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美國最大的城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美國最大的城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美國最大的城市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430紐約時報 *【拜登總統到喬治亞拜會前總統卡特】 在拜登總統首次向國會發表講話的第二天,為宣傳其四兆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並拜會了高齡96歲的前總統卡特。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9/business/economy/biden-georgia-car...
同時也有17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音樂新鮮人Jeff,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B創作女聲劉明湘60分鐘深度專訪完整版連結 ▶︎https://reurl.cc/Rbjove ✅歡迎按讚、轉發、訂閱音樂新鮮人頻道,獲得更多音樂資訊! __ 📍節目主持人:新鮮DJ Jeff 主持人IG ▶︎https://reurl.cc/7yz1a9 🌐關注音樂新鮮人節目各平台,獲得...
「美國最大的城市」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美國最大的城市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美國最大的城市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國最大的城市 在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Insight Po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國最大的城市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美國最大的城市 在 音樂新鮮人Jeff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美國最大的城市 在 旅行熱炒店 The Travel Wok Podca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美國最大的城市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美國最大的城市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3 04:53:06
【潮流雞】雞屎也是商機,「雞尿布」帶來的蓬勃發展業務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 別說你沒聽過,連Julie Baker於2010年自創豪華雞尿布品牌Pampered Poultry前都未曾聽過雞尿布的存在。 · 大約十年前,Julie與她的女兒一起在美...
-
美國最大的城市 在 音樂新鮮人Jeff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21:30:11R&B創作女聲劉明湘60分鐘深度專訪完整版連結
▶︎https://reurl.cc/Rbjove
✅歡迎按讚、轉發、訂閱音樂新鮮人頻道,獲得更多音樂資訊!
__
📍節目主持人:新鮮DJ Jeff
主持人IG ▶︎https://reurl.cc/7yz1a9
🌐關注音樂新鮮人節目各平台,獲得最新資訊!
https://linktr.ee/fresher_music_official
__
Rose 劉明湘甜酥靈魂嗓音 x 國際知名音樂人 x 華流黃金製作團隊
從舊金山到紐約,再從紐約到台北,又從台北到北京,流轉在不同城市之間,帶著東方血液在西方長大,習慣用著西方躍動的腦袋思考,卻有著東方細膩入心的靈魂。Rose 擁有加州女孩的開朗與熱情,兼具東方女人的溫柔婉轉,纖細又敏感的同理心特質,讓他的歌聲成為最好的陪伴。
以療癒的天使般嗓音和與眾不同的空氣感溫暖音色而聞名。並以演繹《飄洋過海來看你》廣受讚譽,在全世界超過5億多次點擊。Rose 是人氣歌唱比賽節目《星光大道》亞軍,也是第一位在美國出生的美國歌手經由那英團隊的帶領下,入選《中國好聲音》的前四名。演出成功後,推出備受期待的首張專輯“Judge Me Not”廣受讚譽,並於2017年在中國北京的音樂電台頒獎典禮上獲得了最佳新人獎。
從那以後,她為張惠妹、林凡和吳莫愁在內的多位白金歌手創作歌曲,並發行了原創單曲和不插電EP,證明她不僅是一位嗓音獨特優美的歌手,還是一位創作力豐沛且多才多藝的詞曲創作人。
[ 沒時間等你 ] Ain`t Gonna Wait 剖析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每個曖昧時刻。在真心話與違心論之間的 [ 迷迷糊糊 ] 。只要認真去愛,相隔再遠的時空都有睡前的 [ Bedtime story ]。
聽明湘甜而不膩、聽Rose辣而不嗆,唱出深陷曖昧情感中,勇敢綻放自信的的性感。
—————————
🔴音樂新鮮人節目/ 劉明湘Rose一小時深度專訪
🔊08/16(一)18:00 首播
🔸FM88.1 世新電台(線上收聽)
🔸音樂新鮮人YouTube(18點影像同步首播)
🔸Spotify 🔸Apple Podcast(19點上架)
🔸SoundOn聲浪 🔸Google Podcast
🌐各大平台搜尋關鍵字:
音樂新鮮人、劉明湘、世新電台
明湘各大平台連結:
YouTube: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tT1vilS...
Facebook:
https://m.facebook.com/rosemusic.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ose.music/
微博:
https://m.weibo.cn/u/5182745042
#劉明湘 #名人專訪 #電台 #音樂新鮮人 #沒時間等你 #迷迷糊糊 #中國好聲音 #飄洋過海來看你 #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我不要再比了 -
美國最大的城市 在 旅行熱炒店 The Travel Wok Podca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30 08:50:01正是因為與眾不同,所以有趣!無論是語言、文字、歷史、宗教還是建築形式,亞美尼亞都和鄰居們很不一樣。接續著上集的旅程,這集讓我們一起探索首都葉里溫與其近郊,繼續挖掘亞美尼亞境內那些獨步全球的有趣軼事!
📌 亞美尼亞的聖山、高達5137公尺、傳說中頂上有諾亞方舟的阿拉拉特(Ararat),矗立在平原的一隅,以它高聳而不可侵犯的身軀,數千年來默默地守護著這個國度;然而這麼重要的一座聖山,其實根本不在亞美尼亞境內?
📌 亞美尼亞走透透,看到的景點不少都是教堂或修道院,足以說明宗教在其歷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但亞美尼亞的教會竟然可以不用管別人,有自己的教廷、自己的教宗,而且已經獨立運作了超過15個世紀之久?
📌 無論建築形式還是都市規劃方面來說,葉里溫都是個可看性十足的城市。從19世紀末一路到20世紀,俄羅斯帝國和蘇聯都不惜在此砸下重本、大刀闊斧的建造這個城市,究竟他們為什麼會對葉里溫如此重視?難不成其實是別有居心嗎?
📌 鄂圖曼的種族滅絕行動,開啟了亞美尼亞人大量移民海外的歷史,也最終讓美國加州的洛杉磯成為亞美尼亞人的海外首都;就連湖人隊球員代言商品,都要小心「別讓亞美尼亞人不開心」?
原本只是短短一天半的旅程,沒想到卻講成了這麼長的節目!除了旅行,最後也會簡單探討去年(2020年)納卡戰爭的來龍去脈、海外移民歷史,以及今天在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維持的微妙平衡。希望這集完(冗)整(長)的分享,能讓我們在納卡戰爭即將滿一年的此刻,用超越國界的完整視角來認識亞美尼亞! -
美國最大的城市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29 18:03:10#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美國最大的城市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430紐約時報
*【拜登總統到喬治亞拜會前總統卡特】
在拜登總統首次向國會發表講話的第二天,為宣傳其四兆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並拜會了高齡96歲的前總統卡特。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9/business/economy/biden-georgia-carter.html
*【拜登總統提出了願景,現在要由舒默來實現】
紐約州民主黨人、多數黨領袖舒默堅稱,願意與共和黨人就總統的第二項重大立法進行協商,尋求一些溫和的民主黨人,包括西維吉尼亞州參議員Joe Manchin III,要求達成共識。但很明顯,達成這種妥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讓舒默在履行拜登的承諾方面走上了一條極其艱難的道路。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9/us/politics/biden-schumer-agenda.html
*【美國走向大政府時代?拜登上任百日推4兆美元經濟議程】
美國正在從上一次經濟衰退中復甦,緊縮政治仍然主導國會大廈,甚至連民主黨總統都不願對企業和富人實行大幅加稅,此時拜登總統的4兆美元經濟議程似乎是不可想像的。但是拜登今年有很大的機會,至少將其計畫中的很大一部分簽署為法律,部分是因為,大流行使許多美國人想到,大政府可以提供資金來幫助他們維持生活,並採取緊急行動更快地結束這場危機。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429/biden-spending-big-government/
*【美國第一季經濟增長速度加快】
美國商務部公布第一季GDP,初步顯示,2021年初,消费者摆脱了大流行的忧郁情绪,将刺激措施用于购买汽车和其他商品,并为可能是几十年来最快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總體而言,第一季的GDP年增率為6.4%,回到了疫情前的水準。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9/business/economy/united-states-gdp.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Covid-19疫苗生產商Emergent BioSolutions因可能受到污染而被迫丟棄多達1500萬劑疫苗,該公司的高層週四報告了領導團隊的調整。
#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給郵輪業的一封信中說,停靠了一年多的遊輪可能會在7月中旬在美國水域重新航行。
#印度的病毒感染數達到新高,但因疫苗短缺,接種行動步履蹣跚。印度準備從周六開始讓18歲及以上的居民,皆有資格接受冠狀病毒疫苗,Aqsa Shaikh博士透過電子郵件向該國最大的藥品製造商詢問疫苗接種中心的劑量。但由於需求量太大,讓疫苗製造商無法應付,如果要達Aqsa Shaikh博士所要求至少要五到六個月的時間。
#由於大流行帶動了網上購物,亞馬遜的利潤飆升了220%。
#法國總統馬克洪宣布逐步重新開放的計劃,學校將在下週重新開放,5月19日恢復博物館,電影院,商店和咖啡館的戶外服務,晚上7點的宵禁時間將推遲到晚上9點。馬克龍表示,必須恢復生活,同時保持審慎和負責任態度,他補充如果案例增加,某些地區的重新開放,可能延遲。而從六月的第二週開始,政府將允許咖啡館和餐館在內部為顧客提供服務,然後在某些條件下(如人數有限),健身房也將重新開放。夜間宵禁和聚會的大多數限制將於6月30日取消。
#尼泊爾全國范圍內的病毒病例增加,其中包括珠穆朗瑪峰大本營的登山者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和其他幾個城市實施了為期兩週的封鎖。當局禁止幾乎所有車輛,並命令人們在緊急情況下只能呆在室內。
#輝瑞公司及其德國合作夥伴BioNTech有望向歐盟申請12至15歲兒童的疫苗注射批准。
#巴基斯坦週二報導了201人死亡,是迄今為止單日最多的死亡紀錄,自大流行開始以來,巴基斯坦共計有17,680人死於冠毒。
#隨著病毒激增和疫苗接種滯後,土耳其準備採取最嚴格的封鎖措施。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4/29/world/covid-vaccine-coronavirus-cases?type=styln-live-updates&label=coronavirus%20updates&index=0&action=click&module=Spotlight&pgtype=Homepage
*【在經歷了一年的耗損,南美洲正遭受迄今最嚴重的死亡人數】
哥倫比亞波哥大市長警告民眾,為“我們生命中最糟糕的兩個星期”做好準備。另外烏拉圭如今已成為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近日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和秘魯死亡人數都創下新高。即使是委內瑞拉,威權政府也因隱藏健康統計數據而臭名昭著,但該國也表示,自一月份以來,冠狀病毒死亡人數增加了86%。隨著世界上一些最富裕國家的疫苗接種增加,人們對流感大流行後的生活謹慎的預測,但拉丁美洲(尤其是南美)的危機正以驚人的態勢轉為危機,可能再度威脅到跨越國界的美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9/world/americas/covid-latin-america.html
*【白思豪承諾紐約能度過一個難忘的夏天,但他能承擔嗎?】
紐約市將於7月1日全面重新開放,這座美國最大的城市將敞開大門,重回大流行前的活力。白思豪在新聞發佈會上說:“這將是紐約市的夏天。” “我們都將再次享受這座城市,人們將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成為這一美好時刻的一部分。”紐約民眾和遊客可以逛商店和畫廊,棒球迷們可以在體育酒吧觀看比賽,而狂歡者可以跳舞直到夜總會凌晨。然而,在這座城市被病毒扼殺並遭受重大損失傷痕累累之前,要恢復到以前的狀態,將是巨大挑戰。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9/nyregion/nyc-reopening-de-blasio.html
*【中國科技巨頭的“狗咬狗”式競爭】
中國政府對阿里巴巴開出了創紀錄的182億元罰單,幾小時後,一名資深互聯網企業家呼籲監管機構對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採取類似措施。TikTok的中國姊妹平臺抖音正在控告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騰訊,要求其允許使用者把視頻分享到無處不在的騰訊即時通訊服務微信上去。與此同時,阿里巴巴申請在微信上建立自己的應用程式,說到底,這是在激迫騰訊說不。在擁有全球最大互聯網用戶群體的中國互聯網上,訴訟滿天飛,怒火在燃燒。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10429/china-internet-monopoly-online/
*【以色列的宗教慶祝活動中,數十人死於踩踏事件】
以色列東北部Mount Meron在當地時間29日舉行篝火節Lag b'Omer慶祝活動,現場擠進約10萬名民眾,沒想到30日卻爆發推擠踩踏意外,事故造成至少38人死亡、逾百人輕重傷。總理納坦雅胡稱這是場”重大災難”。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9/world/middleeast/israel-mount-meron-stampede.html
*【巴勒斯坦選舉推遲,延長了西岸和加薩的分裂】
當巴勒斯坦權力核心在1月時呼籲舉行議會選舉時,許多巴勒斯坦民眾希望這是自2006年以來第一次,在被占領土進行投票,將能恢復巴勒斯坦的未來進一步討論,重新激發獨立運動的活力,結束被佔領西岸和加薩巴勒斯坦領導人之間14年的分裂。但這些期待現在破滅,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宣佈,原定於5月22日舉行的投票將無限期推遲。阿巴斯在電視談話中表示,決定推遲舉行大選,直至巴勒斯坦人在東耶路撒冷的投票權利得到保證。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9/world/middleeast/palestinian-vote-delayed.html
美國最大的城市 在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Insight Po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楊安澤可能參選2021紐約市長
華爾街日報報導,楊安澤本身是曼哈頓的居民,他也已經提出基本的前置作業申請,但他本人還在考慮當中。
楊安澤若參選,將加入已經人滿為患的競選行列。
紐約這個美國最大的城市,在疫情期間已經有兩萬四千人死於新冠肺炎,在「黑人的命也是命」演變的暴動中,也出現嚴重的失序狀況。
可以說是荒腔走板的一年。
楊安澤由於父母來自台灣,因而常被網民或台灣媒體強調這層關係,但楊安澤本人在政治上很強調自己要表現得比白人更愛國。
楊安澤著名的政見包含在競選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期間,提出由國家支付給全民的$1000元收入。他的科技與創業背景也可能替紐約帶來新的解決方案。
https://www.wsj.com/articles/andrew-yang-files-paperwork-to-explore-new-york-city-mayoral-run-11608757291?st=jc3vuydd1magne0&reflink=article_copyURL_share
美國最大的城市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有一個噩夢:有一天會被自己扔掉的垃圾淹沒》
我們生產它們,又厭棄它們。
羅賓·內葛(Robin Nagle),紐約大學人類學與城市研究的臨床教學副教授,自2006年起任紐約市清潔部人類學家。她在著作《撿垃圾的人類學家:紐約清潔工紀實》,為了知道在紐約這座美國最大的城市,是誰負責將每天產生出的巨量的廢物清運走,以及他們如何工作、如何生活,她自己參加入職考試和體檢,進入紐約市環衛部,和正式環衛工人一起工作,進行她的田野調查才完成著作。
羅賓·內葛的研究報告焦點主要在於那些在紐約環保部工作的環衛工,但垃圾是此問題的起點。
她講述自己和學生曾前往紐約Staten Island 的「弗萊斯科爾斯」垃圾掩埋場經歷,看到的畫面是「吊車司機正挖掘著溢滿成千上萬噸垃圾的駁船」,「我的學生們在親眼見證之前就知道這個垃圾掩埋場十分巨大——據坊間傳言,它大到甚至可以從太空上看到——但是他們還是對這無邊無際的大毫無準備」。
這種「毫無準備」很容易理解——因為不論那一個大城市,我們幾乎每一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都出自一種本能地將自己和垃圾隔離開來。
對於垃圾,「眼不見為淨」,只要離開我們的生活和視野,就萬事大吉。
羅賓仔細地描述了自己入職之後,作為清潔工人,被「無視」的種種境遇。 「毫無疑問,垃圾堆是被廣泛鄙視的……公眾厭惡這些搬運車運載的垃圾,厭惡這些搬運車永不停歇地來來去去,厭惡這些搬運車鑿進周圍街道留下的凹坑,厭惡它們臟污的廢氣……」
「當我駕駛這重達35噸的龐然大物橫穿擁擠的街道時,我清楚地意識到沒有人會樂於見到我」。
有老環衛工曾戲謔地說,「他們認為垃圾仙人會把垃圾都走。」——非常慚愧,我過去自己對垃圾搬運車也同樣避之不及。
可是垃圾仙人並不存在,垃圾是實實在在的物質,而一座大城市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是巨量的。在羅賓所生活的紐約,這個數字是由820萬居民製造的1.1萬噸。
填埋和焚燒,畢竟也並不是讓我們感到心安的垃圾最終歸宿。填埋,將一個個地塊填滿之後怎麼辦?事實上,填埋曾在生活垃圾處理中佔據絕對優勢,但由於這一方式持續性較差,「零填埋」、修建更多符合環保標準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是包括北京在內很多城市的目標。然而,未經分類的混合垃圾在燃燒後有可能產生包括二噁英在內的各種有害物質,即使建造者和管理者努力使其滿足嚴苛的環保標準並作出承諾,也每每讓附近的居民感到不安和反對。垃圾,即便被填埋於地下或燒化成氣體,也同樣讓人厭棄。
羅賓·內葛在《撿垃圾的人類學家》中說:「環衛工人是維護資本主義最基本節奏的重要參與者。物質消費總是包含丟棄的必然性,儘管這很少被承認。如果消費產品不能被丟棄,那麼它被佔用的空間就不能騰出來讓新的產品成為家庭的一部分。因為環衛工人帶走了家庭垃圾,我們以消費為基礎的經濟引擎才不會運行不暢。儘管這是對一套厚重複雜過程的簡單化描述,基本現實卻是明確的:用過的東西必須丟棄,為新的東西騰出空間。」
我們的生活垃圾中,種種包裝物和一次性用品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這同樣來自生活方式和觀念的轉變。它們在被丟棄前所發揮的作用,是便利和潔淨。在一切都需要購買的城市裡,幾乎沒有什麼是可以不被包裝就完成銷售的,而絕大部分包裝在內容物被取出後就扔掉了。而且,這一事實並不會因為類似「限塑令」的舉措而得到扭轉,反而在不斷攀升。隨著網購和外賣的興起,用於包裝、填充的塑料製品和海量的一次性餐盒,已經讓輕薄的塑料袋不再是最迫切的問題。
同時,我們用保鮮膜、一次性手套、紙巾、濕巾、棉柔巾、紙尿褲來維持一種我們需要的潔淨狀態。——這種潔淨本身,亦是一種極具現代性的需求。人類不再能容忍污垢、警惕任何可能的細菌、相信潔白全新的紙製品要比反復盥洗的耐用品更乾淨,這些信念最早也只能追溯到18世紀。如此的潔淨觀首先當然是基於現代醫學衛生理論的發展,但同時恐怕也離不開消費主義和個人主義氛圍對心理機制的影響。
一百年之後,現代的勝利所導致的一個非常致命的(可能也是最為致命的)結果就是人類廢棄物處理產業的嚴重危機:隨著人類廢棄物總量超過現有的處理能力,出現了一種極有可能的前景,即眼下的全球性現代化在面對由它自己所產生的廢棄物時,既無法重新吸收也無法將其徹底銷毀,最終如鯁在喉,窒息而死。
https://mp.weixin.qq.com/s/u8X-\-\9Ci9FkhRqDl2Xqf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