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準備—書籍應用
到了這個時候,各位考生應該也準備了兩週左右的學測複習,在念各科的時候應該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的狀況要解決,而W編在當初也是面臨一開始力不從心的問題,但是在調整教材的使用過後,發現複習變得更有成效,所以在這裡簡單跟各位介紹各種教材使用的方式,以便各位複習的時候更加順利!
首先在分析...
學測準備—書籍應用
到了這個時候,各位考生應該也準備了兩週左右的學測複習,在念各科的時候應該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的狀況要解決,而W編在當初也是面臨一開始力不從心的問題,但是在調整教材的使用過後,發現複習變得更有成效,所以在這裡簡單跟各位介紹各種教材使用的方式,以便各位複習的時候更加順利!
首先在分析教材之前,要先區分目標為何?頂、前標有頂、前標的唸法,15級有15級的唸法,要先確定目前的目標才能更有方向地準備複習內容。接著就讓我們進入正題,往下介紹各個教材的使用方法吧!
一、複習講義
這個應該是大部分考生會選擇的教材,就連三個小編也不例外,而我們認爲選擇講義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看得順眼。這裡說的看得順眼不只單純在排版、配色的順眼,知識鋪排的架構更是重點,以W編為例,他非常喜歡有架構的知識,所以他在選擇複習講義的時候,喜歡在每個章節有知識大綱的講義,同時在內頁也是喜歡以有大綱的方式排列知識,而不是單純的列點式講義,所以在挑選講義時,一定要考量自己的需求。
而在版本上每個版本也是有不同的特徵,舉例而言,翰林的知識內容較為豐富,但同時也較為龐雜,適合追求滿級或是指考的考生使用,而南一、晟景等版本則較為精要的提煉出重點,可以高效率的幫助考生重新建構知識,但也可能忽略部分細節與脈絡,所以考生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了解自身需求,而對於W編來說,他個人喜歡先以明確的架構出發學習,再透過寫其他考卷或題本時,再逐漸將缺漏的知識補進架構裡面,所以他選擇的書籍大多以南一、晟景等版本為主。
二、課本
W編身為橫跨社會組與自然組的考生,課本在這兩個組別有截然不同的定位,以數學、物理、化學這三個科目來說,課本基本上對於中前段的考生沒什麼用途,多數是給中等程度的學生打基礎使用的,但對於社會三科及生物科來說,課本就很重要,原因是這些科目很重視知識的脈絡以及圖表、圖片,所以只閱讀用文字及表格整理出複習講義,會導致精準度大幅下降,因此在透過複習講義複習時,也需要搭配課本圖表來打好基礎,如:地理科的地圖,所以大家記得不要丟掉你們的課本,要留著好好使用啊(小編os:我有時候還會把課本的圖片複印、剪下然後貼上講義)
三、複習週計畫
週計畫應該很多人都還沒開始碰,甚至也還沒買,其實週計畫就類似較小範圍的題庫,可以有助於階段複習的能力檢測,建議從前期就可以陸陸續續的開始動工。市面上常見的週計畫有:晟景的複習週記、翰林的週計畫還有龍騰的週懂系列,當然還有許多種類,就不在這裡一一列舉出來,但是對於考生來說,我認為寫週計畫並非必要的準備,在已然能夠掌握複習進度的人,我覺得比較適合寫週記畫,也就是中前段以上的學生,週計畫在進度上面因為範圍小、較為縝密,所以同時也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投注其中(除了國文、英文的部分差異不大),而且也因為出題者往往是單一高中教師,所以有時題目方向及難度也不穩定,所以大家要謹慎評估自己是否有需要且有能力完成。而週計畫在各版本的特色上跟複習講義相似,翰林版的內容較為龐雜,但是就過於類似段考的準備,不太適合作為大考得準備方式,晟景、龍騰的方向就較為注重整體方向,比較貼近大考走向。
除了作為範圍練習之外,此類的題目也很適合拿來作為弱點專攻的練習題目,因為其範圍小而且題目多,所以可以特別拿來練自己不擅長的範圍或是題型,例如之前W編就用周計畫練了國文多選、中國史以及英文克漏字的部分,所以如果是到了中後期發現自身有明顯缺點的人,周計畫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喔!
四、各區模考試題
各區模考試題其實就很像是範圍比較大的周計畫,題目本身也多是高中老師命題,整體而言並沒有太大差異,但是因為模考本身題型跟學測一致,而且學校也會讓你們考幾次,所以很適合作為練習臨場時間分配的工具,比起週計畫,我認為寫模考更有其必要性,因為模考可以作為計時練習的題目,寫模考時直接比照學測計時,對於進入學測的考試狀態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由於模考範圍較廣,建議複習到比較後端的時候再來練習(至少要超過1-2冊),否則也只是寫一堆自己沒複習到的東西,除了國文、英文因為沒有範圍限制,可以直接練習以外,大部分科目皆是如此。
而在不同考試上,不同的模考也有不同的特徵,首先是北模的部分,北模我認為整體難度偏難,一定比學測難上一些,但是出題是所有模考中最穩定的,我個人很推薦中前段的學生可以練習北模,全模的部分則是平均難度較北模簡單,但還是比學測難,但全模本身出題不太穩定,所以有些時候會爆難或爆簡單,但是平均來說不會太難,適合所有考生練習,最後是中模,中模是我最不推薦的考試,先撇除其浮誇的難度,出題的穩定度及方向明顯與大考不同,只是拿來嚇考生的題目,這種題目的練習對於學測並無太多幫助(中模還是有少數幾份出的很好的題目,但真的不穩定),對於W編來說,中模大概只對於頂尖學生有鑑別能力,還有一部分提升自信的作用(W編os:征服中模真的很爽),除此之外沒有太多效果,因此在講完所有模考後,大家也不要對自己的模考成績如此在意,因為模考本身的難度偏高且不穩定,作為練習參考即可。
#學測 #學測生 #gsat #國文 #英文 #數學 #社會 #地理 #歷史 #公民 #讀書筆記 #讀書分享 #勉強垢 #勉強
翰林理化課本 在 Winnie老師的科學馬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跟各位報告一下『108課綱下學期理化』部分(我已確實看到翰林課本!)
1. 第一章: 莫耳數部分並不是全刪,質量/分子量=莫耳數,還是有教,但6*1023次方,這個數字已經從課本拿掉了,整本都沒看到。所以化學劑量題目還是可以考,只要不要牽扯到粒子數的都可以考
2. 第二章:金屬冶煉鐵的部分,本來說要拿掉,但我看依然存在,所以第二章沒什麼變動
3. 第三章:莫耳濃度計算拿掉了!!! 已經沒這部份了!酸鹼中和滴定終點這種計算,課本也看不到了,但有講一點觀念。
4. 第四章: 沒什麼變動~
5. 第五章: 沒什麼變動~
6. 第六章: 力學相關題目變簡單,但觀念還是有講,所以基本上我認為還是沒什麼變動~
結論~~有刪掉一些,但整體影響並不大,所以!! 國二同學,還是好好學囉~對程度較不好的同學,確實你們比前幾屆同學可以輕鬆一點點,因為計算變少了。但是,一樣的,只要是我的學生,我還會盡量把你們教會,以前的人學的會,你們那麼優秀,沒理由不會,這樣高中去你就輕鬆多了呢~
大家加油囉!!👍
翰林理化課本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的快樂不是我的快樂】
我們似乎很怕孩子們跌,
不信,看課本選文就知道,
貶謫文學就像是流感疫苗,
每隔幾週就要打一劑。
不過說實在,
貶謫這個概念,
離孩子們實在太遠,
怎麼講怎麼無感。
我都這麼問:
「來,丹鳳高中是你當初的
第一志願請舉手!」
相信我,
最多一個人舉手。
我接著問他們,
那你們第一志願是哪裡?
答案五花八門,
新莊啦!板橋啦!建北啦!
然後,
我會殘忍的問他們:
「那你現在怎麼會在這裡?」
孩子一愣,
一時答不上來,
要承認自己摔跌,很難,很難。
「這就是貶謫的感覺,
你有夢,但現實要你醒著。」
當然,
你可以怨懟這裡的一切,
學校爛、老師差、同學刁⋯⋯
就像是歐陽脩大可說:
滁洲多窮山、惡水、刁民。
但那只是把你的懶合理化。
你說服不了自己,
也就說服不了命運。
歐陽脩怎麼做?
他說自己快樂,
即便他不是真的快樂。
「禽鳥知山林之樂,
而不知人之樂;
人知從太守遊而樂,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
禽鳥的山林之樂;
滁人的宴遊之樂;
歐陽脩的與民同樂。
當你身在底谷,
還能抬頭仰望星空,
我想,那黎明也不會太遠了。
不過,那是歐陽脩的快樂,
你背起來,寫三遍,
有益於考試,無益於人生。
因為真正的快樂,
是由你自己定義的。
所以,
我請孩子們做個練習,
對他們而言,
快樂的三種境界是什麼?
寫出來、彼此分享、推薦上台。
大多數孩子的排序是:
吃飽、睡飽、家庭好。
但隨著討論的深入,
有些孩子的靈感像鍍了金,
閃耀的讓我無法直視。
戴棋說:
「第一層的樂,
是為自身可悲的笑;
第二層的樂,
是配合別人的假笑;
第三層的樂,
是發自內心地開懷大笑。」
我非常驚艷,
怎麼能把笑與樂之間,
做這麼細膩的解剖。
我立刻把歐陽脩的三樂給擦了,
用戴棋的樂取而代之。
並告訴他們,你們不需要他了,
因為他的快樂不是你的快樂。
昀蓁說三樂是:
「飽遊之樂、幸福之樂、得志之樂」
子秦的三樂是:
「知愛、被愛、去愛。」
當你懂得定義快樂,
才真正開始覺察自己的人生。
就像是約翰藍儂所說:
「五歲時,
媽媽告訴我快樂是人生的關鍵,
後來我去上學,
他們要我寫下長大後的志願,
我寫下:快樂
他們問我是否沒搞懂題目。
我告訴他們:
是你們沒搞懂人生。」
快樂,
才是人生最有價值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