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美國資管碩士ptt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美國資管碩士ptt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chieher ("Be all you can be")看板studyabro...
應板主要求,把我去年找工作相關的心得貼上來。原文意旨為分享相關心得給朋友分享,
不免有所缺漏,還請各位補充、指教。
背景:2013 CMU 資管碩士畢,目前在某家很小 (<20人) 的軟體公司服務
---
關於在美國唸書/工作, 你可能想知道的幾件事。
http://tinyurl.com/studyaboard77
相關的文章已經想 PO 一陣子,遲遲覺得自己不夠格,在高手眼中可能貽笑大方。
但想起兩三年前自己的各種不確定,急待有人分享的那種迫切,我相信還是有些價值。
總之以下以自己為例,列出幾點在國外討生活的基本感想,歡迎更正/補充。
(適用於想要在美國念工科碩士、並且有留下來工作打算的申請者)
---
1. 美國碩士一般要準備 200 ~ 300 萬
美國碩士一般來說少有補助獎學金,一年半或兩年制的碩士唸下來,含生活費大約要
花費 200 ~ 300 萬台幣。當然生活優渥簡樸是看個人,但學費一般來說就會花掉
100 ~ 200 萬,這是無法避免的支出。
設籍台北市可以申請青年留貸,碩士 100 萬,博士 200 萬,十年免息:
http://www.edunet.taipei.gov.tw/ct.asp?xItem=1835938&ctNode=27377&mp=104001
---
2. 唸書、找工作,找工作、唸書
在這裡唸碩士,感受的強度真的前所未有。每週平均都有五個以上的作業,每天
上課以外,花在寫作業的時間大約都在 3~5 小時以上。(週末不一定,有時候
輕鬆一點可以運動一下,有時候必須要寫一整天)。熬過幾次通宵、搭過無數次凌晨
12點回家的校車(是的,凌晨有校車!),可喜的是即使披星戴月,校車上還是滿滿
的人,永遠不寂寞。在這樣的忙碌生活下,還是得擠出時間準備面試、找實習、找工作。
---
3. 現在最紅的專業是 Computer Science, 最紅的工作是軟體工程師
適逢在軟體起飛的浪頭上,現在美國大小公司都在缺軟體工程師。從公司網頁、IT、
手機App、資料探勘、廣告,軟體應用的範圍可以說是越來越廣、進展越來越快,
而且(至少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到減速的跡象。而這也造成了目前軟體工程師的缺額
遠遠大於其他工作,所以唸電機、資管,甚至是機械、數學的學生最後轉職成軟體
工程師的情況也越來越多。但是相對的,其他工作機會在美國就少了不少,如果
軟體工程師是10, 硬體工程師可能只有5, 剩下的職缺可能更低。
---
4. 即使軟體工程師缺很多,也不代表你一定找得到工作
職缺多是一回事,能被錄用又是另一回事。尤其以國際學生來說,美國公司錄取你
必須額外負擔申請工作簽證的費用(很多小公司甚至不願意為外國學生申請工作
簽證)。所以除非你能比美國當地人優秀,不然實在沒有必要為這個人多花錢。
另外能否拿到工作的因素眾多,可能包含學歷、成績、實力、身份、表達能力、甚至
是運氣!我就曾經與一家 startup 相談甚歡,據該 CTO 所述,面試結果也已經達標
,但最後礙于經費,只錄取了一位有五年工作經驗的競爭對手,所以運氣也很重要啊。
---
5. 軟體工程師的面試
在美國軟體工程師的面試標準都是三輪左右。一開始先遞履歷、上網申請,履歷被
挑中了就會開始約面試。第一輪有可能是 HR, 主要就是聊聊天,問過去經驗,
確定申請職位,然後是一些有標準答案的問題。HR手上會有一份題庫,他們也不
見得懂,就是照著問,你有回答到關鍵字就算正確。在這之後可能會有 1~2 輪
的電話/Skype 面試,主要考解題能力。以公司等級,題目難度差距也很大。
一般時間會是 45 分鐘,出了題目就會要求你立刻在共筆上作答,面試官可以即時看到
你敲進電腦的每一行字,然後針對你寫的 code 挑毛病,或是要求你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等等。通過了電話/Skype 面試,就有可能被邀請到公司 onsite. Onsite 通常會有四輪
,形式跟電話面試類似,可能會要求你直接在白板上 coding. 面對面的交流能力就很
重要,若是埋頭苦幹最後寫出一篇漂漂亮亮的 code,對方很有可能會認為你是背答案。
(面試題目的範例:https://oj.leetcode.com/)
---
6. 100/10/1
這是我自己面試的實際數字。我大約投了超過 100 份履歷、面試了 10 多家公司,
最後真正拿到錄取的就是 1 家。當然我必須承認自己算是比較弱的那群,Coding
也是決定要轉職軟體工程師之後以 3 個月左右的時間練起來的(即使零零落落)。
所以真的沒有一到美國、名校畢業、躺著都可以滿手 offer 的道理。我身旁的
每一個人都是用盡了全力在準備,奮鬥了好幾個月,才好不容易有個好消息。
---
7. 薪資高、消費也高
軟體工程師在美國算是收入最高的行業之一,以我身邊朋友為例,新進工程師年薪
大約在 $75,000 ~ $11,0000 美元不等。通常以加州、西雅圖、紐約等地的薪資最高,
但這些地方的稅率和消費水準也高,所以真正能存的錢不見得會比其他地方多。以單身
工作者為例,薪水入手大概要先被扣掉 30% 以上的所得稅。另外以北加來說,每個月
的房租平均都要繳 $1,200 ~ $1,800, 若是外食每頓飯都是 $10 起跳(還不一定好吃)
。所以實際上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風光。
---
8. 美國這麼爽,你不回台灣了吧?
你可以舉 100 個留在美國的優點,但只需要 1 個理由就夠讓我回台灣。我的家人通通
都在台灣,我的朋友有 80% 以上也都在台灣,所以我實在無法下定決心的說我再也不
回去了。待在美國的這兩年,我錯過了不知道幾場摯友的婚宴、幾次家人的團圓。
與家人、朋友,甚至是情人的情感,始終是在美國工作、討生活的每個人所需要面對
的難題。
---
9. 如果你的唯一目標是留在美國工作,我勸你先做點研究
如上所述,現在美國最多的缺就是軟體工程師,其他的職位都很少、都很難、都很競爭!
說句難聽的,美國現在就是從世界各地找人來幫忙他們 coding, 所以提供各式各樣的
優惠條件來吸引工程師。如果你的目標是其他職位,除了做好研究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你遇到的挑戰可能會是好幾倍 - 但不是不可能。
(中國的在美工作論壇:http://www.mitbbs.com/bbsdoc/JobHunting.html)
---
10. 即使目標不是在美工作,你還是可以出國唸書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理由。想來美國工作、想換教育環境、想增長視野,
都很好,只要對自己負責。說句難聽的話,你的學費/生活費又不是別人出的,他們
憑什麼管你。但是真的不要只是看中了軟體工程師的高薪,就決定要轉念 CS, 開始
寫程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才是王道,誰敢擔保科技業能再
紅幾年?
===
這已經是去年寫的文章,但現在看看大致上也還適用。有遺漏的歡迎補充,也希望
拋磚引玉,有更多不同產業 / 經驗的前輩、同學願意分享。謝謝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203.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432256542.A.0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