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翡翠如何形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翡翠如何形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翡翠如何形成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許榮哲 × 小說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卡爾維諾:月亮的女兒們】 如標題,這次分享的是卡爾維諾的短篇〈月亮的女兒們〉。 這部短篇小說,描述一個喜新厭舊的城市在即將把月亮也廢棄時出現很多女孩一路救起月亮並反撲了城市的的故事。 咳,好吧上面這段描述有點長,總之是個奇幻的、頗有深意的故事。 一起來看看這部作品吧。 - 月亮的女兒們 / ...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70的網紅劉燦用力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東野溪溫泉之旅最終集 來到了全台最美的野溪溫泉 真的是太漂亮~ 照著我們沿途的路線走過去吧 前往栗松溫泉建議於枯水期前往並注意自身安全 訂閱 https://bit.ly/3eXMY1X IG日常 https://bit.ly/3psQOoE 栗松溫泉有著從山壁傾流...
翡翠如何形成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05:14:06
【 寶珮如登陸《今日VIP》】 深夜不宜睇電視,隨時睇到喊。是咁的,向來甚少睇翡翠台,但昨夜為了要做資料搜集睇舊劇(是1976年的《陸小鳳》),要待老爸睡後客廳才有得睇,「阿仔,得喇,到你睇!」一出房門,見到電視正在重播《今日VIP》,受訪嘉賓竟然是從來沒有在無綫亮相、憑《藍天白雲》入圍「第37屆香...
-
翡翠如何形成 在 劉燦用力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3-31 22:13:19台東野溪溫泉之旅最終集
來到了全台最美的野溪溫泉
真的是太漂亮~
照著我們沿途的路線走過去吧
前往栗松溫泉建議於枯水期前往並注意自身安全
訂閱 https://bit.ly/3eXMY1X
IG日常 https://bit.ly/3psQOoE
栗松溫泉有著從山壁傾流而下的泉水瀑布
水溫45-65℃左右,屬於弱鹼性的碳酸氫鈉泉
山壁上凝結了碳酸鈣結晶加上附著在礦物上的翠綠溫泉藻形成的色彩
如同翡翠鑄成的岩壁,是非常著名的野溪溫泉
(也很難前往XDDD)
都蘭海角咖啡位在東河鄉南端的「都蘭村」
此地點相當低調,開入一段小路抵達後有種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在此處能欣賞到美麗的台東海岸線,是間很特別的海景咖啡值得一訪
(阿還可以住這裡呢!)
最後片段不小心弄消失了~所以結束的很莫名其妙:((
(眼花撩亂的ME...)
▂▂▂▂▂▂▂▼繼續看國內旅遊系列▼▂▂▂▂▂▂▂
▶花蓮三天兩夜ep.1┃推薦3間花蓮必吃美食! https://bit.ly/3vAzzow
▶宜蘭兩日遊ep.1┃推薦宜蘭平價美食吃起來! https://bit.ly/3trQ04B
▶桃園一日遊ep.1┃桃園必去景點大溪老街 https://bit.ly/2P3RrHv
▂▂▂▂▂▂▂▼劉燦用力玩▼▂▂▂▂▂▂▂
FB►https://bit.ly/32GlCZE
Blog►https://bit.ly/3ptOJZY
#台東野溪溫泉 #栗松溫泉 #都蘭海角咖啡 -
翡翠如何形成 在 吳光頭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23 07:44:28珍珠戴久了發黃、變暗?沒關係,一招教你「美白」!
珍珠,作為珠寶皇后,是唯一不需要加工、自然形成的有機寶石。雖然不像鑽石耀眼,不似彩寶明艷,但珍珠始終散發著內斂又優雅的氣質,征服了不同時代的女性。
從1530年開始,歐洲就進入了珍珠時代。尤其是伊莉莎白一世時期,這位女王對珍珠的喜愛,就如同咱們的慈禧太后對翡翠碧璽的喜愛一般狂熱,她買珍珠是以「簍」為單位進行購買(比慈禧節儉,慈禧是以「噸」為單位購買)
而伊莉莎白一世的子孫們,似乎也繼承了她對珍珠的執迷,例如伊莉莎白二世、黛安娜王妃、凱特王妃.....都是珍珠的忠實擁護者:
可以這麼說,17世紀之前,珍珠是時尚界的寵兒,寶石之王鑽石也不過是點綴它的配角。如今,珍珠依然取悅著現代女性,彩寶略顯壕氣、不夠低調,黃金則又過於隆重,清新優雅的珍珠就剛剛好,襯托你的氣質:
珍珠是很美沒錯,但也有個缺點......不少網友反映過一個問題:珍珠戴久了會變黃,但不戴又會失去光澤,這可怎麼辦呢?
這應該是紛絲們最關心的問題,但可惜的是,並沒有特別完美的解決方案,就像人類無法挽回衰老一樣,
珍珠也沒辦法徹底拯救發黃。但一些改善措施還是有的,我都跟大家說一說,大家自行選擇
1稀鹽酸浸泡法將珍珠浸泡在1%—5%的稀鹽酸或者雙氧水溶液里,隨著泡沫的產生,珍珠表面的黃色外殼逐漸被溶解,然後迅速將珍珠取出,用清水洗凈、擦乾,這樣珍珠就如同脫胎換骨,從黃臉婆變回青春少女。
2剝珠法在古代的時候,有一個專業工藝叫做「剝珠」。說白了,就是將珍珠發黃的最外層給剝掉,露出完好的裡層。但這個手藝應該要失傳了,我也好久沒聽說過了。
另外剝掉珠層的珍珠會變小一些,而且誰也不能保證裡面的珠層是完好的,所以這個方法的風險還挺大。
其實不管是溶液浸泡法,還是剝珠法,對珍珠或多或小都有一些傷害,如何徹底的避免損傷呢?那平時佩戴時,就要小心啦~實際上還是有幾個注意事項:
1.不要戴著珍珠首飾進入廚房、蒸汽房等地方,珍珠表面有細微的氣孔,油煙和蒸汽都能輕易滲透內部,加速珍珠變黃。
2.避免珍珠首飾跟保養品接觸(例如香水、化妝品、肥皂、髮膠髮蠟等等…),另外,也別戴著它洗澡或者游泳,以防珍珠褪色。
3.不戴時,要用絨布擦乾珍珠表面殘留的油脂、汗漬和灰塵,然後再存放好。提醒大家,千萬別用面紙擦拭珍珠!
4.珍珠需要空氣,不戴時就放在墊著絨布或者綢絹的盒子裡,不要放在密封袋裡
珍珠是最適合東方女性的珠寶之一,日常佩戴可以襯托氣質,特殊場合又能彰顯氣場,可謂是「百搭」啦~如此完美的珠寶,大家可要好好呵護它呀! -
翡翠如何形成 在 食在好玩 Eatlicious X 飞常好玩PlaynFl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3-16 21:45:25【Perth南下秘境 | 不为人知的西澳秘境】⛰?
Injidup Natural Spa绝对是很多亚洲游客还不懂的 #隐藏版秘境,除了有翡翠清澈的海水、是免费景点之外,还隐藏在印度洋的巨石之间,随着一波波海浪冲过来,形成最天然的SPA体验~?
来到Perth超级建议一定要来Margaret River住上至少一个晚上,除了可以去Margaret River周边大大小小漂亮酒庄之外,这里还有很多天然秘境,而Injidup Natural Spa就是其中一个,附近还有Canal Rocks巨石吊桥和Cape Naturaliste Lighthouse~?
?这里没有公共交通可以抵达,建议自驾游,自驾我们推荐 Aries Car Rental Perth WA
?澳洲15GB上网卡:http://bit.ly/2vVGMkl
一定要购买上网卡才能用Waze,自驾不迷路全靠它了~
✅无论早上、下午或黄昏来,都有不同的体验和美照可以拍~
✅从山顶去往Injidup Natural Spa会经过很多大大小小礁石,请无比小心。
✅我们比较建议黄昏来(大约5点),可以体验Natural Spa顺便看日落。
✅万一住Busselton或Margaret River,如果看了日落才回,一路上80%是没路灯,一定要小心过马路的袋鼠或其他小动物。
如何获得AirBNB额外 #RM120折扣 :
1. 点击 http://bit.ly/2fMX3QT (如有账户,请先logout)
2. 只需新注册AirBNB户口(已经注册可以用另一个电邮再注册)
3. 填写新注册资料后,就会自动有RM120的Travel Credit
-------------------------------------------------------
Subscribe食在好玩►►http://bit.ly/2rZ5Q6D
食在好玩Youtube ►►http://bit.ly/2txjFLw
食在好玩instagram ►►eatlicious_my
食在好玩Blog ►►http://bit.ly/1qokzzA
--------------------------------------------------------
《美食Vlog》频道►►http://bit.ly/2txl3hj
《旅游Vlog》频道►►http://bit.ly/2txa47A
翡翠如何形成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卡爾維諾:月亮的女兒們】
如標題,這次分享的是卡爾維諾的短篇〈月亮的女兒們〉。
這部短篇小說,描述一個喜新厭舊的城市在即將把月亮也廢棄時出現很多女孩一路救起月亮並反撲了城市的的故事。
咳,好吧上面這段描述有點長,總之是個奇幻的、頗有深意的故事。
一起來看看這部作品吧。
-
月亮的女兒們 / 卡爾維諾
地球最初並沒有表層大氣作為保護層,暴露於無休無止的隕石撞擊和太陽輻射的侵蝕之中。據康奈爾大學湯瑪斯·葛得教授所說,月球表面的岩石在與隕石粒子的磨擦過程裡被研成粉末。而根據芝加哥大學格拉德·凱柏教授的說法,從月球岩漿散逸出來的氣體可能曾使這個地球的衛星變得輕盈而多孔,有如一塊浮石。
「月亮是個老傢伙,」他表示同意,「滿臉都是坑洞,傷痕累累。它裸露著身體在宇宙中運轉,就像一條被啃光的骨頭,身上的肉被侵蝕殆盡。但這樣的事情不是頭一回發生了。我記得,有許多月亮比這個更為年邁,也更為殘破。我曾目睹這些月亮的一生,目睹他們的誕生,運轉和死亡:一個被飛射而來的星星穿刺而亡,另一個死於它上面的所有火山口發生大爆炸,還有一個身上滲出瞬間揮發的琥珀色汗珠,然後渾身覆蓋了淡綠色的雲團,爾後收縮成一扇乾燥而多孔的貝殼。」
當一個月亮死去的時候,地球上發生的事情是難以描述的,但我嘗試用還記得的最後一個例子來談談。在經歷漫長的進化過程之後,地球已經多少有點我們現在的樣子;換言之,它已進入一個轎車比鞋底淘汰得更快的時代。與現今人類幾乎一模一樣的生物生產、購買、銷售各樣商品,城市的璀璨覆蓋了所有大陸。這些城市的發展類似于我們今時今日的相同地點,不過大陸的形狀有所不同。那會兒甚至也有一個紐約市,相似於你們都熟悉的紐約,但它更顯新,應該說,更充溢著各種新產品——它如同一個全新的牙刷,它的曼哈頓區向外伸展著,上面閃閃發光的摩天大廈就像那尼龍質地的刷毛一般
在這個世界,每一樣物件只要有一點點損壞或變舊,亦即在出現第一處壓痕或者汙跡時,便會遭到丟棄,並且一件嶄新而完美的替代品會取而代之——只有一個錯漏,一個陰影:月亮。它裸露著身體,歷經侵蝕地行走於天際,黯淡無光,越發與這裡地上的世界背道而馳,是過氣物品中的漏網之魚。
古老的表述,像「盈滿之月」啦,「半月」啦,「下弦月」啦,依然在延用,但事實上已經變成一種修辭手段:我們怎麼能夠說一個佈滿劃痕和坑洞,並且看上去像就要伴隨著一場碎石雨墜落到我們頭上的東西「盈滿」呢?更不要說漸晦之時的月亮了!它十足一塊被一點點啃掉的乳酪外皮,而那月朔之時總是在我們預期不到的時候到來。在每一期新月之夜,我們都疑惑他會否再度出現(還是我們期望它就此消失而去?),而當它真的再度出現,並且變得越來越像一把缺齒的梳子時,我們不由打個寒顫,側目而不視之。
這是個壓抑的情景。我們離開人群,挎著包包,從日夜開放的百貨公司出來,看見在摩天大廈上架設得越來越高的霓虹燈告知我們,將會有源源不斷的新產品發售,我們突然之間見到它蒼白的身影在炫目的燈光之中緩慢而病態地移動著——一種想法便縈繞於我們腦間無法被驅散:我們所買的每一件新貨,每一個產品,都會相似地變舊,破損,褪色;我們還損失了外出購物和瘋狂工作的熱誠——一種對工商業不無影響的損失。
正是如此,我們開始考慮如何處置這個有害無益的衛星。它毫無貢獻,只是一艘無用的棄船。當它變輕之時,它的軌道會開始偏向地球:沒有其他什麼東西比它更危險了。隨著它的逼近,它的運轉週期越來越慢;我們不能再計算出月相。甚至乎連曆法,這月份更替的節奏,也變成只是一項例行公事;月亮一瘸一瘸地向前移動,仿佛它就要準備崩潰。
在這些月亮低懸的夜晚,性情變得更為躁動的人們開始舉止異常。總有一個夢遊者沿著摩天大樓的扶手緩慢向上爬,伸出雙手想要搆到月亮,或是一個變狼幻想症病人,在時代廣場的中心放聲狂嘯,又或者是一個縱火狂放火燒碼頭倉庫。如今這些都已經是尋常事,不再吸引好事者聚集圍觀。但當我看見一個少女完全赤裸地坐在中央公園的長凳上時,我還是不得不停了下來。
甚至在我遇見她之前,我便有種感覺,某樣神秘的事情將會發生。當我開著敞蓬跑車經過中央公園時,我感到自己正沐浴在一道閃爍著的光之中,就像螢光燈泡在達到穩定之前放射出的一閃一閃的鉛色亮光。我周遭的景色就如同一個陷入月球火山口的花園一般。那個一絲不掛的女孩,坐在一個反射著單薄月光的池塘旁邊。我刹住車。我想是在一秒之間我留意到了她。我走出車向她跑去,但一下子又停下來。我並不知道她的身份;我只是感覺到,我得趕緊為她做點事兒。
所有東西都散落在那張長凳周圍:她的衣服,一隻長襪和一隻鞋子在這兒,另一隻襪子與另一隻鞋子卻在那兒,她的耳環,她的項鍊,她的手鐲,錢包,裡面的東西從大大的口子漏出來的購物袋,還有數不盡的小包和小物件,仿佛她在一次大手筆瘋狂購物後的回家路上,突然聽到某種東西召喚她的聲音,然後扔掉所有東西,發覺必須把自己從所有將其束縛於地球的客體和符號中解放出來,而現在她正等待著被帶上月球去。
「發生什麼事了?」我結結巴巴地說,「有什麼我能幫助你的嗎?」
「幫助?」她朝上注視著我問道,「所有人都愛莫能助。所有人都無能為力。」很明顯,她說的話並非關於她自己,而是關於月亮。
月亮在我們之上,呈現一個中間突出的形狀,一副就要壓下來的樣子,如同一個破損的屋頂,佈滿芝士磨板上的那種坑孔。就在這一刻,動物園裡的動物開始嗥叫起來。
「到此為止了嗎?」我機械地問道,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她回答道:「剛開始呢。」或者是類似的其他說話(她說話時幾乎沒有張開嘴唇。)
「你想說什麼?是說這是結局的開始,還是其他別的什麼事情正要開始?」
她站起來,走過草地。她有一頭銅紅色的頭髮,披散在肩上。她是那麼的弱質纖纖,以使我覺得有需要以某種方式去守著她,保護她。我把手伸過去,準備若是她倒下來或者接近什麼可能會傷害到她的東西時抓住她。但我不敢用手碰到她,總是和她的皮膚保持幾釐米的距離。在我跟著她穿過花園的一路上,我發覺她的動作和我十分相似,即是,她也在盡力保護著某樣易碎的東西,某樣容易掉到地上,摔成碎片的東西——因此需要這樣子將這件東西帶到一個可以把它輕輕安置下來的地方——某樣她不能夠碰到,只能夠用手勢指出的東西:月亮。
月亮仿似迷了路一樣。它偏離了軌道,再也不知何去何從;它任自己如一片枯葉般飄零。有時候它突然出現,垂直墜向地球,在另一些時候,則以螺旋之勢打著圈兒下降,還有些時候,它看上去就像漂流著一樣。它正在變輕,這是毋庸置疑的:在有一瞬間,它看似就要撞向廣場飯店,但其實它滑入了兩座摩天大樓之間的防火走廊,從哈德遜河的方向消失而去。短暫時間過後它再度出現在城市的另一邊,突然從一朵雲彩之後竄出,以灰白色的月光灑照著黑人住宅區和東河,然後,它似乎被一股強風吹颳到,滾向了布朗科斯區。
「在那兒!」我喊出來,「在那兒——它停下來了!」
「它不能停下來!」少女驚叫道,裸露身體,赤著腳板地跑出草地。
「你要去哪裡呀?你不能這樣子周圍走!快停下來!喂,我在跟你說話啊!你叫什麼名字?」
她喊出一個像是戴安娜或者狄安娜的名字,也可能是一聲祈禱。然後她就消失不見了。為了跟上她,我鑽進汽車,沿著中央公園的快車道搜尋。
車燈的光線照亮了籬笆,山丘,石塔,但那少女,戴安娜,卻無跡可尋。如今我已走得太遠了:我必定已經略過她了。我轉頭照原路駛去。一把聲音在我身後說:「不,就是那頭,繼續追!」
坐在車後座的正是那位赤裸的少女。她正直指著月亮。
我想叫她下車,解釋我不能這個樣子載著她大模大樣地在城市裡開車,但我不敢叫她分神。她正專心致志,以防那時隱時現的輝光從視線逃走。但不管怎麼樣——這更為詭異——似乎沒有路人留意這個坐在我車子後座的女性幻影。
我們駛過一條連接曼哈頓和主城的大橋。現在我們走在一條多車道高速公路上。其他車就走在我們旁邊。我兩眼直直地盯著前方,害怕我倆的行徑所必然引起的來自周圍車輛那兒的譁然大笑和說三道四。但當有一輛轎車超過我時,我驚訝得幾乎要把車開出馬路:一個全裸的少女蜷伏在車頂,頭髮隨風飄揚。一刹那間,我以為我的乘客從一輛開足馬力的轎車跳上了另一輛;但我只稍微轉過臉去便看見戴安娜的雙膝仍在那兒,與我鼻子持平的位置。她的身體不是在我眼前唯一的奪目之軀,我見到少女隨處都是,用各種最怪異的姿勢伸展著身體,緊貼著賓士的汽車天線,車門,或者擋泥板。她們金色或黑色的秀髮,和她們裸露的皮膚發出的粉色或小麥色光澤形成鮮明對比。每一輛車上都有一名這種謎之女乘客,全都身體往前靠,催促她們的司機追趕月亮。
她們受到瀕危之月的召喚——我敢肯定。那兒有多少這樣的少女呢?越來越多的車子載著月之少女從城市的各個城區匯合於似乎停止不動的月亮之下的地方,聚集在每一個十字路口和道路交界。在城市的邊緣,我們發覺來到了一個廢車停置場前面。
道路消失於一片有著小型的山谷、山脊、山丘和山峰的地方,但造就這種崎嶇地勢的並非這裡的原始地形,而是那些一層層被扔掉的商品:消費至上的城市用過的東西,為了享受到使用新商品的快樂便將其拋諸腦後,讓它們在積聚二手貨的鄰居這兒壽終正寢。
經過長年累月的堆積,破冰箱壘成的堆阜,生活雜誌黃頁以及廢棄燈泡遍佈於一個巨大的垃圾場。月亮現身於這個狼藉腐爛的王國之上,一片片變形廢舊金屬垃圾鼓起上升,猶如被洶湧的潮水沖起。老朽的月亮和那片如同焊上了一塊各類殘骸的混成物的地表十分相像;廢舊金屬的山脈變成首尾相接的一條鏈,就像一座露天圓形劇場,形狀就跟一個隕石坑或月海如出一轍。月亮懸掛在這片空間之上。行星和它的衛星就如同對方的鏡像一般運轉。
我們的車子停下來了。沒有什麼比車的墳墓更讓汽車怯懦了。戴安娜下了車,其他所有的戴安娜也一樣。但現在她們身上的能量好像在減弱:她們邁著猶豫不決的步伐,似乎她們發覺自己置身於那些廢銅爛鐵之中,就驀然意識到自己全身一絲不掛;許多少女抱著雙臂擋著乳房,就好似受涼而打著顫一樣。與此同時,她們散開來,爬上廢棄物的山脈,爬下來進入那露天圓形劇場,在中心排成一個巨大的圈。然後她們全都高高舉起雙手。
月亮動了起來,就像受到她們手勢的影響。在一霎那間它似乎恢復了能量,再度爬起來。站成圈子的少女雙手向外伸展,臉和乳房朝著月亮。這是月亮向她們要求的嗎?它需要她們把自己撐回天空?我沒有時間去細想這問題。在那非常時刻,起重吊車粉墨登場了。
這台起重機由權威設計及製造,特別用作除去那不美觀的累贅,淨化蒼穹。這是一輛加裝了一條高高舉起,蟹鉗一般的吊臂的推土機。履帶運轉,吊車前行,穩夯有力,有如螃蟹;等它到達施工地點,似乎變得更是穩當了,底盤緊貼地面。吊臂快速旋轉,起重車把它的爪子伸向天空:一輛有一條這麼長吊臂的起重吊車能被造出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吊臂上的鏟斗張開,露出利齒;現在,與其說像一隻蟹鉗,不如說它更像一張鯊魚的大嘴。月亮就在那兒。它顫抖著身體,好像想要逃跑,但起重車似乎帶有磁力:正如我們所見,月亮像被吸住了,落到起重車的爪子上。伴隨著一陣乾澀的響聲——「咵!」——鏟斗的雙頜閉上了。在一瞬間,月亮似乎是像塊蛋白酥那樣被粉碎了,但是事實上它仍留在那兒,一半在鏟斗內,一半在鏟斗外。它被壓成了扁圓形,就像被鏟斗牙齒咬著的一支雪茄煙。土塵如驟雨一般掉下來。
吊車現在嘗試把月亮從軌道上扯下來。吊臂開始扭向後方:此刻,需要很費力氣才能夠扭動吊臂。在這整個過程中,戴安娜和她的夥伴們高舉雙手一動不動地留在原地,似是在期盼以圈子的力量戰勝敵人的進攻。土塵從崩潰的月亮上掉下來,落到她們的臉上、乳房上,她們才只好散開。戴安娜失聲痛哭起來。
此時,被禁錮的月亮失去了它僅餘的光華:它變成一塊形狀醜陋的黑色岩石。如果鏟斗不能將它好好卸下,它便會撞到地球上。地面上,工人們正張羅著一張金屬網,用長釘固定在地上;起重車正小心翼翼地把它的負荷卸載到這個區域。
月亮到達地面,呈現為一個佈滿坑洞的沙質巨岩,如此的黯淡、渾濁,難以想像曾幾何時它以明亮的反射光華來照亮天空。鏟斗的雙頜張開了:吊車隨著履帶運轉而後退,當卸下負重的一霎,它差點兒翻倒。工人們已經把網準備好了:他們把月亮網住,困在大網和地面之間。月亮在桎梏之中掙扎了一下:就像地震時出現的一波振盪,導致垃圾山上的空罐子雪崩般地滾下來。其後一切便再度回復平靜。現在,那片無月的天空被大型照燈的光芒所浸淫。但不管怎麼樣,黑暗總算是消退了些。
拂曉之神發現這車的墳地上又增添了一具殘骸:月亮被困在墳地中央,幾乎不能將其和其他被棄置的東西區分開來;一樣的顏色,一樣糟糕的外觀,讓你難以想像他們也曾經新淨光鮮過。一陣低沉連續的聲響在這凡塵垃圾上的火山坑中迴盪:拂曉之光照在一群懶洋洋,剛醒的活物身上。蓬頭垢面的傢伙們正在廢棄貨車被掏空了的軀殼,損毀的輪胎,受壓變形的鐵皮之間穿行。
在這堆被拋棄的物件之中居住著一個被拋棄者的社群——被排擠於社會邊緣,或者是寧願自我放逐的人;厭倦了奔走於城市,購買和銷售註定轉眼便會落伍的新商品的人;認為被丟棄的東西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財富的人。這些消瘦的人圍繞著月亮,遍佈那露天劇場似的垃圾場,或站或坐。這幫人的臉都被鬍鬚或蓬亂的長髮遮去半邊。這是一幫衣衫襤褸,穿著失禮的人,而我那全身赤裸的戴安娜,還有昨晚其他所有少女就混在他們中間。他們走上前去,動手把那些用深紮土中的長釘固定著的鋼網弄松。
忽然,如同一艘軟式飛艇從停泊碼頭飆出,月亮上升起來,盤旋於少女的頭頂和擠滿流浪漢的看臺之上,被鋼網纏著,懸掛在那裡。戴安娜和她的夥伴們正對付著那些網絲,一會兒用力拉扯,一會兒把它們抽出來。突然,少女們跑起來,月亮跟著她們,身上依然纏著網絲的一頭。
隨著月亮移動,一股浪潮從殘骸的深谷中湧起:被壓擠得像手風琴的廢車蹣跚地加入到遊行隊伍當中,踴動前進;由破罐匯成的奔流發出像雷鳴一般的響聲。你無法判斷它們是在拖動著什麼還是被什麼所拖動。跟隨著這個在垃圾堆裡被拯救出來的月亮,那些被遺棄的人和物在馬路之上捲土重來,湧向城市的富裕鄰居那頭。
那天早晨,城市裡正在歡度消費者感恩日。這一年一度的盛會在九月某一天舉辦,專為購物者向那孜孜不倦地滿足大家每一個願望的生產活動之神表達感激而設。城鎮裡最大的百貨公司每年都組織一次節日遊行:跟隨一支奏樂隊伍之後,一群盛裝打扮的女孩用彩帶牽引著一個體積巨大、顏色明豔的娃娃外形氣球招搖過市。那天,巡遊隊伍正走到第五大街:領隊的女孩揮舞指揮棒,大鼓被敲得梆梆響,而那個象徵著「心滿意足之消費者」的巨型氣球,溫馴地被一群頭戴圓頂單簷帽、滿身彩穗飾物、佩戴流蘇肩章、騎著漂亮摩托車的女孩用彩帶拉扯著前行。
與此同時,另一支巡遊隊伍正穿過邁哈頓區。那乾裂而黴爛的月亮也正被赤裸的少女們拉著前進,在高樓大廈之間航行。在它後面跟著一條由報廢汽車和火車殘骸構成的長龍,被靜默不語而漸漸壯大起來的人群簇擁其中。成千上萬的人又加入了那從清晨就開始追隨月亮的隊伍當中。只見各種膚色的人們,許多帶著大大小小孩子的家庭,紛紛加入到隊伍當中,尤其是在隊伍經過黑人聚居地和哈萊姆的波多黎各區時這種情況更見明顯。
月之巡遊在市郊一帶兜兜轉轉,然後開始沿百老匯大街而下,靜悄悄而迅速地來與那拖著巨型氣球沿著第五大街行進的另一支隊伍相會。
在麥迪森廣場,一支巡遊隊伍與另一支相遇;或者可以更準確地說,兩支巡遊隊伍匯成了單獨一支。也許是因為撞到了月亮那尖突不平的表面,那「心滿意足之消費者」癟了氣變為一張塑膠布。現在坐在摩托車上的是戴安娜們,她們正用五彩繽紛的帶子拖動月亮:或著,應該這麼說,裸女的數目翻了一翻,那些女騎手們都甩掉了她們的制服和圓頂帽子。類似的變化也出現在巡遊的摩托車和汽車之上。你不能再分辨出,哪些車子是新的而哪些車子是舊的:扭曲的輪子和生銹的擋泥板跟光潔如鏡、陶瓷般地反射著光澤的車身混合在一起,。
不止如此,巡遊隊伍所過之處,商鋪櫥窗便佈滿了蛛網和黴菌;高樓大廈裡的升降電梯吱嘎作響;廣告海報變得發黃;電冰箱好像變成恒溫孵化箱,蛋架上坐滿了小雞;電視機上顯示一片雪花。城市一下子把自己消費殆盡了:現在它變成跟隨在月亮背後,作告別巡遊的一個用後即棄的城市。
伴隨著樂隊打在空罐子上的鼓聲,巡遊隊伍來到了布魯克林大橋。戴安娜高舉她的指揮棒:她的同伴們擺舞起她們的彩帶。月亮作最後衝刺,穿過大橋弧形鋼架的間隙,滾向大海,像一塊磚頭那樣墜進水中,沉下去,在水面上弄出千千萬萬小泡沫。
此時此刻,少女們並沒有鬆開抓著彩帶的手,而是繼續緊緊握著彩帶;月亮把他們甩高,飛過鋼架,飛出大橋:她們就像潛水者一樣,在空中劃出一條弧線,然後消失於水中。
我們一部分人在布魯克林橋上,其餘就在岸邊的防波堤上,都站在原地吃驚地看著這一幕,正猶豫該趕緊跳下去救人,還是相信她們會再度像以前那樣出現。
我們無須守候多久,海上便蕩起圓圈形的波浪。在水波的中心出現了一個小島,向上升起,就像一座山丘,然後變成一個半球,再後如同一個放在水面的球體,準確說,剛升到水面之上了;不,就像一個升向天空的月亮。說是月亮,但它已經不再和幾分鐘前那個我們看到沉入深海的月亮相像:然而,這個新的月亮用一種非比尋常的方式來表現它的脫胎換骨。它從海中出現,垂著一條由閃閃發亮的綠色水藻構成的尾巴;月球上噴泉噴出的水流賦予它翡翠般的光彩。它的表面就如同被一個水汽彌漫,但沒有一點植物的熱帶雨林所覆蓋。這層覆蓋物看上去就像用孔雀的羽毛編成,上面佈滿眼睛圖案,一身明豔色彩。
在這球體轉眼升上天空之前,我們幾乎未想到過會看到這樣的景象。更多的細節都佚失於一種「重獲新生」和「生機勃勃」的籠統印象之中。此時正是黃昏:顏色的強烈差異淡化為顫慄不穩的明暗對比;現在,那月陸和月樹只是這個光潔的發亮球體表面上勉強可見的輪廓。但我們能看到一些吊床正掛在月樹的樹枝上隨風搖曳。我看到,躺在上面的,正是那些把我們帶來這兒的少女。我發現了戴安娜,她悠然自得地搖著一把羽毛扇子,可能正是向我示意。
「她們在那兒!她就在那兒!」我高聲喊道。我們都在叫喊。但隨著月亮升入黑暗天空,只可看到月海和月陸反射太陽的光華,那再度見到她們的喜悅便已被因永遠失去她們而起的痛苦所代替。
我們全都喪失了理性:所有人在大陸之上狂奔疾走,穿過那些重新覆蓋大地的草原和森林,焚燒城市和公路,銷毀一切我們存在的痕跡。我們仰天長嘯,高高昂起長鼻和獠牙,甩動著屁股上蓬鬆的長毛。這股充斥我們這群青年猛獁象內心的盛怒讓我們做出了這一切——其時我們發覺如今正是生命誕生之初,才明白到,我們想要的,我們永遠都不能得到。
翡翠如何形成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黃麗群/家裡那間書房
那時家裡有間書房,書房裡最早有張木頭書桌,彷彿是前屋主不帶走的,顏色黯淡,後來父母拿亮光漆把它刷成白色,旁邊擺上立燈與旋轉椅,旋轉椅軟綿綿的。有一面牆靠著外婆送的鋼琴,除此,另一面牆做上櫃子,上中層玻璃門排書,下層木門收納。
我自己的《漢聲小百科》或《中國童話》《奇先生妙小姐》並不放在這裡,最早得到兩本旁邊不加注音符號的課外書《琦君說童年》《琦君寄小讀者》也不放這裡,它們在我房間。對那間書房我一開始有委婉的朦朧敵意,那裡是父母年輕時一路留下來的書與雜誌,還搆不到上層時我有時隔玻璃門盯著那些書背上的人名與詞彙看一下,並不浮想聯翩,我感覺它們與我無關,倒有點像監視,裡面暗示著一個父母不需擔任父母的世界。對六七歲的小孩而言,一個父母不需擔任父母的世界令他嫉妒。
但現在回頭看就發現人長大速度其實很快,沒有多久我就能夠輕鬆打開每一層櫃子,很長一段時間也只是打開門看看。有一次好像是父親見我站在那裡,問在找什麼,我大概答的是「我也不知道」,他說我找一本好看的給你,掃視後抽出蕭紅的《呼蘭河傳》,我很記得書皮那風沙滿面的塵黃色,我說這個在講什麼?他說反正不好看你再放回去就好了。
後來我很習慣周三中午放學回家,吃過飯就去書房裡,旋轉椅的人造皮躺久了悶出汗,皮面裡塞著的化纖棉花填料有時從破綻裡窸窸窣窣地冒出來,但天涼時很舒服。我並不常想把書帶到客廳或房間看。書房的窗外是一所國小滿植老榕的後園(若有人從窗口懸繩而下能夠直接進入校園,現在想想其實不安全),晚上看出去也鬼祟可怕,然而如果是夏初一個不打雷陣雨、乾燥無雲有風的下午,新綠讓窗子滿室生光像鑲了翡翠珠母屏,蟬聲神經兮兮停了又叫叫起來又忽然停,我有時伸腳搭在鋼琴上,有時盤腿窩住讓椅子慢速旋轉,那時讀了好多1970年代的過刊《皇冠》老雜誌,裡面有早年的三毛,登的翻譯小說也多,我第一次知道紐約長島阿米提維爾凶宅的故事就在其中一期,它的配圖刊登了一張素描像,說是按照屋主記憶與描述畫出來、在屋中作祟之一的老人面容。如今我腦中還能一筆一畫重現那張臉,現在描述這件事時背上發涼。
讀到書架右側一排窄長開本舊版的張愛玲是再後來的事。張愛玲習慣在每句對話前都加上「誰誰誰道」,於是見到一整頁齊頭並進的「這個道」「那個道」「這個道」「那個道」,我當時讀了心裡很好笑,覺得怎麼這麼笨拙。現在當然明白了好笑的笨拙的都是我,不過那時才十一二歲,這也算理所當然。
有些書讓你現在就明白,有些書讓你後來才明白,都很好。有些書,你終生喜歡,這也很好。有些書你現在喜歡以後不喜歡,有些書你以後喜歡現在不喜歡,聽起來好像顯得次要,但現在我覺得它們反而更好。例如我上大學後跟所有人一樣讀了許多村上春樹,只是忽然有一天,我再也不翻開。這些位移不一定代表昨是或今非,其實也不一定代表上昇下降,但它們在你的路上比那些持續穩定存在者更能組成有意義的專屬敘事,為什麼我曾經不接受?為什麼我曾經接受了?我經歷什麼造成這些改變?
這側面的刻寫對我來說更接近所謂作者已死:作者已死恐怕不是讀者與作者的對抗與爭奪,不是完全割開作者與文本的關係,也不真是那麼開放由閱聽者獨占文本詮釋(還記得那個網路上發生的真實笑話嗎?某甲說:「作者在這邊的意思是如何如何⋯⋯」某乙回嘴:「你把文章讀完了嗎?」某甲說:「我就是作者。」)而是各種作者的意圖與各種作品存在於世的客觀意義,成為讀者理解與錨定自己的座標,這座標在你身上的連貫方式獨一無二。作者在這裡並非撤退,而是遭到消化與分解,至於消化這件事無論葷素當然必須來自於某些死,你讀過的一切形成你的時間。
不過我也想,這會不會是因為我自己也同時寫作而產生的反抗心呢?但我也要同時申辯:畢竟每個寫作者多半都是讀者出身,我的「讀者歷」也不能說淺的。很長一段時間,讀書與寫作被認作雙生子,或者至少兄弟姊妹,好像愛看書的小孩作文分數就高,或作文分數高大家就問你是不是讀很多課外書?其實想想我小時候讀這些恐怕並非早慧,而是孤僻孩子打發時間的少數娛樂選擇,如果生在今天,我大概不會成為有閱讀習慣的人,網路如何改變知識的近用與累積方式、思考的迴路與反射如何被彎折,也已不算大驚小怪的新聞。現在我總是對人說,喜歡書就喜歡,不喜歡,又怎麼了呢,世上還有花鳥人獸,有泥有礦有皮球有蟲,各各都很不錯。
後來從小時候住的地方搬開,陸續經過幾個住處,近二十年才不多移動,過程中一路地買書丟書丟書買書(丟的最可惜還是那批《皇冠》老雜誌)。有時我坐在書架前研究自己去留的邏輯到底是什麼?有些是一直想讀但還沒讀,有些是帶有所謂感性價值,但後來我發現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當我閱讀它們,我也會同時強烈感到說話與書寫的願望,這些作品未必都是客觀意義上的經典(有時太好的東西反而會壓垮你,讓你堵住),但它們慫恿,煽動,勾引,拿手肘頂頂你要你也對世界舉手發問。我從小沒有預期自己要走這一行,而這幾年也愈來愈說不明白寫作到底有什麼道理好說又或者算是一件什麼樣的工作,向來也很反對某種將藝術與創作者神聖化的傾向,但如果這當中,有一件好事,或許不只在作品本身,而在於作品如何激起更多更多春夏秋冬的表達,這些表達有些我喜愛,有些我無感,有些我十分十分地厭惡,可是當它們齊聚,顯得這樣莊嚴。
(刊於2020台積電文學專刊)
翡翠如何形成 在 佳鈺閣翡翠直播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翡翠應該怎麼買如何藏!
愛玉之人,自古有之。如今很多人偏愛翡翠,一些人由於對翡翠了解不夠而吃虧交學費。
其實購買翡翠是一定的門道可尋的,給大家全方位深度解讀翡翠購買技巧,讓大家做一個聰明的買玉者!
一,產品與品牌無關
購買翡翠的時候看品牌,其實是個誤區!目前市場上的翡翠,很多大牌商家並不是自主開發的,這些翡翠原石都產自於緬甸,經過賭石,開料,設計,雕刻加工等流程,才會到品牌零售商家的手中。
也就是說,它們的起點和製造都是一樣的,只是出售的商家冠以它們的品牌不一樣。所以翡翠的產品和品牌並沒有必然的聯繫,購買翡翠時主要要看商家的信譽和是否為源頭貨源!
注:只有少數商家會去公盤購買原石,開料,設計,加工,同時製造的工藝會有所區別,翡翠雕工的四大派(揭陽工,蘇揚工等),是其他雕工無法比擬的。
不過,這個也因人而異,對於一些菜鳥級別而又急於購買或者捨得花錢的人來說,去品牌店購買翡翠也是一個極好的選擇,至少在品牌店不會買到乙貨或者乙+ C貨,畢竟大品牌是不會拿自己的口碑開玩笑的,相比於一些小玉器店,確實更有信譽,更值得信賴。
但是,同樣檔次的翡翠,在品牌店和在一般的玉器店出售價格會相差好幾倍。有許多品牌店的高檔翡翠,其實是一些“收貨”客從小玉器店淘到的精品,然後以更高的價格通過品牌店終端出售給高端客戶的。所以,選擇去哪裡買,這就要看個人了。
二,完美的翡翠極為難得
俗話說,“十玉九裂”,翡翠在形成過程中因受到撞擊,擠壓會形成裂紋,除此之外,翡翠還會有棉,蘚等瑕疵。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翡翠有瑕疵就否定了它的價值,自古就有“瑕不掩瑜”的說法,一塊翡翠成品,總是優點與缺點並存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對於我們購買者來說,我們要學會在不完美中尋找完美。一般來說,會以優點確定其大概的價值,再以缺點往下論價,從而可得到一個大概的檔次和價格範圍。
比如說最貴的帝王綠,但不是說帝王綠就一定很貴,如果一條帝王綠手鐲,但有棉有裂,其價格肯定會打折扣的。
三,翡翠挂件的價值標準
一般來講,塊頭大的要比塊頭小的貴,具體到雕刻挂件的話,就要參考雕工和已經形成的審美標準。
例如:
比例恰當的觀音佛價值大於不夠比例要求的觀音佛;
凸肚的佛價值大於平肚的佛;
耗材多的價值大於省材就料的飾品;
出水效果好的價值大於出水效果差,呆滯暗悶的;
坐姿佛觀音價值大於立姿佛觀音;
純觀音佛造型價值大於花件觀音佛;
玉璧的價值大於玉扣,
玉扣的價值大於玉懷古。
如果你要問為什麼是這樣,只能說,每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行業的一些非明文規定的行規。
四,什麼顏色的翡翠好
翡翠界常說,翡翠“以綠為尊”,如果單從翡翠顏色好壞等次之分上講,肯定是越綠越好,像帝王綠,翠綠,蘋果綠,黃陽綠等都是上等顏色,其次依次為紫羅蘭,紅翡,黃綠色,黃色,藍色等。
但並不是綠色翡翠就一定貴,顏色確實是影響價格的一大因素,但是好的顏色還要與好的水種底結合起來,看起來顏色均勻,質地細膩,雜質少的翡翠才更顯珍貴。
五,翡翠的水頭
觀察翡翠的質地結構和透明度,透明度在行內又稱之為“水頭”,是指光打進去翡翠裡透光的程度,透光度越高,水頭越足,通俗地說就是看著要水潤剔透;
質地是指翡翠內部的顆粒結構,有粗有細,看是否能夠看見結構的顆粒感,質地粗的價值低。
六,種水和顏色一樣重要
顏色好種水佳的翡翠極為難得,就算有那也是收藏級別的,一般在市面上根本見不到,很多的人往往會退而求其次,找一些色彩稍差些但種水尚可的翡翠。
畢竟有“外行看色,內行看種”的這種說法。另外雖說有“色差一等,價差十倍”,但也有“水多一分,銀增十兩”的說法。說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強調,種水和顏色一樣重要,但兩者皆備的少之又少,你如果想兩者都想要的話,那就作好傾家蕩產的準備吧!
七,為什麼翡翠經過佩戴會水潤
翡翠經過佩戴,人的皮膚的分泌物會進入到翡翠中,滋養翡翠。就是常說的“人養玉”。至於說顏色化開了,還有紋裂癒合了等情況,那是因為翡翠表面被人體打磨光滑了,光的折射率和反射率發生了變化,看起來像是翡翠的裂紋癒合了一樣。
反過來說,如果翡翠內在的顏色真變化了,你就該質疑你手裡的翡翠是不是乙貨或者B + C貨了。
八,形狀對於中高端翡翠很重要
形狀對於中高端翡翠的影響非常大。在同樣的色,種的翡翠中,形狀飽滿圓潤,周正對稱翡翠往往會多出好幾倍的價格。
比如同一塊料出的兩粒戒面,同樣的顏色,種水,大小差不多,一粒看起來較薄,一粒看起來比較飽滿。它們的價格往往會相差好多,且越高檔價格相差會越大。
九,關於種老色不進
所謂“種老色不進”,近年來市場無色玻璃種漲幅強勁,就是因為無色的翡翠能夠種老到極致,珠寶級的翡翠種水漂亮,受市場喜愛。一般來說,色好的種往往不夠,能夠達到種色平衡的翡翠比較難。以至於種水和顏色孰輕孰重的問題就成為很多人的糾結點。
一件翡翠若是種水好無色畢竟顯得不夠奢華,色好沒種水又始終不夠靈動,所以種水和色可以說是相輔相承的,如何選擇,就因人而異了。
十,多數翡翠不透明
大部分的翡翠是不透明的,看不到裡面的情況,而冰種,玻璃種翡翠細密,乾淨,可以看到裡面的結構,不太懂行的會認為這樣的翡翠不完美,實際上這是很正常的。
最頂級的翡翠也是有瑕疵的,看一件翡翠,不要糾結於雜質,而要看它是否有好種水,好色,好形狀,好做工。
十一,想賣的不敢賣,想買的買不起
現在有個問題令許多翡翠商家頭痛不已,那就是“想賣的不敢賣,想買的買不起。”翡翠價格一路看漲,這讓很多商家很頭疼。
就拿一件4萬塊的貨來說吧,之前賣4萬的也不再敢按照原價賣他們擔心一旦以這個價格賣了,以後用同樣價格連貨都進不到;但若以更高的價格出售的話,消費者又覺得太瘋狂買不起,許多乘興而來的消費者,不得不敗興而歸,這樣雙方都陷入了兩難的怪圈。
十二,翡翠怎麼看才不坑
經常有人問,翡翠這個東西要怎麼看才會不被坑到?總覺得稍有不慎就被坑。其實,沒有什麼坑不坑,“黃金有價玉無價”,翡翠市場的價格本來就不透明,每個人的眼光不一樣,看到的價格也不一樣。
這時候你要學會抓住商家的心理,探知商家能出手的最低價是否是是你能接受的價格。另外,“千金難買心頭好”,如果是自己喜歡的翡翠,也不要告訴別人多少錢,不同的人眼裡價值是不一樣的。
十三,看翡翠需注意些什麼
看翡翠的時候,拿東西的方式是有講究的。
看手鐲,不要攤在手掌上,也不要手指尖捏著看應該用食指和中指握住翡翠;看挂件,有繩子的話要纏繞在自己手指上,這樣不會掉;看蛋面,不要放在手背上看,手背有弧度的,容易掉,也不要手指捏著。另外,要注意輕拿輕放。
看完這些,相信你對選購翡翠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平時多看少買積累經驗,遇到緣分之玉就要果斷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