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雙駿《砂之器》編曲拆解 】
_
每個歌手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而歌曲就是通往該處的大門鑰匙。
_
細數 #柳應廷 幾首單飛派台歌:《水刑物語》、《迴光物語》、《風靈物語》,還有《狂人日記》,整體製作水準不俗,然而就是無法與之「接通」,直至最近《砂之器》派台,那串「鎖匙」總算出現了,除了 ...
【 王雙駿《砂之器》編曲拆解 】
_
每個歌手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而歌曲就是通往該處的大門鑰匙。
_
細數 #柳應廷 幾首單飛派台歌:《水刑物語》、《迴光物語》、《風靈物語》,還有《狂人日記》,整體製作水準不俗,然而就是無法與之「接通」,直至最近《砂之器》派台,那串「鎖匙」總算出現了,除了 #小克 撰寫的歌詞、 @shengwong_ 執導的MV能夠打動人心外,負責作曲與編曲的「Carl叔叔」 #王雙駿 絕對將整首歌曲提升至極高水平,尤其是中段Music Break響起的鋼琴聲,是全曲最讓我有感覺的一節。透過「音樂研究所」的訪問,以及附設在短片解說,相信讀者能夠了解更多新歌的創作細節。
_
採訪、撰文:音樂研究所
編輯: #游大東
_
「做阿Jer呢堆歌係好飽,每一次都好滿足!例如上次做《狂人日記》玩到咁癲,我就諗:『今次應該點做好?』但原來當一班傻佬抱住同一信念,啲嘢自自然然就會生到,呢樣我覺得係最難能可貴。」
_
多年來炮製過無數樂壇經典好歌,王雙駿(Carl)仍然抱著一個信念 ——要夠好玩。從《水刑物語》到《砂之器》,利用編曲說故事,細聽下每首歌的聲音細節也是相互連繫,這是他給自己設定的一個遊戲規則。
_
柳應廷(Jer)的「重生」系列三部曲,不論在概念、歌詞、編曲及MV層面,也被樂迷稱之為上乘的藝術作品,而在王雙駿的眼中,創作過程好比充滿驚喜的實驗。談到《狂人日記》瘋狂的編曲,他形容最過癮的地方,就是有做電影配樂的感覺。拿着歌詞,幻想那部分是甚麼的畫面,配怎樣的音樂才好。
_
「狂人其中一個特點,你永遠唔知佢開邊瓣,有時唔出聲,有時會發癲,所以我同阿Jer、吳林峰(作曲)、小克(填詞)就諗,不如成首歌係咁變。所以你一時聽到鋼琴獨奏,一時又有澎湃嘅鼓、電子音樂、管弦樂⋯⋯同埋bridge位(連接段)我專登編到好似另一首歌。有一日我同小克、阿Jer傾傾吓講起黎曉陽,諗起佢原來識『喉唱』(蒙古特有演唱技巧)同吹Didgeridoo(澳洲土著的吹奏樂器),後來我哋就搵埋佢錄音,一路錄一路試,再將阿Jer把聲擺埋一齊,出到嚟嘅效果好特別,感覺就好似狂人發完癲,然後去咗自我覺悟嘅境界。」
_
完成《狂人日記》後,王雙駿表示自己心中已經有畫面,第二首將會是一首浪漫的作品,而歌詞卻是非常有深度。
_
《砂之器》中個人認為最難忘的一段音樂,是Music Break那盪氣迴腸的管弦樂,是王雙駿改編自電影 《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1965)主題曲《Lara’s Theme》的一段旋律。在這段動人音樂之前,是一段由人稱啤老師的歌唱老師馮夏賢所唱的搖籃曲,聲音聽起來很遠,回音很大,就像媽媽對著肚內寶寶哼歌,寶寶隔著羊水聽到的聲音。他對這首歌的感覺特別深刻,有幾次錄音幾乎感動得落淚。
_
「因為我自己都係爸爸,好清楚媽媽要生一個小朋友,到底要犧牲幾多。我腦裏一直有個幸福畫面,媽媽哼著搖籃曲,摸住肚幻想,到底BB係點嘅樣呢?有趣嘅係,BB會俾反應,真係會聽到。所以當第一次Chorus(副歌)完咗,我擺咗一段鋼琴彈嘅搖籃曲,到第二次(搖籃曲)出現,就係Bridge(連接段)之後,我搵咗一把女聲嚟唱。」
_
王雙駿說,關於女聲人選最初沒甚頭緒,湊巧地那段時間他和啤老師在談其他事情,靈機一觸,他便想起啤老師是個適合人選。雖然她並不是媽媽,但就教過很多學生,同樣亦是一位演員,於是乎膽粗粗邀請她幫手。頭幾次錄音,他依然未有感覺,直至啤老師見到一樣東西。「我錄音室擺咗隻啤啤熊公仔,佢見到就即刻問我:『我可唔可以借嚟?』然後佢就攬住當係一個BB,跟住一唱,我即刻毛管戙,就係要呢種感覺。」
_
撰寫《砂之器》,王雙駿給自己設計了一系列遊戲規則:
(一)要求《砂之器》第一粒音接住《狂人日記》最後粒音,聽起來就是(狂)風起了;
(二)《砂》跟《狂》的曲調同為 C sharp minor(升C小調) ,直至chorus才稍轉至C sharp major(升C大調);
(三)「風起了」後一句響起風鈴聲,呼應着《風靈物語》;
(四)承接《狂》,弦樂依然扮演重要角色。
_
「今次呢首歌由我自己寫番,係因為既然自己set咗咁多規則,如果交俾人哋寫又未必知你想點,同埋對人哋都好唔公平。」
_
訪問中王雙駿不時強調,揀選甚麼樂器、用聲都是有根有據,例如第一同第二個verse(主歌),聽起來已經有明顯分別,後者的Mood and Tone較為黑暗。「第二段Verse(主歌)嘅第一粒音,你會聽到一下重嘅Bass Drum(低音鼓),我特登將個Low End(低頻)較重少少,想營造嘅氣氛係,BB隔著媽媽肚聽到外面(傳嚟)嘅聲音,就係呢種聽落好遠又模模哋嘅感覺。 」
_
《砂之器》,代表著王雙駿第五次與Jer合作。經歷一年幾的磨合,見證著Jer起初錄 《水刑物語》時極無信心,到後來慢慢進入狀態,發掘到他更多的音樂潛能,Carl打趣說:「我同佢講:『你條命係屬於辛苦命㗎喇!作品只會一首比一首難唱。』難度不在於要幾高音,而係情緒投入度要好高先得。但佢份人好鍾意思考,好有諗法,俾份歌詞佢睇,好快已經有曬畫面。」
_
至於第六首作品,亦即是重生三部曲的最終章,王雙駿說其實Demo一早已經寫好,務請大家拭目以待!
_
(30072021)
羊腸弦 在 古典吉他家 蘇孟風/Guitarist Meng-Feng S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吉他風景線」1/5 星期天
經典名盤 Master in the Studio《 布林姆與皮爾斯的黃金美聲 Bream and Pears play Music for Voice and Guitar 》
中世紀歐洲吟遊詩人遊走在各國宮廷、諸侯之間,扮演了最早的「傳媒」角色,除了唱情歌,也關心社會議題。而在英國到了16世紀,也因為伊莉莎白女王本人的深厚素養與高度重視,出現了許多經典的 Lute Songs 魯特琴歌曲。英國知名男高音 Peter Pears 與吉他大師布林姆從1950年代開始合作,多張暢銷的專輯唱片為男高音與古典吉他的組合立下了難以超越的典範,不但帶領樂迷重溫莎士比亞筆下:「羊腸(弦)能夠使人靈魂出竅」的古樸之美,也精彩演繹了包括 Benjamin Britten 布列頓在內多位20世紀英國作曲家所寫的藝術歌曲,從民謠採集改編歌曲,到充滿感情的情詩入樂,同時見證了布列頓與皮爾斯一生相知相惜的動人情誼。
吉他風景線最新系列主題「經典名盤 Master in the Studio」~帶您感受音樂人如何透過不同的企劃發想、不同的選曲編排,不同的詮釋技巧,不同的使用樂器,乃至於不同的錄音室環境、收音 方式,製作出最有溫度的唱片,帶給聽眾與樂迷朋友獨一無二的聽覺饗宴。
愛樂電台 AOD 隨選隨聽服務,強勢回歸! 🎧
點擊連結,就可以隨時收聽「吉他風景線」囉~
https://www.e-classical.com.tw/aod_list.html…
【吉他風景線】🎸
§ 主持人: 蘇孟風 (Meng-Feng Su)
§ 播出時間:每週日 20:00 ~ 21:00
§ 播出頻率:台北 FM99.7📱
「樂 997」全球跨時空同步放送!http://hyperurl.co/prtapp
羊腸弦 在 朵朵 Dori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藝文分享】
周末午後聽了場巴洛克音樂會🎻
⠀
音符透過音樂家的演奏成為動人的旋律 🎼🎶🎵
大提琴渾厚的樂音搭配小提琴的活潑高亢、
中提琴的溫和親切,如同三者彼此傾訴對話
⠀
時而活潑,時而憂鬱
隨著樂曲激昂澎湃來到高潮
小提琴悠悠的高音令人屏息
最後再跟著大提琴平復高漲的情緒
⠀
🌟樂器小知識🌟
除了欣賞音樂之外,
也透過演員的介紹更了解巴洛克樂器的特色
巴洛克提琴使用羊腸弦,音色較現代鋼弦更圓潤飽滿
但演奏上較困難,弦會因溼度、溫度而受影響
而大提琴沒有尾針,演奏時必須使用雙腳夾住
所以拉奏巴洛克樂器對音樂家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
🎻今日曲目🎻
1. G. F. Handel: Violin Sonata in G minor,HWV 368
韓德爾:G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編號:368
2. G. P. Telemann: Canonic sonata in B flat TWV 41:B3 for Viola di Braccio and Basso
泰勒曼:降B大調奏鳴曲,編號41:B3
3. Telemann Trio Sonata for Violin Viola da gamba and basso continuo in G minor. TWV 42:g1
泰勒曼:G小調三重奏,編號42:g1
⠀
<演奏者>
巴洛克大提琴/黃琪芝
巴洛克中提琴/盧玥綝
巴洛克小提琴/黃宇珩
⠀
對巴洛克音樂有興趣的朋友,
可以在網路上找曲目來聽聽看!
/
另外!!!
樂團於11月會和安東.史戴克及台歐日音樂家共同演出!
⠀
✏演出時間
2019/11/9 (六) 19:30
✏地點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演出曲目
韓德爾 Händel: 水上音樂組曲,作品編號348-350
泰勒曼Telemann: 管弦樂序曲,編號 55:C3。水上音樂: 漢堡的潮起與潮落
⠀
兩廳傳送門:https://reurl.cc/A1O8VE
一起來欣賞巴洛克水上音樂吧!(・∀・)♪♫*•♪
羊腸弦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才不是「進化未完成」】#古樂的誤會與傳說
莎士比亞曾經寫道:「羊的內臟,能使人類靈魂出竅。」這種使人靈魂出竅的臟器,竟然是某種樂器上的羊腸弦!
在去年《延禧攻略》裡,出現西洋樂器的「時光穿梭」烏龍後 → http://bit.ly/2SH0Mp7,古裝劇的歷史正確性開始被大眾所討論,而西洋古樂器也開始在台灣被重視。隨著「復古風」席捲台灣,市面上更多了不少「古樂器」,為台灣喜愛音樂的玩家們提供了樂器的新選擇。
什麼是古樂器?令莎翁也為之著迷的「羊腸音色」是?一起看看古樂器的歷史 →
#歷史 #古樂 #復古風 #莎翁 #歷史劇 #弦樂 #古樂器 #MartinChiang #美學獵影樂遊文藝復興
▍換日線 2 月徵稿活動:我的異國戀情 → bit.ly/2FZHHIX
▍換日線 2019 春季號《一畢業,就出國》→ bit.ly/2G3bn6Z
▍幫《換日線》做視力檢查,抽地圖毛巾→ http://bit.ly/2Rs2K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