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聖經金句英文短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聖經金句英文短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聖經金句英文短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聖經金句英文短句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

  • 聖經金句英文短句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0 22:48:49
    有 129 人按讚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 聖經金句英文短句 在 四十.實驗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20 14:39:28
    有 165 人按讚

    《寒假窩在一起最好的十部親子電影院》

    台灣疫情最近有點緊張,絕對支持防疫最前線的醫療人員,寒假如果沒有其他計畫,一動不如一靜,窩在家看電影,似乎不失為一個親子共享的活動。這十部親子電影是輕鬆小品,但後勁十足,值得好好花時間觀賞,跟孩子閒聊裡面讓你有感的兩三事。

    🎬《初心》米其林的那顆星不會讓快樂加倍

    「當這道菜已經是完美,我就不會留在菜單上了。」
    紀錄片有趣的是,當切入的時間不同,發展的故事路線也不同,當導演來到新加坡要拍攝成功獲得米其林二星的restaurant Andre 和江振誠成功的故事,然後卻在江振誠在開店七年和結婚13週年慶祝的這一天,拋下這句震撼彈讓拍紀錄片的目的峰迴路轉,從當廚師的初心開始。

    「不要當厲害的廚師,當快樂的廚師」
    我喜歡站在橄欖樹外面招呼客人的江振誠,理著短髮,穿著日復一日主廚的衣服,不跟隨潮流,把時間給更有產能的事,他知道他的完美主義,已經讓自己的名字放在米其林紅色聖經裡,但從南法帶來的橄欖樹,隨著時間長得方向不同預期,讓他有著初心的想望。漂泊的心終將入港,回到故鄉,才是快樂的來源。

    🎬《靈魂急轉彎》生命的火花,燦美如花

    一個沒有遇到伯樂的鋼琴老師,終日在中學教導音樂,有一天獲得機會跟著名的爵士名伶同台表演,卻意外跌落到地底,靈魂出竅,到達靈魂先修班,又被誤認為導師,跟一直找不到志向的22號,有一趟亦師亦友,互相教導的旅途。

    電影中提過很多次的「火花」,到底像什麼一樣?是簡單的幸福,一片烤得酥脆的披薩,一個即興表演好聽音樂的片刻,從天空飄落的葉片,還是表面不支持你夢想卻拿出爸爸帥氣西裝的媽媽,或是傾聽理髮店老闆好友的談笑風聲。這些美好的片刻,構成了生命中的火花。

    🎬《暑假作業》沒辦法畫下句點的暑假作業

    記得在暑假結束前一天,通常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完成那像山一樣高的暑假作業,通常爸媽沒有幫忙,只有一副自作自受愛莫能助的表情,年復一年直到沒有暑假作業的日子。而張作驥如何用暑假作業講故事呢?

    說著管小寶到爺爺家過暑假的故事,很平淡卻貼近我們小時候的日常。

    爺爺安慰我:「你要習慣孤獨,因為沒有人可以陪你一輩子。」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尤其在暑假的時候,是雙薪家庭的救星,管小寶以為去鄉下只是消耗時間的暑假,帶滿平面電腦和暑假作業,已經足夠。但一個暑假後,爺爺在給予的同時,同時也從孫子上獲得很多。爺爺靜靜的說著關於孤獨的體悟,孫子也丟下那一顆石頭放下。

    🎬《爸爸的便當世界第一》做便當讓愛無限放大

    單親孩子的心事,通常被隱藏很好。當青春期女兒遇到不擅於聊心事的爸爸,怎樣才可以把愛無限擴大,便當真的是一個最好的方式。日本電影擅長處理這樣平淡的感情,起床、準備便當、學校生活、吃午餐、買菜和回家。每個人都一樣,每一天都一樣,但細細琢磨的細節凸顯這樣平淡幸福中的亮點,

    小綠是一個普通的高中女生,有著青春期的彆扭,但是爸爸做得便當,剛開始難以下嚥,但還是有個原則,「一定要吃光光」,煎焦,吃光;太鹹,吃光;因為她知道爸爸的用心、所有的便當紙條,都是青春期父女的溝通秘方,珍惜這樣的對話方式。

    🎬《叫我第一名》跟妥瑞症當最好的朋友

    當校長問:音樂會好聽嗎?安靜的時候有沒有聽到怪聲?�學校同學全異口同聲的回答:有!�校長說:對,我也有聽到,還滿討厭的,對吧!發出那些怪聲的人是布萊德科恩。

    布萊德柯恩是一個患有妥瑞症的孩子,世界上唯一無條件支持他的,就是她的媽媽。一次一次相信他在生活中製造的噪音,的確不是故意,看過無數的醫生都沒診斷出來,最後找資料才知道是妥瑞症的孩子。媽媽幫他找支持團體,卻看到孩子被關在家裡,沒辦法踏出世界的封閉,於是她帶著他離開這個團體,想創造另一種可能。校長是上天派來的天使,給了所有學生影響一輩子的機會教育,給了布萊德柯恩一個全新的開始。

    🎬《逆光飛翔》:逆著光是不刺眼是溫暖的實現夢想

    「逆光飛翔」是一部賺人熱淚,很值得宅在家,一起親子共享的好片。尤其是那唯美的畫面,逆光而下的主角,總是讓我覺得,充滿正向的能量,可以繼續做夢,然後築夢踏實。

    裕翔的媽媽一句:『記住!你的手是用來彈琴的,不是用來幫人按摩的』媽媽在張羅裕翔上學的大小事時,雖然果斷,但也是在旁依依不捨。他知道裕翔會遇到的困難,最初的跌跌撞撞,才會讓他學會獨立長大。跟老師描訴第一眼看到裕翔,想放棄卻沒有放棄,是沒有淚水的堅強,直到後來看到他終於參加比賽綻放的光芒,喜極而泣的淚水,是令人感動不已。

    「當你能看見時,你會想做什麼?」
    「我想挑一間咖啡廳,找一個靠窗的位子坐著。」多麼簡單的小確幸,對裕翔來說,是這麼大的一個心願。裕翔是第一個視障者音樂學系,需要同學幫忙去每個教室,同學不願意加他進去比賽,是那一片黑暗;但室友歡笑光明的個性,一起大喊陳金鋒的狂歡,小潔的相知相惜的友誼,是那一束曙光。

    🎬《五個小孩的校長》教育是用生命來影響生命

    這是取自於真實故事的改編,有志於教育的老師,接下低薪偏遠學校校長的職位,學生雖然只有五個人,有停校的危機,但是校長絕不放棄。

    可以接下4500元這麼低薪的校長,是她拯救了這五個小孩跟五個家庭,還是這五個小孩拯救她退休魂不守舍的生活?我總覺得施比受有福,這句話真切的告訴我們,在給予別人之前,我們不知不覺獲得更多。

    🎬《狐狸與我》愛是讓它自由

    一個長滿雀斑的可愛女孩,不經意看到一隻狐貍,跟她變成朋友,不禁讓人聯想到小王子書裡,小王子跟狐狸的關係。愛總是讓人想馴養,想留在身邊,但自由的空氣卻一直呼喚狐狸的心。這部片看著大自然四季更迭的美麗,視覺饗宴就值回票價了。

    🎬《天才的禮物》讓智商上的天才在生活中也是個禮物吧!

    瑪麗是數學資優的小孩,媽媽過世後,他由舅舅扶養。瑪麗的奶奶也是數學家, 知道瑪麗的數學資質非一般,舅舅的好好過生活派跟奶奶的好好發揮數學專長,有了很大的分歧鬧上了法院。但沒有誰絕對對誰絕對錯,縱使各執己見,在當瑪麗的監護人的時候,也會遲疑不決,也會害怕做了錯的決定,差別只是角度和出發點不同,都是為了她好。如果可以讓數學天才的她先擁有生活上的如常,好好享受生活的歡笑,再貢獻自己的數學能力,均衡的生活,看起來才是最佳解。

    🎬《幸福來敲門》幸福彩虹的終點不只是閃亮的金幣而已

    當幸福來敲門的英文是the pursuit of the happyness ,就一直覺得為什麼會把幸福拼錯呢?在中國城的幼稚園牆上,有個拼錯字的happyness,每次送兒子上學的Chris一直提醒老師改正,然後拉開了序幕。幸福從來不是自己來敲門,「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它」這隻字片語貫穿整部戲的靈魂,也鏗鏘有力的留在我心裡。

  • 聖經金句英文短句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7-16 22:12:33
    有 318 人按讚

    #睡前故事:【外傭姐姐】

    那時仍未曾經歷別離的我,只目睹過小烏龜與金魚的死亡,那些在我掌心一去不返的生命。

    她沒有離開人世,但年幼的我憑直覺知道,她從此不會再回來。

    自衝破羊水,脫離母體--第一個水塘,我們就一直順從河流漂浮,與雨水與冰霜匯合,又迎來分端。分散後,彼此就只能活在對方的記憶。將一切疊合在心裡,接受,祝福對方生活安好。

    「做完功課未?做完就沖涼啦。」

    她見我呆望案上功課一動不動,便走過來,握著我手寫著我剛學懂的英文字。我有時呆望她的臉,數算她臉上的痣,星空散落在她的皮膚。上小學,每次我洗澡後,總是繼續光著身子躲在浴室,爬到櫃上將滿佈霧氣的鏡子當作畫布,以五支細短的畫筆胡亂塗鴉,然後她會罵我幾句,再輕柔地把我抱起,幫我扣好衣服鈕扣。空閒時她會帶我到附近的公園,讓我跟鄰居的孩子玩耍,她則靜坐在一旁的長椅翻著聖經,時而如一尊雕像定睛遙望,靈魂心神都飄到遠方。我經已難以憶起她的拿手菜,卻沒有忘記她做的雞蛋糕。那時我感到非常驚奇,即使我們家欠缺焗爐,竟也可做出鬆軟的蛋糕。

    然而小學以後,我再也沒有嚐過那濃香雞蛋味的蛋糕。她執拾行李準備離開的那天,哭得眼睛紅腫的我哀求她不要離開。我牢牢摟著她腰間,她不知所措,站在我家門良久。最後,我凝視她的背影逐漸遠去,從此淡出我的童年,我的生命。

    她是我小時候天天相對的人,來自菲律賓的姐姐,Emma。照顧我好幾年的Emma於我而言是個特別的存在,如同一般幼童,習慣抓緊身邊唯一的布偶。但終有天,布偶要離開孩童的生命,轉送別人,或被父母棄置。Emma告訴我,她在遙遠的家鄉育有四個子女。我後來回想,她偶爾的沉思,大概源於對家鄉與家人的思念。Emma孤身於香港這陌生地照顧別人的孩子,長年不見自己的丈夫和兒女,信件與包裹是他們當年唯一的聯繫,她偶爾會寄送布偶給年幼的女兒作生日禮物。

    某年冬天,我經已升上中學。週末回家途中,泛黃的車廂,隔著三排乘客的距離,我於人海中再見那熟悉的臉容。她仍舊穿著那件深紫色羽絨,夾起耳旁的灰白頭髮,略帶倦容,臉如麥子色的木頭被刻上輕淺的木紋。她一邊手臂勾著書包,一邊牽著一隻小手,旁邊站著兩個矮小、看上去很乖巧的的孩子。

    我看見了自己,儘管牽著她的不是我。

    原來,Emma仍然在香港。原來,她已成為了別人的菲傭姐姐,為另一個同樣有兩個小孩的家庭工作。「那小孩比我更乖巧嗎?」、「Emma疼愛那兩個孩子嗎?」、「她還會記得我們的時光嗎?」一類的問題那時在我腦海反覆躍出。如同曾經的兒時玩伴兼死黨,今天經已另有死黨填補她的生活,伴隨左右的卻不是我。

    到站前的一瞬間,我和Emma的視線突然對上了,大家先是愕然,後來禮貌地微笑揮手。那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步出車廂後我轉頭以視線尋找Emma的身影,但人群經已瞬間將她淹沒。如同生命中許多人一樣,大家一同乘一程車,總有人要先離去,繼續各自各的行程。

    Storyteller & Illustration by : @hello.dearstranger

    在香港這忙碌城市,有不少人都有過被外傭姐姐照顧的兒時回憶?你也有過跟她相似的經歷嗎?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_______​

    「Storyteller 說故事」是一個說故事的平台,也是一個獨立創作單位,集合一群風格獨特的影像及文字創作人,創作各類插畫故事。我們相信故事的力量。歡迎任何合作/品牌推廣,請電郵至info@story-teller.com.hk​
    .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