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羅馬盔甲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羅馬盔甲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midas82539 (喵)看板PlayStation標題[閒聊] 淺談對馬戰鬼的盔甲考究時間W...
羅馬盔甲 在 乎咪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7:00:59
之前ㄉ角色設計作業 ▶️羅馬盔甲ㄉ非人戰士 再也不想畫…羅馬盔甲…… #畫畫 #畫 #畫圖 #繪 #drawing #draw #painting #paint #originalcharacter #characterdesign #art #design #digitalart #origi...
有人說《對馬戰鬼》的盔甲為何會有源平時代的大鎧,考據上沒有問題嗎?
首先大鎧(おおよろい)到了鎌倉時代(1185~1333)都還有在用,只是針對徒步戰
的負重、活動度考量而精簡,演化出腹巻(はらまき)、腹当(はらあて)的型態。
如果再加上大鎧的步兵版本胴丸(どうまる),按照時期大約是:
平安時期 鎌倉幕府 鎌倉後期 南北朝 室町幕府 戰國
騎乘用 大鎧 大鎧 大鎧 胴丸 胴丸
步兵用 胴丸 腹巻 腹巻/腹当 腹巻 腹当 当世具足
▲對馬戰鬼在這
我們拿遊戲安達家政子啊罵送你的武家鎧甲來看好了:
https://youtu.be/S2uVAp-BTgI?t=153
LV.2 過渡時期的胴丸,特色是強化下半身防護把草摺(くさずり)變成8片、
兩個肩膀則用像盾牌的大袖用來防禦曲射的來矢攻擊。
大袖是靠肩膀那兩條皮革繩綁住的,避免騎馬搖晃會有一個障子版固定。
Lv.2的胴丸在針對騎馬演化出大鎧後曾經被取代,但到了南北朝,
由於步兵集團戰又變成戰爭常態,步戰的胴丸又被「武藝復興」而流行。
Lv.3 大鎧
大鎧跟胴丸最明顯的差別在於胸前那兩小塊裝甲。這是針對騎射弱點所補強的,
首先是左邊比較小撮的鳩尾板,這是針對騎射姿勢所補強,當騎馬騎射時,你的姿勢
會像這樣:https://youtu.be/qwqYiLjjxEE?t=360
騎射不論你射左或右、甚至轉向後射,你的身體都要轉向才能瞄準目標,
而在瞄準/射擊就會形成一個會被射中左胸或右胸的空間。鳩尾板則可以加減作為
左胸肺臟的補強防禦。
栴檀板除了騎射時的破綻外,當你拿武士刀想砍步兵時,因為你騎馬會比步兵高
所以你要稍微從右方彎下身子才可以砍到,而彎身會讓你右胸暴露一個更大的被射
破綻,大鎧對這種準備揮刀但會被流矢擊中的風險的回應,就是讓栴檀板弄更厚。
「那為啥左右邊會不一樣長?」
因為會妨礙到你射箭。當你慣用手是右手,右邊的栴檀板太長就會卡到你的弓弦。
所以設計上會變成右邊比較厚但左邊比較長(補強範圍變大)的取捨。
再來是弓手裝甲部分:
https://youtu.be/S2uVAp-BTgI?t=218
為何弓手會變成只用皮革防禦半邊的型態?這還是跟你的拉弓活動度有關,
例如這個很有趣的影片:
https://youtu.be/D35YbAk2eFg
這是2017年日本古式弓馬術協會去哈薩克比騎射競賽的影片。
你可以看到在騎射時,你拉弓的慣用手最好是最少阻礙,才不會影響你拉弓角度
跟準確度,而能隨心所欲地射向各種方向的目標,像這樣:
https://youtu.be/xHp_tVPCios?t=72
LV.2 腹当
而為了要讓雙手能自由的開弓,以及負重減輕的選擇,大約在鎌倉後期開始出現
一種針對下級武士著重於守護胸腹部就好的裝甲,即腹当。
大鎧跟胴丸可以防護那麼多主要是它的重量最後都是傳導到馬鞍與馬鐙,並轉嫁到
馬匹身上的重量,馬可以幫你跑就沒有負重問題。但步行就沒辦法,大鎧就會很重。
至於斗笠為啥會做成斜狀。就主要是做成斜面狀是正面被來矢擊中面積最小。
你可以不怕斗笠一下就被射掉,又可以達到輕盈與遮陽的效果。
那為啥日本的裝甲會演化成這樣?這跟戰鬥型態改變有關。
你可以想成有一個現在我們還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民族,在繩文/彌生時代
帶來了東北亞騎射的技術。可能是高麗、或東北的蝦夷。這個族群打敗了當時
以掛甲、皮革或棉為主的護甲,使得騎射變成戰場熱門的主流。
在平安、鎌倉時期的武士會同時著重於刀術跟弓術。在戰場上背一把半弓。
甚至針對騎馬拿易開的半弓、步行換射程更長的長弓兩把弓作為交替。
但隨著律令制的崩壞,整個大和政權開始無力維持保護莊園領的武士團。
因為這些稅收開始變成寺廟或武士自己收,地方官的國司錢不夠維持兵制,
只好縮減編制員額,變成一個領地只會有數十個武士維持,例如對馬島是80武士編制。
的健兒制;而在源平合戰後象徵中央的皇室已經管不動原本為其服務的武士了。
這些小撮武士在鐮倉時代對於土地的糾紛、或者繼承內亂,也變成一群武士騎去
平原或開闊地,兩邊目標就騎馬衝過去看誰先砍死對方指揮的將領。
因為兩邊人馬都很少,一旦將領死亡,部隊的命令就會像斬首般崩壞。
基本上誰先砍死對方8+9的頭誰就贏惹。
在這個想法下,武將單挑對峙就會變成最有效率的分勝負作法。
戰鬥甚至會變成雙方自報家名喊來決鬥,以勝負作為迅速讓敵陣撤退的方法。
但到文久年間蒙古人入侵對馬島跟博多後就完全不同了。
蒙古人打仗根本不鳥你這套。而在武士編制上的懸殊,也造成第一次蒙古襲來
日本防衛時的困難。也就是你在對馬戰鬼開頭看到的樣子。
至於蒙古襲來後,日本的戰爭型態又從騎兵逐漸變回步兵的集團戰鬥了。
至於吾作的盔甲其實有點像室町以後針對大鎧概念重做的鎧甲。
但到了室町、戰國時期戰爭已經變成是步兵主流了。戰爭已經不是像鎌倉時代那樣
以騎射跟直擊砍死對方將領的型態,而是將領也可能被打下馬要徒步作戰的型態。
故針對脖子到胸部的部位都會針對刺擊而補強。
另外像是境井家的盔甲、以及志村舅舅的盔甲,則比較像更後期戰國的足具裝甲。
它的特色是完全以徒步作戰務實的防護,例如回歸到肩膀、手臂針對揮砍的防禦。
但為了重量取捨在正面是採取保護胸腹部的重點防護。用來分辨所屬家名跟將領
會有家徽圖案、以及誇張一目瞭然是將領的頭盔裝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138.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layStation/M.1596026713.A.46C.html
※ 編輯: midas82539 (122.116.138.55 臺灣), 07/29/2020 21:27:18