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實用可以點擊愛心、收藏、分享☝️
🌍【2021投資展望】2021.01.04 全球經濟復甦、資金迎向頂峰,勇敢站上大多頭浪潮!
新年快樂,首先祝大家2021年投資順順利利!
2020年,不斷提醒大家4月以來多頭趨勢尚未改變,以科技電子為主。
2021年,大多頭浪潮將迎來高峰,再通膨+科技電子貫...
覺得實用可以點擊愛心、收藏、分享☝️
🌍【2021投資展望】2021.01.04 全球經濟復甦、資金迎向頂峰,勇敢站上大多頭浪潮!
新年快樂,首先祝大家2021年投資順順利利!
2020年,不斷提醒大家4月以來多頭趨勢尚未改變,以科技電子為主。
2021年,大多頭浪潮將迎來高峰,再通膨+科技電子貫穿全年。
1️⃣ 全球經濟復甦、庫存循環、通膨
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讓經濟快速跌入谷底,如今,全球經濟在各國政府積極挽救,多出現V型復甦,觀察11月經濟領先指標製造業PMI(圖一):美國+57.5、歐洲+55.5、中國+54.9、台灣+61.3,數據均大於50以上且逐月上升,表明景氣擴張加速中。未來一年內,全球經濟復甦動能持續性將仰賴美國、歐洲、中國三大經濟體之企業進入主動補庫存階段,拉動全球出口行業、製造業訂單增加,類似於歷史上2001、2009、2017年景氣復甦,現在從去年11月台灣外銷訂單年增率一舉躍升至+30%(前值:+9%)、美國耐久財新訂單年增率從谷底-30%一路上升至4%,皆可看到企業回補庫存的跡象(圖二),此期間,常會使原物料呈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使原物料價格上漲帶起通膨上升,尤其上半年供應端產能恢復仍受疫情困擾,例如:被視為經濟景氣指標的銅價從去年至今大漲+25%,那通膨要來了嗎?觀察反映市場通膨預期程度的5年期、10年期美債平衡通膨率(圖三)分別來到1.95%、1.99%,超越2019年,顯示市場通膨預期持續轉強。
因此2021年全年總體經濟趨勢預期呈現「全球經濟復甦向上、通膨轉強」格局,以及美國新一輪財政、疫苗施打後景氣擴張有望再加速,接著考量2020年超低基期因素,經濟數據年增率表現將會非常好,而通膨率在原物料、農產品價格均創近年新高與油價回升至2019年初水準,大通膨也將要來臨,預計經濟數據增速、通膨率最高點會落在Q2~Q3之間,全年呈現「前高後低」。
2️⃣ 歐美央行延續寬鬆,美元續弱透漏全球資金面充沛
疫情以來,歐、美央行透過資產購買挹注市場大量資金,兩者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迅速上升,最新2020年12月,
▪️歐洲央行會議聲明重點:
(1) 再度擴大緊急抗疫購債計畫(PEPP)額度,從5000億1.85兆歐元,且延長至2022/03(前:2021/06)。
(2) 延長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至2022/06(前2021/06)。
(3) 延長重新再投資到期的PEPP債券至2023/12(前2022/12)。
▪️美國聯準會聲明重點:
(1) 利率點陣圖維持 2023 年以前不會升息。
(2) 維持每月1200億購債規模,至Fed雙重目標就業、通膨穩定有實質進展為止,並維持平均通膨目標,允許一段時間內通膨適當的高於 2%,直到就業最大化,建議大家可關注Q2~Q3聯準會採取平均通膨目標後首次面對高通膨的態度會如何。
(3) 延長海外央行流動性互換(Swap)以及回購工具(FIMA)融通措施至 2021 /09。
簡單來說,歐洲、美國央行均擴大或維持購債規模,並延長多項流動性措施時間,表示「全球資金面寬鬆態勢延續時間更久,且風險不確性因素消淡(大選、疫苗),資金加速外溢至全球、新興市場,使美元下行」,最後,歐美央行政策可能宣布政策退出的時間點,最快也要到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疫情完全消失、經濟就業全面復甦)。
🔥總結-全球經濟強勁復甦與資金大寬鬆推升大多頭浪潮:
「2021年全球將呈現經濟強勁復甦與資金大寬鬆格局」,兩者也是股市多頭行情的最大推力,至少到年中經濟、貨幣政策擴張趨勢向上才可能迎來頂峰,尚未出現財政貨幣政策退出跡象前不用過度擔憂股市估值大幅修正,因此建議大家第一季勇敢逢回就買、持股續抱,才能站上大多頭浪潮,各資產走勢:
「美元」:新興市場復甦將快過美國,全球經濟與美國GDP增速差擴大,同時聯準會維持寬鬆,國際熱錢將流向利率較高的新興市場,美元預計保持弱勢有利非美貨幣、比特幣(誤
「美股、新興市場」:過往美元下行期間,新興市場股市有望迎來「股匯雙賺」,報酬率有望跑贏美股,但不代表美股會有多差,也是欲小不易,產業選擇以再通膨題材(大通膨來臨)、科技電子(5G、HPC...)為兩大主軸。
「原物料」:商品多以美元計價,與美元呈反向關係,強弱則取決於各自的供需狀況,目前多數都呈供不應求,有空再寫文章跟大家細談~
「黃金、白銀」:美元弱勢、全球負利率債券規模續創新高,同時實質利率有望受通膨預期續強而再度下行,有助增加黃金、白銀等無息貴金屬資產吸引力。
今年你會想如何投資、配置呢?
歡迎留言分享給大家👍
順便一提,如果版主用eToro配置ETF組合分享給大家看,會有興趣嗎🤐
-
❗️行情越走越高,記得別忘記風險意識❗️
⚡️文章僅供參考,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
喜歡本文的話,記得按愛心、留言、分享、收藏
你的鼓勵,真的是我寫文的動力!
-
#總經投資說書人 #說說總經投資 #投資展望2021 #台股 #美股 #外匯 #基本面 #股票 #股票投資 #投資理財 #期貨 #基金 #股市 #投資日記 #投資初心者 #投資家 #ETF #ETFS #投資 #經濟 #操盤 #交易 #理財 #教學 #investing #stock #futures
美國升息時間表2023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Joe:「其實昨晚FOMC會議記錄,我認為沒有那麼鷹派的,搞不好年底才會縮減QE,而不是9月,但是市場就是先殺科技股和成長股,扣除大型的科技權值股,很多成長股其實跌得東倒西歪了。」
國際貨幣基金(IMF)表示,美國進一步財政刺激政策可能加劇通貨膨脹壓力,並警告正出現物價持續上漲的風險,可能需要提前升息,這可能導致全球金融情勢急劇收緊,新興、開發中經濟體的資本大量流出,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說,美國正從疫情中加速復甦,預計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將達到7%,這會透過增加貿易使許多國家間接受惠。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6%。然而,通貨膨脹持續上升情形比預期還要持久。
IMF表示,其他國家面臨大宗商品和食品價格上漲,目前正處於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儘管市場預期未來幾年大宗商品價格仍將受到抑制,但已開發國家通貨膨脹發展各不相同,英國、美國和歐元區的通貨膨脹將上升更快,而諸如日本等其他國家則保持低迷,雖然美國等一些主要已開發國家考慮進一步推出財政刺激政策將有利更普遍的成長,但也可能加劇通貨膨脹壓力。若價格持續上漲可能使美國提前收緊貨幣政策,這恐對新興、開發中國家造成特別嚴重的打擊,擴大經濟復甦程度的差距。
Kristalina Georgieva再次呼籲G20國家採取緊急行動,應加快對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她還示警全球正出現「雙軌復甦」惡化的現象,美國、中國、歐元區等國家正在迅速反彈時,許多國家經濟復甦狀況正在落後,若接下來6個月迅速採取行動便能拯救超過50萬人的生命,IMF正與世界銀行等機構合作,計劃推動500億美元資金以終結疫情,越快接種疫苗將能使全球經濟產出增加數兆美元。
IMF敦促各國繼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並密切關注通貨膨脹和金融穩定風險。美國銀行認為,未來2~4年內美國通貨膨脹率至少有2%到4%,而全球央行未來6個月內就將開始緊縮,只有一場大崩盤才能防止他們這麼做,推升通貨膨脹的主因是資產、商品和住宅的漲價。事實上,5 月美股財報季中,美國企業提及通貨膨脹次數是2020年3倍之多,美銀策略師當時就示警,「暫時性」的惡性通貨膨脹已在不遠處。德意志銀行日前也警告,聯準會對於高通貨膨脹現況無視,使全球經濟坐在「定時炸彈」上。儘管對於Fed所謂的「暫時性」,市場一直是持高度懷疑態度,但這還是被Fed作為決定貨幣政策的基礎,從目前的點陣信號看,Fed要到2023年才升息,而那時候,通貨膨脹率很可能已經來到了兩位數。
美銀首席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認為,雖然美國過去100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3%,2010年代為2%,2020年為1%,但 2021年迄今,通貨膨脹的年化成長率為8%,在財政刺激、經濟成長、商品及住宅通貨膨脹實質上已經永久化的情況下,還是有這麼多人相信通貨膨脹只暫時性的,這實在是令人摸不著頭腦,雖然美股幾乎每天都在創下歷史新高,但是這超級派對現在正在走向散場,而導致其落幕的因素包括高價股票的通貨膨脹,轉向鷹派的央行,疲軟的經濟成長等。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6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Fed官員在會議中談到了縮減購債,部分官員暗示經濟復甦速度比預期來得更快,並且當中伴隨著通貨膨脹升溫過快,不過官員多數心態認為不應操之過急,並且任何政策轉變必須在市場做好充分準備下進行。多數官員同意,經濟尚未達到重大政策轉變所需的「實質進一步進展」標準,部份官員認為,縮減購債的標準比原先預期的還要更快達到,其他官員則表示應該在評估進展及宣布改變購債計劃上保持耐心。
Capital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Paul Ashworth表示,6月份會議紀要顯示「Fed不如我們所想像一般那麼鷹派」,特別是Fed對於短期內縮減購債的支持力道有限。在6月份的會議中,Fed維持利率接近於零及購債速度不變,不過暗示可能開始討論調整政策,官員也預測可能提早升息。自上次利率決策以來,多位Fed官員表示,他們認為是時候啟動如何縮減購債的進程。
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總裁Mary Daly表示,聯準會(Fed)或許會在年底前開始縮減購債,稍微收回對美國經濟的額外支持,但主張 Fed 不急於升息,美國經濟表現良好,考慮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縮減購債是合宜的,「當然時間表可能隨著時間推進而有變化,但我認為經濟的確開始靠自己運轉得愈來愈好,代表我們可以收回一點貨幣寬鬆,但當然不是全部收回。」
Fed內部正在辯論何時與如何展開縮減購債。目前Fed透過每月收購800億美元公債和400億美元抵押擔保證券(MBS)支撐經濟,直到就業和通貨膨脹朝Fed目標有「顯著的實質進展」,Daly是今年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成員,有貨幣政策投票權,亞太蘭大聯邦準備銀行總裁Raphael Bostic預測Fed最快將在2022年底前升息,到了2023年Fed將會有兩次(升息)行動。Bostic還提到,經濟正朝著「實質性進一步進展」的方向前進,預估2021年稍晚 (多月後) 放緩購債步伐。
Bostic:「若接下來數據與近期水平相當,我會感覺我們已經達到那個標準。鑒於可能性極大,我認為未來數月籌劃啟動減碼購債是完全適合的。」
達拉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Robert Kaplan表示,今年和明年的通貨膨脹率將會超過2%,失業率降至4%以下,因此預測Fed 最快明年會升息,Kaplan不是今、明年FOMC票委,但到2023年將有投票權。他提到,經濟可能會比人們預期地更快達到Fed減碼購債的門檻,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呼籲Fed要盡早開始縮減量化寬鬆計畫。
截至目前,聯準會已有三位官員表態明年升息,包括Raphael Bostic、Robert Kaplan,還有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James Bullard,Bullard為明年FOMC票委,他表示,在經濟成長快於預期,尤其是通貨膨脹速度,物價壓力正處於上世紀80年代初來的最顛峰,預測Fed將在2022年末首次升息,因為Fed在遏制通貨膨脹壓力,傾向更為強硬是很自然的。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73705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67899?exp=a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708/5ZXLVYBYJFAMDNOXAI5DFFQRCA/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70307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64743?exp=a
美國升息時間表2023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聯準會提前升息可能是假訊號?
聯準會釋放出升息訊號 股市不跌反漲
聯準會在6月17日舉行利率決策會議後,聯準會利率點陣圖(附註2)釋放出升息的訊號,如圖1所示,但這幾天資本市場表現詭譎多變,美股S&P 500指數先跌後漲,指數在6月24日創新高,不僅如此,Nasdaq走勢反覆震盪後,指數也創下歷史新高。此外,雙率表現也呈現不一,美元指數呈現大幅反彈,短期公債市場反應較大,2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反彈,但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怪異不漲反跌。以學術的理論上來分析,目前聯準會資產負債表將近8.06兆美元,一旦聯準會釋放出升息的訊號,市場預期資金恐將會回收,則股市容易呈現震盪下挫、公債殖利率容易呈現反彈、美元指數容易呈現回升,但事實與理論呈現相反。
目前市場主要爭論的地方在於通膨的看法,有人預警1970年代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但另一方面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6月22日國會作証時重申,通膨會向聯準會長期目標水準2.0%回落。我們也認為物價將會暫時性攀高,主要因素除了基期影響之外,新冠疫情造成供應鏈混亂,部份商品價格也呈現暫時性攀高。對於聯準會利率點陣圖所釋放出升息訊號,以目前美國就業市場來分析,仍不足以討論升息議題。當前經濟情勢類似2012年,當時也物價呈現攀高,如圖2所示,同樣聯準會利率點陣圖,也釋放出2014年升息的訊號,但最後聯準會官員在2012年底時又預期2014年零利率政策不變。
2008年金融風暴時期、聯準會相對應政策
回想聯準會在6月17日舉行利率決策會議後,主席包威爾在會後記者會中表示,「沒有真正討論過在任何時點升息是否合適,因為目前討論升息時機是非常不成熟的」,且對於何時縮減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也沒有談到,所以,真正影響到聯準會決策的關鍵點在於,長期預期通膨是否穩固及就業市場是否回升到足以讓聯準會討論升息。我們經常會在聯準會公開的聲明稿中看到,「聯準會委員會尋求最大就業與長期物價穩定在2.0%附近」。以2020年美國經濟結構來看,實質國民生產毛額 (實質GDP)為18.42兆美元,民間消費占GDP比例約69.0%,私人投資占GDP比例約17.7%,出口(含服務)占GDP比例約12.0%等等,所以美國是以內需市場導向的國家,民間消費對GDP影響較大,就業市場越活絡緊俏,人們薪資上漲機率越高,物價上漲的機率越大,聯準會越有理由調升利率,如圖3所示。以下我們將回顧2008年金融風暴時期,聯準會政策與就業市場變化,並且推論未來聯準會政策可能的趨勢。
在2008年金融風暴時期,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不僅把利率降至零的水準,為了讓經濟不陷入通貨緊縮,持續挹注資金到銀行體系,還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從2009年開始實施QE1、QE2與QE3至2013年,期間還實施扭轉性操作(Operation Twist,簡稱OT)。有關聯準會實施貨幣政策時間表與相對應就業市場情況如表1所示。
2021美國經濟呈現復甦 但2023年升息機率不高
如今2021年6月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中,主席包威爾在會後記者會中表示,「沒有真正討論過在任何時點升息是否合適,因為目前討論升息時機是非常不成熟的」,且對於何時縮減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也沒有談到,聲明中維持貨幣政策的寬鬆立場,維持每月購買1200億美元不變,直到就業與通膨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substantial further progress)。所以回頭檢視目前就業表現,非農業就業人口距離金融風暴前的缺口約750萬人、且失業27週以上占總失業人口40.9%,若每個月非農業就業人口能夠平均增加50萬人,則13個月後約在2022Q2,非農業就業人口距離金融風暴前的缺口約98萬人,則類似2014年初聯準會開始縮減QE規模。
依上依分析,預期2022年第二季開始縮減QE規模,2023年第二季結束QE政策,之後為了不使聯準會資產負債表快速萎縮,且持續觀察經濟表現,會把到期本金再投資到相關資產,所以即使2023年第二季聯準會退出QE政策也不會馬上升息,升息的時間或許比我們想像的還有“一段期間的距離”,至少2023年升息的機率不高。
附註:
1. 有關最新聯準會決策會議可參考「美國聯準會最新決策,調高物價預期、2023年升息」一文。
2. 所謂聯準會利率點陣圖即為,聯準會官員們對於未來利率走向投票結果。
3. 有關聯準會縮減QE規模可參考「美國聯準會想縮減量化寬鬆規模,可能對市場造成什麼影響?」一文。
4. 雖然這次聯準會釋放提前升息資訊,並沒有造成資產價格的變化,可參考「通膨攀升,聯準會為什麼不會「緊」張」與「經濟循環與股市之關連」一文。
之前所介紹的電動車相關題材以及生技ETF連續幾天呈現上漲,本次介紹是一檔主動式管理ETF,該基金將“顛覆性創新”定義為引入技術支持的新產品或服務。
更多的內容與ETF,培養你的全球經濟觀點與ETF養錢術$299,請點入以下網址閱讀:
https://pse.is/3hhkb3
一天不到10元,每周讓你了解全球重要經濟議題,運用ETF,增加你的財富。
美國升息時間表2023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林啟超預估,美國最快明年才會開始縮表,但因為市場已習慣此訊息,資本市場反應應不會像2013年的大;二是通膨應是短期現象,美國最快仍是要到2023年下半年才可能升息,且只要股市跌,升息時間表就會再延後;三是低利率環境,加上經濟復甦及企業獲利持續成長,股市、債市仍會持續往上。
但資金不斷追捧,是否會出現資產泡沫破滅?林啟超亦直言,有一個先期指標50年來從未出錯,只要出現,資本市場即可能大回檔,即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減去2年期公債或3個月國庫券利率,若出現趨近於零、甚至反轉,即短期資金成本大升時,資本市場回檔壓力就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