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美國小型核電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美國小型核電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美國小型核電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美國小型核電廠產品中有4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美國能源部長表示:「希望在核能上有更多不一樣的合作」。美國已經與印度、波蘭、烏克蘭、羅馬尼亞以及最近的澳洲在核電廠建置上展開合作,台灣也應該把握這樣的機會。 但不管如何,不論是小型模組反應爐、四代反應爐或比爾蓋茲反應爐,沒有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或今年核四公投的通過,台灣就不會有後續的核能選項...

美國小型核電廠 在 腦洞大開|商業時事X 議題分析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8:58:03

【02/15-02/21 腦洞一週商業大事】#腦洞商業時事 #2月⠀ ⠀ ❶ 日強震導致國際大廠停工⠀ ⠀ ▍激起311回憶的恐怖地震?⠀ ⠀ 相信大部分的腦粉目前都還是學生,在爸爸媽媽上星期哀鴻遍野的開工時還是能夠開心地享受晴空萬里的寒假時光,不過可能也有部分根以利編一樣,已經進入企業行號實習,自...

  • 美國小型核電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1 23:35:37
    有 53 人按讚

    美國能源部長表示:「希望在核能上有更多不一樣的合作」。美國已經與印度、波蘭、烏克蘭、羅馬尼亞以及最近的澳洲在核電廠建置上展開合作,台灣也應該把握這樣的機會。

    但不管如何,不論是小型模組反應爐、四代反應爐或比爾蓋茲反應爐,沒有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或今年核四公投的通過,台灣就不會有後續的核能選項,政府將更合理化他的非核家園說詞。核四的指標意義在於台灣從權威走向民主的過程中,能夠依循法制與民主程序完成一項極其複雜的公共工程。如果是以民主自由為傲的國家怎能忽視其中價值呢?

    希望美國爸爸不要因為機組快完工沒錢賺就放棄核四,要知道,有核四才會有後續的核能機組啊!

    至於有些兩好兩壞的立委政客說反核四不反核能,但核能在台灣的研究經費與人才市場逐漸減少,核能管制機關也無法與國際接軌的情況下,他們並沒有作為改變這些窘境,讓核能在台灣有延續的可能,他們只是打嘴砲包裝自己而言。

    #taiwancanhelp

  • 美國小型核電廠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13:13:05
    有 24 人按讚

    當台灣的綠能供電比例越高,該如何才能達到穩定供電?(09/14/2015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所謂基載電力,就是24小時365天都在電網裡供電的電力。但在未來,由於要達成減碳目標,我們要改用再生能源為主要電力,因此,原本的基載電力就不能再當主力了,必須轉為輔助電力,可是燃煤與核能這兩種電力,都有「無法快速升降載」的特性,使他們很難配合再生能源的間歇性來提供電力調度,那該怎麼辦呢?

    文: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2016年啟動的電力能源轉型,使得台灣再生能源持續增加中,在2021年5月,白天用電尖峰時,太陽光電的發電量已可占全台9%以上,比一座核電廠的發電量還多,順利供應用電需求,證明了太陽光在供電系統已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今年5月,夏季高溫提前報到,又逢三級疫情停課不停工,導致全台用電量屢創歷史新高。5月17日一座興達燃煤機組突然故障,其他備援電力應接不暇,隨著太陽下山失去光電,夜間用電又居高不下,不幸發生分區輪流限電,「綠能供電不穩定」的擔憂也再次浮現,當台灣的綠能供電比例越高,有什麼方法能夠穩定供電呢?

    揚棄核煤基載,以再生能源為主力,搭配升降快速的輔助電力

    過去為了穩定供電,會使用燃煤與核能作為「基載電力」,將燃氣與再生能源視為用電高峰時才開啟的「輔助電力」。所謂基載電力,就是24小時365天都在電網裡供電的電力。但在未來,由於要達成減碳目標,我們要改用再生能源為主要電力,因此,原本的基載電力就不能再當主力了,必須轉為輔助電力。

    可是燃煤與核能這兩種電力,都有「無法快速升降載」的特性,使他們很難配合再生能源的間歇性來提供電力調度,不能成為未來的輔助電力。說白話一點,太陽光多的時候,我們當然要多用光電,此時燃煤或核能的發電就必須減少,等太陽下山後才能再增加。但是燃煤電力從零到滿載發電至少要八小時,核能更要三天以上,這兩種電力要配合光電每天升降載實在太困難了。

    相較之下,水力發電從零到滿載只需20分鐘、燃氣為2.5小時,儲能系統更快,只要幾秒內就能供電。這些電力可以快速因應調度,才是搭配再生能源最佳的輔助電力。

    用電端計畫性節電的「需量反應」

    此外,讓用電端計畫性節電的「需量反應」制度,也能讓電力供應更穩定可靠。所謂需量反應,就是當預知電力可能緊繃時,提前請用電大戶減少用電,例如:工廠配合調整生產時程,將某些耗電的工作移到離峰時段來做,避免大家都擠在同一個時間,或直接關掉不必要的用電。
    美國加州甚至會讓一般民宅社區也加入需量反應,大家一起配合電力公司的調度指揮,主動關掉非必要的用電,這就是加州目前有將近一半電力靠再生能源,仍可以穩定供電的秘密武器。

    「需量反應」的誘因來自電力公司以優惠的價錢買下用戶減少的電量,這比起電力公司花大錢蓋新電廠,只是為了應付尖峰用電要划算多了,台電公司近年來已開始運用這項管理技術,但是廣度和深度都還有很大改善空間。

    邁向100%再生能源的系統改造

    此外,雖說白天才有太陽光、風力也非24小時都穩定,但可以透過氣候和氣象的預測掌握,提前進行電力的調度。

    再生能源的發展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燃煤與核能除了有空污、核廢料、核安等問題外,無法快速升降載的特性也導致他們被淘汰的命運。如果在電網中替他們保留一席之地,反而會限縮再生能源可以併入電網的空間。

    在邁向100%再生能源的過程中,將全面顛覆傳統的電力系統,傳統基載的運作概念不再適用,必需搭配天然氣、儲能等輔助電力,加上更具韌性的電網基礎設施與電力管理技術,這是一場能源革命。

    ★ 編按:值得補充說明的是。其實,當我們面對台灣的綠能供電比例越高,該如何才能達到穩定供電的挑戰時,其解決方案遠比文章中所提到的項目還要多元,例如新一代的具備快速反應、彈性調度運轉特性的 fast responder 燃氣機組,可以將從冷機啟動到滿載發電運轉的時間,從傳統燃氣機組的平均需要2.5小時,大幅度縮短至15分鐘至半小時以內,而且能夠在接到電網調度指令之後,短短幾分鐘時間,就能夠完成停機待命的狀態,這樣的快速反應彈性調度功能,可以極大幅度地緩解每天日落之後約2~3小時的夜間次尖峰用電時段的供電。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新一代的燃氣機組,有些機種在設計之初,不但就針對將適應頻繁的快速反應、彈性調度的運轉模式包含在關鍵功能之內,而且也具備了混用氫燃料的功能,使得客戶在面臨能源轉型任務,開始降低天然氣使用佔比,改以氫燃料作為替代能源的階段時,可以無縫接軌,順利的跨出轉型的步伐,而不至於需要汰換掉原有的燃氣機組,造成設備、資產方面的浪費。(目前台灣新建置的燃氣機組當中,就有具備混燒氫燃料功能的機種,原廠設計是出廠時就可以適應混燒氫燃料比例達50%的能力,若將來經過原廠升級解決方案,更可以轉換成100%以氫燃料替代天然氣作為發電的燃料。)

    此外,台灣充沛的地熱發電潛力,在經過近30年的荒廢之後,現在又重新啟動,目前已經有小型驗證地熱機組上線運轉近3年,成效良好,同時也開始有一批中小型地熱發電的開發案再進行當中。

    地熱發電是再生能源發電當中,具有長時間穩定發電,具備擔當基載供電能力的再生能源綠電,同時也具備勝任快速反應、彈性調度的運轉功能。

    台灣各地都有豐沛的地熱資源,在引進最新的鑽探、開採、運轉技術,以及搭配新進的先進材料科學的輔助下,台灣的地熱發電會是繼太陽能光電、離岸風電之後,台灣另一種極為重要的再生能源電力來源。

    其實,隨著再生能源發電發展和能源轉型進程的向前推進,電業領域的各種創新、改進,會持續不斷的推陳出新,我們手上可以選擇的解決方案會越來越多元,越來越有效益。大家對於台灣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發電的各種努力,應該要更有信心,給予更廣泛的支持與肯定。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5007

  • 美國小型核電廠 在 林成蔭 - 投資密碼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7 08:57:32
    有 36 人按讚

    美股漲多跌少,超級財報週登場,亞馬遜傳出有意打造自家加密貨幣,並可能會在 2021 年接受比特幣支付,比特幣強彈。

    美國各大指數維持原先趨勢,道瓊工業、標普五百、納斯克等指數續強,而過去一年漲幅最大的費城半導體指數表現最弱,本周注意FED的FOMC會議,還有企業特別是蘋果的財報。

    強勢股 : 孩之寶(Hasbro, Inc.)主要銷售行動人物、工藝品和創意玩具產品;電子玩具及相關電子互動產品;時尚娃娃、嬰幼兒用品、玩具套裝、學齡前玩具、絨毛製品、體育動作爆破飾品;車輛和玩具相關產品,以及傳統的棋盤遊戲,交換卡片遊戲和角色扮演遊戲;Aon plc是一家提供風險管理服務、保險與再保險經紀,以及人力資源諮詢和外包服務的公司。

    台股本波持續弱勢,原因誠如昨天提及,除權息指數蒸發,以及費城半導體弱勢壓抑指數成分股。目前17700點以上形成反壓,在17500點跌破後,今日是否重新站回值得觀察,維持中水位持股,以中小型、中低價股為主。

    強勢股 : 信驊、譜瑞、晶心科、大江、矽創等高價中小股,以及元隆、華興、台新金等強勁,符合這次提及的趨勢。

    先前提級陸股較預期弱勢原因眾多,包括廣東台山核電廠傳出燃料棒破損等事態,近日則是監管日嚴,從新興科技業者 : 螞蟻金服、滴滴出行、騰訊音樂到教育股,引發股價重挫,資金撤出,週一滬深三百指數破5000點大關與前波支撐為警訊,應減碼觀望。

    道瓊指數上漲 82.76 點,或 0.24%,收 35,144.31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0.51 點,或 0.24%,收 4,422.3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3.72 點,或 0.03%,收 14,840.71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3.1 點,或 0.10%,收 3,276.9 點。

    標普 11 大板塊中有 6 大板塊收紅,能源、材料和非必需消費品板塊領漲,醫療保健、資訊科技、工業板塊領跌。

    中概股繼續大跌,騰訊音樂 (TME-US) 下跌 2.88%。新東方 (EDU-US) 暴跌 34.01% 至每股 1.94 美元、好未來 (TAL-US) 暴跌 26.54% 至每股 4.40 美元、高途教育 (GOTU-US) 暴跌 28.98% 至每股 2.50 美元。

    特斯拉 (TSLA-US) 收紅 2.21%,蘋果 (AAPL-US) 漲 0.29%;臉書 (FB-US) 上漲 0.72%;Alphabet (GOOGL-US) 漲 0.77%;亞馬遜 (AMZN-US) 漲 1.18%;微軟 (MSFT-US) 跌 0.21%。

    道瓊成分股多收高。陶氏化學 (DOW-US) 上漲 3.16%;雪佛龍 (CVX-US) 上漲 2.13%;波音 (BA-US) 上漲 1.95%;沃爾格林聯合博姿 (WBA-US) 上漲 1.55%;安進 (AMGN-US) 下跌 1.07%。

    費半成分股多收低。英特爾 (INTC-US) 上漲 2.47%;AMD (AMD-US) 跌 0.36%;應用材料 (AMAT-US) 漲 0.036%;美光 (MU-US) 漲 0.47%;高通 (QCOM-US) 跌 0.95%;NVIDIA (NVDA-US) 下跌 1.35%。

    台股 ADR 漲跌互見。台積電 ADR (TSM-US) 跌 0.98%;日月光 ADR (ASX-US) 漲 0.36%;聯電 ADR (UMC-US) 漲 0.64%;中華電信 ADR (CHT-US) 跌 0.70%。

    (本文係個人看法與紀錄,非為投資建議,讀者請自行獨立思考,作出投資決定,盈虧自負,與本人無關)

    #歡迎按讚並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