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美國電機研究所排名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美國電機研究所排名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yohowo (科科魂!!!!)看板studyabroad標題[心得] 走,出國唸碩士!(寫給電...
本篇是承接上篇本人發文:
"[心得] 僅僅半年的留美感想(寫給電X系大學生)"
請先服用上篇再來看這篇謝謝
1.感謝大家對上篇的回應
續篇來了
本文發表於2007年
在"交大電子工程系43屆系刊"
目標客群是本系學弟妹
所以關於自誇自擂交大電子好棒棒的部分..
非本系請自行跳過
2.請先閱讀上篇給的但書
如果不是本篇的主要讀者客群就將就看
不爽請按左鍵出門
我是來分享"個人經驗"的
本來就是"主觀且偏頗"的
如果你想要出國卻不能分辨什麼樣的觀點是適合自己的
那你還是乖乖留在台灣吧...
出國是要冒險的
是要有自主意識的..
不要隨便全盤相信網路上的一篇文章
所以沒事別嚷嚷說"po個幾年前的文章很不負責任"
3.本文背景是
一個電X系大學生不嗜學術研究
出國只想念個碩士就出來找工作餬口過日子
如果你是認真讀書好學生想要念博士
那也就將就看
4.醜話說在前面
本文較之上文更顯偏激主觀
但我又很討厭被噓XDDD
所以還是請大家多多按讚
以鼓勵更多人後續發文謝謝
以下為8年前原文
-----------------------------------------------
走,出國唸碩士!
電工九四級 (yohowo)
掐指一算,來美國也超過一年半了。離開了文化的東岸,定居到科技的西岸。落腳矽谷,
所見的竟是個放大版的竹科,園區味挺重的。而舉凡你聽過的公司都可以在這兒找到,甚
至還有比交大校地還要大、建築還要多的Cisco園區。我想,不管你有沒有要出國唸書,
來這兒看看增廣點見識總是值得的。
/老師說:出國就要念博士。真的嗎?/
電工系多數的教授頂著國外博士頭銜,自然而然成為出國唸書的第一個消息管道。其實,
不管教授本身是不是拿國外的學位,敲門進去問一問都會有所收穫,即便是本土畢業的教
授,也都有跟外國學界互動的經驗。我是從教授那邊得到不少資訊與想法,但是有一點是
我越來越不認同的:「出國唸書就要唸到博士。」這樣的論點通常是:國內的電機碩士教
育不輸給美國,所以出國就沒唸到博士就是種浪費。真的是這樣嗎?
也許沒錯,台灣傾全國教育資源發展電子業,電工系畢業後留在交大或是去台清唸碩士,
在軟硬體設備或是產業支援上,確實有資格自稱不輸給國外的大學。而且台灣的碩士要唸
兩年還要做論文,比起美國電機研究所多半只要唸一年到一年半、做不做論文是有選擇性
的碩士學位[1],「學術能力」上不見得輸,甚至敢說有小贏。那難道出國唸碩士真的是
浪費錢的投資嗎? 要真的是這樣,接下來我也不用浪費口舌了(嗯嗯,純粹熱情贊助文章
一篇,沒稿費……)。
在矽谷待了半年多,從交大校友開始,一路認識了許多從清大、台大來的,以及南加大、
史丹佛與UCLA的台灣留學生(當然啦,交台清三校佔絕對多數)。這些畢業留下來的族群裡
,碩士的比例可說是相當高。當然也許是物以類聚;或者說博士會往學術界跑,於是業界
遇到比較多碩士。然而不可否認的,來美國拿碩士學位的佔有不小的比例。如果出國唸碩
士不值得,那我們這些人的腦袋不就都燒壞了?
/那,為何教授說來美念碩士不值得?/
據我了解,許多系上的教授會說畢業後出國就該直接申請博士;或是在國內拿到碩士後,
有了研究經驗、知道方向後再出國唸博士;甚至有教授直接表明立場不幫申請碩士的學生
寫推薦信。我是不同意這派的說法 (當然還是有很多教授會贊成出國唸碩士的),因為能
夠在電工系當教授的,通常都是對學術有熱忱,甚至在當研究生的時候就有所成就,所以
可以一路唸到博士,然後到學校裡擔任教職,要想當上電工系的教授可是要很有本事的呀
!但試問這樣的人有多少?我想頂多集中於大學成績全班前三分之一的同學吧。對我們這
種成績一般的學生,學術也許就不太有吸引力,能趕快碩士畢業找工作才是實際。那抱著
這種心態,就沒必要出國了嗎?
/淺談台美碩士教育/
首先,我們來比較比較美國的碩士有何不同吧。台灣的碩士主要以學術研究與完成論文為
主;而美國的碩士教育為了滿足產業需求,漸漸向提供就業能力靠攏。大學生畢業如果確
定想走研究路線,通常就會直接申請博士班(意同台灣的碩一直升博班),一樣要有碩、博
士論文。而唸碩士的,通常是希望早點進入職場,於是漸漸分化出兩條路線:傳統研究型
的碩士班就像台灣要花兩年,必須撰寫論文通過口試,像目前加州大學的幾間分校以及一
些公立學校還是依循這個路線。但另一方面,有越來越多的私立學校以企業需求為主,減
少研究方法的訓練,取而代之的是用大量的課程實驗,讓學生能夠熟悉程式語言或是tool
的操作,有的還會加上碩士資格考或是碩士專題[2]作為學位需求。如:史丹佛、康乃爾
、南加大等學校。既然不需要寫論文了,就不需要那唸那麼長的時間,同樣也能夠訓練出
業界可用的碩士級人才。畢竟企業界對碩士的要求並不是研究,而是實做能力。
有人說這樣的來縮短碩士學年是一種商業考量,因為平平畢業出來都是碩士,多繳半年一
年的學費在高學費的美國是差很多的,但畢業出來就業條件與機會感覺上卻無甚差異,所
以反而可以吸引想要快點投入職場(以及背貸款)的學生。所以這樣實務型的碩士學位,在
美國越來越流行。也可以說碩士學位漸漸商品化,在快速畢業與符合企業界的需求下取得
平衡。
反觀台灣的碩士教育,許多人碩二花了一整年在念paper、做研究,但畢業後做的工作卻
跟研究內容無關,甚至不需要研究能力。許多人找工作的時候靠的是修過哪些課、做過哪
些final project,反而不是靠跟哪個教授做過哪些研究(這種事就不要說的太明白,自己
去跟學長姐查證吧!)。對於這樣的學生,碩二那年的研究似乎有點浪費,倒不如省下這
一年半載,投入職場裡訓練技術來的實際 (當然是見仁見智啦)。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的碩
士聽起來很虛,但是直覺想想Stanford的碩士很虛,好像不太合常理吧(Stanford的EE碩
士是標準的純修課,沒有任何專題或資格考) (所以說嘍,要培養國際觀,第一步就是「
不要用你在台灣的思考邏輯來評判其他國家與文化」) 。你知道美國一門課的作業跟期末
專題有多變態嗎?很多留學生會說美國一門課抵台灣兩三門呢!所以不要質疑這樣的碩士
教育,他一樣會把你榨的乾乾的,也絕對不會讓你出去找工作丟臉,因為美國大學不僅在
乎學生的就業率,更是斤斤計較畢業生的平均薪水(你何時聽過台灣的校系拿畢業生起新
打廣告?美國學校跟媒體超愛這套的咧!我那時候收到的入學許可與一篇院長的信,上面
清清楚楚寫著這個學位念完平均可以增加多少薪水,用來鼓勵我們寄回接受信)。
/Money Matters!/
人人都在乎投資報酬率,「錢」往往是主要的考量。一比較下來,要唸個美國的碩士,就
算在公立大學,開銷至少都比台灣要多個三五倍。而來美唸碩士幾乎不會有獎學金(講的
誇張一點,工程碩士幾已淪為商品,你付錢買到學位,買到在美國工作的機會;願不願意
這樣玩,取決於你的價值觀。) ,唸公立大學大概一年自備120萬,私立的至少150萬台幣
,大城市額外再加個 20%左右。而既然出來唸書了,畢業後當然要留下來待個幾年,把學
費給賺回來,同時體驗人家大國的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理念。那美國的工作好不好找?這
可是要看景氣循環的:2002、2003年的時候全球景氣都很差,不管是你再怎麼優秀,祇要
沒有綠卡[3],畢業後都得乖乖回國;但是2005年景氣回升,科技業就業市場十分熱絡,
只要積極一點,幾乎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不需要委屈求全抱著有工作就先做,拿
到綠卡再跳槽 [4] 的心態。
/碩士畢業後在美國工作/
講一講個人的經驗好了。離開了Cornell,我和五位同學搬來矽谷都有找到適合的工作
[5] ,再加上我這裡認識的其他留學生,打聽之下大家的年薪約為七萬到七萬五美金之間
,其中約三分之一要交稅 [6] 。這是一般公司給應屆畢業碩士的電機資訊RD工程師的起
薪;如果程度很好進到Intel、Google、NVIDIA之類的名公司,薪水可是八萬美金起跳呢
。而我一個單身男生跟人分租房子後的基本生活費大約一個月一千五美金以內,算算正常
生活一個月要存兩千美金應該是理所當然的。這是矽谷地區 (名目薪水與生活費幾乎都是
全美數一數二高的) 2007年的行情,如果在生活費與稅比較低的德州,名目新水會低個五
千到一萬,但是實際上每月可存的錢差不多 (當然我特別註明這是2007年景氣在高點的狀
況,也不知道會不會再高上去,也許學弟妹要來的時候景氣循環了,到時可別說我誤導你
們呀) 。
也許你會反駁說在台灣有幸進到股王級的公司,加上分紅配股第一年也可有破百萬的薪水
呀!注意喲!我這裡講的是「平均現金薪水」喲!不要把台灣的獎金股票折換來混為一談
歐。畢竟現金是貨真價實的基本的保障,而分紅配股會因為景氣與政策而有很大的改變(
應該聽過2009年台灣有新政策了吧),更何況誰能保證自己一定進的去股王(或下一個股王
)公司?
這樣算一算,我想兩年就可以打平念研究所花的錢,三年可以打消我如果在台灣唸書工作
的機會成本,而這還不包括美國唸碩士時間比較短所省下的時間呢!相對於一般碩士平均
起薪在五萬到六萬之間,在美國當電資工程師真的是一個高起薪的行業咧。那其他行業的
外國學生來美國工作也像我們那麼吃香嗎?那可不一定。跟那些(醫、法、商) 比起來,
科技業是最foreigner friendly的行業,畢竟我們不是native speaker也沒有綠卡或公民
,英文講的再好終究有文化上的差異,做那些要與人溝通的職位有先天劣勢 (你有辦法像
那些老球皮跟客戶聊美式足球搏感情嗎?哪一年哪一隊的誰在關鍵時刻踢進了制勝的一球
,奪得總冠軍?聊中職大概才有可能吧) ,更不要說人性與生俱來的種族心態了。何況美
國人本身不愛念工程愛念法商也不是秘密,如果有本國人可以用,公司為什麼要多花錢幫
我們這些外國人處理身分問題?而工程界就不一樣了,尤其亞裔可是強勢族群!僱用外國
身分的工程師理所當然的事情,甚至一堆公司都是亞裔開的呢!(我知道你想問那美國工
作會不會比台灣輕鬆呢?畢竟這是全球化的產業,在美國的營運成本就比較高了,你怎能
要求工時還要比亞洲的競爭者短?但至少美國普遍注重生活品質,所以工時不會太誇張,
不過朝九晚五大概是不可能的吧。)
/在美國唸書、工作有什麼好?/
話說回來,也許你還是缺少一個「為什麼要來美國唸書的理由」吧!有辦法的話就回去翻
翻我在去年系刊 (42週年) 上面寫的留學經驗。大抵說來,一則美國由於內需市場大、外
銷能力也強勢,所以電子業所包含的領域要比台灣來的廣,而可想見其他各產業亦然,於
是更容易見到多元化的跨領域科技,體驗台灣沒有的創新觀念。二則美國有真正的大型企
業,不只是資本額大,更是技術領先 (台灣也許只有台積電可以算的上是有國際規模又有
技術,其他的比方說鴻海雖然很大,但應是以規模經營還提高利潤而非技術見長。)。而
今以中小型企業起家的台灣,漸漸的也朝向高資本與領導技術這條路走,在美國待個幾年
,會更有機會從週遭的變化中得到體悟,對這樣的發展走向有深切認知,以後回到台灣能
夠提供自身經驗,也許是除了鑽研學問之外的另一種「愛台灣」。
當然美國的生活環境舒適,休閒娛樂也多元化,大城市旅遊或郊外休閒有很完整的規劃,
放假出門更不會像台灣會塞車塞到比上班還累。所以真要說過生活,美國不但十分舒服,
更可以讓你看得更多體驗更多。年輕嘛,就該開開眼界,用唸書當手段出來閱歷一番 (糟
糕!好像透露了來美國只是為了想出國玩,唸書只是藉口的心聲…),歐不不不,應該說
是讓自己跟台灣畢業的同學們做市場區隔,培養不同的競爭力(嗯嗯,凹回來了)。
/基本功!留學第一步/
好啦,如果你現在已經在思考要出國了,應該要做些什麼基本的功課咧?首先如果你有家
庭因素,比方說是獨子,或是父母身體有狀況,那我還是建議你乖乖留在國內唸研究所,
畢竟家人是最不能割捨的,反正國內的教育與就業環境在亞洲還是極具競爭力的,大不了
以後找工作去爭取有外派西方國家幾個月見習的機會。
撇開這個因素,要怎麼蒐集留學資料呢?首先,拜一下Google大神是一定要的,撇開商業
化的宣傳網站,還是可以查到許多思考留學的基本觀念。然後,留學論壇大本營椰林風情
(telnet://bbs.ntu.edu.tw)的留學版(AdvanceEdu)精華區一定要花點時間爬爬文,裡面
可是匯集了近十年留學生的經驗與精華,搭配PTT的留學版(studyabroad)的討論串(因為
近年來討論留學的族群已經漸漸轉移到PTT了),每隔幾天上去看看最近在準備出國的人在
思考什麼,在關心什麼議題,給自己一點留學的sense。電機是留學生中蠻大宗的族群,
會有很多跟我們相關的討論(大概三不五時也可以看到我yohowo在裡面出現吧)。然後去逛
逛美國幾個名校電機系的網站,看看他們著重在哪個領域、每個領域有多少教授、開了哪
些課、學制(graduate program, degree requirement)如何。要在混亂的英文網頁中找到
自己要的資料(每個學校的網站架構都很不同) 可是非常花時間的,但是卻是種基本功,
因為美國的教育體系彈性很大,各校有各校的玩法,不要拿你在台灣覺得理所當然的想法
直接套在人家身上,不然你以後會常常有錯愕的機會 (然後你會大罵美國人都是智障歐…
其實是你自己白痴…網路上一堆戰文都是因為台灣本位主義思考而來的) 。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問問目前在美國或是已經回國的學長姐的建議,不過在請教別人有兩件
要注意的事情:第一,自己要先把能找到的資料先看過,如果你椰林的精華區都沒爬過就
跑去問別人那些很基本的問題,就是在浪費對方的時間,也對別人很不尊重[7]。第二,
留學這檔子事,一百個人有超過一百零一種意見,像我很建議學弟妹出國唸書,但是也有
人很後悔出國唸書。畢竟每個人的際遇不同[8],要多方詢問,整理出適合自己的方向。
回到主題,如果不確定自己要不要念博士的話,其實我也會建議你來美國先唸個碩士,然
後投入美國的就業市場。因為美國市場比較全球化,適合藉機觀察出自己的方向,等到兩
三年過去了拿到了綠卡 (現在台灣人要用技術移民方式拿綠卡相對於其他國家的人算是很
快的。2006、2007年差不多一年半就拿的到了) ,真的有興趣念博士,則不僅有綠卡加持
可以以居民身份申請(機率會比較大),又有美國公司的工作經驗 [9]加持,也許可以申請
到更好的學校 (或更多的獎學金)。當然這也就意味著你可能30歲才會拿到博士學位,但
有時候可以跟公司爭取兼職念博士,或是保留你寒暑假回來上班的機會。
/真的要出國,就要對自己負責/
拉拉雜雜講了那麼多(唉,跟去年寫的那篇比[10]起來,文筆真的是退步了,果然俗話說
的好,英文進步了多少,國文就會退步多少…),還是要跟學弟妹強調:這只是我個人來
美國一年半,念完碩士找到工作的經驗,有我的偏見,也有我沒看到沒思考到的地方;礙
於篇幅,某些論述是有但書的,在這寥寥可數的幾顆字給它一概論斷,其實是有點不負責
任。你們還是要多問多聽,畢竟只有你自己可以對你的人生負責。至於常常被問一個問題
「出國唸書會不會很辛苦?」,Well,出國唸書一定是比在台灣唸書苦的,畢竟一個人在
異鄉,講的出來的苦也許就經濟啦、語言啦跟飲食上的不習慣,但是哪種心理上的孤獨感
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是講不太出來的;而在現實上,就經濟與就業條件兩方面而言,要是你
沒先清楚地規劃好,甚至投資報酬率還有可能比在台灣唸碩士要差 (也是有很多例子說出
國唸了個名校的碩士回台灣,程度卻差到可怕,東西沒學到,還連基本的英文都講不太出
來。要是存心想混學位,那怕到了天涯海角都有的是機會混咧,尤其台灣這年頭職場上海
歸與國內碩士已經沒啥價差,可不是國外碩士就有票房保證的;而這也是考慮畢業後在美
國工作的要素之一) 。
我想一個電工系的畢業生,應該要有能力規劃自己的未來,以及承受心理層面的壓力。要
敢出國唸書,就要積極的讓這樣的投資值得,面對孤寂與不安時更要勇敢的堅持下去。因
為出國唸碩士的機會成本比博士更高[11],惟有隨時觀察環境變遷而調整自己的步伐,這
才能保障你留學的價值。
註:
[1] 這裡根據最常被台灣學生引用的US NEWS (http://www.usnews.com) 的2007年電機電
子與通訊研究所排名 (無分碩博,所以看不出「以碩班學生養博單學生」的傾向) 。這邊
我們單看電工系學生會有興趣申請的學校,大約在前二、三十名以內。系上教授保守的會
跟你說要念就要唸前三十,極端的會跟你說前十五甚至前十。但是大抵系上出國的都在此
範圍之內,電工系班上名次前三分之二至少可以申請上兩、三所前二十名的學校的碩士,
這中間當然有tricky的地方,打聽一下就曉得。
[2] 以碩士學位而言,學位論文 (thesis) 主要是以研究出創新的方法,然後通過口試
(oral defense) 。學位專題(project)則傾向於熟悉既有的方法來實現一個題目,一般只
需經過書面審查,也需要跟指導教授,但方向以實作為主,沒有論文那樣的創造性。實際
的定義依各學校不同,但基本精神大致類似。
[3] 綠卡是件很重要的東西,沒有綠卡你在美國的居留權跟工作權有可能一夕不保,也許
公司會無預警的把你資遣,而且大公司更有機會發生。有個電信90級的學長在LSI (很大
的公司喲) 才待了三個月,就因為今年某個訂單被搶走,整個部門由上到下七十幾個人都
被裁掉,結果只有他沒綠卡,好在很快找到新工作 (去了Cisco) ,不然很快要離境。所
以在美國工作首要任務是先拿到綠卡,保障自己的居留權。
[4] 在景氣不好的時候,收入比較低的國家如中國、印度來的人,會甘於找一分低薪的、
或是相關但不想做的工作先做了再說,只要雇主肯幫忙辦綠卡。用低新換綠卡對他們而言
也未嘗划不來,反正拿到綠卡出頭天可以跳槽去了。許多契約制的工作也用同樣的方式,
甚至連面試都不需要就給你工作簽證 (景氣不好就有更多公司會把工作外包) 。相對之下
,從台灣、香港、韓國這些高薪資國家來的留學生畢業後會乾脆回國而不願屈就。
[5] 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從東岸跑到西岸找工作?其實不只我們,很多東岸的畢業生都會先
搬過來再說。美國電子業集中於幾個地區:麻州、德州、加州,其中以矽谷的科技公司最
密集且需人力求量最高。而且美國徵才的地緣因素甚至凌駕名校因素,若能在當地,往往
更容易拿到面試的機會。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大公司面試你需要幫你付來回機票旅館錢
(500-800美金左右),甚至還有搬家費(大概幾千塊美金,有家庭的要更多),一般公司根
本不願意花這種錢在一個應屆畢業生身上。我在東岸面試次數一隻手就數完了,到了矽谷
竟可以為了面試疲於奔命,真是差很多呀!
[6] 美國的簽約是簽年薪,一年12月平均發完 (兩週薪或半月薪) ,與台灣用月薪與保障
月數 (一般14個月) 來算不同。福利方面,美國對企業雇主規範很完整,加上矽谷公司彼
此的競爭,該給的福利大概差不到哪裡去,像是醫療保險包含醫療、眼睛與牙齒保險,跟
留學生學校保的醫療保險等級差很多 (差別在給付項目與自付額) ,一個月一個人少說要
花公司三百多塊美金,要是家庭就更可觀了。這也是景氣差時公司不願意顧人的主因之一
,因為還有其他的政府規費。此外也有退休金計畫,以及視不同的公司有目標獎金、配股
或是股票選擇權,金額也許不敢說能比台灣多多少,但至少制度上比較穩健與透明。
[7] 好啦好啦,我在咕嚕的版名是yohowo,有關於留學的討論基本上都歡迎,而且還有一
些其他在美國的學長姐也會參與討論。不太希望有人私底下寫信給我,因為一個人的問題
可能是很多人的問題,貼出來給大家看也省的我一一回信。
[8] 比方說,遇到問我美國工作好不好找的學弟妹,我會盡量客觀的告訴你如果是2006年
的話蠻好找的。但是如果你遇到1992年或是2002年在美國畢業回台灣工作的長輩,他們卻
會說沒綠卡想在美國找工作是天殺的難,連面試都拿不到。其實只是景氣的循環。又比方
說景氣一不好,很多美國人會回籠到學校唸研究所,學校就變的難申請,但是景氣好的時
候人人搶著進入職場卡位,國際學生莫名其校就會申請上了原本預期進不了的學校。這也
就是為什麼留學板上常常會戰來戰去,但是其實各有各的道理。
[9] 個人感覺是,台灣再賺錢再有名的公司美國教授大概都沒聽過,畢竟台灣的產業主要
還是以生產別人已經做出來的東西,然後壓低成本來賺錢。唯一例外的大概只有tsmc,這
倒是美國老師上課會提、我去面試的很多design house也都有往來的公司。因此有此一說
:用台灣的工作經驗來申請美國的學校,效果不如在外商或美國的工作經驗。當然工作內
容也許有差,工作經驗也不見得影響申請到的學校,至於輕重,這就個人有個人的解讀了
。
[10] 再強調一次 (廣告一次?) ,本文為我在42周年系刊上發表的「僅僅半年的留美感
想,請笑納。」之續文,那篇文章主要討論我在學校裡所體驗的美國教育制度,而本文專
談為何要出國唸碩士、留學的準備與心態以及這兩年美國職場狀況。所以兩者一起服用,
包你功力大增呀!
[11] 網路上有一種量化台灣電子業就業市場的講法:
國外博士 > 國內博士 > 交台清碩士 >= 國外碩士 > 國內其他碩士
照這講法,出國唸博士是穩賺不賠,唸碩士就很難說。當然這是一面之詞,以機率的角度
來說標準差很巨大。但不可否認的反應了部分公司的心態 (詳見去年文),所以說出國念
碩士的機會成本比較高,不可不謹慎以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4.71.2.1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424220970.A.AEF.html
我文中其實也提到了
一百個人有超過一百種看法
有人覺得現在景氣是前所未有的好
也同時會有人後悔來到美國覺得根本沒機會
所以你看到的大概是現在申請跟就業環境比較當年差吧?
但我在上一篇推文也說了我覺得現在比八九年前更好
所以我才把舊文翻出來
因為我覺得我講的還相對保守...
大家還是要多去其他各版蒐集資訊
oversea_job, tech_job, careerplan, salary等等等等
不過這就是一個申請者該自己做的準備了
我不過就是幫大家起個頭推個坑
剩下的洞還是要靠申請者自己去挖啊~~
※ 編輯: yohowo (64.71.2.132), 02/19/2015 02:43:04
2011年我在某大半導體公司內部手機晶片市場分析的狀況是:
主持人:MTK...大家都沒聽過對吧~~但他們是全世界最大的GSM晶片製造商歐~~
囊跨中國90%的GSM市場...大家要密切關注!
所以我估計MTK真正進入美國人的雷達大概是在2012年開始
不過可能還難逃技術含量低..
以拼low profile產品與壓低價錢見長的血汗工廠這種刻版的亞洲印象
當然印象是逐漸變好的
至於m....什麼東西啊...
美國應該沒人關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