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篇前建議先看過前一回-寫作的素養)
「老師,請問你對模板的看法?」
老實說,我支持,但也不支持,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看你如何運用。
這篇我會切出常被推薦的「範文模板」、「段落模板」、「句型模板」、「名言佳句」,來討論。
今天主題我想先扣在一定的目標下來討論「模板」,我這...
(閱讀此篇前建議先看過前一回-寫作的素養)
「老師,請問你對模板的看法?」
老實說,我支持,但也不支持,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看你如何運用。
這篇我會切出常被推薦的「範文模板」、「段落模板」、「句型模板」、「名言佳句」,來討論。
今天主題我想先扣在一定的目標下來討論「模板」,我這個人頭腦簡單,做事邏輯也是,先把抓出目標,確認方向,擬定策略,執行,調整,再執行。
這目標就是,考好學測英文作文,那我們要先抓出這考試在意的點。
大考中心的網頁可以知道評分標準:
-
內容:5分
組織:5分
文法/句構:4分
字彙/拼字:4分
體例:2分
-
新制是體例併入文法與字彙,變各5分。但我仍以舊制角度看,總分不變。
-
看分數可得知,作文的「內容與組織」最重要,但「文法跟單字」比例也不容小覷,我會這樣解讀:
「文法跟單字即便很強,但內容流暢度以及文章組織、連貫性有問題,是拿不了高分的。」
故我會看評分標準的敘述(來,IG長文2,200字的限制下,犧牲一下我的寫作空間QQ):
何謂「優」?
內容:主題(句)清楚切題並有具體、完整的相關細節支持。
組織:重點分明,有開頭、發展、結尾,前後連貫,轉承語使用得當。
文法/句構:全文幾無文法、格式、標點符號錯誤,文句結構富變化。
字彙/拼字:用字精確得宜且幾無拼字、大小寫錯誤。
/
這邊給一個簡單觀念,同翻譯,「先求對,再求好」。
而「對」是建立在正確的觀念之上。
也就是了解作文的組織架構並寫出正確通順的句子。
一篇英文作文最重要為三個部分:
1.導論
-開場白
-命題句
2.內文
-主題句
-支持主題句的細節句
3.結論
-換句話說的一種XD,但形式看何種
目前學測指考通常考「兩段式」寫作,不過結構一樣,只是上述的縮小版,可這樣劃分:
第一段:
1.主題句/命題句
2.內文(主題句、發展、細節支撐)
第二段:
1.主題句/命題句
2.內文(同上)
3.結論句
/
而除了文章架構外,也需注意三大原則:
1.一致性
就是不能偏題,原則上一篇文章或一個段落都有中心思想,因此內文都要切合中心思想。
2.連貫性
文章組成要有秩序,而秩序可以是時間性、對等性與邏輯性(歸納、演繹等)。
3.支持性
每項論點內容都需要支持的細節或是舉例。
/
看出重點了嗎?
「思想、秩序、舉例」
我們寫作必須要有中心思想,依照秩序連貫地寫出扣著中心思想的文章並且舉例來支持。
/
所以,
「範文模板」要全背嗎?
不,範文是拿來欣賞、理解架構的,學習作者如何使用句子結構(單句/複合句/複雜句)、常用句型、搭配詞運用以及轉承語,而不是一字不漏背起來,理解後並改寫練習,試著搭配個人思想,創造屬於自己的好文。
單句:只有一個主要動詞的句子。
複合句:兩個單句透過連接詞、分號+副詞,連結而成的。
複雜句:主要子句+從屬子句(也就是三大子句以及三大子句化簡過後的分詞片語/分詞構句)。
-
「段落模板」?
同上。
-
「句型模板」?
常用句型要記,何謂句型?像是:
as…as…
Only in this way…(要倒裝)
It seems that…
都是句型,只是常用在句首/中/尾而已。
除了記之外,還要學著搭配詞塊寫出來,才會是自己的東西。
-
「名言佳句」?
因為作文只有一篇,除非背得夠多,還不能錯字,更得切合中心思想,喜歡可以記,可以的話,多花點心思在於使文章順暢的元素。
/
不太可能會背到完全適合你應屆考試題目的整篇範文或是可以運用的段落,但是你可以學習好的範文/段落如何鋪陳,即便所背的好幾句連續的段落適合作文題目,我們還得思考其他自己寫的是否能跟背的相呼應,甚至程度的相呼應。
不太可能可以背到完全適合的名言佳句,但是我們可以學習這句佳句的思維,用自己的話寫出來。
而高深花俏的文法以及難字呢?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要整句話、整段、整篇其實不通順,硬是要插入幾個特別背的難字,只有中文感覺對,但用法不熟悉、不流暢,只會顯得突兀。
因此提升是需要全面性的,「先求對,再求好」,也就是先求有組織、內容且字詞精準、通順,再求變化以及更高level的單字。
-
我的結論很簡單,我支持各式模板的存在,但是方法、心態要用對,因為作文最終是「個人思想」的輸出,講求的是個人內涵、邏輯以及清晰度。
六句話給同學們:
「先求對,再求好」,
「先模仿,再創新」。
/
最後必須說,坊間有許多很棒的寫作書、國外教學影片,而寫作細節還有不少,日後我會慢慢產出,歡迎有問題可以詢問或是翻閱我不藏私推薦的書,許多觀念其實大同小異。
推薦書籍:
1. 任何適合自己英文程度的好文
2.《英文寫作的魅力》-約瑟夫威廉斯與約瑟夫畢薩普著
3.《英文寫作聖經》-威廉史壯克著
4.《學測指考英文作文》-黃玟君著
5.《英文寫作技巧總整理》-LiveABC著
#林軒英文 #joeenglish #英文學習 #高中英文 #學測戰士 #指考戰士 #會考 #線上課程
聖經英文片語 在 四十.實驗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寒假窩在一起最好的十部親子電影院》
台灣疫情最近有點緊張,絕對支持防疫最前線的醫療人員,寒假如果沒有其他計畫,一動不如一靜,窩在家看電影,似乎不失為一個親子共享的活動。這十部親子電影是輕鬆小品,但後勁十足,值得好好花時間觀賞,跟孩子閒聊裡面讓你有感的兩三事。
🎬《初心》米其林的那顆星不會讓快樂加倍
「當這道菜已經是完美,我就不會留在菜單上了。」
紀錄片有趣的是,當切入的時間不同,發展的故事路線也不同,當導演來到新加坡要拍攝成功獲得米其林二星的restaurant Andre 和江振誠成功的故事,然後卻在江振誠在開店七年和結婚13週年慶祝的這一天,拋下這句震撼彈讓拍紀錄片的目的峰迴路轉,從當廚師的初心開始。
「不要當厲害的廚師,當快樂的廚師」
我喜歡站在橄欖樹外面招呼客人的江振誠,理著短髮,穿著日復一日主廚的衣服,不跟隨潮流,把時間給更有產能的事,他知道他的完美主義,已經讓自己的名字放在米其林紅色聖經裡,但從南法帶來的橄欖樹,隨著時間長得方向不同預期,讓他有著初心的想望。漂泊的心終將入港,回到故鄉,才是快樂的來源。
🎬《靈魂急轉彎》生命的火花,燦美如花
一個沒有遇到伯樂的鋼琴老師,終日在中學教導音樂,有一天獲得機會跟著名的爵士名伶同台表演,卻意外跌落到地底,靈魂出竅,到達靈魂先修班,又被誤認為導師,跟一直找不到志向的22號,有一趟亦師亦友,互相教導的旅途。
電影中提過很多次的「火花」,到底像什麼一樣?是簡單的幸福,一片烤得酥脆的披薩,一個即興表演好聽音樂的片刻,從天空飄落的葉片,還是表面不支持你夢想卻拿出爸爸帥氣西裝的媽媽,或是傾聽理髮店老闆好友的談笑風聲。這些美好的片刻,構成了生命中的火花。
🎬《暑假作業》沒辦法畫下句點的暑假作業
記得在暑假結束前一天,通常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完成那像山一樣高的暑假作業,通常爸媽沒有幫忙,只有一副自作自受愛莫能助的表情,年復一年直到沒有暑假作業的日子。而張作驥如何用暑假作業講故事呢?
說著管小寶到爺爺家過暑假的故事,很平淡卻貼近我們小時候的日常。
爺爺安慰我:「你要習慣孤獨,因為沒有人可以陪你一輩子。」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尤其在暑假的時候,是雙薪家庭的救星,管小寶以為去鄉下只是消耗時間的暑假,帶滿平面電腦和暑假作業,已經足夠。但一個暑假後,爺爺在給予的同時,同時也從孫子上獲得很多。爺爺靜靜的說著關於孤獨的體悟,孫子也丟下那一顆石頭放下。
🎬《爸爸的便當世界第一》做便當讓愛無限放大
單親孩子的心事,通常被隱藏很好。當青春期女兒遇到不擅於聊心事的爸爸,怎樣才可以把愛無限擴大,便當真的是一個最好的方式。日本電影擅長處理這樣平淡的感情,起床、準備便當、學校生活、吃午餐、買菜和回家。每個人都一樣,每一天都一樣,但細細琢磨的細節凸顯這樣平淡幸福中的亮點,
小綠是一個普通的高中女生,有著青春期的彆扭,但是爸爸做得便當,剛開始難以下嚥,但還是有個原則,「一定要吃光光」,煎焦,吃光;太鹹,吃光;因為她知道爸爸的用心、所有的便當紙條,都是青春期父女的溝通秘方,珍惜這樣的對話方式。
🎬《叫我第一名》跟妥瑞症當最好的朋友
當校長問:音樂會好聽嗎?安靜的時候有沒有聽到怪聲?�學校同學全異口同聲的回答:有!�校長說:對,我也有聽到,還滿討厭的,對吧!發出那些怪聲的人是布萊德科恩。
布萊德柯恩是一個患有妥瑞症的孩子,世界上唯一無條件支持他的,就是她的媽媽。一次一次相信他在生活中製造的噪音,的確不是故意,看過無數的醫生都沒診斷出來,最後找資料才知道是妥瑞症的孩子。媽媽幫他找支持團體,卻看到孩子被關在家裡,沒辦法踏出世界的封閉,於是她帶著他離開這個團體,想創造另一種可能。校長是上天派來的天使,給了所有學生影響一輩子的機會教育,給了布萊德柯恩一個全新的開始。
🎬《逆光飛翔》:逆著光是不刺眼是溫暖的實現夢想
「逆光飛翔」是一部賺人熱淚,很值得宅在家,一起親子共享的好片。尤其是那唯美的畫面,逆光而下的主角,總是讓我覺得,充滿正向的能量,可以繼續做夢,然後築夢踏實。
裕翔的媽媽一句:『記住!你的手是用來彈琴的,不是用來幫人按摩的』媽媽在張羅裕翔上學的大小事時,雖然果斷,但也是在旁依依不捨。他知道裕翔會遇到的困難,最初的跌跌撞撞,才會讓他學會獨立長大。跟老師描訴第一眼看到裕翔,想放棄卻沒有放棄,是沒有淚水的堅強,直到後來看到他終於參加比賽綻放的光芒,喜極而泣的淚水,是令人感動不已。
「當你能看見時,你會想做什麼?」
「我想挑一間咖啡廳,找一個靠窗的位子坐著。」多麼簡單的小確幸,對裕翔來說,是這麼大的一個心願。裕翔是第一個視障者音樂學系,需要同學幫忙去每個教室,同學不願意加他進去比賽,是那一片黑暗;但室友歡笑光明的個性,一起大喊陳金鋒的狂歡,小潔的相知相惜的友誼,是那一束曙光。
🎬《五個小孩的校長》教育是用生命來影響生命
這是取自於真實故事的改編,有志於教育的老師,接下低薪偏遠學校校長的職位,學生雖然只有五個人,有停校的危機,但是校長絕不放棄。
可以接下4500元這麼低薪的校長,是她拯救了這五個小孩跟五個家庭,還是這五個小孩拯救她退休魂不守舍的生活?我總覺得施比受有福,這句話真切的告訴我們,在給予別人之前,我們不知不覺獲得更多。
🎬《狐狸與我》愛是讓它自由
一個長滿雀斑的可愛女孩,不經意看到一隻狐貍,跟她變成朋友,不禁讓人聯想到小王子書裡,小王子跟狐狸的關係。愛總是讓人想馴養,想留在身邊,但自由的空氣卻一直呼喚狐狸的心。這部片看著大自然四季更迭的美麗,視覺饗宴就值回票價了。
🎬《天才的禮物》讓智商上的天才在生活中也是個禮物吧!
瑪麗是數學資優的小孩,媽媽過世後,他由舅舅扶養。瑪麗的奶奶也是數學家, 知道瑪麗的數學資質非一般,舅舅的好好過生活派跟奶奶的好好發揮數學專長,有了很大的分歧鬧上了法院。但沒有誰絕對對誰絕對錯,縱使各執己見,在當瑪麗的監護人的時候,也會遲疑不決,也會害怕做了錯的決定,差別只是角度和出發點不同,都是為了她好。如果可以讓數學天才的她先擁有生活上的如常,好好享受生活的歡笑,再貢獻自己的數學能力,均衡的生活,看起來才是最佳解。
🎬《幸福來敲門》幸福彩虹的終點不只是閃亮的金幣而已
當幸福來敲門的英文是the pursuit of the happyness ,就一直覺得為什麼會把幸福拼錯呢?在中國城的幼稚園牆上,有個拼錯字的happyness,每次送兒子上學的Chris一直提醒老師改正,然後拉開了序幕。幸福從來不是自己來敲門,「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它」這隻字片語貫穿整部戲的靈魂,也鏗鏘有力的留在我心裡。
聖經英文片語 在 紀老師程式教學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免費電子書] 想在新的一年提昇自己的機器學習、資料科學能力嗎?這邊有 14 本全文、免費的電子書或許能幫您!(英文)
"14 Free Data Science Books to Add your list in 2020 to Upgrade Your Data Science Journey!"
網址: https://bit.ly/3nfp3yv
----------
大家好!今天介紹給大家的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好康」資源!14 本關於「機器學習」、「資料科學」的英文全文的電子書,讓您免費下載!
我除了第一時間把它放到 D 槽(呃...對!是 D 槽... XD)外,就是想到趕緊分享給大家!讓需要的朋友也能下載到這些優質的電子書。
雖然我沒有每一本都看完,不過我可以分享幾本我覺得很有印象的書:
#2. The Field Guide to Data Science by Booz Allen Hamilton
這本書的內文版面設計真心漂亮!作者放了很多「柔柔的」插圖,讓你看了之後不會對這本書起厭煩,能好好地把它多看個幾頁!您可以前往上面的連結觀看,或者直接點擊這個連結: https://bit.ly/3mdaHNE 就能直接看到!
這本書講的內容,偏重資料科學的「前處理」部分。包含資料讀取、清洗、特徵選擇、降維...等等。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很推薦這本書喔!
#10. Deep Learning (Adaptive Computa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series) by IAN Goodfellow
這本書應該算 Deep Learning 的「聖經」了!上面的連結中,對於這本書沒有提供電子版的閱覽連結,只有通往 Amazon 的購買網址。我特別幫各位 Google 到該書的全文閱讀連結如下:
https://www.deeplearningbook.org/
該書也已經有繁體中文翻譯版了。大家也可以參考這個連結購買,支持一下該作者: https://bit.ly/3m94Ton
#11. Deep Learning with Python by Francois Chollet
這本書超讚! Francois Chollet 就是 Keras 套件的作者!由他來寫深度學習的書,真的是再適合也不過了!上方連結一樣只有 Amazon 購買網址。我幫各位 Google 到「神秘的網址」(咳咳...),讓各位方便瀏覽: https://bit.ly/3nd3wXl
這本書也有中文翻譯!如果您覺得英文讀不習慣,可以選擇購買中文版: https://bit.ly/2W97hAY 。我一開始買了英文版驚為天人!中文版出了之後,雖然看過了,但又忍不住買回來收藏!給各位參考!
希望今天的分享大家會喜歡!祝福大家收穫多多喔!
PS: 本文歡迎轉發、按讚、留言鼓勵我一下!您的隻字片語,都是讓我繼續提供好物的動力喔!
--------
看更多的紀老師,學更多的程式語言:
● YOTTA Python 課程購買: https://bit.ly/2k0zwCy
● YOTTA 機器學習 課程購買: https://bit.ly/30ydLvb
● Facebook 粉絲頁: https://goo.gl/N1z9JB
● YouTube 頻道: https://goo.gl/pQsdCt
如果您覺得這個粉絲頁不錯,請到「評論區」給我一個好評喔!
https://www.facebook.com/pg/teacherchi/reviews/
聖經英文片語 在 吳家揚的樂透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李前總統追思會-家屬追思文 」
信仰帶來生命的意義
長女 李安娜
在我小學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常常晚上都要去教會,那時候的我不知道去教會是做些什麼?還記得有一次他們從教會回來,討論著五餅二魚的故事,爸爸説這個可能嗎?爸爸是位有科學知識的學者,卻在探討這個不可能的神蹟故事。
在我高中的時候,我有幾位很好的朋友,常常在討論人生應該如何才會帶來意義,因為爸爸都是基督徒,我便開始尋求上帝;我上教堂,也開始閲讀聖經,直到結婚之前,我決定成為基督徒。
成為真正的基督徒是一條漫長的人生道路,就像父親一樣,不只是成為上帝的兒女,還要憑著信心,藉著神的恩典所賜下的盼望與愛,奔走苦難,卻有甘甜滋味的生命路程,最後得見主面而得永遠的生命。
這就是父親在一次訪談中談到科學帶來知識,可是科學卻沒有帶來對生命的意義。這應該是父親留給我最美好且可享用一生的禮物,爸爸,謝謝你!
=============================
永別了,親愛的父親
次女 李安妮
1999 年的春天,為了出版《華枝春滿》慶祝爸媽的金婚紀念,我滿懷愉悅祝福的心情,首度以文字公開父母與我超過40年的溫馨生活點滴。21 年後的今天我則是在內心萬分哀痛與不捨的情況下,再度以文字來追憶父親與我超過 66 年的父女情懷,兩樣心情卻是一樣的感恩。
坦白說,父親在我 40 歲之前始終視我為么女在呵護疼愛著,對我沒有太高的期待,也沒有給我太大的壓力,但也因此讓我享有了最大的自由度。我可以讀我自己想讀的書,談我自己想談的戀愛,做我自己喜歡做的工作,規劃自己想像的人生,偶有拆框、翻牆行為,只要沒有超越紅
線,都是被允許甚至可能獲得稱讚的。
從一個女性主義者的角度觀之,父親讓我始終擁有自主的選擇權與機會,應該算是幸福的,但我卻常常抱怨他沒有把我當兒子看待。此刻深自反省,也許是自己資質駑鈍、努力也不夠,無法跟上爸爸的腳步所致,相較於我這個年代生長的多數女子而言,我所擁有的條件與機會其實是足夠好好追父親,對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才是。感謝父親,
往後我將會加倍努力。
在我 40 歲之後,由於台灣社會已逐漸轉型為多元開放、自由民主的國度,我也從原本只擁有來自家庭的寬容,增添了來自社會的自由度,加上剛從英國留學回來,開始懂得探索父親與大社會的連動。在 1996 年首次民選總統的近百場助選活動過程中,從許許多多老百姓的手中、眼裡與言談間,透露出期盼他能灌溉給這塊土地更豐沃的民主養分,提供給人民更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我深刻體會到「我的父親不是我的」,我不應該獨享父親為我所構築的那既自由又安全的舒適窩,而應該藉著所擁有的相對較佳條件,更積極投入社會,協助弱勢者也能擁有自由的選擇與機會,獲得公平的對待與幸福。
2000 年之後父親卸下公職,改以更貼近台灣土地與人民的方式,繼續呵護關心這民主初長成之國家的各項發展,我也才有機會更近距離觀察父親如何去實踐自己的理想。這一段日子裡,盼望能與父親出遊海外的夢想也得償宿願,尤其在幾趟日本行旅中,深刻感受到父親與日本政界暨民間的連結力。有一回還曾發生一位計程車司機在獲知我們是陪同台灣前總統來的成員後,竟然免收我們的車資。父親為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耕耘,可說是深耕至基層民眾的內心,這種感動不在當下是絕對無法體會的。
父親最後在病榻的近六個月當中,無論是形體或是意識都顯見逐漸凋零,每回去探望他,內心雖有無限的不捨,但我從未掉過一滴淚水。我瞭解父親對生命的詮釋,對信仰的倚靠,我堅信他仍在與病魔奮鬥,卻也同時在等待上帝的恩召。
7 月 29 日,在葉啟祥牧師帶領下,全家人一起跟上帝禱告,懇求上帝止息家父在世間的勞苦,帶領他讓他沒有任何牽掛,沒有任何恐懼,內心充滿上帝的愛及平安,回到上帝的懷抱。此刻我意識到我的父親終於是我的父親了,但他也將只會出現在我的夢裡,長存在我的記憶中。
父親過世後的這幾天,從許多至親好友、同僚部屬、甚至庶民百姓所留下的追思長文或隻字片語,我更進一步認識了我的父親。我也想跟父親說,我會牢記您對我在知識上、思想上、信仰上以及生活上的所有身教與言教,我也會好好照顧您最牽掛的阿嬤,直到她與您在上帝的國度裡
相見。永別了,親愛的父親,心中滿是無限懷念與不捨!
=============================
永念的身影
二女婿 賴國洲
台北賓館追思主壇上的照片,選定的是微露牙齒、慈祥親和的笑容。當下的直覺是「這張很台灣歐吉桑,而且很他年輕時的味道」。在國人、世人,他是李總統以及卸任的李前總統。在家中,他是安妮的爸爸、我的岳父。
回顧一些舊影片,可以看到李前總統年輕時在台灣許多農村經濟工作留下的身影,那樣的樸質真情的形貌,在這張照片上亦可感受深刻。
想起他在台北市長任內的格言「誠實自然」。用現代的網路語言就是「暖男」吧!顧家的暖男每天下班回家,首先一定呼叫安妮媽媽的名字。如果早上出門時家中有人身體違和,他一定接著關心「怎麼樣?」、「好一點了嗎?」不論公務再怎麼繁重和忙碌,「像極了愛情」。
接著他會換家居服,同時將外出服掛入衣櫃,晚上睡前他會準備好明天要穿的衣服。書桌,永遠都是井然有序的,書架上堆滿了書,中文、日文、英文,而且常有新書,但是,他一定記得哪本書放在甚麼位置。
溫馨的內在,透過堅定的意志力與慈悲的人文關懷,務實於他堅定但包容的執行力。住院時,6 月 14 日清晨發生地震。當下他醒來後,就一直不肯再入睡,心情顯然很不平靜,後來是護理師一直告訴他「台灣真安全」、「台灣無代誌」,整個精神才放鬆下來。沒錯,他是馬上想到 921 大地震,那天一大早,他人已經在南投、台中,救災及善後的部署已然展開。其實,一般所不知,920的晚上,他身體是略為違和的。
醫療團隊也常說,他的意志力是超強於任何人的,瞬間的行動力也是非比尋常的。
卸任後,2015 年 7 月有幸陪同赴日,22 日在日本國會聆聽他對兩百多位日本國會議員講述「台灣的典範轉移」。特別說「卸任後」,一則是希望台灣的聲音被聽見的意志和努力,是他永不鬆懈的志業。愛台灣的暖男,一刻不停歇地奉獻。二則,他公職身分時,我們就只能看新聞報導、聽廣播了,不可能有親聆親炙的機會的。
2015 年 7 月 24 日清晨,在永田町散步的我,6:03am 正巧拍下這張照片,紀念此行,也象徵他常說有生之年要為台灣的民主一直盡心力。遠方是日本國會,他開啟了前行的綠燈,綠燈通往更多的國際認識與友誼。
想起 1995 年康乃爾大學演講「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當時他用美式幽默說了雙關語 USOpen(高爾夫職業公開賽),引為對美互動的新境。其實,前一年,1994 年,過境美國才出現一段「不下機」、「睡衣接見美國代表」的軟中帶硬抗議呢。務實的意志力,讓暖男的包容力,為國家開創了更多的邦誼契機。這也許也可一窺他的領導哲學。
病房的窗戶可以遠眺觀音山,在觀音山頂,他曾經娓娓道出他的思維與家人分享。這天清晨,我為他從病房拍下觀音山。這天是 2020 年 7 月30 日,早上 7:05。
=============================
三十九與九十八
孫女 李坤儀
最後的 174 天裡,扣掉跟阿公請假的時間,大概有 150 天都會和他見面,陪他說說話,就像我過去 39 年的人生一樣。體貼如他,讓我把心裡想說的話、想唱給他聽的歌,都在這 150 天裡跟他說了,也算是沒有太大的遺憾。
對每個人而言,他都擁有許多不同的面向;對我來說:他是個認真直接的人,認為對的就要付諸行動。也是個充分授權的人,抓大方向不過問繁瑣細節。
是個自我要求的人,即便是住飯店離開前,會要求收拾整齊,因為這是個人的教養與對提供服務者的禮貌。是個包容的人,相信各個信仰最終都在與人為善。從哲學的角度思考,某些觀念是相通的。
是個窩心的人,和照護他的安全人員、醫護團隊都有說不完的貼心故事,也建立了只有他們才懂的情感連結。
是個慈愛的祖父/曾祖父,為了讓小朋友開心十分鐘,他願意特地起床外出散步。
誠如他非常喜歡的一句話:「生命的本質即在不斷的自我超越」,在我有幸參與他不到一半的人生中,他已經擁有許多精彩的片段,足以去成就生命的意義。
=============================
以生命來教導我們
外孫女 黃怡寧.黃怡丰
我們從很小就知道我們的外公是台灣總統。很多人常常問我們:「有這樣的外公,你們跟他學了什麼東西?他跟你們談論些什麼事情?」現在長大了,知道外公教導我們「犧牲」的意義。在他的人生當中,我們的外公犧牲了很多和我們相處的時光。他把台灣、台灣人和我們所有的未來擺在第一優先。
很多人想到他們的外公會有很多開心的回憶。我們沒有這些甜蜜的回憶,我們只記得我們的外公是一個「巨人」。他不只是有體力,還有決心,也很會吃苦。每天清晨他就起床閱讀所有的報紙,然後再去上班。晚上,他還在練習講稿,看重要的資料。
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他如此的忙碌,
可是他的每一分鐘都貢獻在為實現台灣未來的目標。有時候,我們全家必須陪外公出去跟特別來賓吃飯。當時,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放棄和朋友邀約玩樂的時間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現在,我們明白那是外公正在開拓一條可以讓我們跟隨的道路。
外公的思維像一個複雜的迷宮,他了解其他人的觀點,但仍然保有自己的願景。他努力為了台灣真實的民主而犧牲個人的生命時間,不畏懼別人的指控與批評。透過他的所為,教導了我們什麼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意義。我們是否責備外公沒有給予我們很多相處的美好時光?完全不會。當我們看到台灣人民可以享有自由的言論、選舉的權利,與自由生活的今天,對於外公的犧牲感到無比的驕傲。
=============================
想再一起讀本書
外孫 賴緯綸
我的阿公是個嚴肅的人小時候的記憶裡,阿公總是以嚴肅正直的態度對待台灣人民賦予他的公職和使命。他每天的生活非常規律,即使假日也是大清早就起床。我偶爾可以抓到阿公用早餐的尾巴,和他同桌度過用餐時間。餐桌上阿公不多話,他總是安靜地看報。
在那個報紙是資訊主要來源的年代,我仍印象深刻,餐桌會擺上滿滿的各家早報––因為阿公喜歡閱讀,從一早就開始閱讀。小時候的我很難了解家裡怎麼會有這麼多書,量多範疇又廣。從文學到哲學,從科學到神學,我對此感到不可思議,他怎麼能吸收這麼多元的知識,又怎麼會有時間和精力,在繁忙的公務之餘仍做這麼多閱讀?
我的阿公更是個風趣的人在他卸任總統後,我們有了更多互動的時間和機會,而「書」是我們的交流的中心。他不再表情嚴肅,總是嘴角上揚開懷地和我談論書中知識。談思想的書,談生死哲學的書,更談科學新潮流的書。
阿公最愛笑嘻嘻的拚命開書單給我。從奈米材料、量子電腦、低溫核融合,到基因工程,他總會掩不住內心的興奮和我分享新科技,更和我分享在台灣產學應用上他獨特的見解。
就算是念工程的我,還是得做足功課,為的是希望可以和他進行充滿火花的對話。我崇拜阿公對新知的愛好,也從他身上學到知識的迷人之處,更重要的是景仰他一顆無時無刻以台灣發展為出發點的心。
阿公常說:「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我想是這個單純又深遠的理念,讓他從未停止閱讀學習,而能有遠見地從各個角度為台灣未來鋪路。我對您的離去感到不捨與思念,但我看到了您在遠方為台灣未來點的明燈。謝謝您為台灣的付出,更謝謝您帶給我說不盡的言教與身教。如果可以,我想和您再一起坐下來討論研究一本書。
原文出處:https://reurl.cc/x0lr11
追思會現場直播
https://reurl.cc/EzG9oR
#再見了李登輝總統
#謝謝你一生看顧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