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義隆合理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義隆合理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義隆合理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義隆合理價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謝金河 投資理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泡沫的真諦 谷月涵先生說台股有泡沫,大家要趕快跑!引發外界熱烈討論。其實,股價漲多就是利空,指數愈高,大家的機會相對愈少。台股從去年3月的8523起漲,漲到17000點,已經漲一倍了,這一年累積一倍的漲幅,不可說小,再往下走,愈必須小心,一定要更嚴格遵守投資紀律,更重視基本面,千萬別跟著市場炒作的...

  • 義隆合理價 在 謝金河 投資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15 17:12:17
    有 528 人按讚

    泡沫的真諦

    谷月涵先生說台股有泡沫,大家要趕快跑!引發外界熱烈討論。其實,股價漲多就是利空,指數愈高,大家的機會相對愈少。台股從去年3月的8523起漲,漲到17000點,已經漲一倍了,這一年累積一倍的漲幅,不可說小,再往下走,愈必須小心,一定要更嚴格遵守投資紀律,更重視基本面,千萬別跟著市場炒作的手起舞。
    說到投資泡沫,中港股市最經典的是曾經在台灣掛牌TDR的恆大汽車。這是恆大集團從賈躍亭造車接手過來的企業,恆大汽車去年營收174億港元,虧損83.09億港元,但股價以電動汽車為題材,一口氣炒到72.45港元。最近中國官媒看不下去了,批評恆大汽車是「紙上造車」。原來恆大汽車的業務有78.79%來自醫療美容及健康醫療收入,造車的營收只占1.21%,但股價炒翻天,在香港掛牌的市值高達5438.88億港元,這個市值比鴻海還大很多,如果要說泡沫,這個應該是很大的泡沫。
    最近台灣的IC設計產業沾到中國議題,變得格外敏感,我也趁機把中國IC設計產業研究一下,結果我發現,大多數公司營業毛利都是負值,到稅前、稅後變成正數,像韋爾、滙頂、華潤微、芯源微、北方華創、紫光國微,或是設備股中微都是如此,看起來國家補貼的力道很大。而且,這些公司本益比都在百倍以上,像中微是275倍、韋爾121倍、紫光國微86倍、華潤微190倍,大家都知道的中芯國際,現在本益比是148倍,相對來看,台灣的聯電廿倍,應該合理很多,而Ic設計公司,像義隆電只有18倍、聯發科37倍,看起來合理很多。
    全球資本市場,如果泡沫會吹破,看起來要從平均本益比百倍的深滬股市看起,台灣有些炒作過頭的個股也要小心!

  • 義隆合理價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4 17:11:11
    有 603 人按讚

    泡沫的真諦
    谷月涵先生說台股有泡沫,大家要趕快跑!引發外界熱烈討論。其實,股價漲多就是利空,指數愈高,大家的機會相對愈少。台股從去年3月的8523起漲,漲到17000點,已經漲一倍了,這一年累積一倍的漲幅,不可說小,再往下走,愈必須小心,一定要更嚴格遵守投資紀律,更重視基本面,千萬別跟著市場炒作的手起舞。
    說到投資泡沫,中港股市最精典的是曾經在台灣掛牌TDR的恆大汽車。這是恆大集團從賈躍亭造車接手過來的企業,恆大汽車去年營收174億港元,虧損83.09億港元,但股價以電動汽車為題材,一口氣炒到72.45港元。最近中國官媒看不下去了,批評恆大汽車是「紙上造車」。原來恆大汽車的業務有78.79%來自醫療美容及健康醫療收入,造車的營收只占1.21%,但股價炒翻天,在香港排牌的市值高達5438.88億港元,這個市值比鴻海還大很多,如果要說泡沫,這個應該是很大的泡沫。
    最近台灣的Ic設計產業沾到中國議題,變得格外敏感,我也趁機把中國Ic設計產業研究一下,結果我發現,大多數公司營業毛利都是負值,到稅前,稅後變成正數,像韋爾,滙頂,華潤微,芯源微,北方華創,紫光國微,或是設備股中微都是如此,看起來國家補貼的力道很大。而且,這些公司本益比都在百倍以上,像中微是275倍,韋爾121倍,紫光國微86倍,華潤微190倍,大家都知道的中芯國際,現在本益比是148倍,相對來看,台灣的聯電廿倍,應該合理很多,而Ic設計公司,像義隆電只有18倍,聯發科37倍,看起來合理很多。
    全球資本市場,如果泡沫會吹破,看起來要從平均本益比百倍的深滬股市看起,台灣有些炒作過頭的個股也要小心!

  • 義隆合理價 在 小資富媽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02 22:55:55
    有 26 人按讚

    MCU 漲價了,可注意松翰,盛群,新唐,義隆電,凌通等相關廠商。
    繼晶圓代工、封測端、記憶體傳出調漲價格,半導體漲風吹向最上游 IC 設計,台 MCU 業者松翰 (5471-TW)、盛群 (6202-TW) 與凌通 (4952-TW) 皆證實,第四季起調整部分產品價格,更有業者直言,漲幅達 1 成以上,反映現今需求強勁與成本上揚。

    MCU 市場近期對於漲價蠢蠢欲動,先前傳出,由於意法半導體發生罷工事件,市場供需出現缺口,加上現今產業鏈不論晶圓代工、封測端,產能相當吃緊,交期也大幅拉長,進一步推升漲勢,業者坦言,現在下單交期四個月已是常態。

    同時,由於晶圓代工價格漲幅至少 10%、封測也上漲 5-10%,帶動平均成本上揚,加上訂單多看至明年上半年,需求遠大於供給下,台 MCU 業者異口同聲在第四季調漲部分產品價格,過往較低毛利產品將實現較合理的獲利表現。

    https://m.cnyes.com/news/id/4546837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