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聯合國貧窮線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聯合國貧窮線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聯合國貧窮線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聯合國貧窮線定義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7萬的網紅范琪斐的美國時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的 #新聞短打 我們來看友邦海地發生的大事。海地總統摩伊士 (Jovenel Moïse) 當地時間週三清晨在太子港附近的私宅被闖入的槍手殺害,夫人也受到重傷緊急轉送邁阿密治療,讓海地動盪的局勢更加惡化。 海地是加勒比地區第一個脫離殖民統治獨立的國家,也是第一個由非裔主導、奴隸起義建立的國家。...

  • 聯合國貧窮線定義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8 17:33:15
    有 999 人按讚

    今天的 #新聞短打 我們來看友邦海地發生的大事。海地總統摩伊士 (Jovenel Moïse) 當地時間週三清晨在太子港附近的私宅被闖入的槍手殺害,夫人也受到重傷緊急轉送邁阿密治療,讓海地動盪的局勢更加惡化。

    海地是加勒比地區第一個脫離殖民統治獨立的國家,也是第一個由非裔主導、奴隸起義建立的國家。但她同時也是美洲最貧困的國家,2019年人均GDP只有1272.5美元(折合新台幣約35,655元),1,100萬人口有超過一半在聯合國定義的貧窮線以下。長期的內亂、治安不佳以及無秩序讓海地長期處於低度開發國家之列。

    上一次海地出現在國際新聞版面上,是2010年海地大地震,那一次地震幾乎摧毀首都太子港,絕大多數的公共設施都在地震中被摧毀,接著2016年的馬修颶風更橫掃整個海地。政府長期失能的海地仰賴聯合國海地穩定特派團 (MINUSTAH) 協助重建,但在特派團於2017年結束任務後,海地的經濟狀況仍然沒有明顯好轉,治安敗壞、經濟不振的困境仍深深影響海地。

    海地的問題不只有天災,也有長年軍事政變、政治鬥爭的問題,從1804年獨立以來幾乎沒有穩定的民主政府。2017年選舉出線的摩伊士總統在被暗殺前正陷入憲政爭議,反對黨指控摩伊士的任期早在今年二月屆滿,摩伊士則聲稱由於2017年的選舉訴訟導致他延後就任,他的任期應該算到2022年。

    而在繼任人選部分,摩伊士總統才剛在週一任命新任總理亨利 (Ariel Henry) ,但還沒有進行交接。同時在先前一系列政爭中摩伊士總統解散了國會並延遲國會選舉,目前海地眾議院處於一個議員都沒有的懸缺狀態,參議院僅有1/3的議員在任。

    更麻煩的是,依據海地憲法規定在總統缺位時應該擔任臨時總統的最高法院院長又因感染COVID-19,數日前才病逝,這讓海地立刻陷入了政治僵局。無論是目前聲稱暫時領導緝兇工作的看守總理喬塞德 (Claude Joseph) 或者週一才剛被任命的新總理亨利,似乎都未能真正掌握權力,海地看來還要動盪好一陣子。

    台灣與海地有邦交,2018年摩伊士總統曾訪問台灣,台灣的農業技術團也在海地運作多年。在這裏我們希望海地人民能平安渡過此次政爭,同時我們也會針對海地局勢後續發展進行報導。

  • 聯合國貧窮線定義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04 07:37:00
    有 20 人按讚

    【風傳媒】世銀:黎巴嫩「一半人口」明年將成窮人

    黎巴嫩陷入史上最慘經濟危機一年多,境況只有愈來愈糟,世界銀行1日稱,黎巴嫩今年的GDP至少將倒退19.2%,2021年恐怕將有一半人口都將落入貧窮線之下,世銀批評黎國政府「刻意的低效率政策」是造成經濟衰退如此嚴重的主因,要求當局盡快改革。國際組織也將提供約新台幣96億元的援助金,並確保黎巴嫩人民直接受惠,挺過這場危機。

    2021年半數人口落入「貧窮」狀態

    世界銀行黎巴嫩經濟觀察小組(the World Bank Lebanon Economic Monitor)在最新報告中警告,爆發經濟危機的黎巴嫩,2019年GDP已經倒退6.7%,但受到疫情與大爆炸重挫之後,2020年預估更將倒退高達19.2%。

    世銀指出,情況若再持續下去,2021年黎巴嫩恐怕將有半數國民都成為世銀定義的「貧窮」狀態,即每天收入在3.1美元以下。2019年,黎巴嫩已有45%人口符合「貧窮」定義,而符合收入在1.9美元的「極度貧窮」人口則有22%。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也在2日表示,國際組織已經承諾拿出高達3.38億美元的緊急救助金,而且將直接跳過失去人民信任的黎國政府,透過值得信任的非政府組織發放到民眾手上。

    馬克宏2日在法國與聯合國共同舉行的會議上宣布,國際承諾立刻提供援助金,支援黎巴嫩人民的糧食、健康照護、教育與文化研產保存等需求,希望能順利重建8月貝魯特大爆炸造成的嚴重損害。
    經濟、疫情、爆炸三重危機

    今年8月4日,貝魯特港口倉庫存放的大量硝酸銨引發驚天爆炸意外,衝擊區域蔓延好幾公里,至少200人死亡、6500人受傷,逾30萬人房屋毀損,損失至少高達4500億元。爆炸也直接摧毀了黎國在港口的主要穀倉,引發糧食危機。

    黎巴嫩自2019年秋季以來,早已陷入嚴重的經濟與金融危機,長年與美元掛鉤的黎巴嫩磅貶值超過85%,隨之而來的快速通膨、外資撤離、企業倒閉等連鎖效應,造成無可避免的失業率飆升,迫使數十萬人走上街頭抗議政府失能、要求改革。

    雪上加霜的是,新冠疫情爆發後,本就積弱不振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數據,人口僅約690萬的黎國累計確診病例高達13萬人、死亡人數1055人,而且真實情況應該遠比這個數字更高。貝魯特市半數醫院都已停擺,歷經大爆炸只讓這一切更加慘不忍睹。

    馬克宏2日在法國與聯合國共同舉行的會議上宣布,國際承諾立刻提供援助金,支援黎巴嫩人民的糧食、健康照護、教育與文化研產保存等需求,希望能順利重建8月貝魯特大爆炸造成的嚴重損害。
    經濟、疫情、爆炸三重危機

    今年8月4日,貝魯特港口倉庫存放的大量硝酸銨引發驚天爆炸意外,衝擊區域蔓延好幾公里,至少200人死亡、6500人受傷,逾30萬人房屋毀損,損失至少高達4500億元。爆炸也直接摧毀了黎國在港口的主要穀倉,引發糧食危機。

    黎巴嫩自2019年秋季以來,早已陷入嚴重的經濟與金融危機,長年與美元掛鉤的黎巴嫩磅貶值超過85%,隨之而來的快速通膨、外資撤離、企業倒閉等連鎖效應,造成無可避免的失業率飆升,迫使數十萬人走上街頭抗議政府失能、要求改革。

    雪上加霜的是,新冠疫情爆發後,本就積弱不振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數據,人口僅約690萬的黎國累計確診病例高達13萬人、死亡人數1055人,而且真實情況應該遠比這個數字更高。貝魯特市半數醫院都已停擺,歷經大爆炸只讓這一切更加慘不忍睹。

    過去20年來,法國多次提供黎巴嫩經濟援助,舉辦過至少4場國際會議,替黎巴嫩籌得240億美元的巨額優惠貸款與資金。上一場是2018年的雪松會議(CEDRE),在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各國願意拿出110億美元的援助金,但還是沒有激勵黎國改變。

    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RW)2日也罕見呼籲對黎國的腐敗政治人物施以制裁。該組織比紹:「法國應與其他國家合作,公開那些導致人權迫害的腐敗證據,制裁應為腐敗負責的領導人,並啟動復振興計劃。」

    人權觀察補充:「如果黎國一半的資本蒸發,領導人物卻能逃過責任,他們就不會因為阻撓改革而感到懊悔,並在國家傾頹之際,仍會繼續竊走屬於人民的大量財富。」

    國際援助以人道優先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日透過視訊表示,世界銀行、歐盟與聯合國共同提出了《改革、振興與重建框架》(the Reform, Revitalise and Reconstruction Framework,3RF),能幫助黎巴嫩人民慢慢從百廢待舉的危機站起來,此框架將根據黎國人民的長期需求來評估援助工作,並將重點放在最脆弱的群體處境。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相較於CEDRE會議還試圖挽救黎巴嫩經濟發展,2日的會議目標只能擺在「減緩衝擊」。馬克宏指出,國際社會至今已經提供黎國的援助有:12500噸麵粉、73000人份的救濟金、17000份糧食券、25000人份的臨時庇護所、8000戶住宅修補,以及足供90所學校宇30座醫院使用的補給與設備。

    80多歲的黎巴嫩總統奧恩(Michel Aoun)在會議上表示,非常歡迎任何援助,「無論是以何種方式、機制、工具或管道」送到人民手上,只要是由聯合國與援助國監督就好。奧恩也說,黎國正在與世銀合作,嘗試建立緊急的社會安全網,保護在經濟與疫情危機中最需幫助的人。黎巴嫩採議會民主制,總統僅為國家元首,實權主要掌握在總理手上。

    #國際 #政治

  • 聯合國貧窮線定義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7-20 08:00:00
    有 46 人按讚


    都是They的錯?

    說得好像兵敗逃到臺灣也是台獨的錯⋯⋯

    恕我無法支持国民黨。

    這樣的言論,看在空一格 蔣公眼裡應該會傻眼,而收留這群流亡的中華民國政權的国民黨的臺灣,錯在哪裡? 反抗也反抗了,卻還一堆人深信国民黨。2020我們不能再沈默,一定要守護臺灣。

    國家是臺灣,中華民國只是殖民政權。
    說日本是侵略,當年国民黨也是,共匪跟台獨都殺的你們,還有臉代表臺灣?

    「我沒有不譴責中國,我只是譴責你們所有人。」

    在周錫瑋的這句話裡面,我彷彿聽到了國際孤兒的憤恨與悲涼。如果說這段半小時的訪談能夠看出什麼,我想最「貫徹始終」的就是周錫瑋與他所代表的中華民國傳統所流露的「憤恨不平」吧。

    ──────────────────

    完整版訪談(英文):https://bit.ly/32wXmHD
    完整版訪談(中文逐字稿):http://bit.ly/2XYsFfU
    訪談片段(中文字幕):http://bit.ly/2JGsvRC

    ─────以下文長───────

    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訪談。在這段由德國之聲名為「衝突區」的節目中,訪談主持人與受訪者彼此朝對方不斷開火,卻也一再閃避對方所丟來的核心問題。雙方看似心平氣和,私底下或許也是波濤洶湧;雙方看似劍拔弩張,但卻也維持了某種鬥而不破的默契。而如果說這段半小時的訪談能夠看出什麼,我想最「貫徹始終」的就是周錫瑋與他所代表的中華民國傳統所流露的「憤恨不平」吧。

    「我們是台灣,他們是大陸,我們一起就是中國,一個中國。如果你真的認為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有這麼嚴重,為什麼你們歐洲人,和世界上所有人,與聯合國的會員國,都試著要跟中國合作,跟中國對話,跟中國一起解決問題?」──周錫瑋。

    周錫瑋對德國之聲所代表的歐洲與西方的質疑,看在某些人眼中固然荒謬,卻也反映了傳統老一輩中華民國派的認同與感受。他的言詞中流露非常多的苦澀與不平,想來是想到這些西方人當年竟轉而承認中共而非中華民國做為中國代表,如今卻還要「被拋棄的自己」作為對抗中共的馬前卒。這種不滿、苦澀與憤恨,在後面談及軍售與釣魚台的段落中更是嶄露無遺。對周錫瑋來說,西方人除了不賣最好的F-35戰機給中華民國,也不把釣魚台的歸屬還給中華民國,更不用說還不承認中華民國的中國代表權。

    於是,周錫瑋的一言一行間,在在都流露著「你們到底有什麼資格來質問我們不把中國當敵人」的態度。

    對此,德國之聲的主持人提姆.賽巴斯汀也以「這是在做貿易」來回應。實質上也是迴避了為何他們過去如此天真、自己是否在這過程中成為霸凌者共犯的質疑。

    周錫瑋接著指出,台灣人應該去中國和中國人「一起工作,成為他們的朋友,成為他們的兄弟,並改變他們」。然後他半是狡辯、半是認真的說,就和西方人做的事情一樣。

    事實上,周錫瑋在回應這場訪問的所有問題時,幾乎都帶有一個附加反詰:你們西方人(管他歐洲人還是美國人)也是這麼幹的,憑什麼我就錯了。

    被問到立場親中、主張貿易與對話,他就扯你們歐洲也是如此;被問到中國干涉台灣選舉,他也反問美國不也是想如此;被問到中國壓縮台灣的外交空間,他反說是你們(西方人)造成的,誰叫你們自己先帶頭不承認我們。

    當然,周這樣的說法顯然無法應付「台灣與中國的關係顯然與世界其他國家不同」、「其他國家並未面臨中國併吞」這樣的質疑,更無法應對「當西方改變態度」、「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放棄透過交流來改變中國」這樣的跡象出現時,他又該拿什麼理由回應。所以當他被德國之聲問到「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中國能夠被改變」時,只能很強詞奪理的回答「中國沒有派兵鎮壓香港反佔中」作為中國可被改變的象徵。

    周錫瑋另一個很老派中華民國的觀點,呈現在他對日本帝國侵略念念不忘的國仇家恨中。面對主持人有關「中國霸凌」的質疑時,他搬出了「綜觀歷史,日本人才是侵略者」的回應。他這樣時空錯置的回覆,自然也逼使賽巴斯汀反問「你想活在歷史,還是活在現在?我講的是現在,但你一直拉回到過去。」

    周錫瑋顯然活在歷史裡,活在國府播遷來台、活在聯合國仍有中國代表席次、活在中美斷交、活在保釣運動的那些日子裡。但說起來這到底何錯之有?或許忠於自我認同並沒有什麼錯,只不過就像主持人所質疑的,有可能會混淆過去與現在。

    就像周錫瑋在回應主持人的質疑時,也會不小心脫口而出的「中華民國就是台灣」一樣,這也是一種歷史與現在的混淆。「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幾乎也是現在執政黨的態度,而如果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又怎麼能同時是中國、進而爭取中國席次的代表權?又怎麼能說這不是某種分離主義(至少也是華獨吧)?

    周錫瑋無法回應這樣的混淆,而這很可能也不完全是他的錯。畢竟就連這個國家的憲法法理與我們客觀存在的事實中間,早就存在許多一言難盡的矛盾與衝突。

    主持人賽巴斯汀不斷透過各種問題,試圖詢問周錫瑋對中國文攻武嚇與兩岸統一的真實想法,試圖探究為什麼周錫瑋與他所代表的力量並不起身抵抗或反擊的原因。

    這其實是一個周錫瑋沒辦法用「因為你們也沒有啊」來塘塞的問題。所以他訴諸憲法,訴諸中華民國的「一中」憲法。憲法希望一中、憲法冀望統一,所以即使人民並不想,我們(或至少我周錫瑋)也要往這個方向前進。

    無論周錫瑋的抗辯有多麼荒謬,這仍是這座島嶼、這個國家所無法迴避的重要問題。一部與現實脫節的憲法,自然只會產生與現實脫節的憲法捍衛者。

    主持人賽巴斯汀(再次)循循善誘,提醒周錫瑋「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指出他一方面「想和中國保持和平、想與中國經貿往來以賺錢」,另一方面又想「透過參與來讓中國民主化、不把中國當敵人」這兩種思維與現實間的難以調和之處。顯然對主持人來說,過去的二、三十年來,已經足以顯示這樣的「實驗」是行不通的了。

    面對主持人「當你們已經沒有迴旋空間、必須攤牌時,你們國民黨到底有什麼對策」這樣關鍵且直接的質疑時,周錫瑋只好(居然)回以「我們有政策,我們希望以台灣來統一中國」這樣在主持人聽起來更不切實際的答案。賽巴斯汀直言這是「幻想」,而周錫瑋則強硬回擊至少他有「勇氣」這麼說,彷彿這樣就足以證明他可以面對中國威脅。

    把周錫瑋抹紅並沒有什麼意義,但他所揭櫫的(或說國民黨來台後長期所維持的)「政策」卻同樣困難到幾乎難以認真看待其意義。

    除非,你真的相信「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套說法具有恆常性(又是歷史!)。那麼也許你就不會那麼絕望。在周錫瑋看來,這樣的想法並不荒誕,因為他長期所受的中式教育裡就是這麼說的,(中國)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沒有可以永遠維持的中央強權。不管現在的人民想要什麼,歷史就是會這樣走,也應該這樣走,「這是人性」。

    但如果你真的把「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視為某種自然率,你很容易就會忘記分與合都是人為的結果。而有的時候要促成這個結果,你必須得起身抵抗。

    但對周錫瑋來說,這個時機仍遠遠還未到來。他說:「如果你不參與他們、不加入他們、不以他們有改變的可能來對待他們,那麼什麼好結果也不可能有。」這話聽起來有他的道理,但「衝突區」的主持人並沒有打算就這麼放過受訪者。

    「這和綏靖主義只有一線之隔吧?」賽巴斯汀反問。對此,周錫瑋欣然承認,還附上一句「而且你得是真心的才行(do that from your heart.)」。

    顯然,賽巴斯汀得到了他要的答案。但他還不滿意,他接著拋出了李明哲的問題來看周錫瑋怎麼面對中國日漸惡化的人權問題。

    「我曾經試圖說服中國釋放一位婦人,她在今年被釋放了。」周錫瑋試圖以此轉移對李明哲案的無能為力。同時不忘酸一下執政的民進黨,「此地政府又為此做了什麼?」

    顯然,看在周錫瑋眼中,「毫無作為」的民進黨政府比抓人的中共政府更可議。賽巴斯汀無心在這個議題上鏖戰,只得把話題轉移到香港反送中事件上。

    周錫瑋自然不打算隨之起舞。當面對主持人對香港人權在中國治下的下滑,周錫瑋轉而訴諸「反觀民進黨政府治下的中華民國,自稱重視人權,但卻打算實施戒嚴,做出比中共在香港所為更嚴重的事情」。周錫瑋說的顯然是指「國家安全法」,憂心回到冷戰對抗局勢可能會對台灣人權的戕害。

    「你不覺得香港的事件顯示了中國不會信守民主改革的承諾嗎?」賽巴斯汀再次不打算回應這個問題(或許德國之聲會因此被深藍認為是民進黨開的吧),決定堅持在香港議題上。

    周錫瑋對此不置可否,他回說:「我認為,我們應該改變中國,我們應該讓中國變得更好。」

    賽巴斯汀沉默了兩秒,說道:「但你應該先對中國說不。」

    「你怎麼知道我沒有?我每次去都有對他們說要實施民主化。」周錫瑋抗議,滿是委屈。或許是因為他就和主持人說的一樣,知道自己的努力其實沒有帶來成果。

    而這樣的委屈,與憤恨不平的敵意之間也只有一線之隔。

    當周錫瑋最後被主持人質問他閃躲中國用資訊戰和假訊息干擾台灣時,周錫瑋只能再次老調重彈:「對,他們是這樣幹,但(你們)其他國家又何嘗不是?」

    對於台灣能如何對抗「中國資訊戰」,周錫瑋提議主動出擊,讓台灣變成一個更開放的社會,像西方一樣。然後又不忘抨擊執政黨,不要像本地民進黨政府一樣,「太強調本土化,忽略國際化」。

    這樣的敵意無所不在,只要談到中國,只要談到無能為力,這樣的憤恨不平就會從周錫瑋的言行中顯現出來。

    「我們試圖打造一個真正的民主,而民進黨正在毀滅我們的民主;我們想要打造與中國大陸的和平關係,我們想要在此打造一個更好的社會,想要引進你們西方人的制度與價值到台灣來。我們是這麼的努力。」

    周錫瑋未說出口的台詞是,我們這麼努力了,你們西方人為什麼都看不到,為什麼不幫中華民國,為什麼不正視民進黨正在「摧毀」島內的民主。

    都是西方人的錯,都是民進黨的錯。

    「我沒有不譴責中國,我只是譴責你們所有人。」在周錫瑋的這句話裡面,我彷彿聽到了國際孤兒的憤恨與悲涼。對此我的情緒比較複雜,因為想到這座島上的國際孤兒又豈止他一人。而或許也是這股憤恨與悲涼,讓他對「他者」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

    就像周錫瑋與賽巴斯汀在「貧窮線」定義上的爭執一樣,兩造對於何謂「事實」的看法已經出現無法調和的重大歧異。而這並不是因為真相不可得,而是因為周錫瑋已經不相信西方人所說的某些「事實」,而寧願用自己的另一套標準來建立「新的事實」,一個具有周錫瑋特色的事實。

    周錫瑋顯然沒有意識到這和他說的要「引進西方價值與體系好讓台灣變得更開放」之間有什麼樣的矛盾存在。

    「如果一切都無法按照計畫進行,中國入侵台灣,你會為台灣而戰嗎?你最終的效忠對象為何?」冷不防地,賽巴斯汀老先生拋出了他最後一個刁鑽問題。

    「我們效忠中華民國,效忠中華民國憲法。如果中國侵害我們的憲法,我會為了保護人民而挺身抵抗。」

    作為一位中華民國支持者,周錫瑋的答案似乎也只能是如此。而對島上其他不認同他的人來說,或許也只能期待周錫瑋對「侵害」兩個字沒有另一套自己的定義。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