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老母古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老母古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老母古文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王薀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暫憑杯酒長精神》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是南宋多詩之冠陸游所寫,陸放翁除了自己曾經自豪地說過他在人生六十年中留存世間萬首詩,實際上唐、宋之間詩作累積最多的的確是他,他與前妻唐琬之間由於陸游的母親始終有...
老母古文 在 西樓月如鈎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8:21:27
「你知道嗎,說粗口的人,很沒有家教。」 陳Sir是一個正人君子,謙謙有禮、風度翩翩,這是眾所週知的事。 他出口成文,古文八家詩詞都朗朗上口,每次上堂最少唸十分鐘孔子的名句。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他沒收肥仔朱的那本《住家淫娃咬節瓜.扑濕瑪莉》書,正色道:「做人,最緊要的是,修...
老母古文 在 ??貪吃雪寶❄️オラフ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1-02 11:54:05
- ⬅️⬅️⬅️左滑看更多⬅️⬅️⬅️ Tekka Fat Cow hot pot, Taipei 🇭🇰 鐵火肥牛火鍋/台北 比起信義區、西門町商圈, 多了點文青風和獨特感的中山站,是台北眾多商圈中最深得我心的 最近和牛燒肉名店「樂軒」旗下的港式肥牛火鍋品牌進駐新光三越南西店,光是「港式肥牛火鍋」就...
老母古文 在 Hinnyful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0 06:57:07
我去左蒙古俾人打我劫 話說當時我同友人分道揚鑣後, 自己一條友留左一日係烏蘭巴托, 為既係要等一個星期得幾班既火車去俄羅斯。 咁蒙古又唔係好先進國家, 由我之前請左個當地私人導遊得知, 交通工具只有巴士同私家車, 無火車,無地鐵, 火車只有去北京同俄羅斯呢D長線。 最慘既係蒙古反外語, 政府立...
老母古文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暫憑杯酒長精神》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是南宋多詩之冠陸游所寫,陸放翁除了自己曾經自豪地說過他在人生六十年中留存世間萬首詩,實際上唐、宋之間詩作累積最多的的確是他,他與前妻唐琬之間由於陸游的母親始終有諸多怨言之故,故而終至分手,後來雖然再娶,但陸游對於唐琬始終念念不忘,後來夫妻兩人在「沈園」重逢,但早已是景物變幻無數個秋,這從陸氏不少詩作中皆可窺聞得唏噓之嘆聲。
這首詩是陸游描繪酷暑端午,自己本身應景所做的,一些節日中,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的粽子、艾葉、雄黃酒等等,以期待當年都可以安康吉祥,一家人和和樂樂地備好豐盛酒菜,最後開開心心把酒言歡之情景。在過去宋代的時候,端午也稱浴蘭節,所有的未嫁女性在身上按照習俗也都會配上廟裡邊求來的平安符,唐宋年間粽子的包法有多種,也有從嫩竹所取竹筒中置放粽子,此種筒粽香氣襲人別有風味。唐朝以後直至宋代由於粽子包紮起來有著兩端尖尖的角,因此後來便稱粽子為角黍,在端陽時節裡,若是在南方蘇州一帶水澤之鄉竟到處聽聞到詩竹管弦之樂,家家戶戶設席擺桌招待賓客,河流之上船帆如織星星點點,充滿詩情畫意⋯⋯。
五月節習俗上家家戶戶門口也都會插上艾葉,過去古人習慣上會把艾葉、艾草插於冠帽上藉以趨邪除病,原因是艾葉本身就有避邪通竅之用,因此,配戴聞香自可免除人身心一切的障礙和障蔽之氣,也有驅鬼之作用⋯⋯。
今年辛丑端午,正值新冠之疾肆虐,端陽之前幾天有南洋地區華僑學生黃君傳了一訊息給我,說其心緒不寧,恐無心眷戀於人世之語,黃老目前已是耄耋米壽之齡,將屆人生九十的他卻在一年之中遭遇到情感上和女兒在美國被感染罹病而亡雙重打擊之痛,令其痛徹心扉,我相信他應該在身心上已經找不到任何的出口,否則不會將近兩三年音訊全無之下,忽然來了一封如此的訊息。
說起黃老,初識他時,還未達花甲,渾身透露出極濃厚的文人氣息,在中國內地據說也是清華大學之高才生,和他之因緣是因為一幅沈尹默之中條幅而結識,原來他也喜好收藏古文房及書畫,後來因為《金剛經》解說之故向我求取了經中般若無盡藏真言之密咒,據傳此咒唸誦一次可得九千萬卷(亦有說九千卷)《金剛經》之功德,並且可得延壽超度之效,當時聽說他父親尚在四十九天中陰之態,因此我口傳其咒,從此之後他皆持弟子之禮,時有往從,我因尊其年歲長我許多,我都皆以黃老尊稱,後來漸熟,時而也會提供展示他所珍藏之舊硯銅爐、稀有數珠、鎏金古佛示我共賞⋯⋯。
黃老多年相交,本知其為心思纖密、多思多慮之文人,退休之後本和其夫人閒居於星島獅城,夫人原本有一前夫因有暴力傾向時遭毆打,後來不堪其苦時認識了黃老,黃老挺身而出不顧家中老母之反對,費盡周折,歷盡三年終結連理,婚後倒也老實地過了十幾年太平生活,由於兩人年紀稍有懸殊,雖然他寵妻入骨,但因年少時也曾患寡人之疾,因此便形成了內有怨女,難言之隱⋯⋯這其中諸多細節也恐難向外人道,總之,最後夫人也就留信落跑。
將近半年時間的折磨,這黃老拍了近照給我竟然瘦了一圈並且血壓、糖尿一併纏身,難怪會有輕想之念頭,我也只能盡心用他所熟悉的《金剛經》好好地勸說一番,雖然已經情緒稍緩,但我擔心的是不久的將來,他的大限來時如何度得了中陰這一關,希望端午之焰陽能早日掃其心中之陰霾,負面情緒得以泮釋。
遙寄一首劉禹錫詩 :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希望黃老能夠如同本已枯敗的老樹逢春般重生,也藉著端午的雄黃酒可以挽弓如滿月,西北射天狼,更可以如老圃秋容淡,黃花晚節香。更希望普天之下有情人莫成怨偶,如鴛儔鳳侶般連枝共塚。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老母古文 在 馬拉妹出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說說端午 #端午節該不該祝人快樂
作為馬來國中的資深逃學威龍,我幾乎不去上課外的華文課,偶爾乖乖入座是因為沒地方玩去,但從不交功課;這樣的爛學生,華文考試還是全班第一的威水史,講出來都沒人信。
因為那是位很古板守舊的退休老師,愛說教,愛引據古文,我挺煩他每次看到我都要念一輪。
雖然樣子記不清,可我近30年來,每到端午節我都會想起他。
#端午節不說快樂,是他教的。
我試回想當初他的說法,他大慨是說端午節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投江的日子,是要祭祀、紀念,怎麼可以祝人快樂呢?
那時我站起來反駁,很多節日由來都是因為戰爭、起義、死傷更是嚴重,難道後世人就不能快樂慶祝?年獸還吃人咧!
老師當下是生氣的,但忘了說什麼,因為我只為自己敢敢頂撞暗爽一輪。(每思至此皆悔不當初)(年少愚蠢衝動之白羊)
至於入行當個媒體人,一到端午我還是不自覺地寫安康,客戶修改為快樂我也會予以糾正解釋,都是後話了。
翻查典故,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許多種說法,但 #端午節最先和屈原沒有半毛錢關係。
早在先秦時代,五月就被視為惡月。那時的氣候比現在更加濕熱,疾病很容易盛行,醫療水平低下的古人就很忌諱它。尤其是五月五日,最為不吉,被視為惡日,生下的孩子還會被遺棄。
所以,端午節本來被認為是〝惡月惡日〞。在中國,端午節的一系列活動,如懸掛艾草、沐浴香湯、在手腕腳腕上纏五色絲、飲雄黃酒、掛鍾馗像等等都是為了驅邪除病。
魏晉南北朝以後,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人物才慢慢與端午節發生聯繫,使得這個節日逐漸具有了歷史、政治、倫理的文化內容。
在馬來西亞,我們少了闢邪驅病的習俗,更多是龍舟競渡、吃粽子。
英文 Happy Dragon Boat Festival、Happy Dumpling Festival大慨也是這樣解吧。
我們是更傾向於使端午節往慶典和娛樂方向發展,這天就該快樂的曬粽子啊!
從前,端午節是各種瘟疫、災害、蛇蟲並出的時候,人們要祈求平安、禳解災異,加上屈原典故,就多互祝〝安康〞。
如今,疫情當下,身邊的人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才是最最最要緊啊。
當然,節日嘛還是要快樂的過,所以此文無論快樂或安康吉祥如意事事順意都嘛ok最重要是你喜歡就好!(幹嘛要有結論)
祝大家 #端午節安康
#圖文有符:福建老母客家白粽打孖上
咩話,竟然睇晒??!(一定係你今日好得閒,除非唔係)(或者你堅係鐘意睇我肺up,除非唔係)
Follow my IG/tiktok:#malaimui77
FB:#馬拉妹講飲講食 #馬拉妹出閘 #馬拉妹 #認清商標 #提防假冒 #只此一家 #別無分頁 #FoodhuntMY #BloggerMakan #BloggerMalaysia #malaimuidotcom #好吃的吃多一點 #不好吃的多少吃一點
老母古文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唐代詩人孟郊:高天厚地一詩囚
歷史春秋網
作者:王開林
眷眷者,慈母之意。拳拳者,遊子之情。《遊子吟》總共三十字,竟無一字不是催淚彈。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十歲前,孟郊喪父,他與兩個弟弟孟酆、孟郢由母親裴氏辛苦養大。在這個單親家庭裡,父恩天高,已摸不著邊際;母愛地厚,才立得住單薄的身體。
孟郊,這位大唐詩人,以詩風矯激而著稱。一千二百年來,無數遊子的淚水都源自他的筆下!我猜想,他寫完那首《遊子吟》後,一定泣不成聲,頃刻間淚濕襟袖。
年輕的孟郊抱負不凡,他揮灑筆墨,徬彿運斤成風,全是顧盼自雄的豪言壯語:「丈夫四方志,女子安可留?」還未見識世路上的風波險惡,還未遭遇命運之神一記小指頭的輕敲,此刻,他胸中跳蕩的是一顆將以有為的少年心。
我願分眾泉,清濁各異渠。
我願分眾巢,梟鸞相遠居。
此志諒難保,此情竟何如?
「情」也好,「志」也罷,日後皆與世事圓枘方鑿,難以吻合。善惡相羼,美醜莫辨,最是人間常景,誰能了了分明?誰又能獨秉公正?濁水遍地橫流,梟鳥盡佔高枝,清泉因此遠避,鸞鳳為之低徊。孟郊是赤子,也是痴子,他對外面的世界抱有極高的期望值,認定「物皆備於我也」,徬彿舉目可見,唾手可得,殊不知,海面雖遼闊,可取飲者無一勺。
現實有時比盛氣凌人的繼母更冷漠,也更苛刻。年逾不惑,孟郊遵從母命,遠赴京師。大唐禮闈的門檻比踵其後塵的任何朝代都要高得多,滿打滿算,單科進士名額不足三十人。李白不肯嘗試,是明智的。杜甫偏不信邪,結果在京師困居十載,飽嘗悲辛,苦無所獲。
孟郊的運氣如何?他一入長安,空手而返;再游西京,鎩羽而歸。似乎命中注定,他面前不會出現一條平坦的仕途。只能放歌詠詩,「劌目鉥心,鉤章棘句」,「神施鬼設,間見層出」,一腔怨氣化作滿紙哀聲:「曉月難為光,愁人難為腸。誰言春物榮,獨見葉上霜。……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
忽忽多年,懷才不遇,孟郊對於冷酷的現實有了切膚之痛,「惡詩皆得官,好詩空抱山」。他索性結廬嵩岳,過起了白雲為田、絳雪為飯的隱居生活。衣褐懷寶者,既然得不到當途者的賞識,那就將一腔孤憤訴與群山去聽:「本望文字達,今因文字窮。影孤別離月,衣破道路風。」
在大唐帝國,貧寒書生的出路有限。倘若孟郊的政治前途受阻,就多半會淪為涸轍之鮒,那頂「詩人」的桂冠固然光鮮好看,但它兌現不了現世的安穩。一方面,命運薄待孟郊;另一方面,則給他補償。儘管時乖運蹇,孟郊有志難伸,但他與韓愈結下的深厚友誼不失為高山流水的華彩樂章。
孟郊比韓愈年長十七歲,按理說,這條代溝又寬又深,然而他們一見如故,惺惺相惜,結為了比忘年之交更好的忘形之交。在唐人傳奇《龍城錄》中有一則《韓退之夢吞丹篆》,可謂奇談:「退之常說,少時夢人與丹篆一卷,令強吞之,傍一人撫掌而笑,覺後亦似胸中如物噎,經數日方無恙,尚可記其一兩字筆勢非人間書也。後識孟郊,似與之目熟,思之乃夢中傍笑者,信乎相契如此。」人生如夢?人生如戲?人生如傳奇?命運歸定數,情誼續前緣?信也由你,不信也由你。
韓愈二十五歲登進士第,此後數年,參加過三次吏部考試,均未能通過銓選,他的官運如何?尚在未定之天。孟郊羈旅長安,一介布衣,詩才固然不薄,但要在仕途上軟著陸,找尋到一個可靠的落腳點,殊非易易。韓愈在京師大名鼎鼎,毅然以古文運動的旗手自任。他為孟郊延譽,難度很小。他為孟郊解憂,難度很大。
韓愈的神作《與孟東野書》述及了兩人的知己之情:「與足下別久矣,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懸懸於吾也。……吾言之而聽者,誰歟?吾唱之而和者,誰歟?言無聽也,唱無和也,獨行而無徒也,是非無所與同也,足下知吾心樂否也。」若非至交,無此深言。精神吸引,靈魂映照,世俗的計慮盡拋,方有此一番告白。
韓愈賦詩《醉留東野》,其真摯熱烈的情誼於字裡行間呼之慾出:「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吾與東野生並世,如何復躡二子蹤?……我願身為雲,東野變為龍。四方上下逐東野,雖有離別無由逢!」
杜甫一生寫過《夢李白》《天末懷李白》等傳世的詩篇,韓愈對其風義景慕不已,但他也扼腕嘆息:李、杜二位前賢未能常相過從,遂成千古憾事。
憂戚傷人,勝過鉛刀割肉。孟郊之憂是謀生,孟郊之戚是落第。莫非長安真就不是他安身立命的福地?沒有上策,只有中策,韓愈送孟郊去謁見徐泗濠節度使張建封。貧寒書生做幕僚可算一條入仕的捷徑,倘若能得到封疆大吏的力薦,袞袞諸公或許會對他另眼相看,頂不濟,生活總歸有個著落。臨別時,韓愈再三慰藉好友,賦詩鼓勵道:「卞和試三獻,期子在秋砧。」卞和獻玉,稀世之寶無人識得,被誣為欺君而慘遭刖足之禍,可說是天下有名的苦人兒,但他最終獲得了楚王的接納,所獻之玉也被視為天下重寶。韓愈用這個典故激勵孟郊,是提醒他:衣褐懷玉者終必有遇。
命運肆虐,禍不單行。孟郊三次得子,一一夭殤。落第之悲尚可轉念,失子之慟如何釋懷?至此,孟郊被逼入了「積怨成疾瘳,積恨成狂痴」的絕境。
總會有否極泰來的那一天,天公鐵石心腸,也有歇手消停的時候。貞元十二年(796),孟郊四十六歲,終於榮登進士第,喜赴瓊林宴,置身在一群志驕意滿的青年人當中,其滿頭華發格外引人注目。這一天,他等待得實在太久了,徬彿等待了整整一百年。孟郊賦詩《登科後》,意氣洋洋,但知情人讀了無不為之泫然淚下。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宋人尤袤的《全唐詩話》評論此詩:「一日之間,花即看盡,何其遽也。」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傳》據此而議,更進一層:「識者亦證其氣度窘促。卒漂淪薄宦,詩讖信有之矣!」莫非真的是「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佔盡,聰明不可用盡」?居然連長安城的鮮花也不可一日看盡。李白朗吟「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同樣晚運不佳,這似乎又額外添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佐證。
一生中,孟郊難得有如此極情盡興的日子,夙願已酬,懸而未決的功名終於到手,真是莫大的慰藉,在老母親裴氏眼裡,這不僅勝過人間的錦衣玉食,而且勝過仙界的靈丹妙藥。
四年後,孟郊出任溧陽尉。城東,古木蓊鬱,孟郊常去林中,棲息在積水旁,飲酒彈琴,徘徊賦詩,終日不倦。他厭煩曹務和案牘,請人代理,將自己那份微薄的薪水分給對方一半,終於窮到辭職。此後,由韓愈舉薦,孟郊追隨尚書留守鄭餘慶,輾轉數地,依舊沈淪下僚,毫無起色。正如韓愈所言,「物不得其平則鳴」,孟郊歷盡坎壈之後,昔日的樂觀悉數歸零。「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男兒久失意,寶劍亦生塵!」他怨恨命運,悵觸西風,終極的解決之道,唯有幡然覺醒。
「願存堅貞節,勿為霜雪欺!」從迷失的地方回到原點,孟郊依舊貧寒,依舊孤苦,但他參透了生之榮枯,心境遂如一泓秋水,波瀾不興。昔年,孟郊憤然絕叫過「我欲橫天無羽翰」,現在想來,皆因心中迷障太多。天穹猶如一張大幕,受苦的靈魂匍匐在蒼茫的原野上,吮吸清露,踐履嚴霜,就算所有的夢想凋落於眼底,只要能找到內心的寧靜,即可瞬間脫困。既然孟郊以鳳鳥自居,以俗世的功利為羅網,他久在羅網中苦苦掙扎,又豈能自由翱翔?
所有滴落的同情之淚都無法逆流到唐朝去,否則,它們將匯成大河,載起一葉又一葉擱淺之舟。孟郊病逝於元和九年(814),韓愈召詩人張籍會哭,出葬前,張籍說:「先生揭德振華,於古有光。賢者故事有易名,況士哉!如曰貞曜先生,則姓名字行有載,不待講說而明。」眾人無異詞,於是朋友們私謚孟郊為「貞曜先生」。孟郊的忘年詩友賈島賦詩《哭孟郊》,頗有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意思,其中那句「故人相吊後,斜日下寒天」,讀者品咂再四,苦澀無比。
蘇東坡能夠在豪放派與婉約派之間從容來去,衣不沾塵,鞋不沾土,這門絕技罕有傳人。他瞧得起隱逸派,迷戀陶淵明的詩歌,無以復加,但他不喜歡苦吟派,對於孟郊的詩歌不無微詞,「初如食小魚,所得不償勞。又如食蟚蟹,竟日嚼空螯」。誠然,依照美食家的標準來欣賞孟郊的詩歌,不免大失所望,他的詩歌太苦澀,太生冷,能供人大快朵頤的「魚肉」、「蟹肉」少得可憐。孟郊的詩歌更像是毫不起眼的芥末,待它把你辣得倒吸一口涼氣,淚水奪眶而出,頓時忘記了盤中的魚和蟹,才會覺得它真強,認為它極好,微量品嚐才是王道。
金朝詩人元好問作《論詩絕句》三十首,其中一首針對孟郊:「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江山萬古潮陽筆,合臥元龍百尺樓。」有人說,這是對孟郊的貶低。也有人說,孟郊就是詩囚,評價恰如其分。其實,做詩聖、詩仙、詩魔也好,做詩囚、詩丐、詩癲也罷,匆匆都是一生。千古愁也得放下,萬古悲也得放下。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孟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