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老鼠愛吃什麼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老鼠愛吃什麼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老鼠愛吃什麼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老鼠愛吃什麼餌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Better Leaf 好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何才能讓人接受我們的想法🤔? 如何才能讓人採用我們的提案🤝? 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讓人掏💵買東西? . 我們的工作中不斷碰到這些問題💢, 有的人就是知道讓對方點頭的方式, 這是因為他們對人有一流的觀察力和分析力, . 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觀察力和分析力, 就要藉由行為心理學實驗 來了解多數人的心理傾...

  • 老鼠愛吃什麼餌 在 Better Leaf 好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18 20:00:06
    有 51 人按讚

    如何才能讓人接受我們的想法🤔?
    如何才能讓人採用我們的提案🤝?
    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讓人掏💵買東西?
    .
    我們的工作中不斷碰到這些問題💢,
    有的人就是知道讓對方點頭的方式,
    這是因為他們對人有一流的觀察力和分析力,
    .
    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觀察力和分析力,
    就要藉由行為心理學實驗
    來了解多數人的心理傾向和動機。
    .
    今天好葉就和你分享由日本心理學大師
    池田貴將 所寫的一本書
    《#這些心理學實驗告訴你這樣做事最有效》
    .
    利用心理學實驗與應用,
    幫助大家突破現況,
    往更好的人生邁進💪
    .
    .
    🍀🍀🍀🍀🍀🍀🍀🍀🍀🍀🍀🍀🍀🍀🍀🍀
    .
    第1⃣,#誘餌效應
    .
    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利進行了一項實驗。
    .
    他讓100名大學生看某本雜誌的定期訂閱廣告:
    .
    網路版的售價是59元,
    而【紙本版加網路版】套裝組則是125 美元,
    然后測試他們會選擇哪一種。
    .
    結果68人選擇了網絡版,
    紙本版加網路版套裝組只有32人。
    .
    然而在追加紙本版 125 美元的選項后,
    網路版變成了16 人,
    紙本版則沒人選擇,
    .
    但紙本版與網路版套裝組,
    竟然增加到了84 人‼
    .
    由此可見,一般人的判斷基準會
    受到眼前的比較對象所影響。
    .
    因此,我們在面對選項時🤔,
    要以沒有其他選項為前提,
    仔細評估每一個選項的價值🧐。
    .
    重點不在於是否更划算
    或是是否虧損更多,
    而是這個商品是不是對自己真的有用,
    以確保沒有🙅‍♂掉入誘餌效應的陷阱。
    .
    .
    🍀🍀🍀🍀🍀🍀🍀🍀🍀🍀🍀🍀🍀🍀🍀🍀
    .
    第2⃣,#模仿效果
    .
    社會心理學家亞當. 賈林斯基在餐廳🍴
    做了一項實驗
    .
    受試者為餐廳裡的顧客,
    設局者為餐廳服務生。
    .
    A 組服務生在受試顧客一點餐,
    隨即照樣重複顧客的餐點。
    .
    而B 組服務生在受試顧客一點餐,
    則稍微改變了說法來重複餐點內容。
    .
    實驗結果顯示A 組服務生拿的小費💵
    比 B 組服務生多 70%🤨。
    .
    由此可見,模仿對方的行動與習性,
    容易讓對方對自己產生好感☺。
    .
    就像好葉本身就不愛說話,
    所以每當別人告訴好葉一些事情,
    但好葉不知道該怎麼回應的時候,
    就會模仿對方的動作和重複對方說過的詞句。
    .
    因此,就算是孤僻男,
    人緣也不會差。
    .
    在與別人建交時,
    偶爾試著與人同調也是一種樂趣。
    這種感覺就像大家一起"乾杯" ,
    可以在瞬間凝聚關係之間的共識哦🙏。
    .
    .
    🍀🍀🍀🍀🍀🍀🍀🍀🍀🍀🍀🍀🍀🍀🍀🍀
    .
    第3⃣,#目標梯度
    .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在某家☕咖啡店,
    利用集點卡進行了一項實驗。
    .
    A 款集點卡: 集滿 10 杯咖啡☕,
    就可以免費獲得1 杯。
    .
    B 款集點卡: 集滿 12 杯咖啡☕,
    才可以免費獲得 1 杯,
    但在集點卡上,預先蓋了 2 個章。

    結果顯示,
    拿到 B 款集點卡的人,
    遠比拿到 A 款集點卡的人,
    多更多人集到 1 杯免費咖啡。
    .
    心理學家克拉克. 赫爾
    將一隻老鼠🐁放進迷宮,
    並在出口處放下食物。
    .
    在實驗過程中發現,
    老鼠🐁離出口愈近,
    跑得愈快。
    .
    換句話說,
    離目標愈近,
    老鼠的動機就愈強。
    .
    而這項集點卡實驗,
    證明了這項法則也適用於我們人類。
    .
    如果提示我們的目標位於何處,
    我們就會注意到達成目標🎯的距離 ,
    即使距離相等,
    .
    若是計算方式不同,
    也會大幅影響我們的動機。
    .
    在工作的時候也是一樣,
    與其思考距離目標還有多遠 ,
    不如回頭看走過的路,
    想想已經距離目標有多近💪 。
    .
    .
    🍀🍀🍀🍀🍀🍀🍀🍀🍀🍀🍀🍀🍀🍀🍀🍀
    .
    第4⃣,#小包裝策略
    .
    行為經濟學家索曼
    與艾默. 齊瑪Amar Cheema
    進行了一項實驗,
    .
    他們將裝有 24 塊餅乾🍪
    的盒子交給試吃人員。
    .
    A 組拿到的盒子里
    的餅乾🍪全都沒有任何包裝。
    .
    而B 組拿到的盒子里
    的餅乾🍪全都包裝妥善。
    .
    結果顯示A 組試吃人員平均 6 天就吃完餅乾。
    而B 組則需要花上 24 天才把餅乾吃完。
    .
    由此可見,增加或減少事情步驟,
    會影響人的行動力度。
    許多人往往一有時間就會
    想上一下網路或看一下電子郵件。
    .
    那是為什麼呢❓
    .
    這是因為上網和收信只需要拿起手機,
    觸碰螢幕即可。
    我們人通常會傾向從事步驟較少的活動。
    .
    因此, 有計畫的增減步驟,
    是為生活增添變化的有效方式。
    .
    就像好葉也是一樣,
    為了避免自己被面子書綁架,
    會故意把應用程式刪掉,
    或者封鎖相關網站,
    讓自己不容易進入到。
    .
    即使突然想要滑一下手機,
    也會因為找不到應用程式而作罷。
    .
    另一方面,
    若是對於我們想要認真做的事情,
    就要減少執行步驟。
    .
    例如, 想要養成晨跑🏃‍♂的好習慣,
    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就穿上運動裝睡覺;
    .
    若是希望自己專心看書📖時,
    就可以只帶著那本書和錢包到附近的咖啡廳去。
    .
    .
    🍀🍀🍀🍀🍀🍀🍀🍀🍀🍀🍀🍀🍀🍀🍀🍀
    .
    第5⃣,#棉花糖實驗
    .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艾比.艾伯生
    募集了643名四歲兒童🧒,
    進行了一場簡單但迷人的實驗。
    .
    在房間里,
    他給每一位孩子面前放下了一顆棉花糖🍬,
    并告訴每位孩子他得離開房間十五分鐘,
    .
    如果他回來時棉花糖還在桌上,
    他會再給孩子一塊棉花糖🍬作為獎勵。
    .
    如果孩子吃了棉花糖,
    他就不會再給第二顆。
    .
    結果顯示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沒有吃掉棉花糖。
    .
    十四年後,
    研究人員找到許多當年參與棉花糖實驗的孩子,
    針對如今已十八、十九歲
    的年輕男女進行後續研究。
    .
    四歲時沒吃棉花糖的孩子,
    長大後表現優異👍。
    .
    他們順利就讀大學,
    而且測驗平均成績,
    比那些吃了棉花糖的孩子高了210分👏。
    .
    他們與老師、同學、父母互動良好。
    適應力強,
    也比較善於自我控制。
    .
    相較之下,
    許多吃下棉花糖的孩子沒能上大學,
    而且從事薪資微薄的低階工作。
    .
    當中有人上了大學後,
    不是輟學就是成績不好,
    真正成功的只占少數😢。
    .
    能戰勝一項誘惑的人🙌,
    通常也能戰勝各種誘惑。
    .
    相反的,受不了一項誘惑的人,
    也會輸給各種誘惑。
    .
    這也就是好葉經常推廣,
    和鼓勵大家練習冥想🧘‍♂的原因,
    不斷的提升你的意志力,
    做每件事都比其他人更能堅持下去!
    .
    .
    🍀🍀🍀🍀🍀🍀🍀🍀🍀🍀🍀🍀🍀🍀🍀🍀
    .
    好了,這就是今天好葉和大家分享書中📖
    其中的5⃣個心理學實驗和應用,
    我們來回顧一下:
    .
    第一,#誘餌效應,
    選擇時不要看比較對象,
    要看是否真的有需要。
    .
    第二,#模仿效果,
    以行動表達自己對對方的關心。
    .
    第三,#目標梯度,
    讓對方知道距離目標多近,
    就能提高達成率。
    .
    第四,#小包裝策略,
    對於想要做的事減少步驟,
    不希望做的事增加步驟。
    .
    第五,#棉花糖實驗,
    練習抵抗誘惑,
    意志決定你的未來。
    .
    .
    🍀🍀🍀🍀🍀🍀🍀🍀🍀🍀🍀🍀🍀🍀🍀🍀
    .
    重要通知:【#好葉説書課📖】上架啦!
    .
    深度解讀世界好書,以動畫影片的呈現,
    讓你用🔟多分鐘的時間,
    以輕鬆易懂的方式看完一本📖。
    .
    讓你用最低的成本,提
    升自己各方面能力包括:
    創業營銷、工作效率、人際關係、心靈成長、投資理財。
    .
    讓好葉替你篩選好書、概括重點、精準動畫解讀。
    裡面還配有書摘筆記✍和行動指南,
    讓你可以學以致用。
    .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
    高效吸收好書智慧,
    為工作與生活帶來積極的改變。
    .
    👉https://www.betterleafstore.com/booksummary

  • 老鼠愛吃什麼餌 在 微微笑廣播網 (台灣最美的聲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08 08:38:46
    有 109 人按讚

    台灣民俗傳奇(一百三十一)

    傳說人間吃的五穀雜糧,全部都鎖在玉皇大帝的百寶箱中,由玉皇大帝命令發放,越多人的地方發越多,人少便發的少,避免浪費。

    因為玉帝控制的嚴,凡間的人跟畜生怨言很多。 這一天,凡間所有的畜生跟人開會討論,要如何自立更生,不必跟玉皇大帝伸長手,討論之結果,大家提出了一個建議,去偷拿玉皇大帝的五縠雜糧的種子,凡間自己來種,不再靠人。

    這個臨時動議得到大家的一致通過,但不知要派什麼人去完成任務,大家傷透腦筋。尖嘴的說:我去!大家搖頭不贊成,尖嘴的就是一隻雞,有人說不然請扁嘴的,扁嘴就是講鴨,但鴨也不適合,做賊要有天份,做賊需要賊腳賊手,鬼頭鬼腦,賊頭賊耳,大家後來想到老鼠,嗯!很合適,眾人都沒意見。

    但是老鼠本人有意見,老鼠說:先說條件,我沒意見,萬一失敗,我無命回中原,犧牲太大了,先說好,我若成功有什麼好處?後來大家說:這件事情你若成功,以後你不用做都有得吃,讓你跟豬一樣,吃飽睡,睡飽吃。 老鼠想一想還不錯說:好,我去偷。老鼠便去了,這件事情,老鼠不負眾人所望,果然種子取回來凡間,五穀種子開始耕作,第二年果然豊收,都吃的有剩餘,大家都很感謝老鼠的功\勞大過天,依照當初約定,讓他不用作便有的吃,大家欣羨老鼠的命。

    但是人說好景不常,有人看老鼠過這種好命日子,總有人眼紅,有人不滿。 漸漸有人將食物藏起來,鎖在密封的倉庫,藏在老鼠吃不到的地方,人類忘記當初老鼠的功勞,這便是現實之人生,現實之社會,靠別人不如靠自己,老鼠沒得吃,當然開始咬布袋。

    咬壞東西,一方面是為了生存活命,一方面是抗議人不講信用,當出約定的事情,不應該反悔失信。 人跟老鼠的關係開始惡化,水火不容,互相報復,最後人類不甘願,設計老鼠籠仔,專門抓老鼠,籠子中用吊餌引誘老鼠上勾,有的籠子內放一塊鏡子,愛美的老鼠進來照鏡馬上上勾,果然長的醜的都愛照鏡子。 進來老鼠籠照鏡的比進來吃東西的多,老鼠一隻一隻被人抓起來,一隻一隻收拾掉,這些老鼠心生不甘,死前都眼睛睜的大大的,您注意看,老鼠若死,雙眼都死不瞑目,死了不甘願,將來有機會若打死老鼠注意看看!

  • 老鼠愛吃什麼餌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02 16:08:39
    有 7 人按讚


    韓國瑜將使貧窮的人更加貧窮
     
    長期觀察政治的這段時間,我大概整理出韓粉(國民黨支持者)的三種特質,而這三種特質將使他們未來的人生更加貧困與悲慘:
     
    一、延遲折現的失敗者
     
    延遲折現(delay discounting)是心理學的名詞,意思就是只看到眼前小利,卻放棄更長遠利益的愚蠢行為。
     
    最為知名的延遲折現實驗就是找小朋友來吃棉花糖,小朋友可以選擇馬上吃掉一塊棉花糖,或是忍耐十五分鐘而得到兩塊棉花糖。很多無法忍受當下誘惑的小朋友就會馬上吃掉眼前的棉花糖,而忘記忍耐與遠見將讓他們獲得更大的報酬。
     
    去地方走一圈看看,有多少人為了那眼前幾千元的國民黨賄選金,就把自己可以獲得更大報酬的未來與子孫的發展機會給葬送掉了。去問問那些宮廟與網紅,才拿幾個錢,就準備要把整個國家與主權給出賣掉。去問問那些小吃店與餐廳,只為了一個月五百元的有線電視系統費,就連支持中共併吞台灣的新聞台都願意播放給大家看。去問問那些反年改的,只為了每年要多拿個幾萬元,將來整個政府財政都要垮了誰都吃不到他也老子不在乎,一付反正將來會有年輕人收爛攤擦屁股的自私自利死老人樣。
     
    這種延遲折現的失敗者,國共兩黨不掛餌放線把他們通通釣魚殺來吃,還真是辜負他們的愚蠢哩。這些人跟水底下那些一看到蚯蚓釣餌就一嘴咬上去的無腦蠢魚有什麼兩樣?沒再被殖民個一百年就要偷笑啦。
     
    二、膝蓋反射的腦弱者
     
    白白胖胖的就是貪汙,黑黑瘦瘦的就是清廉。表象如果可以直接這樣解讀,那還要科學啟蒙幹嘛,通通回到五百年前的文盲蒙昧時代就好啦。
     
    其實韓國瑜前陣子指控民進黨官員的「白白胖胖說」根本不是身材歧視,也不是愚昧失言,而是在試圖激起一種膝蓋反射式的階級仇視與廉價的哀貧同情。這種「莫忘苦人多」的選戰打法其實跟2007年國民黨主打的「查理與阿珠」是同出一系,都是訴諸膝蓋反射的階級仇恨與飢渴本能的動物反應。
     
    這種訴諸仇權仇富與「人民餓肚子」的土共套路,最陰險的部分就在於,你無法否定「民以食為天」的飢渴需求,也無法跟他們進一步討論複雜的概念與施政方法。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隨時都會有飢寒交迫的人。再有錢的國家像是瑞士、美國,你都可以找到一批最底層而且正處在飢餓狀態的人。
     
    試著隨便去討論任何一個公共政治上的題目,比如說地方圖書館有沒有需要、國防力量該如何加強、人民的閱讀率與審美水準該如何提升的問題。最後我只要在這些命題之後,加上一句:「人都快要餓死了,你還在討論OOXX的問題。」就好了。我保證你也可以輕鬆成為傳說中的「句點王」。
     
    這就是標準中國土共的鬥爭套路。你想要理性地跟對方討論任何政策,想要提出一個解決的方案,或是提供一個客觀的統計數據給他看,他馬上一巴掌就打過來,接著就是大聲痛罵你是不知世上苦人多的臭老九與大小姐。最後所有的問題都會停留在動物層次的「顧腹肚」,像豬一樣吃飽就好,國家主權通通都是屁(柯文哲名言),民主自由不能當飯吃(郭台銘名言)的畜牲模式與文明停滯狀態。
     
    你現在去問問那些曾經投票給國民黨的「查理與阿珠」們,是不是都忘記馬英九執政八年期間狂漲兩倍以上的房價與租金成本,還有貧富差距指數急速擴大的事情啊?這種腦袋還肖想發大財哩。像畜牲一樣無腦地膝蓋反射,就會得到像畜牲一樣被人宰殺的結果。
     
    三、不勞而獲的妄想者
     
    國民黨的支持者之所以會輕信2008年馬英九提出的「六三三」口號還有2018年韓國瑜提出的「發大財」口號,除了愚蠢之外,還顯露了一個難以啟齒的內心想法,那就是「我想要不勞而獲」。
     
    這種想要不勞而獲的心理最容易發生在兩種人的身上,一種是只能透過敗壞制度、黑金規則與不公平系統而輕鬆撈錢的人,另外一種就是因為長期的自身愚昧而導致貧困卻妄想一夕致富的人。這也剛好符合韓粉的組成元素,包括反年改的既得利益者、國民黨與無黨籍的黑金派系、不當黨產事業成員與自認經濟弱勢的底層民眾(例如拍扁麵包師)。
     
    而這種極度想要不勞而獲的心態,配合上前述的延遲折現心理,再加上膝蓋反射的無腦狀態,最後這群人就一定會找上這種徒具誇張演技與不實話術的老鼠會邪教教主來當他們的代言人與領袖。韓國瑜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諷刺的是,你注意觀察那些倒會捲款或是吸金掏空的社會案件,那些會把窮人逼上絕路的倒會會頭或是老鼠會頭,幾乎每個講話都是最接地氣、表情最為誠懇、肢體語言豐富、最有群眾魅力也最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然後精準講出你最想聽的話,並且試圖偽裝成跟你是同一類「庶民」的人。這種人正是會把窮人的最後利用價值給榨乾後再溜之大吉的人。
     
    各位有看過日本的真人秀節目「搶救貧窮大作戰」嗎?你看看這個節目中那些貧困的苦人是要經過多少次脫貧專家的嚴厲訓斥與調教指導,多少次的習慣改正與技術提升,多少次的淚水反省與痛定思痛,最後才好不容易換來一個可能脫貧發達的眉角與公式。
     
    你有看過這個節目請來的「脫貧」專家,說過任何一句「你只要投票給某個政治人物,跟著某人整天複誦某個口號,你就可以馬上發大財」的幹話嗎?「發大財」可以這麼簡單的話,理財專家與投資顧問都可以去死一死了。
     
    真正能夠幫助世上苦人的「脫貧」專家,他們講話從來就不會親切,說話也不會有溫度,也不會只講你愛聽的話,甚至還會講出相當難聽的雞掰話來讓你玻璃心碎,因為他是要來真正解決你的「顧腹肚」問題,他是要來破除造成你貧窮困苦的不良習慣與錯誤思維,不是要像酒店痞咖一樣來逗你開懷大笑或是法喜充滿的。
     
    綜合上述三項的問題根源,你不用是趨勢專家與投資達人,也該知道怎麼選擇吧。好好勸說你身邊的韓粉親友吧,然後記得1月11日出來投票。
     
    我支持3號蔡英文。
     
    (圖為布勒哲爾畫作「大魚吃小魚」,西元1557年)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