中瑜伽
**工商服務:今年唯一一次的運動內衣合作文,你還不買爆!
兩件八折,三件七折,還有折扣碼,任何訂單都可以折抵至少$168。詳請請看置頂文。折扣期間延長到6/17。
連結在這裡:lihi1.com/ysr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