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郵票的故事 /歐洲共通發行郵票
在收集歐洲各國郵票或者硬幣的時候, 少不了會收集到各國共通的圖案。
以郵票來說, 差不多五零年代開始就有這樣共通的圖案設計, 有時候是完全一樣的圖案, 有時候是同一個主題。可能是全部的國家都參與, 也有幾個年度是三四個國家而已。
例如 #琳島郵差 (最後一...
/ #郵票的故事 /歐洲共通發行郵票
在收集歐洲各國郵票或者硬幣的時候, 少不了會收集到各國共通的圖案。
以郵票來說, 差不多五零年代開始就有這樣共通的圖案設計, 有時候是完全一樣的圖案, 有時候是同一個主題。可能是全部的國家都參與, 也有幾個年度是三四個國家而已。
例如 #琳島郵差 (最後一張照片, 駕持馬車的那個)這張郵票, 因為郵差運送路線經過德國, 奧地利和瑞士, 所以這三個國家在同年一起發行同樣琳島郵差這個主題但不同圖案的郵票。
德文維基百科頁面能夠看到一系列歐洲主題郵票, 大部分的郵票圖案真的不是那種讓人一見鍾情, 滿眼愛心的設計。最可怕的是, 他們的發行量很大!!! 所以只要買入綜合郵票驚喜盒, 都會遇到好幾張讓人 “驚嚇” 的普普郵票。(圖案設計普通到讓我驚嚇的程度) (看照片就知道 … )
這裡和大家分享我私心喜歡的其中幾組: 漂亮的風景繪畫(1977)(紅框以及綠框的黑白風景畫), 和通訊有關的彩繪郵票(1979)(與琳島郵差一起擺放的郵票) 以及1981年發行的傳統服飾郵票(首圖照片)。
在歐洲郵政的網站可以看到各國的設計, 還可以票選唷!
/ 1981年傳統服飾郵票組 /
1981 發行的傳統服飾郵票只有兩組, 一個是北部北海區域的Friesland, 另外一個則是 #黑森林 。
Friesland 的這張主要取小島Föhr 近一百年的服飾設計為原型, 胸前有多層次的半弧形金屬鍊, 頭飾則是用布巾圍繞。說來好玩, 只有女性的傳統服裝才有固定的設計, 男性則沒有。有人說是因為男性必須常常出海工作, 沒有必要穿著這種特別的服裝, 但實際上傳統服裝是誰設計出來的也沒人知道。
整套的服飾包含裙子, 圍裙, 袖套, 披肩, 頭巾, 小帽, 最後才是銀鍊和首飾。因為服飾非常多層, 全部穿完需要好幾個小時, 通常需要兩個人幫忙。是不是有點像日本的和服呢?
目前有些北部小島已經流失了他們的傳統服飾, 畢竟 … 這樣的穿著實在不大適合日常的工作, 也不是每個月都有重大節慶需要穿, 能夠保持這樣傳統服飾的地區一直都在減少。
同樣的, 黑森林的傳統服飾也保存困難。大部分大家看到的紅球帽是在1800年左右由黑森林的三個鄰近小村莊一起共享的設計。也就是說, 其他的黑森林村莊其實不戴紅球帽的唷!
這些紅色的羊毛球總共有十四顆, 看到的只有11顆。十四顆分成五種不同的大小, 全部合起來差不多有兩公斤重。未婚的女性戴紅色的, 已婚的則會戴上染成黑色的羊毛球帽!
平常如果沒有節慶確實沒有什麼機會可以看到傳統服飾, 黑森林的 Haslach im Kinzigtal 有黑森林傳統服飾博物館 有保存不同村莊的服飾, 能夠一次全部都看到。
至於, 為什麼要有 #羊毛球 ?
這個裝飾的由來一樣不可考。大部分這樣的特色裝飾都沒有一個能夠遵循的由來, 可是放眼望去整個歐洲德語區的傳統服飾, 它們的共通的特色就是都有圍裙。不難想像在日常工作圍裙的重要性, 而因此演變成必備的服飾之一。
目前最常穿著傳統服飾的就是在巴伐利亞。他們的女性服裝稱為Dirndl, 不論是大型啤酒餐廳或者私人需要穿禮服的聚會都有人會穿。 不像其他的德語區有當地限定圖紋, 巴伐利亞的Dirndl 五花八門的顏色及花樣, 發展也如現代的和服一樣, 走普遍流行的路線。
你們可知道? 還有使用非洲花布做成的Dirndl呢!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這間在慕尼黑的Dirndl 專賣店, Noh Nee。設計搭配也非常好看呢!
😯 傳統服飾的價格 😯
傳統服飾的價格大多要上千歐元, 北部Friesland 那裡的正統服裝大約3000 – 5000 歐元之間, 而巴伐利亞的雖然普遍流行, 真正高品質且能夠上正式場合的服裝少不了也要超過一千歐元。
有些人因為每年都會需要用到, 所以會購買二手的Dirndl 配件來減輕治裝費, 慕尼黑的二手市集也一定都會有二手Dirndl 的攤。
喜歡想要買件當作紀念可是又覺得以後根本穿不到?那我會推薦大家單買Dirndl 的外套, 這些通常都是有手工刺繡的羊毛外套, 不論是在亞洲的冬天或者天涼的時候簡單搭配一件T-Shirt 都很舒服好看, 正式場合也都派得上用場, 非常百搭。
-
大家手邊也有傳統服飾嗎? 到了歐洲旅遊看到傳統服裝, 會想要試試看嘛?
這篇郵票的故事一不小心就聊到傳統服飾的話題上了。(笑)看到其他的郵票, 有沒有特別想知道哪個的背景故事呢? 歡迎下面留言許願~
話說, 我覺得好像應該把 #郵票的故事 集合起來做個小刊物, 但是這個念頭就是一直放著放著還不見它發芽。可是又要年底了耶! 各位!
如果你贊成郵票的故事做成刊物, 覺得應該幾篇文章比較好? 要周邊小物嗎? 我的 “不好笑笑話” 口吻要修正一下再發行嗎? 唉唷怎麼辦啦, 部長托腮, 腦筋成醬糊。
#郵票的故事 #德國郵票 #集郵 #歐洲郵票 #傳統服飾 #briefmarken #briefmarkensammlung #stamps #postalstamps #stampcollection
羊毛怎麼變成線 在 娘娘我愛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送給不用算命的好朋友!
“羊毛出在狗身上,由豬買單”!
現階段打敗你的不一定是對手而是一個過路人。
最近,Nikon退出中國,裁員兩千人!
很多人以爲Nikon是被同行打敗,沒想到居然是毫無相關的行業。尼康直接宣佈破產的真相:受智能手機普及的影響!
有一部很牛的科幻小說,名字叫做《三體》。裏面有句話,叫做:“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這句話真夠囂張跋扈,但卻充滿大智慧,說明了 大趨勢,揭示了整個人類世界前進和發展的基本規律。
比如,今年康師傅和統一方便麪的銷量急劇下滑,不過它們的對手真不是白象、今麥郎,而是Foodpanda、EatUber⋯⋯餓了麼等外賣。
比如,共享單車,一塊錢,隨便騎,騎到任何地方,停下,鎖車就走,不用管。這個東西一出來,黑車司機哭了。賣單車的店鋪、修自行車的小攤子,生意都一落千丈,關門是遲早的事情。
怎麼樣,大趨勢是很殘酷的,它殺人是不眨眼,也不會流血的,根本不見紅。
說聲對不起?不好意思,不關我的事,我根本沒關注到你,只是一個不小心,讓你倒霉了。這就叫:我消滅你,但與你無關。
在這個跨界打劫、飛速變化的時代,你永遠也無法想象下個競爭對手,你也很難猜到新興的什麼行業就打敗了傳統的什麼行業。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一個足夠開闊的視野,每當有新鮮事物發生、新興行業的興起的時候,多去發散思考一下,說不定想到的某些點,就串聯成線,就可以比別人早一點看到未來,早一點抓住機遇呢。
你不自我革新,不自我變革,就只能等着別人來革你的命!
既然“羊毛出在狗身上,由豬買單”,同樣““我消滅你,與你無關。”!這是今天的狀況!在今天這個時代,任何生意三個月一次更新,一年一次汰換,換個視角,重新看待你的對手[愉快]。 走在街上,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羣,小偷哭了!
無現金的生活,讓他無從下手,現在幾乎人人都不帶現金出門,一切都靠手機支付,連買菜都不用現金!一個存在了幾千年的職業——小偷,就這麼被毀了。
而且現在連手機也很難偷了,因爲走路吃飯都在看!時刻不離手!
新模式創造新生活!再不接受新事物,只能被淘汰出局!
幹掉小偷的不是警察,是微信和支付寶![愉快]。
三十年前,
洗衣機一上市,
有人說洗不乾淨,
猶豫了十年,結果
比別人多用手洗了十年。
十五年前
太陽能上市,
有人說騙人的,
不好用,用不慣,
結果多花了十年電費。
十年前
樓房開盤上市,
有人說房價會跌,
結果房價翻了10倍。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猶豫給不了你任何的好處。
一次又一次的財富機遇,
您有沒有發現一個定律,
越是猶豫的人越是貧窮,
這是鐵的定律,
無人能夠改變!
15年前說:
將來拿着手機,可以全球
對話視頻,有人說是做夢。
5年前說:
以後手機代替電腦可買火
車票,有人說是做白日夢。
3年前說:
手機可以代替取款機,
可隨時隨地支付購物,
還有人說這肯定是做夢。
1年前有人說:
手機可以坐在家裏,
遙控萬物,聯通萬物,
有人說:純粹胡說八道。
你不信沒關係,但是這一切都在無聲無息中,一個又一個變成了現實,等你再觀望幾年,這些夢全部被別人實現了的時候,那我說你就會變成真正的做夢者了!
當下社會你不學習,你不成長誰也幫不了你,一年後的你依然還是你,只不過年齡大了一歲!!!
觀念改變命運,
思路決定出路。
爲了社會進步,爲了你和你家人不被這個社會的趨勢所淘汰,改變你的思維吧!
羊毛出在狗身上,
由豬買單!
羊毛怎麼變成線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耳環,ingoodstudio
不規則彩色滴釉耳環(綠)
https://reurl.cc/1gj6D8
.
今天穿了一身灰黑調
用這個不規則的綠色釉面耳環做出亮點
-
.
昨天收到一個私訊
問我「會分享大胸部女孩適合穿的搭配嗎?」
ㄟ,我每天分享的都是啊????
我回覆之後,又得到一句
說「你瘦太多,都覺得是好看的正常人了」
.
🤔🤔🤔
我這個人就是禁不起激
竟然被認為我沒參考價值
士可殺不可辱!!
人可胖不可questioned!!
今天就來發個穿搭詐欺
-
.
追我夠久的觀眾一定知道,
我體重幾乎沒太大變化
有改變的都是體態、髮型、穿搭
體態也不是變瘦
而是某些部份變紮實
ex. 手臂、大腿、屁股
但也有恆久不變的,或是一直變大的.....
ex. 胸部、小腹
詳細的體型數字可看這篇↓
https://reurl.cc/e8Y8nj
.
我胸部絕對是大的喔
大到最近台灣內衣廠商找合作
給我85H都還穿不下的大
不是炫耀,是困擾的事實
.
而這個粉專會紅(怎麼這麼敢說XDD)
除了謝謝前2-3年,MOBO幫我狂下廣告之外
我也是真正有穿搭實力的人,
才能讓觀眾留到現在啊
.
穿搭要好看的重點,
就只有2個
第一,了解自己的身形
第二,喜歡自己
這兩點我都講到嘴破了吧
-
.
以今天的穿搭來說
需要穿合身的刷毛內搭來保暖
可是如果不紮衣服,那個腰肉很猖狂啊
這是我身形的關係
所以我知道,必須紮上衣
.
而且雖然我肚子很肉,但我還是屬於有凹一點腰的人
當腰頭落在適當的位置時,就可以做出線條感
光是紮衣服+正常腰,這兩點做到視覺立刻-5kg了吧
-
.
再來是胸部,
胸大的女生都會希望自己看起來不要那麼巨
最簡單當然就是靠外套、背心來做出直線切割
可,不是所有穿搭都適合敞開( | | )這樣穿
今天就是一個最佳反例,
敞開的外套立碼顯蒯
反而扣起來時的直筒方塊感反而更修身
最後加上圍巾,
保暖的同時,透過LV圖樣的招搖也很重要XDDD
-
.
你們會覺得我穿得好看
那是因為我自己都覺得好看(大笑)
如果你的心態是
「我胖,我穿什麼都不好看」
「瘦的才是正常,才漂亮」
那麼,你就去減肥吧,
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那樣也許你才會開始喜歡自己
別再羨慕我too瘦(嗯???XDDD)
.
真不知道FB會怎呈現我這篇的照片順序(((抖
-
.
補一下衣服資訊喔
藍色羽絨外套 Uniqlo Taiwan
2020冬款,商品編號429461
官網沒了,要去店面碰運氣
但XL跟XXL店面應該不會有
.
灰色羊毛外套也是uniqlo
但是2017買的
.
皮裙是 Mooneyes
2018還2019的,有點忘記了
-
.
最後宣傳一下
今晚9點有空的朋友,來看直播嘛~
我們一起開箱花柔新春福箱
我會把裡面一些產品送你們喔
#啊就自己囤貨太多🤣🤣
羊毛怎麼變成線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V媽碎碎唸 】你有感受過觸覺的重要性嗎?
(此篇文章後半段有小小的業配,是有關於我們自己開發的商品喔!)
講了那麼多年的V媽碎碎唸感官場講座,從半天場變成一天場,我們其實都圍繞在“觸覺”這個很重要的感官上。觸覺系統是人類發展最早、最廣泛也是影響最大的感官,也是讓孩子取的外在環境訊息進而和外界產生互動的重要橋樑。我們人有非常多的感覺接受器,有的負責外在(光、聲、溫度、痛等等),有的負責內在(嗅、舌頭、滲透壓、濃度等等)....這些感覺接受器到處存在。
而我們的觸覺神經接受器在接受外在刺激後,由兩大神經路線傳遞訊息:一條用來分辨(與探索、動作計畫能力有關),另一條是用來傳導(與反射動作、執行保護能力有關)。我們有許多皮膚受器去分辨不同的感覺形式,舉例來說:我們在皮膚無毛區和手指頭的地方,有一群被膜包住、長成膠狀的小東西叫「梅斯納氏小體」( Meissner's Corpuscles),這群可愛的小東西會幫助我們感受到速度或輕觸,例如螞蟻爬過、風吹過、甚至感覺拍手這種速度的震動、或「咻」滑過去的光滑感等等,都是梅斯納氏小體在負責接收的;有的受器呢是住在皮膚很深很深的地方,例如有一群很像洋蔥外衣一樣一層一層呈現大而平疊盤狀的「帕西尼氏小體」(Pacinian Corpuscles),這些住在深處的洋蔥盤子會幫助我們感受到震動與深度壓覺,像砂紙的粗糙感或床墊下的豆子顆粒感,這些洋蔥盤子就會幫我們感受到而使我們有敏銳的反應。當然皮膚感覺接受器太多了,族繁不及備載啊!
這些都是讓我們知道,觸覺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感官,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covid19可能使人失去嗅覺,但你能想像一個人失去觸覺嗎?失去觸覺是很有可能嚴重造成動搖自我存在的!1985年有一位神經內科學家奧利佛·薩克斯寫了一本書叫「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裡面有提到一位因為神經炎而失去觸覺的女性,雖然失去了觸覺,但她眼睛看得見、耳朵聽得到,乍看之下似乎沒有什麼問題,她可以和朋友見面、可以工作、也可以開車。不過稍微觀察一下她的生活,總覺得有哪裡不太對勁..........她的表情或聲調似乎特別誇張。雖然她的身體可以活動,但因為失去觸覺,無法感受到身體的感覺,因此她變得必須刻意擺出姿勢或表情。她的皮膚似乎還有些微的感覺。她喜歡乘坐敞篷車,理由是「我意識到手臂和臉與風兒的接觸,我能微微地感覺到,我應該是有手有臉的人」。失去觸感的她,等於失去了自己與世界的連結!
好了,說到這裡,大家可以想像一個觸覺需要協助的孩子嗎?觸覺神經接受器接受了外在刺激後,這兩大神經路線,用來分辨與傳導的這兩個神經系統之間失衡時,就可能導致孩子觸覺遲鈍,感覺不太到周邊環境和別人的感覺,所以撞到別人也不知道,別人告狀時一臉無辜錯愕;失衡時,也有可能導致觸覺過於敏銳、警醒度太高,怕濕怕黏怕髒,別人還沒碰到他,他就大喊:「媽媽,哥哥踩到我了!」「老師,小明看我,他一定是在笑我!」之類的,這些都只是好小好小的例子,但也都足以讓大家理解觸覺的極重要性!當然,不是只有我們自己的孩子需要在觸覺上好好工作,如果孩子的共學夥伴、同學、朋友、座位鄰居觸覺需要被協助卻沒被好好按摩好好擁抱好好與之工作的話,我們的孩子如何好好學習好好參與活動呢?這,絕對是一個需要有共同意識、「共好」的時代啊!
感官場講座推廣這幾年下來,很多朋友會問我們在為孩子按摩時是否需要按摩刷或觸覺刷,我一向回答:『用手最好!』很多爸媽因為在家每天堅持幫孩子按摩,日積月累增加孩子們的觸覺經驗、孩子因此而經驗到自己身體的界線、在班上比較不會傻傻的去撞到別人而不自知,有的孩子還因此睡的飽睡得好、隔天上學很有精神不會哀哀叫、有的呢是靠按摩輕鬆解決掉平常咬指甲的習慣...總之,按摩,對孩子有很大的助益,大家要每天堅持過才知道好處多多!
但其實也有一些爸爸媽媽反應,不知道要怎麼開始幫孩子按摩,無法堅持每天為孩子按摩有很多原因,例如,可能是因為有的爸媽不知道該如何引導或營造按摩的氣氛,導致孩子一聽到“按摩”兩字就咚咚咚的跑走了;可能是因為一開始不知道如何拿捏力道,孩子不舒服或拒絕被碰觸;可能是因為坊間單一硬度的觸覺刷讓孩子不舒服;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年紀大了徒手觸碰有點不自在......總之,一直以來,有好多的爸媽反應需要媒介來增加孩子的觸覺經驗。
我們曾經企圖在坊間為大家找尋觸覺刷,但有的孩子觸覺遲鈍、有的孩子觸覺防禦或是觸覺敏銳、或是高敏感特質等等,每個生命個體 觸覺神經接受器 的敏銳度實在大大不同,還有其他種種原因,我們尋尋覓覓很多種類的觸覺刷,終於,在2020年聖誕節前夕,我們很受祝福的成功開發出~「V媽慢慢刷」!
開發過程中,我們造訪了非常多的工廠,最後選擇了天然、符合人道主義的動物毛刷,並且非常堅持不用化學染劑定色!”V媽慢慢刷”,有四種不同硬度的刷毛,不但能讓需要強力觸覺經驗的孩子感到滿足,也能讓皮膚比較敏銳細膩的孩子,不用再忍耐只有一種硬度的觸覺刷。
除了毛刷的努力之外,在握柄部分我們也參考了許多孩子們的建議與好玩的社會學心理學實驗。是要選擇大人看了就心情好的流線型握柄?還是要特殊飛炫、可愛造型的雙面握把?還是要能聚集按摩毛料、小孩每一寸肌膚都舒服的實用老實型握把?握柄要比大人的手掌大還是比手掌小呢?比手掌大的按摩刷,大人需張開較大角度來掌控刷子,然後施力在孩子身上嗎?比手掌小的按摩刷,大人只需要輕輕鬆鬆就可以掌控刷子、不須特別費力。這種施力在別人身上的物品、施力時手掌張開角度與心理層面的連結,讓我們去拜訪叨擾了許多相關領域的朋友,我們千挑萬選考慮再三,最後,為 ”V媽慢慢刷” 選定了『樸實無華、質感細緻、實用老實型』的握柄!
為了讓孩子們愛上被觸覺刷陪伴的時光,我們將這四支刷子,化身為微笑森林裡的四種小動物(刺蝟、松鼠、小狗、小兔子),並且為四種小動物寫了五個小故事,故事內容介紹他們獨特的個性,讓您在幫孩子使用按摩刷的同時,可以講故事給孩子聽;除此以外,還一步一步用故事引導爸媽一起進行按摩刷的活動,例如使用刷子的方向、次數、哪裡需要避開等等,都會用故事一步步呈現。這些,都是為了讓不太會使用觸覺刷的爸爸媽媽也能經由步驟性的故事來協助你用V媽慢慢刷為孩子按摩!別以為故事就只有這樣,這每隻小動物還有搭配一個簡易的兒童正念活動引導,這是我們最想透過V媽慢慢刷送給孩子們的大禮物。
四種不同硬度的毛刷,最軟的是羊毛製作,我們擔心大朋友小朋友使用完以後,隨意擺放,讓毛刷受到擠壓而變形,所以我們製作了方便收納的精美盒子來保護毛刷,讓毛刷的壽命可以延長,且方便攜帶!出遠門住旅館或是過年回阿公阿嬤家時,記得要帶出門喔,讓大人小孩都能有安全感的好好睡上一覺!
現在,就是現在,正在”V媽福利社”裡火熱熱的進行首波預購,預計到貨時間是2021年的一月下旬!首波預購還加送小不點刺蝟刷,可以綁在您的鑰匙圈或包包上,隨身攜帶,在大人焦躁不安時,用慢慢的速度、刷一刷自己的手臂,愛護一下自己;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啊!
一起來為孩子們在觸覺上找到穩定內在的方法吧!
V媽陪大家一起 慢 慢 刷 !
我們深切的期待,
每個孩子都能有個被好好按摩、被好好寶貝、被好好守護的童年!
透過”V媽慢慢刷”,願孩子們都能因外在界線被好好的觸碰,而被引領到內心本有的寧靜,
這寧靜,是一種發自孩子內在的力量
這寧靜,是孩子在未來世界裡,能夠安頓自己的能力。
V媽慢慢刷,陪孩子們一起穩穩被守護
#V媽慢慢刷,陪你一起守護孩子!
===============
立即加入”V媽福利社” 預購 ”V媽慢慢刷”: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68499006858209/
(入團嚴謹請確實回答全部問題!)
===============
2020年底台北還有兩場「V媽碎碎唸 - 感官場」講座喔!疫情期間講座頻率銳減,有場次建議趕緊參加!
最專業、聽了會相見恨晚的親職講座:
https://goo.gl/forms/2ikR6yiouVEt66oU2
===============
----------------------
V媽教室 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讓V媽用聲音隨時陪伴您~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
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
----------------------
如果您想每天看到V媽的新Po文,請在我們的專頁右上角
按下 "讚" 並選擇 "接收通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