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聯合國年齡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聯合國年齡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聯合國年齡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聯合國年齡定義產品中有4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7萬的網紅World Gym健身俱樂部 Taiwa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老年人是指年齡超過65歲者。 但不是指要到了65歲才開始運動喔💪,若自身有良好的運動習慣,愈早愈好,就可以延緩老化或病痛上身,對自己、對家人好處多。 🧐該怎麼開始?最重要的是「建立觀念」,自然會朝正確的方式進行。👍 #健身 #規律運動 #高齡健身...

聯合國年齡定義 在 南聲生生難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9:52:23

《#保釣運動全紀錄》|#本田善彥|#聯經出版 #保釣 除了捍衛宜蘭漁民的生存權外,本書談論更多是關於藉由爭取外島態度反應統獨於否的立場問題。《保釣運動全紀錄》是一本由日本媒體本田善彥採訪#台灣、#中國、#香港 的相關保釣人士所整理出,綜觀認識保釣脈絡之報導。架構分為三個部分,從最初保釣發生及在北美...

  • 聯合國年齡定義 在 World Gym健身俱樂部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6 16:00:37
    有 188 人按讚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老年人是指年齡超過65歲者。

    但不是指要到了65歲才開始運動喔💪,若自身有良好的運動習慣,愈早愈好,就可以延緩老化或病痛上身,對自己、對家人好處多。

    🧐該怎麼開始?最重要的是「建立觀念」,自然會朝正確的方式進行。👍

    #健身 #規律運動 #高齡健身

  • 聯合國年齡定義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08 07:30:00
    有 192 人按讚

    ◉不是老年人的你也該思考「當老人多過於小孩時,我們未來生活會變甚麼樣子?」:2025,每五個人就有一人65歲以上,480萬個初老人口,卻只有240萬個幼兒,四成沒有兒女,五成沒有孫子,七成的人住在六大都…
      
    ■高齡化對台灣是危機還是轉機?
    這不是一個世代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整個世代的難題,你我都必須面對,我們該如何準備?
    ▸「57歲的流行天后瑪丹娜」2016年的來台演唱會,於開賣15分鐘後門票旋即售磬。
    ▸ 「71歲的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自稱Stan哥,忙著推動台灣優質生活跟競爭力。
    ▸ 「84歲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將公司帶到世界級的強盛企業,任何對景氣的預測都被視做煉金石。
      
    他們活得精彩有活力,身份證上年齡完全不能約束他們。我們也期待每位老人都能像他們一樣青春、活力,然而… 10年後的台灣社會人口結構,2位老人,只有1名幼兒,每3個小孩要扶養1個老人,4成沒有兒女,5成沒有孫子,7成的人住在6大都…。
      
    迎接這樣超高齡且多數聚集在大都會的人口結構,你可曾想像過自己的生活樣貌?你可以選擇世代融合,也可以視他們為養不起的未來,端看你今天設下什麼樣的願景!【註1】
      
    ■高齡社會的衝擊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當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百分之七時,稱為「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達到百分之十四時稱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達到百分之二十時,則稱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統計,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註2】
      
    ■現行台灣老年福利
    因應高齡化社會趨勢,台灣政府於2015年再次修正公布施行《老人福利法》,期望使政府以及民間可以就經濟安全、健康維護、生活照顧和社會參與層面更積極推動各項老年福利服務。
      
    ■不斷完善的長期照顧
    根據衛福部的「長照十年計畫2.0」,長期照顧制度(以下簡稱長照)的開端可以從1998年行政院衛生署通過的「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談起,而長照服務的雛形則為2000年所推動的「建構長期照護先導計畫」。
      
    爾後,為了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現象,行政院於2007年核定「長期照顧十年計畫」(簡稱長照1.0)作為應對。2015年時,為健全長照服務體系的發展,使資源更加全面、服務更具品質,讓失能者得到適當的照護,長期照顧服務法正式上路。
      
    2016年,為了建立蔡英文總統希望達到的「平價、優質、普及的長期照顧體系」,開始推動「長照十年計畫2.0」(簡稱長照2.0),設置長照基金以改善長照1.0資金缺乏的問題。
      
    ■未來趨勢 -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根據衛福部長照專區的資料顯示,近幾年政府普設以社區為基礎的預防及照護體系「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以下簡稱關懷據點),截至2017年5月底全台灣已有2710處。
      
    關懷據點的功能除了可以做到最基本的電話問安、關懷訪視、供餐以及健康促進活動,還會舉辦多元課程以及活動,讓老人可以進行終身學習和興趣培養。范馨文說道,希望透過關懷據點不只是可以幫助較弱勢的老人、讓普通老人家之間交流,更希望可以跨世代的去影響到兒輩、孫輩,讓世代間進行交流、彼此尊容,進而形成一個健康的老化社會。
      
    ■不是老年人的你也該思考
    或許很多人現在還不需要面對自己因為老化導致身體上、生活上的問題;但是很有可能需要面對家人的老去,這時候身為照顧者就會面臨照護老人的經濟壓力、安置問題等等。
      
    隨著醫療科技越來越發達與進步,相信人類平均壽命將會越來越長,政府所推行的老年福利政策顯然會成為未來社會談論的重點。或許每個人都該居安思危,多去了解相關的議題,進一步進行規劃,讓未來不論身為照顧者或邁入老年時都能受到最大的保障。【註3】
      
    ■把危機變轉機,攜手開創不老台灣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老人福利組副組長陳美蕙」說,社會面對銀髮族,態度要改變了。 許多銀髮族可以不必坐博愛座,例如一位住在台北市的85歲長者,每天健走運動,滿頭白髮的他精神奕奕,每次上了公車遇到乘客讓座,他還拒絕,引人關注。除了個人要從小就認識到自己可能活很久,必須預做各種準備,了解老化對社會雖是挑戰,但也可以是機會。
      
    ■規劃老人生活 現在開始準備
    近幾年來國際社會也不再完全負面看待老化,而認為老年潮也能帶動銀髮產業。前韓國保健福祉部長官、現任「國際老年學及老人醫學會」(以下簡稱IAGG)會長車興奉來台演講時,開宗明義就表示,到2050年,全球有21.8%的人超過60歲,有4億多人超過80歲。
      
    因此各國都在研究銀髮產業。他說,荷蘭人已創造了「gerontechnology」(老年科技)的英文新字,產業界也在設計適合長者使用的住宅、通訊、保健、休閒產品,例如,遠距醫療、追蹤失智長者的無線通訊器材,帶動另一種經濟成長。
      
    車興奉表示,壽命延長代表營養、衛生、醫療、教育、經濟發展有長足進步,這是人類的偉大成就。只要正面對待,未必是世界末日。彼得‧皮特森在《老年潮》以「灰色的黎明」形容老年潮是轉機,只要有所準備,善用老人人力,創造新格局,天亮之後的明天,可以變得更好。
      
    「你可以不婚、不生,但不能不老!」陳美蕙如此形容老年對每個人影響深遠。現在是重新認識老年、開始規劃老年的時候。你,準備好了嗎? 【註4】
      
    ■高齡長照相關議題:【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出版品
    ▸我國高齡長者健康識能之決定因子及其健康結果: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8-4/
    ▸醫療體系在高齡化社會的因應策略(二)落實在地老化目標: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7-4/
    ▸醫療體系在高齡化社會的因應策略(一)從醫院到社區:高齡化社會的新挑戰:https://forum.nhri.org.tw/book-106-3/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康健雜誌)「2025無齡世代」 :https://topic.commonhealth.com.tw/2025book/
      
    ∎【註2】
    (國家發展委員會)高齡化時程:
    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695E69E28C6AC7F3
      
    ∎【註3】
    交大喀報CastNet 「該如何面對高齡社會的衝擊」
    https://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14543?issueID=777
      
    ∎【註4】
    (遠見雜誌)「面對老年生活,你開始準備了嗎?」:https://event.gvm.com.tw/2015schroders/aging03.html
      
    ➤➤照片
    ∎【註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化社會 #高齡化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聯合國年齡定義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28 19:07:07
    有 8 人按讚

    【專欄】陳惠萍:什麼是理想中的美好城市?從大城小鎮的永續實踐一窺究竟.....(12/23/2020 天下雜誌CSR@天下)

    作者:陳惠萍

    城市是人們居住、打拼的地方,「永續城市」則可被定義為滿足經濟、社會與環境共好,並且「具包容性、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你心中的理想城市是什麼樣貌?

    一座美好的城市會是何種樣貌?有許多學者都提出了想像。

    最早可追溯自1898年伊比尼澤.霍華(Ebenezer Howard)所提出的「田園城市」(Garden City)概念,針對英國都市問題提出一種平衡人工與自然區域比例的都市空間規畫,也開啟在城市實踐人類發展與自然共生的啟蒙思潮。

    美國城市生態學者理查德.雷吉斯特(Richard Register)於1987 年出版《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一書,提出「生態城市」(Ecocity)概念,強調尋找人類與自然的平衡原則,是城市永續發展的重要標準。

    生態城市可自行供應所需的能源與食物,並且降低居民的生態足跡。這樣的城市將對環境更加友善、減少污染、土地利用與全球暖化;此一概念也被視為永續城市的雛形。

    近年,對於永續城市的構想藍圖還有:智慧城市、綠色城市、循環城市、韌性城市等,亦可被視為兼顧人類文明發展與環境生態共榮的城市烏托邦。

    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下,「永續城市」則可被定義為滿足經濟、社會與環境共好,並且「具包容性、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永續城市的探索起點:自願性地方檢視報告

    為了在城市治理中導入永續發展思維,國際上有許多城市開始採用「自願性地方檢視報告」(Voluntary Local Review,VLR),透過系統性的檢驗架構強化市政發展與SDGs指標的連結,進而提出地區戰略、接軌全球永續行動。

    VLR可視為在地城市與全球銜接對話的重要工具,不只幫助地方政府分享實踐SDG的本地化經驗,也可透過數據監測、系統性地檢驗成果。依據全球環境戰略研究所(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IGES)所發佈的《State of the Voluntary Local Reviews 2020》,我們可以看見全球各城市的自願檢視報告重點及其所回應的SDG目標。

    紐約市是第一個在施政計劃中納入SDGs的城市先驅,同時也提出全球第一份VLR。

    截至2020年2月,全球已有15個領先城市提出VLR,其中包含兩個台灣城市:新北市、台北市,9月時桃園市成為台灣第三個提出自願性地方檢視報告的城市。

    永續城市的模樣:全球與台灣的大城小鎮故事

    2018年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ICLEI東亞地區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ICLEI-KCC)和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TCA)共同發表一份「2019年全球智慧解決方案報告:城市挑戰與創新」,其中介紹了20 個城市案例,說明不同地區的城市如何透過創新解決方案回應城市永續發展的挑戰。

    於此,本文希望帶領大家從大城小鎮的案例出發,更進一步窺見永續城市的可能樣貌。

    (1)連結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大數據(Big Data),成為更聰明的智慧城市:

    以2019年獲得全球智慧城市獎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為例,其透過12項智慧城市解決方案「GrowSmarter Project」,解決城市人口、住房、交通及能源等基礎設施等問題,藉此推進城市永續發展。

    然而,居住在最聰明的城市,人們將擁有怎樣的生活?在這本《歡迎來到世界上最聰明的城市》手冊中,呈現2040年斯德哥爾摩的城市日常,映照我們對未來城市的想像。

    在這座智慧之城,除了便捷且低碳的公共運輸,還可透過密集的感測網絡確保交通一路順暢。此外,城市中的數據中心與網路服務,將可遠距提供完善的學校教育、居住/工作空間與高齡照護服務。

    更饒富趣味的是,在這座網路無遠弗屆的未來城市裡,還將保留專屬的「離線區域」(Offline Zones),所有VR、臉部辨識及數據廣告等都將被屏蔽,成為這座科技喧囂的城市中能夠暫時「離線而居」的空間結界。

    智慧城市結合物聯網科技不只解決各種問題,也可幫助市民參與城市管理。

    例如,巴西里約熱內盧透過發起「資料群眾外包」(data crowdsourcing)計劃,鼓勵貧民區青少年,製作社區衛星(將數位相機綁在風箏上,並加上簡易配件),俯照城市街景。

    此外,城市營運中心也鼓勵居民透過智慧型手機標示所遭遇的城市問題,如街道照明故障、蚊蟲孳生的垃圾堆等,不僅可減少緊急事件的通報時程,協助市民快速取得各項訊息,亦可以作為城市管理與規劃方向的基礎。

    除此之外,智慧城市的發展核心更在於如何透過科技應用服務弱勢對象。以智慧城市常見的自駕車科技為例,我們可以看見其如何幫助偏鄉銀髮族、身障人士及一般民眾,共享自由、安全且便利的暖心運具,藉此紓解高齡化社會下的各種問題(例如:日漸凋零的高齡駕駛、偏鄉大眾運輸因路線成本而遭裁撤)。

    日本軟銀自駕車概念影片「バスがまた、通るようになったから」:

    https://youtu.be/g4f_HEplM5A

    (2)以人為本,讓所有人都幸福的城市:

    波蘭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曾說:「當我們在思考如何讓城市變得更好的時候,你必須要把生活在其中的人都納入考量」!因此,一座幸福宜居的理想城市,也必須讓所有生活在其中的人民都能感受美好。

    日本橫濱的未來城市計劃中,便以「A Community for All」為目標回應高齡化社會的各種挑戰。

    過去,橫濱市曾是日本最繁華的港口城市,同時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如今,橫濱市因為人口老化、低出生率的影響,不只讓橫濱成為嚴重高齡化城市,也導致當前城市體系運作的隱憂。

    為此,橫濱市採取公私協力方式打造實現滿足各年齡需求的全民社區。其中包含:住房多樣性、智慧能源管理、環保減碳等設計。例如,依照人口統計及家庭收入設計住房區域,滿足不同居住需求。

    其中,城市住房示範計劃也與電信、能源管理、保全公司合作,打造可視化及用戶友善系統,並且透過能源管理系統以優化能源供需,實現具有節能環保、循環利用且具防災功能的智慧住宅。更重要的是,在實現全民社區的願景過程中,橫濱市十分強調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溝通協作,方能真正落實全齡友善的城市設計。

    由此可知,以人為本的精神將是永續城市的重要核心。如同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丹麥哥本哈根在其政府都市計劃書中所強調:「城市是大家的,市民不論貧富、種族、階級都能平等的享受哥本哈根的城市生活」。

    於此,我們也看見所有人共好的理想城市,其核心並非全然現代主義的高科技追尋,而是蘊藏於城市設計當中的民主精神,以及回應SDGs不遺落所有人的理念,才能打造出讓每一個人都幸福快樂的城市。

    (3)綠色低碳,百分百再生能源的城市:

    城市是人口聚居之地,高樓林立的都會叢林往往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重大來源。為了邁向永續發展,近年許多城市已積極承諾使用再生能源並減少碳排放。參考CDP發布的「再生能源城市地圖」可以窺見,目前全球已有超過百座城市的電力七成以上來自再生能源。

    此外,百分百再生能源也成為城市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例如,英國有80多個市鎮組成UK1oo,承諾於2050 年達到百分百再生能源。美國亦有58個城市加入環保團體的「Mayors For 100 Percent Clean Energy」計劃,宣示2035年達成100%電力來自再生能源。

    地方能源革命不只在城市興起,更在鄉村城鎮展開。在德國有70多個小鎮已經實現百分百再生能源的夢想。以德國知名的能源村Wildpoldsried為例,在這個人口僅有2500人的小村莊,自1998年起即由市府結合公民參與投入發展生質能、水力、風力及太陽能等發展,如今已成為100%使用再生能源、享譽國際的綠色能源村。

    人口老化凋零的農村社區,轉型綠能不只創造地方經濟,更可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支持青年回鄉。德國綠色小鎮的故事,不僅讓我們看見再生能源發展如何結合經濟與環境共榮,此外過程中亦可落實公民參與及社區共享精神,像是2017年曾訪台的Wildpoldsried副市長君特.穆格雷(Günter Mögele)自身也參與其中。其在住家屋頂裝設太陽能,並將電力賣給當地社區市民。

    在台灣,也有原鄉部落期盼轉型綠能與生態共好。2020年由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與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共同發起的「點亮比亞外」部落綠能公益計劃,即是希望邀請全民一起關注台灣偏鄉部落的電力需求,用綠能點亮比亞外長老教會、支持部落能源自主。

    未來這座自發自用搭配儲能設備的太陽能電廠將不只為教會節省電費支出,還可幫助提供老人共餐服務、溫暖更多獨居長者。更重要的,使用再生能源也將支持比亞外成為與自然和諧共生、守護藍腹鷴的綠色生態部落。

    幸福不在他方:城市烏托邦的永續追尋

    城市是全球永續戰役的關鍵節點。換言之,所有永續發展目標的實踐都是在地的(All SDGs are Local)。因此,這場從全球到台灣的城市轉型浪潮中,我們必須透過SDGs的「在地化」(Localization),方能實現更多兼顧社會、經濟與環境共好的永續城市。

    然而,未來永續城市的輪廓並非固著不變的。伴隨時空流變,不同階段的城市發展也將面臨迥異的人口與環境挑戰。因此,追尋幸福的城市烏托邦或許將是一場無止盡的追尋。而在這條持續前行的道路上,我們可藉由SDGs指引方向,並且納入所有人的參與,一起走向共同想要的未來!

    (本次主題「城市SDG」共分上下篇,上篇為:「城市」,是全球永續發展的關鍵戰役!;下篇為:永續城市的在地實踐:大城小鎮的故事)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79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