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美國少將薪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美國少將薪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美國少將薪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美國少將薪水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名為變態的神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神父的鹽 「其次,刻意操作省籍對立剝削意識.他認為228事件是『中國高官、逼台灣民』的省籍對立剝削.他表示,1947年228事件爆發,當年國民黨接收台灣,外省人壟斷了所有的權位.果若外省人壟斷所有權位,他的父親怎能有此機會擔任官派首長?」 「陳建仁的這場演講,刻意偽裝家族是228事件受難者...

  • 美國少將薪水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27 22:12:04
    有 815 人按讚

    #神父的鹽
     
    「其次,刻意操作省籍對立剝削意識.他認為228事件是『中國高官、逼台灣民』的省籍對立剝削.他表示,1947年228事件爆發,當年國民黨接收台灣,外省人壟斷了所有的權位.果若外省人壟斷所有權位,他的父親怎能有此機會擔任官派首長?」
     
    「陳建仁的這場演講,刻意偽裝家族是228事件受難者、操作省籍對立剝削意識、隱滿家族豐厚成長背景,以及誇張了威權時代國民政府為反共、護國、保台所造成的過失,而刻意不論政府在二戰以後戮力建設台灣,免於中共統治的功勞.這場謬誤不實的演講,不但扭曲了228事件及威權時代的真相,也彰顯一個知識分子袒護當權者的墮落,更著實豎立蔡政府的新威權.」
     
    這什麼墮落文章?提及事實叫做操弄族群對立?要戰陳建仁祖宗八代就算了,順道扭曲二二八真相?
     
    二二八本來就跟省籍衝突脫不了關係,國民政府來台就是實行殖民統治,「中國高官、逼台灣民」、「外省人壟斷所有權位」,這本來就是事實,說是實行殖民統治,怎麼會讓本省人位居高位?就算讓本省人當官,其動機為何?難道不是效法清廷以番制番,來個以台制台?這不就是過往外來獨裁皇權對於本土居民的高壓手段?不就是為了靖綏所以採取的統治方法?如同中國共產黨在人大安插的台灣省代表,藉以加強殖民統治與侵略他人的正當性?
     
    難道說,港人林鄭擔任特首,就等於「中國政府沒有排斥香港人,重用香港人?」林鄭鎮壓反送中運動,是站在香港的人角度著想,還是站在中共的立場?林鄭的自主性有多少?能代表香港人嗎?她是當作樣板宣傳,還是讓香港人自己當家作主?我們可以用林鄭來合理化中共對香港的暴政嗎?可以用香港本土警察攻擊香港民眾,說明他的行動是自願的?他們樂意這麼做?可否將真兇中國政府下的明明白白的指令,扮演的角色徹底去除?香港人自己殺死自己?說中國政府制定的國安法是為了「護國、保港」?
     
    如果不行,怎麼會拿陳建仁的父親當過官派首長,所以沒有「中國高官,逼台灣民」,沒有「追究台灣人民的政治忠誠,剝奪他們參與公職的權利?」
     
    真敢摸著覽趴說,二二八「外省人沒有壟斷權位?」、「沒有中國高官逼台灣民」? 
     
    不如這麼說,要是陳的父親有所抵抗,或者說,拒絕擔任,違背黨國意志,會有什麼樣的下場?
     
    本土人士擔任國民黨的官,就不會面臨到黨國的壓迫? 
     
    難道要效法李敖的說法,因為有少數外省人被毆擊,所以變成「臺灣從光復 以後,從日本人手裏,我們中國重新把它拿回來以後所發生的一個政府和人民之間的一個嚴重的衝突」、「台灣人殺外省人」、「軍人並不知道誰該殺誰不該殺,有一些臺灣的人,張三跟李四的不對,張三就鼓動軍隊去殺李四,所以嚴格的說起來,最後的殺來殺去的局面是臺灣人殺臺灣人」、「台灣人自己殺死自己」?
     
    這是部分替代整體的謬誤.
     
    按照李敖的說法,外省人被殺了十天,死了數萬,但警備總部紀載的的外省人死亡人數為52人,然後李敖說本省人死亡數字是炒作,所以把受害者的數字驟減,被波及的人數誇大,所以整體就變成「元凶是台灣皇民日本兵」?
     
    這種被害者當成加害者,加害者變成被害人,國民黨無罪,蔣介石鎮壓暴民的黨國史觀,不就跟陳儀的記者會和黨國報紙專門強調外省人傷亡,遮蓋自己暴行無異?
     
    迫害外省人的又是誰?不分本省外省一齊鎮壓的始作俑者又是誰?不就是外來殖民政權嗎?警備總部之下的忠義服務隊,在台灣實行反間工作,專門燒毀外省人商店、毆打外省人,利用黑道流氓在各地製造混亂、燒殺擄掠,製造派兵的藉口,這怎麼不提?所以忠義服務隊利用黑道或吸收台灣學生,滲透台灣民間,可以說成是讓本省人當官,「外省人沒有壟斷權位」?因為忠義服務隊隊長許德輝是本省人?林頂立這個「半山」是軍統裡的本省人?
     
    誰收買他們的?誰指揮他們的?誰下達命令讓他們去殺害手無寸鐵的學生?
     
    「柯遠芬引導監察委員兼監察院特派臺灣監察使楊亮功到圓山陸軍倉庫前面廣場,指遍倒在廣場上的數百具屍體說:這些就是昨晚進攻這個倉庫,被國軍擊斃的奸匪暴徒.楊亮功無言.後來楊亮功對他的跟隨人透露:倉庫附近並沒有戰鬥過的跡象,死者都是十八、九歲的中學生,又沒有攜帶武器……這數百名十八、九歲的中學生,就是昨晚在市內各派出所維持治安,而機槍步槍齊響以前,被憲警,林頂立的『行動隊』和許德輝的『忠義服務隊』所拘捕、押到圓山倉庫前面廣場,被國軍擊斃的.」
     
    誰使百姓為了自保互相舉報?誰用利益誘惑他們讓他們互相殘殺?
     
    警備總部接收了西本願寺,以「整理情報」、「收集情報」之名,進行逮捕、監禁、拷問之實,結果把外省人歐陽可亮給捉進去,稱他為「34號」.
     
    「一種叫做『跪鐵鍊』的拷問,是教犯人坐上鐵鍊,讓鐵鍊的凹凸不平,叫人疼痛不已.還有一種『踏木桿』,教人跨坐到一根削尖的木材上,然後由二個人用力從肩膀下壓,屁股嵌入木桿,痛的連尿都會閃出來.也有人陰莖被通電流,因而喪失生殖能力。聽說在詢問室的隔壁,一些被判死判的囚犯還被用來練習空手道呢.甚至曾經謠傳,死去的人的鬼魂經常出現.」
     
    「他們說我和台灣共產黨的林樑材同謀造反,無論如何,都不能教我心服口服.我抵死抗辯.於是,他們從另一個角度詰問我:『不然,你清楚地交代你的經歷.』」
     
    「我父親是外交官,我在北京出生,到國外留學過一段時間.回國後,任教於各大學」.
     
    歐陽可亮在獄中,和其他獄友相識,旁邊有一人和他搭話,
     
    「我叫王育霖,是建國中學的老師,也擔任『民報』的法律顧問。我有個弟弟在台南.如果你可以離開這裡的話,能不能請你告訴他,我最後被關在西本願寺的事.」
     
    「沒問題,我叫歐陽可亮.我們大概沒救了吧?不過,像你說的,我也要拜託你,如果是你離開這裡的話,請把我的事情轉告大同的林挺生.」
     
    「林挺生,他是早我一年的高中學長.」
     
    「我不記得王育霖到西本願寺是十四日或十五日,不過確定是比我晚進去的.他什麼時候死的,我也不知道.到我離開西本願寺的三月底為止,他應該都還活著的.」
     
    歐陽可亮不久就被釋放,他的太太向上海的吳元黎告急,吳元黎再向南京的父親吳鼎昌求援.吳鼎昌便直接打電話給陳儀,要求他「不要殺歐陽可亮.」
     
    但是其他同在獄中的人,可就沒那麼幸運.
     
    歐陽可亮出獄了以後,又被姚虎臣勒索,即是當初關押他的警備總部第二處處長,他身兼三個職位,訓練總隊長和綠島集中營主任,專門懲戒流氓,本身的行為卻跟流氓沒兩樣-甚至比流氓還惡劣,他把放出去的人又捉了回來,向他們勒索贖金.
     
    和歐陽可亮一同被姚邀請的,還有林挺生、林子畏,林子畏是「全民日報」的社長,批評陳儀被威脅,於是將全民日報頂讓給林頂立.
     
    「你們都是台灣有名的大企業家-」 
     
    姚虎臣說, 
     
    「和你們比起來,我不過是一介武夫.台灣呢,比我想像的還難治理,而且物價又貴.只靠陸軍少將的薪水,不容易生活的喲.」
     
    「所以,要和你們打個商量,」、「能不能請你們各別寫張借據給我?」
     
    我們四人互相看來看去.

    「借據?是說我們向姚處長借了什麼東西嗎?」林挺生問,
     
    「沒錯,中國的作風是以黃金幾兩計算的.物價波動這麼厲害,金錢是會貶值的.」
     
    於是被關押出來的人們,又紛紛被勒索黃金,簽下借據,可謂將一條牛剝兩層皮,歐陽可亮被迫要繳交一百兩黃金,其他人兩百兩.
     
    「這話真是欺人太甚.不正面向我們勒索,變成是我們償還向他告貸的債務,真是狡滑」
     
    書中如此形容,
     
    在這個勒索完成後,姚心滿意足地找來樂隊唱戲,聲音太大,驚動了隔壁的台灣仕紳劉明,他不認識姚虎城,卻認識歐陽等人,他不知道他們正被這群「阿山兵」綁架著.
     
    「像這樣咚鏘吵雜,一點也不像你們的樣子.隔壁的人根本無法談事情.我正在招待教育廳長許壽裳,討論成功大學昇格登記的重要事情.你們能不能安靜一點,拜託!」
     
    姚虎臣聽了,勃然大怒,他跑去隔壁討面子,對著劉明吼「劉明,你知道有天,不知道有地嗎?知不知道我是誰?警總第二處處長姚虎臣,就是我.」
     
    「聽好,明早十點之前,來中山堂給我謝罪,否則,給我小心你們兩人的狗命!」
     
    最後,劉只好找歐陽、林幫忙說情,諷刺的是,這兩人也是被威脅的對象.
     
    姚在中山堂羞辱了劉一番,稱看在歐陽、林的面子上,饒他一命.
     
    「然而劉明並不就此平安無事.沒多久,不知因何罪名,他被警總逮捕,判了十年徒刑.此事報紙也曾刊登過,相信還有人記得吧?他一日不少地在砂石場整整服刑十年.
     
    教育廳長許壽裳更可憐,竟被暗殺了.」
     
    姚虎臣就是典型「中國高官、逼台灣民」、「外省人壟斷所有權位」的代表,他囂張跋扈的嘴臉,連同為外省人的教育廳長許壽裳都不放在眼裡,連歐陽可亮都能加以威脅,至於同為他眼中羔羊的人們,顯然也有差別待遇,至少在西本願寺被關押的本省人,不一定等得到打給陳儀的一通電話.
     
    所以,若要將當時被迫服從的人們,或者被當作工具,有利用價值的本省人,為了自保而屈從,服務於外省權貴的仕紳階級,反而當作一種證明,稱陳建仁的父親擔任官派首長,所以「當年國民政府不但沒有排斥曾在日本時代總督府任職的台灣人反而更加重用」,而把數百數千被殺台灣菁英當作不存在,這是去語境的謬誤,陳建仁的父親當然很幸運,他能生存下去,不代表國民政府屠殺壓迫,實行階級剝削的事情不存在.
     
    接著將責任轉嫁到陳建仁身上,說他「操作省籍對立剝削意識、隱滿家族豐厚成長背景」,以及「誇張了威權時代國民政府為反共、護國、保台所造成的過失」、「而刻意不論政府在二戰以後戮力建設台灣,免於中共統治的功勞.」
     
    這種就是黨國文宣看太多,才會產生的去語境的謬誤,維護真兇,合理化暴行的見解.
     
    只有白癡才會在香港人被中國鎮壓以後,說香港人講中共的暴行是誇張中共的過失,故意不提中共建設香港的功勞.
     
    簡單直白問一句,你會在看到被害者被強暴以後,要他提起加害人曾經多愛自己?為他做了多少事?
     
    噁心透頂.
     
    這篇墮落的文章透露出許多謬誤,實在讓人難以吐槽,居然會有媒體刊登這種謬論,並且指稱他人犯了謬誤,所以都是假的,並合理化自己的謬論為真,簡直是謬論謬論,謬誤學家的謬誤.
     
    「他父親只會講台語,不會講國語(普通話)…」,說陳的家族經商,是漢語化家庭,陳的父親不會中文,怎麼當官?
     
    這依然是個謬誤,陳說的是語言,不是文字,外省族群來台灣,來自中國各省,就不是使用同一種語言了,蔣介石的母語也不是北京話,就連蔣介石帶來的官兵,也不少聽得懂台語,陳所敘述的原文是,
     
    「陳建仁也提到,1945年起,父親陳新安擔任官派的旗山鎮長,有一天鎮長辦公室突然遭許多軍人闖入,配槍軍人還將刺刀對準陳新安,要求『搬出去!』但陳新安只會說台語,不會說普通話,因此以台語反問『什麼叫「出去」?』不料對方回嗆『我槍斃你!』一度引發緊張對峙,所幸後來找上軍方長官溝通,才順利化解僵局.」
     
    聽得懂不代表會說,會說不一定說的很流利,會聽不一定聽得懂全部,說陳的父親是漢語化家庭,不會中文怎麼當官,這就是訴諸純潔的謬誤,北京話不等於中文,漢語化家庭不一定會說北京話,至於陳父所當的土官,實際上是為了統治者方便統治台民,那顯然會台語的實用性大於北京話.
     
    我們看看歐陽可亮所敘述的另一個情境,
     
    「學生當中有人對軍隊明白表示不滿,和他們起了衝突而被毆打.我連忙趕去道歉,教訓學生,平息軍隊的怒氣.那種情況之下,不這樣做,就無法救那些學生.另外有些學生不知事情原委,看到軍人打開倉庫拿米,大叫:『阿山兵搶我們的米』
     
    從福州調來的二十五師獨立旅團,有不少士兵聽懂台灣話.就在學生大聲喊叫的時候,一個士兵突然拔出手搶,當場射殺那名學生.那種殘酷的景象,至今仍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就可以知道,當時使用的語言情境,十分複雜,如同姚虎臣聽不懂台灣話,身邊卻有可以當翻譯的軍官,他依此跑去問責仕紳,陳父如果做官,應也有類似會北京話的同僚,而陳所稱「找上軍方長官溝通」應也是凸顯這個語言衝突的實際情境.
     
    而如果不會中文,就不能當官,這不就是「外省人壟斷權位」的最佳例證?依此邏輯,台灣人不會中文,當不了官,那多數權位不就由會中文的外省人擔當?
     
    簡直通篇自打臉.
     
    說國民政府重用日本時代總督府任職的台灣人,不曾排斥,不如說,日本時代總督府任職的台灣人,被殺死、冤枉關押的有多少?當官存活跟被殺的比例為何?
     
    光講幾個例子,當到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副處長的宋斐如被拖去大直槍殺,依據歐陽可亮所述,
     
    「台灣大學文學院院長林茂生也是在大直被槍殺.淡水中學的校長、副校長、教務主任、體育老師等多人,也都被載到大直槍斃.花蓮出身的國大代表張七郎,他的台北住宅遭受襲擊,全家遇害.蔣渭川被便衣收押時,利用機會從後門逃走,可是,他女兒卻當場被射殺身亡。此外,遭受毒手的人數,難以估計.在三月十三日這一天被逮捕的人當中,大概只有我倖免於死吧.」
     
    所以這個「重用」到底怎麼個重用法?這些當官、不當官的,是如何死的?怎麼會用「國民黨重用台人」、「陳建仁父親當過官派首長」一筆畫帶過去?
     
    被迫害過的人當不了官?當官的一定不會被迫害?這又是一個簡單邏輯,光講文中的蔣渭川,國民政府派武裝警察攻擊宅邸,謂「我們奉命要來槍斃你」其女蔣巧雲當場慘死,兒子松平則重傷,此後一年蔣渭川逃逸,直到丘念臺向政府作保,蔣渭川方才出來.
     
    蔣渭川在吳國楨擔任台灣省政府主席後,被聘為民政廳長,甚至當到內政部次長,吳國楨,外省人,以公開大膽地與蔣經國激烈爭執而著稱,他是親美派,蔣介石任命吳國楨,「以利用吳國楨『民主先生』的形象,全力爭取美援」,吳國楨擔任臺灣省主席期間,致力於推動台灣地方自治、農業改革,允許某些地方官員職位由普選產生,可以看出二二八屠殺後,外省統治集團內有其他派別對台灣人有不一樣的態度,事實上,屠殺完後,蔣隨即派白崇禧來台「宣慰」,然後嘉獎屠夫彭孟緝,這也是獨裁者的雙面手法,也意味著他們害怕台人再次反抗,一群外省集團要以單純的鎮壓來治理台灣,或者在政治上完全隔離台灣人,那是不可行的,因為這是台灣人的島,島上都是台灣人,而且還要看外國的臉色,必然要有其他分化、懷柔的手段,而這些手段不會是擦拭血跡的白布-全世界都知道,二二八屠殺是不義恐怖統治,就連統治者自己也知道,他們心裡有鬼,他們畏罪,害怕暴行被揭穿,公諸於世.
     
    吳國楨作為實質建設台灣的人物之一,不久就被控以貪汙批鬥下台,吳公開批評政府「一黨統治」,指出臺灣當時政治的六大問題:一黨專政、軍隊政戰部門、特務問題、人權問題、言論自由與思想控制.吳在美國雜誌用英文發表《在台灣你們的錢被用來建立一個警察國家》的文章,「在台灣每年的預算中,美國人提供了30-40億美元,用來創造一個極權國家」、「國民黨之經費,非由黨員之捐助,乃係政府,即國民之負擔,這種國庫通黨庫做法,除共產集權國家外,實為今古所無.」
     
    曾有作家劉宜良欲寫「吳國楨傳」,卻被蔣經國下令國防部情報局局汪希苓指派台灣黑道刺殺,此即著名的「江南案」.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壟斷所有權位的外省統治集團,為了確保自己的獨裁統治,連外省人也不放過,至今仍有人把被他們驅逐出去的人所做的事,當作獨裁統治的建樹,說什麼「二戰以後戮力建設台灣,免於中共統治的功勞」二二八是「威權時代國民政府為反共、護國、保台所造成的過失」,這種諂媚威權統治的言語,企圖將暴行除罪化,堪稱知識分子的恥辱.
     
    事實上,沒有這個外來殖民政權,台灣也有本事能獨立建國,台灣本身經日治時代的洗禮,早有超越中國本土的進步和現代化,以及自己治理自己的台籍菁英,掌握經濟的仕紳階級,是蔣介石敗逃到台灣,壟斷所有權位的外省統治集團使一切都變了調.
     
    當時美國亦可以扶植其他本土勢力,或者是讓較為開明的如吳國楨之流掌權,這都能避免蔣介石一干外省統治集團荼毒台灣的現況,而他們留下的迷思,依然在統治某些人的腦袋,企圖搬弄是非.
     
    到底是台灣確保了外省族群以及外省統治集團的生存,還是他們在「反共、護國、保台」?是台灣保護他們還是他們保護台灣?平心而論,你突然闖入別人花園將草木踐踏殆盡,這會是「保護」嗎?將國共爭端帶到台灣,用反共之名屠殺台灣人,樹立權威,這叫「反共」還是「毀台」呢?
     
    然後「護國」是護哪個國?鬥爭的是哪些「國民」?哪些人被劃定於該國之外慘遭殺害?
     
    「陳建仁竟然附和台大獨派教師陳翠蓮的 『中國高官,逼台灣民』的主張」
     
    如今看來,實在可笑,中國人反台獨,滯台中國人亦反台獨,從1945年至今,當真沒學到一點東西,一點教訓,一點懺悔,自外於台灣之外?
     
    我只看到,當初姚虎臣囂張跋扈的嘴臉,到現在還浮現在進步的台灣社會.
     
    壟斷所有權位的外省統治集團,把反抗的人殺光了,留下了「順民」,強迫他們服從自己,為其所用,否則便死,現在,「順民」的後代不願服從了,開始述說真相,就開始批鬥他,說他的祖輩也拿了黨國的好處,怎麼能不服從,說黨國的壞話?
     
    好像當過奴隸,就必須當一輩子-連連子子孫孫都必須當下去,世世代代陪他們一起說謊.
     
    一旦提及事實,就說他在操弄族群對立.
     
    「日本人投降撤出台灣後,滿懷期望的臺灣人原本認為應該有更多自治與參政的機會,但是在台灣政治方面,行政長官陳儀本人不僅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於一身,還身兼軍事大權,權力之大較過去的日本總督有過之無不及,而政府的中高級職位幾乎由外省人壟斷.行政長官陳儀以下九個處的十八位正副處長之中,只有一位副處長是自大陸返台的臺籍人士(即宋斐如,歿於二二八事件)十七位縣市長中,僅有四位臺籍人士,且均為自重慶返台的「半山仔」,並不受台灣人歡迎.根據1946年11月由長官公署發表的統計,簡任及簡任待遇級官員,臺籍僅占0.82%;薦任及薦任待遇級官員,臺籍僅占6.63%,而且在極少數的薦任、簡任級臺籍人士當中,大陸返臺的半山就占據裡面的70%.」
     
    最後我們要問的是,到底誰在操弄省籍對立?
     
    恐怕不是陳建仁,而這些1947年至今,仍然揮之不去的威權遺緒,只要有人提及228,他們便跳針228是人們取之不竭的提款機.
     
    至於他們是什麼?恐怕是獨裁者的殺人硬幣.
     
    獨裁者每殺一個人,就投一枚硬幣,這些硬幣會大聲歌頌獨裁者的美好,並強調他們殺人如何合理,台灣人如何不知感恩,嚷嚷著扭曲真相去扭曲真相.
     
    就像硬幣上那一抹微笑一樣,他們凝視著那一毫釐的慈悲,而歡愉.
     
    他們在萬人塚裡尋找一枚完整的指節骨,盛讚獨裁者的溫柔,在那些堆疊的屍首的後代裡,尋找數不盡的邪惡,用以憎恨,brother.
     
     
    【贊助神父的菸 阻止族群對立】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美國少將薪水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19 09:55:32
    有 210 人按讚

    小談「決戰中途島」:缺席的海爾賽VS被邊緣的斯普魯恩斯

    昨天我去看了「決戰中途島」,今天比較的仔細跟大家聊聊我對這部電影的歷史探討延伸。
    雖然歷史電影本來就比較少被暴雷的機會(像是我可以提前跟大家說......美國贏了),不過有些細膩的部分如果不想被提前告知,那各位可以先跳出這篇文章。

    .
    .
    .
    .
    .
    .

    所以留下來的朋友都是沒有跳傘的看官了嗎?那我們開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必須要先說,片商在翻譯上被需要多加油。

    各位知道當我看到「鸚鵡螺號核動力潛艦」時,到底有多麼的黑人問號嗎?
    「美軍在二戰有核動力潛艦?」我一整個傻眼。害我每次看到那艘潛艦登場,並秀出字幕時,我就出戲一下。

    另外,片中字幕有提到「山口大將」,指的是當時餐與中途島海戰的日本軍官─山口多聞。
    問題是山口多聞其實當時只有「少將」的軍銜呀?這「大將」是從何而來?還是說電影字幕組是把「將軍」一詞翻成了「大將」?
    由於我沒看原文字幕,所以一時無法評判,但我覺得字幕組是可以翻譯的更到位才是。

    也話說這位山口多聞,片中給予他比較多的正面敘述,事實上,從戰績來看,他的確比中途島海戰的航母指揮─南雲忠一更優秀,因為美軍在中途島海戰忠損失的唯一一艘航母─約克鎮號,就是在山口多聞的進攻命令下才遭到重創。
    有人說:「如果讓更懂得運用航母的山口多聞指揮中途島海戰的日軍航母,戰果將完全不同。」
    我個人蠻同意這點,因為即便美軍破譯了日軍密碼,所以能提早埋伏,但日軍在質量上仍有極大的優勢,如果指揮得當,還是很有可能把美軍直接幹死在當場。
    可惜的是,山口的資歷比南雲忠一淺,除非直接讓南雲忠一閒置,不然以山口多聞的軍銜,是不被允許指揮四艘航母的龐大編隊。
    如果你是一名記者,我想你一定會喜歡山口多聞,此人個人風格強烈,而且從實戰中證明是有能力的軍官。
    但如果你是日本的士兵,你大概會想製作詛咒山口多聞的釘小人材料。因為山口多聞非常喜歡進行高強度的演習,搞得一些日軍因為演習就出現不少事故而喪命,所以基層士兵都奉送山口多聞外號─「魔鬼山口」。

    說了這麼多山口多聞的事情,只是想告訴各位:人其實是很複雜,有很多面向的。
    山口多聞是位有能力有操守的指揮官同時,也是一個超肅殺的上司。所以電影雖然彰顯了山口多聞正面的一面,但看官們可不能就被電影侷限住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終於我們要進入正題了(是的,岔題及囉嗦是我的風格),也就是讓我在電影中後段就一直很想抗議的環節:斯普魯恩斯怎麼被邊緣了?

    電影中前段,有出現一位美國高級軍官─威廉‧海爾賽(本名:William Frederick Halsey, Jr.),此人號稱「公牛」,意思是作戰兇悍。
    身為當時資深的指揮官以及擁有航母領導經驗的海爾賽,是美國參戰初期最倚仗的前線指揮官,而他本人作戰也相當豪放,從他的兩句口號:「「殺日本鬼子,殺日本鬼子,殺更多日本鬼子!(Kill Japs, Kill Japs, Kill More Japs!)」「「痛打、快打、老打(Hit hard, hit fast, hit often)」就能一窺究竟。
    不過由於本身皮膚病的關係,中途島海戰前,海爾賽不得不退往後方療養,對於美軍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因為當時海爾賽是公認美軍最具戰鬥能力的指揮官。

    究竟要由誰在前線指揮中途島的美國海軍,在海爾賽的推薦下,時任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的尼米茲最終拍板定案......讓斯普魯恩斯指揮!

    雷蒙‧斯普魯恩斯(原文:Raymond Ames Spruance),時任美國海軍少將,此前為海賽爾的部下,並且沒有指揮航母的經驗。
    怎麼樣?有沒有覺得很不妙呀?讓一個沒有指揮過航母的人領著2個航母攻擊群去抵抗來犯的4個日本航母攻擊群,這個任命讓許多人質疑。
    斯普魯恩斯的個性又跟上司海爾賽不同,他非常的寡言,就連開會的時候都很少講話,存在感頗低。各位設想一下,在當時基本處於連敗狀態下的美軍,出現了一位沉默的提督......現場士氣只怕更down吧?

    總之,在眾人滿滿的懷疑及擔心中,斯普魯恩斯率領企業號、大黃蜂號,兩艘航母組成的戰鬥群預先埋伏在中途島海域。
    在茫茫大海中,日美兩軍都亟欲知道對方的動向(日軍除了中途島外,另一個戰鬥目標,就是希望圍點打援前來的美軍航母,好斬斷美軍的行動力),所以派出飛機搜索。然後日軍的航空兵發現了斯普魯恩斯的蹤跡。

    「所有機群立刻升空!不須編隊,立刻搜索並攻擊日軍航母!」
    關鍵時刻,斯普魯恩斯下達了極為大膽的命令。
    因為依照標準程序,美軍的三種飛機─魚雷轟炸機、高空俯衝轟炸機、戰鬥機,應該要先在航母盤旋,等待所有飛機到位後,再編成可靠的隊形,之後才出發去攻擊敵軍。
    但斯普魯恩斯卻要求所有飛機離開航母後,立刻搶攻,這會讓轟炸機喪失戰鬥機的掩護,損失機率大增。
    「現在我們要搶時間,在日本機群攻擊我們之前,先攻擊日本航母。」
    這就斯普魯恩斯的企圖,而從結果來看,美軍的機群正好在日本航母防衛最弱的時候發動攻擊,一口氣炸掉3艘航母,斯普魯恩斯的決定可謂關鍵至極。

    之後,當山口多聞所在的飛龍號航母炸毀美軍的約克鎮號航母,斯普魯恩斯再次決策:「趕緊攻擊飛龍號航母!」
    我想斯普魯恩斯可能是覺得如果讓日軍的航母存在,自己的艦隊就始終存在著被對方遠距離打擊的隱憂,所以再次發動搶攻。結果就是,飛龍號沉沒,而山口多聞也決定隨艦自盡;至此,日本的4個航母完全消失。

    「司令,我們趕緊追擊撤退的日軍吧!」
    當大部分參謀都主張擴大戰果時,斯普魯恩斯下達第三個決策:「窮寇莫追,為了避免夜戰的風險,立刻撤離中途島海域,讓我們把兩艘航母平安的帶回珍珠港。」
    這個決策當時被大部分前線參謀罵翻:「我們的司令怎麼這麼膽小!」
    但從事後的結果,卻讓人對斯普魯恩斯的神準感到畏懼。因為斯普魯恩斯的撤退,避免日軍戰艦編隊的埋伏,從而讓日本反敗為勝的可能性完全消失。(電影也有演到這一段。)

    當然我們不能把中途島的成功都歸功在斯普魯恩斯身上,但毫無疑問,他是前線指揮中的最大功臣。
    而且如果是讓海爾賽指揮,依他的個性,絕對會對敗退的日軍艦隊追擊,到時如果進入到日本戰艦的埋伏圈,美軍的航母又會如何呢?
    (事實上,在後來的雷伊泰灣海戰中,海爾賽就因為過度追擊作為誘餌的日軍艦隊,差點讓登陸的美軍中了其他日軍艦隊的突襲,所以我的假設是有現實中的根據的。)

    在的片尾人的片尾人物特寫,缺席中途島海戰的海爾賽有出現(並強調他官至五星上將),而真正指揮前線艦隊的斯普魯恩斯不但戲分少,還沒有出現在人物特寫中?這不公平呀!沉默寡言不代表就該被邊緣呀!
    (順帶一提,斯普魯恩斯的戰功其實完全可以得五星上將的殊榮,但因為當時美國政府不能讓海軍的五星上將人數超過陸軍,引發內部的爭論,所以斯普魯恩斯只能屈居四星上將,但美國政府卻宣布:「斯普魯恩斯可以領到五星上將的薪水。」從這方面來看,斯普魯恩斯不弱於海爾賽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能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偏好,或許在導演心中,充滿拚勁的海爾賽更深得他心中的尊重。
    這也其實是歷史電影有趣的地方:我們總會看到作者的主觀。(但這也同時是尤其要注意的環節,好避免被人誘導。)
    只是做為以「中途島海戰」為主題的電影,這樣的人物敘述有點離題過多了。
    所以謹以此篇文章,為沉默但扎實的提督─斯普魯恩斯搏一些版面,這同時也是紀念那些在戰場中很難以被紀念或被記錄的眾多參戰人員。
    畢竟對於身於和平時代的我輩後人來說,這些歷經戰火的人們,值得我們先一步的尊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圖為:
    左─海爾賽;右─斯普魯恩斯......斯普魯恩斯竟然沒啥彩色照片,是有沒有那麼被邊緣呀?

  • 美國少將薪水 在 那對爸媽 The Father&Moth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15 01:37:04
    有 613 人按讚

    《外婆陪我長大》

    我是家族中第一個出生的小女孩,當時我們住在鳳山黃埔眷村,因為我是家族中第一個小孩,也是外婆家族中的長孫,所以特別得到寵愛,也因為外婆生了8個子女,我從小就是與三個舅舅四個阿姨一起長大,當時(民國52年)大家的環境都不是很好,那時候我媽媽的薪水一個月才450元,因為母親是家裡的大姊,需要分擔大家族養家活口的責任,因為7個弟妹都在唸書,所以我媽每月的薪水都要上繳給外婆補貼家用,外婆能夠活到現在102歲,是因為每天都要張羅10個人的三餐,所以要很會持家,也要懂得量入為出,更要會開拓財源(養雞和跟會)。
    才能維持家裡生活的龐大開銷,也因為開銷太大了,外婆特別會精打細算,自然養成我外婆很愛賺錢的原因,也是因為很愛賺錢又很會持家又要養雞賣蛋,所以家事勞動特別多(當時沒有洗衣機)。

    所以這是外婆到目前還能耳聰目明長壽的原因之一,因為爸媽都在軍中上班,我爺爺是大陸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官拜少將,我爸爸當時也是軍人,因為爸爸長期不在我身邊,媽媽工作又很忙碌,下班又要回家幫奶奶張羅全家的晚餐和隔天弟妹的便當,那份辛勞真是歷歷再目,媽媽當時真是又辛苦又堅強又能幹(麵食,包子,饅頭樣樣精通)。

    也因為爸爸是隻身來台,又是湖北人,跟外婆又是湖北同鄉,外婆很自然就促成爸媽這段好因緣,因為爸媽結婚後是跟外婆住在眷村的前後棟平房,所以很自然我就與外婆住在一起。

    所以我的生活與教養都落在外婆的肩上,從出生到國中都與外婆生活在一起,我的情感融入了外婆的一切生活習慣和人生態度,譬如外婆很愛吃,我也變得很愛吃;外婆很愛串門子,也養成我現在很愛往外跑,外婆很喜歡抹~明星花露水。所以也養成我現在很喜歡在身上抹一些擁有花露水香氣的東西。

    14歲以前我都跟外婆生活在一起,所以我的生活習慣受外婆的影響很大!
    外婆在大陸是系出名門,因為適逢抗戰,所以外婆的父母就多報外婆5歲的年齡,就以23歲的年齡趕快嫁給我外公,也因為抗戰,我外公就帶著外婆南征北討,最後大陸淪陷一起撤退來台灣,落腳於高雄鳳山,過程的流離失所,真是一言難盡!
    (大家如果有興趣,我們以後再聊)。

    我外婆在大陸淪陷前有受過高等教育,所以我外婆到現在都還會看書寫字,真是奇跡!
    因為外婆很聰明又很喜歡看外面花花的世界,又是個包打聽,所以聽朋友說:[台北很好玩,又可以賺到很多錢,更重要是女兒可以找到好對象]。

    所以她就說服我外公先把高中畢業的二女兒送到台北工作,緊接著三個女兒,陸續送到台北來工作與唸書。
    5年後,我外婆就說服我外公一起來台北,租屋落腳於新店,因為適逢台灣經濟起飛,4位阿姨都陸續找到了好工作和好對象,一個個結婚生子,買房又買車。
    目前各個小孩都開枝散葉在海內外。

    當然我高中畢業後,也搬來台北唸大學,又和外婆一起在新店住了10年,一直到我嫁給那對爸後才離開。

    結婚後我和那對爸住在永和9年,我每個週末都會從秀朗橋開車去新店看我外婆,因緣際會我買了天母的房子,也為了孩子的學區,我們搬到了天母。

    外婆的小女兒最孝順也最有錢,為外婆買了一間40坪的公寓,就坐落在我們家的後面巷子裡,我跟外婆又再度成為鄰居,退休後我都每天都會到我外婆家吃飯聊天,談天說地、南北閒聊,盡量逗她老人家開心!也一起回憶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

    這段影片就是我和剛從美國回來度假的表妹(倩怡),逗外婆開心的影片。我們錄下這段影片,是為了記錄下我們對外婆內心裡最深層的愛!
    一切盡在影片中。
    《等有緣人一起來欣賞》

    希望您們也可記錄下您和外婆或親人的生活點滴,留下生活的美好記錄與回憶!
    讓我們一起珍惜當下這份幸福,也一起面對我們不可知的未來~無常。
    讓自己認真的與親人互動的美好回憶!來彌補未來生命中的缺口。
    寫到這裏,我內心裡感到的很滿足!
    就讓愛~記錄下永恆!
    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

    #那對爸媽
    #102歲外婆
    #倩怡表妹
    #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