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聯合勸募停止捐款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聯合勸募停止捐款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聯合勸募停止捐款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聯合勸募停止捐款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紓困別忘了社福團體 張國輝/社會工作(台中市) 疫情嚴峻,幾乎天天都有產業要求紓困的新聞。行政院除提出特别預算外,更加碼至個人可延緩繳税,且不排除有第三波紓困方案,經費以兆計。 其實,疫情衝擊的不僅是企業,多數靠勸募維持運作的社福團體,都感受到將面臨的是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形勢。廿九日聯合報中彰投要...

  • 聯合勸募停止捐款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30 15:00:28
    有 6 人按讚

    紓困別忘了社福團體
    張國輝/社會工作(台中市)

    疫情嚴峻,幾乎天天都有產業要求紓困的新聞。行政院除提出特别預算外,更加碼至個人可延緩繳税,且不排除有第三波紓困方案,經費以兆計。

    其實,疫情衝擊的不僅是企業,多數靠勸募維持運作的社福團體,都感受到將面臨的是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形勢。廿九日聯合報中彰投要聞版報導,中部地區的社福團體捐款減半,連照顧植物人的創世基金會也缺錢買尿布。

    雖然有些社福團體接受政府委辦業務,但差額仍須由社福團體募款補足,募款固有小額愛心捐款,但多數還是仰賴企業較大額捐款挹注。目前小額捐款較往年同期減少二成以上,而來自企業的大額捐款幾乎停滯;有些機構以辦園遊會等帶動募款,如今又因疫情延期;加上政府委辦業務因疫情停止,經費也停支,但機構自聘的社工、照服員,薪資照付,這也是社福機構叫苦的原因。

    我國對社會底層救助制度,是屬殘補式的,多少邊緣家庭是靠社福機構協助,社福團體宛如社會安全的最後一道堤防,它如果潰堤了,後果不堪設想。

    紓困方案涵蓋產業、勞工及藝文團體等,卻漏了社福團體。對接受政府委辦業務的團體或機構,因疫情關係延期,政府宜考量比照勞工給予紓困方案,對此期間的人事費用能施援手紓困,至正常運作為止;否則募不到款,政府又抽腿,這些社福團體一旦垮掉,社會安全網將立刻出現破洞,對社會造成巨大衝擊。

  • 聯合勸募停止捐款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2-22 23:51:52
    有 75 人按讚

    【陪伴脆弱,共同打造強健的未來社會】
     
    文 / 楊璦芳
     
    看著電視裡一則則社會新聞不斷播送,我們只要關上電視,一瞬間就可以停止接收不幸的消息,繼續各自努力面對長大的課題,然而那些被靜音的社會議題並沒有因此而離開大家的生活,當政府努力利用有限的資源改善所有問題時,民間機構能以更有彈性和深度的方法改善特定議題,尤其在公共資源相當匱乏的社福領域,I-LIFE國際行動協會提供3至5年長期陪伴計畫,幫助曾經歷家庭失能、暴力等脆弱處境、且政府社福資源極少支持的16至25歲青年打造屬於自己的未來,避免再次落入脆弱的循環。
     
    九年來在社會大眾捐款和聯合勸募、勵馨基金會、感恩基金會、蘋果基金會、公勝保險經紀人等組織的長期支持下,I-LIFE接住了因為成年、家庭經濟勉強過關或其他種種因素無法接受政府社福機構協助的青年,目前已經陪伴了超過300位青年,長期陪伴計畫內容包含:
     
    1.#深度輔導會談
    由專業心輔師提供每月3至12小時輔導會談,依據個案需求客製化會談內容,一年500小時的高品質陪伴,深度協助青年治療創傷經驗並強健心理基礎。
     
    2.#精準客製課程
    每月1至2堂興趣及職能探索課程,推動青年在職場競爭中找到長期穩定發展的職涯定位,進而能夠維持經濟基礎、避免再回到既有的生活環境。
     
    3.#出走課程
    每年一季出走課程,透過體驗教育設計,讓家扶中心、台中社會局等單位服務的個案及社會大眾踏出舒適圈、探索自我價值,學習不使用金錢、以團隊合作和創意與陌生人等價交換的方式旅行,例如從台北市區到達九份、從雲南前往西藏,目前已經累積辦理50期出走課程,足跡遍佈台灣各大縣市和歐亞大陸。
     
    4.#成果分享
    每年一次成果發表會,讓個案分享自己的故事與改變歷程,透過勇敢述說的歷程,讓人看見走過脆弱的勇敢,激勵他人也勇敢面對自我傷痛。
     
    在行動網路和社群平台的陪伴下長大的我們正面臨父母輩不熟悉的快速社會變遷和社群壓力,I-LIFE執行長楊仁銘在2019年成果發表會中指出,「即使是在正常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也未必能克服負面經驗帶來的情緒壓力,那些脆弱處境的孩子又要怎麼面對現實的挑戰?會不會期待他們自己變得正常,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7年發布暴力循環(Cycle of Violence)研究報告指出,遭受不當對待的兒童,六位中有一位在成年後成為加害人,而八位有童年被性侵經驗的男孩中有一位成為性暴力加害人,WHO這項報告並未斷定受害者必然成為加害人,而是強調了創傷治療的重要性,童年經驗是人類大腦發展情緒與危機處理能力的基礎之一,成年後的生活壓力經常是觸發童年創傷感受而以暴力行為防禦的原因,近年腦科學研究也發現大腦具備可塑性,專業且足夠的心理治療可以幫助受害者學習更高強度的情緒管理能力,與一般人一樣擁有健康而快樂的生活。
     
    脆弱處境的青年無法選擇成長的環境,但在專業的陪伴之下,他們可以鼓起勇氣去面對過去的傷痛、開創自己選擇的未來,「讓傷口好起來的過程,我們都會再痛過一次」參與長期陪伴計畫阿芒在成果發表會中分享為了要照顧家人,不得不犧牲學業和職涯而進入八大行業的過去以及接受陪伴後的改變,「我現在可以看到自己的努力,開始可以認同自己已經夠好了!」身上仍帶著許多先天和後天病痛的她,現在慢慢建立了自信,並在非營利組織穩定工作的同時,也開始嘗試利用寫作專長發展職涯的機會。
     
    I-LIFE創辦人賴雷娜本身便曾經是因為接受專業協助而能夠自立發展的脆弱處境青年,協會核心團隊由兩位專業心輔師、一位體驗教育引導員及一位組織經營者組成,2020年預期除了持續增加服務個案人數,更將發展能夠支持組織獨立營運的社會企業,並投入社會行動倡議、拓展大眾對相關社會議題的關注。I-LIFE2020年規劃任務如下:
     
    1. #CIS品牌形象建立
    建立I-LIFE、夢想騎士品牌CIS,讓社會大眾更認識組織使命。
     
    2.#夢想騎士品牌獨立
    經營「夢想騎士」社會企業,發展能夠支持組織獨立營運的收入來源,培育出走課程引導員並爭取企業贊助、與社福團體合作舉辦8期公益課程。
     
    3.#十週年紀念活動
    從創辦人賴雷娜個人發起,至今將滿十週年,將號召十年以來的參與其中的親朋好友相聚,並辦理個樣活動。
     
    4.#社會溝通
    與社會大眾更多對話,透過網站更新、倡議活動等,增加組織能見度,提升募款金額以支持心理輔導長期陪伴工作。
     
    或許痛過之後,我們才能長出社會期待的樣貌,「我們都知道長大是辛苦的」楊仁銘表示,「其實我們不需要變成所謂正常的大人,而是在陪伴中找到更多勇氣、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帶著強烈的使命感與行動力,I-LIFE即將邁入第十年,期待在這個即將進一步拓展社會影響力的階段,可以凝聚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和穩定的資源,共同陪伴脆弱處境的青年在社會競爭中生存、自立,終止社會議題的世代循環。
     
    I-LIFE國際行動協會募款資訊:https://www.dreamlighter.asia/copy-of-donate (捐款人可索取收據申請抵稅)

  • 聯合勸募停止捐款 在 夢想騎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22 12:00:00
    有 75 人按讚


    【陪伴脆弱,共同打造強健的未來社會】
     
    文 / 楊璦芳
     
    看著電視裡一則則社會新聞不斷播送,我們只要關上電視,一瞬間就可以停止接收不幸的消息,繼續各自努力面對長大的課題,然而那些被靜音的社會議題並沒有因此而離開大家的生活,當政府努力利用有限的資源改善所有問題時,民間機構能以更有彈性和深度的方法改善特定議題,尤其在公共資源相當匱乏的社福領域,I-LIFE國際行動協會提供3至5年長期陪伴計畫,幫助曾經歷家庭失能、暴力等脆弱處境、且政府社福資源極少支持的16至25歲青年打造屬於自己的未來,避免再次落入脆弱的循環。
     
    九年來在社會大眾捐款和聯合勸募、勵馨基金會、感恩基金會、蘋果基金會、公勝保險經紀人等組織的長期支持下,I-LIFE接住了因為成年、家庭經濟勉強過關或其他種種因素無法接受政府社福機構協助的青年,目前已經陪伴了超過300位青年,長期陪伴計畫內容包含:
     
    1.#深度輔導會談
    由專業心輔師提供每月3至12小時輔導會談,依據個案需求客製化會談內容,一年500小時的高品質陪伴,深度協助青年治療創傷經驗並強健心理基礎。
     
    2.#精準客製課程
    每月1至2堂興趣及職能探索課程,推動青年在職場競爭中找到長期穩定發展的職涯定位,進而能夠維持經濟基礎、避免再回到既有的生活環境。
     
    3.#出走課程
    每年一季出走課程,透過體驗教育設計,讓家扶中心、台中社會局等單位服務的個案及社會大眾踏出舒適圈、探索自我價值,學習不使用金錢、以團隊合作和創意與陌生人等價交換的方式旅行,例如從台北市區到達九份、從雲南前往西藏,目前已經累積辦理50期出走課程,足跡遍佈台灣各大縣市和歐亞大陸。
     
    4.#成果分享
    每年一次成果發表會,讓個案分享自己的故事與改變歷程,透過勇敢述說的歷程,讓人看見走過脆弱的勇敢,激勵他人也勇敢面對自我傷痛。
     
    在行動網路和社群平台的陪伴下長大的我們正面臨父母輩不熟悉的快速社會變遷和社群壓力,I-LIFE執行長楊仁銘在2019年成果發表會中指出,「即使是在正常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也未必能克服負面經驗帶來的情緒壓力,那些脆弱處境的孩子又要怎麼面對現實的挑戰?會不會期待他們自己變得正常,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7年發布暴力循環(Cycle of Violence)研究報告指出,遭受不當對待的兒童,六位中有一位在成年後成為加害人,而八位有童年被性侵經驗的男孩中有一位成為性暴力加害人,WHO這項報告並未斷定受害者必然成為加害人,而是強調了創傷治療的重要性,童年經驗是人類大腦發展情緒與危機處理能力的基礎之一,成年後的生活壓力經常是觸發童年創傷感受而以暴力行為防禦的原因,近年腦科學研究也發現大腦具備可塑性,專業且足夠的心理治療可以幫助受害者學習更高強度的情緒管理能力,與一般人一樣擁有健康而快樂的生活。
     
    脆弱處境的青年無法選擇成長的環境,但在專業的陪伴之下,他們可以鼓起勇氣去面對過去的傷痛、開創自己選擇的未來,「讓傷口好起來的過程,我們都會再痛過一次」參與長期陪伴計畫阿芒在成果發表會中分享為了要照顧家人,不得不犧牲學業和職涯而進入八大行業的過去以及接受陪伴後的改變,「我現在可以看到自己的努力,開始可以認同自己已經夠好了!」身上仍帶著許多先天和後天病痛的她,現在慢慢建立了自信,並在非營利組織穩定工作的同時,也開始嘗試利用寫作專長發展職涯的機會。
     
    I-LIFE創辦人賴雷娜本身便曾經是因為接受專業協助而能夠自立發展的脆弱處境青年,協會核心團隊由兩位專業心輔師、一位體驗教育引導員及一位組織經營者組成,2020年預期除了持續增加服務個案人數,更將發展能夠支持組織獨立營運的社會企業,並投入社會行動倡議、拓展大眾對相關社會議題的關注。I-LIFE2020年規劃任務如下:
     
    1. #CIS品牌形象建立
    建立I-LIFE、夢想騎士品牌CIS,讓社會大眾更認識組織使命。
     
    2.#夢想騎士品牌獨立
    經營「夢想騎士」社會企業,發展能夠支持組織獨立營運的收入來源,培育出走課程引導員並爭取企業贊助、與社福團體合作舉辦8期公益課程。
     
    3.#十週年紀念活動
    從創辦人賴雷娜個人發起,至今將滿十週年,將號召十年以來的參與其中的親朋好友相聚,並辦理個樣活動。
     
    4.#社會溝通
    與社會大眾更多對話,透過網站更新、倡議活動等,增加組織能見度,提升募款金額以支持心理輔導長期陪伴工作。
     
    或許痛過之後,我們才能長出社會期待的樣貌,「我們都知道長大是辛苦的」楊仁銘表示,「其實我們不需要變成所謂正常的大人,而是在陪伴中找到更多勇氣、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帶著強烈的使命感與行動力,I-LIFE即將邁入第十年,期待在這個即將進一步拓展社會影響力的階段,可以凝聚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和穩定的資源,共同陪伴脆弱處境的青年在社會競爭中生存、自立,終止社會議題的世代循環。
     
    I-LIFE國際行動協會募款資訊:https://www.dreamlighter.asia/copy-of-donate (捐款人可索取收據申請抵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