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io 【人工島】這間公司曾為Google設計總部,今擬打造「漂浮城市」,容納1萬人能防禦海嘯、颶風⠀
.⠀
香港過去許多填海計劃所帶來的爭議不斷發生,像是「明日大嶼」計劃建議在香港島與大嶼山中間的水域建造人工島,雖遭到許多反彈聲音,但隨著香港的樓價愈來...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io 【人工島】這間公司曾為Google設計總部,今擬打造「漂浮城市」,容納1萬人能防禦海嘯、颶風⠀
.⠀
香港過去許多填海計劃所帶來的爭議不斷發生,像是「明日大嶼」計劃建議在香港島與大嶼山中間的水域建造人工島,雖遭到許多反彈聲音,但隨著香港的樓價愈來愈貴,供不應求的房屋狀況愈來愈多,香港社會對增加土地供應的討論愈趨熱烈。其實除了香港外,全球暖化使得世界上愈來愈多的國家與城市面臨逐漸消失的困境,比如有數據顯示馬爾代夫將在100年後沉入海底,因此世界上「人工島」的議題也已不在話下,最近就有知名建築事務所BIG(Bjarke Ingels Group)公布了「漂浮城市」計劃。⠀
.⠀
BIG是美國知名的建築師事務所,曾為 Google 設計總部,近期聯手麻省理工學院海洋工程中心和非營利組織Oceanix,公布了一個可以容納10,800人口的漂浮城市項目,更被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聯合國負責人類居住問題的機構)納入了《新城市議程》進行討論。⠀
.⠀
這個漂浮城市總面積達22萬坪,由六個正六邊形的浮島構成,每一個浮島都有各自的公共用途,包括醫療、教育、購物、文化中心等,且為了能夠適應各種氣候條件,浮島的設計可以抵禦洪水之外,亦能夠有效防止海嘯、5級颶風所帶來的侵害。⠀
.⠀
「漂浮城市」將會是個自給自足、永續的人造生態系統,能夠實現能量、水、食物與廢物的循環流動。底部是由一種稱為Biorock的生態岩石打造,Biorock是電解積聚溶解在海水中的礦物質形成的物質,一旦有電流流動,其結構就會無限制地增長,或是遇到損壞也能自動修復,可謂時間越久越堅固,而其硬度更是混凝土的3倍。⠀
.⠀
此外,水資源尤其重要,島上人民可用的飲用水源主要來自三個,第一個是來自屋頂、建築表面所蒐集而來的雨水,第二個是城市底部的海水淡化工廠,最後一個是透過太陽能電池板等裝置直接從空氣取出水分。而用於農作物灌溉的水量則採用新型種植技術,屆時所需水量將會比傳統農業少10倍。⠀
.⠀
居民在島上都會藉由搭乘電動車、無人駕駛汽車等代步;垃圾則會利用傳感器去紀錄垃圾袋的來處,鼓勵居民節約製造垃圾,有部分垃圾也會進行厭氧處理,轉為土壤肥料。⠀
.⠀
即便「漂浮城市」尚在概念階段,但此計劃的主導方則來頭不小,其曾被《Fast company》評為 10 家具備創新力的建築設計公司之一,被稱為「探索實用主義的烏托邦」。此外,此計劃更在聯合國人居署以「可持續漂浮城市」(Sustainable Floating Cities)的圓桌討論會上首次公布,發表者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米娜・默罕默德表示:「氣候相關風險對當今的城市造成越來越大的威脅,漂浮的城市可以成為應對這一挑戰的新模式。」⠀
.⠀
資料來源:Bjarke Ingels Group⠀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環球視野⠀
·⠀
更多有趣冷知識 @businessfocus.io⠀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 #follow4follow#like4like #igers #instafollow #followforfollowback
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明天(週二)早上九點半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資訊協會,將與律師、建築界人士聯合召開記者會對仲裁提出看法!重申行政院、台東縣政府應落實「向海致敬」、「將沙灘還給人民」的政治承諾,比照新北市政府經驗,將前瞻「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經費用於恢復杉原灣的自然海岸。
記者會中,將有律師針對 6.29億的仲裁結果進行分析,對「買回」的說法提出質疑。再由建築師對「拆美麗灣」技術、成本等務實層面提出看法,並呼籲政府立即著手進行研究評估,就「建築物該如何拆,才能將沙灘還給人民」與各界展開對話。
時間:109年10月27日(二)AM 09:30
出席者:
環境律師 詹順貴
曹羅羿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曹羅羿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 孫秀如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 黃斐悅
聯合聲明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OURs都市改革組織、台東反反反行動聯盟。
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在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專題系列講座二:混凝土怪獸?清水混凝土的光與影
8/15(六) 14:00-17:20
✨報名已額滿!!!https://www.accupass.com/go/SOSBrutalism
✨當天13:00開放候補「排隊」,13:50開放候補入場
本場講座以 #混凝土 為探討主題,邀請 #龔書章 老師擔任主持人,以及明星級陣容與談人,包含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黃聲遠 建築師、清水建築工坊 #廖明彬 負責人、姚仁喜 l 大元建築工場 #沈國健 合夥人、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陳冠華 系主任、以及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楊家凱 建築師。
共同探討混凝土這項媒材的自然特性,以及在實作上要如何運用粗糙質樸的混凝土,創造出富饒光影變化的空間,又接地氣的與台灣社會發展建立連結。
混凝土真的是粗獷無比的城市巨獸,亦或者是早已成為我們日常風景裡的夥伴呢?
///////////////////////////////
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
SOS Brutalism—Save the Concrete Monsters!
2020.07.04 SAT –2020.11.01 SUN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參觀資訊|全票100元、優待票80元(學生、65歲以上長者、10人以上團體),身心障礙者與其陪同者一名、12歲以下兒童免票(優待票及免票須出示相關證件)
週三學生日|每週三憑學生證可當日單次免費參觀
展覽介紹│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2260
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在 青創學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正義不遲到!
.
因父親鄒啓騯有感於工程爭議糾紛的案情複雜且金額龐大,許多廠商熬不過漫長的訴訟期而倒閉,便義無反顧擔任發起人,號召同業籌組「中華工程仲裁協會」,期能建立完善的爭議仲裁處理機制,快速並專業的解決爭議,一方面也紓解法院繁重的訟案壓力。
.
「中華工程仲裁協會」正式啟動後,全力協助各公司行號、公私立機構及團體解決相關工程爭議。鄒純忻接掌理事長後,經常風塵僕僕遠赴中國以了解兩岸仲裁制度的運作方式,亦到其他國家取經,汲取國外相關團體的運作經驗,藉此提升仲裁調解品質,協助更多企業與單位有效化解紛爭,更期許自己不負父親當年創會的初心與付出,讓協會的理念與使命,能夠永續傳承、圓滿實現。
.............................................................................
乘載著父親的企盼,鄒純忻以資深律師的角色在擔任中華工程仲裁協會理事多年後,自2017年9月起接下理事長重任,由於本身為宏景國際法律事務所負責人,仰賴著同時對於法律與工程領域的熟悉度,讓她面對協會未來在服務能量的強化與專業形象的提升上,也更加得心應手、篤定踏實。
▍父親熱心奔走籌劃 為產業發聲
鄒純忻的父親鄒啓騯,不僅擁有建築設計專業背景,同時也是華廈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並歷任「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全國建築師公會」理事長、「財團法人中華營建基金會」董事長、「全國建築師公會」理事長;當年因有感於工程施工過程中所引發的諸多爭議,往往金額龐大又案情複雜,漫長的訴訟期,許多廠商因不堪等待而倒閉,因此義無反顧擔任發起人,號召同業籌組「中華工程仲裁協會」,期能建立完善的爭議仲裁處理機制,有效解決工程紛爭,快速並專業的解決爭議,一方面也紓解法院繁重的訟案壓力。
2000年7月,鄒啓騯依據1998年頒布的《仲裁法》著手進行籌備,歷經2年努力奔走,串連營造、建築、土木、結構、水利、環工、應用地質、室內裝修、建材、不動產鑑定、工程顧問等,共計45個專業領域團體聯合發起申請設立,並經主管機關內政部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法務部、經濟部、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內政部營建署等單位審慎審查後,「中華工程仲裁協會」於2002年7月26日核准立案,正式啟動會務運作,全力協助各公司行號、公私立機構及團體解決相關工程爭議。
▍各路英雄好漢匯聚 陣容堅強不容小覷
協會敦聘全國工程及法律、產、官、學各界頂尖專業菁英,包含博碩士、律師、會計師、建築師、各科專業技師等仲裁人達400位以上,而會員團體大致分為三大類,一為產業類,如營造、室內設計裝修、建築開發與材料等商業同業公會及工程設計、建設、營造等公司行號;二為專業技術類,如建築師、土木、結構、電機、機械、工程、都市計畫等技師公會及事務所,第三為工程相關學會、協會、基金會、律師及工程顧問公司,目前共計有106個工程及營建相關專業團體,共同組成一個專門協助解決工程爭議的平臺。
「由於法官面對的案件過於多樣化,因此並非所有法官都具備工程相關專業知識,因此判決有時會難以令人信服,然透過仲裁制度來解決糾紛,往往較能合理解決雙方的爭議問題。」而所謂「仲裁人」,指的是具備特殊法律背景的專業人士,或各領域專業知識的專門職業人員,從事5年以上者,經過仲裁專業課程訓練,並測試成績合格者,送交法務部核定後,方可取得仲裁人資格。
一般而言,當爭議發生、雙方堅持異見,需要第三方公正人士評斷和裁決時,可透過訴訟或仲裁2種途徑解決,「依民事訴訟法規定,若爭議金額超過新臺幣150萬元,可以上訴到三審,不過依照法院審理程序,一審到三審可能就必須耗費至少10年時間,假設有一方不服判決再發回更審,往往歷經冗長纏訟,判決結果還是無法出爐,整個訴訟過程曠日費時、勞神傷財,對雙方當事人來說,都是一種難以承受的折磨與煎熬;這時候就可以選擇另一個更具時效性的解決方法-仲裁。」透過仲裁協會的協助聲請進入仲裁程序,聲請人與相對人可以選任自己信任的仲裁人,再由這2位仲裁人,推派第3位主任仲裁人,針對案件進行審理,召開詢問會議(等同於法院的「開庭」),由3位仲裁人與雙方各派代表一同出席,「依仲裁法規定,除非雙方另有協議,否則自仲裁庭組成時起,半年內就必須完成仲裁判斷,最遲僅得以延長至9個月內結案,而仲裁判斷又與法院確定判決有相同效力,因此仲裁制度相較法院訴訟,仲裁的程序顯然更快速、更有效率。」
▍任重道遠 捨我其誰
「我們所提供的服務,就是協助兩造完成仲裁程序的流程、提供仲裁人名冊以及協調詢問會的時間、地點,但不會介入案件的實質審理,是一個絕對中立的單位。與法院的差異點,其中之一即在於民事案件開庭為公開審判,判決書會公告在網站上供各界查詢;反之,仲裁除非雙方同意公開,否則原則上是全程秘密進行,包含申請、詢問會的過程與仲裁結果絕對保密,非相關人士無法知悉相關的商業機密,可確保雙方的權益不會受到侵犯。」
鄒純忻自從接掌中華工程仲裁協會理事長後,用心秉持充實仲裁人學識素養的創會宗旨,不僅經常風塵僕僕遠赴中國大陸的仲裁委員會進行交流,也擔任中國大陸的仲裁員,以了解兩岸仲裁制度之運作外,亦到其他國家取經,汲取國外相關團體的運作經驗,積極舉辦座談會與研討會等多元教育訓練課程,提供仲裁人一個接受訓練、增進實務經驗的交流學習平臺,期藉此提升仲裁調解品質,協助更多企業與單位有效化解紛爭,更期許自己不負父親當年創會的初心與付出,以及對她的殷殷期待,讓協會的理念與使命,能夠永續傳承、圓滿實現。
#創業誌
#鄒純忻理事長的創業故事
#中華工程仲裁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