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美國出生台灣入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美國出生台灣入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美國出生台灣入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美國出生台灣入籍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法國生活日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斯卡羅Seqalu: Formosa 1867》-法國李仙得 最近公視以1867年美國與台灣原住民簽訂「南岬之盟」和平條約為背景的電視劇《斯卡羅》轟動一時,還創下歷史收視紀錄,法國這邊Netflix 還沒辦法觀賞,不過光看廣告片就覺得有國際史詩級的精緻水準,版主ㄧ時好奇,便Google 研究起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Thomas阿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德国面包师的一天真的太辛苦啦!! 没有想到德国面包师业余时间还会做这么刺激的事情! 我的灵感来自:https://youtu.be/YdiWTYkY1uY 大家记得订阅哦 Please subscribe! https://goo.gl/yp7i1g 为了更多更优质的视频欢迎大家加入阿福大家...

美國出生台灣入籍 在 劉蕾蕾 Liu Le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07:32:31

Yeah~~ 終於可以為自己的照片加一頂帽子了🎓 這論文從沒有小孩寫到兩個小孩呱呱落地 到現在都會走路了呢😂 可說生論文真的比生小孩還難啊? 我終於畢業啦~~~ 論文終於可以上學校的watermark啦~ 從2016年開始碩士的新生生活, 到2017年去加拿大交換學生🇨🇦 2018的七月去希臘🇬🇷...

美國出生台灣入籍 在 Camillus’ 歷史劇場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0:36:35

#雙魚男的浪漫 『天真、單純是最終的藝術成就!』 . 3月1日知名壽星:蕭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1810-1849),絕無僅有的「鋼琴詩人」。 生性浪漫又執著的雙魚男,蕭邦,集才華跟實力、顏值與氣質於一身,是史上連非音樂人都略知一二的古典鋼琴名家,他誕生於昔日華...

美國出生台灣入籍 在 志祺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9-07 16:54:19

林書豪父母都有中華民國國籍,依照《國籍法》,林書豪出生時就是中華民國國民,而且可以領取中華民國護照。但是林書豪在美國出生,所以沒有中華民國戶籍,也就沒有台灣居留權。 - 內政部役政署表示林書豪目前有國籍但沒有戶籍,要在台灣設立戶籍一年以上,才有服兵役的問題。加上申請中華民國戶籍並非強制性,因此林書豪...

  • 美國出生台灣入籍 在 法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0 08:10:00
    有 1,220 人按讚

    《斯卡羅Seqalu: Formosa 1867》-法國李仙得

    最近公視以1867年美國與台灣原住民簽訂「南岬之盟」和平條約為背景的電視劇《斯卡羅》轟動一時,還創下歷史收視紀錄,法國這邊Netflix 還沒辦法觀賞,不過光看廣告片就覺得有國際史詩級的精緻水準,版主ㄧ時好奇,便Google 研究起劇中法裔模特兒法比歐所飾的主角~李仙得 (Charles W. Le Gendre 1830-1899) 之生平。

    「李仙得」這名字翻譯自法國姓氏「Le Gendre」,就像現任總統馬克宏所屬的執政黨LREM,其前黨主席就叫Gilles Le Gendre ,如果按這老翻法就是「吉爾李仙得」lol,這姓在法國不多見,還真有可能是其後人😆。

    《斯卡羅》劇裡的李仙得確是法國人,出生於里昂市南郊,履歷就算現在看起來都非常國際化,先是24歲時比利時娶嫩妻,後跟岳父搬到紐約入籍美國,31歲參加南北戰爭,1866年36歲時棄武從文跑來中國當美國駐廈門領事,到台灣與排灣族領袖卓杞篤簽署和平協議,這段過程即為《斯卡羅》的主要劇情 (註),1872年李仙得轉往東瀛任日本政府的外交顧問,退休後長住日本,1890年至韓國長居任高宗顧問,1899年在韓國去世 ,估計他至少會講法、美、中、台、原住民語、日、韓等七、八種語言😅。

    有別於好動、參戰、冒險跑了好幾個國家還會講台灣原住民語的李仙得,他的老爸叫Jean-François Legendre-Héral (1796-1851 ,因母親再嫁住在里昂的Héral 先生 ,所以原姓Le Gendre後又冠上繼父的Héral姓,成為雙姓),這父執輩法國李仙得跟到處跑,在美洲、亞洲生活的兒子完全不同,生性藝術文青的很,是法國非常有名氣的古典雕塑家,他的作品遍佈法國全國各地,老家里昂的教堂、醫院 、市政廳 、法院 、招商局 、公墓 、里昂美術館 ...幾乎所有市政建設都可看到他的作品 ,甚至連巴黎羅浮宮 、凡爾賽宮裡都收藏有他的雕塑 。

    在巴黎街頭想看李仙得老爸的作品也不難,如馬黑區裡Saint Claude路和Turenne街交叉,畢卡索美術館附近的Église Saint-Denys-du-Saint-Sacrement教堂外唯二的兩座大聖人雕像,就可看到他的雕塑-手持天國之鑰的聖彼得(Saint Pierre)聖像。

    巴黎第三區。

    (註)法文版Wiki 並沒有看到李仙得後來協助日軍攻打台灣琅𤩝地區以牡丹社為主的原住民部落的詳細描述,但中文繁體版是有的,如果史實真是如此的話,那以當時日軍欺負原住民侵略台灣的景況,如拍續集,觀賞角度不同,李仙得可能得英雄翻轉成狗熊了!帥哥法比歐不知是否能勝任轉變演壞人?😅

    #斯卡羅 #李仙得 #南岬之盟

  • 美國出生台灣入籍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2:00:50
    有 629 人按讚

    【20、30、50,跨世代流亡藏人對於「家」的期望與碰撞】

    「如果現在印度或是哪個國家有可以讓我入籍的機會,我會毫不猶豫地接受。」31歲的扎西凱伊是流亡藏人第三代,出生於印度北部的拉達克,有許多印度朋友,也愛看寶萊塢,生活習慣與印度人差相近,但國際上的身分始終是「無國籍者」,離開印度前往美國讀書時,她拿的不是護照而是無國籍者旅行證,「回國」還得辦簽證。

    「我沒有想要在台灣或是印度買房的想法,」西藏流亡政府駐台辦事處的索朗多吉今年54歲了,從中國偷渡到印度後,派駐台灣超過15年,即便已在台娶妻生子,但他始終相信有一天可以回去西藏。

    藏人承受一甲子的創傷與壓迫,「流亡藏人」的身分,讓他們在旅行與人生都遇到一些尷尬時刻,有的人選擇移民、有人選擇留下,有人一生為回到西藏的大目標努力、有人則從性別與教育議題推動改變……

    《報導者》訪問3位不同世代的藏人,聽見他們對自我身分、藏人社群、民族未來想像的異同,新生代告訴我們,選擇背後都有原因,但那不代表背叛或放棄西藏認同,只是「上一代有他們需要去爭取的事物,我們這一代也有要爭取的權利。」https://bit.ly/36SsDb9

    ★以獨立報導傳遞尊重多元價值,#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西藏 #圖博 #tibet #流亡藏人 #印度 #報導者

  • 美國出生台灣入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6 08:55:00
    有 45 人按讚

    【避不開的一本書,一些事】
    Cathy Park Hong《Minor Feelings》

    也不是說有意避開,就是知道了很久,沒拿起這書來讀。本書在2020年初出版,作者是一位美國韓裔著名詩人,這是她的第一本非詩集/非小說作品,書的副題是"A reckoning on race and the Asian condition":「種族和亞裔處境的反思」,隨著全球疫情後出現的反華情緒,和特別在美國發生襲擊亞裔人士個案數目大幅上升,令亞裔美國人身分認同成為熱門話題,而這書在今年初推出了 paperback,過去只讀沉悶的政經書籍的我,本來近期集中睇小說,但 Hong 的這書,再也避不開。

    本書名列去年多個年終書評十大名單中,只不過是短短二百多頁、七篇文章,有什麼特別?作者以自己第二代韓裔美國人的身分和個人經歷,包括自己和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的故事,探討了種族、結構性種族歧視,和在白人社會主導下成長的影響等題目,也因為她是詩人和藝術家,特別討論了小時學習英文為第二語言,從而讓她對這語言有更敏感了體會和應用,和一些在藝術社群中亞裔面對的問題。

    Hong 成長家庭環境中上,住在白人居住地區,甚至家有私家泳池,但不忘提醒讀者小時候住在洛杉磯Koreatown的「基層」地區,不過在1992年當地發生的黑人與韓裔種族衝突前,父親生意有成,已經搬走。與我之前介紹美國越南裔詩人/作家 Ocean Vuong 不同的,是後者以難民身分移居美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一直貧苦地工讀,Hong 讀的是私立大學,但二人對英文為第二語言的體會,在他們作品中,可見相似的地方。

    尋找一起走過的經歷

    兩人相似的經歷,還有是一個刻苦、堅強但對子女十分嚴厲的母親,就像我們在流行文化中阿信再加「虎媽」的印象。Hong 提及,小時到白人孩子朋友家中玩,覺得很和平和安寧,父母慈祥,小狗可愛,但回到自己家中,父母總是吵吵鬧鬧,沒有寵物,但老人家總有些古古怪怪的習慣(像祖母親用咖啡罐裝自己的尿去後花園種蔥),我想如果拍成電視處境喜劇,應該嚇壞白人,但反過來,只會令他們對小數族裔 stereotyping 的印象定型,更根深柢固。

    Hong 的文章中,帶出很多重要的問題,例如,她作為藝術家,作品是否被困在白人社會對亞裔的印象的框框內,要遷就他們怎看我們,才能有機會出版?甚至她透過於1982年在紐約姦殺被害的美國韓裔女詩人 Theresa Hak Kyung Cha 的事跡,質問為何媒體甚至她的藝術界同僚和朋友,分別都淡化報導或低調處理,難道亞裔面對的暴力,白人社會都不想提,不想知道太多,亞裔在他們眼中,最好是隱形?這狀況,也與黑人面對的問題和歧視,有所異同。

    Hong 所提出的問題,未必有答案,卻能另我們反思自己的經驗。無論在那裡生活,或曾經在那裡生活,在「自己的國家」抑或「別人的國家」,是多數是少數,不要說沒有歧視,要是這樣說,肯定只是視而不見而已,包括在中國和香港。我也想,我曾經在美國留學和打工十多年,回到香港,種族上少數分子變回多數,但身分認同又在種族層面上增加變數,回歸後香港身分在國家全面管治下又不一樣了。但至少回想自己十多年在美國的經驗,究竟當時是怎樣的?

    誰是「亞裔美國人」?

    近年使用的「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一詞,原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反越戰和民權運動示威浪潮最火紅的加州柏克萊(Berkeley)所創作出來的,今天最「建制」的形容詞,當年卻已是最「前衛」的。即使在八十年代我在美國讀大學時,對亞洲人的形容詞,很多人仍然以 "Oriental"(東方人)這個顯然極為殖民主義的詞語稱之。至近年,如果要向一些美國機構有需要填表,在種族一欄往往會以「亞裔美國人及太平洋島民」(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統稱,我都會不禁想,亞裔都夠包羅萬有了,怎麼把太平洋島民都打成一片?

    反觀英國,近年在這些回應表格分類,都變得比較仔細了,會分為「中國人」、「華裔英國人」或甚至「香港人」,當然也有些「混血」、「其他」或「不想或選擇不回應」給選擇,始終,說是種族但其實也是身分認同的選擇問題。然而,是否美國人就是比較懶惰,還是白人主導思想下分不開,不想分?他們分不開華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等等,這都罷了,就是兩個東亞裔人的不同面孔,都總是分不開,我們分辨白人面孔卻沒這問題,是否我們看荷里活電影太多,他們看亞洲片太少?

    自去年起,亞裔在美國因種族歧視遭受襲擊個案大增,亞裔美國人團體因而加強聯繫,作出回應,我曾經聽過當中他們舉辦的數個網上論壇,華日韓越還有印度、菲律賓等主要社群的參與都有,他們都會指出,一般美國人社會和白人主導的理解,甚至在不同亞裔之間,其實都未必完全了解「亞裔美國人」所包含的複雜性,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語言,分隔了他們的互相了解,還有不同國家之間的政治和歷史的紛爭、新仇舊恨,在美出生的日韓中/港/台人後代,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是新移民或者留學生,不幸地可能根本互相敵視,另一方面,新移民與否、教育程度、社會階層不同,對種族歧視的體會也不一樣。

    我比較深刻印象的,是有一位講者曾經提出過,在媒體甚至官方的描述,不宜再簡化地以"China"或"Chinese"形容中國政府或官方的事宜或行為,中國餐說是"Chinese food"沒問題,但如果是政府的行為,就應該在內容和標題說明是"Chinese government",的確,任何政府也不能代表所有人,批評一個政府不應把不滿投射都該國的人民,這個建議,可圈可點!

    黑暗的歷史

    另外,他們在討論中提出的典型應對,必定包括在美國教育中加強亞裔在美過去面對的歧視歷史,由美國內戰結束後,失去了黑人勞動力後,美國於1860年代輸入數而萬計的中國勞工以參與興建鐵路,可說是美國鐵路尤其是開發大西部的,當初都是以中國人的血汗,甚至用上平均每公里幾條中國人命搭建出來的,但美國政府「打完齋唔要和尚」,之後卻因恐怕大量亞洲移民,通過了「排斥華人法例」(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中國人甚至其他亞洲人,甚至包括前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人,都難以移民美國,直到1960年代才真正開始改變。

    今天亞裔美國人提出應該放進中小學歷史教材的,當然還有二次大戰時的日裔美國人的遭遇,他們無辜地被視為間諜,財產土地被充公,失去自由,年輕男丁卻被徵上戰場,保衛美國這「家園」,其他家人就關押在集中營多年,直到戰後才放出來,這段黑暗歷史。至於韓國和越南人,無論是否同意美國當年應否介入他們國家的內戰,阻止共產主義擴張,大概都會同意,美國接收不少來自兩國的難民或移民,多少都為贖罪。

    然而,在今天美國的本土政治環境,種族主義反而更為抬頭,在部分州政府出現共和黨人大力打壓黑人投票權利和鼓吹白人至上主義,要提出亞裔美國人歷史觀,把這些美國帝國主義的黑暗歷史,放進教科書,談何容易!反過來說,政權用作政治宣傳教育的話不算,就是過去在華人社會和教材又有多少談論「賣豬仔」和美國反華移民法案?就是我這一代香港人,對這些事的印象,只有「華英雄」和黃飛鴻電影(但這些故事內容卻反而只較多描述中國人自己人打自己人多於受白人的歧視),難道這歷史連中國人自己都不想再提?

    種族暴力未停止過

    這兩年在美國發生多宗亞裔面臨種族暴力事件,特別在三藩市灣區和紐約市等地,以及在今年三月發生的亞特蘭大按摩院槍擊案中的受害者,回想我接觸這些仇恨罪案(hate crime)的報導,始於1982年的陳果仁案。案發於我入讀美國大學前的幾個月,案件和之後數年關於的審判的報導,在我讀大學時訂閱的星島日報(記住當年未有蘋果甚至world-wide web!),應該一直看到這案件的發展。

    陳果仁在中國廣東於1955年出生,六歲被被同來自廣東的養父母從孤兒院收養,帶到美國長大,於1982年二十八歲之齡,在美國底特律一家脫衣舞會所與朋友慶祝八日後將舉行的婚禮時,與在場人士起爭執,後來被兩名白種人追打,以棒球棍擊至腦死亡,四日後正式離世。這是否種族仇恨罪案?有證人表示,聽到兇徒曾經說:「都係因為你班XXXX令我哋無工做」(It's because of you little motherfuckers that we're out of work.),兩名被告當然否認說過。

    歷史背景,當年美國因日本經濟起飛,尤其美國汽車業面對日本進口車競爭,節節敗退,三大汽車廠大量裁員,而底特律正是美國汽車業傳統重鎮,失業情況嚴重,雖然陳果仁是華人,相信很可能是被錯誤當作為日本人而被害。然而,州政府的審判,竟然輕判兩名兇徒罰款三千美元,守行為三年了事,華人團體說,等同公告天下,三千大元可以買起一條中國人命。

    之後,有華人律師和記者介入,根據侵犯死者公民權利把案件推上聯邦法庭,原本把兇徒當中一人成功入罪判監廿五年,另一人就脫罪,但在兩年後上訴判決,兩人獲無罪釋放。最終,家人僅能以民事訴訟控告兇徒,獲判約一百五十萬美元,還要分期每月幾百元地給被告慢慢還,慢慢玩!因此,今年的亞特蘭大槍擊案,社會爭論是否應該以種族仇恨罪行控告兇徒,但歷史告訴我們,在美國,要如此入罪,十分困難,結果,恐怕又是不了了之。

    當然,與當年中國人被當作日本人不同,這兩年如果說有人因疫情而仇視華人,但不少在美國街頭被襲擊的,卻是其他族裔的亞裔人士,可謂諷刺,並且,這也不是因為認錯,不少襲擊者顯然沒打算再理會他們是華人或是其他亞洲人,就是發洩要叫他們「滾回家」,即使他們不少根本是土生土長美國人。可幸的是當年陳果仁案只有美國華人稍為關心,今天可能因為所有其他亞裔都一同受害,亦相信因為社會始終有少許進步,不同族裔的亞裔人士總算更大程度地合作起來。

    選擇忘記的歧視?

    回望我在美國生活的那些年,究竟有沒有受到種族歧視?要說出具體例子的話,我說不出來,但說沒有遇上,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有。小的事情地方,面對過的白眼,服務上當我隱形,言語上的欺凌,必定有,但很奇怪,雖然說已經過了廿多年,是真的完全記不起來,還是我潛意識要忘記這些事、那些人?相反,像 Hong 書中形容,美國人對亞裔有些既定形象、行為模式,作為「乖乖」的「模範少數族裔」,我們只要「fit」進這些模式,自然大體上「相安無事」。當時,不自覺下,受害者也成為了種族歧視的幫凶。

    我的大學處於中西部非常保守的印第安納州(Indiana),白人絕對佔最多,黑人也少,不過,可能因為屬於理工科目較强的學校,來自分布大量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算多,我大學第一年時,宿舍同房被分派了一個美國人,他來自本州的中型城市,從未踏足外國,甚至連美國本土可能只去過少數鄰近的州分,我這個香港仔同房,對他可能已算是個衝擊。我們相處不錯,但我相信他也覺得,他潛意識下覺得自己是主,我是客,他是大,我是細,而我都是用最典型的亞裔方式,用學科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得回多些尊重,尤其因為我們主修科目一樣。不過,不自覺下,這也許又已墮進「模範少數族裔」的stereotype 了。反而我有印象的,是他初時常笑我寫中文信給家人朋友(我1993年在入學第二學期才拿到電腦戶口,學識用互聯網和電郵,減少了手寫信),寫的中文字是"chicken scratch",如果以今天標準來說,算是有點歧視成分了,不過,當年,算了。

    與 Hong 描述她的大學生活比較(我比她約早十年入大學),我們都是在中西部的保守州分(她在艾奧瓦州 Iowa),不過她讀藝術,我讀的是工程,也許在亞裔的模範形象中,數學、理科能力較佳,讀這些科目的話白人接受,問題較少,只要是繼續在這些方面發展,可謂各取所需,當年就算是畢業後要在當地找工作,拿工作簽證留在美國,入籍,都不困難。後來我碩士畢業後進入大型電腦公司,先後在東西岸,前後兩家公司工作,回想起來,都是走不出這亞裔模範形象。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聘請我的是一位台灣人,從一開始,我真的有想過,他是不是因為我是華人而挑選了我?結果我都沒有問過他,當時組中除了我倆沒有其他華人,而我們也從沒有在工作內外講國語。當年我讀的是電腦工程,但第一份工作卻是在電腦公司生產硬碟的製造工程部門寫相關控制機械的程式,老實說,並不十分「夾」,大學學的都不一樣,要重新學過,而硬件製造可說是比較「悶」,結果兩年後在公司轉職到西岸矽谷的前線部門,才擔上較接近軟件顧問和諮詢的工作。矽谷在科技人才上即使當年已經是個大溶爐,我的同事幾乎來自世界各地,說什麼種族歧視?雖然最終大老闆,基本上全是白種人。

    後來我在1994年返回香港工作後,無論是朋友討論或是媒體訪問,問及我為何回流,我的答案都會說,在香港可以更快踏上更高的職位,事業發展更好。當然,也許在一刻是那樣,不過,我也會補充說,如果留在矽谷多一會,等及互聯網 dotcom 泡沫吹起,留在美國也許發展更好也說不定。不過,當時在美國大公司所見的,的確是即使科技行業也有這個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上面的職位望得到,但不會能上到去。我沒有詳細數據,但即使至今,大家印象中仍會覺得,除非自己創業,在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最高層,華人等亞裔的不多,除了印度人。

    Minor Feelings

    Hong 書中說的 minor feelings,是指當「美國式樂觀主義被置於你的身上,與自己種族實況面對呈現矛盾,導致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人家告訴你,一切在改善中,自己卻覺得,都是一樣;人家說,亞裔多成功,自己卻感覺失敗。」相反,當我們覺得,「受夠了」,要對自己誠實一些,即使要令其他人覺得「難相處」,卻會被視為「敵意、忘恩負義、妒忌、令人沮喪、好戰」,就像白人社會覺得我們走出模範樣式,出了軌。

    想起來,當年離開美國,的確有點兒這些感受。不過,奇怪的是,今天在香港,如果嘗試把種族部分,自己選擇用一樣你感受到的東西代替,這「認知失調」和「被當作出了軌」的感覺,同樣出現。這,又是什麼?

    所以,我說這書避不開,是因為有些事,有些感覺,是避不開的。《Minor Feelings》最成功之處,最另我覺得是所讀最佳的書之一的原因,是因為它出奇地令讀者反思。不只是共鳴,更加是反思。

    #CathyParkHong #MinorFeelings
    #和你讀
    #光讀書 #書評 #讀書

  • 美國出生台灣入籍 在 Thomas阿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1-15 20:53:37

    德国面包师的一天真的太辛苦啦!!
    没有想到德国面包师业余时间还会做这么刺激的事情!

    我的灵感来自:https://youtu.be/YdiWTYkY1uY

    大家记得订阅哦 Please subscribe! https://goo.gl/yp7i1g
    为了更多更优质的视频欢迎大家加入阿福大家庭: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89uDf0ryZniKpuSK9ESTw/join
    ▬▬▬▬▬▬▬▬▬▬▬▬▬▬▬▬▬▬▬▬▬▬▬▬▬▬▬

    你们喜欢看看文化不同吗?你们喜欢旅游?喜欢世界各地的美食?你们想了解老外在中国的生活吗?你们对外国文化感兴趣吗?那你们没走错地方了!欢迎订阅我的频道!

    我叫阿福Thomas,我是一枚生活在中国上海的德国人。我会在中国,欧洲,德国各地拍各种各样的视频。如果你们喜欢看世界各地美景,美食和人文,那你们肯定会喜欢看我的视频。
    我在德国出生,从小我父母就喜欢带我去旅游,我欧洲,美国,澳洲,非洲和亚洲都去过了。认识了我中国老婆以后我就搬到上海了。
    现在德国和中国两边跑!

    希望你们可以通过我的视频学到新的东西,可以快乐,可以开心!

    我的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futhomas/
    工作邮箱:info@afuchina.net
    ▬▬▬▬▬▬▬▬▬▬▬▬▬▬▬▬▬▬▬▬▬▬▬▬▬▬▬

    ? 我最爱的一个视频!https://youtu.be/e3ID4qONNiM
    ? 我最新的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rJcfIwQln8&list=UU689uDf0ryZniKpuSK9ESTw
    ▬▬▬▬▬▬▬▬▬▬▬▬▬▬▬▬▬▬▬▬▬▬▬▬▬▬▬

    我的德文书(#德国):https://www.amazon.de/dp/3453605004/
    我的德文书的电子版(美国):https://amzn.to/36JTHb0
    我的照相机:https://amzn.to/2tPG4sq
    我们家里用的俄罗斯饺子神器:https://amzn.to/2Nnhiql
    我的音乐都是从这里来的:https://www.epidemicsound.com/referral/g94o4d/

  • 美國出生台灣入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9-17 20:00:08

    本集主題:「我的雜種人生:林保華回憶錄」介紹
           
    訪問作者: 林保華、 楊月清
       
    內容簡介:
    生涯遍及五國的資深評論員,
    走過八十一個春夏秋冬的回憶錄。
      
      書寫「心史」與「跡史」
      何謂「賣國」與「愛國」
      如何「順民」變「刁民」
      
      印尼成長、中國學習、香港就業、美國短居、台灣入籍
      歷經東亞政治局勢動盪時刻,原鄉與異鄉間的輾轉奔波
      身分認同與人生價值的抉擇,書寫七十餘載的壯闊漂盪
      
      本書雖以「心史」為主,也不乏「跡史」,即可作自傳來看,也可作歷史來讀。由於作者生涯遍及印尼、香港、中國、美國到最後定根台灣,而且敢言人之不敢言,內容豐富多彩自不待言。
      
      作者披露了他的「雜種」身份,還是皇親國戚的「賣國」世家;「賣國」表達他具體化中國歷史的若干背景,「雜種」更是對傳統中國史觀的顛覆。
      
      這是一本作者由共產黨的「順民」轉變為「刁民」的歷史見證;從史的誤會走向歷史的必然。不但有上當受騙的經歷,也有覺醒反思的過程,更有追尋光明的勇氣與行動。
      
      在面對全球民主與獨裁、自由與專制大對決的關鍵時刻,作者對其一生平實的敘述與敏銳的觀察,有其可貴的價值。
       
    作者簡介:林保華
      1938年出生於中國重慶,兩個月大隨父母移居印尼梭羅,在那裡接受華語小學教育,開始接觸左傾思想;1949年移居首都雅加達在中共控制的華語中學就讀,1955年回中國。1960年畢業於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被分配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任教。1964年被調到化工局半工半讀技術學校,文革期間下放車間勞動,1976年離開中國到香港定居。在香港長期從事時政評論,先後擔任中報、信報編輯,1986年在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擔任張五常教授研究中國經濟改革助理研究員。1997年移民美國,在美國繼續評論時政,並任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2006年移居台灣,繼續時評工作,並且與台籍妻子楊月清共同創辦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與台灣維吾爾之友會擔任創會理事長,並任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與台灣智庫諮詢委員、亞洲公共文化協會理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