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簡報最重要的一件事】
簡報最重要的能力不是簡報工具,而是同理心。蘋果發表會之所以場場轟動,真正的關鍵和他們的產品一樣,永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換位思考 是成功演講者的關鍵能力 👉🏽點擊首頁連結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是成功簡報的基本要素;從學生的角度教...
【準備簡報最重要的一件事】
簡報最重要的能力不是簡報工具,而是同理心。蘋果發表會之所以場場轟動,真正的關鍵和他們的產品一樣,永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換位思考 是成功演講者的關鍵能力 👉🏽點擊首頁連結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是成功簡報的基本要素;從學生的角度教學,是老師的必備能力。
我遇過很多學生因為過去曾被老師否認,導致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有很大的懷疑,會和我分享自己當初抱著「再試試看最後一個老師」的心情來上我的課,後來才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匹黑馬,考到自己不曾想像的分數,甚至愛上一個自己不曾有信心的科目。
我當過經濟弱勢的小學暑期輔導班的志工老師,也當過外商銀行即將接管一間分行的分行經理的長期家教,但對我來說,兩者的本質是一樣的,並沒有誰比較難教,誰比較值得教,因為只要學生願意學習,老師就有義務把他教到會。
在教育非營利組織 @teachfortaiwan 負責行銷企劃的我,為了產製更貼心現場的行銷內容,曾經因組織提供給後勤團隊到教學現場見習的機會,而到我們在雲林縣元長鄉服務的學校當了三天的老師。
教小學生和教大學生很不一樣,但一樣是教小學生,教台北市的孩子,和教從未搭過高鐵、村落裡沒有便利商店的孩子,其實兩者並非「一樣都是教小學生」。
出差前,我和負責那個班級的TFT老師廷軒要了學生的簡介,也列下我想了解孩子們的問題,包括他們的休閒娛樂、喜歡的電影、會較都市孩子較無感的東西⋯⋯幫助我設計課程,也深入了解這個村落的種種,希望能用孩子們的語言帶給他們有收穫的三天的課程。
更巧的是,因為這個班級贏得了 @dfc.taiwan 的決賽,在我出差前的週末到台北科教館發表提案簡報,為了提早認識孩子們,我一早就到科教館等他們抵達,並參與了他們重要且值得驕傲的一場簡報。那天除了初步認識了孩子們,我也幫他們拍了很多照片,並把一些照片與對他們的認識編進我為他們設計的課程中。
那三天,我彷彿回到了在師大附中實習的日子,上課孩子們比我還嗨、下課被孩子們揪打球,更讓我驚奇的是,小朋友還來加我臉書好友,也不知道他們回家怎麼跟爸爸媽媽說的,我竟然也收到孩子爸媽的交友邀請 😂 即使到現在,班上的孩子還會用臉書密我,儘管是再簡單不過的句子和豐富的貼圖,我仍無比感謝他們把一個只陪伴他們三天的老師記在心上。
一年後,這個班級的導師廷軒從兩年的TFT計畫結業了,在年度特展上,她也帶了這群孩子再次來台北,在TFT特展上上百人的觀眾分享他們的故事。和孩子們久別重逢,從他們和我介紹他們的村落,變成我帶他們認識我的城市。我也無比期待能再次和他們見面的時候。
我和廷軒老師稱和孩子們是「忘年之交」,我們的年齡、距離、生活都這麼遙遠,但當老師願意從孩子的角度和他們相處,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進行教學,孩子會敞開心胸接受你的課程,歡迎你進入他們下課後的生活。
就像厲害的醫生不會嫌病人病得太重,優質的健身教練不會嫌客戶身材太差沒救了一樣。只要病人想活下去、只要客戶有想改變的決心,就像只要學生有強大的動機學習,醫生、教練、老師就應該有能力去幫助他們達到目標,甚至若學生還找不到動機,老師也可以幫助他們找到動機。
#台大簡報課 有一個作業是要到小學和老人安養院教小學生和長者一個「和自己科系相關的專業知識」,會選擇小學生和長者,目的就是要訓練學生面對「與自己理解能力與溝通語言差異很大」時,能從他們的角度出發,用他們的語言讓原本複雜的知識變得簡單易懂,而且與自身生活息息相關。
學生教不會,不一定是學生程度太差,往往是老師程度也不好,不知道怎麼用學生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釋給他。
對我而言,每一位學生都是黑馬,老師應該成為他們的伯樂,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怎麼幫助他們成為一隻千里馬。準備一場簡報,每一位觀眾都是可能被你的演講啟發,從此人生改變的那支潛力股,其中的關鍵是你夠了解他們嗎?
準備簡報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認識你的觀眾」。他們在乎什麼?他們喜歡什麼?他們用什麼語言溝通?你希望透過這場演講帶給他們什麼改變?深入瞭解觀眾是簡報成功的關鍵。
我將在 #外商求職與留學英文簡報課 分享如何分析你的簡報對象,並設計出人人有感的精彩演講,歡迎和我一起修煉換回思考的簡報力!
📍瞭解課程 👉🏽 link in bio
#英文老師#同理心#換位思考#溝通#教學#英語教學#演講#簡報#英文課
老人不願去安養院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線上旅行團 #龍馬之旅 036
那一年到東京參與策展,和夥伴們前往位於赤坂的民泊,艱苦上坡後,抬頭看到街角一組銅像。
因為實在看過太多,所以遠遠地我就認出,「那是龍馬啊」,走近一看,原來旁邊坐著的是勝海舟。
那是一組「勝海舟 坂本龍馬 師弟像」,之所以稱「師弟」而不是「師徒」,或許因非正式收徒,又或者因為兩人關係,亦兄亦長。
1862年(文久二年)舊曆八月,龍馬結束了脫藩後五個月的「浪流連」,抵達江戶,投靠千葉道場。
此後一段期間,他時常與千葉重太郎共同行動。重太郎既是道場的「小師父」,心中似乎也很希望將妹妹佐那許配給龍馬,因此又多了一分情誼。
兩人輾轉經過引介,在該年冬天,共同前往拜訪勝海舟。
此時的海舟,早已完成長崎海軍傳習所的學業,並且擔任咸臨丸艦長,航行到美國又回來,是真正見過世面的人物,並已成為幕府的「軍艦奉行」,等於是海軍司令了。
但是在攘夷志士的眼中,類似勝海舟這種蘭學背景、洋派作風的,當然是該斬的奸人無誤;因此過去的野史,常常描寫龍馬和重太郎,原意是要去刺殺海舟。
不過在正史中,此時的龍馬,雖然立場傾向「倒幕」,但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攘夷思想,更不用說殺人。不如說,他對世界依然充滿了好奇,因此才有強烈意願,想聽聽海舟的見解。
結果大家已經知道,龍馬對海舟一見傾心,認為是世間偉人,隨即拜倒門下。這,也算是龍馬真正有明確的生涯目標,並開始慢慢登上歷史舞台的,一個關鍵時刻。
如前述,之所以在赤坂會有一座二人的「師弟像」,因為銅像所在位置,是晚年海舟的居處,他並在此寫下了「冰川清話」。如今是冰川武道場,以及老人安養院。
龍馬和重太郎拜訪海舟時,他應該還住在「本所入江町」,如果各位還記得,也就是我曾去過的墨田區。根據後來考證,除了海舟的出生地以外,墨田區還有另一處「居住地」,也只能等疫情過後再去了。
兩次與海舟的「偶遇」,意外地將這段關鍵歷史,串連起來。
老人不願去安養院 在 羅雅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何面對低谷與高峰
車禍過後,我以為父親就是我的全世界,我的最大避風港!我以為自己會和父親在一起度過一生。
但是隨著我的年紀越來越大,父親的健康情況不佳⋯最後心肌梗塞離開我了!
我只剩兩個選擇
第一:去住安養院,一輩子終老到死!
第二:跳脫自己的框架,告訴自己我不是弱者!
接著我決定踏上前往崎嶇艱辛的道路,即使所有的家人都不理會我,我也決定繼續往前行⋯
經過了千辛萬苦,目前的我終於到達了山頂,但還未到達頂峰!
最近我遇到了一個老人家,簡單來說是我一生的貴人!告訴我說:什麼是峰谷法則!
簡單來說:當我們對現況感恩,我們就處於高峰,當我們渴求自己缺少的事物,我們就處於低谷。
換句話說:我們永遠沒有辦法掌控外在的環境,但是我們卻可以掌控個人的高峰與低谷,訣竅就在於掌控我們自己的信念和做法。
在今天的逆境做的聰明事,將會開創明天的順境。有時候只要換個想法、換個態度,離開低谷的路就出現了。
當我們在低谷的時候,我們應該做哪些事呢?
放下小我
凡事不要只想到自己,多替別人著想,當我們越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就越能早一點脫離低谷。
克服恐懼
恐懼會創造低谷,想要脫離低谷,就必須克服恐懼。在很多情況下,恐懼都是我們自己創造的來的!
在逆境中尋找契機
一開始怎麼陷入低谷的,我們就反其道而行,跳脫個人的框架。
在工作上多盡一份心力,在生活裡多一份體貼。
那當我們在頂峰的時候,應該做哪些事呢?
懂得感恩
頂峰法則就是:當我們對現況感恩,我們就處於高峰,當我們渴求自己缺少的事物,我們就處於低谷。
避免驕傲自大
很多人的高峰期常常曇花一現的原因就在於處於高峰期的時候太過自大,當我們太過自大的時候,就很容易種下失敗的原因。
追隨自己的理想願景
想像自己沈浸在美好未來的樣貌,並且描繪出具體、可信的細節,當我們替自己創造了一個理想願景,並且順著去做,我們就會更有動力。
這件事情的真實情況是什麼?
意思是我們要懂得看見真相,不要總是想著我希望怎麼樣?或是我恐懼什麼?我們要認清自己的現實生活都是自己創造而來的,因為我們是來源,沒有任何人可以左右自己的信念!
老人不願去安養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到底要不要打疫苗?」
日前好幾個群組都在傳不要打疫苗,其中有一個影片特別聳動,在愛爾蘭的安養院,高比例的老人打了疫苗之後就過世了。
我擔心八十幾歲的媽媽打了疫苗會出事,就把影片轉po在家族的群組,問我的醫師哥哥:「我們要讓媽媽打疫苗嗎?」
我哥哥留言臭罵我一頓:「一派胡言,我等一下跟你通話,不要放這種影片到家裡的群組上,完全沒有根據!」
我都還來不及看清楚以上文字,就已經接到他的電話,把我狠狠的罵了一頓。
我哥罵超久,簡而言之就是,我有能力閱讀英文,也有能力查證新聞的真假,更有能力去閱讀論文,但是我竟然連三分鐘都不願意花,想都不想的就相信了「老人家打疫苗很容易死掉」,還轉傳出去。
由於我哥哥超氣罵很久,我就趁他哇哇哇一直罵的時候,一邊動手把影片中的關鍵字輸入到google去查。
不到三分鐘,就已經查到那個影片裡面所說的數據不是真的。
我自己也是很羞愧,我們都跟學生說要媒體識讀,而我自己當老師的,卻慌慌張張的就相信了沒有查證的新聞,而這個假新聞卻可以決定我媽媽的健康。
我哥哥心情平復以後,跟我說,他怕自己說的話會害家人,害民眾,所以如果沒有科學證據,他就不會說。
在學術界是這樣的,你做了研究,得出來的結果敢發表在期刊上,那就得經得起別人找幾百個受試者再做一遍,檢驗看看是不是會得出相同的結果。如果一個,兩個,三個,十個學者複製你的研究,卻發現結果和你不一樣,那你的名聲就臭了。
因此,如果有十幾位,二十幾位,甚至上百位學者進行了研究,得出類似的結論,那麼多人拿自己的名聲掛保證之下所得出來的結論,那才是比較可信的。
我哥哥舉一個例子,雖然我是看我哥哥吃了五年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沒死沒事,我才敢跟進,因而瘦了六公斤,但是他敢讓我跟進,並不是因為他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成功而鼓勵我跟進的。他敢讓自己的妹妹跟進是因為,很多大規模的研究都證實多吃脂肪,少吃碳水化合物對身體有益。如果吃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只對他很好,對我有害,那他不是害了自己的妹妹?
同理,有人做咖啡灌腸覺得很有用。我哥哥去查了文獻,實在找不到好的研究,他就不建議我們也做咖啡灌腸了。我哥哥說沒有科學證據的支持,而是因為某某人這麼做而跟著做,那是很危險的事。他還跟我講了一個肝膿瘍的病患,明明抗生素有用的科學證據很紮實,但病患堅持使用咖啡灌腸和維他命C,不肯使用抗生素,最後喪命的例子。
回到要不要打疫苗的事,我哥哥說,人類能夠在短短百年之內,將平均壽命提高一倍,疫苗功不可沒。以前的孩子會夭折,現在多數能順利長大,是因為從小就打疫苗。連Bill Gates 都發現,想用最少的錢,救最多的生命,就是投錢到疫苗上,因為疫苗的有效性是建立在許多科學與公共衛生研究的基礎上。
他身爲醫療從業者,政府規定每年都要打流感疫苗。即使會有不適感,從所有科學證據來看,他都覺得非常值得!他還說,如果未來每年都要打 Booster shot,他也完全接受。
雖然我被狠罵一頓,還被加碼續唸,但我心服口服的接受:
凡事要有科學證據,至少要查證,切莫亂轉,切莫輕易相信。
如果你對於打疫苗有疑慮,或許可以參考以上我哥哥的觀點。
然後,郭葉璘醫師,這篇文章應該足以表達我有聽懂,那下週六見面就不要再唸我了(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