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
『階級複製』一直在惡性循環著,在台灣也有一群孩子們生長在最嚴苛的環境下,他們居無定所,抑或處在衛生環境極為不堪的類廢墟中;失去援助、無依無靠、甚至連家人也都是加害的一部分,這也造成他們不知如何求助,徬徨無助的尋找著同伴跟製造屬於自己的落腳點。
-
偶爾在夜...
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
『階級複製』一直在惡性循環著,在台灣也有一群孩子們生長在最嚴苛的環境下,他們居無定所,抑或處在衛生環境極為不堪的類廢墟中;失去援助、無依無靠、甚至連家人也都是加害的一部分,這也造成他們不知如何求助,徬徨無助的尋找著同伴跟製造屬於自己的落腳點。
-
偶爾在夜間呼嘯而過的飆風少年們,總讓大人們蹙眉想著又是個社會亂源,可卻沒想過你我的漠視、鄙視、無視,正是加深他們進一步的放縱與放棄,人們總說政府應該要想辦法,卻沒想過社工培育跟薪資這一塊,需要的人力與專業訓練,還有相關社福單位的配合與審查,建立完善的機制,那是很長一段辛勞路。而書裏的貧困少女少年們,其實僅僅是冰山一角罷了,我想作者們應該也是盼望著這本書能夠引起更多人的注目吧。
-
書中一開始從雲嘉南的孩子們開始講起,那裡人口外移老化、大量的外配、隔代教養、宮廟文化充斥著生活,缺乏資源下,很多人都是小小年紀就出來討生活,也因為所學有限跟過於年輕,並不懂得保護自己,工作只想找最簡單高獲利、也最無職業門檻的,所以幫老農噴灑高濃度的農藥,成為孩子們的首選,不知道要著裝保護自己,也不知道農藥殘留身上的害處,很多孩子往往身體出了狀態,中毒倒下了,依舊會在休息過後回到原路。
-
畢竟想要翻身太難太難,有太多的同僚誘惑,如果是女孩了話,那更是很容易沉淪到金錢之中,一位滿手洗髮藥劑的女孩,對社工人員感嘆著自己為何要這麼傻,如果像其他姊妹們加入夜晚的行列裡,出賣一下身體就再也不用忍受貧窮與挨餓了,然而已出賣身體的女孩也很容易造就階級複製,還是孩子的她們在社工人員沒關注之下,有時候失蹤一陣子,再度回來時,已是飽受家暴、帶著營養不良的嬰兒狀態了。
-
然而…政府當然也有設置社福單位、兒童之家,但是在這些單位下的機構,其實也暗藏著許多問題,好比說有些問題孩子輾轉待過幾個育幼院之後,就會被貼上標籤,成為所謂的『問題兒童』之後,就難以找到收容處了。就算找到收容處,那也充滿了更嚴重的問題:學長學姐絕對制度下,新進兒童只能乖乖聽命、害怕成為被霸凌、性虐待的對象,當自己年紀大了也自然會對新來的孩子們做出一樣的事情,因為所有人都在睜一眼閉一隻眼,沒有人做出正確的教導。
-
甚至有時候加入霸凌的…還有社工老師們,特教班裡的學生們曾經發生過跟韓國電影『熔爐』裡一樣的事情,社工忍著那些黑暗醜事,終於在離職後鼓起勇氣的申訴,卻被政府壓下來了,上頭們會生氣為什麼要引發外界關注,更可怕的是一旦有了不好的名聲跟醜聞,外界就不會捐款,兒童之家也就再也無法營運下去了…
-
大多事情無法攤在陽光下了,然而就算是正派經營的育幼院,曾經在那邊長大的孩子,卻依然有著許多心靈創傷跟不願回想,因為在那裡沒有私人的空間,在那裡一定要學會一種樂器,老師們會強迫你學會表演,每次有政府高官們來的時候,一定要全部的人一起吹奏表演,以取悅示為感謝。
而在十八歲離開之後,基本上也就無人關心了,似乎成年了,哪些高風險孩子就不在了,但這其實也非常需要人力持續的追蹤,從旁協助就業或就學的。
-
在高風險青少年政策上,臺灣似乎只做了半套,比起其他鄰近國家,其實我們有很多的借鏡可以學習參考,好比說是香港、南韓,他們認為在夜間遊蕩的青少年們是未來國家的動力之一,社工們組團在夜裡巡邏著,並與夜歸的青少年們搭話,也把收留他們的地方變得非常吸引人;籃球場、網咖、滑板場,年輕人喜歡的東西應有盡有,為了就是讓他們聚集在這,進行機會教育,也能減少集體犯罪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讓這些已教化的年輕人們再去街上搭訕跟曾經自己氣味相似的孩子們,藉著同齡層的口吻突破心房,會讓更多人們願意來此歇息著。
-
我想一個國家的進步,也包含社福機制,常常願意真正給廢墟少年們作為避風港的大人們,往往來自私家機構,又或者是曾經的大哥級更生人,在社工薪水及培育這一塊,需要更多的政府幫忙,而非政治表演道具,那些很偉大的宗教團體們,若也能試著將他們口中的大愛轉化成這種實際做為就更好了,畢竟常常在閉門念佛,以前曾經跟著去做義工,卻發現所謂的宗教卻會排擠打扮看起來一點也不乖的孩子呢,讓人噓唏著。
-
-
#reading #bookstagram #dailyreading #閱讀 #看書 #書蟲 #讀書帳 #圖書館 #圖書館借的書
#廢墟少年 #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In_Their_Teens #In_Their_Ruins
#李雪莉 #簡永達 #余志偉
老師霸凌學生申訴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遇到校園性騷擾與性霸凌該怎麼辦?
——
教育部╳法律白話文運動
聯 合 門 診
什麼是性騷擾?
——
▷ 性騷擾的定義有兩種:
第一是「敵意環境性騷擾」,也就是做出任何不受歡迎而且帶有性意味、性別歧視,影響他人的人格尊嚴、學習、工作機會或表現的言詞或行為。
像是對別人開黃腔、偷窺、身體上的碰觸,甚至是要脅、攻擊,這類的行為都會構成敵意環境性騷擾。
另外一種是「交換式性騷擾」,利用性或性別相關的行為作為交換條件,以滿足自己或其他人獲得、失去或減損學習(或是工作)相關權益。像是曾經有學校老師表示學生「只要能做些什麼」就能提高成績,這樣的行為已經構成「交換式性騷擾」。
——
▷ 什麼是性霸凌
性霸凌,則是透過語言或是肢體等暴力行為,針對別人的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傾向、性別認同攻擊、貶抑甚至是威脅的行為。
新聞上常常看到,學校內常常發生有男學生被其他人說是「娘娘腔」、或是曾經發生過女學生因為打扮中性,被學校的其他同學逼進暗巷內辱罵、潑飲料。即使當事人可能覺得「開個玩笑而已」,這些「開個玩笑」行為,都屬於性霸凌。
——
▷ 如果遇到性騷擾和性霸凌該怎麼辦?
如果遇到性霸凌,可以記下事件發生時的「人事時地物」,包括什麼人,做了什麼事或說了什麼話,在什麼時間,做了什麼事,以及蒐集到的物證,向學校申訴。
——
▷ 學校遇到這類事件會怎麼處理
一旦有人申訴性騷擾或是性霸凌的案件,學校的「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必須召開會議決議是否受理,如果受理,之後處理和調查,對於當事人,學校有保密或保護的義務。
如果有人洩密,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學校經過調查後,如果查證屬實,必須讓行為人接受心理輔導,並要求他在被害人的同意下向被害人道歉,或是接受性平教育課程等教育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法》當初的立法目的是希望能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並希望能透過教育的方式消除性別歧視。
即使有了法律,校園裡仍時常傳出令人痛心的事件。這也提醒著我們,法律仍有它的極限,即使有了處罰、調查的規定,但這都是事後的亡羊補牢,根本上還是要靠「教育」來改變現階段的性別不平等。
——
#法律白話文運動 #教育部 教育部
老師霸凌學生申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信
我是新北市國中的老師,擔任九年級導師工作。我的班上有許多霸凌者,我一直在處理這些問題,但光靠我一人實在無法改變什麼,您的文章能影響許多人,若您能針對霸凌問題多寫一些,即便影響有限,也是好的。
教育界真的挺黑暗的,通常想做事的老師會受到排擠與孤立,我因為在去年處理了一件學生被性霸凌的事件便被學校學務處某個組,而且經常要業務往來,故意孤立,於是我要處理霸凌問題上只能尋求其他同事支援。
您的文章是支持我們的力量,多謝您。
回
霸凌者的霸凌力道大都很有限
是冷漠的旁觀者和殘酷的壓制者給了百倍加乘
面對這麼仗勢欺人的團體其實非常不容易
但你給被霸凌者的一個誠懇的聆聽
對受傷的心靈已是很大的撫慰
在這個過程中
會有很多雜音出現
證據在哪裡
有那麼嚴重嗎
萬一誤會呢
學校的名譽呢
班上不都被懷疑了嗎
所有申訴單位都是領該學校該公司的薪水的
有多少人會中立傾聽不官腔客氣
大家心知肚明
因為會影響到學校與公司的形象
不過業力的懲罰會更嚴重的
這些人的軟弱與惡劣與輕忽
是怠忽職守又業障加身
如果要保護
小心求證
整理可申訴的其他單位
網路時代大家都可以給一些幫助
不一定要提出名字和單位
也會有嚇阻作用
那些會說沒有證據就舉發會影響學校與公司名譽的人請聽著
這是第一時間會反省會傾聽的人會被尊重的時代
尤其是霸凌事件
都很難舉證
因為霸凌者都是小人
只會在暗處襲擊
一個舉發就會名譽受損
也太脆弱太小看現在大眾的程度
沒有常識
也該學習安靜
看事情會有什麼發展
當然有惡意栽贓
但沒有更多真相被壓制嗎
謝謝你這封信
讓大家再次重視霸凌的事件
請學校校長多多宣導
校長的重視
失職的承辦人員才會改良重視
老師霸凌學生申訴 在 心理師,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創傷事件後的孤島】
.
1. 共患難後,心會更緊密?
連續兩篇文章講創傷,但總覺得還沒有寫完。創傷在某種程度上是很「個別化」的經驗,我們如何感受、思考、理解創傷事件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以及選擇如何面對這些創傷事件所帶來的改變。這與個人心理狀態、成長背景、社會系統、生理遺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是所謂的生理-心理-社會(bio-phycho-social)的概念。
.
或許我講「創傷事件」有點不夠具體,如果要細緻一點定義,非預期事件或長期狀態,造成當事人身心重大壓力與不適。例如:夫妻面對意外流產、同學們在課堂目睹師對生的霸凌、天災人禍造成家人的傷亡、投資或創業失利造成家庭經濟困窘等等。
.
當重大創傷事件的發生,相關的當事人(創傷主體)站在事件與社會系統中的不同位置上,受著不同的影響。人們那種「共患難」後感情會更緊密,有種共同感的想像,在現實上並不太常出現。更多的很可能是,經歷創傷事件後的夫妻、伴侶、家人、好友,因面對同一個創傷事件的主觀經驗不同、處理創傷事件的態度與方式不同,而感到彼此疏離、有所齟齬、衝突,甚至因此各分東西。
.
2. 明明同一個創傷事件,但卻各自冷暖的孤島
我們可以在一個創傷事件中,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感受,對於創傷事件後的生活有不同的期待。有些人覺得日子還要繼續過,應該要趕快恢復日常生活,不應該沉浸在悲傷或痛苦中。有些人需要多點時間去處理痛苦與悲傷的感受,無法用圍堵與不去想的方式面對。有些人覺得太快就回到「原本的正常生活」好像是一種對逝者不在乎的表現。
.
因為每個人對於創傷的感受與思考都不盡相同。巨大的創傷事件,把原本有著共同生活與回憶、關係緊密的人們,打散,成為一個個冷暖自知的孤島。
.
3. 人如何思考與理解創傷事件和自己的關係
.
(1) 創傷事件為何發生
幸福的關係有著相似的樣貌,不幸福的關係有著各式各樣的樣貌。當原本的生活受到衝擊與改變,很多人會想要問,這件事情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情是誰造成的?是誰的過錯?是誰的責任?有些人會感到內疚,有些人會覺得自己被拖累,有些人會歸因於命運。人們如何思考創傷事件發生的原因,會影響他如何面對創傷,如何和其他同樣面對此創傷的家人、伴侶、朋友互動。
.
(2) 如何處理創傷事件
處理創傷事件的過程,也呈現了當事人的價值觀與思考。是否要打官司、要不要接受媒體訪問、要不要讓其他人知道自己所承受的苦楚。有時創傷事件不是短暫的,而是長期的(例如:家庭言語與肢體暴力、校園與職場霸凌),要不要做改變,要不要申訴、向外請求幫助。還是讓這些創傷繼續,反正這樣可以過日子,反正我只是目睹、沒有真的遭受暴力。反正這個家庭、班級、辦公室中,被欺負的不是我。又或者如果我做了什麼,會不會施暴者反而會把目標轉移到我的身上?為什麼某某某(被害者)不安份一點,不要頂撞老師啊,明明是他自己讓自己被老師羞辱的。這怎麼會和我有關呢?這是他自找的啊。哭就好了,面對某老師,示弱、說自己才疏學淺,老師說的都對就沒事了,他就是硬要跟老師說道理,所以才會搞成這樣的。
.
除了價值觀與思考之外,人內在的「自我防衛機轉」,會去解釋創傷事件的發生,「否認」這件事情是創傷,我覺得還好啊,我就是這樣長大的,我被打習慣了;他說話就是這樣直接啊。(霸凌學生的)老師是為我們好,不然你出社會怎麼適應慣老闆?過去的上課壓力和感受,並沒有帶給我創傷,所以我也沒有認知到你受傷。我不太記得這件事情耶,只隱約知道這件事情發生後,每次上課的時候我都很害怕,很擔心自己也會被老師這樣對待。
.
(3) 創傷後的生活期待
當創傷事件發生後,整個世界就不再一樣了。就算恢復原本的日常生活、吃飯、工作、讀書、就寢、打工、煮飯、倒貓砂,但這一切也和過去不同了。它會是生命中的一道疤痕,就是會在那裡,不會消失,也無法假裝不存在,需要學習共處,需要理解。理解自己與創傷經驗的關係,思考生命給的考驗。適應新的世界與新的自己。
有些人會認為人應該要「向前看」,希望可以和創傷經驗/事件切割,放下過去,彷彿讓自己痛苦的事情不存在。有些人需要更多的時間面對,需要花時間哀悼。當彼此對於創傷的感受、思考、面對的方式、生活的步調與期待不同,就會形成一個個孤單的「孤島」。
.
4. 孤島與孤島,重新連結的可能
.
(1) 首先,照顧自己的需要
創傷是相當個別化的經驗, 在急性創傷發生的狀態下,當事人要處理的是外在環境的安全性,也就是戰或逃,但也可能是整個人彷若凍結,呆住而無法反應。但當外在環境相對安全的時候 ,人慢慢放鬆時。那些急性壓力期被壓抑的感受會浮現出來。人也會感到焦慮、痛苦、憤怒、悲傷或其他各種複雜的感絕與情緒。此時的創傷主體(當事人)是需要被照顧的,但卻不一定有被照顧到。因為身邊的人,有可能也同樣遭受同一個創傷事件。也有自己的過程要走要經歷。無論是家庭、班級、工作場域,在創傷事件下,整個社會系統脈絡中的個人,各有各的苦處與困難。有可能也因此,曾經熟悉的彼此,此刻卻誰也不了解誰。
.
這時候,只能先照顧好自己,因為照顧好自己,好好吃飯睡覺,做可以讓自己平靜的休閒活動,也可以找心理師諮商,梳理自己的情緒,當自己可以稍微穩下來,我們也才有足夠的心理空間去在關係中,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期待與需要。
.
(2) 創傷後的關係可以有期待嗎?
在親近的關係中,人們渴望自己的創傷經驗,被自己信任的人所理解,希望自己可以被支持、被同理、被接納 ,但是在創傷經驗中,很有可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感受與狀態。這些狀態,可能會把關係中的彼此隔離。
.
為什麼我這麼痛苦,你卻看起來像沒事一樣? 為什麼我什麼都吃不下,你卻吃得下飯?你真的在意這件事情嗎?你有在意我的感受嗎?為什麼我都看不出來?
.
我自己已經很痛苦了,我為什麼還要照顧你?你沒看到我已經很努力,讓日常生活恢復原來的樣子嗎? 難道我要表現出一副痛苦不堪的樣子,你才會感覺得到我有多在乎你嗎?
.
(3) 增進理解彼此的可能
在許多時候,這些內心話沒有機會被說出來,困難有機會被聽到。緊繃的情緒狀態,也使人困難去理解另一個人發生了什麼事情,以及他的感受與想法為何。但有些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
A. 首先,尊重對方的感受。
就算是同一個創傷事件,每個人對於同一個事件的情緒感受都不盡相同,對你來說還好、沒有受創感受的事情,對他人來說卻有可能很難承擔。去否定創傷事件所帶來的創傷,對於當事人來說,有時候跟否定當事人本人沒有太大差別。你可以不用像心理工作者那樣,去定錨與不斷確認對方的感受,你也可能無法完全理解發生了什麼事情,但請以尊重取代懷疑或批判。
.
B. 彼此的陪伴不一定需要言語,也可以是行動。
好好一起吃頓飯、一起散步,關心日常生活的瑣碎小事,知道很痛苦,但願意陪伴的態度讓人溫暖。我不知道你怎麼了,但我看到你這樣我很擔心,我不知道我可以做些什麼幫你,但如果你需要我,請你務必讓我知道。陪伴帶來連結。創傷的發生,有時讓人措手不及,有時讓人回想到更早年的創傷經驗,而陷入更大的痛苦。但支持性的陪伴會讓一個個的孤島,有機會彼此靠近,並創造出相互理解的可能性。
.
C.在安全的關係中表達出自己的限制。
當人可以表達自己的限制與需要,使對方得以更理解自己發生了什麼事,需要什麼幫助,可以拉近彼此的關係。例如:很多時候不是不想不希望自己心情好,而是心情真的好不起來;不是不願意工作,而是真的無法從滿溢的悲傷中,撐出一個可以上班的自己。如果當事人不說,很多時候別人只能猜,猜這個人怎麼了,但怎麼猜都比不上當事人自己說。承認、理解自己的困境並對自己信任的人表達自己的脆弱與需要幫助,往往是另一種堅強的展現。
.
D. 時間與空間,可以帶來療癒,但也可能使關係更疏離。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時間可以讓我們有餘裕去面對自己的傷痛,讓自己慢慢地從驚嚇、悲傷、痛苦與不知所措中,慢慢回過神來。但有時候,也容易忽略到對方也在創傷的過程,久而久之,也容易使關係更疏離,讓彼此的感受連不上線。所以,如果可能,請分一點的空間給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表達對對方的關懷,不否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經歷創傷與復原的過程。一起,讓被創傷經驗打散的孤島,有重新連結的可能。
.
後記:
1. 這篇文章我有一部份是用語音輸入成文字所寫,想說這樣會不會寫得快或更流暢一點。但是過程中,旁邊的人一度被我所講的文字嚇到 (笑)。
2. 這次的圖,就長這樣吧。因為我想要一張正方型的圖,但我照了一張長方形的照片。所以只好設計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