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聯發科hr電訪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聯發科hr電訪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hungys (hungys)看板Tech_Job標題[心得] 研替面試心得 (聯發科)時間Fr...
因為面試前在板上爬到不少資訊,所以當初就打算面完要上來回饋一下。
其實心得已經打好一陣子了,不過想說等紙本什麼的都塵埃落定再 po 上來。
# 背景
113 EECS學 + CS碩,有美國 UIUC CS 交換一學期的經驗,
研究是系統/安全相關,但我都不好意思說我在做研究 XDD
實習的部分在某知名 App 公司待過一年負責產品開發,去年也有在 MTK 暑期實習過。
另外有數個 App 開發競賽的獎項,不過都是有點久遠的事情了。
# 找尋目標公司
基本上很早就已經決定會找研發替代役的工作,主要是覺得當兵即便是一般替代役,
都有種浪費人生一年的感覺,尤其看了一些朋友的心得更是如此。
三月份的時候學校辦了非常多的企業徵才講座還有就業博覽會 (非研替),
當時想說趁著就博會去多認識一些以前不熟悉或沒聽過的公司,
不過走了一圈發現好像能去或想去的還是那幾間就是了 XD
最後主要考慮:群暉、聯發科、聯詠、瑞昱、KKBOX、Garmin、VMFive、趨勢、和沛
這順序當然也是稍微有點意義的,考量了包含公司發展性、興趣、薪資水準等等。
一般大家說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意薪水,反而應該考量能不能學到東西,
但我認為這幾間應該都能夠提升自己的戰力,所以很現實的薪水的影響力便提高了不少。
很可惜的是,以臺灣的現狀來說,純軟的薪水還是沒辦法跟豬屎屋比較 QQ
不過 MmNR 這類豬屎屋的部分,主要只考慮 Linux Kernel、Android Framework、
RTOS 之類的 team,純 driver 或 3gpp protocol 的部分我還是比較排斥的。
# 履歷準備
基本上履歷準備沒有花我太多時間,因為從大三開始一路的實習申請都會需要用到履歷,
所以我都有定期在維護,我自己是以下面幾個原則在寫履歷:
- 濃縮在一至兩頁以內,作品集可當做額外附件
- 條列式呈現、排版乾淨舒服、用字及大小寫精準
- 以由新到舊、重要到一般為排序原則
- 讓履歷看起來不失專業,但也不要吹噓
- 反覆試著以 HR、面試官角度檢視履歷
- 適度為公司、工作職缺客製化
至於中英文的話基本上我都以英文為優先,但我在面聯發科時兩個版本都有上傳,
結果 HR 印出來提供給主管的是中文版......
# 面試準備
我是在五月下旬曾經參加過聯發科辦的一個的活動所以拿到所謂早鳥面試的資格,
但說實在也是早到讓我措手不及:五月底上傳履歷、六月初安排面試時間,
然後在期末考、期末專題水深火熱的六月底面試......
因為時間上大概只有三四天的時間準備,所以就以爬前人心得文的方式來尋找準備方向:
- PTT Tech_Job 精華區面試心得
- 網路上找的 C 語言考古題
- Jserv「資訊科技產業面試模擬和工作咨詢」上面同學的模擬面試內容
- 快速複習作業系統、計算機組織
- 快速瀏覽自己整理的「Linux Kernel 學習筆記」
如果是要面群暉的話,因為面試風格比較接近 FLAG,需要著重的可能是資料結構、
演算法的部分,準備方向可以參考我之前面試 Google 實習時整理過的:
軟體工程師面試資源整理 (連結應該 Google 的到)。
# 一面
聯發科軟韌體工程師的一面會先有一個 C 語言的測驗,分成選擇填充題跟上機考兩部分。
選擇填充題的部分說實在考得滿刁鑽的,滿大比重是 pointer、reference 和
bitwise operation,我承認我猜了好幾題......
上機考題目不太複雜,用暴力法也能 AC,不過時間還是有點趕就是了(其實沒寫完)
不過好消息是考古題命中的比率相當相當高,但我考古題都只看了一兩眼沒有真的寫,
所以都只是「啊,這好像看過」這種殘念的感覺。
一面我總共被安排了四場,在兩天之內面完。除了一個台北的主管 concall 加入,
其他都是竹科總部,一共面了 17 個部門(全都是 WCT......)
一場表訂是兩小時,而每一場也都真的幾乎有用滿時間,有一場甚至到兩個半小時,
真的是體力、喉嚨的折磨,水記得多帶一點。
一面的流程基本上都是自我介紹 -> 面試官提問 & 技術問題 -> 部門介紹 -> 問題發問,
來的主管大多是技術副理或技術經理,極少數部門是派資深工程師。
聯發科面試可以使用投影機,所以我有準備一份投影片,主要內容除了學經歷介紹外,
放了三個 App(快速介紹而已)、一個專題、三個 course project 和一個黑客松作品。
因為我們 Lab 好像都沒這麼早就確定論文方向的,所以沒有特別放論文大綱或研究計畫,
而四場下來其實也都只有稍微被問一下研究方向而已。
在跑投影片的同時其實主管就會一直打斷問問題了,作品的部分特別喜歡問團隊分工、
遇到的困難、最難 debug 的地方,另外我也常被問到在實習時負責產品開發的經驗。
而被問到的技術問題通常都是從作品的細節延伸出來的,而且問題都會一直延伸再延伸,
遇到困難主管也都會給 hint。下面就稍微列出我有印象的:
- App 針對網路、藍芽連線不穩或中斷時所做的處理。
- 問題緣由: 我有個 App 是整合手機、平板並透過藍芽連線互動
- multi-threaded 的程式需要注意什麼?怎麼做 synchronization?
- 問題緣由: 專題的架構及特色就是基於 multi-threading
- lock 可以如何實作?spinlock、mutex、semaphore 的差異和實作?
考慮 single-core single-thread、single-core multi-thread、
multi-core multi-thread 不同情況呢?
- atomic 是什麼?可以怎麼實作?
- 問題緣由: project 有提到遇到 atomic 的移植相關問題
- user mode、kernel mode 的差別?trap 是什麼?簡單解釋 system call 流程。
- TCP 和 UDP 的差別?對 TCP 有什麼了解?
- pipeline hazard 是什麼?cache 是什麼?什麼時機會用到 cache?
- 白板題:隨意寫一個 sort int array 的 function
- 白板題:告訴你一個 protocol 封包的欄位配置,考慮跨平台的情況下應該如何定義
struct 結構?compiler 會做什麼?考慮 Big Endian 和 Little Endian 呢?
OS 的部分畢竟 Lab 就有在做系統方面的,而且修完 OSDI 感覺了解又更深一層,
所以應該回答的還可以,主管說「good」真的會讓信心大增 XD
推薦 113 的同學們一定要修一下 OSDI,至少面試能嘴砲多一點東西 XD
其實我甚至有兩場是完全沒被問到 OS、計組這類的技術問題,
可能是因為投影片準備的內容就太多,過去 project、實習經驗也算豐富,
反而很愛問我經驗類型的問題。而除了技術問題之外,
會問的不外乎就是人事資料表上面那些經典人生題,例如求學過程遇到最大的困難、
職業生涯的目標之類的,另外因為有交換學生的經驗,也常被問到是否有出國讀 PhD
或工作的打算。
部門介紹的階段很重要的一點是:請同時簡單做筆記。尤其是我面了 17 個部門,
到最後要勾面試回函上確定沒興趣的部門時真的是個艱鉅的挑戰......
最後的發問時間最好也事先想一些問題,不過我大概也只問了:
- 「聽說」WCT 工時都...... 所以實際上部門工作的狀況是?
- 平均 9-21,沒以前這麼誇張。(求證實 XD)
- 部門的新人訓練期和 training 方式、內容?
- protocol team 所需要的通訊相關知識程度?部門同仁的科系背景?
- L2-L4 其實很多人都沒背景或經驗,L1 則大多都是 EE 畢業的。
- L1 想找一些 CS 的人進去,但我猜通常聽完都被嚇跑了 XD
最後再 highlight 一下,面試回函千萬仔細考慮再開始勾,因為會影響到二面,
而且原本說研替最後部門結果可能會是抽籤決定的(也可能主管們會協調)。
我最後狠下心來把 L1 PHY 的 team 全都推掉了,protocol team 只勉強留了一兩個
L2-L4,因為我真的很不想讀 spec、寫通訊 protocol 啊 XD
# 二面
二面依照部門主管需求會安排多益模擬測驗,我個人是完全沒有考過多益的經驗,
只有考前幾天稍微看一下有哪種題型就上場了,但最後主管也都沒有提到分數,
可能就考得一般一般吧 XD
原本以為二面會是處長級,結果來的也都是經理等級的主管。
流程部分基本上跟一面一模一樣,還是有被問到少量技術問題。
特別注意的是,沒二面的部門不一定代表被刷掉了,
原本有個自我感覺良好的部門沒有進二面,一問之下才知道是一面就確定錄取了......
所以有疑問的話可以問一下 HR,甚至寄信問主管之類的 XD
# 隱藏關卡:HR 電訪
原本完全不知道聯發科有 HR 這關,PTT 上也很少提到(後來有查到一篇),
而且更奇怪的是在安排好時間、跟我說電訪完才會知道結果後,
隔天我又突然接到錄取通知!?
原以為可能這通電話大概就是講 offer 了,結果還是照原訂的問了一些過去的學經歷,
以及一堆經典人生題,約半小時左右就結束。於是又多煎熬了一個週末......Orz
# 整體時程
板上都說發哥要人很快,不過真的自己面試時也是等得很緊張,大概時程如下提供參考:
- D:上傳履歷
- D+7:一面時間確定
- D+22:一面(共四場)
- 根據板上經驗,通常有進二面的話三天內會通知。
- D+27:二面時間確定
- D+36:二面(共兩場)
- D+43:電話通知錄取部門
- 根據板上經驗,有錄取的話通常一週左右會通知,不然就是無聲卡。
- D+44:主管打來介紹工作內容、詢問兩個部門的興趣,後來說會回去再幫我協調一下
- D+45:HR 電訪
- D+48:電話通知改錄取部門、offer 內容
- D+85:收到紙本 offer
# 最後決定
其實本來主要目標就是放在聯發科與群暉這兩間,但硬要排序這兩間真的有些困難。
拿到聯發科 offer 後基本上這兩間以外的就沒有考慮了,
而想了許久其實對群暉還是有滿多 concern,例如底薪與期望有落差(52~55)、
進去才分 team(我個人覺得至少先分好大方向吧)、今年分紅打折又聽聞有砍新人分紅。
雖然是台北人但最後還是決定婉拒群暉的面試了,我不敢說這是最好的選擇,
但聯發科正好上了有興趣的部門,而且研替的選擇本來就是在賭博嘛。
至於新竹嘛...... 也是習慣了,反正假日可以回臺北嘛 XD
不過發哥開獎也是打折啦,但至少光底薪就贏過很多間了吧 QQ
不過還是滿好奇 WCT E7 研替年薪實際數字,歡迎分享或私訊情報 (?) XD
以上分享,希望能幫助到之後要面試的板友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3.250.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72202532.A.7A5.html
CS碩,已補上
強者我同學拿到群暉就別來笑剛開獎的發哥了 QQ
這我是不知道,但現在是找研替高峰期呀,今年應該研替還是找 200 個有吧?
base 低一點點點,應該沒有大家都 78K (?),不然就是我太弱了 QQ
不過現在分紅還能 +500K 噢...?
是沒有想像中難進,自認不算真強者 QQ (Google TW 兩年都一輪遊)
頂多是以前考試考比較好而已,不過我課外的經歷可能算比一般人多一點點啦
看你從哪個角度看,對開眼界來說當然很有幫助,
什麼 113 交作業大學號稱功課很重,都是假的!
我在國外修課承受的壓力真的是滿重的,意識到在國內還是太混了 XD
交換完我是會很想再出去讀研(PhD 沒興趣)或是工作,但花費 $$ 問題實在很現實。
BTW 如果你是說對面試找工作的話,我覺得應該沒有「直接」幫助。
PS. 我是有拿不少獎學金去的,如果沒有補助的話或許不會出去,就剛好是個機會這樣。
哪泥,居然被認出來嗎 XD (驚嚇)
其實意向書也是沒約束什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