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羽田機場入境流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羽田機場入境流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羽田機場入境流程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前十名的機場我都很想念!以前(其實就一兩年前而已)我是沒多久(大概平均一個月)就可以踏進這些機場一次啊⋯⋯ ———————— 以下文字轉發自 https://www.facebook.com/202708986418557/posts/4330819660274115/ 一年一度SKYTRAX...
羽田機場入境流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十名的機場我都很想念!以前(其實就一兩年前而已)我是沒多久(大概平均一個月)就可以踏進這些機場一次啊⋯⋯
————————
以下文字轉發自
https://www.facebook.com/202708986418557/posts/4330819660274115/
一年一度SKYTRAX航空評鑑,全球最佳機場排名出爐,在疫情肆虐下的航空產業,機場業務和2020年之前大不相同,今年排名出來的結果和我心中的前十名差不多,雖然順序有些不同,榜單貼給大家,十個幾場再分別和大家簡單介紹:
1.卡達杜哈機場DOH
2.日本東京羽田機場HND
3.新加坡樟宜機場SIN
4.韓國仁川機場ICN
5.日本東京成田機場NRT
6.德國慕尼黑機場MUC
7.瑞士蘇黎世機場ZRH
8.英國倫敦希斯洛機場LHR
9.日本大阪關西機場KIX
10.香港赤臘角機場HKG
另外幾個值得注意的排名:
17.土耳其新伊斯坦堡機場IST (先前名次102,同時獲得最佳進步獎)
37.台灣桃園機場(去年18今年37.....嗯.....實至名歸)
杜哈機場不用說,整套機場擺明是為了卡達航空而設,出入境轉機動線清楚分明,自動步道和電車穿梭,更猛的是,如果轉機時間太短,地勤會視情況『帶整批轉機乘客開小門』,秒轉下一個登機門。
日本的三個機場不用說,國人最熟悉也最愛,這幾年為了轉機乘客設置的動線也清楚快速,日本服務深得國人喜愛,也通過SKYTRAX的評鑑(嗯......well......!)
仁川機場除了第一航站和衛星航站,前年開的第二航站整個令人驚艷,保留給大韓航空和天合聯盟會員航空使用(華航也是),展現科技,設計,貼心的各種設備,動線清楚分明,餐飲區價位與市區幾乎同價,還有專為轉機乘客設計的免費休息區域和付費淋浴設備,除了大拇指,還是大拇指。私心認為排名可以比羽田還高一些。
慕尼黑機場算是可以在歐洲趾高氣昂的現代與效率的機場。主要2個航站,土航與其他非星空聯盟在第一航站,德航主航站與其他星空聯盟都在第二航站。有S BAHN直接抵達市區,挑高,光線,動線清楚,很難迷路。團體巴士的抵達與離開停車場簡單清楚,上下車方便,退稅順利,比起雜亂的法蘭克福第一航站,拜託,如果選擇德航,盡量選慕尼黑轉機。FRA唯一的好處只有離市中心近,搭計程車方便而已。
蘇黎世機場也是一個無敵友善機場,火車站與機場共構,瑞航2.5個航站(他們用Check in 1, 2, 3來區分),Check In 1保留給瑞士航空獨用,Check In 2則是其他航空公司,Check In 3(那個0.5個航站)和蘇黎世機場車站共構,搭火車一出來馬上可以辦理報到。三個區都是步行區域可達,Check In 2稍微混雜一點之外,Check In 1整個寬敞舒適,瑞士人算是歐洲工作超級有效率的,每次進出蘇黎世機場,不管自由行還是帶團,都很順暢。
(想想變態的戴高樂,菜市場般混雜的法蘭克福,蘇黎世機場整個就是太優秀了!)
希斯洛第二航站,女王航站也非常優秀,寰宇一家主要會員在第3航站,英航在第5航站,T3看起來雖然有點年紀,但動線也算清楚。希斯洛要說缺點,應該只有他的退稅流程,每個航站的做法都有點不同,而且很愛一站式(蓋章+領錢都在同窗口),好處是減少一點麻煩,缺點是排隊真的排到天荒地老。
香港機場依然是我心目中熟悉又喜歡的機場,不用比!沒有前三名真的很奇怪~
新加坡機場雖然大受好評,但是如果在T1和T2之間互轉,或者只在T3之間轉乘,那都非常好。但是要卡到T2/T3互轉的話,電車和走路的動線其實也很累人。新加坡地勤SATS真的要看運氣。新航轉機的機場消費招待券希望未來還可以繼續推廣,多一點在機場消費的動機。
伊斯坦堡機場換到新的地方之後,整個機場不管轉機或出入境動線,真的無敵大進步,缺點當然就是太大了。
桃園機場,哎.......問題絕對不是表面這樣看到的而已!
以上小小經驗提供分享
羽田機場入境流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下午抵達東京羽田機場
歷經快四小時的入境及檢測流程
在晚上八點多搭上巴士往河口湖方向前進
同車的還有其他國家的代表隊選手
包括了環法賽最後一站的單站冠軍Wout van Aert
直到半夜快要12點才抵達了選手飯店
今天剛剛取了隊車
也把美利達戰駒Reacto組起來了
現在, 要去富士國際賽事場test ride了
Photo credit: 中華隊 / 林昆鴻教練 & 劉金峯機械師
#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阿凱說
#從來不知道日本這麼遠
羽田機場入境流程 在 電獺少女-女孩的科技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因應日本奧運會有大批觀光客到訪~
這麼做就可以有效減少入境時間~
#電獺少女 #電少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