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美國護士薪水比醫生高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美國護士薪水比醫生高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美國護士薪水比醫生高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美國護士薪水比醫生高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胖胖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鑲金的牙齒🦷 胖麻科普👉🏻美國醫療🙄️ 一年沒讓胖胖檢查牙齒了 但開學一陣子了還是得去檢查一下 在美國的醫療保險真的不便宜 雖然今年很幸運因為我自己扶養胖胖所以保險有得到補助. 每個月保險費算是很便宜. 不然美國一般醫療保險一家三口自己保的話平均會在一個月$700-1000不等的保險費. 如果你在...

  • 美國護士薪水比醫生高 在 胖胖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9 20:48:31
    有 408 人按讚

    鑲金的牙齒🦷
    胖麻科普👉🏻美國醫療🙄️

    一年沒讓胖胖檢查牙齒了
    但開學一陣子了還是得去檢查一下
    在美國的醫療保險真的不便宜
    雖然今年很幸運因為我自己扶養胖胖所以保險有得到補助. 每個月保險費算是很便宜.
    不然美國一般醫療保險一家三口自己保的話平均會在一個月$700-1000不等的保險費.
    如果你在大公司上班的話那公司提供的保險連家屬一起包含的話就福利會很好
    舉例來說:
    我的小姑丈在福斯汽車主管階層. 薪水很高.
    小姑姑在LV工作很久. 就是高級業務層. 薪水正常. 但全家四人保險就跟著小姑姑的公司.
    為什麼呢?因為LV集團非常大. 相對醫療福利就會很好.

    那你可能會再問
    ❓有補助和沒補助的差別在哪裡❓
    舉例胖胖前幾天的過敏原檢測. 兩年前我也去測過. 沒醫療保險要自費的情況下我花了$780. 對. 是美金😒
    而這次我們有保險了. 補助的情況下花了$10元美金. 是不是天壤之別!!

    說到這邊. 就又要講到 #看醫生的差別
    因為保險公司太太太多. 不同保險的階級也差很大. 於是乎美國各診所包刮醫院的費用都不一樣
    而且一般來說你看醫生會先到「家庭醫生」那裡去檢查. 而不是像在台灣哪裡痛就看哪一種診所.而且診所還滿街都是😂
    在美國不可能的
    美國的「家庭醫生」或「兒童醫生」都是給你從小看到大的. 除非有特殊需要進一步檢查的醫生就會開轉診單到所謂的「皮膚科」或「耳鼻喉科」等.
    通常大部分人會去的兒醫家醫所診所,像我們這種政府補助很多的保險很多診所都不收. (因為賺的少😂)
    所以我就得自己搜尋我保險公司的網絡去查可以在我家附近的兒醫而且收我這家保險的診所有哪些.
    是不是很有趣
    不過還好新的兒醫診所醫生護士都很棒.

    像胖胖上次落髮也一定先看家醫
    剛回來美國因為頭髮幾乎掉光. 就算在台灣檢查過就說是壓力. 但還是想讓胖胖進一步全身檢查. 當時醫療保險還沒開始生效但我也等不了這麼久了直接自費抽血全身檢查.
    這一抽去實驗室檢驗報告回來還好身體一切正常.就真的是壓力造成.
    但也噴了我$800美金
    之後再轉介皮膚科就不用錢了因為那時候保險就啟動了

    所以基本上都是家醫或兒醫再不然就是自己治百病
    重點是小感冒基本上醫生都不會給你藥. 看一下就叫你自己去藥房買退燒藥或是鼻塞喉嚨痛的藥(就是架子上可以自己買的)
    除非高燒三天不退需要吃到類固醇成份的藥他才會開給你-因為類固醇用藥需要醫生的處方簽
    說到這個「藥」又有另一個故事.
    美國看醫生拿藥還是要付錢的. 而且不是走到隔壁藥房拿藥那種
    而且看離你家最近的超市藥房或藥局去拿藥.
    為什麼人家都說到美國人人都變成醫生. 就是因為這樣的醫療環境. 造就我們只要是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發燒不超過一天的話.
    基本上就是讓身體自行復原. 連藥都不會去買.
    發燒三天的話我也是就買小兒退燒藥讓胖胖吃. 除非燒不退我才會帶去兒醫.
    就算醫生開藥也是看保險給付分價格.
    我曾經拿過一條$130的藥好像是胖胖那時候長針眼很腫,不過我們沒有保險所以自費得吃口服類固醇。
    結果現在看醫生開的藥大部分就不用錢,是不是差很多🙄️

    在美國最最最怕的還有👉🏻去急診
    因為
    1⃣️除非你瀕死邊緣一定會先搶救你. 不然你會在急診室等到天荒地老.
    像我朋友的先生明明鋸樹鋸到自己的腳血流不止(後來還好我手巧的朋友成功簡單在家包紮然後送她先生去急診)
    我記得很清楚下午五點我接她女兒來我家玩. 然後她晚上11點才從急診來接她女兒. 因為等到天荒地老
    2⃣️急診費用的天價
    有一次胖胖半夜腹痛全身捲曲
    我們實在擔心腸子打劫壞死於是送急診
    可能因為是兒童專門急診加上是小孩所以沒有等很久
    這一去檢查還好只是脹氣. 不是腸子打結
    雖說如此媽媽的荷包就被打劫了.因為$1800飛了. 對. 是美金
    這時候保險就要派上用場
    好一點的保險公司就不用說了. 急診費用保險公司負擔就會滿多的(copay)
    以我的來說. 如果我去急診. 保險公司會負擔75%. 我自己負擔25%
    但很多一般保險自行負擔都要很多.

    所以你們可以想像在美國生小孩嗎?
    我朋友先生家的公司很大所以保險福利很好. 她只是自然產. 在保險扣掉後自己還要負擔$2500美金
    我就在想還好當時我回台灣生
    不然我吃了全餐還沒保險.
    聽說這種案例是兩萬美金起跳(嚇死)

    美國醫療保險還有一件很促咪的事情
    就是不管你的保險等級高還是低
    一定都會有一個自付額(deductable)
    什麼意思呢?
    不管保險多好. 所有醫療費用你要先自己付錢累積到你保險規定的自付額額度,
    在這以後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才會開始幫你給付.
    舉例來說:
    我朋友一家三口一個月保險$800多.
    但他們必須自己付醫療費用等累積到$6500美金後(也就是20萬台幣)
    保險公司才會開始負擔之後所有的醫療費用. 前面你付的他不會給你. 因此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你會聽到朋友說*今年我的保險自付已經達標. 那我要努力看醫生做各種檢查. 反正不用錢*
    是不是也很有道理LOL

    因此其實很多家庭是付不出保險費的. 因此他們寧願每年被罰錢(大約$1000美)也不願意保險-因為每個月都這樣$700以上的保險費對很多家庭來說負擔是很重的. 而且重點有用到就算了. 很多時候都是用不到的.

    💗感謝美國政府給獨立扶養子女的媽媽全額的醫療補助所以我沒有「自付額」💗
    在美國生越多小孩補助越多. 歡迎多多生產(喂)你看拉丁美裔都超會生的. 一個家庭都4.5個小孩這樣XD

    回到正題(講這麼多才回到正題😂)

    雖然我有政府補助的醫療保險
    但也因為這樣就沒包含牙齒和眼睛保險
    代表你看牙齒和眼睛都要自費
    在美國小孩一年會要一次的身體檢查包含視力聽力
    這次我們剛做完因為有保險所有不用錢
    我記得四歲的胖胖那時候我們沒保險結果$890美金又沒了
    這次想說明年暑假才回台灣不然就在美國檢查牙齒好了
    因為沒保險所有掛號費先付了$140美金(心在淌血)
    例行洗牙. 檢查. 拍X光照.
    醫生來了發現一顆小蛀牙說要處理且要填溝.
    但得另外約下次
    而且自費報價$524. 對. 又是美金. 一顆蛀牙
    我不想用台灣的健保去想了
    回不了台灣只能就地處理
    胖胖說她沒有痛的感覺. 他可以等到回台灣再處理
    傻孩子. 牙齒這東西等到你有痛的感覺就要抽神經了.
    #撐到了九歲來了人生第一顆蛀牙.
    媽媽覺得你很棒了
    只好硬著頭皮預約下次處理蛀牙的時間

    不小心落落長講了很多
    實在是太有心得了😂
    我想很多人都常聽說美國醫療的可怕
    但到底有多可怕到這樣分享完給你看比較
    有沒有覺得自己在台灣好幸福
    真的要好好珍惜台灣的醫療資源啊

    我要去殺我的小豬公給胖姐看蛀牙了😂
    還想聽美國什麼奇聞怪象請在下方留言
    下次幫你們科普XD

  • 美國護士薪水比醫生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2 20:15:04
    有 2,510 人按讚

    你們心裡有沒有在想「泰國人現在是怎麼過的嗎?」

    開始閱讀之前,因為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有太多事情想講,寫的時候需要休息靜下心,需要分開好幾次寫,因為寫不下去,所以如果文章跳來跳去,就請見諒

    這篇文章還害我做了一晚惡夢...

    好啦!我們就不要來比爛了,沒什麼好比的,但泰國現在就是很遭,根本沒有人知道現在正得疫情的人數是多少?每天看到七千九千你會覺得多嗎?我敢說已經超過一萬遠了,你們能接受「不查就沒有」這個說法嗎?

    好的疫苗在哪裡?你們會好奇嗎?好啦!缺貨是能理解啦,不做好準備也是一個問題,我們就跳過這個話題,現在如果說缺貨哪裡也是差不多,只能希望有的國家分過來一點~

    但如果你的國家也不想要跟別人拿?花錢買也不要,人家給能拒絕也拒絕,好的也不買,只要買一個最爛的牌子,又是最貴的…雖然很多國家也不認可,雖然其他國家打了人就像樹葉一樣死在地上,但我就是要買,你想用別的好的,請你自己去花錢,喔!可是我們也不會允許誰去買,要來申請許可,但我們也會擋到底啦,所以~好啊想買你們去買啊~

    你病倒了,就算是醫生們護士們忙到忘記自己的名字,我也不去幫你啊,錢我是有啊,要醫院設備?要疫苗?要補助?要什麼?不給啊~我才不給你們呢~下次你們肯定不會選我們,那我把錢丟給那些忠心或什麼事情都不管的人,他們下次會選我啊~

    病人床不夠怎麼樣?我管你怎麼樣?你問我我就說床夠啊~死了又怎麼樣?你們也拿我沒轍,就算死了半個國家,在緊急狀態下你們也搞告不了我啊~我愛怎麼封城就封~錢也不會給你,沒錢吃飯是你家的事啊,關我屁事?

    人民再怎麼加油,再怎麼忍也就是那樣,不開心我跟你們道歉啊,有什麼了不起??就道歉了啊,那我問你們有誰比我還愛國家嗎?我就在幫你們啊在靠北什麼??你會不會覺得我為什麼要講的那麼離譜?我說過聽泰文不懂報名跟我上課,巴育他就是這麼說啊,也不只是他,整個政府都這麼說,不然你去問你泰國朋友,說我說的是不是真的…

    你對於這幾件事情有什麼想法?
    1. 孩子眼睜睜看著爸媽在家裡死
    2. 爸媽眼睜睜看著孩子死
    3. 然後太激動就從二樓掉下來跟著死
    4. 孩子看到爸爸先死,過幾天媽媽也跟著死
    5. 廟裡的人說有人已經來送走他家裡三四次了
    6. 有些人家人一眼都沒看到就走了,因為家人都被隔離所以也看不到離開的人
    7. 有媽媽因為沒錢想要把付給老師買平板的錢拿回來,去騙老師說孩子因為平板的錢的事情自殺了(因為要給孩子上網課,也是政府逼他們的)
    8. 說到自殺「90分鐘會有一個人自殺」聽了如何?
    9. 有歌手無路可加油了,從百貨上面跳下來
    10. 有一大堆人知道自己得了疫情,找醫院找到最後一刻,當然沒什麼奇蹟
    11. 醫生護士忙到倒在地上,甚至因為疫情死了(打完疫苗了)
    12. 醫生護士口罩用完拿去洗在回來用一遍
    13. 我又看到有護士的疫情死了…三百個「又」
    14. 我看到朋友們寫動態告別他們的朋友,會不會下一個就輪到我寫?
    15. 小朋友沒辦法好好上課,叫他們網課?多少人家裡沒網路政府知道嗎?多少人家裡沒電腦?多少人家裡沒平板?
    16. 孩子和媽媽共用手機,孩子在上網課,媽媽要用手機賣東西回客人,借來借去
    17. 有一個媽媽買一盒煎蛋蓋飯,寫著條子說「我們家有兩個孩子,錢只夠買一盒,可不可以多給一點點」店家直接給他們兩盒,還好店家是好人
    18. 看到外賣司機在暴雨中站著等飯給客人
    19. 我親眼看到Grab吊著飯盒在雨中送飯,不做就沒錢
    20. 看到工廠爆炸,消防隊和設備都不是政府的!!薪水也沒有都是志工!!有薪水的消防隊一個人一萬泰幣!!「「「他們是這世界上真正的英雄」」」

    這只是我現在寫的時候想得起來的事件

    這是我每天看到的東西!!!每天每時每秒!!!

    我現在滑臉書五個動態三個是罵政府兩個是有人死,不久之前我還會看到有人還活得很開心,拍照漂亮,現在誰不罵政府?

    然後又會看到政府的買賣,疫苗就不再說,什麼政治家要先打好疫苗,連高爾夫球場小姐也想要她們先打(是怕打不到高爾夫球?),軍人警察要先打,軍人飛去美國打好的疫苗,同時有政府的人說「不想給醫生們打好的疫苗,因為怕沒面子給他們打了沒用的疫苗」,然後看到政府想買飛機,潛水艇,還花錢去森林裡找什麼文化路燈,森林裡?河邊?

    插隊一下

    泰國藝人現在也不能只靠臉吃飯,連靠能力都不夠生存去了,以前藝人不能加入政治話題,因為泰國的資源都是黃邊,都是這個政府的贊助商,電視台、電台也都是軍人的,大公司都有軍人坐在裡面,藝人誰敢?抵抗了下場是什麼?前幾天才有一位主持人被踢出電視台,因為她靠不對邊….

    我要說的是什麼?兩年了音樂行業的人都沒工作,他們也受夠了,藝人也被影響到不行,現在藝人歌手誰不罵政府?有啦有一些還是很智障~還替政府加油,還有一些還是怕影響之後的工作,但已經少了,大家也都受不了要出來了,不是有一句「今天你不喊,明天就輪到你」現在那些住在快頂級的人物,已經被政治敲門了「下一個輪到你們了」。現在他們不怕以後沒工作、以後沒贊助商了,因為現在已經兩年沒工作了,還要等什麼?不要跟我說疫情怎麼有活動,活動沒有、幫助也沒有,現在好幾個國家已經開始辦活動了,但泰國只有越來越嚴重…

    我寫到哪裡我都忘了…

    喔!我想說的就是現在對於粉絲來說藝人也要出來說什麼了,不能再賴皮等下面的人爭取,得到了我們就繼續賺錢,現在你不喊你就準備失去對你抱著希望、想要依靠你們的粉絲,就算你是天團,也會離你而去,我也是,我最愛的團,一句話不說,活得浮誇,我也很失望,當然每個人有權利說還是不說什麼,但我也有權利去支持誰不支持誰,我也聽不了他們的歌了,不只是因為排擠誰,但我就已經沒辦法相信歌詞裡面說的話了,因為我沒看到你有在做你所說過的話了,要當別人的偶像,就是要背負著別人的期待,這是藝人的代價吧?會紅的藝人就是因為人家相信你說的話不是嗎?你卻讓粉絲失望,但我還是希望有一天他們會出來,希望不要太遲,我也不想對他們失望…

    其實我沒有要在這篇說這件事情啦,但一講很多想說的話就都滿出來了

    回到原本的重點

    那泰國人到底怎麼活的?你好奇嗎?

    我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我才發現「他說的沒錯!」這就是泰國人怎麼活下來的!

    泰國人的生存力很強,其實就和在你們常聽到的兩句話「ใจเย็น ๆ 災奄奄」和「ไม่เป็นไร 賣奔來」,「慢慢來」和「沒關係」的詞來的。

    我在說什麼,就是泰國人無論是遇到什麼難關,都可以隨著那個問題,想出辦法生存下去,你可以想想看玩音樂的人,他們失業兩年了,他們到底怎麼活得下來??我也很好奇,雖然說很辛苦,但是你們到底有什麼辦法還能活到兩年?

    那些店家,巴育想封城就封城,而且不是那種中午出來說「如果情況越來越不好,下個禮拜我們會封城,請大家準備好封城的可能性」,不是喔,他是早上說我絕對不封城,然後晚上(凌晨 1點)說後天封城,早上說絕對不封,店家就趕快買菜買食材,準備開開心心的開工,有錢賺了~結果呢,東西放冰箱都還沒冰就封城了....你要他們怎麼活??

所以說到底他們怎麼活下來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說這就是泰國人的強項(也是弱點),泰國人遇到問題,他們就能解決,至於方式是對錯?不知道,合不合法?不知道,應不應該?不知道,但我得活下去,法律有什麼漏洞就利用那個漏洞,他們就能生存下來,所以說是強項也可以,但是當他們遇到這麼爛的政府,他們也還是可以忍,也不是忍,可以沒事我想辦法的感覺,當然在某個程度是很好,但趕快出來趕走這政府吧!!

    然後他國人的心態真的很好,我不是要過那個國家比較,我個人就覺得泰國人就是心態很好,很有愛心,哪個貧民窟沒錢沒飯吃,說出來明天就有飯吃,哪所醫院設備不夠,一個晚上醫院戶頭就爆炸了,泰國人隨時都能伸手去幫別人,很長時候泰國人就會牽著手大家一起去捐款,我朋友跟我聊天一直說什麼好辛苦、好辛苦,是個好辛苦,隔天還是出去捐款...

    這就是泰國人,就是這麼有愛心,唯一一組殺人兇手就是泰國政府和巴育,和巴育的老大,泰國這麼嚴重上班還要休六日...這麼怕累可以到棺材裡休息,然後不用出來...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外國人喜歡泰國人,泰國人看起來很快樂,沒有什麼煩惱,煩惱是有的,但總是有辦法的吧,這就是泰國人的想法

    有時候我也是....船到橋頭自然直,可是現在船要掉下瀑布了.....

    政府派的人說我們在同一艘船(就一起死)這我加的~

    #ออกไปอีสัส

  • 美國護士薪水比醫生高 在 孔繁錦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7-05 15:27:04
    有 131 人按讚

    《二○三○ 健保大限》
    2020保費若沒加倍
    2030健保自動崩潰
    文:張鴻仁
    「退休潮:
    我生於1956年,剛好是戰後嬰兒潮的中間,我的前輩1955年以前出生的,都已屆退休年齡,通常外科要體力,所以封刀早,退休後看診的當然不少,但是許多名醫去了像「醫者診所」一樣只有自費,脫離健保體系的醫院。我60歲之後,班上同學已經有一些人退休,開始雲遊天下,明年65歲,在公立醫院會全數退下,十年後,我相信我的同學,如果還在看診,應該是極少數。
    而戰後嬰兒潮的最後一班1965年出生者,2030年剛好屆齡退休,我們以那年為基準,說明這二十年間出生的世代最具生產力的醫師,大部分已經退出市場。
    我說「最具生產力」不是說我們的下一代沒有生產力,而是這一個世代早就不跟社會計較,不計較超低診察費,所以用性價比而言,這是最具生產力的一代。而這一代奉獻完了,接下來就沒有了,沒有願意用這種低價奉獻的好醫師?當然不是,永遠有「笨蛋」願意犧牲奉獻,但是一個制度不能靠少數人的犧牲與奉獻。
    2020年全民健保大漲
    戰後嬰兒潮的最後一代醫師,在2030年滿65歲都會退出江湖,所以「二百元醫師診察費」必須結束。這個道理很簡單,怎麼可能一個被社會認為是菁英的這一群,每天做牛做馬,犧牲奉獻,卻連房子都買不起,然後社會期待他們安心看病,開刀不出錯!所以我鐵口直斷2030年健保大漲,在這之前大約還剩幾年的好光景。
    如果這次財務危機,在處理的過程中,社會上主流的民意對醫界是正面的,那麼危機可能暫時不會來到;如果不幸又重演過去「逢漲必反」的戲碼,那麼,還在醫學院或剛出道的醫師會接受到一個過去二十年來醫學院的「反健保」傳統訊息,就是健保其實是個爛制度,政治人物用這樣的制度來壓榨醫護人員,然後製造健保便宜又好的假象,這個看法有沒有道理?當然有,尤其對年輕醫生……醫學生非常有說服力,只是在醫師用腳投票之前,在戰後二十年內出生的這個世代,還是看病主力時,問題是被掩蓋住的。其實年輕一代已經開始出走,第一波就是放棄大科,造成「五大皆空」,第二波是飛往對岸,第三波走向產業,第四波天下何處無芳草,走向全世界。
    十年後的世界會非常不一樣,沒有公平合理的待遇,要求醫護人員做牛做馬,一定不可能,這是我的預測。能考上醫學院的人,頭腦都很好,沒有生存問題,只有選擇做什麼的問題,而最容易用腳投票的,當然愈年輕愈好。所以我們愈早打破他們「診察費」有一天會合理化的美夢,愈有利於他們做「出走」的決定。同樣是開刀,不能領美元,至少領人民幣,怎麼會有很多人只領台幣還要受氣?我講的太直接嗎?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社會長期壓低他們的價值,而希望這群人永遠當大家的僕人?您真的覺得這是合理的期望?
    看一次病應該付多少錢?
    很多醫師一個診次(三小時),可以看五十個病患,有人犧牲吃飯時間看到午餐後,可以超過百人,這其中,最多是拿藥,非常簡單的診療,這是簡單型;在基層,感冒、腸胃不舒服最常見,流感流行,內兒科、耳鼻喉科擠滿病人,一個晚上,幾十個上百個病人不少見,但是2020的武漢肺炎一流行,大家突然都不敢隨便上醫院,感冒自己處理不是壞事,全世界大部分地方皆如此。所以如果未來,大部分醫生看診,複雜型例如:不明胸痛、腹痛、慢性肝炎、心肌梗塞、小兒過敏性疾病、老人各種慢性病夾攻,看診時平均要二十至三十分鐘,那麼一個診次,十個人就很多了,這時候,難道診察費不應是一千元以上?
    醫護人員這些主要成本都是倍數起跳,健保費當然要加倍!不過,漲一倍聽起來很可怕,但是漲價之後,台灣依舊全球最便宜,那麼到底是哪裡出錯?
    健保費率為什麼需要加倍?
    首先,未來的醫師需要兩倍的預算以上,才能滿足民眾的基本需求,第一,醫師已經開始通用《勞基法》,所以到了時間,不是加班費加倍,就是人力加倍,其次,醫師診察費,不可能還是二百多元,我估計,至少漲五倍,但未來看診將區隔簡單和複雜。
    未來如果有下一代的醫師,要追隨許金川醫師做超音波,難道超音波的健保給付不該漲幾千元?魏福全院士是個特例,但是接生、手術,我們還有可能用現在全世界都視為不可思議的超低價?
    所以說,光是醫師的成本就至少要好幾倍,那護理人員呢?護理人員的問題主要是護病比太低,也就是一個護士要照顧的病人太多,我去年接受了一個小手術,住了三天,仔細觀察了護理人員的辛苦,她們一接班就像作戰一般,八個小時一分鐘都無法休息,還要交接班、寫病歷、做報告,到了小夜……大夜,大家都希望平安,只要一、兩床病患有狀況或急診轉來一個病患,人手馬上就人仰馬翻。
    台灣的護病比太低,所以有陪病文化,人手不足靠家屬、靠外勞,歐美國家那種不准陪病的制度一旦全面施行,人力也是兩倍以上起跳。除了護病比,我認為護理人員的薪水太低,低多少?新進人員至少要調百分之五十,有經驗的資深同仁應該加倍,還有全球超低的病房費,一天五百多元,用美元算也不貴。其他各種手術,需專業人員操作的檢查,沒有多少是合理的,所以,成本增加超過一倍,健保費當然要漲一倍。
    我們在前面的一章節分析過,全民健保的便宜,是來自於贏在起跑點,在上世紀開辦時,沒有多花錢就完成全民納保,同時領先全球採用大數據管理,每年省數百億至千億,加上總額預算的管制,二十年下來,基期加上成長率的複利率,雙重效應下,我們少花了幾兆元。單以今年來看,用韓國為標桿GDP八.一%左右,2020年我們應該多支出九千億,那要漲多少才夠,我認為五年要多花一兆以上,健保費率要翻倍,您一定想,這怎麼可能?漲個五%、十%就吵翻天,怎麼有可能翻兩倍?我同意,所以我說2030健保大限,因為要說服國人接受漲價,難上加難,所以嘜憨了!子孫自有子孫福!
    漲多少才叫做大漲?
    這個世代的台灣人,沒有經歷過健保費大漲,所以我們先來看看美國,下圖(請詳見原書)是美國1999年到2018年這二十年間的平均醫療保險費的增加情形,以家庭費率為例,1999年大約六千美元,2018年已逼近兩萬美元,如果用台美國民所得和物價指數來調整,以五比一來看台灣,根據中央健保署的統計2018年,受雇者平均投保薪資四萬三千左右,雇主負擔70%,受雇者負擔30%,如以一家四口計算,每年大約三萬也就是約一千美元。
    許多有在海外就醫經驗的人都知道,台灣醫療費用的便宜,不是算百分比的,而是算倍的,同樣的金額,在海外就是用美元、歐元、英鎊計算,這麼大的差距,十年後要補足缺口,基本上健保費至少要漲一倍以上!您一定說:「有沒有開玩笑?漲百分之五就幾萬人上街頭,所有Call-in罵翻,怎麼可能漲一倍?」
    我今天寫這段話,並不是要教政府如何漲價,而是說從了2020年,保費沒有加倍,到了2030年會找不到醫生和護士,到時全民健保自動崩潰,大家回到上世紀的八○年代,自己吃自己!或是健保「勞保化」。
    公立醫院崩解
    長期缺乏足夠資金挹注的系統會先在哪裡出問題?首先是公立醫療體系,上世紀的一九七、八○年代,我們曾經迎來公立醫院崩壞的時代。我的好友在二十年前被榮總派去宜蘭醫院當院長的唐高駿醫師,分享過一個有名的故事,他本身是急重診的專科,長年服務在台北榮總,他說:「從實習醫師到主任數十年如一日,救護車的聲音只有一種,由遠而近,然後停止,然後聽到救護員推床進急診室。」他到宜蘭的第一天,救護車由遠而近,然後呼嘯而過,逐漸遠去。他說:「這一輩子,沒有感覺更大的挫折,空有一身功夫,病人過門不入。」這是因為這間日據時代宜蘭人眼中的大病院,到了1980年代已經爛到不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長期缺乏資金的投入。要把醫院轉虧為盈,需要先投資要買新設備,請來好的醫生,所以要先虧,做出名聲之後,病患回流,醫院做起來了才開始賺錢。最有名的例子是上世紀九○年代的台南的奇美醫院。但是公立醫院很難,政府不會先給一大筆錢,不過,長話短說,唐院長由於急重診的能力,加上管理的天分,在短短的幾年內,把宜蘭醫院起死回生,現在是陽明大學的附設醫院,是守護蘭陽地區健康的重要中心。
    我舉這個例子是說,曾經有大約二十年的時間,公立醫院都很爛,原因是「低薪,缺乏投資」,那個時代是私人醫院大幅成長的時代,因為台灣開始經濟成長,需求就上來,供不應求,民間自然會投資來滿足市場需求。勞保當年給低價,所以那個時代的醫療就「兩級化」。
    兩級化
    各位有沒有發覺,過去十年來,自費項目愈來愈多?這兩年有一種很夯的血糖測量儀,亞培的瞬感(Freestyle Libre),可以連續測十四天,用貼的,不必扎針,全亞洲只有台灣買不到。這一個大約三千元台幣,可以用十四天的產品,在電子業非常流行,大家都是去日本或香港帶回來的,這只是冰山一角。台灣長期被國際藥廠定位為「低價、規模小」的市場,所以新產品先在中日韓星港上市,東南亞經濟起飛之後,我們還要排在後面,而更大的影響是「健保勞保化」。
    勞保化,這是什麼意思?就是未來全民健保會變成「次級保險」的代名詞,很像當年的勞保單,要開好一點的藥都要自費。
    或許大家比較喜歡這樣的制度,就是大鍋飯,菜不要太好,餓不死就好,想吃好的自己加菜。我個人認為一個社會的高度,在於分享,然而民主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我只有一票,花了這麻多篇幅在說明一件事,就是未來如果長期營養不良,那麼整個健保體系就會如同1980年代的公立醫院一樣,房舍老舊、人才出走,以保險的角度看,就是勞保化,這個名詞是形容如同1980年代勞保時期,許多私人醫院都會對病患說:「勞保的用藥比較不好,你要不要自費?」
    侯署長愛說笑
    曾任衛生署署長,現任新光醫院院長,骨科聖手侯勝茂醫師喜歡說一個笑話:「有一個病患去就診減肥,醫師開了藥之後,他每天作夢,都夢見在追美女,幾個星期下來就瘦了!這個病患的朋友聽到這麼有效,也去求診,但是作的夢不一樣,他每天夢見被怪獸追,幾個星期下來,也瘦了!第二個病患就問醫師,為什麼和他朋友作的夢不同?醫師回答他說:『你的朋友用的是自費,你的是健保,效果雖然相同,但是感覺差很多!』」

    不過如果不只是感覺差一點呢?大家知道到今天,健保只給付傳統鼻胃管,材質好一點的要自費?這才多少錢?我們摳了二十幾年,什麼現象都有,未來醫師在手術室還要備電鍋,所有口罩重複使用,比較省?別說笑了。
    我的結論是,全民健保不會倒,但是會勞保化,台灣未來變成兩級化,有錢人自費用好的藥、好的材料,付不起的用次級品,一樣有效,維持低保費,如果輕病看診再管制的嚴一點,會比較像「台式的新加坡制」,優點是抱怨浪費的聲音會愈來愈少,因為大部分花自己的錢。
    戰爭尚未結束
    這不是結局,也不是結局的序幕,或許是序幕的結束---溫斯頓.邱吉爾
    (This is not the end, this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perhaps it’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Winston Churchill)」
    本文摘錄自《二○三○ 健保大限》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