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群像劇日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群像劇日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群像劇日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群像劇日文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Openbook閱讀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賀! 🎊旅日台籍作家李琴峰獲 #日本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 🎊 2017年 #李琴峰 以《獨舞》獲日本「群像新人文學獎」,是60年來首次獲獎的台灣作家;2019年以《倒數五秒月牙》(聯合文學)雙入圍「芥川獎」及「野間文藝新人獎」。今日傳來捷報,李琴峰又以新作《北極星灑落之夜...

群像劇日文 在 抹茶mu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1:27:26

【好看日劇推薦!菅田将暉主演『コントが始まる』】 『コントが始まる(暫譯:短劇開始啦)』是從今年4月17日開始每週六晚間在日本電視台上播出的日劇📺 由菅田将暉、神木隆之介、仲野太賀、有村架純、古川琴音等演員主演,每話都以一齣短劇作為開頭,是一部描述了5位年輕人追夢、生活真實樣貌的群像劇。時而輕鬆搞...

群像劇日文 在 林檎嬤學日語|看動畫學日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1:05:58

#檎嬤說台詞⁣⁣⁣⁣⁣⁣⁣⁣⁣⁣ 🔸BEASTARS・動物狂想曲(ビースターズ)⁣⁣ 🔹出處:第一集(第一話)⁣ 🔸標題:滿月在選擇照亮的動物(満月は照らす獣を選んでる)⁣ ⁣ 🔍BEASTARS是2019年才做成動畫、以動物擬人化方式呈現的作品,但裡面不是療癒、不是呆萌,而是用肉食、草食動物的分歧...

  • 群像劇日文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03 18:35:27
    有 284 人按讚

    賀!
    🎊旅日台籍作家李琴峰獲 #日本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 🎊

    2017年 #李琴峰 以《獨舞》獲日本「群像新人文學獎」,是60年來首次獲獎的台灣作家;2019年以《倒數五秒月牙》(聯合文學)雙入圍「芥川獎」及「野間文藝新人獎」。今日傳來捷報,李琴峰又以新作《北極星灑落之夜》獲得今年度日本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文學部門),成為首位非日文母語書寫、台灣籍得獎第一人。
      
    📣得獎評語:「位於新宿二丁目的酒吧,Polaris。李琴峰透過聚集在這間酒吧裡的人們,以『複數型』的型態寫出了強烈而深刻的愛的形式。我們今天對於所謂性少數族群,依舊常以『正常』或『異常』的觀點予以劃分,《北極星灑落之夜》寫出了為這樣的區分所苦的年輕人們的故事,既悲痛,卻又充滿了連帶與變化的希望。作者來自台灣,以其強勁筆力,為往往具有內向傾向的當代日本小說帶來了清新的風氣,這部作品如同珠玉,值得獲獎。」
      
    🏆日本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主要為表揚成果優異的藝術家或創作者。今年得獎者尚有《鬼滅之刃》作者吾峠呼世晴(媒體藝術部門)、音樂家米津玄師(大眾藝能部門)、藝人鈴木杏(演劇部門)……等人。過去得獎的文學家有吉本芭娜娜、平野啓一郎、川上未映子、柴崎友香等。

    📣完整獲獎名單&評語》https://lihi1.com/ph1FO

      
    【閱讀,更多一點】
      
    📣承繼台灣同志文學,日本群像新人獎得主李琴峰》https://lihi1.com/5LeGr
    📣張亦絢、李琴峰與日譯者泉京鹿談以文學欺瞞的暴力》https://reurl.cc/R6qQMz
      
    照片:大坪尚人攝影,李琴峰提供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 群像劇日文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7 22:21:37
    有 446 人按讚

    【表裏決策硬幣的背後】
     
    我的秘書T小姐(有時我又稱她催小姐),平時的表情都很冷靜,但觸碰到她的神經,就毫不保留她的喜怒哀樂。
    這幾天,她說要送我一個禮物。
    一看,是香奈乎的表、裏決策硬幣。
     
    「郝先生,你不知道該吃哪家餐廳的時候,以後可以扔這個硬幣,這樣我就不必催你了。」她跟我說。然後給我看她去鬼滅快閃店展場買回來的其他戰利品。「你看!我們的書也擺得很明顯!」她開心地展示現場照片。
     
    她說的我們的書,是指《鬼滅的日本史》,一本解讀《鬼滅之刃》歷史和背景的書。
    事實上,當初會決定要出這本書,的確也和她催我看了《鬼滅之刃》的Netflix版有關。不然當我們編輯江灝提議要出這本書的時候,我有可能不知如何回應。
     
    我看T小姐對《鬼滅之刃》的熱愛始終不減,現在又送我香奈乎硬幣,讓我想到應該問問她覺得受吸引的地方在哪裡,可以補充我偶爾編劇思維的不足。
     
    「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家庭、堅持、緊湊。因為作者對於人性有細微動人的觀察力,每一個角色、每一個片段都和自身的生活有著強大而全面的連結,也因此能同時感動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她恢復冷靜的神情,簡短地回答。
    我覺得她回答得雖然簡單,但是總結得很清楚。就貼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至於《鬼滅的日本史》好看在哪裡,昨天我們在金石堂汀洲店辦一場活動,邀請深耕日本文化史及神怪傳說的實踐大學應用日文系助理教授蔡亦竹,與本書責任編輯江灝對談。蔡教授歸納了許多重點,譬如:
     
    1. 「《鬼滅的日本史》歸結出日本歷史中遭到「農耕」主軸文化拒斥在外的產業或個體群像 (類似書中所謂的「牆外人」),回頭帶入《鬼滅之刃》的角色敘事,可以更深刻理解日本社會習規流變的核心架構與民俗表裏。(我覺得這一點更深入呼應了我秘書所說的「一般老百姓的生活」。)
     
    2. 《鬼滅的日本史》總監修小和田哲男教授,是具備學術地位風範,但不斷努力跨出學院、推動大眾歷史普及的優良典範。他不但參與大河劇的史學考證工作,亦撰寫一般讀者也能輕易入門的歷史教育書籍,乃是平民學者的楷模。而《鬼滅的日本史》就是最完美的一次示範。
     
    3. 文字之外,《鬼滅的日本史》的設計、選圖和印刷都精緻優雅,本身就值得典藏。
     
    蔡教授總結以上,說即便未來未來某一天「鬼滅之刃」的風潮趨緩,但《鬼滅的日本史》這本書都不會過時。它是值得不斷重讀、不受當下時效所拘束的日本文化社會史好書。 
     
    所以,在接下來即將來臨的春節假期裡,不論是要看「鬼滅之刃」的電視、電影或漫畫,請別忘了拿《鬼滅的日本史》來對照參考。
     
    感興趣的朋友,這裡可以購書,若是等不及年節物流,也有電子書可以立即「止渴」:http://bit.ly/2Ym8tC5
     
    至於我嘛,明後天是春節前最後上班的日子,要忙的事不少,我不能辜負T小姐贈禮的好意,看看香奈乎的決策硬幣能不能幫我決定一些還在猶豫的事。:)
     
    後記:剛才不知道是只寫「秘書」好,還是加上「T小姐」好。最後就用她送我的表裏決策硬幣來扔扔看。結果是寫「T小姐」比較好。^^
     
    #鬼滅的日本史

  • 群像劇日文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13 12:41:09
    有 3 人按讚

    [#日常書評]
    [台灣人,生有時,死有陣,欲拚趁這時──評《#二七部隊(上)》]
    .
    「二七部隊的故事對一九四七年三月初一到三月十六,雖然短短仔十外工,毋過伊展現出台灣人抵抗的意志。手無寸鐵的青年學生,佇這年的春天學會曉攑銃對抗暴政,保衛家園。
    「欲反抗無?欲按怎反抗?」這是活佇一九四七年的台灣人,上艱難的選擇。」──《二七部隊(上)》前言
    .
    .
    《二七部隊 上集》是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從二〇一六年起,長年耕耘「二七部隊」的口述歷史、田野調查和歷史考據,在今年以漫畫形式呈現的成果,它由王永成漫畫,洪碧梧主編·腳本,陳旻昱總策劃,陳彥斌總顧問,台中市新文化協會於今年十一月出版。漫畫依照時序,描述從二二八事件後,與二七部隊相關的事件人等的每日行動。
    .
    「二七部隊」為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由台灣中部地區的民眾自發結成的民軍武裝部隊。他們包圍警局、憲兵隊、營區接收武器後,為紀念台北二月二十七日查緝私菸的血案,命名為「二七部隊」,在混亂情勢中負責維護台中市的治安。這些成員包含了義憤前來的學生和士農工商,而無論左翼右翼的知識份子,都一齊捲入這場起身抗暴的行動當中。
    .
    《二七部隊》的考據細緻入微,畫風簡練樸實,分鏡佈局可見編創團隊的用心。而漫畫的精彩之處,首先當數在敘事上不突出單一的英雄角色,而是處理成人物出場錯落有致的歷史群像劇。我們得以看見較為熟悉的人物如楊逵、鍾逸人、謝雪紅等,也看見林連宗、黃金島、陳明忠、呂煥章等在事件中有一席之地的人物。原先湮滅於歷史中的面貌,藉由漫畫逐漸清晰。他們穿街走巷的分發傳單、召開市民大會,有著台灣青壯年的激昂熱血。每一次的決策,透過議會和長官公署交涉、成立「中部地區治安委員會作戰本部」的台共武裝路線、林獻堂等人主張和談的台中處委會,甚至沿街募款欲歡迎廿一師⋯⋯每一種路線的爭論,每一方勢力明裡暗裡的爭鬥,反映緊張局勢之餘,更是面對危局時的各方意識形態攻防,形成抓住讀者目光的閱讀張力。
    .
    其次,則是《二七部隊(上)》有意以流利的台文夾雜華文和日文,還原歷史的語境。為了兼及不諳台語字的讀者,在旁邊加註說明,對台語文的學習十分有幫助。(更完善的標註法或許是依照人物出身,以台羅拼音標註不同的台語腔調)漫畫的語言生動活潑,時不時穿插台語俗語,在緊繃氛圍中仍有小小的幽默,分明是沈重的歷史,卻令人苦中作樂,淚中帶笑。
    .
    目前出版的上集,是從教化會館之役到「二七部隊」形成,再到決定退到埔里決戰。預計明年底完成的部分,則會畫出退到埔里與廿一師會戰,尤其是最後一役的烏牛欄戰役。面對蠻橫的國民政府,台灣人在選擇所剩無幾的的困局裡,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這是台中地方史,亦是台灣史。後續下冊的漫畫,也令人拭目以待。透過濃縮各個人物記憶的圖像再現,我們有機會看見並再記憶這段歷史,也成為進一步認識事件人物並思索歷史之複雜面貌的契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