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羞辱創傷周慕姿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羞辱創傷周慕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羞辱創傷周慕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羞辱創傷周慕姿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有用」就沒有用:必須「最好」的有用醫生】 #過度努力 #文摘 ⠀⠀⠀⠀ 🌺本文摘自《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一書。 ⠀⠀⠀⠀ 「我其實很好奇啦,應該說,我也不是個完美主義者,只是,如果不『有用』,也不努力,那活在這世界上要幹嘛?」 ⠀⠀⠀⠀ 育仁是個第四年的住院醫師,剛開始總醫師...

  • 羞辱創傷周慕姿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06 08:53:05
    有 691 人按讚

    【不「有用」就沒有用:必須「最好」的有用醫生】 #過度努力 #文摘
    ⠀⠀⠀⠀
    🌺本文摘自《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一書。
    ⠀⠀⠀⠀
    「我其實很好奇啦,應該說,我也不是個完美主義者,只是,如果不『有用』,也不努力,那活在這世界上要幹嘛?」
    ⠀⠀⠀⠀
    育仁是個第四年的住院醫師,剛開始總醫師的工作。最近發現在醫院工作時,越來越難控制自己的脾氣,很容易沒耐心、煩躁,也在醫院崩潰過幾次,甚至不小心和同事、教授、病人起衝突。後來,因為朋友的推薦,來這裡諮商。
    ⠀⠀⠀⠀
    育仁所待的醫院,在台灣可說是數一數二的指標型醫院,相對地,院內的工作壓力、競爭都非常激烈。育仁是從這個醫院的醫學系升上來的,從求學過程開始,就沒有一天輕鬆過。
    ⠀⠀⠀⠀
    就像育仁在第一次諮商時所告訴我的:「就算一開始,你自以為自己在高中裡是個人才;來到這個學校、這個系時,你也會修正對自己的看法,應該說,會先被打擊一番。」
    ⠀⠀⠀⠀
    「怎麼說?」
    ⠀⠀⠀⠀
    「因為強者真的太多了。系上有太多神人般存在的人。有一路保送上來的、有出國回來的;都念第一志願、資優班的就不說了,很多都是,那個叫做基本款。」育仁笑著說。
    ⠀⠀⠀⠀
    「有人都沒唸書,還是輕輕鬆鬆考得比你好;有人不論再忙仍然拿書卷;有人看起來普通,但突然在某些超難的科目,像是病理,成為大家的調分障礙。」
    ⠀⠀⠀⠀
    「原本你以為自己是個還算特別、還算努力也還算聰明的人,但進來這裡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普通到不行,甚至有點笨。」
    ⠀⠀⠀⠀
    「在大學的時候,拼的是唸書。進入醫院實習之後,拼的就是臨床了。從小小的Clerk、Intern開始,基本來說,你就是在食物鏈的最底層,是最容易被呼來喚去、被壓榨的一群。」
    ⠀⠀⠀⠀
    ⠀⠀⠀⠀
    育仁露出了「這是理所當然」的表情,用「表情」阻止我對他的經歷說出任何想同理的話語。「你的實習表現跟在校成績,會成為你之後選科的關鍵,每一科的名額都不多,所以有些小科、好科,搶的人就多,所有的同學都會成為你的競爭對手。」
    ⠀⠀⠀⠀
    「接下來,好不容易選到科,對方也願意選你,進去當住院醫師之後,又是另一輪被壓榨的開始。處理不完的病人、打不完的病歷;病人家屬無止盡的要求跟『盧』你;因為你的白袍是短的、就不把你當醫師看,更是家常便飯;當然,有時候也要面對資深護理師跟某些VS的羞辱。」
    ⠀⠀⠀⠀
    「對我來說,最困難的事情,應該是天天都有『我什麼都做不到、也做不好』的這種感覺。事情真的很多,但你看別人,會覺得其他人似乎都很自在,都比我適應、也適合這個工作;但我,每天都覺得很慌張、很焦慮。」說到這裡,育仁拿起面前的水杯,喝了一口水。
    ⠀⠀⠀⠀
    ⠀⠀⠀⠀
    「聽你這麼說,那好像是一種溺水的感覺,每天都被工作和焦慮給淹沒的感覺?」我試著想要描繪出他的日常。
    ⠀⠀⠀⠀
    實際上,光只是聽著的我,都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
    ⠀⠀⠀⠀
    ⠀⠀⠀⠀
    「沒錯,就是這樣。」育仁點點頭。「你描述得很貼近。」
    ⠀⠀⠀⠀
    ⠀⠀⠀⠀
    「即使已經這麼痛苦了,卻還是每天都要去上班,那一定很不容易,你怎麼撐過來的?」
    ⠀⠀⠀⠀
    ⠀⠀⠀⠀
    「不能不去啊!沒有什麼撐不撐得住。所有的老師、學長姐都是這樣過來的,我的同學們也跟我一樣,過著這種生活。你會想說,如果他們都撐得過去,沒道理你撐不過去。
    ⠀⠀⠀⠀
    當然,也會聽到一些撐不下去的例子,大學時就有,進了醫院當然也有。不過,撐不下去,是很丟臉的。當這些例子,成為茶餘飯後大家聊天的內容時,雖然可能,我們也會偷偷羨慕他,可以不用再過這種生活,但是團體的氣氛就是會有一種:『撐不下去的人,就是失敗者』的感覺。
    ⠀⠀⠀⠀
    醫院就是所謂的『弱肉強食』的環境,『弱肉』就是被淘汰、沒用的失敗者。所以,誰都不希望自己成為弱肉。」
    ⠀⠀⠀⠀
    ⠀⠀⠀⠀
    「大家會這麼評論離開的人嗎?」
    ⠀⠀⠀⠀
    ⠀⠀⠀⠀
    聽我問出這麼沒sense的話,育仁笑了。「這種政治不正確的話,大家哪那麼容易說出口?可是,你知道在這個環境裡,其實大家都是這麼想的。鬥輸的人才離開,鬥贏的人就全拿。」
    ⠀⠀⠀⠀
    ⠀⠀⠀⠀
    想像那樣的環境、那樣的壓力,我忍不住毛骨悚然,簡直是白色巨塔版的叢林求生系列。「難怪你得那麼努力;撐不下去了,還是要告訴自己得撐下去。」
    ⠀⠀⠀⠀
    ⠀⠀⠀⠀
    「大家都是這樣的。這個工作,每個人都希望你什麼都會,你全能,你有用,你抗壓性高,你什麼問題都能解決,你可以挽回每一條生命。」
    ⠀⠀⠀⠀
    育仁突然輕輕地嘆口氣,很輕、很輕,或許他自己都沒發覺。
    ⠀⠀⠀⠀
    ⠀⠀⠀⠀
    「剛開始,有病人從我手中離開時,我非常難過,半夜偷偷跑到值班室哭。那時候,跟我一起值班的學長,走進來,在我旁邊冷冷的說:
    ⠀⠀⠀⠀
    『如果你有時間哭,還不如花時間去好好review一下其他病人,看還有沒有可以調整的。你在這裡哭,會造成其他人的困擾。』」
    ⠀⠀⠀⠀
    ⠀⠀⠀⠀
    「哇!」我說不出話來,這真的是太嚴苛了。
    ⠀⠀⠀⠀
    ⠀⠀⠀⠀
    「對啊,他們就是這個樣子過來的。他說的也沒錯,我們實在沒有時間難過。一個又一個的病人進來,太多人需要我們,每個人都一直跟我們『要』。病人不需要沒有用的醫生;而在這環境,只有一直努力變得很強,很棒,才能夠生存。」
    ⠀⠀⠀⠀
    ⠀⠀⠀⠀
    「有用」,是為了別人的需求;「很棒」,是為了在這環境找到生存的價值與位置。兩者加在一起,成為鋪天蓋地的壓力,在這裡面的每個人,誰都無法逃脫。
    ⠀⠀⠀⠀
    ⠀⠀⠀⠀
    唯有關掉自己的情緒,專注在「能力」的培養上,讓自己「有用」、「有能力」,才不會被淘汰,才可以處理每天排山倒海的事情。
    ⠀⠀⠀⠀
    也才有機會撐得下去。
    ⠀⠀⠀⠀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變得很容易發脾氣;只要有人犯錯,我就會對那個人大發雷霆。有的時候,也會突然出現很絕望的感覺,覺得到底自己在幹嘛?活著有什麼意義?
    ⠀⠀⠀⠀
    回家後,我也變得很容易跟家人爭吵,覺得他們講的事情好無聊,可以討論比較有意義的事情嗎?」
    ⠀⠀⠀⠀
    「當然,我沒時間、也不太想跟以前的高中好友聚會。聽到他們講那些生活的瑣事,我就覺得好煩。怎麼可以有人的人生這麼爽,為了一點主管的話就一直耿耿於懷,我們這裡可是每天都在死人。」育仁的聲音越來越上揚。
    ⠀⠀⠀⠀
    ⠀⠀⠀⠀
    我深深感受到他的憤怒與無能為力。
    ⠀⠀⠀⠀
    ⠀⠀⠀⠀
    身為一個人,我們有自己能夠承擔的痛苦與壓力指數。面對每天無能為力的生老病死,是一個極大的創傷;當環境沒有太多的支援,而面對工作的需要,使得我們必須一直暴露在這樣的創傷下,沒時間、也沒有方式,去消化或面對這些創傷後的情緒時,這些情緒必然會用一些其他的方式讓我們注意到。
    ⠀⠀⠀⠀
    不論是憤怒、焦慮、憂鬱、難過…….
    ⠀⠀⠀⠀
    ⠀⠀⠀⠀
    因為我們是人,不是機器人;有很多事情,不是壓下去、不去想,就沒事了。
    ⠀⠀⠀⠀
    即使我們的確有這樣的能力:「關掉情緒」,可以將情緒隔絕起來,可以讓我們專注在自己該做的事情、或需要專注力的工作上,例如醫生開刀的時候,非常需要這樣的能力。
    ⠀⠀⠀⠀
    但,這個能力如果長期使用,甚至因為太方便或無可奈何,使得這個能力成為生活適應的一環,隨時都處在情緒隔絕的狀態下,那會讓人離自己的感受越來越遠,而發現不對勁時,已經很嚴重了。
    ⠀⠀⠀⠀
    ⠀⠀⠀⠀
    因為,「情緒」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有事情不對勁,應該要留意、要調整。當我們沒有時間去注意它時,慢慢的,它會滿出來,淹沒我們生活的各方面。
    ⠀⠀⠀⠀
    而生活與自己,有可能就會因此越來越失控。
    ⠀⠀⠀⠀
    ⠀⠀⠀⠀
    育仁就是這樣的例子。
    ⠀⠀⠀⠀
    不是他能力不好,而是太好,他把「關掉情緒」這個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藉此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中生存;但他本質仍是一個善感、在乎他人心情與感受的人。當我們要自己帶著面具、變成另外一個人時;當我們要求自己「不能有感覺」時—
    ⠀⠀⠀⠀
    ⠀⠀⠀⠀
    我們原是為了生存才做這件事,但做這件事,卻剝奪了我們生為人最基本的權利與本能。
    ⠀⠀⠀⠀
    會有這麼多感受與情緒,或許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
    ⠀⠀⠀⠀
    因為,我們原本就是為了感受這個世界,才降臨在這世界的,不是嗎?
    ⠀⠀⠀⠀⠀⠀
    🌺本文摘自《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一書。
    ⠀⠀⠀⠀
    (書籍介紹與簽書會訊息可參考留言)#周慕姿 #過度努力 #情緒勒索

  • 羞辱創傷周慕姿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27 07:15:00
    有 2,544 人按讚

    【我永遠都不夠好:把自己打趴的自責小姐】

    「不夠好就會很丟臉啊。」欣卉嘆一口氣。「我們這個家族,不只是兄弟姊妹互相比較,還有比小孩,小孩除了要跟手足比較,還要跟堂兄弟姊妹跟表兄弟姊妹比。」

    「我就是在『比較中』長大的。不小心就會被說:『你看看那個誰誰,人家多厲害,然後你喔……』,可能是表哥表姊或堂哥堂姐,也有可能是我自己的姊姊或弟弟,從成績表現、外表、工作到交往的對象、什麼時候結婚生小孩,永遠你都不夠好,永遠都有人比你更得爸媽的歡心。」

    「你很希望得到爸媽的歡心嗎?」我看著她,想像她經歷的生活,是如何讓人喘不過氣。

    「以前曾經很在意,現在已經放棄了。因為不管怎麼做,他們都不會滿意,也永遠都有一個比你更好的人,做比你更厲害的事。」欣卉苦笑了下。「不過,說我不在意好像也不完全對。可能我沒辦法去工作,就是一種反撲吧!」

    欣卉會來找我,是在一次工作會議中,被主管質問專案內容有錯誤時,欣卉突然喘不過氣,出現過度換氣的狀況。後來又在家裡、工作場域中發生過幾次這樣的狀況,被醫生診斷為「疑似恐慌」。她的朋友建議她除了看診,也可以來做心理諮商,了解自己壓力的成因。

    不過,坐在這間房間裡的我倆心知肚明,對於壓力的重要成因之一,欣卉其實很清楚;困難的部分,或許是自己對於這個「成因」的無能為力。

    「我不是不想努力,只是,不管再怎麼努力,永遠達不到他們的標準:不夠美、成績不夠好、不夠有禮貌、不夠大方、不夠聰明、成就不夠高……」

    不夠不夠不夠……
    再怎麼努力,總是不夠。
    自己,就是一個不夠好的人。

    即使到了某個年紀,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已不如以往這麼高;或許,也不如以前這麼挑剔自己。但最麻煩的是,他們挑剔的話語,已經被欣卉聽得太過習慣,全部囫圇吞了進去,內化成自己內在的一部份。

    於是,當自己犯錯、或是擔心自己有事情做得不夠好時,欣卉就會如自己父母般地挑剔、辱罵自己,自責自己做得不好,覺得自己很丟臉、很糟糕。

    為了避免犯錯,欣卉總是會讓自己準備再準備,事前各種未雨綢繆。當然,也會有些時候,因為太擔心犯錯,而不敢嘗試新的工作;或是被要求晉升、承擔一些責任時,欣卉會裹足不前。

    有時候可能甚至會用逃避、躲起來的方式,面對工作上的期待與須負的責任。

    這也使得欣卉的工作表現,看起來非常不穩定:有的時候,自我要求高,也很認真、努力,因此能夠做到不錯的結果;但若所指派的工作是新的、沒接觸過的客戶或業務,在其中遇到太大的挫折、或是需要承擔較大的責任,讓欣卉感覺自己無法「完美」時—
    她就會跑回家躲起來,好幾天無法上班,也沒有辦法面對做不到這些的自己。

    這個反覆的過程,讓欣卉的主管覺得很頭痛。欣卉的主管認為欣卉的工作能力不錯,但是給自己的壓力太大。她時常提醒欣卉:「會犯錯是正常的,會給你比較多、比較難的工作,是因為你的能力做得到。」主管也多次對欣卉暗示過,其實是有意想要晉升她上來,讓她當小主管帶人。

    但當主管給欣卉較複雜的業務、需要負較大管理責任的專案時,感覺到左支右絀的欣卉,不擅長向人求助,又不知道怎麼面對自己沒辦法把事情做到「完美」;於是,不去公司的狀況變多了。

    後來,就發生「過度換氣」的狀況。

    「你請假沒去工作的時候,家人的反應是什麼?」我忍不住問。
    畢竟,如果就如欣卉所說,欣卉的家人是對她要求很高的,那麼,對於欣卉的狀況,可能很難坦然接受。

    「他們一開始就是說我抗壓性很低,罵我說『為什麼這點事情都受不了?這樣怎麼出去外面跟別人競爭?』

    有幾次在他們念我的過程中,我突然又發作,很明顯過度換氣到快要死掉的樣子,他們被嚇到了……現在他們就不太敢說什麼。只是,有時候我在家,其他親戚朋友來訪時,父母會很想要掩飾『我沒辦法去工作所以待在家裡』的這件事,都會說我之前工作太累,『剛好』放特休。」

    講到這裡,欣卉笑了,但笑容極為苦澀,就像吞進什麼很難下嚥的東西。

    「不只爸媽,姊姊跟弟弟對於我這個樣子,也完全不能理解。我知道對他們來說,這樣的我很丟臉。他們『都』抗壓性很高,面對困難『都』能解決,工作表現『都』極為優秀,當然壓力也很大,但是他們沒人像我這樣。

    我姊姊甚至跟我說:『大家都是同個爸媽帶大,哪些難聽話沒聽過?為什麼要往心裡去,搞得好像大家欠你很多。』」

    欣卉又笑了。

    「最難的事情,是他們說的我都知道,我也很希望自己可以跟姊姊他們一樣堅強,一樣不會受傷,一樣知道怎麼去適應社會的嚴苛,相信這些嚴苛都是讓我進步的可能,讓它變成自己的養分。但是,我就是做不到。」

    心裡很想做到,但是身體卻先無法承受。

    那就代表,這個創傷,對於欣卉而言,是超乎她能夠承受的。

    那並不是因為欣卉的抗壓性低。所謂的壓力是主觀的,也就是「理想的自己」與「現實的自己」的差距,差距越大,就可能會越造成壓力。因此,即使是面對同一件事情,對自我的要求越高、越希望自己達到很高的標準,越可能會造成極大的壓力,而這是他人無法想像的。

    或許,是欣卉的自我要求標準極高、要求自己必須要「完美」;從小父母一直提出過高的標準與比較,欣卉比誰都還放在心上,極力要求自己需要去達到、去完成。

    但這些對「完美」的追求,可能並不合理。

    因為我們是人,不是機器。

    的確,這樣努力的欣卉,在進入這個職場前、在他人眼中,她各方面的條件都是很好的,不論是學歷、能力、外表、待人處事等。

    她努力把父母的標準,化為自我要求、甚至自我批評與挑剔的標準,這個生存策略,是可以奏效的,能讓她達到父母一定程度的滿意標準,也讓她自我感覺好一些。

    可以暫時安撫「覺得自己不夠好」的焦慮。

    雖然這個「不夠好」,其實是她內心長久的傷痕與自我懷疑。

    但面對職場的變化,被賦予的工作任務越來越難,責任越來越大,以前的生存策略已經無法完全管用,「要求事事完美」且「自我批評」的習慣,反而成為現在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很多人或許不理解,同樣的父母和壓力,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繼續生活,有些人會承受不住。

    因為,我們的內在,如何評價「自己做不到」的這件事,也會沉甸甸地壓在我們心上。

    如果,我的想法是:「現在我做不到,不代表以後我做不到,我可以再加油!」這種認可自我、鼓勵性的話語,那我對自己的感受會極為不同。

    此時,我心中升起的,是「我沒有做好」,而不是「沒做好這件事的我,是不好的」。

    感受到「我現在沒做好,但日後可以」,帶來的是一點「罪惡感」,以及期待自己可以再努力一些的「希望感」。這些心情,是可以支持我繼續努力、繼續追求目標的能量。

    但若以前自己接受到的訊息是:「我做不好,就等於我不好」;而心,在鋪天蓋地的批評中,加上自我要求與自我懷疑,讓自己真的相信了這件事—

    我們就會在每一次的失敗中,感受到嚴重的「自責」與「自我厭惡」,這正是讓人感覺到自己很糟糕的「羞愧感」。

    沒有人能持續面對這麼大的羞愧感,於是,我們會想要保護剩餘不多的、碎裂的自己,我們就會想要「逃走」--

    不論是自己的內在世界,或是電動、購物、繭居、藥、酒、食物等上癮行為,我們可能就會想要逃到這些其他的事情上,幫助自己不會這麼難受,不用去面對這個失敗或困難。

    這樣我們就不會一直感受到「不夠好的自己」,不會一直對自己失望。

    因為,「對自己失望」,或是感受到「別人對我失望」,對欣卉、對許多人來說,真的是一件非常痛苦、非常難以承擔的事情。

    從父母那邊承接過來的,「自我要求」、「自我批評」的習慣,打趴了欣卉,也癱瘓了她的能力,讓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

    只是,真能不在乎別人的期待嗎?真的可以「做自己」嗎?

    .

    摘錄自《#過度努力》
    作者: 周慕姿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跟出版社要了圖文,想藉著這篇,讓大家認清:傳統那種不管孩子怎麼好,都不能輕易肯定的教育,很可能讓孩子內化了一輩子的自我抨擊!

    「不能輕易肯定」還是客氣的說法,有的父母會給予孩子羞辱、肢體上的傷害,用各種比較否定孩子,對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有的孩子甚至長期在恐懼中長大。以前都輕易地用道德去合理化父母的各種作為,也許藉著現代資訊發達之便,我們願意看見過去一直沒痊癒的傷,先能重建康健的身心,再來談如何跟父母相處和諧。

    祝願您,願意成為自己慈愛的父母,多給自己鼓勵,而不是慣性地打趴自己!

    .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osts/300811841407352

    今天晚上沒有直播,星期天有贈書直播,歡迎參與

    .

    以上文字摘錄自
    《#過度努力》
    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作者: 周慕姿

    博客來:https://reurl.cc/L06nla
    金石堂:https://reurl.cc/MZyzjm
    誠品:https://reurl.cc/R6eoA9
    讀冊:https://reurl.cc/9ZRnnv
    全台各大書店販售中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周慕姿

    《過度努力》簽書會 (需報名,實名制
    4/10台南:https://reurl.cc/MZzv5K
    4/17台中:https://reurl.cc/GdNVyW
    -
    3/28高雄駁二誠品快閃簽書會:15:00-15:30 (大港限定),不需報名,現場快閃簽書。

    .

    #博客來六折書展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優惠價180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7218
    《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優惠價180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7041
    《靜下心去愛:在靜定中找到自己,也圓滿身邊的關係》優惠價192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5991
    《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優惠價168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3204
    《療癒誌:洪仲清與你書寫談心》優惠價:156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0127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羞辱創傷周慕姿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19 12:04:30
    有 108 人按讚


    賴芳玉 律師的新書《待用民宿》熱騰騰上市囉!!


    芳玉律師是一直非常照顧我的前輩。這次很榮幸第一時間看到賴律師的新書,而且還寫了推薦序。書中的內容結合了賴律師看到的真實事件與想傳達的理念,我記得當時我一翻開就一口氣看完了~~非常想知道結局!!好適合改編成電視劇或電影,哈哈哈


    附上我寫的推薦序( #推薦序有雷,請斟酌觀看,也可以以看完書之後再看哈),大家手刀下單啊!!


    另外,12/1有我跟賴律師的新書對談,歡迎大家來玩!

    https://is.gd/oslxN7


    -\-\-\-\-\-\-\-\-\-\

    【讓陰影成為力量】周慕姿 心理師

    (按:本文提及故事情節,請斟酌閱讀)


    《待用民宿》是一本很特別的小說,真實事件改編,又帶有一些宿命與屬靈的成分,讓其更顯得與眾不同。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三個沒有長大的孩子」-\-\胤祥、莫芳、艾妮/艾璦,都有個共同點:


    他們有著各自的創傷,而這個創傷,形塑出他們的主觀世界,讓他們待在創傷中,與他人連結、交往,再形構出自己的客觀世界。


    例如胤祥,從小被父親安排好人生,習慣按照父親需求去做,時常被父親羞辱、被打、不被理解;因此,「忍耐痛苦,成就他人的幸福」是他人生劇本中一個非常重要、也習慣的主題。


    而莫芳呢?有一個自我、追求愛情而不顧他人、不擅長照顧孩子的媽媽,對媽媽,她既生氣、失望,卻也忍不住被影響。她讓莫芳的童年「很不單純」,於是,莫芳最渴望的,就是一個單純平凡的人生。她的人生劇本主題就是
    :「莫出頭,任平凡,單純最美好。」


    當胤祥與莫芳兩人相遇,彼此的人生劇本主題也交織出一個必然的結果:


    胤祥了解莫芳的需要,愛著莫芳的他,習慣性滿足他人而犧牲自己、忍耐痛苦,於是選擇給莫芳一個他認為的「單純人生」,而將所有的「複雜與變動」,自己承擔,以給予莫芳一個美好的「城堡」。


    對於莫芳而言,這個城堡並未如想像中的堅固,有些風雨欲來、不對勁,她其實都嗅得到。只是,若戳破這個幻象,莫芳擔心害怕承擔變動與困難的自己,是否承受得住戳破後的責任?


    特別是在原生家庭裡,莫芳已是承擔許多責任的姊姊,而在胤祥的保護下,即使他提供的,是個紙做的城堡,但也讓她享受到前所未有、被保護、被照顧的感受,那是她夢寐以求的生活。


    一個習慣照顧,另一個渴望得到在童年、在父母處沒有得到過的任性跟無憂無慮;於是,「共謀」出這樣的生活方式。


    而第三個角色,艾妮,一個性烈如火、受傷於被父母遺棄的女孩。這讓她學到:「如果我不爭取,這世上不會有人要我。」於是,她想盡辦法、利用胤祥的性格,爭取到了「偽婚」,甚至學會艾璦的楚楚可憐,讓自己有更多的「
    武器」,獲得更多的關注還有愛。


    看似激烈手段的背後,那個受傷的小女孩,最終,只是很想要父母的愛;只是很想要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不管自己是什麼樣子。那些憤怒背後,隱藏的是不被理解、接納的傷痕。


    而另一個雙胞胎,艾璦呢?


    那更是一個令人心疼的角色,習慣忍耐與替人著想的她對於自己的苦痛,已是帶著「認命」的心情,於是當姊姊或他人做出傷害她的行為時,她不知道怎麼抵抗,也無力翻轉。


    只是,她總沒放棄的,是內心的善良與對他人的理解,在這樣的苦痛底下,更顯得難能可貴,而這或許,是人性最珍貴的部分。


    於是,從這些角色交織出扣人心弦的情節中,我們看到了許多人性的黑暗及美好。而那些過去,可能會影響我們的選擇,但是──


    在《待用民宿》,它象徵著人生暫棲、獲得喘息的避風港,當我們在此累積足夠力量,能夠擺脫過往的陰影,學會為自己做出選擇,負起自己的責任時──


    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轉輪,終於能開始轉動。


    我們,也終於開始長大。


    =====================

    《待用民宿》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i5qC0mYDMtg


    ❣《待用民宿》新書對談

    第1場

    賴芳玉╳周慕姿﹝人生的應該與不應該:從《待用民宿》與《他們都說妳「應該」》談起﹞

    時間:12.1(日)14:00-15:30
    地點:和平青鳥(台北市臥龍街289號)
    報名網址 https://is.gd/oslxN7

    第2場

    賴芳玉╳平路﹝愛・謊言・真相:《待用民宿》的魔幻與真實﹞
    時間:12.21(六)19:00-20:30
    地點:和平青鳥(台北市臥龍街289號)
    報名網址 https://pse.is/MNHYP


    《待用民宿》【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pse.is/KBHUL
    誠 品 https://pse.is/L4MYY
    金石堂 https://pse.is/KRYTJ
    TAAZE https://is.gd/Eq0zAj
    時報悅讀 https://is.gd/RzWjWB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時報出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